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文娱救世主-第1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倒退的,看到痛就往回躲,有毛的意思!”

    顾诚的话看似说起来容易,实则知易行难,天下有几人能实践?

    就说对人工智能时代到来后的恐惧,当年牛如詹姆斯卡梅隆,人类史上票房成绩无双无对没有之一的大导演,也只能用象征工业冰冷的万吨水压机,把阿诺施瓦辛格的t800终结者碾碎,来排遣对未来的恐惧。

    他想得到机器发展到那种高度后,与人和谐共处、为人所用的应用场景么?不能。

    不是卡梅隆艺术造诣不够,他在电影上的造诣早已至矣尽矣,蔑以加矣。然而是他只懂电影,一个文科生艺术生,缺乏跨圈的眼界。

    还是那句话,专注出工匠,跨圈出大师。当代社会大师越来越少,其实和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不无关系,再也没多少人能理工农医文史地博而广见,自然难以总结出跨圈的普世规律。

    “说的太好了!当浮一大白!”听完顾诚的精辟言论,冯导也是喝得性起,一拍桌子,“被你这么一说,我想通了个事儿。上个月奥斯卡给《最后的武士》好几项提名,我就一直觉得这片子别扭。但就是说不出怎么个别扭法,现在被你这么一说,我就想通了:

    《最后的武士》那么多人说它好,剧情其实还行,毕竟史没法篡改。但片子里那股沉沉暮气真是让人不痛快。‘火枪淘汰武士刀’,这种小学生都懂的道理还要你爱德华。茨威克来教?还要你表演‘古典的美玉撞碎在工业化时代的冰冷钢铁上的凄美’?

    片子里渡边谦演的那个角色人设简直是越活越回去,一开始还知道武士刀和洋枪队打的时候怎么扬长避短,怎么利用地形、大雾;到了最后完全就是直接以短击长,骑兵队正面往加特林机关枪上撞当然了,主要是西乡隆盛史上真死了,只能这么圆回来。作为最后的武士,从都到尾没有思考‘在火枪时代,武士刀和武士继续存在下去的意义’这种问题。”

    《最后的武士》是去年11月底上映的一部好莱坞电影,爱德华。茨威克导演,阿汤哥和渡边谦主演,而且上个月刚刚拿了四项奥斯卡提名。

    眼下在亚洲影坛该片的评价可是炙手可热。尤其扶桑那边,因为米国爸爸的大导们居然盯上了扶桑的幕末题材,着实让扶桑人高…潮了一把,听说索尼为此还给华纳塞钱。

    不过顾诚并没有看这部片子,也不看好。在他心里,这也是一部暮气的,一点都不向前看的片子。当然也不能全怪片子,毕竟题材就是这个样,一个失败者要演绎出别样的花儿来,确实难。

    听了冯导的介绍,顾诚端着酒杯略嘲讽地笑笑:“扶桑人也是被米国人想当然的意淫黑得够惨了,反正武士被史淘汰了,慷慨赴死就好。”

    冯导深有同感地附和:“所以说茨威克其实不懂扶桑人,你研究过史就知道,扶桑人1543年就‘种子岛铁炮传来’了,武士用火枪都用了几百年,怎么可能没想过‘有枪之后、刀继续存在下去的意义’这种问题?扶桑人在各行各业都是要弄个‘道’出来的,没道的地方都要茶道花道,何况他们的国粹剑道?”

    说到这儿,冯导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酒也不喝了,拿出一根烟,起身走到窗前,来回踱了两步。

    然后他啪地拿打火机点上,勐吸一口,回头问顾诚:“你怕挨骂不?怕票房扑街不?”

    顾诚很爽快地就笑了:“我拍片又不图钱,怕个卵。”

    冯导见顾诚毫不在乎,他也轻松地吐出了一个烟圈:“你不怕的话,这部片子我倒是建议你试着找个扶桑人的本子,自己改改,淡化一下故事的国家背景,说不定能拿到比较符合你需要的剧本。虽然我也不喜欢扶桑人,但这帮人脑子就是轴,天天钻研那些‘不划算’的事情,说不定有所收获。”

    扶桑人喜欢钻牛角尖这一点,顾诚可是亲身体会过的。

    当初拍个《金粉世家》,为了不让冷清秋的菊花变成葵花,顾诚可是让林志凌找遍天下,最后去熊本取肥后菊的外景。但不得不说,这种钻牛角尖,也确实让扶桑人不舍得抛弃任何一项传统,然后年年岁岁在那儿埋头挖掘传统里现代科技替代不掉的精微细节。

    冯导这么提议,倒也是一条路子。

    “用扶桑人的本子改?那导演怎么办,总不能也用扶桑人吧。”顾诚对于故事来源倒是不在乎的,毕竟可以淡化,但是如果导演和剧本没法合拍的话,就麻烦了。

    冯导眉头皱得更深了,一口吧剩下四分之一根烟吸得只剩个烟蒂:

    “其实我下午就有一个建议,当时也拿不准,现在你这么敢决断,我倒觉得可以试一试你不如去找两个最顶级的湾湾艺术片导演谈一下吧,他们的脑回路和扶桑人的本子比较合拍。就跟古龙的武侠小说也都跟扶桑人一样,酝酿半天,一刀毙命,什么花里胡哨的打斗都没有。”

    顾诚仅仅花了三五秒钟消化这条建议,也就释然。

    确实,下午的时候冯导就跟他直说了:大陆的,香江的,所有艺术片导演都没这种思维习惯,大家不往前看,这不是传统的style。

    如此一来,华语文化圈里的导演,其实就寥寥几个选项了。

    “我喊个朋友一起来喝酒,冯导您稍等。”顾诚想了想,拿出手机打给林志凌,“喂,志凌姐,没在忙吧?来江南会陪我喝两杯。”

    林志凌这几天刚好在钱塘,主要是这阵子少女时代选秀过程中,不时有适合早期签约的潜力股出现,所以她没回湾湾。

    半个多小时之后,林志凌就赶到了。这几年在顾诚手下执掌艺人经纪工作,她已然不是平行时空那个纯粹的花瓶林志凌了。交际花的手腕加上丰富的机会、见识,林志凌如今在湾湾娱乐圈的人脉还是挺丰厚的。

    顾诚给双方介绍了一下,然后说了自己的要求,便让林志凌去物色资源。(未完待续。。)

第60章 实事求是的人最潦倒

    当晚宾主尽欢喝得酩酊大醉,反正江南会有足够的客房,也不怕喝倒了没地方躺。

    冯导在钱塘聊了几天,便走了,临了顾诚让手下人封了个20万的红包,算是车马费。毕竟对方也是好大的腕儿了,一部片子几百万片酬,出个场给点咨询意见,也不好空跑。

    然后林志凌就开始找资源,按照那天顾诚和冯导聊好的思路。

    先有眉目的是导演,听说要从湾湾找好导演,林志凌自然是使出浑身解数托关系求朋友。

    毕竟顾诚是第一次进入电影界,真正世界顶级的导演也是要面子的,不可能说你给的钱多就来拍。要是砸了一辈子的名声,那事情就麻烦了。

    要说眼下咖位逼格最高的华人导演,无论什么国籍,那肯定是李桉了,而且恰好是湾湾的。

    毕竟是金熊金狮奥斯卡挨个儿轮的大导,前无古人,华人里独此一份。

    林志凌一开始想联系,还联系不上,后来托了原先模特圈里闺蜜的老公蒋友伯帮忙,总算是递了邀请函,开了100万车马费,求对方见一面。

    李桉自然是看不上这100万的,不过朋友的人情也不好驳;勉为其难跟顾诚、林志凌见了一面。

    顾诚把自己的想法,结合跟冯导讨论后磨合出来的思路,大致跟李桉说了一遍,同时也当面摸摸底,看看李桉的真材实料到底如何,艺术见解够不够。

    一番沟通,顾诚确信李桉这人想法是很好的,而且和其他绝大多数导演不同,很喜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最擅长的,就是质疑主流的“史必然”时,出了名的大胆。凡是大家觉得史就该如此的地方,李桉总是愿意站在反面深思一下史岔道的可能性。打个比方,这种人要是搁在网络小说界,那就是架空推演能力天下第一的存在。

    比如五年前他拍反映米国内战(南北战争)题材的电影《与魔鬼共骑》时,就大胆地加入了一些全米国导演都不敢接触的逆鳞:他在表现邦联军(内战时的南军)的作战时,在邦联部队里还原了一些为奴隶主死战到底的黑奴!

    要知道在米国的政治正确里面,林肯总统是最伟大的!是为解防黑奴而战的!黑奴怎么能不识好歹为奴隶主而战、抵抗那些来解放他们的正义联邦军呢?

    但是,按照真实的史,邦联军里为奴隶主而战的黑奴确实是有的。

    因为黑奴也有三六九等,并不是所有黑奴都是懒癌或者不上进癌患者。也有怀着“米国梦”的黑奴,干活干得多快好省,被奴隶主“赏赐”了监工地位后,转而压榨其他黑奴压榨得很爽。

    正如西方19世纪末终止黑奴贸易的时候,最反对的其实并不是白人奴隶商人,而是非洲的黑人捕奴酋长。有些捕奴酋长听说英国人不许买奴隶了,气得大骂:“哪只猫不想嘴里叼着老鼠而死?我要嘴里叼着奴隶而死!”

    抗战时最凶残的不一定是鬼子,还有可能是汉奸棒子二鬼子,一个道理。这样的黑奴为奴隶主效忠死战完全没毛病。

    但李桉就因为这个政治不正确,最后惨遭剪片,这些镜头统统被米国那边的审片机构和谐了。他后来再尝试涉及内战题材时,莫不如此。

    所以,以后千万别说只有国内有总局会和谐了,其实米国人也有,奥斯卡导演工会里也有条条框框明着暗着规定了上千个不能拍的东西。

    这样的李桉,朝前看的反思眼光是不缺的。他连黑奴的案都敢真实重现,可见在他眼里,所有“应该被史史车轮必然碾碎”的东西都是屁,都可以发掘一下“其实这些糟粕当中也能提炼出史和文化的遗产”。

    可惜,才能是足够了,但人家就是很任性地拒绝了顾诚。

    见面喝了几杯咖啡,聊完事情,李桉很直白地说:“累了,我不觉得你的那套理论能代表未来的趋势,也不认为你的故事能表现好你的思想。等你证明了第一阶段,证明你不是在电影界瞎搞,再来找我吧。”

    “桉叔你不再考虑一下?据我所知您现在手头并没有片约”顾诚还想做一下最后的努力。

    “想要片约还不容易,不过《绿巨人浩克》这种赔本货,已经让我心累了。我想歇歇,没把握证明自己的东西,我现在不想碰。”

    《绿巨人浩克》是李桉去年拍的一部电影,9个月前在米国上映,环球影业买的漫威大ip改编,砸了1亿4美元制作成本,结果票房之有2亿5,算是扑街。(一般考虑到宣发、票房分成,票房至少要制作成本两倍半才保本,《绿巨人浩克》要3亿5才保本。)

    李桉此后半年就歇着了,也不想再随便接片子拍,唯恐彻底坏了毕生的名头。史上他苦心静休了一年,然后总算摸到了好莱坞的政治正确,捏着鼻子拍了部歌颂lgbt的《断背山》,然后一雪《绿巨人浩克》的扑街,拿了奥斯卡最佳导演奖。

    顾诚的片子不混奥斯卡,连外语片奖项都不可能去参评,奥斯卡也不欣赏这些,李桉可不想再作死了。

    说到底,顾诚不过是华夏互联网圈子里的首富,04年的互联网界并不牛逼。

    在华夏,明面上比顾诚有钱的就能数出10个来,隐形富豪还没算。

    但是全球的华人、华裔里面,三大奖轮着来的,只有李桉一个。

    说白了李桉还觉得顾诚有点暴发户,想法过于天马行空不靠谱。

    何况,这是顾诚的第一部电影,在此之前,他的三部资都是电视剧。如果仅凭这点资就请到李桉,外头肯定是人言可畏,把李桉当成一个阿附权贵、见钱眼开接烂片的家伙。

    而且顾诚不仅仅是投钱,以顾诚对这部片子的角度和思想、故事的限定,他最后肯定会是主要编剧人员之一。哪怕是拿了别人的半成品本子魔改、最后再由别人润色。

    “华人第一大导演李桉拍顾诚编剧的本子”,这种消息一传出去,李桉的名声就完了。

    “好吧,是我的邀请唐突了,等我证明自己的想法不是瞎搞,将来我想进军好莱坞的时候,再找桉叔合作。”顾诚拿得起放得下,也没有再纠缠。

    “谢谢理解。你的想法其实是很好的,就是风险也太大,我现在的处境,输不起的。这样吧,我给你介绍一个至交好友,他肯定愿意接,而且实力也够。将来如果你真成了,而且等你往好莱坞发展的时候还看得上我,我一定虚席以待。”

    这都是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的事儿,顾诚那么客气,李桉也不好意思再让顾诚继续在圈子里瞎撞,总算是直截了当给顾诚介绍了合适的人选。

    ……

    李桉介绍的那位朋友,自然也是湾湾的同期大导了。

    名叫蔡明量,是个常年混威尼斯电影节的。咖位比李桉自然是略低一些,但好歹拿过威尼斯电影节最高奖项金狮奖,而且前后被入围金狮提名达三次。在湾湾电影圈子里,蔡导的水平也是可以挤进三甲的。

    尤其是李桉点拨顾诚去看了蔡导去年拍的新片《不散》,看得出那也是一个发掘传统文化价值时,不停留于“怀旧”层面上的有想法导演。

    满足这一点,至少是一个向前看的艺术片导演了。就算不如意大利大导朱塞佩。托纳多雷,至少是华人圈子里最得其神髓的。

    因为有李桉拿自个儿的交情打包票说合,顾诚倒是不怎么担心蔡导拒绝。当晚给蔡导打了个电话大致说明了一下情况,对方原则上应下了,让顾诚敲定剧本的故事梗概之后再亲自去谈。

    然后就是找本子了。功夫不负有心人,林志凌帮忙扫了市面上各大扶桑制作公司压在仓库里没被看中的本子,觉得还行的就低价买过来魔改。花了几天时间,顾诚竟然找到了一个挺合适的,在生活中向前看发掘美的好故事。

    而且也符合冯导当初说的“你这个剧本得明暗线结合,有升有降群像戏”的要求。

    五天之后,亲自操刀大致魔改了一下故事主体,顾诚带着剧本草稿飞去台北,只带了林志凌陪同,约见了蔡明量蔡导。

    “蔡导好,很高兴认识你。”一见面顾诚就很客气,一股书生涵养,没有暴发户的跋扈。

    蔡明量是个四十来岁的光头,戴个老派的金丝眼镜,看上去脸上略有横肉,不似斯文人,但谈吐却是让人惊讶地儒雅。

    “顾先生年轻有为啊,李哥跟我转述你的邀请时,我就觉得你是个有想法的。不过我是想不到什么样的故事,可以承载你那么宏大的构想能看看剧本么?”

    顾诚给林志凌一个眼色,林志凌直接从随身包包里抽出一个文件夹,递了过去。

    蔡明量一看封皮,眉头微微一皱:“《三丁目的夕阳》?这个剧本不好改啊,一听名字就是扶桑电影。”

    “我们可以魔幻现实主义一点么,尽量淡化故事的史背景。相信蔡导您也听过一句话:扶桑四十年前发生过的事情,湾湾二十年前就会再发生一遍,现在又会在大陆重演。当然了,不是全部,但总体规律是差不多的。

    我想拍一部预言大陆未来文化转型的片子,光靠大陆那些史素材往回看,那就没得拍了。只要故事有警示的寓意。何必在乎发生在哪里呢。《百年孤独》也没说就发生在哥伦比亚啊。”(未完待续。。)

第61章 三丁目的夕阳

    “茶川是一个扑街小说作家,家住三丁目。他曾经给一家文学杂志供稿,还不是那么扑街。后来随着社会发展,严肃文学市场越来越小,他供稿的那家杂志渐渐转向低龄化轻小说、改走低价跑量的发展路线。

    茶川却不愿意接受杂志社总编的劝说、将其主角人设改得更加面目模煳、以兼容更多新读者囫囵吞枣获得代入感。在茶川的小说多次收到读者来信抨击和市场调查冷遇后,总编不得不调低茶川的录稿率和稿酬标准。但茶川虽然贫苦,却不改初心,坚持自己的创作理念。

    三丁目上一个舞厅老板娘广美对茶川有好感,把一个孤儿淳之介托付给茶川收养。本来茶川不想答应,但听说孩子是自己的书迷粉丝,才勉为其难答应。后来却发现这个孩子稚嫩、不严厉的笔触,在仿照茶川的作品写作时,竟然比茶川还要更红,这让他更加觉得生命嘲讽。同时孩子和广美的出现,让曾经不必担心养女人孩子的茶川不得不面对人生的责任。”

    “与太郎是茶川在三丁目的邻居,曾经是一个还没出师的落语表演者。两年前,随着电视机的普及,nhk电视台来邀请与太郎的师傅到电视上表演落语,但是被与太郎的师傅拒绝了。

    与太郎不理解师傅为什么拒绝上电视这种让落语这一艺术形式被更多年轻人看见的终南捷径,于是离开师傅,自己选择接受nhk电视台的邀请,成为了一名目前来看表面光鲜的电视落语师。为了学习适合电视表演的新落语形式,他还远赴华夏学习了相声,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