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唱反调,心情自是为之大好,当即便跟着站了出来,狠狠地敲了记闷棍。
“荒谬至极,父皇,儿臣以为太子哥哥此言实是误国之道也,陈大人先前已然说过了,朝廷政策当因地制宜,因时而变,抱残守缺者,不过是餐位素食之徒也,安敢妄言是非!”
太子这么一冒出头来,李泰可就忍不下去了,大步便从旁闪了出来,面色铁青无比地出言反诘了一句道。
“四弟休要胡乱入人以罪,此乃御前议事之地也,非是尔可以肆意妄为之所在!”
眼瞅着李泰这么跳将出来,李承乾心中顿时暗喜不已——本来么,李承乾虽算不得极其聪慧之人,可陈子明所提议的章程是好是坏,他还是能分辨得出的,真要是一板一眼地辩论下去,闹不好真就会被李泰与陈子明得势了去,唯一搅乱此事的机会便是将水给搅浑了去,从此意义来说,李泰的暴跳恰恰正中李承乾之下怀,他自是乐得顺势而为上一把,这不,面色一沉之下,已是端出了太子的架势,毫不客气地便训斥了李泰一番。
“你……”
李泰正自义愤填膺得很,再被李承乾这么一刺激,额头上的青筋当即便蹦了出来,也顾不得甚上下尊卑之分,张嘴便要反讽上一把。
“够了,子明,且就你来解说好了。”
眼瞅着李泰有失控之迹象,太宗可就看不过眼了,也不等李泰将话说出口来,便已是寒着声断喝了一嗓子。
第232章 御前争锋(二)
太宗这么一声断喝,明摆着就有拉偏架之嫌疑,在场的可都是明眼之人,自是都看得个分明,不过么,除了李承乾面色为之一阴之外,其余诸般人等却是全都面无表情地站着不动,压根儿就没人有兴致为李承乾出头说项,道理么,很简单,诸般宰辅们对李泰是没好感,可李承乾那等无能的德行同样也不讨喜,自是无人乐意冒着冲撞了太宗之危险去帮衬于其的。
“陛下明鉴,微臣以为萧大人所言前半段确是实情,我朝之鼎盛之所以能远超历朝历代,确是没少仰仗均田制与府兵制之利也,然,正所谓此一时彼一时也,我朝初立之际,天下大乱,人口凋敝,亟需休养生息,均田之道既可养兵又可利百姓,朝野皆得其利,确属上上之策,今,天下承平日久,人口繁衍已呈加速之势,贞观初,我朝户籍不过三百万不到,至去岁,已增至八百余万户,在册人口更是多达四千万之数,且年年递增不止,具体详情,微臣在折子中已是载明清楚,按此增速,不出十五年,关中道必将无田可均,其余诸如洛阳、益州、扬州等繁华之地,最迟不出二十年,也将面临我关中之窘境,三十年后,除贫瘠边远之州外,绝大多数上、中州也难脱无地可均之窘厄,若不早做绸缪,将来必有大祸,是故,微臣斗胆上本言事,还请陛下圣裁。”
正如萧瑀素来看陈子明不怎么顺眼一般,陈子明对这个老顽固似的人物也不怎么待见,当然了,就算心中再怎么不待见,这当口上,陈子明也断然不会流露丝毫,并不曾出言指责萧瑀的不是,仅仅只是顺着其之话头发挥上了一番,摆事实讲道理,毫无半点的不敬之意味。
“嗯,此事关乎社稷之重,确是不可轻忽了去,朕亦是如此想法,众爱卿以为如何哉?”
早在三月中旬,陈子明头一回提出兵制乃至均田制变革一事时,太宗对此事便已是有了足够的重视,尽管不曾急着下令诸般臣工对此进行大议,可在将折子转去尚书省的同时,私下里已是做过了调查的,自是清楚陈子明所言乃是实情,更曾与房玄龄、长孙无忌二人私下探讨过数次,其实早已认定革新乃是必须之事,只是对具体的革新方略还有些拿捏不定罢了,若非如此,他也不会暗中嘱咐李泰去玩摘桃子的把戏,只可惜李泰实在是太不得宰辅们之心了,一桩好事愣是被其办砸了去,对此,太宗虽有些无奈,可革新的心意却是不会有所更易的,此际表态起来么,自然也就带着明显的坚决之意味了的。
“陛下圣明,然,老臣还是以为此事万不可轻忽草率,若无十足把握,擅自更易,恐损及社稷根基,一旦生变,后果不堪设想,老臣恳请陛下三思。”
萧瑀是个极其固执之人,属于不撞南墙不回头的主儿,哪怕太宗都已是表了态,他却依旧不改初衷,无甚顾忌地便再次表明了反对的态度。
“嗯,萧爱卿所虑亦是正理,此革新之道也,确须稳妥行了去,务必确保万无一失方好,子明对此可有甚要说的么?”
太宗对萧瑀这等老顽固其实也不是很待见,只是出于各种原因,太宗也不愿真跟萧瑀太过较真,随口安抚了其一句之后,便即又将话题踢到了陈子明处,摆明了是要陈子明自己去说服萧老头。
“陛下圣明,微臣也以为此事断不能有丝毫的闪失,好在时间尚够,但消一步步行了去,应是可期也。”
只一听太宗之言,陈子明便猜到了其之用意,心里头自不免有些个哭笑不得,无他,概因萧瑀可是出了名的老顽固,要说服其,又哪是那么容易之事,再说了,尽管萧瑀不是自己一方的人,可毕竟有着亲缘关系,往日里也曾帮衬过自己,终归是不好让其在这等内廷议事时大跌面子的,正因为此,陈子明也就只能是假作没听懂太宗之意,给出了个中规中矩的答复。
“理倒是这么个理,唔,卿之章程,朕已是看过了的,个中构思巧妙,颇有可观之处,只是朕对卿所言的军费来源一事尚有不解之处,诸般臣工对此也颇多争议,卿且自细细道来,朕听着呢。”
这一见陈子明不愿出头跟萧瑀死辩不休,太宗也自不好强迫,随口扯了一句,便将此事揭了过去,转而将话题引到了细务之上——先前李泰在廷议之际,之所以被群臣们攻讦得狼狈不堪,就是因在产业兴国一事上说不清由来,这才会被整得个焦头烂额不已,而今,太宗一上来便问此事,固然有着好奇之心,可更多的无疑是要为李泰扳回些颜面。
“回陛下的话,月余前,微臣曾听工部侍郎赵万诚言及因煤炭之大规模应用,生铁产量已攀至历朝历代之新高,除满足朝廷之用外,已有大量剩余,正欲全面向民间推广,此一处,便可得不少之利;再,三州盐业大兴,产能还能再有翻番之增长,之所以不曾如此行了去,概因现有之产能在满足周边数道所需外,已有不少剩余,唯恐盐价受重挫,故不敢为也,赵大人为此苦恼不已,就找到了微臣处,看能否有两全之策,微臣深以为然,思虑再三,偶得一法,不单可以盐水大规模制烧碱,更可以烧碱、油脂等物造出香皂,无论洗浴还是洗衣物,皆有奇效,若行推而广之,应可得大利;再算上煤炭推广之所得,养军已是不难。”
尽管兵制革新的折子是为了规避被整去任武职而临时起意所上,可实际上么,陈子明私下里早就在琢磨此事了的,本来是打算等到了宰辅之位时再抛出来,以为稳固地位之用的,如今早早用出,明显是有些不甚恰当,道理很简单,兵制以及均田制的革新事宜牵涉到的部门众多,怎么看都是宰辅的活计,以陈子明如今的地位,显然是伸手过长了的,可惜陈子明却是别无选择,哪怕明知道有僭越之嫌疑,却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概因留给他的时间已是极少,哪怕冒些风险,也必须尽快挤入六部尚书之列,为此,他可是足足琢磨了大半年的时间,一切细节都早已了然于心了的,这会儿说将起来,自是一派成竹在胸之景象。
“哦?听得卿家如此说法,朕对那香皂倒是好奇得紧了,卿若有实物,且先把来与朕看看。”
这么些年下来,陈子明点石成金的事儿都已不知干过多少回了,尽管其并未详细解说那香皂到底是怎么个生产法,可太宗却是不疑有它,好奇心大起之下,竟是打算先睹为快了的。
“好叫陛下得知,微臣前几日信手造了几块,如今就搁在家中,陛下若是要看,微臣明日一早取了来便是了。”
香皂的并不难,小规模弄弄的话,一口锅就可以完事了,可要大规模生产么,那就不是件简单之事了的,但却断然难不倒陈子明——本来么,香皂这玩意儿,陈子明早在数年前便已着“新欣商号”捣鼓出来了的,原是打算让“新欣商号”上马此项目的,只是后来陈子明又改了主意,没旁的,概因“新欣商号”的规模已经很大了,再要有所增扩,那未免太过惹人瞩目了些,万一要是被有心人攻讦上一番,虽说不怕,麻烦却恐是少不得之事,故而,陈子明也就息了此等心思,不过么,实验用的小规模设备以及部分样却是保留了下来,真要造出样,也不过就是几个时辰的事情罢了,正因为此,哪怕府中其实并无,陈子明也敢给出个肯定的承诺。
“好,那朕就拭目以待了,众爱卿对子明所言,可都还有甚要问的么?”
在太宗看来,陈子明所上的本章已然是极其详尽了的,方方面面的事儿大体上都已考虑到了,所差的不过就是军费开支这一部分有些令人担忧而已——军事学院的建设虽是费功夫,却花不了太多的钱,关键在于几大主力军团的建设以及后备兵役制的健全却是须得大成本的投入,朝廷的岁入倒也不是支撑不起,问题是开销实在是太大了些,太宗可是真的有些舍不得了的,又不愿加税扰民,故而方才有些担忧,而今,听得陈子明能另辟蹊径,心情自是为之大好。
“陛下,陈大人有点石成金之能,当真令人钦佩不已,这些年来,无论是盐业大兴,又或是煤炭之推广,皆陈大人一力而为之,实是能人所不能也,据闻,‘新欣商号’所制之玻璃镜也是出自陈大人之手笔,一面镜子便可值两百余贯,了不得啊,这等聚财之能,老臣等实是望尘莫及焉。”
太宗话音刚落,就见长孙无忌不紧不慢地从旁行了出来,满面笑容地便狠“夸”了陈子明一番,说得倒是很诚恳,可却明显透着股别样之异味……
第233章 御前争锋(三)
尽管长孙无忌一派的夸奖之口吻,可在场的宰辅们却全都是七窍玲珑心之辈,又怎可能会听不出个中之蹊跷,诸般人等的脸色立马便全都怪异了起来,望向陈子明的目光里也自不免都带着几分的诧异之色,只是这当口上,却是谁都不敢轻言是非的,无他,一者是因镜子的价值实在是太高了些,虽说众人都不清楚利润几许,可按着“新欣商号”这些年来的扩张势头看,利润断然小不到哪去;二来么,按朝廷体制,官员不得经商,在自家府上搞些产业可以,可似“新欣商号”这等庞然大物就不是为官者所应拥有的,加之此事涉及到了长孙无忌与陈子明这两位朝中大佬的博弈,自是谁都不愿轻易被卷入其中了的。
嘿,当真是会咬人的狗不叫,长孙老儿,走着瞧好了!
群臣们都能听得出长孙无忌这话不对味,以陈子明之智商,自是更加了然了的,不过么,他却并未急着出言申辩,甚至没理会诸般臣工们投过来的怪异之目光,神情淡然地站着不动,就宛若不曾听到长孙无忌的含沙射影一般,当然了,心下里自不免给长孙无忌狠狠地记上了一笔。
“子明。”
太宗对陈子明向来是**信得很,不单是因陈子明能干,更因着陈子明素性稳重之故,本心里就不甚相信陈子明会在私下里捣鼓商号之事,然则长孙无忌既是当庭提了出来,太宗也自不能不问个明白,略一沉吟之下,还是声线低沉地点了陈子明的名。
“微臣在。”
听得太宗点了名,陈子明立马便从旁闪了出来,恭谨地应了一声,脸色平静依旧,丝毫不见半点的慌乱之色。
“卿且说说那‘新欣商号’究竟是怎么回事,嗯?”
这一见陈子明如此之淡定从容,太宗当即便嘉许地点了点头,不过么,该问的话,依旧还是得问上一问。
“回陛下的话,微臣本是微末之家,早年间因顽劣之故,确曾在市井间厮混,结识了一众友人,关系始终颇佳,贞观九年,微臣从征吐谷浑归来后,见众友人兀自在贫困中挣扎,心有不忍,故整治了两物,一曰:折扇,二曰:镜子,凭此让众友结商号以谋生,又因唯恐遭小人惦记之故,延请了翼国公以及卢国公两家参与其事,个中翼国公府占一成的份子,卢国公府上占一成半,微臣本也有三成之股份,其后不久,微臣奉调茂州,也就没再参与商号之运营,却不曾想商号掌柜赵奎山极善理财,短短数年间,便将一小铺子建成了偌大之规模,微臣自觉为官持股殊有不妥之处,早在茂州任上便已将股份交回了商号,只取回了本钱,历年红利并不曾收过,此事在商号账上皆有记载,微臣实不敢虚言以欺君。”
陈子明之所以创设“新欣商号”,为的便是要建立暗中之班底,正因为此,他自是不会在意钱财上之所得,实际上,哪怕“新欣商号”这些年经营下来,他陈子明应得的红利已是高达数百万贯,可他却是从不曾支取过一,全都投入到了以柳如涛为首的暗线上,至于账面的作平么,也早就已安排柳如涛去办妥了的,压根儿就不怕查,这会儿陈述起来,自是丝毫不慌。
“父皇,儿臣以为陈大人此言实有避重就轻之嫌也,那‘新欣商号’之名头响亮已极,隐隐然已是我大唐第一商号,成立虽仅数年,盈利却是高得惊人,按陈大人所言,就算三成股份,历年分红怕也不下数十万贯之多,似此巨额之款项,若不彻查分明,又岂能服众哉?故,儿臣叩请父皇下诏彻查此事,以明真相!”
在场诸般人等中,若论谁最不乐见陈子明成事,太子绝对排在第一个,早前痛打了李泰一番,他本以为能就此挫败李泰与陈子明的联手,却不曾想陈子明一来,一番畅畅而谈之下,很快便将不利之局势扭转了个彻底,这等情形自是难令太子满意,偏生陈子明辩才无双,太子怎么也找不到攻讦的破绽之所在,心下里本已是气急了的,原以为此番怕又得落个功败垂成之下场,却不料长孙无忌突然抛出了“新欣商号”这么个猛//料,局势陡然间便又峰回路转了去,自以为得计之下,可就再也按捺不住了,也不等太宗有所表示,便已是急吼吼地跳了出来,准备给陈子明来上一记要命的闷棍。
“父皇明鉴,儿臣以为太子哥哥这是在胡搅蛮缠,以陈大人素来之严谨,又岂会是虚言之辈,再者,‘新欣商号’本就是陈大人所创建,占股原就理所当然,就算拿了红利,也属该得之物,更别说陈大人都已明言退了股份,自不会有假,太子哥哥如此污人清白,实非君子所应为也,请恕儿臣不敢苟同!”
若是往常,陈子明倒霉不倒霉的,李泰根本不会有甚在意可言,然则眼下兵制革新一事却是离不开陈子明的操办,为确保能捞到显赫之证据,李泰自是不能坐视陈子明就这么被拿下,跳出来反击太子也就属题中应有之义了的。
“荒谬,四弟安敢妄言若此,实无上下尊卑之分,狂悖已极!”
一听李泰说话如此之冲,李承乾当即便怒了,双眼圆睁地便呵斥了其一通。
“你……”
李泰素来就瞧李承乾不起,也从来就没将其当太子看待,这一见李承乾端起太子的架子呵斥于己,当真怒极,张口便要反唇相讥上一番。
“够了,朕还在呢,尔等如此乱争个甚,都忘了君前不得失礼么,嗯?”
眼瞅着二子又要当场对喷,太宗当即便怒了,不耐至极地一拍龙案,声线阴冷地便断喝了一声。
“父皇息怒,是儿臣等孟浪了。”
这一见太宗发怒,太子与魏王可就不敢再多啰唣了,赶忙齐齐躬身告罪不已。
“哼,都给朕退下,子明,尔自言早已退了股,可有实证否?”
太宗怒归怒,却并不愿当众发落二子,反倒是将火气转嫁到了陈子明的身上,问话的语气里满是肃杀之意味。
“好叫陛下得知,微臣当初退股之际,已立书,现就在汝南公主手中管着,另,‘新欣商号’账本上也有相关之记载,陛下若是不信,可着人即刻去查,微臣可对天发誓,绝无半句虚言。”
陈子明办事一向滴水不漏,尽管退股一事是前年才办的,可办理之际,却是将日期往前推了两年,不单账面上做出了相应的更改,更有一份证明书在手,除非是柳如涛背叛,否则的话,任何人都查不出丝毫的破绽来,很显然,以柳如涛的忠心,自是断然不会干出出之勾当的,这么个自信,陈子明还是有的,正因为此,陈子明赌咒起来也就表现得分外的镇定自若。
“赵如海!”
听得陈子明这般表态,太宗已是信了的,不过么,为了慎重起见,他还是打算着人去查上一查,略一沉吟之下,已是声线阴冷地点了赵如海的名。
“老奴在!”
今儿个之廷议可谓是一波三折,状况频出,直看得赵如海头晕目眩不已,这会儿听得太宗点了名,赵如海显然还不曾从震惊中醒过神来,很明显地迟疑了片刻,方才赶忙躬身作出了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