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六章 大路弯弯8)
小伙子也是个忠厚老实的主儿。他不善言辞,只是一个劲儿地打量着顺眉顺眼的等儿。看来,小伙子已经看中了等儿,眼眉间现出丝丝的喜气来。兰香和雪娥也觉得这个娃崽儿不错。一个庄户人家,只要忠厚老实,家风清明,勤快能干,就是上等人选了。
众人相坐着,闲谈了一个时辰。主要是借着闲谈的空当儿,仔细观察崽子的言行举动,好回去跟桂花详细汇报。看得差不多了,兰香就想让崽子先回去,等女家的回音。
这时,等儿突然提出,要和小伙子单独说句话。兰香等人还以为,等儿已经看中了他,急不可待地要和他谈拢感情呐。她便一边笑着一边打趣道,快闪开点儿吧,等儿要卸磨杀驴了。还没过门呢,就开始往外撵媒人了。这天底下,到哪儿去寻这么没良心的人哦。
待屋子里只剩了等儿俩人后,小伙子立时竖起耳朵,美滋滋地静听等儿要说些什么。
等儿讲,今儿来,是叫家人给逼迫的。不敢叫娘伤心,我才赶来应场。看你也是个实诚人,我也不敢骗了你,省得日后嫌我没讲清楚。我在村子里早就有了相好的,已经好几年了,都在一起过了夜。现今儿,肚子里已经怀上了他的娃崽儿。就因为我娘不同意,才逼着我来相亲。你要是不嫌弃,我就应了这门亲事。再去把肚里的娃崽儿想法打掉了,好跟你一心一意地过日子。你看行不。
等儿的话还没讲说完,小伙子早就“扑棱”一下站了起来。他脸色紫红,怒气冒出了眼眶。他啥话也不讲,抬腿就出了院门。兰香等人还在大门口候着呐。见小伙子怒气冲冲地奔出门去,不知道发生了啥事体,就一个劲儿地追问,看中等儿了没有。小伙子恨恨地撂下一句话,这样的破货也敢拿出来骗人,都欠揍了吧。说罢,便一溜烟儿的远去了。
兰香和春儿等**眼瞪小眼,一齐愣住了。俩人又一窝蜂儿地拥进屋子,追问等儿,你俩人是咋的啦,怎么刚才还好好的,咋说翻脸就翻脸了呢。
等儿就嬉笑,说讲个玩笑,就把他惹翻哩。要是成了亲过上日子,不得见天儿翻脸呀。这样的人家,不跟也罢。
至此,等儿到山外相亲找婆家的事便彻底告吹。桂花当时就没了精神头儿。她心下还纳闷道,等儿这么个人物,人家咋就看不上呢,一定会有啥因由的。她就捎信,让春儿立马打探打探。
很快,春儿专程赶进山里,悄悄把男方不同意的原因讲了,说等儿已经怀上了别人的野种,人家当然不会答应了。
当时,桂花就黑血涌上了脑门儿。她一屁股跌坐在地上,说人民这个狗杂碎,真的把等儿给糟蹋了么。这可咋办哟,我可咋出去见人哦。守着春儿一边唠叨一边痛哭流涕。吓得春儿赶紧捂住桂花的嘴巴,说,二婶,这种事万不敢声张的呀。要是传了出去,等儿这一辈子就算完咧,连咱家的名声也就臭臭的了。谁也甭想着进出人面场啦。
桂花也醒悟过来。她赶紧压低了哭泣声,眼巴巴地望着春儿,向她讨主意。
春儿绞尽脑汁地想炸了头壳儿。最后,她出主意道,反正等儿和人民已经生米做成了熟饭,连崽子都种下了,还能有啥好法子。就让等儿赶快跟人民成亲呗。要是再不快点儿,等儿的肚子挺大了,可真要弄出天大的丑事咧。这种事,也只是你我俩人知晓,万不敢叫第三个人知道哦。等俩人过门成了亲,就算传了出去,也不打紧啦,反正都是两口子了,看谁人再敢嚼舌头根子。
桂花也是明情。事情闹到这个份儿上,也只有这条路可走了。只是她心下仍不甘心,犹豫不定。春儿一遍遍地替她分析此中的厉害之处和后果的严重性,终是把桂花说通了。
桂花长叹一声,幽幽地道,我打心眼儿里想把等儿嫁到山外去。日后,也好替全家搬出山外作准备呀。万没成想,还是晚了一步,叫俩狗崽子抢了先。我的命咋这样苦哦。
接下来的日子,桂花没有了任何指望。她只得把等儿偷偷地狠骂了一顿。又在村外堵住人民,连打了他几个重重的耳光。叫他赶紧回家,叫大人来提亲。把俩人好歹拾掇在一块,好封堵村人的嘴巴,尽快灭了捅破天边儿的口舌是非。
在酸杏一家人惊喜及全村人惊讶的目光里,俩家人紧锣密鼓地筹办着婚事。桂花已经没有了任何要求和挑剔。只要把俩崽子尽早搬进一个屋子里就行,万不敢有丝毫地耽搁和犹豫。
此时,已近年关。隆冬腊月里的寒风刺骨如刃,将桂花削剪得没有了一丁点儿脾气。
第六章 大路弯弯1)
由于有了充足的资金作后盾,工程进展极为顺利,正向山外突飞猛进地掘进着。
或许是被迫停工期间的休整,使村人近乎衰竭了的体力得到重新恢复;或许是村人见到木琴们一下子搞来了那么多款项,心中立时有了底气;或许是村人看到修路大业成功在即,再努力挣命一把,就可以完成祖祖辈辈梦寐以求的心愿。总之,村人再一次调集起周身力气,鼓起冲天干劲儿,向剩余路段发起了最后冲击。原先弥漫在工地上的悲观消积情绪早已一扫而光,代之以高昂地激情和近乎悲壮地舍命相拼。
砸了手指,碾了脚丫子,都算是小事一桩,没人敢拿这儿当回事。若是有人四处张扬吆喝,必会遭到周边人的耻笑。即使感冒发烧了,也只是躺在工地的帐篷里,打针吃药,暂时休息一下子。同时,还要腾出手来,做一些小来小去的轻快活计。能够出工劳动的村人中,决没有赖在家里不出工的。夜里,一些青壮年干脆住到了寒风刺骨的工地上,窝在单薄的帐篷里,一边彻夜拢着火堆,一边盘算着再苦熬上几天就可完成修路任务。
酸杏依然拄着拐杖,一瘸一拐地穿梭在工地上,尽可能地做着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他还不时地鼓励和督促村人的劳动。酸杏是为了修路救人,才失去了自己的整条腿。他的举动,早已博得了全村每一个人的敬重和同情。因而,他的话语,他的鼓动,有时比木琴等村干部们的话都好使管用。木琴们心疼酸杏,多次劝说他不要出工,只在家里蹲着就行。酸杏死活不愿意,依旧一瘸一拐地跟在村人身后早出晚归。后来,人民和京儿见劝说不住,就跟洋行等几个崽子一起,见天儿用车子推着他上下工地。
在他的影响下,村里凡是能活动能搭上帮手的老老少少,全都拥上了工地。他们做不了多少活计,却起到了别人无法替代的作用。那种把修路当成自家建屋盖房嫁女娶亲的急迫心情和利人利己心念,深深地感染和带动着工地上的每一个人。从而,人们又激发出更大地热情和干劲儿。整个工地犹如一台开足马力的推土机,携着全村人的激情与梦想,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摧枯拉朽之势,向着可望而不可及的山外奋力推去,并一步步接近那个圆满的终点。
酸杏心里有着一种从未有过的舒畅感。不仅仅是自己以惨痛的残肢代价,重新换回村人久违地尊重和爱戴。也不仅仅是从来都不敢想象的宽阔大路就要贯通山里山外,几辈辈人的心愿就要实现了。重要的是,继叶儿的终身大事完成后不久,困扰了自己一年多的人民与等儿的婚事,已经出人意料地有了准日子。他就要把儿媳妇娶进家门了。这让酸杏一家人既惊讶万分,又欣喜欲狂。
在人民跑回家里,转达桂花的旨意时,酸杏老两口惊呆了半晌儿。俩人以为自己都听错了,四目相顾,竟然张大了嘴巴,一时说不出话来。待反应过来后,酸杏喜得搓着两只手掌直喘粗气。酸杏女人一边追问着人民详情,一边用手使劲儿地擦抹着滚出眼角的泪花。
第六章 大路弯弯
人民当然不敢实话实说。他吱吱唔唔地回道,是等儿想法做通了她娘的工作,她娘才答应俩人亲事的。
酸杏肯定不会相信人民编出来的鬼话。他猜测,这其中必定有啥样的插曲故事。他没有执意追问下去。只要等儿一家答应了,还管顾那么多干啥儿。尽早定下婚期,抓紧筹备婚事才是正理儿。于是,托人上门提亲,再按照村里习俗,完成看家、过期等等套路,婚事便确定下来。在桂花的再三催促下,俩家定下了准确婚期,赶在腊月二十八举行婚礼,连年关都不敢错过了。这样急促的婚事安排,叫酸杏一家人手忙脚乱措手不及。
酸杏曾小心地跟亲家桂花商量,是不是等到过了年,赶在开春儿的时候举办婚事。一来,好把结婚事宜准备充足些。二来,也不至于时间仓促,惹村人笑话。桂花坚决不同意。她心下骂道,你个老鬼知晓啥儿吔。要是再拖下去,把等儿的肚子拖出鼓来,更会惹出全村天大的笑料呐。
酸杏不敢违迕了这个年轻又容易翻脸的新亲家。他只得照她讲说的办理。于是,一家人白天上工地拼死拼活地干活。回到家里,便熬眼费神地挑灯夜战。
村人都知道人民和等儿要赶在年前完婚。每天收工回来,撂下饭碗,不少妇女便主动跑了来,帮着张罗一些琐杂事。这样,才堪堪让酸杏女人喘动口气。四季兰香两口子更是一夜不落地拘在酸杏家里,俨然已是交往多年根深蒂固的铁杆儿亲戚了。
虽是时间紧迫,好在酸杏女人早就为人民准备了一些必备物件,如棉花、被面、布料等等。平日里,还省吃俭用地积攒了一些钱。酸杏对这些还不是多么撒急。真正叫酸杏着急的是,人民的新屋还一直没有着落。原想在明年春天给人民盖新房的。不管人民啥时能娶上媳妇,都要有座院落安置在那儿才好。万没想到的是,人民的婚事会这么急,急得连筹备的时间都没给留。
就在酸杏急如火上屋梁的时候,振书赶过来。他跟酸杏说道,知你为人民的新屋犯愁呐。也甭急慌,我家不是还有个闲置不用的旧院落嘛。就先把它收拾出来,权且把婚事完了。等过年一开春儿,再动手重建,也来得及。
酸杏一听,就如同汪洋里抓到一根救命稻草一般。他说道,好哩,好哩,你可给我帮了大忙呀。要不,我还准备自己先搬进锅屋里住,把堂屋让给娃儿们当新房使呐。
于是,人民的安乐窝总算有了着落。所有的婚事筹备工作,也在连夜通宵地赶做着。
此时,工地也已到了尾声。因为越是接近山外的镇子,地势越是平坦,修整路面也越是容易。有些地方,只要把路基石铺排好,多少平整一下路面即可。因而,尚还粗糙的路基已经打通了山里山外的通道,并与镇医院门前的那条大街遥遥相望。村人们终于舒了一口气。他们拥在路口接茬儿处,嬉笑打闹了良久。
振富也顾不得请示木琴了。他叫几个崽子飞跑到供销社商店里,买来了三十支加长的鞭炮,一长串儿地挂在路口上。茂林上前,作势就要点鞭庆祝。酸杏赶忙制止住他,说不急哩,再等等哦。叫振书哥好好给掐算掐算,赶个吉利时辰再点鞭呀。
始终躲在人群背后的振书被人推到前面。众人都催他快点儿算算,啥时点鞭才好。
振书本待撒手不管的。但看到是酸杏亲自点自己的卯,不好推脱。他就闷头琢磨半晌儿,掐算良久,说,赶在中午十一点整最好,福神、财神、喜神刚好环顾四周。虽有煞神出没左右,终究敌不住三神汇聚祥气冲撞。再大的煞气,也便没了威风,奈何不着呢。振书的话,村人都信,都说,这么大的事体,就得赶上个好时辰才行。
在等待吉时的这段时间里,村人又借着欢喜劲头儿,主动投入到了修整路面的轻松活计里。
第六章 大路弯弯3)
木琴喊来振富和茂青,吩咐道,这工程总算完成了。今晌儿,咱把生活好好改善一下。多炖肉,弄四样菜,去镇子里买些酒,再去四方那儿扛些大饼来,狠狠犒劳一下工地上的人。今儿,就叫大伙儿吃饱喝足。就算醉了,也不碍呀。
有了木琴的话,振富巴不得一声。他立马吆喝了一群小崽子,呼呼啦啦地奔进镇子里。茂青不敢怠慢,麻利地纠集了一帮妇女,灶上灶下忙得脚丫子朝了天。工地上到处飘荡着醉人的肉香味儿,愈发激起了村人的干劲儿。盈盈的喜庆之气弥漫了整个工地,并向寒雪覆盖着的荒凉四野漫漶开来。
鞭炮终于赶在农历一九八四年腊月二十七,也就是公元一九八五年二月十六日中午十一点,准时点燃。
三十支大鞭,一支接一支地依次炸响。腾起的硝烟立时遮盖了宽敞的工地,遮盖了工地上一群灰头土脸衣衫褴褛的杏花村人。这惊天动地的响声,早已惊动了山脚下不远处小镇上正忙着办年的人们。狭窄的街巷里,顿时拥出一些伸长了脖子遥相观望的人群。鞭炮声一直持续了半个多小时,才渐渐停息下来。随之,又响起呼喝斗酒的吵嚷声和喧闹声。
酸杏、振富、振书和茂生、酸枣几人想是喝多了,勾肩搭背地直抹眼角。茂青攥着当铲子用的小铁锨,敲着特大号的锅沿,哼唱起了小曲儿。引得一群女人围坐在他身边,不时地打趣笑闹。茂林则瞪起红眼珠子,和同样脸红脖子粗的茂山、四季、洋行等人猜拳斗酒,谁也不服谁。只有木琴一个人坐在一处高坎上,看一会儿工地上热闹张扬的场景,再俯瞰一会儿远处的小镇,静静地梳理着纷乱复杂的心绪。
杏花村修路工程,自一九八三年农历十月初十至一九八四年农历十二月二十七,历时一年两个月零十七天。利用两个冬天和夏季农闲季节,发动全村老幼齐上阵,修整开拓出四米宽的山路七点五公里。共搬运土石六万立方,动用了三百吨炸药、三千颗雷管和二千米导火索。其代价是,有三分之一的村人累倒在工地上,有七成的人出现不同程度地砸伤、压伤、扭伤和冻伤。酸杏为此失去了右腿,造成终身残疾。更为重要的是,因修路引发出的村人群殴事件,以及间或出现的各种矛盾纠葛,在村人心理和感情上留下了难以弥合的裂痕。就此,把杏花村人推上了错综复杂变幻莫测的新的生活舞台。
正如当初金莲断言的那样,路通之日,便是村人心散之时。安宁祥和的日子,就此远远遁去,谁也无力挽留。从此,杏花村人步入了一段纷扰争斗的漫长征途。
在这条贯通杏花村与镇子的宽阔平坦大路的一端,一九八五年清明前夕,一块用花岗岩石精心雕刻出的平滑坚硬村碑,方方正正地竖起在村口祖林旁边。
碑石的正面,是三个涂抹了红漆的正楷大字:杏花村。
碑石的背面,是一片同样涂了红漆的密密麻麻的方正小楷。
其文曰:
明洪武年间,有李氏与宋氏一同自江苏东海迁移至此,后又有贺氏随来定居。因村落沟坡杏林繁茂,故名杏花村。公元一九七一年五月一日,该村建起小学校和卫生所,结束了村人蒙昧无知和有病难医的漫长岁月。又于公元一九八四年冬,扩建并正式启用了一条贯通村庄与山外城镇的康庄大道。
公元一九八五年四月二日立
第七章 山风浩荡3)
木老爷子看出了茂生此时的心情。他便有意把话头转移到儿女们家庭事业等方面,留给茂生一个调整心态稳定情绪的机会。别人也知道了父亲的用意,暂时不再以茂生为谈话中心,堪堪给了茂生一个喘气的空当儿。至此,茂生心下对老岳丈充满了深深地感激之情,觉得他就跟自己的亲爹一样。尽管对于早早外出,后又过世的亲爹,他并没有留下多少印象。
中午的团圆饭热闹非凡,欢声笑语飞满屋内每一寸角隅。
木老爷子拿出一瓶珍藏了多年的茅台酒,引得木琴弟弟跟风起哄。他直嚷道,爸太偏心了,这么多年也不拿出来给我们几个喝,非要等姐夫来了才肯露出来。他的话,连带起一片赞同声。都说,老爷子偏心偏得离了谱儿,是不是还有什么好东西藏着掖着呐,再不一起拿出来,就动手翻找了。逗得木老太太一直笑着骂着,乐得合不拢嘴。
老两口儿破例喝了些红酒,几个姐妹妯娌们也都喝了几杯。木琴兄弟和妹夫缠着茂生不算完,一个劲儿地劝让着,逼他一杯又一杯地喝酒。一瓶茅台很快喝光了,又启开了两瓶白酒。清瓶后,再上了一堆啤酒。这是茂生头一次品尝啤酒。冒末儿的浑汤子里泛着一股怪怪的味道儿,极难下咽。他不敢说自己不愿喝这种泛着一堆泡沫儿的浑汁子,便喝得晕头转向醉眼朦胧,甚至连筷子也拿捏不住了。
接下来,茂生如同掉进了酒缸里,被木琴几个兄弟姊妹们轮流拉扯着,赶场般地进出在大街上一些高大气派的酒店里不能脱身。也曾在南京城里生活了数年的茂生,第一次见尽了洋景儿,吃足了闻所未闻的美味佳肴。南京城里的变化,是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