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文艺时代-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琼瑶笑道:“您演的皇阿玛在台湾可是很受欢迎的呢。”

她是个优秀的文人,也是个优秀的商人,太懂得如何跟人打交道了。在座的这些人,她果然都叫得出名字,还不时说出几句各人的身份经历,显是做了功课的。

“你就是冰冰。”她正对范小爷说话。

范小爷也忙站起来,道:“琼瑶阿姨您好。”

“呵呵,比电视里还要漂亮,不过你可得注意下体重,不然在第二部里观众就会看到一个胖胖的金锁了。”

范小爷讪讪地笑了笑。

琼瑶又转向她旁边的那个年轻人,道:“你是褚青。”

褚青站起来,微微躬身,道:“您好。”

琼瑶扶了扶眼镜,看了何琇琼一眼,笑道:“果然是年轻有为。”

一圈下来,她跟每人都说了几句话,最后落到那个迟到的姑娘那里。

“我也不瞒大家,第二部呢,我准备加几个新角色。这位叫王艳,今天特意叫她过来,提前跟大家见见面,以后也是我们还珠家族的一员。”

王艳站起身,有点羞涩地道:“大家好,我叫王艳……”

她可能还想接着说几句客套话,一时又想不出来,只好傻笑几声,略带尴尬地坐下。

褚青偷偷瞄着她,心中感叹。

那一身树叶装的白飞飞,简直就是他的古装女神初恋,最后死在沈浪怀里,自己还难过了好久。

不过他也没凑上去显熟。

好吧,那是因为女朋友在旁边虎视眈眈地盯着。

就见琼瑶打开何琇琼拿来的大包裹,露出满当当的信件,笑道:“《还珠格格》现在在台湾很是轰动了,大家在这边可能还不知道,我这次来就顺便带了些观众写的信。”

一摞摞的信堆在桌子上跟小山一样,众人都很兴奋,纷纷拆开来看。

褚青对这种形式,这种场合,以及这些内容,都没啥兴趣,偷偷摸摸地打着呵欠。

他答应出演,还有今天跑过来开会,完全就是被丫头逼的,自己根本就抱着厮混的态度。要不是琼瑶还在,早就闪人了。

王艳却有点无所适从地坐在那,这些信也不是写给她的,自然也不能凑上去看,瞬间有种被排挤出队伍的感觉。

其实在筹备还珠一的时候,琼瑶就打算找王艳来演,但那时她的婆婆患心脏病住院,她为了照顾婆婆就放弃了这个机会。现在启动还珠二,琼瑶又是第一时间就想到了王艳。今天把她特意叫过来,也是表示看重的意思。

虽然结果很尴尬……

范小爷在那看信看得不亦乐乎,完全顾不上男朋友在干啥。褚青歪头瞅着王艳,忽然冒出个很奇葩的想法:

她老公貌似是搞房地产的吧,那自己要是买房,是不是可以打打折?

第四十七章日常

如果一生可以用分割线来表示,那褚青觉得自己的分割线一定是被两个月两个月隔断开的。

他自重生来,到拍《小武》,是两个月的时间;《小武》的拍摄,也是两个月;《苏州河》的拍摄,还是两个月;《苏州河》拍完到现在,又是两个月过去了。

只不过这两个月跟拍《小武》之前不同,那时迷茫,惶恐,甚至想到回东北老家去种地。

现在却不一样,他有爱着的电影,也有爱着的丫头,这让他感到充实饱满,而且怀有希望。

琼瑶奶奶在北京待了一个礼拜,敲定了第二部所有主要演员之后才离开。

第一部的原班人马保持不变,新加入的演员也和历史完全一样。王艳当然是演晴儿,后来香消玉殒的刘丹依然演香妃,箫剑则是由唐马儒,啊不是,是朱宏嘉扮演。

琼瑶急忙忙回去台北写剧本,那可是四十八集的剧本,就算通篇灌水,也得写好久。等到还珠二开拍,怎么也得到九月份了。

所以褚青又闲下来了。

他把那套修鞋工具处理掉了,那会儿是为了赚些钱生活,现在存折里有了两万块打底,还有部片约在身,再去拎个大木箱子满街乱窜给人修鞋,那不是搞行为艺术,就是在装逼。

褚青把原来的房子退了,搬到了范小爷的那个老小区,房租也是每月七百。不过不在一个单元里,隔着一栋楼,走上百十米就能到她家。

他住的是六楼,比女朋友的还高一层,其实他很不喜欢这里的环境,多是些老人家在这住着,麻木且习惯地延续着最后那么一点生命。他喜欢的是那种四合院,几家人凑在一起,吵吵闹闹的,打孩子骂老公,添米买柴,家长里短,市井自在。

但为了方便照顾女朋友,也只好忍了。其实这些都是次要的,褚青最不能忍的就是,在他搬进去的第三天,五楼,许是一个东北过来的住户,很诡异地在楼道里摆了个大水缸,可能留着腌酸菜的。本来就窄的通道,被堵得仅剩一点缝隙。

亏得褚青瘦,溜边还能挤过去,这要是换了范小爷,分分钟卡在那。

只是在这住了一段时间后,他的生活作息似乎也变得跟那些老人家一样,单调且习惯。每天早上跑完步回来,顺道拐到早市买菜,然后回家冲个澡,就拎着菜去范小爷家。

现在两人都有对方家里的钥匙,褚青连门都不用敲。通常这个时间,丫头还赖在被窝里睡懒觉,褚青就轻手轻脚地做好早饭,然后叫她起来吃。

两人相处得和谐而亲密,但都没想着同居这回事,丫头毕竟还太小,褚青暂时也接受不能。

白天的时候,褚青就写写字,跟她逛逛街,晚上偶尔在外面吃,通常都是在家里做。

这种日子,让他满足。

说起范小爷,这丫头保持着一贯的郁闷,就是因为那个该死的经纪公司。

自签约以来,那公司一共给她接了三部剧,《达摩传奇》、还珠二,在这两部之间,还有一部叫《乡野传奇之大黑蛾》。

虽然都是配角,但前面那两个起码还很正常,后面听着就很便秘的那是什么狗屁玩意儿?

褚青一开始还以为是乡村爱情故事那类的,一问才知道,居然是部神怪剧,也是台湾公司出品的。

好吧,这剧全称叫《聊斋怪谈之乡野传奇之大黑蛾》……

为了这部剧,范小爷在外面待了近一个月。她在里面演其中一个故事,叫虎妞,还是个驱鬼师,最后跟一个男人相爱相杀。故事没啥特别,就是里面有场戏,是她被恶鬼上身,然后凶相毕露。

当时她的妆容是:脸上扑着惨白的粉,眉毛都是白的,然后是乌黑的眼袋,嘴里还装着两颗齁假齁假的僵尸牙,还要龇牙咧嘴地嘶吼一番。

拍完这个,小丫头整个人都不好了,腻在褚青怀里哭诉了好半天,可见阴影之大。

“丑死啦!丑死啦!”范小爷自打回到家就一直哭丧着脸。

“好了好了,不都拍完了么?”

褚青没想到这丫头还有这样的黑历史,又是好笑又是好笑,只得细心安慰。他捏了捏丫头的脸蛋,许是心理和生理都备受打击,这一趟跑出去拍完戏,居然瘦了许多。

范小爷道:“这部是拍完了,那万一他们还让我拍这样的戏咋办?”

褚青怔了怔,她说得挺对的,公司给安排的戏,若是明摆着不演,那肯定会被雪藏。

没等他说话,丫头又抱怨道:“演的丑也就算了,还赚不到多少钱。”

随着还珠在台湾热播,她演的金锁也算小有名气,但琼瑶经纪公司的重心肯定放在赵薇身上,全心力捧,她这种边边角角的小丫鬟也就是每年随便接两部戏打发了。

丫头现在的片酬和赵薇刚拍还珠时差不多,也许能高一点点,每集大概三四千块左右,但本来戏份就少,还要被公司抽红,拿到自己手里的也就没剩多少了。

就像这部大黑蛾,她最终到手的酬劳还不到一万块。

关于财产方面的事,范小爷不知是真傻还是信任他,什么都说,毫不隐瞒。连她存折上有几毛零钱,褚青都知道。

前阵子正在拍《苏州河》,顾不上这档子事。现在她这么一委屈,褚青也觉着经纪公司这事不能再这么拖着了,他就专门跑了趟程老头家咨询一下。

话说他虽然早知道程老头是个教授,但具体是啥专业,还是前不久黄颖跟他闲聊时提了一嘴。老头年轻时在北京政法大学上的学,后来留校任教,鼓捣出不少成绩。就算比不上那些享受特殊津贴的大咖,至少在学校里也是数一数二的牛人。

程老头主攻民法,对经济法也颇有研究。好吧,有那么一瞬间,褚青觉着这老头才是主角。

甚至如果不是他年纪太大,褚青都想请他当自己经纪人了,还开玩笑地提了几句,老头也开玩笑地拒绝,不过答应以后有合约上的问题,尽管可以来问他。

程老头听完来意,开口问:“也就是说她签约的时候还没成年?”

褚青道:“嗯,对。”

“那合同上有她爸爸妈妈签字么?”

褚青想了想,道:“应该是没有。”

程老头点点头,道:“那就好办了,你打这官司,不用多花一分钱,就是磨叽点。”

褚青问:“怎么个磨叽?”

程老头道:“如果你们能拿点违约金呢,不管多少,好歹能讨价还价,总能达成个庭外和解,这样时间相对就短点。要是你们不想拿钱,那一切都得按程序来,那诉讼的时间可就长了,拖个一年半年都没准。”

“这个……”

褚青琢磨着这可是大事,还得跟丫头商量商量,甚至光跟她商量还不够,还得找她爸爸妈妈谈一谈。

……

对解约这件事,范小爷一直很犹豫。

她纵然对公司的做法很不爽,但此时还没有离开的意思,尤其她还算是被琼瑶捧红的,翅膀硬了就飞,怕被人说是过河拆桥,忘恩负义。

圈子里的事太复杂,外人看到的东西,有几个一加一等于二的单纯和无辜?

褚青劝了半天,说你不能因为怕被人议论,就在这委屈自己,何况你跟公司还有七年约呢。等合约一满,你都二十四了,难道要从头开始?

好说歹说,范小爷总算答应先问问爸爸妈妈的意见。但真让她打电话,立马又怂了。

最后还是褚青问了她家的号码,帮她打了这个电话。

范妈妈真的没想到有天能接到他打来的电话,当他在电话里说“阿姨您好,我是褚青。”她还愣了半天,没反应过来这人是谁。

“哦,你,你好。”范妈妈有些呆呆地道。

褚青其实也挺别扭的,又不得不说,道:“那个,阿姨,我是想跟您说件事,关于冰冰的。”

范妈妈一激灵,脱口问道:“她怀孕了?”

“……”

褚青差点把话筒扔了,这位阿姨的脑洞要不要开得那么大啊,合着您就认准了我跟你闺女啪啪啪了是不是?

“不是不是,是关于她经纪公司的事儿……”

褚青唠叨唠叨地把情况一说,没忘了加上程老头那些专业的说法,“情况就是这样,反正我觉得冰冰继续留在那个公司,对她事业没什么帮助,她不敢跟您说,我就帮她问问,阿姨您别见怪。”

他刚才说那一大堆的时候,范妈妈已经冷静下来,此时道:“没事,青子,阿姨还得谢谢你。冰冰现在手里还有戏么?”

褚青道:“只有一部还珠二。”

“什么时候能拍完?”

“估计也得半年吧,可能得到明年初了。”

范妈妈沉吟片刻,道:“我也赞同冰冰跟那个公司解约,但现在还不行,毕竟还拍着人家的戏,这边闹解约,那剧组人得怎么看她?我合计着等这戏拍完,我跟她爸爸去趟北京,咱们再好好商量商量咋办。”

褚青想了想,倒也稳妥,道:“那就听您的。”

放下电话,范妈妈坐在沙发上,半晌不吭声。

范爸爸慢悠悠晃了过来,问道:“他打电话来干啥?还说这么半天?”

范妈妈似乎还在发呆,过了几秒钟才道:“哎老范,你说那小子对咱们家冰冰还真挺上心的啊!”

范爸爸道:“我早说那小子是个实诚人,你还非得较劲。”

范妈妈彪悍道:“滚蛋!那可是我亲闺女!不好好考察考察能随便送出去么!”

第四十八章开学

9月8号,是褚青到中戏报到的日子。

说起来都好笑,去年差不多这个时候,老贾提起这个事,拖拖拉拉有一年的时间了。不是说褚青非得跑到中戏上上课,就变得高端牛逼怎么的,而是他真心想学点东西,也为了满足下从来没念过大学的小虚荣心思。

想到这个,他就又想起了王彤。

自过年到现在,两人一次面都没见,只通了几回电话,对方也知道他现在有女朋友。其实王彤不怎么忙,他也不怎么忙,但都默契而理智地保持着这种避免冲动的距离感。

褚青站在中戏门口,盯着这学校的门脸瞅了好一会,敞开的棕墨大门,顶上还有古檐,两侧漆柱,上面挂着牌子,门口还蹲着俩小狮子。

这副门面,跟东棉花胡同一样逼仄,光看这个架势,他还以为自己要进的是一地主大院。

在门外往里面瞅,看不清全貌,像古人家遮遮掩掩的风格,似乎很狭小的样子。结果跨进门里,眼光一敞,偌大的……

好吧,果然很狭小。

98届的新生入学,也是这天。

从门外五米一直拉到门内二十米的咨询处,这一条线上站的都是粉嫩粉嫩的小帅哥和小妹子。中戏每年招的人都不多,刚刚填满门口,不拥挤也不冷清。

他们身上穿的跟脸上一样的好看,他们很爱说话,很爱笑,很爱交朋友,三三两两地凑在一块,认识或不认识的,相熟或不相熟的,都架不住一番热络和细细的打量。

这些年轻人,全身都波动着一股子让褚青羡慕的活力和骄傲。

青春,本就是用来逼人的。

褚青现在就有点被他们逼得无路可走。

他像过自家楼道里那个酸菜缸一样,从一撮一撮的青春旁边溜缝挤过去,然后总算找到了进修班的指引路标。

进修班和统招不一样,需要提前报名并交齐学费,对学生的管理也松,愿意住校的交笔住宿费就可以住,不愿意住的也随便你。

“我被青春,撞了一下……腰。”

这个“下”字,一定要风骚地抻一下,才显出你很懂。

褚青哼着上古世纪的迪曲,空着两手,顺着箭头晃悠到一栋两层小楼前。

看样子应该是栋教学楼,戳在校园某个偏僻区域的偏僻一角,外观跟它的位置一样低调。古灰色的墙体,斑驳淋漓,连爬山虎都懒得上去。

楼前是块小空场,摆着两张桌子,只有一位老师坐在那负责登记接待,后面很寒碜地拉着一米横幅:表演系进修班报到处。

字小得可怜。

老师是个女的,看样子有五十岁了,长得却是温善。

“同学,你来报到么?”

褚青道:“嗯,是。”

“你叫什么名字?”

“褚青。”

老师翻开册子,找到了他名字,又看了看身份证,问道:“你住校么?”

“不住。”

老师随手递给他一本蓝皮书,笑道:“下午两点,到这里一楼教室集合,别迟到了。”

褚青呆道:“这就完事了?”

那老师笑问:“那你还有啥事么?”

“不是。”褚青道,“我是说不用办入学手续啥的么?”

老师道:“不用,你们交完学费,我们这边已经登记在册了,今天确认一下是本人就行。”

又补充道:“下午两点,一定别迟到啊,有些事情要跟同学们说一下。”

褚青看了看时间,正好够吃个饭的工夫,他拿着那本蓝皮册子跑到校外的小馆子,要了碗削面,呼噜呼噜地凑合了一顿。

话说这边的餐饮业水准比电影学院那边差了不少。

他翻了翻那册子,里面有绕口令,有摘取的台词,有抒情散文,有寓言故事……好多篇好多段。略微看了下,还发现不少外国名字,似乎国内国外的都有,没找到刊号,应该是学校内部的读物。

好吧,他压根就不承认这本可怜的册子居然是教材。

下午两点,褚青准时坐在那个小教室的最后一排。

门口散散的不时进来人,岁数都不太大,多是二十多岁,少数几个看上去有三十。长得虽然比不上那些新生,却有种成熟淡定的味道。

两点五分,那个老师也走了进来,站在前面讲台上环顾一圈。

褚青也环顾一圈,一共才二十几个人。

九十年代,学表演还是挺神秘的一件事,报的人不多,而且中戏表演系每年就招那么点人,有几年甚至不满二十人就开班。

大专班则要多,能到一二百人,但素质就差太多,主要是心思浮动。那些人好像不是来学表演的,而是挂靠在中戏的光环下,好为自己以后的坐台或做三儿的前程镀金一样。

相比之下,进修班要好些,起码真是来学习的。

那老师姓顾,不教课,算是这个班的辅导员。

她点完名,就开始唠唠叨叨地介绍了大体规则。进修班每周从一到五都要上课,周末休息,为期一年。跟本科班的区别就是,把他们四年的精华都融合到这一年之中,纯粹的表演教学,所以像其他一些英语语文之类的文化课自然也不用上。

褚青有一搭没一搭地听着,跟电视里看到的那种青春飞扬的大学生活一对比,忽然有种浓浓的山寨感,丢脸!

不过也挺奇妙的,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5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