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能的公正一些。杨一自己并非是传说中拿津贴的五毛人员,只不过觉得既然生在长在这个国度里面,血液中已经烙印上了炎黄的印记,那么需要自己这一代人去做的,就是努力让自己的故乡更加美好,光是发出一些“愤怒的声音”,的确很有必要,但不应该把重心搁置在这个方面,而是发出愤怒的声音以后,还要身体力行去按照自己心中的理想和坚持,动手去做一下。
重生男并没有觉察到,自己在不知不觉当中,已经开始了知行合一的实践,这种态度至少就已经让他的重生,有了比起前世来要算是升华的一种改变。
所以他要求韩涵的社论和杂文,可以批评所有自己看不过眼的现象,但在发出批评的声音之前,必须要深入思考,自己现在所看到的,就一定都是真实的吗?如果是真实的,那么造成现在这种情况的根源又在哪里?要怎么样去做,才能尽可能改变那些算不上正面的情况。不被表现所蒙蔽,有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也绝不屈服于权势,因为某些压力和诱惑,就改变自己的初衷。反正总而言之,杨一现在是在把赛车手,往后世那些网络上所谓的五毛狗和美分狗的对立面打造。如果非要对他的这种改造做一个评价,那么倒是让赛车手同学从右往左回归了正途上面。
看了对方的几篇文章以后。杨一微微颔首,现在的韩涵显然还不是后世里那个韩涵。或许在一些个人间接上的锋利不下于重生男印象中的那个人,但毕竟对社会的真实情况了解有限,所以一些观点不免失之于偏颇和肤浅,并没有能够看到更深层次的东西。然而除了这些不足之外,仅仅就只是这几篇文章的犀利文笔,就让杨一看到了打造一个青年意见领袖的前景。至少在现行的教育制度上面,如果只是从韩涵自身出发,或者是一些类似于韩涵的偏科人才角度看,其中两三篇对于现行教育制度的拷问。还是稍微有那么点儿道理的,
于是笑了笑以后,他就掸了掸手中的文稿:“文笔的确很犀利,不过假设一开始的观点就有些错误和偏离的话,那么无论多么犀利的文笔,看起来也像是在骂街和泛酸了。但这几篇有关现行教育制度的文章,到也不是完全的偏激之词,其中部分观点我个人还是比较认同的,这样吧。我让阳一出版的总编赵老夫子给你改一下,看看有什么不合适发表的地方,当然,你的观点本身我不会妄加改动。因为那是你自己的思想,我不会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给别人,然后还造假说别人本来就是那个意思。”
听到了杨一的点评后。或许内心里面还有些不服气,但口头上赛车手却没有说什么。而是点点头沉默下来,毕竟对方刚才已经声明。就算是不同意自己的某些观点,但却不会加以改动,单单就这一点来说,已经让这个本性很是不羁的年轻人,有些叹服的意思了。至于对方另外的一些意见,说是自己的某些观点偏激之类,赛车手同学就很是明智地选择了充耳不闻,只当是那些成年人的说教罢了。不过在心中他也不免疑惑,暗忖这厮的年纪明明和自己差不多,怎么动辄开口就是那种老掉牙的腔调呢?居然一点儿年轻人的棱角都没有?
见韩涵没有太多意见,杨一就继续看起了下面的稿件,不过已经不是专门分开过的短篇杂文,而是一部长篇小说,在看到了那个开头之后,近一年多来已经很少喜怒形于色的男生,就忍不住瞪大了眼睛,然后又重新从开头看了起来,最终,他确定自己没有看错,现在正出现在自己眼前的,就是前世里那部引发一时轰动,甚至还造成了无数人士在“读书无用论”这个话题上进行争辩吵闹的“红书”,《三重门》。
说起来在自己一手推动了新概念作文大赛,然后韩涵也没有出现参赛迟到最后临时加写了一篇《杯中窥人》以后,男生就怀疑这三个家伙,至少赛车手同学的今世人生道路,已经因为自己的来到而出现了某种偏差,既然连前世中被广为流传的迟到加补考获得一等奖的段子都未能出现,那么自己现在都给这三个人量身定制了发展途径,说不得没有《三重门》什么事儿,也不算奇怪。也就是杨一在心理上,已经有了准备,自己或许这辈子看不到《三重门》这个名字和这部青春文学作品了。
可没想到,历史有的时候仅仅只需要稍微推动一下,就能变的面目全非,可有的时候却又展现了其堪称顽固的必然性。他能够肯定现在的韩涵,无论是个人思想还是生活的环境,都和前一世有了很大的不一样,但偏偏就是这本《三重门》,在这么多的改变出现以后,还能按照其固有的历史轨迹出现,也不得不说让人异常惊奇了。
前世中杨一本来就读过好几遍的《三重门》,对这本书的内容,几乎就可以说是了如指掌,现在重生以后哪怕隔了好几年的时间,但也依旧是记忆犹新,因而阅读起来的速度很快,甚至还一下就发现了其中一个和前世那本《三重门》不太一样的小细节。想了想,他觉得这一点小小的不同,大概就是自己对赛车手同学“洗脑”之后,他的人生观思想观的改变了,这种改变现在已经出现在了作品里面,如果以后的操作得当。那么说的不定还真能把一个“愤怒公共知识分子”,给改造成一个货真价实有思想有见地的青年意见领袖。
“很好很不错。如果说前面的几篇杂文和社论可以得到六十分的及格分,那么这一部小说的打分。在我看来应该是八十分左右,说不定某些特定的读者群里面,还会把这部小说的分数往更高了评价。”杨一点点头,看着对方明显带着期盼,然后在听到自己的点评以后就惊喜起来的神色,很是鼓励晚辈般笑道:“无论是人物刻画还是心里把握,尤其是后者吧,你已经做到了你这个年纪的最好,几乎就是一流作家的水平了。所以我打算。在接下来的新锐作家推广计划中,你的作品就以这部小说为主打吧,另外选取一些通过了审核的杂文社论,一起做成一个集子发表出来,应该会很不错。”
“你的意思是,这一次叫我们过来,是要为出书做准备?”听到了杨一的话,韩涵就忍不住身体前倾,从行为动作研究和心理学角度。这是一个人在面对惊喜和具备了极大期盼的情况下,才会不由自主做出的下意识举动。很显然,赛车手在之前并没有预料到,一年前对方所说的那些话还言犹在耳。转眼间就马上变为了现实,这种意外之喜的感觉,让他都有些控制不住自己的心绪。
而在点点头确定了他的疑问后。杨一才微笑着看向了旁边的另外两个人:“接下来你们谁上?是张月然,还是四维你?放心吧。只要你们的作品都是按照我之前所制定好的方案来完成,那么这一次就人人都有份。一个也跑不了。”
听到这种明显的鼓励之后,旁边对于作品出版向来都很有野心的四维,在和身边女生交换了一个眼神之后,就咬咬牙站出来,把自己的文稿递了上去:“我有按照之前的计划方案在写作,不过那上面的一些东西,说的比较笼统,所以也不知道我的作品到底符不符合要求。”
行啊,还是比较谦虚的嘛小伙子,杨一笑着看了一眼四维,这个现在还有着稚嫩神色的少年,和之前的赛车手一样,也是话题不断的争议性人物,甚至由于他除了写作之外还很是“不安分”地涉足了其他领域,尤其是一些流行娱乐性质的东西,所以被后世的网友们也没少调侃过。如果说赛车手同学的那些死忠和脑残粉,至少表面上还能拿得出手,不至于引发公共舆论的调侃,那么被人戏称为“膝盖粉碎者”,后面更是变本加厉发展成了“脚踝打击者”的四维同学,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原因无他,在网络上为他辩护的,大多都是一些未成年的小女生,动辄我们小四如何,实在是很难让人不去反感这个家伙,哪怕制造了这么一批脑残萝莉出来,事实上并非四维的本意,但人们却只会看到他在这其中所起到的负面效应,是制造这种现象的源头。
至于另外的抄袭,杨一想了想,觉得自己似乎也没有什么理直气壮的立场,来对他的这种行为作出评价。毕竟重生男自己就是最大的抄袭者,哪怕这个世界上没有第二个人知道他的这一重身份。
结果小四的稿子看了起来,果不期然,这个家伙的“头脑”或者说变通能力,要稍微胜过他的好基友赛车手同学一点,至少对于自己所说的“商业写作”的精髓,还有把握现阶段少年少女……事实上重点在于少女的心思上,他已经做到了这个年纪青少年作家的最好,杨一只是稍微扫了扫,就知道这些“四十五度角明媚忧伤”的文字,一定能够在初中小女生的群体里面掀起一阵阅读追捧的风潮,在这一点上,杨一并不打算像针对韩涵的改造一样,也让郭四维的“三观”重新正确起来,因为从本质上来说,中二少女这一群体决计无法从根本上断绝,只要人这个物种还有这青少年时期,那么年少轻狂或者是年少花痴,就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算不上非常罪大恶极。(未完待续。。)
822。启动
杨一前世在网络上面,也是经常看到有人感慨——想咱/俺还是个青春中二小萝莉的时候,对于四娘也是迷得如痴如醉啊,现在回头看看,简直觉得没脸见人云云。所以就算在自己的干涉下,郭四娘变成了郭四爷,不再去祸害荼毒那些中二萝莉了,但也一样还会出现万四娘,蒯四娘之类的角色,与其让其他人占领萝莉市场,还不如自己让人占领。
点点头后,重生男对于郭四维这些作品的评价,倒是比刚才的赛车手要高了不少,因为本身两者作品的受众就不一样,而且作品本身所承载的思想内涵也完全不在同一个高度,因而两者的文字,本身就不应该被放在一块儿讨论。
“很好啊,完全把握到了那个写作计划的精髓嘛。”杨一点点头:“这样,我等一下给你看几个我们编辑部策划组专门制订的文集名称,选一个你最满意的以后,就也和韩涵的作品一样,拿出来结集出版,当然,具体的方案,还要等你的家长看过以后在决定,是不是会对你现在的生活造成影响,因为在作品出版发行以后,你还有义务要配合我们对这些作品进行宣传推广。”
“我没有问题的,在过来之前,我母亲就说过这边的东西我自己决定就好,算是对我的一个锻炼。”听到自己期盼已久的话,那边郭四维马上接口回答,看得出来,虽然不久之前听闻自己同伴的文稿能够变成铅字时,他就隐隐有了些预感。但现在亲耳听到杨一说出来,还是让他激动不已。脸上的喜色几乎都快要呼之而出,完全没办法继续保持刚刚的镇定。
杨一笑了笑。没有再继续说什么,而是把目光转向了旁边的张月然。只不过他看起来波澜不惊甚至对前面两人的作品非常满意,但内心里面未尝没有感慨惋惜,猜测为什么赛车手的《三重门》如约出现了,可郭四维的《幻城》,却完全没有了动静,历史的惯性呢?为什么现在又看不到了?
虽然《三重门》和《幻城》同为青少年作者一炮而红,成为国内图书市场上大黑马的畅销书典范,但事实上就单纯的经济价值而言。后者要比前者强出不少,曾经网络上一个圈内人士,也是杨一前世中在网络上结交的相契之友,就给他透露过一个内部人才知道的情况——但看影响力,《三重门》领先《幻城》约莫一个多身位,因为前者的读者除了青少年之外,一些高等院校的年轻人,都会买来看一下,但要说到最终的码洋。那么《幻城》就直接把《三重门》甩出了一条街不止。在透露了这个情况以后,那个家伙就忍不住大发牢骚或者说大发感慨:“你永远不要小看女人的消费能力,哪怕是未成年的女人。这种动物的钱,真是太好赚了。她们似乎天生就是为了消费而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
对于这一句话,杨一当时还有些好笑并没有往心里去,但现在回头再想一下。才真是心有戚戚。
不过虽然有些遗憾,但杨一也没打算在这个问题上深究。反正有了自己的“用心”引导,郭四维依旧还会向着“脑残萝莉制造者”的方向发展。就算现在没有《幻城》,但只要对方保持目前的写作势头,思想上不出现太大变动,那么以后迟早也有《幻国》,《幻屋》一类的作品出现,也就是早些赚钱和晚些赚钱的区别而已。因此思绪收回来以后,他的注意力也就集中到了最后的这一叠文稿上面。
到底是女生的文字,光是整个文稿的稿面,都要整洁好看不少前两者虽然也不至于把稿子给弄得乌七八糟没脸见人,但毕竟也少不了某些涂涂画画的改动,而唯独张月然的稿子,通篇都看不到一处涂抹过的痕迹看,再配合上女生清秀的字迹,让杨一的第一感观就认可起来,半个字都没来得及看,就已经连连颔首起来。
然后是上面的一派题记——水仙已乘鲤鱼去。
这是什么东西?
杨一不仅一怔,如果说之前韩涵的《三重门》的出现,是历史的惯性,后面郭四维《幻城》的缺失,是历史的改变,那么现在自己面前的这一部稿子呢?按照记忆中的时间,这部张月然的成名作,似乎好像是2005年前后才问世的吧?怎么未来5年以后才出现的东西,现在就已经因为自己把历史给篡改了一个面目全非,就也开始在其他人身上体现出无规律性了?
带着这种莫名的诧异,杨一开始阅读起了稿件,但看过稿子以后,才发现自己这是把自己给吓唬了一次,虽然名字和前世中女生的那部成名作一模一样,但就内容而言,却是实实在在的另外一个故事。《水仙已乘鲤鱼去》里面,在杨一的记忆中似乎是讲述了一个孤僻内心敏感的女孩子离奇的一生,还有母女之间的宿命轮回,但现在他手上的这一部小说,却是描写了两个息息相关的女孩从小到大化敌为友,面对友情和爱情,生命历程和死亡归宿的故事,主人公都不是一回事。因此看过了前面一些内容之后,杨一也就完全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而是有滋有味地品读了下去。
可男生也只是一个普通的重生者,并非在时光逆流的过程中,还带着其他什么完整而详备的资料一同返回少年,所以对于自己前世不曾了解过的东西,不清楚内情也是理所应当。至少这些新锐作家的作品,除了一本《三重门》,半部因为对抄袭事件感到好奇才去看过的《梦里花落知多少》以外,其他人的作品,他还真是没有怎么关注过,因此也就不知大,这一部在他看来没有多大问题的《水仙已乘鲤鱼去》。事实上不止是名字的问题,真正应该让他感到离奇的。是其中的内容——这本被冠以《水仙已乘鲤鱼去》名称的小说,根本就是前世中张月然的另外一步成名作《樱桃之远》。如果论作品出现的年代。那么后者还要往后排,一直到了新世纪第一个十年的尾巴上。
可现在杨一并没有意识到这种情况,所以他只是有滋有味地看着,还不时开口评论一二:“嗯,这一段描写很不错哟,小女孩的形象很鲜活,尤其是寥寥几笔心理活动的点缀,说是画龙点睛也不为过了,我相信不少心思敏感的女孩子。会对这一段描写有着相当大感触的。”
……
在点评了三人的作品,顺带也算是初次检验了他们这一年的努力之后,杨一最终才放下手中的几份文稿:“都很不错,只要对其中一些无关痛痒的小细节进行些修改以后,就可以开始出版发行了。那么这几天你们就自有安排吧,吃饭可以去我们阳一餐饮的两个店面里面,我已经通知下去让他们备案在册了,你们的用餐免费。另外要是有兴趣,也可以去阳一出版那边坐一下。和编辑们多多交流交流,对于你们的创作来说应该是有些好处的。等到最终定稿下来以后,如果需要家长过来代为签字的,就都提前给家里说一声。然后下个礼拜礼拜三,我们会有一次专门性的新书发布活动,到时候就是你们几个人的作品作为主打了……”
“新闻发布会嘛?”郭四维忍不住问了一句。在三个人里面,前世中他的商业化最为成功。而且对于实现个人价值的看法也最为直接,算是比较功利化的一个人。所以现在第一个开口询问相关事宜,也没有出乎杨一的意料。
摇摇头,重生男忍不住失笑道:“新闻发布会就不太可能了,你们的作品虽然很好,在同龄作家中已经是水准之上的程度,但也不可能因为这一次的推广,就专门召开一个新闻发布会。其实你们看看我吧,除了之前借我们公司的《云荒》漫画,顺便给《鬼吹灯》打了一个广告之外,其他的作品也都仅仅只是业内的正常营销。毕竟我们进行文字工作比不娱乐等行业,还要专门的新闻发布会,一些更重要的推广,其实都是在读者视线之外进行的。当然,这一次也不只是走单纯的业内营销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