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操对此深表认同,于是认命贾诩为太守,守黎阳,曹洪守官渡,防止袁家反扑,而曹操则引大军向荆州进兵。
失去了曹操这个外敌,袁谭就升起了异心,他身为长子,却不能继承袁家家业,而袁尚是继母所生,反而能继承袁家家业,这让他非常不甘心,于是召集郭图、辛评密议,图谋袁家家主之位。
不过袁谭却不是袁尚的对手,被打的节节败退,最后袁谭听取了郭图的建议,于是准备投降曹操。曹操接到袁谭的信后,召集麾下谋臣武将商议。
荀攸劝谏,刘表占据天时地利却无四方之志,不足为虑,而袁氏据四州之地,甲兵数十万,若袁谭和袁尚和睦,共守袁家基业,想要夺取袁家的领地可就不同意了,想要一统天下,自然也就更难了。如今袁家两兄弟相争,袁谭前来投靠,这是消灭袁家的契机。可以先除掉袁尚,再看袁谭是否真心归顺,若有反意,也一起灭了,再吞并了袁家四州之地,曹军势力再次壮大,要统一天下也就不难了。
曹操听取了荀攸的建议,于是出兵回攻冀州。
袁尚得知曹军渡河,急忙带着自己的军队回邺郡,为了掩护自己的主力大军,袁绍命令吕旷、吕翔断后。这袁谭见袁尚退军,于是带领自己的兵马骑兵追赶袁尚的军队,结果遇到断后的吕旷、吕翔两个武将,吕旷、吕翔本就不想当两个兄弟内战的牺牲品,于是转而投靠了袁谭。而袁谭却出了昏招,带吕旷、吕翔二将去见了曹操,让他们为曹操效力。
第315章 袁家灭(下)
曹操继续发扬自己重视降将,厚待降将的风格,封吕旷、吕翔为列侯,随军听用。曹操向来疑人不用疑人不用,刚刚投降的降将,下一刻就敢让他们领兵出征,如此的重视和恩遇,正是武将所求,所以不少武将都真心归附于曹操。
袁谭自身不是什么聪明人,而郭图更是以小人之心,对袁谭说曹操许诺要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袁谭之事恐怕不是真的,如今又封赏了吕旷、吕翔,这是在笼络河北武将人心。等到曹操笼络了大量的河北武将,也就再不需要袁家,日后必为袁家招惹祸事,于是建议袁谭刻将军印二颗,暗中让人送给吕旷、吕翔二人,让二人作内应。等曹操破了袁尚,可乘其不备,击败甚至击杀曹操,成就自己的一番大业。
郭图终究是技逊一筹,而袁谭也高估了吕旷、吕翔对他的忠心。
对于一个正常人而言,若是因为兄弟阋墙,然后为了一己之私引狼入室,他人会如何想?这个比方不够形象,换个说法。若是中国古代两个王子相争皇位,结果出于劣势的王子勾结帝国,引帝国兵马入国,作为自己的助力,大家会怎么想?
吕旷、吕翔对袁家已是彻底失望,对袁谭更是鄙视至极,对他早已没有丝毫忠诚可言。
是人就要向前看,如今袁家已经没有了希望,不要说图谋天下,就连家业恐怕都不保了,袁家这艘快要沉的船,又有几个人愿意被这条船陪葬。相反,吞并了袁家之后,曹操就真的有可能一统天下,夺取天下了。所以吕旷、吕翔手下了袁谭给予的将印之后,就一起来面见曹操,把将印呈交给了曹操,并将事情竹筒倒豆子一般告诉了曹操。
眼见吕旷、吕翔两人真心归附,而袁谭的谋划已经被自己知晓,自己可以将计就计,将袁谭也一起灭杀,顺理成章的吞并袁家的四州之地,让自己的地盘再次壮大,这可是一件大喜事,曹操当下爽然的大笑了起来,让两人暂且接受袁谭的一切好处,假装听命于袁谭,自己自有主张。
袁尚和审配商议,面对曹操,审配不但不思如何击退曹操,反而献计先灭袁谭,然后破曹。没有了袁尚的坐镇,曹操进军更是一帆风顺,虽然有审配守卫冀州,但孤木难支,城破是迟早的事情了。
袁尚得知曹操已破尹楷、沮鹄,大军围困冀州,于是回兵救援,让马延与张顗断后。这个消息早有细作汇报给了曹操。曹操于是派吕旷、吕翔去招安马延、张顗二将。如今袁家势弱,危在旦夕,二将当即就随吕旷、吕翔来降,曹操也封两人为列侯。
击败了袁尚回援的军队之后,曹操又命吕旷、吕翔、马延、张顗截断袁尚粮道,随后诈许袁尚投降,称其不备连夜偷袭,尽灭袁尚之军。没有了袁尚这个外援,曹操开始集中精力攻打冀州。
最后审配之侄审荣,背叛了审配,开城门献城,审配被擒,宁死不降后背斩杀,至此冀州尽皆落入了曹操的手中。
本来智弦还想拉拢几个袁绍麾下的谋臣为自己效力,几个一个都没有得到,而许攸也是自己作死,仗着自己的功劳,天天在城门处指着进出的武将说,若没有自己,曹军哪里能进入冀州,早为袁绍所灭。
许攸自以为是,最后终为许褚所杀。而这对于曹操而言,不过是一个插曲。
曹操笑话了冀州之后,就动起了袁谭的心思,于是派人探听袁谭的消息。如今袁尚大败,跑到了幽州投靠袁熙,其麾下部众全部投靠了袁谭。如今袁尚已经失势,于是袁谭又有了夺回冀州,敢走曹操,自己坐回真正的袁家之主的心思。
曹操派人来召唤袁谭去觐见,袁谭恐曹操对自己不利,于是拒绝前往,曹操大怒,也因此有了出兵对付袁谭的借口,于是亲自统帅大军前来征讨袁谭。
袁谭自知不是曹操的对手,于是派人向刘表求救。
刘表和刘备商量后,决定婉言拒绝,反正说什么也不出兵救袁谭。袁谭自己引狼入室,招来了曹操,如今袁家势力四分五裂,离心离德,袁家武将多有投靠曹操者,可以说是大势已去,已经是伤了元气,动摇了根基,如今的袁家已经是徒有其名了。
原本袁家集四州之力这才勉强抗住曹操的攻击,如今就剩下袁谭一个又如何是曹操的对手,于乱军之中被曹洪所杀,郭图被乐进杀死。袁熙派自己的部将焦触、张南前来增援袁谭,结果二将倒戈卸甲,投降曹操。曹操同样将两人封为列侯。
曹军已经击败了袁谭,如今曹家大势已去,于是黑山贼张燕,引军十万来降,被曹操封为平北将军。
如今袁家大势已去,曹操于是开始着手收拾剩下的人,准备彻底占领袁家四州之地。于是派焦触、张南、吕旷、吕翔、马延、张顗,各引本部兵,分三路进攻幽州,派李典、乐进会合张燕,攻打并州高干。
袁尚、袁熙得知曹操派军来攻打自己,知道自己不是对手,于是弃城而逃,带着自己的兵马星夜奔辽西乌桓去了。
他们走后,幽州刺史乌桓触,召集了幽州众官,歃血为盟,一起商议背袁向曹之事,一起前去投降曹操。曹操大喜,封乌桓触为镇北将军。而高干死守,但他孤木难支,很快就被打败,走投无路之下,就想去投降刘表,结果在经过上洛时被都尉王琰斩杀。
正是趁你病要你命,袁熙、袁尚逃亡去搬救兵,曹操于是乘胜追击,亲自带领大军出征乌桓,以田畴为向导,一战而定,张辽斩蹋顿于刀下,而袁熙、袁尚带着自己本家的数千骑投辽东而去。
袁熙、袁尚二人还想日后谋杀公孙康,吞并他的地盘,然后据辽东以战曹操。结果两人反而被公孙康所杀,将头颅呈送给了曹操,曹操于是封公孙康为襄平侯、左将军,这正是郭嘉的遗计定辽东。
第316章 徐庶(上)
如今北方已定,就剩下南方,只要再平定南方,那么曹操即可一统天下,心中欢喜。更是因为机缘巧合,从地下掘出了铜雀,于是修建铜雀台,铜雀台分三座建筑,中间高的名为铜雀,左边一座,名为玉龙,右边一座,名为金凤。
平定了北方,曹操选择了休养生息,但是休养生息归休养生息,该做的还是要做。曹操有取荆州之意,于是派曹仁、李典并降将吕旷、吕翔等领兵三万,屯兵樊城,虎视荆襄,查探荆州虚实,为未来攻打荆州做准备。
曹军暂时无事,智弦就回到了溪厝城了。
回到溪厝城的第一件事情,智弦就继续暗中派兵将渗透曹操的势力。而明面上,智弦却只是派细作前往荆州,对此曹操知情,却并没有什么特殊的表示。
智弦暗中结交曹操军中的谋士、武将,让他们为自己说好话,同时为了以示忠诚,更是将最强大的武将溪神念业派到了曹操的麾下,听候曹操调遣。
本来智弦往袁绍势力派出了大量的无间武将,曹操以为是智弦又起私心,结果万万没想到,智弦竟然大公无私。曹操和袁绍一战,这些无间武将死伤惨重,但是智弦却没有私自占据袁家的一块地盘,真心的一心一意为曹操。而很多原本跟着智弦的溪厝势力身边,想着智弦吃肉,他们能喝点汤的玩家们皆大失所望。
面对智弦的示弱,曹操大喜,暗中多方试探,结果显示智弦毫无异心,于是心中戒备慢慢消去,并册封智弦为列候。智弦欢天喜地的领命,继续一心一意的为曹操谋划。
智弦才刚回到城主府,就有下人来报,空尘子求见。
空尘子也是溪厝势力的老人了,他如今和智弦的互动也少了不少,对于他的来意,智弦也有些好奇。
“末将参见主公!”
“免礼,你是溪厝的老人了,日后无需如此多礼!坐吧!”
“些主公!”空尘子却没有入座,站起身后就直直的看着智弦。
“怎么了,你来找我何事?”
“主公,末将斗胆,想问主公一句,主公意欲何为?”空尘子紧紧的盯着智弦。
“问的没头没尾的,我没听明白你的意思。”
“主公,为何有如此大的转变,竟然不顾我们溪厝儿郎的性命,全心全意为曹操效命?除了主公获得列候之位外,我们溪厝获得了什么,什么都没有。如今我们溪厝处于风口浪尖,囚于困境,若是不能突破,必然灭亡。而且曹操相忌,就算现在恩遇有加,也迟早会对我们下手的。”
“我知道!”智弦心烦意燥,不耐烦的挥了挥手。
“主公……”
“不要再说了!”吼了一声,智弦的心绪略微平静了一些。
“末将告退!”空尘子的眼中充满了失望。
“等等!”智弦忽然想到了一件事情,“我有一个任务要交给你。”
“请主公吩咐!”空尘子再次跪地领命。
“你们都出去吧!”智弦将站岗的士兵、伺候的下人和丫鬟都赶了出去,只留下自己和空尘子两个人。
确定没有外人之后,智弦才如此这般的对空尘子下达了一个绝密的命令。
话说刘备因为被刘表忌惮,所以派到了新野,于是刘备就在新野厉兵秣马,袁家降将吕旷、吕翔知道曹操比较重视刘备,于是向曹仁谏言道,“如今刘备屯兵新野,招军买马,积草储粮,其志不小,我们可要先做好准备。我们二人自降丞相之后,未有寸功,愿请精兵五千,取刘备之头,以献丞相。”
曹仁大喜,于是就给吕旷、吕翔二将派兵五千,让他们前往新野攻打刘备。
早有斥候将这个消息告知了刘备,刘备于是请单福(徐庶的化名)商议。
徐庶于是献计,“既让曹军五千将士来攻打我们,我们不可让其入境。可使关公引一军从左而出,正面对抗敌军中路,张飞引一军从右而出,攻打敌军后路,主公亲自带着赵云出兵,从前路出击,攻打敌军前军,敌军可破。”
刘备麾下没有谋士,于是听从了徐庶的安排。
吕旷、吕翔两个无名降将哪怕没有徐庶他们都不是刘备军的对手,如今有了徐庶相助的刘备军如何是他们能对付的了的,于是二将尽皆被杀,军士大半被刘备生擒。
曹仁得知这个消息,大惊失色,与李典商议。
李典为人谨慎,于是说道,“二将即死,目前宜按兵不动,将情况呈报丞相,然后起大兵来征剿,方为上策。”
曹仁却不听,自己私自行动,折损了五千军马,死了吕旷、吕翔二将,若是就这样把情况汇报给曹操,他感觉自己的脸面挂不住,而且新野刘备军士兵数量不多,自己的军队占有极大的优势,若是这样自己还要向曹操求援,让他派大军来增援,那岂不是说明自己无能,曹操无识人之明。连年对阵袁绍,曹仁自付自己的军事实力也不错,于是决定亲自带兵攻打刘备。
李典再劝,曹仁不听,反而怀疑李典怀有异心,于是李典只好和曹仁点起二万五千军马,渡河前去攻打新野。
曹仁不听李典之言,终究是轻视了徐庶,话说徐庶在刘备得胜回来之后就有所预料,料定曹仁会带兵前来进犯,于是向刘备提议,趁曹仁大军出征,樊城空虚,可以趁此机会夺城。刘备大喜,一切皆听徐庶之言,开始正军备战。
等到刘备整备大军停当,就有伺候来报,曹仁带领大军渡河来攻新野。由此刘备对徐庶的话深信不疑,于是按照徐庶所言,开始秘密行动了起来,而刘备带着赵云、徐庶则率军出阵迎战曹仁的大军。
曹仁想欺负刘备是平民出身,不懂得阵法之要,于是布下了八门金锁阵,结果为徐庶所识破,破了八门金锁阵,曹军大败而退。曹仁依然不服,准备夜袭刘备大军,结果中计,被刘备军伏击,逃回樊城时才发现樊城已失,于是连夜逃往许昌。
第317章 徐庶(中)
一大清早的,智弦才刚刚上线,就接到了曹操派使下达的命令,让智弦去参加会议。
智弦的身份地位,只是列候,除非发生战争,否则在正常的情况下,他是资格列席各种会议的。不过既然曹操有令,智弦也不能不听从,于是去参加了会议。
会议上的内容对曹操势力很重要,但对智弦而言却没有什么营养的,所以智弦哈欠连连,直到曹仁和李典前来觐见。
曹仁和李典泣拜于地请罪,曹仁倒是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并没有将自己的过错推到李典的身上,而是一力承当了下来。
曹仁终究是自己人,于是曹操安慰了曹仁几句,同时也有些惊讶,刘备并不以谋划见长,所以他能轻易击败曹仁必然有人辅佐他,为他出谋划策,曹仁于是告知乃是单福为徐庶出谋划策。
一听到曹仁败和单福这个名字,智弦马上想到了徐庶,心中忽然升起一个想法。
“这单福是何人?”曹操对人才想来爱惜,有名气的人他都知晓,而这单福他是真没有听说过。
程昱却是知道徐庶的底细,“单福其实并非真名,中平末年,曾为人报仇杀人,于是更姓名而逃,折节向学,遍访名师,经常与司马徽谈论。此人真实身份是颍川徐庶,字元直。”
见程昱竟然能将徐庶的底细娓娓道来,显然是注意这个徐庶非一两日了,而人一般只会注意和自己能力差不多,或者能力更强的人,于是曹操询问了一句,“徐庶的才华和你比起来怎么样?”
程昱谦虚的答道,“十倍于我。”
曹操于是郁闷不已,“可惜了,这样的贤士竟然为刘备效力,又此人相助,刘备如虎添翼,以后就不好对付了。”
程昱盯徐庶不是一天两天了,对徐庶的情况再了解不过了,“徐庶虽然在刘备处为其效力,但主公要把他招到麾下却也不难。”
曹操顿时两眼发亮,“怎么才能让他来投我?”
程昱于是献计道,“程昱为人至孝。幼年丧父,只有老母在堂。现今其弟徐康已亡,老母无人侍养。主公可使人瞒过其母将其接到许昌,令其写信给徐庶,则徐庶必然回来投靠主公。”
曹操大喜过望,刘备麾下猛将不少,谋臣却没有,若是让徐庶来归,这一增一减二者势力的差距就更大了。而在战斗前削弱敌人是每个人的常用手段,也不能怪曹操手段下作了些。
“智弦,这件事情就交给你去办了,务必要将徐庶之母带回许昌,厚待之,此行不容有失!”
“诺!”智弦领命而出。
徐庶之母,一介妇人又无戒心,智弦派了空尘子领了八个无间军就将徐庶之母平平安安的带回了许昌。一路上智弦不温不火的刷了一下徐庶之母的好感度。
接来了徐庶之母,曹咎就亲自前往游说,让徐庶之母写一封信给徐庶,让徐庶来投曹操。
徐庶之母虽然是妇人,但并非一点见识都没有,怒斥曹操之后,还以石砚打曹操。曹操大怒要让左右侍卫将徐庶之母拉出去斩首。
一直站在旁边看戏的智弦可不敢再袖手旁观了,再袖手旁观可就搭不上徐庶这条线了。
“还请丞相大人恕徐庶之母之罪。”
而程昱也急忙劝谏,“徐庶之母故意触怒丞相,是想求死,解了徐庶的后顾之忧,丞相若杀了她,则招不义之名,而成徐母之德。徐母既死,徐庶必死心助刘备以报仇矣,不如留之,使徐庶身心两处,纵使其继续辅佐刘备,亦难以尽心尽力了。且先留下徐母,臣下自有办法让徐庶前来辅佐丞相。”
曹操也只是一时气愤,如今也已经冷静了下来,于是赞成程昱的说法,就不杀徐庶之母将其养于别室。
程昱对徐庶的情况了如指掌,于是诈言曾与徐庶结为兄弟,一应情况都能对的上,于是徐庶之母遂不疑程昱,且程昱待徐庶之母如亲母,时常馈送物件,必具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