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买卖。虽然小两口从未见过面,可是李渊对于独孤燕的感觉就如同独孤燕对李渊的感觉是一样的,对方什么鬼?
李渊早就风闻这个独孤燕和四个女中豪杰,他自己心里早就暗下决心,婚后绝对不可能对她妥协,既然无法逃脱父辈们的安排,他也只有坦然接受,但是抵抗总是要挣扎几下的。独孤燕对于自己的这个夫婿虽然知之甚少,可是她心里是一点都看不上李渊的,总觉得这天下的男子都应该像东魏的高欢那样,龙骧虎步囊括四海。
此刻李大爷的盛情邀约总让李渊感到是个陷阱,肯定会发生什么古怪的事情,但是他又没办法去拒绝,一来这是岳父大人的命令,再一个自己来到长安后没有第一时间去独孤信的府上拜访,原本有点理亏。此刻要是拒绝了他们的邀请,简直等同于自杀。
元彪倒是很给李元面子,小声的在他耳边说道:“晚上来我府上,等你不醉不归。”说罢拍拍他的肩膀,神秘的笑了。李渊觉得元彪此刻的笑脸比哭还难看,充斥着邪恶的意味。李渊可不是临阵退缩的怂蛋,再说对面不过是个小丫头,没什么好担心的,当下就对李大爷说道:“在下敢不遵岳父之命?大爷您前面带路吧。”
李大爷很高兴的给他牵着马走在前头,李渊原以为他会骑马跟自己并肩骑行,谁会知道他给自己牵马,这让李渊觉得有点受宠若惊了,李大爷到时满不在乎,不时的回头跟他有说有笑,弄得李渊在马背上十分尴尬。
杨坚跟李渊此刻的心境却正好相反,他着急忙慌的回到杨家后第一件事情就是把燕小五喊来后院书房,然后派人去衙门请杨忠回来,说是有紧急的事情要商议。杨忠本来晚上还约好了一个饭局,可是被亲儿子一喊,他只能推掉饭局,匆匆赶回家里。
第二百五十一章 角力
管家等在门口,门子则站在街上两边观瞧,这老爷子再不回来,家里真要出大事了,此刻的燕小五被杨坚派人看管起来,关在后院的柴房里。杨坚没有第一时间来提审他,因为他知道这人不会说实话的,非要等到他爹杨忠回来,才可能让杨安(燕小五)开口。
而韦家那边,韦老爷早就知道了管家带人出去抓疑犯的事情,此刻见他们空手回来,就问道:“人呢?”管家上前把事情的来龙去脉都讲了一遍。韦老爷一听指着管家的鼻子骂道:“蠢货,连这点事情都办不好,明显这几个小子串通一气想要包庇杨家。你怎么能让他们把人带走?”
管家哭丧着脸说道:“老爷,您可冤枉小的了。我一个小小的管家,可不敢跟他们几位爷较真,再说了当时禁军右厢统领李文辉李将军也在,小的们这点人手只怕辱没了老爷的威名,所以才隐忍回来求您搬救兵的。”管家的确说的是实情,李文辉要是插手这件事情,只怕韦家的人吃不了兜着走。
韦老爷气的直跺脚,嘴里不停的骂着:“他们这是欺负我韦家没人啊。”于是对管家说道:“你现在就去韩大将军府上走一遭,就说老夫有紧要的事情与他商议。快去!”管家点点头转身跑出去,他刚刚上气不接下气的回来,现在又要快马加鞭的去韩府,心里的苦闷只有自己知道,不过好在这是去搬救兵,如果韩雄肯出手帮助韦家,两家联手也许对付杨家就不那么处于下风了。
韩雄跟韦寿定两人在宇文泰的手下里算是走的比较近的,不是因为两人感情很好,而是他们两家是姻亲关系,韩雄的母亲是韦家门出来的,韦寿定理论上管韩雄要叫一声姑父,虽然是远亲,可是在这士族门阀的时代,关系就是一切,关系就是硬道理,别管多远多疏的关系,只要能利用价值,都是好关系。
韩府是北方重镇的看护,再加上韩雄为人仗义执言,手下又有韩擒虎这样的猛将,平时在朝中连宇文护都要对他礼遇三分,韦老爷觉得要是把他拉入自己这边来,杨家肯定不敢不卖他面子。广陵王府跟李家也会有所忌惮,不敢明目张胆的跟自己过不去。
自从韦寿定意外死亡后,韦家的势力一落千丈,家里再也没有顶梁柱可以撑起韦家昔日的荣光,连巴蜀道行台的官职都被移交出去。韦寿定有两个庶出的兄弟,老大是国子监的博士,文科出生的韦禄,他在朝廷里几乎没有什么前途可言,韦寿定在世的时候几乎被人忽视了,再加上他本来就不受人待见的官职,根本没有任何竞争力,更别提靠他来支撑韦家。
韦寿定庶出的弟弟叫韦襄阳,是个名副其实的二世祖,根本不懂为官之道,韦老爷当初留下他无非是因为他的母亲是个年轻貌美的姬妾。这小子从小就不学好,坑蒙拐骗偷,样样精通,就是不会做官也不会做人。所以从来韦老爷对他是不闻不问,也没打算栽培他往仕途上去。
现在韦寿定死了,这两孙子天天在家呆着,装作一副伤心欲绝捶胸顿足的样子,嚎啕大哭,比死了亲爹还伤心。韦老爷虽然看着也眼热心疼,可是心里很清楚这两个货色是付不起的阿斗,如今这韦家的未来到底该何去何从,韦老爷心里至今没有定论。
宇文护多次派人来吊唁,虽然是做做样子,可是好歹是在安抚韦家,安抚韦老爷,韦家在关中再怎么说也是一股势力,背景和势力不可小觑,门下子侄都在朝廷里任职,加上师从关系,朝中不少人都是很支持他们的。
韩自从有了韩擒虎这员猛将,在北方乃至整个西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的名声和威望与日俱增,宇文护多次想跟他结亲,都被他委婉的拒绝了。因为目前来说,整个西魏局势恨不明朗,他知道现在还不是做出选择的时候。
韦府管家骑着马来到韩府,门子进去一通报,韩府的管家立刻出门迎接,两人经常往来于韦、韩两边,是老熟人了。所以一见面也没有什么客套话,韦家管家把自己的来意跟韩府管家一说,我们老爷想请韩大将军立刻去一趟韦府,我们老爷有要事商议。
韩府管家一脸为难之色,说我们大将军此刻不在府里,去北山打猎了,今晚或许都不回来,因为要在山里的庄园里住一晚。韦府管家着急的说道:“这可怎么办?事情紧急,我们老爷找大将军找的急啊。”管家说要不这么着,我现在带您一块去北山找我们大将军,您亲自跟他说,您看行吗?这算是仁至义尽,韦家管家没辙,只要又马不停蹄的和吗在韩府管家的后面,屁颠屁颠的跑去北山,这一幕是不是很熟悉,对了很多时候找人办事就是这样,一个地方一个地方的求。
话说宇文辛听着刘小刀的汇报,脸上不禁路出喜悦的神色,对刘小刀会会受到:“你下去吧,有事我再喊你。”刘小刀老实的答应了一声,就退下去了。这是已经快接近傍晚了,宇文护前面已经开始设宴要款待今天的来客。让宇文辛准备一些北方风味的食物,什么烤全羊啊,奶酪,马奶酒什么的。看来可认识来自北方草原的人。
青花夫人焦急的问道:“怎么样,现在我们该怎么办呐?”她想早点回到青花阁去,因为据刘小刀说,青花阁此刻已经面目全非了,人也被抓的抓,赶得赶,人去阁空。青花夫人多年的心血一朝就被毁掉,她能不着急吗?自然想要回去亲眼看看残局该如何收场。
宇文辛笑着托起她的脸,很得意说道:“真是天助我也,这事看来有办法了。”青花夫人一听脸上大喜道:“你有什么办法?快说来我听听啊。”宇文辛神秘的说道:“天机不可泄露,一会我去找相爷,这事多半好解决。”青花夫人着急的说道:“死鬼,你跟我还藏着掖着的,人家把身子都……”宇文辛赶紧用手捂住嘴小声道:“我的姑奶奶哟,这里是什么地方,你可别乱说话啊,小心隔墙有耳。”
青花夫人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没好气的说道:“死没良心的,我不管,这事你要给我做主,好好给我教训那几个纨绔子弟一下。”宇文辛为难的说道:“你可别胡来,我能帮你把这事抹平就算不错了,那几个二世祖的爹,连相爷都要退避三分,更何况你我?你给我安分点,听到没?”青花夫人冷哼一声没再理会他,宇文辛整了整衣服,然后回头跟她说道:“我现在就去找相爷,你就等我的好消息吧。”
第二百五十二章 赵公明
宇文护今天原本是要出去视察长安东门郊外的民情的,据说那边有瘟疫在传播,这是个很可怕的消息,城里住着几十万的老百姓和军兵,加上皇帝宗室,真要是闹起瘟疫来那可不是闹着玩的。可是还没出门的时候,二管家就过来说有贵客临门,宇文护还在纳闷是什么贵客,等到一见面才知道原来是突厥部的大酋长阿史那土门派自己的大儿子阿史那科罗前来营救被俘的塔尔汗。
这个塔尔汗被俘的消息是谁透露给阿史那土门的呢?没错就是塔尔汗心中的信仰之身,五通神教的大祭司派人给阿史那土门传信过去,说塔尔汗被俘在中原的长安,要他务必想办法营救一下。阿史那土门历来对五通神都是敬而远之的,因为他知道这玩意跟邪教没什么区别,但是他万万没想到,徒具部落赫赫有名的大英雄塔尔汗居然是五通神的信徒。
正所谓知人知面不知心,防火防狼防五通,阿史那土门一边骂街一边把科罗和燕都两人喊来,看着有点缺心眼的二儿子燕都,阿史那土门只要转头看着大儿子科罗道:“有人传来消息,你们的塔尔汗叔叔被喊人俘虏了,此刻正关在长安受苦,我想我与他情比金坚,情同手足,自然要帮他一把,所以阿爸想派你去中原走一趟,看看宇文护到底想要怎么样?”
临行前阿史那土门不忘叮嘱道:“宇文护暂时还不知道你塔尔汗叔叔的真实身份,只是把他当做一个混入长安的奸细,你去了那边之后也不要声张,只是跟宇文护说这个人是我阿史那部落的仇人,一定要带回来交由我亲自处置,总知道了那边你随机应变一点。”
科罗虽然野蛮莽撞,可是相较于燕都来说,这孩子还算机灵的,很多时候做事还比较靠谱。土门觉得自己只要把大概意思跟他说清楚,科罗应该会很轻松的把事情办好。土门一路把他送到南边的雁门关一带才依依不舍的跟他道别,燕都傻愣愣的对科罗说道:“大哥,听说中原有好多好吃的,你能不能给我带一点回来?”
科罗心道你个吃货,老子好不容易出一趟远门,不好好的在中原繁华的地方玩玩?哪有时间给你带吃的!但是他不想伤了燕都吃货的心,假装答应道:“行,我记得住了,你回吧。”说完转身策马插着南面而行,心里的欢腾,此时他犹如挣脱了束缚的小鸟,心情愉悦的策马奔腾。
长安果然跟漠北完全不一样,这人到处是好玩的好吃的,还有人山人海的杂耍和戏园子。即便是科罗这样的突厥贵族也被汉人的繁华和热闹所吸引,他到鸿胪寺递交了外国使节的公函,鸿胪寺的主事卿亲自给他安排了时间更宇文护会面。
之前宇文泰在世的时候就已经想要跟突厥部落结盟,无奈后来被高欢横插一杠子,打乱了他们的计划,现在对于阿史那一族主动的亲近,鸿胪寺的官员给宇文护呈上使节名单的时候,他有点颇感意外,不过总归这是好事情,所以宇文护推掉了所有的安排提前跟科罗会面。
因为是公事所以双方是在行政庭的议事衙门会面的,这是两国建交的礼节。双方互相提了一些有的没的条约,还签订了一份内容可笑的盟约。然后宇文护才把科罗和他的汉人军师赵公明一起请到相国府来。
这个赵公明早先是北魏六镇的居民,是个读过几年书却屡试不中的落魄秀才。后来跟解司春在尔朱荣手下任书记官,这是个闲职,就是抄写一些文公平时没什么事干,但是解司春善于察言观色把握机会,又工于心机,所以很快被提升到尔朱荣的身边任职,后来还跟了宇文泰入关。从此飞上枝头变凤凰。
赵公明呢为人不是那么机灵,说话也比较直,容易得罪人还不自知。尔朱荣倒台以后他就回到家乡教书为生,后来柔然人大举入侵北方六镇,他被俘虏到漠北草原干苦力,一个汉族的文人如何禁得起如虎狼般粗暴狂野的柔然士兵的欺凌,实在没办法了他就想逃逃出俘虏营地。
谁知他阴差阳错的逃出战俘营后却被当时游弋在柔然西面的突厥部落阿史那部的斥候骑兵抓获。正所谓刚刚脱离虎口,这边又入狼窝。赵公明心里那个苦啊。如巨额斥候看他像是汉人,以为是奸细,正要一刀砍死他,却被一个部族将领阻拦。
赵公明被俘虏后几经转手,最后流落到阿史那土门的帐下做马倌。他虽然被俘了,做了马夫,可是无时无刻不思念故乡,经常偷偷捡一些羊皮纸藏起来,晚上自己写一些思乡的诗句。谁知这事被同个营帐内的汉人举报出来,说他私藏密函,是再给汉人通风报信。
这事就那打了,阿史那科罗当时接手这个事情,把他吊起来扒光了狠狠用马鞭抽打,要他说出上线和下限分别是谁。赵公明被他的话气的头昏眼花的,心道,你娘的不识字啊,谁传递密函用思乡的诗句做隐藏的?这脑子比我还有才,干脆你当了这间谍算了。
赵公明大喊一声:“天啊,你这是要屈杀我吗?枉我赵公明一身抱负没法施展,却落得个客死异乡的下场!”阿史那土门听说了这件事,觉得很好奇,就让科罗把他带到大帐内亲自审问。这一审问才知道原来他是汉人知识分子,听他说的话头头是道脑子思路都很清晰。
那时阿史那土门早就想找一个识文断字的汉人给他当参谋,毕竟汉人诡计多端,要用汉人对付汉人,他可是省力不少(看来很早以前就有人知道师夷长技以制夷的道理了)。赵公明觉得这个土门跟其他蛮族的酋长不太一样,说话做事很有点汉人的味道,觉得跟着他也许是条出路,所以就弃明投暗,做了土门的军师。
一开始他也很不适应突厥人的做事风格,总觉得他们野蛮粗暴,对待任何人都是砍杀,对待占领的资源都是掠夺,却完全没有自给自足的想法概念。赵公明就把自己关于蓄养牛羊马匹的想法跟土门一说,土门觉得很有道理,这牛羊养多了可以拿去跟南面的汉人换其他物资,比如武器、装备、食盐等。马匹也可以通过饲养杂交以后卖给汉人,让他们的马儿种源永远处于顶端,将来跟汉人打仗自己也占便宜。
赵公明这两个举措一下子就让土门看到了自己自力更生的希望,以前他都是依附于金帐可汗,靠他来给自己部落提供食物武器装备等,现在如果按照赵公明的办法,他完全可以不再受金帐可汗的支配,自己甚至可以脱离突厥部落出来单干。当然这是后话。但是目前来说对于赵公明,阿史那土门是越看越喜欢,觉得自己当初是在马粪堆里发现了金子。
赵公明对土门也是推心置腹,因为他觉得这个人很重视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值得他付出心血去教导培育。所以他才甘心悉心的把自己的智慧都毫无保留的教给土门。两个人有段时间好的跟亲哥两一样,每天就在大帐里商议天下大事。
阿史那部落的势力越来越强大,土门的臣民们甚至都有了自己的羊群马群和牛群。这是以往任何时候他都不敢想的,甚至临近的一些小部落都纷纷依附过来投靠他,金帐可汗如今正在东面跟室韦人打仗,没工夫管他,他要趁此良机发展壮大自己的部落。
第二百五十二章 外交政治
这次土门让赵公明跟着科罗一起来到长安,一来是担心科罗第一次单独出门,而且是去汉人的中心首都,害怕他做事不稳当。二来他要试一下赵公明的忠心,看他是否真的已经彻底跟汉人决裂,真心投奔自己的。所以科罗跟赵公明两人这次一起出任务,两人都是互相监视互相帮衬。因为土门分别跟他们两个人交代了同样的事情,办公司文化里也有一种叫权术的东西。
土门这招其实是跟赵公明学的,很多时候他觉得汉人的文化很简单,但是思想很发杂,同样一件事不光有正反两中不同的看法,甚至还能有第三种、第四种完全不一样的看法,这让他很好奇也很好学。
赵公明在路上跟科罗就商议起来该如何解决塔尔汗的问题又不让宇文护发现其中的关联,科罗觉得自己在斗智方面没有胜算,特别是跟汉人打交道,这些人太鸡贼,总是有不同的方法来骗自己。如果是比武判定烦人的归属,他可以自行在中原只怕没几个人可以是他的对手。
既然现在科罗表示没有好的办法可以既营救塔尔汗又不能和汉人切磋智商,所以赵公明自告奋勇的说这次事情他会尽力争取,当然前提是科罗要无条件的支持自己,服从自己。虽然心里很不服气也不屑于赵公明的话语,但是这次事关重大,是要营救塔尔汗,他打算姑且看一看赵公明如何施展才能。
到了长安以后,赵公明没有去找解司春,因为他不想跟“老朋友”见面,至少目前不希望他知道自己在长安,而且是为了塔尔汗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