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欢不愿虚与委蛇跟侯景玩心计,敕令慕容恒和贺拔胜即刻回邺城述职,然后督促高敖曹和慕容绍宗督军洛阳,高岳和李二虎驻军徐州淮阳,看这势头果断要跟侯景摊牌的。侯景见情况不妙,果断先对高欢开战,所谓先下手为强,把淮南当地亲高欢一派的官员全部斩首抄家,这是打算最后抄一把然后去南梁,地道的土匪做派,完全的强盗行径。
在侯景动手之后才第三天,慕容绍宗和高岳的军队就南下淮南,东西两面夹击陈留涡阳,侯景的几万人马如同惊弓之鸟,有节制有步骤的纷纷渡河逃向南梁。
萧衍派中书舍人朱义从建康赶到钟离去迎接侯景,侯景自帅三万人马先行渡河,留宋子仙等将领在北岸阻击追兵,谁知他前脚才走,这些人后脚就跟着来到南岸梁国境内。侯景和朱义在钟离碰面,两人犹如失散多年的亲兄弟一般互述衷肠,场面一度十分感人,然后朱义拿出萧衍的圣旨跟他详细述说了皇帝的意思,要他暂时驻军在钟离一带,预防高欢的报复性打击。侯景乐的在钟离一带称王,粮草有萧衍供应着,完全不用担心,至于慕容绍宗和高岳这样的小菜鸟,侯景自觉十几年的征战完全没有把他们两人放在眼里。
宋子仙跟侯景的想法一致,以侯景的智谋,完全可以击败慕容绍宗和高岳两人,就是高欢亲自来了,他也不怕,因为背后有萧衍支持。
这个朱义说实话这点呢是南梁的祸星,不是他鼓励萧衍接纳侯景,日后怎么可能萧衍会被活活饿死在皇宫,但是此时不管是朱义还是萧衍,特别是朱义,一个中书舍人能够为南梁拉过来侯景这样的强力人物,简直可以名留青史,不过他的确是名流史册,只是名声不太好而已。
第一百二十三章 临潼之战
高岳的部队因为路程短所以比慕容绍宗先到钟离,但是他也不敢和侯景先开战,索性就驻扎在与钟离隔河相望的临潼郡等待。侯景是何等聪明的人物,怎么会等着被人打?看高岳部队新来安营未稳,粮草辎重也没有到齐,于是纵兵过河开始攻击高岳的营寨。
高岳还在焦急的等待慕容绍宗,这急报就如同催命一样一个接着一个的传来,各处营寨都被侯景的部队攻击了,高岳大怒,点起人马杀奔侯景处来。
高岳骑在马上仔细观瞧,边上小将给他指出来哪个是侯景后,他便拍马出阵来到阵前,拿刀指着侯景就大骂道:“好你个不知死活的三姓家奴,齐王待你不薄,今日你却恩将仇报,还外引敌寇侵侮我国,杀我将士抢我粮草,你跟强盗有何不同?”
侯景骑在马上立于阵中答话道:“兀那贼子休要多言,高欢不过是条逢迎拍马的草狗罢了,老夫雄才大略功高盖主,他就把老夫调离京城来到这蛮荒之地。现在居然还想杀老夫,我如何不能先下手为强,小贼,莫说是你了,就算今日高欢他本人亲自来战,也不是老夫的对手,识相的速速下马投降,老夫还能免你一死。”
高岳闻言更是恼怒,回头对身后将领喊道:“给我拿出来。”不一会见有人提着几个脑袋往阵前一扔,高岳这才笑道:“老贼,你先不要狂,看看这是什么?”侯景轻拍坐下宝驹走近两步定睛仔细观瞧,当下差点气得昏死过去,这些脑袋不是别人,都是侯景在老家的父亲母亲兄弟子侄。
高欢国人心狠手辣,把他的家人都宰了。别说高欢了,换谁谁不宰了你的家人,多次好言相劝最后却自己抛家弃子投奔敌国,这也算了,还把淮南三州十一郡都献给南梁。高欢盛怒之下当然要拿侯景的家人开刀出气。
可怜他父母都是七八十的老人,临了落得个身首异处,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侯景自觉高欢欺人太甚,当下挥军猛攻高岳,高岳手下抵挡不住侯景的部队,纷纷后撤逃跑,他喝止不住,只能哀叹一声,在众将的保护下往北撤离,逃回淮阳去了。
侯景处于发泄愤怒,把高岳的五千降卒都割掉鼻子耳朵后全部坑杀了。他要告诉别人这就是跟随高欢和自己作对的下场。侯景顺势占据了临潼,大肆纵兵洗劫屠戮了这座古城,城内景象惨绝人寰简直如同人间地狱,遍地的残垣断壁,处处是死尸遗骸,黑色的硝烟直冲云霞久久不散,野狗和乌鸦啃噬尸体。
高岳的部队有一半死在了临潼一战,逃回淮阳后,怕侯景跟上来,连忙跟李二虎求救,可是他高估侯景了,此时的侯景除了伤心还真不敢纵兵深入徐州腹地,怕自己被包围歼灭掉。就在这时慕容绍宗的部队终于赶到临潼附近,并且派人给高岳传信,要他一同举兵再度攻打临潼。
侯景在临潼城里已经无法固守,这座城是他自己毁掉的,所以干脆也依葫芦画瓢,趁着慕容绍宗立足未稳直接率兵攻打他的营寨。侯景太小看慕容绍宗了。
当晚三更刚过,侯景就人衔枚马裹蹄带着大军摸黑朝着慕容绍宗的大营而来。可是因为天黑下雨加上道路泥泞难行,走了快两个时辰还没找到慕容绍宗的答应所在。侯景正要恼怒,小校忽然跑来报告说是已经发现敌军大营,侯景当下大喜,催兵前进。宋子仙此刻却说道:“大将军万不可轻动,先到了地方仔细观瞧清楚了在杀进去也不迟,万一有个埋伏什么的,我们就不妙了。”
侯景笑着说道:“子仙太过胆小,我两那黄口小儿能有如此胆量?今日你且看我如何破他这二路军卒。”说罢就谁也拉不住的拍马催兵潜行至慕容绍宗大营前。只见营内灯火通明,不是有来往的军卒巡逻守夜,门前两个瞭望上还有兵丁把守着,满营的旗帜上都写着镇西将军,这不是慕容绍宗的主营还能是哪?
侯景心中大喜,当下催促手下军兵杀进营里掠夺财物,还扬言谁能看下慕容绍宗的人头,赏黄金千两,如果能活捉的赏黄金万两封万户侯。他知道这个慕容绍宗是高欢的姐夫,他发誓也要让高欢体会一下失去亲人的痛苦。
顿时喊杀声一片侯景的大军一拥而上杀进大营内,基本没有遇到什么抵抗就轻松拿下这组大营,可是侯景却有种不祥的感觉,宋子仙这时跑上前对她说道:“大将军,不好了,这大营里没几个活人,还都是些老弱残兵。只怕我们是中计了。”话刚说话,就听见营外一声梆子响起,慕容绍宗带着大军已经把这个大营围了个水泄不通。
宋子仙惊慌失措的问侯景道:“大王,我们真的被埋伏了,怎么办?这慕容绍宗也太阴险了。”侯景一脚踢倒他,嘴里骂道:“事到如今你说这些有什么用?还不******赶紧带着弟兄们先冲出去?”说罢一瘸一拐的翻身上马准备突袭出去。
宋子仙赶忙也从地上爬起来穿戴好头盔,拔出宝剑对着军卒们大喊:“兄弟们,那慕容绍宗此刻就在外面,我们冲出去砍下他的狗头拿赏金了,都跟我上!”说罢就冲向大门处,军卒门一拥而上大喊着杀出来,雨天路滑加上营门狭窄,一时间好多人冲不出来,自相踩踏而死的倒有好多。
侯景军刚杀出营门,就被漫天箭雨射成了刺猬,慕容绍宗站在明火执仗的大军阵中,两边是弓箭手,他今晚早就料到侯景会来劫营,早早的吃过晚饭,在树林里等待他自投罗网,天公不作美大雨时断时续,加上天气寒冷,士卒们等苦不堪言,好在这侯景很给面子,自己果然前来送死。慕容绍宗心里也就宽慰许多,对得起今晚吃的苦。
大门出不去了,侯景转身带人朝后面的小门冲杀过去,那边人少好突击,果然后门没多少慕容军的部队,侯景带人还想从间道逃回临潼,慕容绍宗在身后紧追不舍,侯景的部下打斗四散逃窜,只剩下为数不多的百余骑兵,宋子仙这时赶上来(这孙子怎么扔都扔不掉)跟侯景说道:“大将军,这临潼怕是固守不住了,不如我们南下会钟离吧,好歹那边还有我们的两万人马。”
侯景也是慌不择路,竟然忘记临潼已经被自己毁的差不多了。当下才想起来于是赶忙调头往南走,这是慕容绍宗的追兵已经就在身后,侯景一着急对着众人说道:“兄弟们,今日这慕容绍宗追的太急,咱们破釜沉舟杀回去,不把他们杀退,这一路我们都别想安生。”说完拨马回身弯弓搭箭,慕容绍宗的追兵以为高欢等要放弃抵抗了,当下心里大喜,加紧拍马上来捉拿他们等着回去邀功请赏。
他们哪里知道这侯景箭术高超,才到近前就被连中三人,其他的追兵一看吓得赶紧回身多夺路而逃。侯景这才放下弓箭哈哈大笑,领着余众不慌不忙的从渡口回到南岸的钟离。一路上侯景的将领散兵纷纷汇合到他身边。这些人大多是无家可归的亡命徒,得知侯景没死,都重新回到他身边。
但是被慕容绍宗赶回钟离对侯景来说是件奇耻大辱,他心里暗暗发誓要找慕容绍宗报仇。朱义跟宋子仙在交接完粮草辎重后特地来到侯景的住所看望他。
侯景正在榻上闭目养神想办法,门口的侍卫传禀说中书舍人朱义来了,他连忙起身一瘸一拐的出门迎接,见面大喜的对他说道:“朱大人别来无恙,今日怎么得空来我这里走走?”
朱义也拱手施礼笑道:“侯将军近来可好,在下听说你前些日子到淮北游猎去了?怎么样战果如何?”侯景收敛笑容,正色道:“可惜我手里兵力不足,不然淮北可被我一朝收复。”
这两个人一只猪一只猴,两下里演的都不错,朱义还是安慰他到:“胜败乃兵家常事,下官这就回去跟皇上禀报,争取再给你增派些人手过来,不过这淮北你真有把握收复回来?”侯景一听朱义可以帮他调集人马,当下心里十分高兴,拉着他的手道:“来来来咱们进屋说。”转身对门口的侍卫道:“赶紧烧水沏茶,我要和朱大人商议要事。”
侯景现在才知道当初自己是靠着朱义的支持才来到南梁,当下也十分感激,拉着他的手天要跟他包摆把子,你们想啊这侯景已经快五十的人了,朱义不过是个不到三十的年轻人,两人都可以当干儿子干爹了,却结拜城兄弟,岂不是笑话。可是侯景哪里管那些繁文缛节,到了南梁就要唱南方的戏,入乡随俗的自然要找个能依靠的内援。
朱义以前在中书院,偶尔服侍皇帝鞍前马后尽心竭力倒也让萧衍对他颇有赏识。但是同僚和大臣们都看不起他,这样朱义十分恼火,心里憋着口气一定要找个机会在众人面前显示一下自己出众的能力才华。现在侯景这么强力的外援要和自己拜把子结为兄弟,当然有点受宠若惊,两个无依无靠的就这样狼狈为奸的结合到了一起。这不能不说是南梁的悲哀。
高岳在得知侯景大军退回南岸后,率军进驻临潼救死扶伤吊问孤寡掩埋死者。慕容绍宗在高欢的示意下还征调了彭城、谯郡的官粮来救济临潼的百姓。初战告捷的慕容绍宗并没有冒进贪功急于和侯景决战。倒是老神在在的带领部队转头去了侯景之前的老巢:涡阳。驻扎在那里。
侯景见有机可趁,让宋子仙带五千人马埋伏在阳平县,那里是涡阳往临潼去的必经之路,然后自己率大军一万五千人,度过淮河再次攻打高岳的部队,俗话说柿子挑软的捏,高岳确实不是侯景的对手,这个连高岳自己本人也清楚,得知侯景率军再度来袭,他二话没说带领临潼的百姓全部往北转移,可是这托带着百姓行军如何能跟侯景的轻骑兵比速度?
无奈之下高岳在匆匆和侯景军接战后就丢下临潼的百姓们独自撤退回下邳,连淮阳都只是路过不敢驻留了。这真是被他打怕了。
慕容绍宗在得知高岳部被袭击后立刻点齐人马前去支援,哪知猝不及防半路被侯景杀了个回马枪,身后还有宋子仙的围追堵截,当时深陷险境差点被俘。幸亏坐下马儿腿脚好,带着残兵败将一路逃回陈留,这下是彻底失了气势。
高欢很快就得知慕容绍宗和高岳的失利,当下不顾慕容恒的劝阻,带着杨休之和高敖曹等将领,亲率大军三十万南下直奔陈留而来。侯景在拿下豫州和徐州南部后的第一时间就跟宇文泰联系上了,打算献出自己所占据的淮北地盘,宇文泰当时大喜过望,当即派人给他送来金银珠宝和封官的诏书,并且命令华州刺史王霸率军南下攻打上洛,想和侯景来个遥相呼应,使高欢首尾不能相顾。
第一百二十四章 两雄相争
侯景在和宇文泰密定契约后又怕萧衍知道了不高兴,于是派人对朱义说道:“事情紧急,怕王师未至大势已去,所以没奈何的只能先跟西魏乞援。”侯景还打算把宇文泰派来的信使交给萧衍(这种反复无信鼠首两端的小人)。高欢在得知王霸围攻上洛的事情后打算先把他解决掉,所以率军调头往西直扑洛州而来。
侯景得知高欢大军西去乐的逍遥,这时宇文泰自帅大军十万从潼关出来,一路往东朝着洛阳进发,眼看双方大战一触即发。宇文泰这时再次派出使节去督促侯景率部前来洛阳汇合,侯景奸诈狡猾哪里肯轻易把自己的底牌亮出来,再加上萧衍已经开始派军队在淮河南岸一带布防,随时可以渡过淮河进行侵占。侯景此时觉得自己坐山观虎斗坐收渔人之利最为妥当,当下就把宇文泰的使节扣押在自己大营里。
王霸的军队不过是宇文泰的诱饵罢了。可是高欢也不是傻子,在得知宇文泰大军兵出潼关后,他马上做出战略调整,高岳李二虎从山东出发,慕容绍宗和贺拔胜则剑指洛阳。自己的三十万大军直扑蒲坂,打算切断宇文泰撤退的后路,这招不算高明但是很管用,宇文泰本来就深陷敌境,如果被高欢包了屁股,自己就真的进退失据无法回到关中,况且粮草补给肯定也会受到影响。
所以他也率军从恒农往潼关撤退,打算先高欢一步,占据有利地形以逸待劳打击他。高欢的先锋军是名声在外的高敖曹部队。虽然经过长途跋涉,但是在他的带领下这支一万人的部队还是很有战斗力和气势。
“禀报将军。前方斥候队已经和贼军接上火,正在河东一带厮杀。属下前来询问是否需要紧追上去支援斥候队。”一员将校跪在高敖曹马前跟他请示作战许可。所话说什么将领带出什么样的部队。高敖曹在高欢集团里是出了名的敢打敢杀。以作战勇猛著称。连手底下的斥候都敢和人家的正规军对着刚正面。手下的将领平时也被他练的一遇到敌军就跟狼一样嗷嗷往前冲,全都不要命似的。
高敖曹坐在马上神情显得十分轻松的对将领说道:“放开了你们的蹄子去给我追杀他们的将领,务必要全面歼灭西魏军,让斥候继续打探宇文泰的具体位置,我要亲自砍下那厮的狗头献给大王。”说罢还嘿嘿一乐,脸上表情十分狰狞,将官拱手称喏退了下去。
虽然高敖曹这样的部队担任先锋军肯定是披荆斩棘的,但是临行前高欢也曾嘱托他:“遇事莫要的大意,有危险就撤。保存力量等待我大军的支援。”可是高敖曹的字典里就没有服输这两个,走到哪打到哪,神挡杀神佛挡杀佛,一股子舍我其谁的蛮横劲头。你让他遇到阻碍就停止前进,那简直是在侮辱他。所以这小子压根没把高欢的话放在心上。
不过高敖曹打仗确实有一套,高家军敢杀敢冲,也敢坐地分金银,就是这么豪爽就是这么霸气,他们也没有骄傲。高欢觉得有实力的将领带兵如同有才华的文官执政是一样的。必然有些不拘小节,只要不妨碍到自己的大政方针一般高欢是不会约束他的。所以高敖曹的部队又叫剃头军,他们都是按照砍下来的人头来计算战功的,人头官阶越高越值钱。
这高敖曹的剃头军都是穷苦的六镇子弟。平时没什么别的收入,也不会经商,唯一的生活来源就是靠打仗杀人。所以一到了战场上你去看吧,这剃头军跟疯了一样个个眼珠暴睁。双目通红跟要吃人似的,连他们的伙夫都提着擀面杖叫嚣着往上冲。这画面是有多么恐怖?!
高敖曹对自己的部队作战勇猛感到很满意,打仗就是以击杀敌人为最终目的,否则大家坐下来谈天说地就行了。所以剃头军有时会发生扰民事件,比如之前他们驻防在燕州的时候,就经常跟当地的居民发生摩擦矛盾,要么老百姓家里的牛羊莫名的丢了,要么地主老财晚上被蒙面强盗给洗劫,而是还是一晚上被洗劫三回,哪有那么多强盗,无非就是他高敖曹的部队不打仗没钱花,出来“劫富不济贫”了。(颇有高欢当年的风范)
地方官员和朝廷里的言官好几次给高欢上折子参了高敖曹,可是每次高欢不但不惩罚他,还派徐明之带着金银粮饷牛羊马匹去燕州犒军。高敖曹得知实际情况后(徐明之故意告诉他的)对高欢更是死心塌地,还勒束部下要他们少做点扰民的事情。
后来山东征伐高敖曹早早的就上了三道折子给高欢,强烈要求请战,不止是他本人,连同他的剃头军们都纷纷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毕竟他们个个家里都上有老母下有妻儿,需要大把大把的钱粮来奉养。可是处于战略考量高欢当时没有调动这只疯狂的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