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想要补充能量,却也没有那么简单,因为他的给养,可全都在车上放着呢,看着那辆横躺在河流中间的房车,金沐晨一阵苦笑。
走到跟前试了试,还好卡的还算结实,现在水流量也没那么大,他咬了咬牙,又顺着车厢顶的透气窗钻了进去。
仔细搜索的一圈,不过很不幸,那些食物给养,都已经不知道被甩到什么地方去了。
他饿着肚子游了出来,有些不甘心,又顺着水流悄悄的来到瀑布前,往下面看了看。
如果车厢里的东西被水冲出来,那很有可能会顺流而下,说不定在瀑布下面的水潭边上会有所发现。
果然老天爷没让他失望,在这瀑布下面是一个不算很深的水潭,而在水潭边上,就有不少花花绿绿的食品包装袋,那些正是他车里原来的给养。
金沐晨在边上着了一条不算很陡的路,慢慢的下到了下面,然后从水潭边捞出几块香肠卷,还有牛肉派。
这些东西都是老美比较喜欢的食物,都是做好的半成品,吃的时候拿到烤箱里去烤一会儿就能吃,金沐晨也是图方便,在车上备了不少,反正他车里有烤炉。
不过现在那烤炉肯定是不能用了,只能在水边生火来烤了。
还好生火对他而言不是什么难题,他的空间里,可就有古董打火机放着呢。
生好火,从车里找出一个没变形的烧烤架,把那几个派,还有香肠卷扔到上面,在脱干衣服烤烤火,很快身体就暖和了起来。
不一会儿火堆上就散发出了食物烤熟的香味,几块热食下肚,金沐晨很快就恢复了精力,这幅被葫芦改造过的身体,果然就是和普通人不一样,这让金沐晨非常的满意。
回了神,该死琢磨怎么离开这里了,再回车上找了一圈,什么定位的gps,和电话,全都不见了踪迹,看来想要脱险,就只能靠自己的双脚,和从贝爷哪里学来的简单的三脚猫荒野求生的知识了。
不过在出发之前,还得做点准备,那就是看看这车上还有没有什么值得利用的东西?
搜刮了一番,累的够呛,总算拯救出一些资源,不过太阳已经偏西,看来今晚是别想走了,正好金沐晨也打算在这里休整一晚。
他把整理出来的背包,随手丢在河边的一块木桩上,不过当背包和那根木桩撞击的时候,突然发出了一声金属撞击声,却让他猛地为之一愣!
那明明应该是一根木桩啊?怎么会有这样的声音?
带着满肚子的疑惑,他来到了那根木桩前,定睛一看。
这分明是一根木桩的形象,而且应该是一根巨树的木桩,只是这木桩没怎么加工过,下面还能看到这木桩的根系,木桩大概有半人高,上面很平整,好像被人用电锯锯倒了上面的主干,然后留下的树桩。
这树桩大概有四五平米那么大,乍一看就是一个平整的圆形桌面的形状,原来应该是一棵需要几人合抱才能抱住的巨树留下的。
只不过现在在夕阳的映衬下,这树桩的截面,居然反射出莹莹的精光!
看到这样的精光,金沐晨呆住了,这分明是一棵树,怎么会有宝石一样的反光?
他伸手触摸那树桩的截面,入手温润冰凉,这可绝对不是木头的触感,绝对是石头的触感。
可这石头怎么会长成这样?就和那被截断的树桩一模一样,而且看截面,甚至都可以看到那一圈一圈的年轮,还有树木的机理,如果是石头的话,这怎么可能?
突然金沐晨才脑子里闪过了一道闪电!
难不成老子这是因祸得福,遇到了传说中的‘木中玉’啦!
这木中玉是咱们国人给这种东西起的一个称号,这种东西的真正学名,其实应该叫做硅化木!
而这种硅化木,可是被自然学家们和煤区分开来,被界定为真正木头化石的宝贝!
难不成这老天爷,在和自己玩打个巴掌,再给颗甜枣的游戏不成?
第440章木中玉
求订阅,求月票,求推荐!
其实木化石这东西,可以分成很多种类,而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和常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木化石,就是我们经常能用到的煤!
只要受过基本教育的人,都知道煤的来历,这玩意就是几千万年前,地壳剧烈运动的时候,导致大量的巨树,被埋藏在地下,经过高温,高压而形成的木化石。
但是因为这种东西广泛存在,而且价值不高,所以在很多科研人员的眼里看来,这东西并不能算作是真正的木化石,毕竟这些煤因为地壳运动的改变,已经没有了原来木头的特性。
但是硅化木就不一样了,这种硅化木的来源,和煤炭其实一样,也是在几百上千万年前,因为地壳的剧烈运动,然后导致巨树被埋藏在地下演变而来的。
只不过他们没有像他们的表兄弟那样,在地壳的高温高压之下,转变成黑漆漆的煤炭。
主要原因就是他们埋藏的地理位置,比他们那些表兄弟要舒服一些,变成煤炭的大树被埋藏的时候,因为周边干燥,没有河流经过,所以只能变成煤炭。
而这些硅化木,被埋藏的时候,则是因为他们的附近有河流经过,而剧烈的地壳运动,到时他们直接被埋藏到了河底。
另外一个促成他们变成现在这番摸样的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因为那些和他们一起被埋葬的河流大多都是碱化水,水里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硅。
而当他们一起被埋藏到地下,在经过地壳的高温高压运动而产生变化的时候。那些那些水里的二氧化硅,就会渗透到树木的体内,把木头本身的木纤维细胞给置换出去,从而将原本植物特性的木头,变成带有石质。甚至玻璃光泽的硅化木。
这样的木化石,带着非常强烈的木头特性,比如他们保留了树木的木质结构和纹理,但是却又同时具备宝石的不透明或者微透明的特性。
这样的硅化木,在后来的中国历史上就有了一个比较特殊的称谓,那就是木中玉!
而这种木中玉第一次出现在中国历史记载当中。则是在唐朝。
在猴哥故事的前身《大唐西域记》里就有这样的记载,具体翻译过来的意思是这样的。
唐玄奘大师从西域回来之后,一共带回三件佛宝:一件就是从印度带回来的佛经,另外一件就是释迦牟尼的舍利丸,而第三件就是神木。
而这种所谓的神木。其实就是现在我们所知道的硅化木了,也就所谓的木中玉。
因为唐玄奘的西域探险大获成功,所以佛教在唐朝开始兴盛起来,而这种所谓的神木,也开始在唐朝大肆盛行。
佛学禅宗认为“万物俱灭;唯有石头传世”,木头变为顽石是神的造化,所以神木又被称禅石,当时信奉佛教的西域回纥人不断向长安进贡神木;长安城大寺院都以拥有一块神木而荣耀。
所以木中玉这个名头。其实也是在那个年代被叫出来,并且扬名的。
只是后来唐朝衰落之后,中央朝廷失去了对西域诸国的控制。这种木中玉输入中原的数量也就大大的减少,这也就导致了木中玉文化,在中华文明中的渐渐缺失。
再到后来,哪怕是清朝重新有恢复了对西域的控制之后,这种木中玉也因为和田白玉的大肆盛行,在那之后再也没能流行起来。
就目前而言。硅化木这种东西,在全世界很多地方都有发现。光是在中国,就有边疆省等几十个省市有发现。
不过这其中一边疆省的硅化木最有名。储量最多,而且质量最好,而就全世界范围而言,也就是中国的边疆省和美国的亚利桑那,以硅化木储量大,质量好而闻名世界。
而随着现代人生活富足,人们对于各种收藏需求的增加,硅化木早就已经脱离了木化石的范畴了。
经过全世界权威机构的一致认证,这东西已经被划归于天然有机宝石到底行列了。
随着最近几年,国际收藏市场的不断升温,这种天然有机宝石的价格,也在一路走高。
而就金沐晨所知,在美国就有很多有钱人,喜欢在家里收藏这玩意。
而那帮美国阔佬之所以在家里弄些这东西做摆件,或者家具,那还得感谢那位‘国际王林’,大赖喇嘛!
这个老家伙因为一些特殊的政治因素,在西方世界地位很高崇,有很多明星政要,都是这老家伙的好朋友,还有很多人都信他那一套,甚至被他忽悠的是一愣一愣的。
而他们那教里面,所谓的大师就有很多法器,什么各种佛珠,天珠之类的东西,这些东西有的是用高僧的舍利做的,有的是用动物的骨头做的,还有的就是用这种硅化木做的。
所以在这老家伙的宣扬下,这东西也就具备了灵性,按照他的说法,用这东西做的家具,或者摆件,摆放在起居室里,那对人的好处可是大大的。
正因为他这一套说辞,这种硅化木制作的家具,或者小工艺品,在美国的高端家具,或者文玩市场里,一度成为非常受热捧的东西。
前些年的时候,因为这东西的流行,在亚利桑那州那边,更是引起了一阵类似当年‘淘金热’一般的风潮。
很多老百姓开着车,带着铁锹,成年在深山老林里挖坑,找这种硅化木。
据说当年如果能找到品相好的,一斤就能买三百美元,正是这种暴利,引得很多人疯狂进山采矿。
以至于后来亚利桑那州不得不颁布了一项法令,来专门禁止人们盗采盗挖这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而在中国这种情况也没能好到那里去!
尽管唐朝之后,这木中玉就不算太流行了,但是历代皇帝,却还都是希望能够在自己王宫里摆上一件这种木中玉制作的摆件来‘镇宅’!
比如有记载的乾隆在南京的栖霞山行宫,就有这么一株珍贵的硅化木来镇宅…
而近些年来,国内很多省市也都陆陆续续有发现这种硅化木,当然一经发现,那肯定是立马划归国有,品相好到底就直接进贡给了中枢,品质一般的则大多留在当地,据说很多地方政府,都打算以这些被发现的古代化石来筹建所谓的硅化木公园,但是具体建成就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了。
当然如果在建成之前,那些硅化木有什么‘损毁’或者‘丢失’的情况发生,那也在正常不过了…
其实就整个世界范围而言,现存的硅化木数量并不算少,但是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品相’不好的那种。
所谓品相不好,就是指在地壳运动的时候发生断裂,破碎等等状况,导致品相不完整。
又或者在地下高压渗变的时候,有其他的金属元素,比如铁,或者铜等等也渗透进了木头里,导致最后硅化木的颜色是褐色,或者是绿色等等。
这样的硅化木,在目前的市场上完全可以被当作为垃圾来对待,存量大,品相不好,所以不值钱。
而真正高端的当属白色,灰色,红色和黄色这几种,白色和灰色,是因为渗透矿物纯度高,所以漂亮。
而红色则是因为有高纯度铁元素参与了渗变过程,所以才会变成红色,而红色又很喜庆,所以也受人们的欢迎。
至于黄色则是因为石化的木质是松柏等油性大的树木,所以在二氧化硅渗透的时候,会让产生出来的硅化木,带着淡黄色琥珀的性质,所以绝对属于这几种硅化木中最漂亮的一种,当然也就是最受欢迎的一种。
甚至在市场上,很多人都管这种硅化木叫做玛瑙玉。
在诸多的硅化木中,最受欢迎的就是白色和黄色,然后是红色,最后才是灰色。
而现在金沐晨面前的这一大块硅化木,则恰好就是最漂亮的淡黄色的玛瑙状硅化木,整块大木头,品相完整,伸手触目更能感觉到圆润的玉质,入手温凉,手感极佳。
在外层晶莹的玛瑙装玻璃质石英包裹下,能够很清晰的看到里面树木的纹理,和材质,最关键是大树根上面的断裂面平齐,就好像是电锯切的一样平整,这简直就是一张天然的大号圆形餐桌。
金沐晨大概估量了一下,光是这张‘桌子’的直径,恐怕就得有五六米,桌面完整无缺,没有断痕裂纹,品相极度完美,甚至无需加工,只要拿回家就可以直接摆到餐厅用那种!
这么大一块硅化木,而且还是品相这么好的,光是这么一块,估计都够他开一个硅化木博物馆了。
这东西,现在根本无法估价,因为到目前为止,世界上还没有对这种宝物专业估价的等级制度,因为这东西好的,实在是太少了。
几乎是每发现一起,就会被国家收藏控制起来,哪怕是在美国,情形也差不多。
只要有高端品相好的硅化木出现,根本就轮不到什么拍卖公司来出面,也不可能落入普通人手里,不是被博物馆收藏,就是被那些有钱佬直接买走的。
而现在自己面前,居然出现在这么一大根木桩,金沐晨感觉自己的脑子,都已经要爆掉了。
第441章薅资本主义的羊毛
求订阅,求月票,求推荐!
意外发现这么块宝贝,带来的震撼是让金沐晨发呆,发了好一阵。
清醒过来之后,当然是不用废话,直接把这块木中玉,收入了自己的紫玉空间,这时候他感觉自己的身体,已经恢复了不少。
而且脑子也格外的清醒兴奋,这时候他想的已经不在是如何尽快的脱困了,而是在从这小谭的周围好好找找,看看还能不能找到这样的木中玉。
这东西出现在这里,去也在正常不过了,这也得多亏了美国自然资源保护的好,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是因为美国的建国时间太短。
想想看在哥伦布发现在块大陆之前,这里生活的一只就是那些文明进化程度非常低的印第安人,甚至当欧洲人发现这块大陆的时候,印第安人连布都不会织。
他们当然不知道到地下来开采这样的宝贝,而欧洲白人登陆这里建国之后,其实也是不过才短短的二三百年的时光,对这块大陆的探索,还并不深。
再加上美国人一直非常重视保护本土的自然资源,所以这些硅化木一直被埋藏在地下,也是在正常不过的。
如果他们要是像中国人那样,有着几千年的灿烂文明历史的话,估计这些硅化木资源,恐怕早就被采掘一空了。
这些硅化木能够保留到现在,也得多亏了这里特殊的自然环境,一块高山盆地,因为没有煤炭。石油这样重要的经济资源,所以以前人们并不经常光顾这里,只是把这里当成是自然保护区,没人来这里开矿神马的。
所以这些硅化木,才能一直被埋藏在地下。如果不是因为这次突然的山洪暴发,把它们从地下给冲刷出来,估计他们现在还乖乖的在底下躺着呢。
不过这到刚好便宜了自己,看来老天爷还真是待自己不薄,刚刚毁了自己一辆价值八十万美元的的房车,转眼就又给自己送来这么一份大礼。
虽然这东西按美国的法律来说。是在大盆地公园发现的,应该是属于美国政府的,但是有便宜占王八蛋,这个浅显的道理金沐晨可是懂得。
在说,这可是为数不多的薅资本主义羊毛的机会。错过这村,可就再没有这个店了!
更何况这可是占世界老大的大便宜,薅资本主义领头大哥的羊毛,这机会可真的不多,想想每年自己受到美国国税局报税单的时候那种心情,现在这占政府便宜的心情就别提有多爽了。
现在金沐晨的首要任务,已经不在是如何脱困了,而是如何能找到并且薅更多的政府的羊毛!
这个瀑布下面的小水潭面积不算很大。大概也就几百个平方,前前后后走上一圈,也就是半个多小时的事情。
不过这一次金沐晨走的可是非常慢。就是想看看还能不能在找到点这样的硅化木。
还真别说,他运气还真是不错,还真让他在瀑布的下面,一块黄沙滩的附近,给他发现了另外一根硅化木。
这根硅化木呈蛋白色,不过块头和自己刚刚发现的那根木桩比起来要小一些。大概也就一米多的直径,不过倒是很长。能有三四米长,看体型和之前发现的那块木桩。应该不是原配。
金沐晨一搭眼就知道这应该就是目前最受市场欢迎的蛋白色硅化木了,只不过这根硅化木的品相看起来和之前发现的那根木桩没法比。
木纹和树木结构,还有木杈都有,但是同样也有节瘤和虫蛀的痕迹,这让金沐晨感觉很是可惜。
这块木中玉看形态,应该是一棵小树,不是自己刚刚发现的那棵大树那般的年纪,这一点看年轮就可以看得出来,而且树种也不太一样。
那颗玛瑙玉的根本,应该是那种油脂比较多的松柏树,而这一棵嘛,看样子好像是一棵银杏树的树干。
现在不是仔细研究这棵树到底是什么品种的时候,金沐晨不做多想,直接一挥手,就把这块木中玉同样也给收进了紫玉空间。
在往前走,又发现了一块木中玉,不过这一块是红色的,同样是树干,不过这一块的体量就比之前发现那两块要小得多了。
也就七八十公分粗,大概两米多长,看被玻璃质包裹的树皮,金沐晨并不能判断这到底是一棵什么树,演变过来的木中玉。
但是肯定是块宝,这应该没错了。
没时间多想,在一挥手,把这块木中玉也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