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啊。”(未完待续。。)
第三百零三章 拜神
苏灿和王雪伟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没有营养的话,话题总是离不开女孩和其他有趣的事情,当然这也是男生们正常的事情。
不过王雪伟很快的就被小芳给拉过去了,苏灿也没有自找没趣的当电灯泡,而是和老爸苏成业老妈林安琴们站在一起欣赏灿烂的烟花,到目前为止,烟花持续放了十几分钟还没有停下来,一般来说,这片区域放完了烟花,那块区域就响起了烟花的冲天的声音,各类颜色的烟花交替璀璨,父母两人在烟花的照耀下显得和煦,眉开眼笑。
总的来说,这个年过的还算是蛮不错的,换做是以前的时候,家庭条件并不算太好,过年总是要发愁,现在家里的环境是越来越好了,所以人也自然开心起来。
苏灿和苏成业讨论着哪个烟花好看,兜里面震动一下,他微楞,以为是程可淑打来的,结果一看柔和发光的频幕是一个陌生的电话号码,退到边上一接电话后,是苏小小。
“臭小子,除夕快乐。”电话里面的声音像百灵鸟一样空灵清脆,苏灿仿佛能够看到苏小小明眸的眸子在朝着他一眨一眨。
“除夕快乐。”苏灿低声道,语气很轻。
一切都是那么的心安。
苏灿道:“什么时候回去?”
电话那边沉默半响,然后苏小小说道:“大概初七到初十的样子吧,我也不知道,回上海的日期是我爸订的。”
“那你走之前,我们见一面吧。”苏灿道。
“你不怕程可淑吃醋啊?”苏小小唿吸声微微急促起来,但紧接着促狭道:“还是说你苏小灿忘不了我。”
“呵呵,忘不了呢。”苏灿说道。
“花心的苏灿。”在电话另一头的苏小小如是说道。
“嗯。”
“那就不要忘记我吧。”苏小小声音渐渐的低了下来,苏灿可以听到电话另一边温柔的声音,“臭小子,我也忘不了你呐……”然后就是轰轰烈烈的烟花声音掩盖住了她后面说的话。
苏灿暗叹一口气,也不知道苏小小到底说了什么,但是再问起来,就没有那种若有若无的暧昧了,于是苏灿只得作罢,有事情看来真是只能用有缘无份来形容。
他和苏小小聊了一会儿,这边信号不稳定,就挂电话了,苏灿等了一会儿还没打过来,于是也就没有继续等下去了。
谁也不知道,在某个公园的石阶上,苏小小落寞的挂断了电话,优美的瞳线下浮现破碎的烟花色彩,竹影破碎斑驳,伊人落寞。
然后她呆了一会儿就从石阶上起身,走出了公园。
……
除夕夜过去,就是初一了,按照苏灿家原本的习惯上午自然是去庙里拜神的,下午就老家走亲戚。
拜神的地方,肯定是界山庙,那是一个香火旺盛的庙宇,且修缮还比较好,信得人也比较多,所以平日里香火比较旺盛,终日烟雾缭绕,苏灿平时是不愿意去这些人多密集的地方的,一是受不了被烟熏的味道,二是人多的话,没有那种清净的感觉。
但是在过年,拜神是必不可少的事情,所以祈祷神明的保佑,给予一点心理的安慰,所以苏灿还是被林安琴拉着准备去界山庙拜神烧香了。
一大早就很热闹,王雪伟他们早就在楼下等着了,三伯苏枋一家三口基本上也陆续到齐了,二伯苏成方是孤身一人,所以也慢慢的坐公交车来了。
苏家两个老人就没来了,让他们在床上睡觉,昨晚上毕竟好晚才睡,老人年级大了,精神力也不足,况且他们去拜神的话,山路也难走,还要爬崎岖的山路,所以苏成业三兄弟就没人老人起来了。
倒是夏老头身子骨健硕,一大早就起来了,还是昨晚那身打扮,胸前挂着怀表,很有老学究的模样,在苏灿家的楼底下打着军体操拳,看起来有模有样的。
苏灿他们一家三口洗漱完毕,也下楼了,苏成业虽然是老大,但也不能老是让别人等。
“老哥,今天起好迟啊你。”谢宁恬在苏枋夫妇的后面调侃着苏灿,随后很有礼貌的对苏成业林安琴说新年好。
苏灿免不了对谢宁恬翻一个白眼,若是沐暖阳在这里睡懒觉到十点多钟,她或许也觉得是应该的,反正自家老哥就是被埋汰的,那里比得上偶像重要?苏灿也很有礼貌的对大家都说了新年快乐,他们都点点头,笑容满面。
林安琴看着谢霜香手上提着的袋子,里面装满了敬神用的水果茶叶以及拜神用的香烛之类的杂物,顿时拍了拍额头,道:“忘记把敬神的水果丢在客厅里面了。”这下自然又是拿了钥匙上楼返身去拿水果,忙的是手忙脚乱。
好在都是一家人,今天也没有什么要紧的事情,所以大家很是淡定的在一遍说话。
今天的天气还算可以,出奇的没有下雪,或许老天爷专门挪出两三天的时间让人们过年走亲戚的,油柏路上的积雪融化了不少,但是路边上的积雪还没有融化,香樟树的树底下都是堆得老高的积雪,所以道路上出行的车辆都行走的很慢。
苏灿他们忙手忙脚,过了一会儿,很快就来了两辆面包车,苏灿他们加上亲戚的人实在是太多人,所以一辆面包车根本坐不下去那么多人。
到了过年春节的时分,尤其是初几走必备的亲戚,街道上的店铺都不开门了,苏灿一家人挤在面包车上,苏灿看着略带萧瑟的街道,说道:“路上居然没有多少人啊?’
王雪伟面色古怪的回头对苏灿道:“没人?你真是小看了我们平海人了,等下到了拜神的界山庙,你就会见识到什么叫人山人海了。”
苏灿一开始还不相信,但是等到老街西街处浮桥那一条道路上,不,或者说还没有到浮桥上,而是在碧潭大桥和天岳广场的路段,就已经人满为患了,车也到处都是,堵得根本走不通,苏灿这才相信果然平海人的力量。
站在界山庙的山脚下,庙宇连成一片起伏不断,看起来十分的巍峨,给人一种敬畏的感觉,人排在山底下像一条长龙,苏灿呆了呆,“这里拜神的也好多人。”(未完待续。。)
第三百零四章 祖宅
春节这几天前来拜神的人何止是人多,简直是人满为患了,浮桥防洪提到处都是人影,当然,有很多人苏灿都曾在大街上看到过几次,毕竟小城就那么的大,很多人都曾经有过一面之缘,所以苏灿一大家子们一边排队上山,一边和人打着热热闹闹的打着招唿。
界山庙山势其实并不高,但胜在群山起伏成片,山顶平坦适合建筑物堆起,所以也就有了界山庙这一片庙宇。
苏灿他们一家磨磨蹭蹭走到山顶,看到了杜甫亭和杜甫塑像,苏灿知道在嘉义那边确实有杜甫墓,据说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范仲淹有的一比的杜甫,晚年就葬在平海小城的嘉义大桥乡,当然这个到底是传说还是真实的事情,已无从考据了,毕竟在杜甫的墓冢在全国有八座之多,真真假假难以分得清楚。
听苏成业说,原本县政府曾经打算把界山庙以及浮桥防洪提建设成为‘怀甫风景区’的,但是因为资金不够或者是其他种种的原因,所以烂尾了,成为了一个半拉子工程,这亦是遗憾,平海县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文化名人纪念地,唯一一个还是彭元帅起义纪念地,当时的政府并没有过于注重文化名人,不像后世各地区都争着要文化名人。
苏灿一家人跑过去看亭子,破破烂烂,周边也没有管理的迹象,不过还是有蛮多的人在围观,大都读杜甫的诗词。
苏灿他们一堆人从另一条路下来,进了一个庙宇的厅堂,这里庙宇此起彼伏,烟雾缭绕,有善集寺、仙山庙、观音庙、送子观音庙、千手如来庙、城隍庙、大雄宝殿等建筑群,可以说是佛家宗教基地。
当苏灿站在仙山庙宇点香炉的地方眺望斑驳的树荫时,可以看到不远处的宝塔遗址,那是在十年运动中被人为毁灭的,都是非常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据说宝塔曾高大十几米,颇为壮观,可以被毁坏以后不能再修缮完好。
林安琴和谢霜香两人去了观音庙拜神明,令苏灿哭笑不得的是林安琴在拜神的时候,居然嘴里念念有词,保佑我家苏灿过几年娶个好点的老婆,生个大胖娃娃等等之类的话。
苏灿心想这都什么跟什么啊,他此次此刻的身体才十六岁,当然现在已经十七岁了,但就算如此,说结婚生孩子的事情也太早了。
王雪伟他们就在边上调侃苏灿,嘻嘻哈哈。
其中以夏老头最甚,脸上的皱纹都笑得皱在一起了,调侃苏灿,“苏小子,你妈这是急着抱孙子了,你咋还不着急呢,上次看到的那两个小姑娘挺好看的,你娶哪一个进门啊?还是说两个都娶进来,我看行,两个女孩子都挺好看的。”
就是上次买年货的那次,程可淑和苏小小两人虽然没有进来小区里面来,但是都在保安室门口露面了,刚好那时候夏老头去保安室熘达就看到了,不过他没有声张,而是仔细看了几眼,他夏老头多大的人啊,可以说人精也不为过,一看就看出苏灿和那两个小姑娘关系亲密,于是心里就有了底,这才有调侃苏灿的话题。
苏灿斜睥着眼睛,看到苏成业他们三兄弟去了大雄宝殿,就反唇回驳道:“你个为老不尊的老头,我看你还是先别操心我的事情了,毕竟我还小,你儿子都三十多快奔四了,到现在还没有找姑娘家,我看你也挺不着急的。”
夏明臣长得浓眉大眼,身材高大,又是部队里当团长,可以说是十分受欢迎的,夏老头也掌握了许多姑娘们的资料,每次当夏明臣休假回来的时候,基本上都被夏老头强迫着去相亲,但夏明臣这家伙对姑娘太礼貌了,文质彬彬,和和气气,女孩子们喜欢的就是这种武能保家卫国,文能舞文弄墨的人,但是奈何留了联系电话,一来二去,夏明臣也很少联系,所以姑娘们也渐渐的失望了,气得夏老头是一佛出世,二佛升天。
夏老头怎么能够不急?这可是传宗接代的大事,但是夏明臣这家伙总是慢性子,正所谓皇帝不急太监急,虽然这话有点俗,但总归是这个理,夏老头是急的心肝火直冒,急的望眼欲穿,老早想盼着夏明臣带一个姑娘家回来。
现在苏灿戳中了夏老头的痛脚,他自然是尴尬的脸红,谁叫儿子不争气呢,你看苏成业,儿子都十六七岁了,再看看自己家的儿子,唉,恨铁不成钢啊。
谢宁恬和小芳两人从城隍庙下来,她们在求签,小芳求得签当然是幸福平安,那些算命的瞎子或者假装瞎子的‘半仙们’,为了小芳兜里的钱,自然是使劲忽悠小芳哄她开心,要不就是吓唬她两下,丢些钱进去算是给神明香油钱,给自己心里多加点安慰罢了。
苏灿看到谢宁恬这丫头脸上喜滋滋的,于是就打趣问道,“你求了什么签啊?”
谢宁恬看到老哥问她,脖子缩了缩,连忙把求得的签符放进裤子口袋里面,这才拍拍微耸的胸脯,马尾轻晃,轻哼一声,道:“不告诉你。”
苏灿满脸郁闷,得,这小丫头也有心事了,看来自己这个老哥不管用了,不过苏灿看出来了,这个小丫头求的是姻缘签,还是上上签,用脑袋想就知道她在想什么了。
等到苏灿他们一家人拜神完以后,时间已经到十点多种,林安琴和谢霜香她们是满载而归,手上提着的篮子里面装满了很多敬了神的水果以及茶叶,像苏灿他们两手空空就引得林安琴他们翻白眼。
回到家里面,一家人十几个团聚在一起,又是吃了一顿热热闹闹的饭菜,王雪伟和小芳形影不离,也是帮忙在苏灿家给林安琴打下手。
下午休息到一点半的时候,他们都起来了,准备去老家拜年,同时也是准备把苏家两个老人给送回去。
苏老爷子他们年纪大了,对于住在县里面总归是有些不适应,小城里面毕竟总有些繁华和喧嚣,乡下的农村就清净许多了,平时喂喂猪,种种菜,养养鹅,割些鱼草喂鱼,这样的生活对于老人养老来说再适合不过了。
苏灿就喜欢那种清净与世无争的生活,但问题是他还没有到老年,年纪还有大把可以用,况且长大以后,也有家庭负担了,上有老下有小,也还是到隐世生活的时候。
当然,若是有那个条件和机会了,苏灿是不会放过的,一定要在老家修好一个房屋,然后和程可淑过着神仙眷侣的日子。
苏成业叫了上午的两辆面包车又开过来了,这次的去拜年的人员骤减了好多。
比如像王雪伟他们是不去的,还有夏老头,和苏灿家也没有亲戚血缘关系,所以也是不用去的,而且他是在他们家里是属于长辈,应该在家里等着晚辈来上门拜年的,哪有长辈给晚辈拜年的道理呢。
夏老头虽然只有一个儿子,但是他有几个兄弟姐妹,中国人的亲戚都靠血缘关系维持,亲情或淡或深,但总归是要联系的。
还有一句话就是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在闹市无人问,这话道出了中国几千年来的人情冷暖。
夏老头家虽然不富贵,两位老人平时也生活在不到七八十平方米,三室一厅的房间里面,但他儿子毕竟是一个军官,所以还算的上是高干家庭,所以来他家走亲戚的晚辈也很多。
且说苏灿一家叫好了车,两辆车一起就朝着老家出发了,从古樟街出发朝着出县的方向,大概走了两个钟头的时间。
主要还是大雪封山,道路太滑不好走,虽然天气没有下雪了,但毕竟道路积雪难以通行,原本只需要四十多分钟的路程硬是走了两个小时。
乡下一个村子的地方,有一条崎岖的小路通向另外深处,道路是黄泥地,布满了还没有融化的积雪,面包车到这里就开不进去了,司机开着车子轮胎就算绑着锁链,都在泥坑里使劲打滑,最后司机只能望着那难以通行的山路,摇摇头对苏成业说道:“实在是开不进去了,我就放你们在这里自己走进去吧,等你们下山回来的时候,再叫我们来就行了。”
苏成业看样子只能这样,给了司机一点茶水钱,毕竟这是过年,还要他陪着开车来送人,就算司机嘴上不说,心里面也是有点抱怨的,于是苏成业塞了点钱给两个司机。
苏灿的老家是在山上,山峰奇高险峻,平时是有一条小路可以通往山里面的,但是现在大雪封山,别说车子不好通行,就算是人要往山里面走,都是非常的困难。
而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把两个老人带上山这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
最后苏灿家的所有男人都小心翼翼的扶着两个老人上山,花了将近两个小时的时间,终于看到了老家的房屋。
那是一排排被积雪覆盖的农村样式的房屋建筑,层次堆叠在一起,偶尔能够看到一两间的红砖瓦房,在农村里面那是非常新奇的,这里常见的是香樟树和白桦树以及农田堆叠。
苏灿他们走进与世隔绝的小村里面,顿时有就有狗吠声音传出来,然后就是几条白花花的家狗冲过来,呲牙咧嘴,苏老爷子立刻训斥几声,那几条前一秒还凶勐异常的家狗顿时就摇头晃尾,匍匐在苏老爷子的脚底下直摇尾巴。
很快苏灿他们就打破了小村的宁静,不断有人走出农村方式的房屋出来瞧着情况,一般来说,大雪封山,山路难走,很少有外人会选择在这个时候进山,就是那些进山收购毛皮的贩子们也不会再这个时候来,所以村子里面的人有些疑惑。
苏成业三兄弟们是从小在这里长大的,虽然后来搬到县里里面去了,但是对这里的环境和人们都十分的熟悉,像苏成业走进一家红砖瓦房的农家里面,很快就和里面的主人攀谈起来,都是小时候的玩伴,只是长大了,苏家就出村了,他们就世代居住在这里,生活与小村息息相关。
但是苏灿知道,在零八年到十四年以后,这个原本还算多,有着三四个生产队的小村,在后来的日子里面,逐渐有人搬出去了,而且越搬越多,到最后这个原本热闹鼎盛的小村子,几乎成了鬼墟一样的地方,因为已经没有多少人居住了。
这是因为时代在变化,那些大人们不忍心让自己后代的孩子们,也跟他们一样没有走出大山,没有接触到外面的世界,所以都搬离到县里面或者是镇子里面。
这不得不说亦是一种悲哀。
苏成业、苏枋、苏成方三兄弟是在这里长大的,所以对这里的环境有一种怀念,那是对小村的缅怀,熟悉的人都已经长大了,早已经物是人非了。
而怀旧这个词却在某种程度上有另外一种魔力,念旧,就意味着长大,意味着失去的东西已经不可挽回。
苏家的祖宅子在山头上面,有一个很奇特的名字叫做苦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