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领公路桥。

    张弛当即停下车召集了手下几个班长开了个短会,将刚才丁伦所招供的情况一说,几个班长包括周围的战士都愣住了。

    “排长!”小浙江问道:“那……咱们要不要通知上级……”

    “通知你个头啊!”统氓回答道:“来得及通知吗?等咱们通知上级再赶去公路桥,只怕公路桥早被缅甸人给炸了!”

    “这缅甸人真可恨!”小浙江有些委屈的说道:“咱们又没抢他们的地也没抢他们的粮,他们干嘛老跟咱们作对,还帮着日本人……”

    张弛不由苦笑一声,远征军的确是没抢缅甸人的地也没抢他们的粮,但是英国人有。英国人不但干了这些,还奴役统治了缅甸近百年,这其中当然少不了缅甸人发起暴动争取独立而又遭到英国人镇压的事,于是缅甸人就喊出这样的口号:“谁反对我们的敌人,谁就是我们的朋友!”

    按照这个逻辑……

    日本人反对英国人,所以日本人就是缅甸人的朋友。

    而中国人帮英国人,所以中国人自然就是缅甸人的敌人。

    “说这些没啥用!”顿了一会儿同乡人就说道:“咱们听排长的,排长怎么说咱们就怎么做!”

    “对,咱们听排长的!”战士们纷纷表态。

    “嗯!”张弛点了点头,下令道:“强行军,目标公路桥!”

第四十七章 公路桥

    很幸运,张弛等人先一步赶到了公路桥。

    之所以张弛知道自己先赶到公路桥,是因为当他们驾驶着装甲车通过时并没有遭到阻击……这一步说起来虽是简单,但谁也不敢保证对面的丛林里是不是已经躲满了缅甸独立义勇军,所以真做起来又是一番惊心动魄。

    不过好在只是虚惊一场什么也没有发生。

    过了桥后张弛才知道缅甸独立义勇军要选择这座公路桥的原因……这公路桥虽说不长,只有几十米,但它相连的却是一道两百余米深的深涧,这公路桥要是被炸断了,那200师就只有丢掉所有装备进入原始森林才有办法继续撤退了。

    而可以想像,森林里很有可能会有由缅甸人带路的日军在等着200师。

    想到这里张弛不由倒抽了一口凉气,当下也不敢再迟疑,下令道:“三班把装甲车开回去,到公路拐弯处做好战斗准备,听到枪声后立即投入战斗!”

    “是!”老班长应了声,一挥手就带着战士们跳上装甲车原路返回。

    “一班二班跟我来!”说着张弛就带着战士们隐入了公路一侧的丛林中,霎时公路桥附近就像什么事也没发生过似的。

    然而张弛很快就皱了皱眉头,因为他在狙击镜下发现桥头附近留下几道履带印,那是装甲车留下的,他刚想派人去把这些痕迹抹掉,就听同乡人小声报告道:“排长,来了!”

    朝公路另一侧的拐弯处望去,果然就见几辆自行车飞快的朝这边驶来,踩自行车的是缅甸人,背上背着枪,后座有的坐着另一个背着枪的缅甸人有的绑着一包什么,张弛想那应该是用来炸桥的炸药或是用于作战的弹药。

    接着自行车越来越多,越来越多……少说也有百来辆,也就是说至少有一百多人。

    这样子或许有些滑稽,骑着自行车上战场,这场面或许只有在国内的游击队身上才会看得到。

    不过还别说,这固然是因为缅甸独立组织在英国佬的控制和打压下缺乏装备,但自行车这玩意在缅甸作战有时甚至还比汽车坦克有用。

    究其原因,那就是缅中、缅北到处都是崇山峻岭,而汽车和坦克则严重依赖公路和桥梁,一旦这些遭到破坏,那就只有一边修一边走像蜗牛一样的爬,这样无疑很容易被包围,反倒是自行车……基本只要有路的地方就行,偶尔没路甚至可以背着走,日军56师团正是这样用三天赶了两百多公里的路投入同古战场的。

    那群缅甸人一路踩着自行车朝公路桥猛赶,很快就一头扎进了张弛等人所布置的包围圈。

    原本张弛还因为敌我人数相差太多而有些紧张,但这时一颗悬着的心就放下一半了……他们至少应该派几个人在前头侦察一下,这就证明了这群缅甸人没有多少军事素质。

    张弛所要做的,似乎只是等他们到达桥头那片空地然后再扣动扳机也就可以了。

    然而就在这时,自行车队却突然停了下来……张弛在他的狙击镜里吃惊的发现一个女人,一个头戴军帽一身灰色军装的女人,此时的她正蹲着观察公路上的痕迹,接着就警觉的四处张望。

    在她回过头的那一霎那,张弛有些被她那双又大又圆的眼睛给震憾住了,尤其是那双眼睛里还带着几分天真,几分惊慌,这跟她手里拿着的手枪和干练的动作一点都不相称。

    张弛意识到她发现了什么,于是下一秒就扣动了扳机……但是很遗憾,她在张弛扣动扳机前就在地上打了个滚躲到了路边,子弹击中了另一个缅甸人。

    张弛不由松了一口气,有些庆幸没有击中她。

    战后回想起这时的感觉,张弛觉得自己并不愿意杀死一个女人,但这个女人却又是敌人,无论是出于敌对的立场还是为保护公路桥的目的,他都应该扣动扳机,所以在她躲开后才会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撤退!”张弛听到那女军官叫声。

    但这时再撤退却已经太迟了,随着张弛那一枪的枪声,躲在丛林里的战士们当即就扣动扳机朝缅甸义勇军打去了一排排子弹。

    战士们手里拿的是射速快的恩菲尔德,而且缅军距离战士们藏身处不过一百多米,再加上缅军毫无防备的聚在一起,于是一轮弹雨下去当即就打倒了十几个。

    缅甸义勇军也算有点勇气,在这种情况下并没有惊慌得四散逃跑,而是马上就近找掩护举枪还击……其实他们更应该服从女军官的命令马上撤退或是四散逃跑损失也会小些,不过这也不怪他们,游击队嘛,很难要求他们马上就根据上级的命令做出正确的反应。

    后来张弛才知道,这支缅甸义勇军不撤退也是有原因的,他们中不乏有一些像丁伦那样在英缅师里当过兵的老兵,所以一听到张弛等人并不密集的枪声就知道敌人人数不多。

    这个判断是准确的,因为此时张弛身边不过两个班二十余人,而义勇军却有上百人,这样的兵力比,义勇军就算是遭到伏击也还是有获胜的希望,何况他们炸桥的任务还没有完成,一时之间怎么也不甘心撤下去。

    但他们没想到的是……张弛却不仅仅只有这一处伏兵。

    这边的枪声一响,躲藏在桥对面公路拐弯处的老班长等人当即就把装甲车开了出来,二话不说操起机枪、步枪照着义勇军就是一阵乱打,而这时义勇军绝大多数人还面对着张弛把后背亮在装甲车面前呢,于是当即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一片大乱。

    由此也可知那名女军官的确有先见之明,她或许是在看到履带印时就想到了会是这种情形,只可惜部下却并没有按照她的命令行事。

    张弛在打倒了一名义勇军机枪手后就在战场上搜寻那名女军官。

    但她的动作却很快,张弛刚刚找到她时,就见她一个纵身就跃入了丛林。

第四十八章 水壶(加更求票求收藏)

    说明下,这个女军官并不是女主。也许是之前几本书都有类似的角色,所以再次出现一名女敌军时就让大家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但其实设置这个女角色,只是为了其后缅甸义勇军看清日军本色并决定与远征军合作所做的铺垫。

    唉,这算不算是过早透露情节了……

    ******

    看到女军官逃走的方向,张弛不由暗赞了一声。

    她是面向着张弛的方向逃跑的……这虽然有点迎上来送死的味道,但事实却不尽然,要知道此时最凶猛的火力就是桥对岸装甲车上的几挺重机枪,那玩意弹药口径达12。7mm,每分钟可以打450到550发子弹。恩菲尔德步枪虽然射速快,但也就是它的十几分之一,何况其子弹威力还要比恩菲尔德大得多。这也使得位于公路上的缅甸义军完全被的打得毫无还手之力。

    从公路两头撤走逃出机枪的火力范围也许是一个可行的方案,但这其实并不是一个好选择,原因是两侧公路都有上百米的路段暴露在机枪的火力打击之下,何况还有几十把步枪不住的点射……只怕他们还走不到一半就尽数躺下了。

    但机枪火力却有一个够不着的地方,那就是张弛等人的藏身处。

    确切的说那不是够不着,而是投鼠忌器……机枪子弹可不长眼,它射出枪膛的时候可不会管你是敌是友。所以,老班长等人不敢把机枪朝张弛等藏身处这方向打,甚至因为不确定张弛等人具体的藏身位置,稍高一点的位置都不敢打。

    显然,女军官就抓住这一点在最短的时间内就逃出了机枪的封锁范围。而张弛的视线这时甚至都无法离开眼前这片战场,只能任由女军官逃入丛林。

    “砰!”的一声枪响,一发子弹从张弛的步枪里飞射出去。

    倒在地上的是一名手里抱着炸药包的缅甸义勇军,他显然没有忘记此行的任务……炸毁公路桥。

    这也是张弛不敢离开战场的原因,虽然此时的缅甸义勇已经溃不成军,但他不敢保证这其中会有漏网之鱼冲上公路桥,毕竟这公路桥是木制的,而且年久失修,一个搞不好只要一个炸药包在上头被引爆就会使其轰然倒塌。

    “砰!”又是一声枪响。

    被打倒的几乎就可以说个小孩……这让张弛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觉。

    事实上,张弛在扣动扳机时犹豫了下,但是当他看到这个十几岁的小孩抱着集束手榴弹而且冲刺的方向是公路桥时,他还是不得不射出子弹。

    “那不过是缅甸人因为营养不良长得比较瘦小而已!”张弛只能这样安慰自己,虽然他在狙击镜里又分明看到小孩倒地时那张稚嫩的脸。

    “砰!”又一发子弹从枪膛里飞射而出。

    这名义勇军很聪明,他并没有像其它人那样起身朝公路桥冲刺,而是沿着战友尸体的间隙缓缓往前爬……在这么紧张的战场上,谁又会在意一具会动的尸体呢?

    他几乎就要成功了,因为他已经爬到了距离公路桥不过十几米远的距离,接下来只要他拉燃炸药包再投向公路桥,那么就没有人能阻止得了公路桥被炸毁。

    但他却忽略了一点,死尸是会流血的,在他爬过那些死尸时身上早就沾满了战友的鲜血,也就是这些鲜血出卖了他……公路上留下了一道长长的血痕,而且血痕直指这名义勇军。

    也许,再迟上一秒他就要成功了,但张弛还是找到了他,于是他就成了一具真正的尸体。

    终于,缅甸义勇军在下方大叫:“我们投降,我们投降,别开枪!”

    而此时的公路上,早已到处都是鲜血和尸体,就连缅甸人骑来自行车也被打得四分五裂的到处是碎片,甚至有的被打翻的前轮还因为悬空而在转动。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张弛还是挺佩服这些缅甸人的,至少他们在战斗中表现出了勇气和精神,而不像英国佬那样一触即溃。

    也许,这是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战斗信念吧,那就是他们要推翻英国人的统治,争取自己国家的独立和自由。

    然而,他们最不应该的就是“病急乱投医”,把独立和自由的希望寄托在日本人身上。

    战场局势很快就被控制了,三排几乎可以说是零伤亡取得了胜利……这里用“几乎”这两个字,是因为有一名战士所处的位置距离重机枪太近,脸部被从重机枪里跳出来的滚烫的子弹给烫伤了。

    这并不怪他……之前的工兵团可以说连轻机枪都很少有,重机枪就更是稀罕的东西,所以战士们在战斗打到白热化时,常常会犯一些类似这样的低级错误。当然,工兵团训练不足也是原因之一。

    想了想,张弛就提着枪钻进了身后的丛林。

    他猜测那名女军官会绕过自己的阵地回到原来的方向,如果幸运的话,走近路的自己还能在半路上截住她。

    果然,当他才走了不过十余分钟,就听到一个方向传来杂草被脚步带动的声音。于是张弛就不再迟疑,猫着腰就朝声音传来的方向靠近。

    后来张弛才知道,他这么做是十分危险的,原因是此时的他毫无丛林作战经验,而对方却是在这片土地、这片森林长大的缅甸人。

    当然,此时的张弛并不知道这一点。

    他才没走一会儿就突然失去了目标传来的声音,这让张弛意识到女军官已经察觉到有人在追着他。

    张弛开始并不明白是什么暴露了自己的行踪,要知道他已经很小心的不踩着树枝也不带动杂草了。下一秒他就明白了,罪魁祸首是腰间的水壶……它在经过水塘时已经被装满了,但由于路上喝了一部份所以是半空的,于是走路动作一大就会发出一声沉闷的轻响。

    突然之间,张弛就发现自己由原来的“敌明我暗”转变成了“敌暗我明”的不利处境。

    这一刻他几乎就后悔自己不应该这么轻率的一个人追上来了,也后悔自己不该这么粗心没有事先察觉到水壶发出的声响。

    张弛端着枪紧张的朝四周望了望,只感觉各个方向都充满了危机,说不准对手就会从哪棵树后或是其它自己意想不到的地方突然跳出来出现在自己的面前……更可悲的是,他想向战友求助却又不敢叫,因为这么做的结果很有可能是战友还没赶到而自己的喉咙已经被割破了。

第四十九章 诡雷

    感谢梦轩思雨、乱乱、心飘浮、英雄无敌他哥、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个老流氓、来喝一杯、铁小猪、寒冰星雨、支持作者喷子滚蛋、天高云淡、火腿真的好吃、bjewjh、光头强、暗暗_啊啊、第一近卫坦克旅、天天开卷有益、华人堂、幻影传说舞几位同学的打赏!

    ********

    想了想,张弛就小心的从腰间把水壶解了下来,迅速挂在身边的一个老藤上,刚走几步又觉得这样还不够,于是又回过头来取出一枚英式手雷,将其埋在土里后小心的拔掉引信布置成了一个诡雷。

    这是张弛在电影上学来的,当然做为半个军迷的他也在网上跟人讨论过具体方法,同时现在也是感觉到生命受到了威胁,否则这下是绝不敢轻易尝试的。

    布置好这一切后,张弛就端着枪在一棵大树后背靠着树干藏了起来……之所以要背靠树干,那是因为他不确定危险会来自哪个方向,背靠着树干至少能保证敌人不会从身后突然出现。

    一阵山风吹过,微微摇晃的树枝就带动着老藤轻轻晃动,于是水壶里的水也若有若无的响了起来……声音大小恰到好处,太大声就会使陷阱过于明显,太小声对方又无法察觉。

    不一会儿,张弛就感觉有人在缓缓朝水壶方向靠近,他担心会引起对方的警觉,于是强忍着探出头去一探究竟的**,只紧紧地抓着手里的步枪,静静地等着,等着……

    “轰”的一声,手雷爆开了。

    几乎在手雷炸响的那一瞬间,张弛一闪身就从树干后跳了出来并用步枪瞄准目标……诡雷的确炸倒了一个人,但却是一名男性缅甸人,并不是他所认为的那个女军官。

    这时张弛就知道自己犯了一个错误,他总以为只有一个女军官逃进了丛林,但其实女军官作为一名军官,身边总会跟着几个警卫员。

    想到这里他想也不想再次跃回树干内。

    “砰,砰……”随着几声枪响,几发子弹带着啸声从耳边飞过,张弛几乎都能感觉到弹头的热度。

    接着又是“砰砰”几声枪响,树干被弹头击中时飞溅的木屑甚至都打到张弛的脸上。张弛不由暗暗叫苦,现在是他不知道对方的位置,而对方却锁定了自己这棵树……现在似乎就只等她绕到另一个方向然后照着傻呼呼的自己来上一枪了。

    “排长!”

    “排长!”

    ……

    好在这时战士们听到这边的枪声和爆炸声赶来了,张弛感觉到丛林中的威胁渐渐消失了,于是不由松了一口气坐倒在地上。

    *******

    缅甸女军官名叫尼拉,这名字在缅甸语里就是“蓝宝石”的意思。

    别看尼拉年纪只有二十一岁,但她却是缅甸德钦党党支部副书记,同时也是缅甸独立义勇军的一个团长。(注:缅甸独立义勇军就是德钦党领导的。)

    在缅甸女人的地位很低,能做到团长似乎有些奇怪。不过这其实也正常,德钦党在日军入侵缅甸时不过只有一千余人,而尼拉又毕业于仰光大学,同时在仰光大学期间积极参加业余军事组织学习军事知识并且成绩优异……像尼拉这样的人才,不说在德钦党,就算整个缅甸也没有多少,于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5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