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裁挥斜匾�
于是哈里斯就决定借此机会也对航母编队及战机着舰等进行一次训练。
他的计划是这样的,航母编队先行出发,在拉包尔及瓜岛路程中央等候,于是就将路程分为均等的两段,每段大慨五百公里左右,战机也分为两批,第一批负责前半段的护航,第二批负责后半段的护航,在中间时就借机训练下战机在航母上的着舰及起飞训练。
当然,能得到训练的还有航母的调度及驱逐舰的护航等等,这也可以算是一种实战演习吧。
坐在c47上的张弛随手翻看着张军华及刘广**同拟定的演习计划……这计划很详细,他们在途中甚至还模拟了两次突发状况,一是发现敌人潜艇,二是发现空中敌人机群。
张弛对这个演习计划很满意,因为这两个演习科目都是针对保护航母而设定的,前者是针对日军潜艇总是以盟军航母为目标,可以对驱逐舰的反潜及为航母护航进行训练。后者则是针对航母大战可能遇到的最大的威胁……敌人的舰载机。
这至少说明了两点:
其一是张军华和刘广中知道在战斗中首先是要保存自己,然后才是消灭敌人……这一点在现代人看起来是常识,但是在这时代却有很多人总是像日军一样,认为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
持这种观点的人总是以日军在战场上取得的一次又一次胜利为佐证。孰不知,日军之所以能一次次的取得胜利并不是因为其战略战术对了,而是日军与中**队的战斗力差距太大了,打的完全是不对称的战斗,这样的胜利并不足以说明问题。
张弛很庆幸张军华没有这样的思想。
其二,是张和刘知道航母编队在战场中的重点是什么,那就是航母。
其实这也并不能说完全是张、刘二人的功劳,哈里斯在这其中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另一方面,张、刘二人还借鉴了许多美日两军航母大作战的战例,比如中途岛海战,再比如瓜岛海战……这其中尤其是瓜岛的几次航母大战,张军华真正了解到张弛在瓜岛海战中是起着怎样的作用后,就不由奇怪的说道:他(打张弛)作为一名陆军军官,怎么像是对海空大战很了解似的?似乎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
越想越觉得奇怪,甚至张军华还借用自己力量想去查查张弛的底细……这倒不是说张军华怀疑张弛什么,而是张军华想知道张弛之前是否读过什么军校或是在哪留过学,但却什么也查不到,就连张弛的家庭出身都查不到,就像谜一样。
不过这在战乱时代并不是什么稀罕事,在日军的屠杀和侵略下,中国有太多人是没有任何档案也没有家庭背景了,只不过张弛的身份有些特殊而已。
张弛当然不知道张军华在查他的背景,在看着演习计划的他,此时还在想着,往后要好好培养下这个张军华,因为就像美国海军的航母舰长都有飞行员经历一样,张军华其实更适合做航母舰长。
当然,这些事情都不是一步到位的,得慢慢来。
合上演习计划书后,张弛就往后一靠,揉了揉额头接着就望向窗外的蓝天白云。
心里想着……新编第七军,这个番号居然会在自己手上了。
史上的新编第七军,其实并不是在这时候出现的,而是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因为陈诚和孙立人不合,于是将新一军给拆成了新一军和新七军两个军。
应该说新七军也是从新一军洐申出来的,现在跟历史也没有太大的区别,只不过提前了好多年,而且也不像现在这样居然拥有航母、军舰、战机,然后还在太平洋战场上与小日本硬碰硬。
望着窗外一层层漂过的白云,张弛就想着:不知道自己将把这个新七军带往何方。
(未完待续。)
第一百八十四章 遇袭
不知过了多久,张弛迷迷糊糊的从睡梦中醒了过来。
粱参谋见张弛醒了,就说道:“你醒的倒是时候,刚好飞到一半,护航机准备换班了!”
“唔!”张弛点了点头,问“情况怎么样?”
粱参谋将目光转向了通讯员,通讯员等了一会儿,就回答:“十二架野猫战机安全起飞!”
“好!”机舱里霎时就响起了战士们的欢呼声。
警卫员小李就有些不明白的说道:“不就是起飞几架飞机吗?有啥啊?他们不是天天都在拉包尔机场飞?”
“去去……”粱参谋笑道:“你就只知道耍大刀,这起飞不一样明白吗?从航母上起飞!那意义就是……唉,算了,说了你也不懂!”
其它战士不约而同的笑了起来。
其实他们也不是很懂,大多时候他们关心的就是在陆地上冲锋陷阵,至于那航母啊、战机什么的,战士们想关心也没那机会和条件,他们的想法很简单,美国佬会的我们也会了,所以自豪、所以高兴!
没过多久,那十二架野猫战机就加入了护航编队,原担任护航任务的十二架战机就放缓速度,接着掉了个头就朝航母的方向飞去。
它们接下来要进行的训练就是着舰训练,在进行了大约两小时的护航任务后,想要完成这一点对中国飞行员来说还是很有挑战性的,所以张弛等人很快又把注意力集中在了步话机上等着航母那传来的消息。
“一号机,安全着舰!”
“二号机,安全着舰!”
……
在通讯员报到八号机安全着舰的时候,天空中突然传来战机的呼啸声。
张弛闻言脸色不由一变,很有可能是遭遇鬼子的战机了。
果然,下一秒通讯员就神色大变的望向张弛:“师座,发现鬼子战机,八架零式!”
闻言张弛心下不由狠狠地一抽……如果按正常情况,以作战经验丰富的美军飞行员,在用野猫对付日军的零式战机时也得双机编队对付一架零式才有胜算,而现在日军却有八架零式,而我军只有十二架“野猫”,更严重的还是中国飞行员大多还是第一次参战的新手。
当然,这只是进行初步的实力对比,如果日军飞行员也是素质不高的新手的话……
但张弛很快就摇了摇头否定了这个想法。
原因是日军战机出现的时机恰到好处……正好在两批战机交替后的一会儿。
在这个时候,刚刚替换上来的十二架战机才刚刚起飞成功松一口气,还没来得及进入状态就遭到敌人袭击,心理准备肯定不够,于是战斗力也就无法正常发挥。
更厉害的还是……被替换下去的战机还在着舰,而且着舰了一部份,这就意味着它们包括航母上的战机都很难及时为c47提供支援,因为这很有可能会造成调度的混乱。
因此,张弛判断:日军这批零式战机是有备而来,目标就是张弛所搭乘的这架c47。
因为日军战机是有备而来,所以他们肯定会挑选战斗经验丰富的飞行员来执行这个任务。
张弛想的没错,这批飞行员的确是日军优秀的飞行员,其中甚至还有在日军中被称为“最强的零战驾驶员”及“零战虎彻”的岩本彻三。
这个岩本彻三据说在战场上击坠了八十架敌军战机……这里用据说,是因为日军航空兵是不计算个人击坠敌机数量的,这是日军航空兵的一种特色,据说是为了表现一种集体主义,也就是更强调集体击坠敌机的数量,认为那是集体的功劳而不应记在个人头上,所以日军的个人击坠数绝大多数都是飞行员自己说的或是战友估计的。
而上过战场的飞行员都知道,自己说的与战友估计都不是很准确,自己说的往往会夸大,而且有些击伤的战机也无法确定到底有没有坠毁,战友估计则更是耳听为虚。
所以日军的个人击坠数往往都会加上“传闻”两字,而美军却会用各种情报加以证实这些个人战果并视作一种战绩载入档案,所以美军的个人击坠数就更加准确。
这个岩本彻三,据说还是个视力只有1。0的飞行员,但他却总能在战场上第一时间发现敌机,別人问他原因,他一般回答:“靠感觉!”
他所带领的编队,偏好使用一击则退的战法。通过活用机上的无线电和莫尔斯电码来从基地确认敌机的方向,选择恰好的位置,以优越的高度和速度来选择攻击时机。
不过这次偷袭他们却不能用惯用的这种战法。
这一是因为他们的目标是击毁c47运输机,没有达到目标的话就不能一击则退。
二是因为他们担心被敌人的雷达探测到,所以一直贴着海面低空飞行,直到得到攻击命令时才迅速爬升……这也是张弛等机群还有一点准备时间的原因。
张弛不知道是因为什么泄漏了消息让日军掌握了这个情报,但此时并不是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现在应该是怎么渡过眼前这个难关的时候。
“哒哒哒……”机枪声很快就响了起来。
张弛在c47的机舱里头看不清外面发生了什么,但却知道中日战机此时肯定已经打成一团了。
“师座,张大队长电话!”通讯员将步话机送到张弛面前。
“我是夜莺!”张弛接过步话机就叫道:“现在什么情况?”
“夜莺!”步话机那头传来张军华焦急的声音:“编队遭到鬼子的袭击,请求转交指挥权!请求转交指挥权!”
一听这话,张弛就知道张军华这是慌了,他认为自己不能胜任这次指挥,于是就想在第一时间把指挥权交给张弛。
但张弛却很清楚,自己身在局中而且还是在狭窄的机舱中,无论是视线还是情况知道的都十分有限,如果由自己指挥的话,不仅于事无补还有可能会坏事。
于是他想也不想就回答道:“请求驳回,这场仗必须由你指挥!”
(未完待续。)
第一百八十五章 诱饵
“可是师座……”
“没有可是!”张弛打断了张军华的话。
其实张弛很了解张军华这时在想什么,张军华的分析是与张弛一样的,他初步对敌我形势做了个对比,得出的结论是中**队的十二架“野猫”想要拦截住日军八架零战的可能性很小。
这其中也有一方面是中国飞行员平时受的训练是不与零战缠斗,但现在它们要保护c47就不得不与日军零式缠斗,于是这结果就显而易见了。
但现在又是千钧一发的关键时刻,尤其是空战,往往就是十几分钟甚至几分钟内就会结束,所以容不得张弛及张军华有半点迟疑。
于是张弛当机立断的对张军华下令道:“这样,我指挥c47编队,你指挥战斗机编队作战,作战方针……就是以c47为诱饵,明白吗?”
“明白!”张军华习惯性的应了声,但很快又回答道:“报告师座,不明白!”
张军华不明白的是……战斗机是保护c47的,怎么能以c47为诱饵呢?这不是舍本逐末吗?!
“不明白也得明白!”张弛几乎是用要杀人的语气大声对着步话机喊道:“执行命令,照做就是了!”
“是!”张军华无奈的应了声。
随即很快就向战斗机下达了一连串的命令。
几乎与此同时,刺耳的机枪声就响了起来,甚至还有一串子弹像割草机似的“哗哗哗”的从张弛旁边扫过,两名警卫员赶忙把张弛扑倒在地,只气得张弛大叫:“滚开!”
也难怪张弛会发火……要知道日军零式战机使用是97式7。7mm口径的机枪,这又哪里是人的身体可以挡得住的?所以警卫员的这个习惯性的动作不但不能起到任何保护张弛的作用,还阻碍了张弛的指挥。
不过张弛也没时间跟警卫发火,而是冲着步话机大喊:“夜莺一号,夜莺一号,我是夜莺二号!”
“夜莺二号,我是夜莺一号!”步话机那头传来了王麻子的声音。
这时的张弛也不跟王麻子这个军长客气了,他冲着步话机喊:“听我命令,十秒后转向俯冲!”
“明白!”王麻子回答。
就在这时,张弛就看到窗外一架“野猫”带着黑烟和火头,发出刺耳的啸声往海面高速栽倒下去,显然中国航空大队的护航编队已经处在了下风。
十秒的时间不过眨眼之间,很快两架c47就带着一阵马达声脱离了护航编队往下俯冲……这种做法应该说并不符合常理,原因是c47的最高速度只有每小时360公里,而日军零式战机的最高速度却达到每小时533公里。
在这么大的速度差距上,零式战机要追上c47可以说是轻而易举的,甚至因为“野猫”战机的最高飞行速度只有每小时515公里,略低于零式战机,所以很容易就形成c47没有任何保护单独面对日军零战的局面。
所以,更安全的打法是c47保持在“野猫”的护卫中直到援军来临,但张弛却反其道而行之,似乎是犯的兵家大忌做了一个很不明智的决定。
但日军飞行中队的指挥官岩本彻三却在发现c47的举动时不由暗赞了一声:“真是聪明的家伙!”
岩本彻三最清楚这时的形势,如果c47继续呆在“野猫”机群的保护中的话,由于“野猫”在灵活性上远不如零战,甚至“野猫”还会因为要保护c47而无法机动,在瞄准对敌机时还会因为担心误中c47庞大的机身而不敢开枪……于是“野猫”的命运似乎只有一架接着一架的因为替c47挡子弹而被击落,一旦“野猫”被打光了,那么c47也就是零战的囊中之物怎么也跑不了了。
这也是岩本彻三最初的计划,他有信心将这些敌机全部吃掉。
但现在情况却不一样了……c47改变了航线脱离了“野猫”机群,而且还是高速俯冲。
首先,这会使“野猫”放开手脚与日军零战缠斗。
其次,更重要的是这会使日军战机陷入两难的境地:是继续与“野猫”缠斗呢?还是去追击c47?
如果继续和“野猫”缠斗的话,干掉这十二架“野猫”问题不大,但很有可能会因此而失去击坠c47的机会,因为岩本彻三发现,这两架c47的航向是航母的方向,这就意味着它们很快就会得到另一批支援。
如果追击c47的话,那就必须跟着c47一起俯冲……这会面临什么问题就不用说了,零战的俯冲性能不好,俯冲时不能太快,否则发动机易熄火甚至脆弱的机身还会因此而解体。而“野猫”则必定会紧追其后,于是在这俯冲追击的过程中,零战就必然会把自己的“屁股”暴露在“野猫”的枪口下。
同时看到这一点的还有在雷达前看着战局的张军华,他这才明白张弛之前所说的“以c47”为诱饵是怎么回事。
于是他在第一时间就下达了一连串的几个命令:
“护航编队继续与敌机缠斗,若敌机追击就死死从背后咬住,力求在其射击前将其击毁!”
“第三中队紧急起飞,务必击毁追击c47的所有敌机!”
“所有军舰防空火力准备,在c47编队后方炸开一道弹幕,注意不要误伤已方战机!”
这三道命令可以说是恰到好处,而且也正是张弛所希望的。
岩本彻三在几秒钟的迟疑之后,当即就下令战机分为两组,每组四架,一组由小泽少尉带领与“野猫”缠斗,另一组则由自己亲自带领去追击c47。
客观的说,岩本彻三的这个决定是正确的,因为追击c47并不需要那么多战机,这样分成两组一方面可以保证完成任务,另一方面留下与“野猫”缠斗的战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还可以保护追击组的后背。
但问题就是,日本战机原本在数量上就处于劣势,此时把这战机这么一拆分,数量上的劣势就更加明显了……留下的四架零战,就算飞行员经验再丰富、空战技术再高超,也挡不住十余架“野猫”。
(未完待续。)
第一百八十六章 大幸
于是正如岩本彻三所预料的那样,在他们俯冲紧追着c47的时候,就有五架“野猫”越过日军的阻击火力恶狠狠的咬住岩本彻三等人的尾巴……
“哒哒哒……”一片密集的子弹很快就从“野猫”上倾泻下来,也不知道是距离远还是敌机枪法差,或者也可以说是岩本等人机动技术老道,他们利用战机的旋转及小幅度的左右摆动很成功的躲过了这些子弹。
但在枪声停下的时候,岩本还是发现位于其左翼的松岛贺一的机翼上冒起了黑烟并燃起了火头……是穿甲燃烧弹,岩本望向松岛贺一,那是跟随他三年的部下,岩本和松岛在空中的配合可以用“默契”这个词来形容,可以说,岩本立下的功劳与松岛是分不开的。
可是现在……
松岛也知道自己的命运就要到此为止了,日本战机就是这样,虽然拥有灵活、航程远等优点,但只要被几发子弹击中就很有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局面。就像现在这样,松岛就只有等死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