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闻言粱参谋不由点了点头:“是着险棋!不过……如果成功的话,我们却能以更小的代价拿下折钵山!”(未完待续。)
第四百一十四章 382高地
正所谓“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战场上就是不冒点风险就得到不到更大的利益,远征军的军官们都知道这一点,所以对张弛的计划也都没有意见,于是这个计划很快就得到了实施。
凌晨四点五十,经过五十分钟的行军,二团一个营的部队总算是在382高地上打响了战斗。
确切的说,战士们是用了二十几分钟的时间到达了382高地,接下来的十几分钟虽然没有打响战斗但其实也算是打响了战斗,原因是一营的战士已经渗透进日军驻扎的382高地,在打响战斗的那一刻都越过了382高地的半山朝日军的山顶阵地前进了。
一营的战士怎么能这么轻松的越过日军的防线并深入到腹地才被发现?!
开战之前,张弛和远征军军官们就认真侦察并分析了382高地的日军的情况,驻守在这个高地的日军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成份十分复杂……它们有日军109师团的、有朝鲜工兵和冲绳工兵(这部份人是用来构筑坑道工事和机场的,在中**队赶到时坑道工事和机场都还没完工),还有日本海军特别陆战队的。
成份复杂也就意味着有空子钻,于是张弛马上就从部队里把朴中炯一行人找来……他们原本就是日军置下的朝鲜工兵,只不过在瓜岛战役时投降并被远征军收编了,而此时就正好用得到他们。
接着,吴宇航就命令这些人全都换上日本军装……在准备军装时倒还有些麻烦,虽然前一夜日军在进攻中国防线时留下许多尸体,但那些尸体有相当一部份都是被火焰喷射器烧得焦黑的,所以想要凑齐九百余套日军军装还真是有点难度。
(注:中**队因为与美海军陆战队统一装备和编制,所以一个营有九百多人……标准的应该是954人,包括3个240人的步枪连及一个装备4门81毫米m1式迫击炮的迫炮排,另加213人的营部。)
不过还是朴中炯这一干原朝鲜工兵有办法,他们将那些从日本兵尸体上扒下来的破烂军装全都堆在一起,然后掏出针线和剪刀麻利的“拆东墙补西墙”,很快一套套日本军装甚至是军帽就出现在战士们面前,甚至有时大小尺寸都可以按照要求做。
对此中**队倒也是见怪不怪……朴中炯等人是朝鲜工兵嘛,朝鲜工兵在日军体系里是下等人,那缝缝补补之类的事还不是常干?!就像中**队以前在国内的时候也是难得穿上一身新军装。
接着一行人就一路沿着382高地的山路大模大样的往上走,碰到有日军哨兵问起就由朴中炯等人回应……虽说是不是日本人一听日语就能区分,但朴中炯等人的身份原本也就是“朝鲜工兵”,这让一营很轻松的就越过日军防线直插山顶阵地。
直到有几名货真价实的冲绳工兵稀里糊涂的走进这支队伍与战士们一同行军,走着走着才发现有些不对劲……这支部队虽说是“朝鲜工兵”,但怎么武器装备却会如此先进,又是机枪又是迫击炮的,还有火箭筒、火焰喷射器,再认真一看这些士兵手里端着的步枪,除了前面几个做样子的是拿三八在盖外其它的清一色都是美式伽兰德步枪。
这倒也不是说一营不知道这一点,而是日式装备与美式装备的差距实在太大,而且习惯了使用美式装备突然用起三八大盖来那就是各种不适应……这会使部队的战斗力成级数的下降,所以一营宁愿冒着被识破的险也不换日式装备。
一营疏忽的一点是:尽然会让几个真正的日军混进来而不知情。
不过话说回来了,战士们那是在黑夜里埋头行军,而且周围还都是敌人,谁会注意到队伍里是不是多出了几个“外人”。
结果这几个冲绳工兵霎时就“哇啦哇啦”的大叫起来,拔枪就要动手……一营的战士一见情况不对,当即先下手为强三、两下将他们撂倒在地,但始终还是让其中一名日军朝天开了一枪。
这一枪就捅了马蜂窝,四周的日军起了疑心纷纷朝一营的位置集结。
陈中屿见已经瞒不下去了,干脆一不做二不休,下令:“弟兄们,冲啊!”
“冲啊!”
……
382高地的战斗就此打响。
这个方向的战斗很简单,就是占领382高地的山顶阵地。
山顶阵地对于到处都是坑道的高地来说绝对是重中之重……原因是坑道是挖在山里的,也就是说所有的坑道及坑道口都低于山顶阵地。
如果山顶阵地在日军手里,那么日军就可以依靠山顶阵地与坑道互相配合,灵活的从各个方向打击进攻的敌人。
但是,如果山顶阵地在远征军手里,那么日军就会像是头顶上被压了块大石一样动弹不得……他们所有的活动都只能限制在坑道里了,一出坑道就有可能被位于山顶阵地的敌人压制或是击毙。
其实不只是382高地是这样,折钵山也同样是这样。
一团对折钵山的进攻也是抢占折钵山的山顶阵地并坚守,只要能守到天亮,那么一切都好办了。
这也是张弛选择在凌晨四点开始行动的原因……等部队攻上了山顶阵地然后再守上一会儿,就差不多天亮了。
天色一亮,中国海军的舰炮及战机就可以为驻守山顶阵地的部队提供火力援助,同时山顶阵地的部队还可以与山脚下的进攻部队两面夹击配合着将日军坑道口一个个封死。
对于382高地的战事,张弛并不怎么担心……382高地的日军鱼龙混杂,日本海军与陆军之间的矛盾又很深,在这黑夜里他们很难形成统一的指挥,所以要初步控制这个高地的问题不是很大。
问题就在于折钵山。
在382高地的枪声响起的那一刻,早就做好准备的一团三个营纷纷从希金斯船上翻到海里朝折钵山游去。
现在,就看折钵山的日军是什么反应了!
(未完待续。)
第四百一十五章 声东击西
此时的栗林忠道正在折钵山的指挥部里睡觉。
连日来的指挥以及困扰使他一直都没能放心的休息,直到听说了日本联合舰队将分出一支舰队来增援硫磺岛的时候……他一颗悬着的心才放下了一半。
人有时就是这样,在紧张、焦虑时就感觉不到累,这从科学方面的解释就是紧张时肾上腺激素就会加速分泌使人保持清醒和活力,这也是紧张之后不易入睡的原因之一。
但是在烦心事解决之后,一轻松下来,那身体就像是紧崩的发条一样突然发松,接着各种疲倦、酸痛就有如潮水般的涌来。
栗林忠道此时就是这样的情况,他甚至还在“隆隆”的炮声中打起了鼾。
这时堀江义孝就猫着腰快步跑了进来,一边摇着栗林忠道一边叫道:“中将阁下,中将阁下……敌人渗透进382高地并展开了进攻,382高地就要守不住了!”
“什么?”闻言栗林忠道不由从梦中惊醒,他愣愣的看着堀江义孝,过了好一会儿才问:“什么时候的事?”
“就在刚才!”堀江义孝回答:“我也是刚刚得到消息,大慨有一个大队的中国部队伪装成朝鲜工兵混进382高地,然后迅速攻占了382高地的山顶阵地!”
中**队会这么快就拿下382高地的山顶阵地其实一点都不奇怪……驻守山顶阵的鬼子都还以为敌人还远着呢,而且,在他们的下方,是一层一层又一层的由坑道、战壕和碉堡混合组成的防线,这山顶阵地除了会偶尔挨上几炮外可以算是最安全的地方。
所以,驻守山顶阵地的两个小队的日军基本都躲在战壕或是防炮洞里睡大觉……日军在山顶阵地只安排两个小队,是因为他们打算层层防御,守不住了再往后退,而且底层的坑道都与山顶阵地相通,坑道口被敌人炸毁之后就可以通过垂直坑道转移至上一层甚至是山顶阵地防守,所以山顶阵地不需要太多人驻防。
这些日军因为是在“隆隆”的炮声里睡着的,所以大部份人在远征军们高喊着发起冲锋的时候还没有从梦中清醒,直到中**队冲到他们的战壕前并掷出一排排的手榴弹才猛然将他们惊醒。
这说起来也好笑,炮声和喊杀声都没法将这些日军惊醒,手榴弹进他们战壕里轻微的响动却让他们突然意识到危险并做出反应……这或许就是所谓的条件反射,其实谁也不知道这些日军在这一刻到底是睡着的还是清醒的。
但是不是清醒的已没有太大的意义……
因为一阵轰响后日军已经被炸得人仰马翻,接着还没等日军来得及组织防御,一把把带着刺刀的步枪就出现在他们的面前,而此时许多日军甚至连枪都还没有摸到。
栗林忠道听到这个情报后就完全清醒了,他很快就意识到这意味着什么。
382高地正好挡在折钵山与元山山区中间,382高地要是失守,那不仅意味着机场一大部份的控制权或落到中国人手里,更意味着折钵山会就此被孤立甚至还会被压制……382高地海拔382米,而折钵山的海拔只有160米,382高地对折钵山有居高临下的优势。
“快!”栗林忠道赶忙下令道:“命令千田少将马上组织反攻夺回山顶阵地!”
栗林忠道这里所说的千田少将指的是日军109师团第二混成旅团旅团长千田贞季……第二混成旅团也就是驻守382高地的部队。
正如之前所说的,混成旅团无论火力还是机动力在日军中都是相当低劣的,混成旅团这个编制在日军中大多都是担任占领区的静态守备及治安工作。
由此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美海军陆战队在硫磺岛打成那样的高伤亡实在不值得称道……事实上,就算是在之后的越战及抗美援朝,美军都极度不适应类似的战场环境,何况还是基本没有作战经验时的二战。
所谓的硫磺岛战役不过是美军出于战争的需要将战果夸大并利用媒体美化而已,其实质是占据全面海空优势并以数倍的兵力对付一支二、三流的日军部队,但伤亡却超过日军。
当然,这种夸大和美化其实也是有必要的,正如中**队也会对战果进行“夸大”和“美化”一样,这是让军队保持士气并坚持战斗的一种必要的手段。
“是!”堀江义孝应了声。
“等等!”栗林忠道想了想,就补充道:“你是说……敌人只有一个大队的兵力?”
“是!”堀江义孝回答。
栗林忠道看了看表,摇头笑道:“中**队实在是狡猾啊!”
“中将阁下的意思是……”堀江义孝有些疑惑不解。
“现在就快天亮了!”栗林忠道说道:“中国部队肯定还有援军,他们可能在山脚的某个地方做好准备,只等着天亮……然后就配合海空军,以及占领山顶阵地的部队几面夹攻!”
“原来是这样!”堀江义孝不由恍然大悟:“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第2旅团就很难夺回山顶阵地的控制权了!”
“嗯!”栗林忠道点了点头,想了想,就说道:“除非……我们为382高地提供火力支援和援兵,这样就可以从几面打击敌人!”
应该说,栗林忠道考虑的是正确的,但也恰恰是因为他这个正确的考虑,才使他落入了张弛设下的圈套。
折钵山的炮声很快就响了起来,栗林忠道组织起折钵山及362高地的迫击炮和榴弹炮朝382山顶阵地实施轰炸……
这种轰炸很显然是对日军有利的,因为位于382高地的日军可以事先躲进坑道,炮弹在外头猛轰,炸的都是无法躲进坑道的敌人……这方法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时也常用,然后等炮声一停,坑道里的部队就钻出来朝占领表面阵地的敌人发起猛攻。
然而,虽然驻守在382山顶阵地的一营的确遭受了一些伤亡,但栗林忠道却上当了。
因为,中**队真正的重点,其实是……折钵山。(未完待续。)
第四百一十六章 折钵山
按照栗林忠道的命令,折钵山很快就派出了两个中队360人前去增援382高地。
这毕竟是在夜里,鬼子也因为担心会相互之间出现识别混乱,同时折钵山的兵力也只能派出这么多援军。
当然,这些援军肯定是出去后就回不来了……折钵山正面最窄的位置只有800米宽,这既有利于鬼子的防御同时也有利于中**队对其实施封锁,甚至中**队一个营近一千人的部队还在路上对这支部队设下了埋伏。
不过,埋伏在路上的部队却眼睁睁的看着这些日军从自己的枪口下走过……他们的任务是保证折钵山的日军只出不进。
之所以这么做,主要是担心太早暴露了战略目标。
如果这时候就打响伏击战的话,栗林忠道就会心下一惊……中**队竟然早就料到自己会派向382高地派出援兵并事先在路上设下埋伏,那是不是代表中**队另有目的?于是很快就会想到折钵山……
所以,这场仗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把二团一营的部队作为一个诱饵,一个吸引日军火力和注意力的诱饵。
按一般人的想法,这对二团一营的战士或许会有些不公平……但战场就是这样,每个部队都有自己的任务,有时任务会轻松些,有时任务会重些,不可能做到每支部队都一碗水端平的。
其实,一团的任务也一点都不轻松。
此时的他们正一个个有如幽灵似的小心翼翼的从海水里冒出头来,然后蹑手蹑脚的将包在雨披里防水的装备抱上岸,用最快的速度取出装备将自己武装起来。
与此同时,打头的数十名战士就背着绳索像支灵猴一样沿着悬崖朝折钵山上爬去……他们是一团的侦察兵,是精锐中的精锐。
此时他们的作用就是为部队开辟道路拓展相对安全的空间……要知道一个团有三千多人,这三千多人里总是会有些素质不过关的或者是因为这样那样的问题在行动中出什么状况的,而如果有侦察兵在前头开路就会尽可能减少这方面的危险。
侦察兵果然不负众望,他们一路将日军哨兵无声无息的消灭掉……这一点的实际难度要比张弛等人想像的要低得多,原本张弛等人总以为日军居高临下嘛,随便探个头或是战士们弄点声音什么的,都有可能引起鬼子的警觉,而一旦被日军发现……远征军就只有在悬崖峭壁上强攻,这难度是显而易见的。
但事实却是……在这几面朝海的方向日军只有少数几名哨兵,而这些哨兵甚至都还是明哨……他们大多都是打着手电和探照灯对着海面乱照,侦察兵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知道他们的位置。
另一方面,就算远征军战士发出点声响,也因为折钵山的日军正忙着朝382高地打炮而被炮声掩盖了。
于是所有的一切都进行得很顺利,侦察兵们很快就爬到了山顶并神不知鬼不觉的控制了一个立足点,接着就固定好绳索并将其另一头抛了下来。
接下来的事就好办了,战士们一个接着一个的沿着绳索往上爬。
应该说,这是张弛计划制定得好,日军从头到尾都没有察觉到中**队的动作,在他们还在因为382高地山顶阵地的失守而慌了手脚的时候,中**队已经像蚂蚁一般密密麻麻的攀附在折钵山三个靠海一侧的崖壁上。
当然,这其中也有一部份原因是折钵山本身并不高,只有一百多米。
据战后参与这一仗的战士回忆……有时我们经过的地段距离鬼子朝海的射孔只有一米远,我们甚至都可以听见他们的交谈声,也可以看见他们吸烟时冒出的一点点星光。那时我就有一股强烈冲动想要朝里头丢上一枚手榴弹,但最终还是忍住了,我相信其它人也与我一样。
如果可以,中国部队甚至还可以迟些打响战斗,但到了后来,山顶阵地上由侦察兵开辟出来的落脚点都已经是人满为患站都没地方站了。
于是同乡人才不得不下令发起进攻。
当然,这所谓的发起进攻也不是一阵喊杀往前冲,那只会让敌人在第一时间逃回坑道并组织防御。
战士们依旧贯彻张弛的命令……只要没被敌人发现,就坚决不主动暴露。他们一个个摸向敌人的防线和要点,能摸掉的就摸掉,能潜伏的就潜伏。
直到一名日军发出临死的惨叫惊动其它日军后,战士们才猛然发难朝日军防线发起雷霆一击,而此时的日军炮兵甚至还在一发接着一发的朝382高地打去一发发炮弹……震耳欲聋的炮声使他们根本就没有发现附近黑暗中的状况。
中**队的这个冲击对折钵山的日军是致命的。
因为这不仅仅是占领折钵山山顶阵地的问题……折钵山是个半死火山,它的山顶阵地其实没有多大的面积,根本就容不下一团三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