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第3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这政委、教导员、指导员制度……张弛就是把我党的那一套搬过来了。

    事实上,这也不能完全说是搬我党的,因为指导员这东西是国民党发明的……北伐战争时国民革命军就设有党代表和政治指导员,只不过这些大多是虚职没什么实权,而且还没有设到连一级。

    但是现在,张弛却把指导员设到了连一级,而且用来监督部队的政治教育和思想作风问题……这听起来好像没什么实权,教育和思想嘛,又不是指挥打仗。

    然而,教育和思想……也就意味着整支部队的战士该怎么想该怎么做,全都掌握在指导员手里了。

    换句话说,就是枪口对准谁由指导员决定,怎么开枪或者打几发子弹……这才是由连长决定的。

    这两者谁的权力大谁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那就不言自明了。

    接着张弛就把具体实施这种制度在会议中详细商讨,并马上就将已经挑选好的指导员、教导员、政委分配到各部队……这其实有相当一部份已经做了,那就是之前张弛安插到各部队任职的远征军战士,现在只需要对其重新分配下也就可以了。

    对此,粱参谋曾经劝过张弛。

    “师座!”粱参谋说:“现在正是我们刚拿下东北大局未稳的时候,这么做万一引起几支部队的抵触……那未必是件好事,倒不如从长计议!”

    但张弛却否定了粱参谋这个建议。

    打铁就要趁热,长痛不如短痛,改革这东西越是往后拖就越是难执行。

    更何况……**部队的军纪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尤其是那些当兵的打了胜仗后很容易就会作威作福的祸害百姓,所以有句话叫“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也正是军阀混战时中国百姓的真实写照,军阀间打来打去,不管是谁赢了谁输了,苦的都是老百姓。

    此时的**还没摆脱这种军阀的思维,事实上……国民政府从来就没有真正的统一过,蒋系不过是最大的军阀而已。

    如果姑息这种作风并任由其发展下去,很有可能就会把失去百姓的基础,那时再想改变远征军的形像那就困难了。

    同时,张弛也觉得可以趁着这时机就狠狠的把蒋系的那几支部队整训一番。

    这一方面是为了提高部队的战斗力,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真正控制这些部队,也就是把它们从蒋校长手里抢过来。

    至于这些部队有可能抵触……张弛并不担心。

    因为张弛已经做好了应对的准备:

    首先,张弛手里有新七军,这就是一件镇国神器,蒋系的那三个军哪个不服就打哪个。

    其次,张弛有美国的支持……这关系到部队的补给问题,蒋系那三个军真敢反抗?要是反抗的话,只要美国方面的补给一断,蒋系军队就只能拿刺刀和牙齿跟新七军打了。

    再次,张弛这次是铁了心的要取得低层战士和百姓的支持。

    这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改革对低层战士和百姓大众都有利,就算蒋系军官抵触反对又能怎么样?他手下的兵都不听其指挥而愿意跟着张弛混吧!

    而葛从勋显然没有意识到张弛这一招的厉害,他回到自己的指挥部后,就“哼”了一声,笑道:“张弛那黄毛小子,以为派几个指导员过来就可以抢走部队的指挥权?他也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吧!”

    葛从勋以为,这指导员还不就是像之前远征军分配进来的军官一样?只不过换汤不换药改了个名称而已。必要时找个借口将其架空甚至是抓起来也就是一个命令的事。

    但葛从勋很快就意识到,真正把事情想简单的是他自己。

    因为指导员进入部队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登名造册。

    登名造册表面看起来不算什么,不过就是按人头点名并登记户籍建立档案而已。

    但问题是……**部队中存在着许多吃空晌的情况,也就是许多人其实是牺牲或是调走了,但是军官却隐瞒这个情况,继续帮这部份人领军晌,当然这些军晌都落入军官的腰包。

    登名造册这事一搞,所有吃空晌的事就浮出水面……要查出这事其实很简单,只要把登名造册的名单与部队在编名单一对比,很快就查出一大批有作风问题的军官。

    如果说这事对基层战士影响不大的话,克扣军晌那就为各部队战士所不能容忍了……吃空晌是亏空了上头拔下来的军晌,与在岗士兵关系不大。而克扣军晌却是当官的把军晌一层层盘剥下来,到士兵手里已经所剩无几了。

    这事也很容易查,一问士兵们具体拿到了多少军晌……居然还是拿着国内每人一块大洋。

    (注:**军晌根据部队不同晌银也不一样,嫡系部队一到五块大洋,杂牌部队往往只管饭。)

    而实际上,这些蒋系部队自打走进缅甸由美军供应补给的时候就是由美军发晌了,也就是新兵12卢比,中士14,上士16。

    换算一下这些士兵拿到手的晌银连十分之一都不到。

    这一来各部队的士兵们都不答应了,于是风起潮涌的要求上头给个说法。

    另一方面,指导员却在保证往后的军晌会由他亲自分发到每个士兵手里……有句话叫“有钱能使鬼推磨”,钱掌握在指导员手上,那士兵们还能不听指导员的话么?

    当然,话也不能完全这么说,这其中还包含了上级军官欺骗压榨基层士兵使士兵对其失去信任,而指导员却可以为他们讨回公道替他们作主,于是很快就取得了战士们的信任。

    (未完待续。。)

第五百八十七章 请战

    这么整下来,才一个星期就把葛从勋搞得一脸黑线……

    “军座,我们不能这样坐以待毙啊!”林参谋对葛从勋说道:“再这样下去,54军很快就不是我们的了!”

    葛从勋不满的“哼”了一声,林参谋说的这些话他又哪里会不知道,政委、指导员制度不过才实施几天,他在部队中的左膀右臂就一个个因为作风问题而被赶下台……

    这其中尴尬的还是他不得不这么做。

    要知道这些军官犯的是“吃空饷”、“克扣军饷”这样的事……如果自己护短强行把这些军官保住的话,那就会惹恼了整个54军的士兵,自己都有可能因为失去威信而成为光杆军长。

    如果不护短的话,那就只能看着那些政委、指导员一个个把原军官赶下去,然后再从士兵中选出一个个新军官。

    要是任其这么发展,自己最终还是会成为光杆军长。

    葛从勋暗道自己还是小看了这个张弛,没想到这看起来像是无足轻重的一招却隐藏着这样后着。

    不过,说起来这也怪自己的部队存在太多**的现像以致让对手有机可乘。

    但话又说回来了,**部队的军官里哪个不吃点空饷不扣点军饷的?真要是说没这毛病的只怕就是远征军了吧……而张弛也就是利用了这一点。

    “军座……”

    “别军座军座的!”葛从勋有些不耐烦的对林参谋说道:“这些我都知道,你倒是想想解决的办法!”

    这一来林参谋也不由愣住了,这事还真不好解决。

    像以前一样把政委、指导员架空吧,政委、指导员因为整治了作风问题所以得到了大部份士兵的信任和拥戴……政委、指导员揪出了一大批的“驻虫”并将士兵的军饷提高了十几倍,士兵不信任拥戴他们那要么就是“驻虫”要么就是脑子进水了。

    所以,就别提什么架空指导员了,指导员架空蒋系军官还差不多。

    强行把这些政委、指导员赶出去吧,这些政委、指导员已经得到了基层士兵的拥护,强行赶出去或是控制住只会引起众怒,何况这些政委、指导员背后还有一个张弛带领的新七军。

    想了想,林参谋就建议道:“军座,要么……咱们从蒋校长那边借点力?”

    “蒋校长那边还能借什么力?”葛从勋没好气的回答道:“他自己顾自己都顾不过来了,而且还把张弛推到副司令的位置上,咱们还有什么好说的?!”

    葛从勋一直对蒋校长的这个做法有意见,他的想法是……如果蒋校长把他葛从勋任命为第二路远征军司令压着张弛那小子,事情也不至于发展到这地步。

    但明眼人都知道,他葛从勋在东北这一仗只是配角中的配角,何德何能可以当上第二路军司令号令四个军尤其这其中还有实力可以辗压其它三个军的新七军?何况就算蒋校长肯这么做美国人也不会答应,美国人答应新七军的将士也不会答应,所以他这想法有些异想天开了。

    “军座!”林参谋指着地图说道:“你看……咱们与重庆对侵华日军形成两面夹击之势,现在是不是该……”

    “哦!”葛从勋闻言不由一愣,林参谋的这个建议有那么点意思了。

    简单的说,就是借蒋校长之口命令第二路远征军乘胜追击杀入河北并一路南下。

    当然,收复失地只是一个借口,这一打起仗来……张弛这改革也就要暂停了,不仅要暂停,甚至还因为作战的需要不得不重新启用那些被解职处分的军官,新上来的军官大多没有指挥经验嘛!

    这样一来蒋系部队就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保住自己的势力,同时新七军对各部队的控制也会随着战局的展开而进一步弱化……将在外军令有所不授嘛!

    于是葛从勋没再迟疑,当即就给第53军、第6军军部都发了个电报……他相信李镇、吴学新两人也会支持葛从勋这个做法。

    不过在这一点上葛从勋却想错了,李镇没有响应。

    李镇没有响应的原因很简单,他是第六军的,第六军自从在缅甸打了败仗之后除了甘丽初被解职外,各级军官都受到处分,甚至第六军都面临被取消番号的危险。

    与之相应的,就是第六军的待遇和军饷也就成级数的锐减……按上面的话说,就是用军饷养一支不会打仗的部队,还不如养一群马,马在战场上还能运送补给。

    这使得第六军官兵一度只能吃上一口饭,甚至有时连饭都吃饱,在这种情况下有关系有背景的就全都调出去了,于是第六军反而变成最“清廉”的一支军队。

    做为第六军军长的李镇,他本身就是士兵们选出来的,而且他自身又不存在什么作风问题,于是反而很支持张弛实施的这种整风制度。

    不过这对葛从勋的计划也没什么影响,53军、54军两个军长先后致电蒋校长请战,要求乘热打铁由北往南沿着铁路线夹击日军彻底将日军赶出中国。

    蒋校长的性格就是“胜必骄败必妥”,一看葛从勋和吴学新的请战电报不由“龙心大悦”,当即就给张弛发了个电报:

    “如今日军已如丧家之犬,我军该抓住机会一战而胜。命你部挥师南下收复河北、山西、河南,与我部于湖北会师……”

    张弛看到这个电报不由愣了下,远征军这才刚刚拿下东北呢,东北未稳不说,就十几万的兵力……还往南打收复三个省?这样做的话,必定会造成东北兵力空虚把后背亮在了日军位于朝鲜的第十七方面军面前。

    如果日军第十七方面军乘势攻入东北,那么冈村宁次的下场就要落到中国远征军身上了。

    更重要的还是,重庆方面刚刚在豫湘桂会战中元气大伤,他还有什么能力发起反攻呢?

    这时张弛收到了一封李镇的电报,于是就明白了……原来这还是东北的两个军长提出来的。

    (未完待续。。)

第五百八十八章 练兵

    对此,张弛又召开了一次会议……各城都有机场要召开会议其实很简单,一个电话过去搭乘飞机一小时左右就都会赶到了。

    “诸位!”张弛把手中的电报扬了扬,说道:“我刚收到蒋校长的电报,要求我们往南收复河北、河南、山西三省,各位有什么意见?”

    葛从勋默默的不说话,就好像这事与他无关似的……这也是他的厉害之处,在**体系中呆久了,知道枪打出头鸟的道理,这种事最好还是让别人代劳。

    吴学新就没有葛从勋那么深的城府,他站起身来说道:“副司令,我认为经豫湘桂一战之后,日军已是元气大伤,且日军主力都集中在南部,后方十分空虚,此时就正是我军挥师南下的好时机!”

    “我倒觉得此事不宜操之过急!”李镇说道:“一方面是因为我军兵力不足且东北未稳,另一方面则是日军在华北没有多少工业基础,他们的补给和装备大多都是由沈阳工业区生产、供给,现在沈阳已经在我们手上,也就是说断了绝大部份的补给命脉,补给就必须从越南、台湾等地,漫长的补给线会使其在华北很难维持过多的部队,也就是说……现在在华北的日军的确空虚,但往后会更空虚……”

    “李军长!”葛从勋忍不住打断李镇的话道:“你要知道,日本人刚刚占领了湖南和广西,对贵州已形成夹击之势。贵州一失,**不仅会再次被分割为两块,且中缅公路运往重庆的美援就将再次面临被切断的危险,你认为我们还能再等下去吗?”

    葛从勋这话说的不无道理,这其实也就是日军的另一个战略意图……从缅甸这外部断不了美援,那就从中国内部来。

    事实上,豫湘桂会战中日军就曾以3000余人的兵力沿黔桂公路追击**进入贵州,且如入无人之境……如入无人之境的原因是**在贵州的防御方向是对着湖南一带的,根本就没想到日军会打到广西再回过头来从后方进入贵州。

    日军一路沿着公路攻至贵州独山逼近四川,震动了重庆。所幸第29军军长孙元良率领900人对其发起强有力的反击,使其被迫撤回广西河池,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李镇被葛从勋这么一说就无言以对了,因为从重庆的形势来看,打回去的确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轻重庆面临的压力和危机。

    于是所有人都将目光投向了张弛。

    张弛十分干脆的回答:“我绝对支持打回去!”

    这不由让身边的粱参谋大吃一惊……他没想到张弛会这么回答。而葛从勋脸上就微微露出了些得意的笑容。

    没想到张弛话锋一转,就说道:“但是我们有没有能力打回去……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吴学新有些意外的说道:“副司令,虽然我们兵力不足,但怎么说也有四个军的正规军。另外还有大批武装的民兵,如果留一个军在东北与民兵一起驻防,另外以三个军进攻……以我们的装备应该没有问题才对!”

    吴学新这是在沈阳一仗中打出自信了,所以是真心想打回去,而不是像葛从勋那样不怀好心。

    “是啊,副司令!”葛从勋就顺水推舟道:“如果副司令不放心的话……就新七军驻防东北,南下的战事就交给我们三个军吧!”

    张弛没有回答葛从勋,说道:“你们知道我们为了打东北准备了多久吗?”

    没人回答,因为他们还真不知道。

    “五个月!”张弛说:“而且还是以美国佬的后勤能力,足足准备了五个月……咱们这四个军十几万人,每一发子弹每一盒罐头都是从美国、奥大利亚等地运来的,这在海上少说都要走几千甚至上万公里。还有汽油……我们的汽车、坦克、军舰、飞机、装甲车,全他妈的都是烧油的玩意。以美国佬的胜利轮还要运上五个月把这些物资都汇集在硫磺岛,然后再一批批的运过来,而现在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

    看了看几个军长似乎明了的脸色,张弛又接着说道:“现在我想问问各位,如果再组织一场南下的战役,而且还是不知道、不确定且可以预计是烈度不小的战役……你们觉得这需要长时间准备呢?美国人会不会同意这个作战计划呢?会不会愿意无条件为我们提供补给呢?有没有能力为我们提供补给呢?”

    几个军长不由无言以对。

    张弛继续说道:“确切的说,美国是有能力为我们提供补给的,但问题是这会儿美国还在积极准备在太平洋战场上与日本人决战,他们有可能不管自己的战场而全力为我们提供补给吗?那么诸位,你们有能力在没有美军补给的情况下南下吗?”

    众人不由面面相觑……要知道这时的中国部队可都是美式装备,没有美军的补给不说坦克、飞机之类的,就连子弹、炮弹都没有,那还打个屁的仗!

    张弛则一摊手,问:“那么,还有谁希望南下的?”

    张弛这话的另一个意思,就是“你们谁想找死,我绝不拦着!”

    当然,几个军长就没人再敢应声,他们这时才意识自己何止是军事力量不如新七军,就连生杀大权其实都掌握在张弛手里。

    “当然!”张弛又接着说道:“现在不能南下不代表我们以后也不能南下。事实上,南下是肯定的,我们总有一天要把鬼子从我们的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5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