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玛海拉玛是英军一个重要的补给站……那里存放着刚运上来准备交付部队的八十余辆“谢尔曼”坦克,还有上万桶汽油和数不清的武器、弹药,而且大多都是正准备装备英军的美式装备。
至于在沙漠里最需要的水,那就更不用说了,它就在尼罗河旁边。
更糟糕的还是,尼罗河还在玛海拉玛周围绕了大半圈,这使得玛海拉玛成为一个天然的易守难攻之地,一旦让德军占领了这里,就会切断亚山大港甚至是塞得港与开罗的联系。
确切的说,英军是将玛海拉玛做为一个休整换装基地……每当凑够一批美援后,英军就会派一支部队到这里换装整训。
很显然,德国人是知道了这个秘密并为其制定了一个周密的进攻计划。
“驻守玛海拉玛的是哪支部队?”蒙哥马利问。
“是第50师的一个营!”拉姆斯登回答。
“只有一个营?”蒙哥马利不可思议的望着拉姆斯登。
“是的!”拉姆斯登无奈的回答。
“附近有没有部队可以增援?”蒙哥马利又问。
“当然,但是……”拉姆斯登摇了摇头:“以德国人的推进速度,他们只怕在天黑之前就会赶到玛海拉玛了,我们没有任何一支部队能赶在他们的前头增援!”
“空军呢?”蒙哥马利说:“让空军阻止他们,一定不能让他们占领玛海拉玛!”
“将军!”拉姆斯登说:“空军或许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你知道的,德国人肯定有准备,他们的空军会全力为坦克部队提供掩护的!”
蒙哥马利闻言不由一屁股坐在了椅子上……他无法想像,如果德国人占领了玛海拉玛获得那些补给将会发生什么,现在,似乎只有下令炸毁那批补给了。
这时拉姆斯登就说道:“中国部队……好像在这附近!”
(未完待续。。)
第六百五十九章 命运
“中**队?”蒙哥马利脸上带着失望的表情回答:“上帝,他们又能干什么?他们甚至还在训练中,手里连一门反坦克炮都没有!”
“将军!”拉姆斯登提醒道:“可是我们没有其它选择不是吗?”
“好吧!”蒙哥马利无奈的回答:“先确定他们的具体位置!”
拉姆斯登第一时间就奔向了电台试图与艾布纳联系,但遗憾的是艾布纳显然正在行军中,电台并未开机。
拉姆斯登当机立断,马上命令一架侦察机起飞寻找中**队。
但不久之后就联系上了,之所以联系上并不是因为侦察机找到了中**队,而是艾布纳在行军时居然发现了一架德国侦察机,这让正处于敏感状态的艾布纳感到事情不妙。
“将军!”艾布纳对张弛说:“你猜的很有可能已经成为现实,而且比我们想像的都要快!”
艾布纳第一时间就是开机与指挥部取得联系并报告了自己的位置。
另一边的拉姆斯登接到电报后就欣喜若狂的拿着电报一边奔向蒙哥马利一边叫道:“将军,他们在布提亚,距离玛海拉玛只有二十英里!”
蒙哥马利听到这个消息后没有什么反应,他冷冷的回答道:“二十英里?少将,我们不能对他们寄予太大的希望!”
“我明白!”拉姆斯登点了点头。
二十英里也就是三十二公里,这如果是英国部队就需要走将近两天(这里的十几公里指直线路程,沙漠有许多沙丘,实际距离是直线距离的几倍),中**队就算一天就能走得到,但能否赶在德军的坦克之前赶到是一回事,就算赶到了也几乎没有时间做准备。
但此时的蒙哥马利也只能抱着“死马当作活马医”的心态了,他迟疑了下就下令道:“命令中**队,全速赶往玛海拉玛驻防!”
“是,长官!”
张弛看了看艾布纳递上来的电报,就有点上当的感觉。
“让我想想!”张弛对艾布纳说道:“上校,你所谓的加强训练强度,是希望我们距离德军可能的突破口尽可能的近吧,你是从第10装甲师的防区猜出德军的突破口是吗?”
“抱歉,将军!”艾布纳回答:“我只能这么做!”
“但是你要清楚一点!”张弛把电报撕得粉碎,然后随手往风中一丢,任碎片在沙漠在乱飞乱窜。
然后张弛说了一句艾布纳最担心的话:“我拒绝执行这个任务!”
“不,将军!”艾布纳说:“你不能这么做!”
“我当然可以!”张弛回答:“不要拿什么盟友来吓唬我,你要明白一件事,上校,我才是这支军队的指挥官,我们手里只有步枪和机枪,连手榴弹和炸药包都严重不足,你认为我们有能力去阻击一支装甲师?我不会用我部下的生命去冒险的!”
其实,张弛是受够了英国人这种不拿盟军的生命当一回事的态度了,英军在缅甸的所做所为就像烙印一样深深的刻在张弛的脑海里,甚至是每一名远征军战士的心里。
“可是将军……”艾布纳说道:“玛海拉玛有许多装备,甚至还有坦克!”
“这并不代表我们能获得这批装备!”张弛回答:“德军很可能在我们之前占领玛海拉玛不是吗?如果德国人先一步赶到,那么我们就是自投罗网不是吗?”
“将军……”艾布纳还想说什么,但却被张弛打断了。
“上校!”张弛瞪着艾布纳,问:“我只问你一句话,如果我们是英国人,你们还会下同样的命令吗?”
闻言艾布纳不由语塞。
张弛问的对,如果是英军同样处在这种情况,蒙哥马利就会考虑这次援救玛海拉玛的成功机率很小而危险性却极大,然后或许就不会下令增援了,毕竟那是一万多人。
“可是那些装备和补给怎么办?”艾布纳问:“将军,你想过如果德国人得到那批装备和补给,会发生什么吗?他们的实力会大增,我们很有可能会失去整个非洲,到时中**队也无法避免!”
艾布纳说的有理,德国人是坦克集团作战的行家,他们使用性能落后且汽油不足的情况下还能打得英军节节败退,那如果在玛海拉玛得到一批先进的美式坦克还有大批的汽油……英国人很可能就再也没有与之对抗的能力了。
但张弛还是不为所动。
“你们可以选择把那批补给和装备炸掉!”张弛一边转身走开一边回答。
张弛一点都不可惜,美式装备嘛……美国佬只需要开动机器就会有了。
“可问题是我们没法炸掉它们!”艾布纳说。
“什么?”张弛有点听不懂艾布纳的话,炸掉装备和燃油不是只需要划燃一根火柴的事吗?怎么会“没法炸掉”?!
“托布鲁克要塞!”艾布纳回答:“那里存着足够德军3万人用上一个季度的补给和一万吨的燃油,守军也可以轻松的将这些装备引燃炸毁,但是他们没有这么做……在德军发起进攻十四小时后,它们就全部落入德国人手里。还有马里克盒子、巴里姆盒子等等,都是同样的情况!”
(注:英国人把补给点称为“盒子”,意思就是装着“礼物”的箱子。)
“为什么会这样?”张弛问。
“很奇怪是吗?”艾布纳小跑几步跟了上来:“但我们已经习惯了,原因是德国人很聪明,如果有人敢炸毁补给……你知道的,他们就不留俘虏,会杀光驻地的士兵。但是……如果他们没有这么做而是把补给交给德国人,那么就会得到德国人优待甚至会被放走!”
“哦!”闻言张弛不由恍然大悟。
类似的事情在缅甸也发生过,只不过时间久了张弛有点忘了。
“所以!”艾布纳说:“将军……你还觉得自己能置身事外么?要知道,这批补给很有可能关系到北非战场所有人的命运,包括中**队!”(未完待续。。)
第六百六十章 军队
张弛想的倒不是像艾布纳所说的“中**队的命运”。
因为张弛知道,中**队是没那么容易就完的,就算北非战场完蛋了中**队也不会完……美国佬怎么舍得让这样一支能征善战的部队而且日本人还没打完的时候就玩完呢?所以无论如何,美国在最后关头都会把中**队接走。
但张弛却觉得这样下去还真不行!
自己带着中国部队来到这鸟不拉屎的地方为的是什么呢?不就是为了改变北非战局吗?如果现在还放任战局这么发展下去,到时要是真的一发不可收拾甚至都让德控制了非洲的航道和石油从而彻底的改变世界格局了该怎么办?!
想到这里,张弛就点头说道:“好吧,不过我有一个条件!”
“什么条件?”闻言艾布纳不由大喜过望:“只要是我力所能及的,任何事都可以!”
“让那个蒙哥马利不要再给我下任何命令!”张弛说。
“这……”艾布纳不由为难了。
“这不是私人恩怨!”张弛说:“如果蒙哥马利将军不了解情况而又对我们指手划脚,那么我们十有**也是去送死!所以,除非答应我的条件,否则我不会去增援玛海拉玛!”
应该说张弛同样也是一个不喜欢受规矩和传统束缚的指挥官,所以才会与蒙哥马利这种典型的按部就班型的指挥官有些格格不入,如果由蒙哥马利来指挥的话,最后只能是悲剧。
艾布纳点了点头表示理解,甚至连他都认为张弛是对的。
于是张弛的要求很快就传到蒙哥马利的指挥部。
看着情报的蒙哥马利不由勃然大怒。
“去他妈的条件!”蒙哥马利想也不想就把电报丢到一边:“告诉那个自大的中国人,他是个军人,没有条件可以讲,他必须服从我的命令!”
从某方面来说,蒙哥马利的这些话还是对的,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而且,如果张弛可以跟蒙哥马利讲条件的话,那是不是意味着其它部队也可以与蒙哥马利讲条件呢?
但蒙哥马利却没想过……中**队的身份只是盟军,根本就不属于英军,这与英国的殖民地军队比如澳大利亚军、新西兰军、南非军等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同时,战场上同样有一句话“将在外军令有所不授”,一个英明的指挥官本身就应该赋予在外征战的指挥官足够的自由和指挥权,所以张弛的要求并不过份,而是蒙哥马利过于注重等级制度的形式而不重战争的本质。
“将军!”拉姆斯登拦住了正要发报的通讯兵,劝着蒙哥马利道:“答应这个条件似乎与不答应没有很大的区别,不是吗?”
蒙哥马利想想觉得也对,在他心里,派中国部队上去不过就是“死马当活马医”,换句话说,中**队这次上去多半是要被德**队击溃的。
而在沙漠地形里,一支步兵被装甲师击溃的结果是很恐怖的……他们要么投降,要么被击毙,要么就渴死在沙漠里,因为他们几乎不可能逃脱敌人机械化部队的追击。
如果是这样,答应这个条件又有什么关系呢?
“好吧!”蒙哥马利点了点头:“告诉那个少将,我不会干涉他的指挥,不仅如此,我还会他提供必要的空中增援!”
这当然不是蒙哥马利突然开窍了,而是他说的好听……提供必要的空中增援,事实却是,就算中**队没有增援玛海拉玛,这些空中力量也会派往该方向试图阻止德军坦克前进。
张弛在看到回电时不由笑了笑,因为在此之前,头顶上就已经有一批批的英军战飞往玛海拉玛了……这时张弛才知道原来这些战机都是增援自己的。
张弛不敢怠慢,在步话机里下令道:“强行军,目标玛海拉玛!”
“是!跑步前进!”
“跑步前进!”
……
不一会儿整支军队就奔跑在黄沙上,这不由让艾布纳目瞪口呆……要知道这可是沙漠,极度缺水且温度奇高的沙漠,这样赶路怎么会受得了呢?!
张弛当然也知道这一点,人的身体都是有一定的极限的,远征军的确能吃苦战斗力强,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个个都是可以无视客观规律的超人。
然而,张弛这也是没办法。
因为目前的形势是必须增援玛海拉玛,在这个前提下,只要比德军晚到一步……远征军就会面临全军覆没的危险。
也就是说,现在时间就是生命,整支部队的生命,张弛没有其它选择,只能这么做。
行军路上,另一个场景让艾布纳甚至迪索亚等非洲人都为之震撼……
在沙漠中前进的战士们跑着跑着,突然就有人一头栽倒在地上……那是因为缺水中暑而昏厥过去。
这一幕如果是发生在英国或是其它国家的部队里,早就有人惊唿着围上去,甚至士兵们还会强烈要求休息或是减缓行军速度,接着整个队伍都会因此而停下来。
但中**队却不是这样……这些对他们来说似乎是很平常的事,部队的行军速度丝毫没有受到影响,只是从队伍中走出几名卫生员对错昏倒的士兵实施一些必要的急救措施,然后摊开一张担架将其抬着就跟着部队行军。
“上帝!”吉普车上的艾布纳对坐在身边的几个英国兵说道:“你们看到了吗?他们怎么做到的?”
“是的,长官!”英国兵纷纷回答:
“这太不人道了!”
“他们似乎没有感情!”
……
“不,长官!”迪索亚在一旁用生硬的英语回答:“他们是真正的军人,看看周围吧,这才是一支军队,一支合格的令人敬佩的军队!”
艾布纳等英国人听着迪索亚这话不由尴尬得面红耳赤,虽然迪索亚英文说的不是很准确,但谁都听得出来迪索亚这话的意思……北非的军队包括英军在内,都不是一支合格的甚至能称得上军队的军队。
(未完待续。。)
第六百六十一章 指挥(一更)
张弛和远征军的努力没有白费,十小时后远征军就到达了目的地也就是玛海拉玛。
看了看表,时间是下午三点,德军显然还没有到达,否则玛海拉玛外应该已是大批的战机和坦克。
“不可思议,将军!”当艾布纳和其一众英军属下看到近在咫尺的玛海拉玛时,不由惊叹:“将军,你知道我们赶了多少路吗?”
“二十英里不是吗?”张弛回答。
“不,将军!”艾布纳回答:“那是地图上的直线距离,实际上我们走了三十三英里!十小时走了三十三英里,太疯狂了!”
张弛花了点时间把英里转化成了公里……英国人还真是麻烦。
然后张弛自己也被自己吓了一跳,52。8公里,平均每小时行军5。28公里。
要知道当年……确切的说不是当年,而是未来,万岁军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打的着名的三所里阻击战的时候,其穿插速度也是14小时强行军73公里,平均每小时5。21公里。
换句话说,远征军这次的行军速度都超过了万岁军成名之战时的穿插速度。
当然,首先两者的地理环境不一样,一个是沙漠一个是大雪覆盖的山地。其次是行军时间不一样……远征军行军十小时,志愿军行军十四小时。
后面的四小时才是关键……随着时间的推移体力消耗越来越大,速度必然会慢下来。
也就是说,在这次行军比赛中,显然是远征军占了便宜,但这也足够让那些养尊处优的英国佬惊讶了。
蒙哥马利在听到这个情报时也不敢相信。
“他们已经赶到了玛海拉玛?”蒙哥马利带着不可思议的表情望着拉姆斯登:“这不可能,那可是二十英里!”
“他们的确是到了,将军!”拉姆斯登回答:“我们的侦察机一直在跟踪侦察!”
“一定是他们与玛海拉玛的距离没有二十英里!”蒙哥马利说。
“不,将军!”拉姆斯登回答:“侦察机从他们的出发点做了一次计算,事实上,这距离是20。7英里!”
“上帝!”蒙哥马利不得不承认:“他们只怕是速度最快的部队……真不敢相信他们是徒步行军的!”
想了想,蒙哥马利又说了句:“希望他们这速度不是在逃跑中练出来的吧!”
蒙哥马利显然对中**队存在偏见……传统的、按部就班的人通常都会犯这个错误,因为他们总是习惯以老眼光、老态度对待新事物,就算中国远征军已经在太平洋战场取得了骄人的战绩也不足以改变他们对中**队的老观念。
就在蒙哥马利还对中**队冷嘲热讽的时候,张弛已经带领着远征军进入了玛海拉玛防线……
只不过这所谓的防线还真不像什么防线,没有地雷也没有战壕,更没有用钢筋水泥筑成的碉堡,只有一道连倒刺都没有几根的铁丝网,而它甚至都还只拉了一小段,一些英军士兵正手忙脚乱的忙碌着……
看着张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