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夔安叹了口气,无奈道:“万狼谷实在是太大了,一时也难以抓住敌人,况且,将士们已经伤亡惨重,必须回到谷口休整,至于谷中的敌人,只要我们守住谷口,他们插翅难逃。”
部将一听,恍然道:“将军说的是,山谷中狼群纵横,就让这些敌人自生自灭吧!”
“自生自灭。”夔安嘴里念叨了一句,嘴角露出了一丝冷笑。
在夔安的命令下,万狼谷中的敌军追兵全都撤往谷口,这让一直神经紧绷的讨虏营将士大大的松了口气。
他们这些日子过得也很艰难,除了要防备敌军追兵的围剿,同时还要提防狼群的偷袭,好在讨虏营人数较少,而且分成四个部队,随便找些野果就能勉强填饱肚子,和狼群的冲突还不是很大,狼群的主要袭击目标是山谷中的敌军追兵。
讨虏营的将士们倒是要感谢这些狼群,是它们赶走了追兵,但追兵一走,讨虏营就成了野狼领地内唯一的敌人了。
为了不至于被狼群各个击破,雷暴等四人,通过简单的联络,将队伍聚到了一起,队伍集齐之后,清点人马,只损失了几十人。
但队伍的核心将领华安却不见了,雷暴、赵武、铁牛皆是大声质问王三,为什么把自己的大哥弄丢了。
王三一脸委屈,只得将华安英雄救美,**山崖的过程,以及敌军追兵在后紧追,情况危急只得暂时引开敌人的事实告诉三人。
三人一听,顿时大吃一惊,连忙与王三一起,率领讨虏营的全体将士,向华安**山崖的位置行去。
######
自从华安被围困在万狼谷,赵国天王石虎,就对大棘城发动了数轮猛烈的进攻,但五天过去了,大棘城岿然不动,丝毫没有被攻破的迹象,这让石虎惊疑不已。
大棘城兵力本就不多,而且还分出一部分进入万狼谷,为何还能坚守的如此严密,似乎自己的诱敌之计丝毫没有起到作用。
难道进入万狼谷的是一支微不足道的部队,统兵将领也是无关紧要的人物,可自己麾下的大将夔安足足围剿了数日,损兵折将无数,却连一个敌军都未捉住,并且通过围剿士兵的反馈,被围在山谷中的人马确实是一支极其精悍的部队。
第二百二十八章 孤注一掷
大营的军粮只能维持数日了,中军大帐中,石虎终于按捺不住内心的焦躁,开始发火了。
“一群饭桶,打了这么多天,还是没能攻下大棘城,本王要你们何用。”石虎暴喝一声,眼睛狠狠的盯着一干部将。
“王上,大棘城防御甚为严密,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攻破的,只要将其围困,不出三个月一定可以攻破。”一名部将肯定的说道。
石虎虎目一瞪,大声斥道:“哼,三个月,大军只有三天余粮了,哪里能等这么久。”
“王上,既然大军将要断粮,不如我军撤回邺城,待以后有机会再攻打大棘城不迟。”一名文官说道。
撤兵,石虎不是没想过,但就这么灰溜溜的撤回去,实在是一件大损颜面的事,石虎丢不起这个人,只要还有一线希望,他都要坚持。
“此时撤兵,岂不大失颜面。”石虎随口斥了一句。
文官见石虎发怒,只得讪讪的退到一边。
“报,王上,抓住一个燕国斥候,审问得知了大棘城内的情况。”就在石虎发怒的时候,一名小兵奔了进来。
石虎闻言,眉头一喜,忙问道:“哦,大棘城内如何了。”
小兵抱拳回道:“王上,据燕国探子交代,大棘城守军一万有余,协防百姓足有两万。“
“哦,有这么多。”石虎微微感到惊诧,顿了顿问道:“被困在万狼谷的兵马是何人统领,有多少人马。”
“据探子交代,被困在万狼谷的士兵全是晋军,兵力约有一千,统领名叫华安,为晋国新任的讨虏将军。”小兵回道。
石虎闻言大惊,疑惑道:“晋军,晋军何时到了大棘城,燕军探子还交代了什么。”
“探子还交代了,晋国有一支使团进入大棘城,正式册封慕容皝为燕王,这个华安和一千晋军就是使团的护卫。”小兵和盘托出。
“围了半天,万狼谷被包围的居然是晋军,慕容皝可真是狡猾,知道出击万狼谷有风险,就让晋军出击,狡猾啊!”听完小兵的汇报,一名部将感慨道。
“慕容皝就是一只老狐狸,狡猾的老狐狸。”石虎更是直截了当的骂了起来,他从慕容皝违约不肯会师,就看出了慕容皝的狡猾了,要知道,他当时可是在会师的位置埋伏了重兵的,只要慕容皝一出现,便会让其全军覆没。
“王上,大棘城守军与协防百姓足有三万,我军三日内很难攻破,还是撤军比较稳妥。”文官见慕容皝准备充足,再次建议石虎撤兵。
石虎是个爱面子的人,听了自然非常的不高兴,但此刻,粮道被截断,能够成功运过来的粮食,远远低于大军的消耗量,若不能在军粮用尽之时撤军,大营一旦断粮,后果不堪设想。
石虎犹豫再三,决定孤注一掷,全面强攻大棘城,以三日为限,若能攻破大棘城则万事大吉,若攻不下则立即撤兵。
为了增加攻城的胜算,石虎决定只留下三千大军防守大营,主力大军全部参加攻城,石虎本人也将亲自前往前线指挥,就连围堵万狼谷的夔安大军也被调回,只留下一千人马修筑工事围堵在万狼谷的谷口。
对于自己孤注一掷,全力攻打大棘城,石虎心中至少有六成胜算,他反复斟酌,决定让几员最勇猛的大将充当先锋,而留守大营的任务,则交由自己的养孙石闵。
“王上,末将也愿参战。”一听让自己留守大营,石闵非常的不满,这等于让自己白白的错过了立功的机会,自从出征以来,都好几个月了,他始终没有出战的机会,如何能不郁闷。
“闵儿,你还小,又是第一次领兵,像攻打大棘城这样的硬仗,就不要参加了,在大营好好看看诸位将军是如何打仗的,要多虚心学习。”石虎轻声拒绝了石闵的要求。
在他心中,养孙石闵武功虽高,但并没有领兵作战的经验,万一攻打大棘城时,遭到燕军全力反击,很有可能会慌乱,而一支队伍的慌乱将让整个大军对慌乱起来,对攻城的胜败看得很重的石虎,自然不愿意冒这个险。
“末将遵令。”石闵极不情愿的抱拳一揖,眉头皱成了一个大疙瘩。
“小将军第一次领兵,就在后面好好学吧!看看我等老将是如何领兵攻城的,哈哈哈!”孙伏都颇含深意的瞟了石闵一眼,眼神中略显鄙视。
在他心中,石闵虽然武功极高,可以轻而易举的将自己举起,但若论领兵作战的经验,身经百战的孙伏都绝不相信石闵会高过自己,毕竟,领兵作战的经验是在实战中一点一滴积攒起来的,第一次领兵作战的少年,能力确实值得怀疑。
孙伏都嘲笑的话语让石闵很是愤怒,他侧目瞪着孙伏都,眸子中闪过一丝冰冷的杀气。
见石闵满眼杀气的瞪着自己,孙伏都毫不在意,因为天王石虎就站在大帐中,没有石虎的授意,石闵不敢对自己怎么样。
石虎见二人暗中较劲,眉头一皱,呵斥道:“攻城在即,诸位将军要同仇敌忾,孙伏都,本王命你立刻率领三千铁骑,进逼大棘城北门,彻底断了慕容皝的退路。”
“是,王上。”孙伏都抱拳离开大帐。
孙伏都刚走,一名文官抱拳道:“王上,所谓‘围师必阙’为何要进逼北门,这不是逼着燕军死守到底吗?”
石虎硒然一笑,大声道:“慕容皝敬酒不吃吃罚酒,本王要彻底击破大棘城,杀了慕容皝,而后屠城。”说完伸手做了一个斩杀的动作。
一听到‘屠城’二字,帐中的部将都不禁打了一个寒噤,看来石虎是彻底的愤怒了。
夔安的不足三万人马,很快就赶回了石虎的中军大营,石虎见十多万大军已经集齐,于是,在大帐中分配诸将的攻城任务,随后敦促各军将领回去准备,第二日拂晓,一同对大棘城发起进攻。
#####
大棘城之中,连续多日,慕容皝的心情都是复杂的,自从华安进入万狼谷那天夜晚,站在城墙上巡查的慕容皝便看到了万狼谷那冲天的火光。
刚见到火光时,慕容皝是极为兴奋的,毕竟,万狼谷距大棘城十几里,能够看到冲天的火光,这足以证明火势的强大,而除了焚烧敌军粮仓外,正常情况下,是不该有这么大的火光的。
身后的部将也都认为是华安完成了任务,这冲天的大火应该是华安放的,正在燕国君臣欣喜若狂,等待着华安凯旋归来的时候,派出去的探子却回报,万狼谷谷口已经被赵国主力包围。
这让慕容皝的一颗心瞬间跌至了谷底,他不仅担心华安一行的安危,同时更加担忧自己的女儿慕容燕,在仔细追问之下,探子坦言在赵国大军包围万狼谷之前,有一名燕军小兵赶在赵国铁骑的前面奔进了万狼谷。
从探子描述的情况看,那名燕军骑兵就是自己的女儿慕容燕,得知自己最疼爱的女儿被困在万狼谷,慕容皝是又气又急,但事已至此,为了大燕国的江山社稷,他也只好收起这份担忧,全力以赴指挥部下死守大棘城。
一晃五天过去了,大棘城的守军仍在努力的坚守着,没有给敌军一丝可乘之机。
此刻,慕容皝正带着一众部将,登上大棘城的城墙,查看城外赵军的最新动向。
远方一股烟尘正在靠近,慕容皝知道,那是赵军的骑兵,这股骑兵先是急速向城墙方向奔来,靠近城墙五百步之外突然改变方向,向北门方向疾驰。
“父王,赵国骑兵奔北门去了,难道要封锁大棘城,不给我军退路。”世子慕容俊诧异道。
慕容皝点了点头,淡然一笑,轻声道:“既然我军已经决定死守,石虎封锁北门又有何意义,这只会增加我军将士死守城池的决心。”
“父王,石虎天生狠毒狡诈,绝不是愚蠢之辈,他这么做一定另有目的。”慕容俊蹙眉道。
“哦,石虎会有什么目的呢?”慕容皝轻声问道。
慕容俊一时想不出,蹙眉陷入了沉思。
一旁的慕容恪,突然一拍脑袋,大惊道:“父王,石虎一定是打算强攻大棘城,我军必须立即做好准备。”
慕容皝大惊,连忙问道:“何以见得。”
慕容恪抱拳道:“父王,刚才探子回报,包围在万狼谷谷口的夔安所部大军,已经回到石虎的中军大营,石虎全力集结人马,封锁北门,不就是强攻大棘城的征兆吗?”
慕容皝听了,觉得很有道理,石虎的种种反常的行为,似乎预示着有大的行动。
“传令下去,让所有士兵加强警戒,全面监视城外赵军的一举一动,有任何异常,立即来报。”慕容皝大声说道。
“是。”慕容皝身后的部将立即抱拳领命,随即转身前往各自的队伍。
诸将走后,慕容皝看向赵国大营的方向,在心中反复设想石虎可能的攻城手段,时不时的与身旁的慕容俊、慕容恪商议一番。
第二百二十九章 祖生兵法
燕赵之间正在酝酿着一场大战,大棘城周围可谓阴雨密布,拔刃张弩,气氛极为紧张,而万狼谷的崖底却是另一番景象。
华安与慕容燕在崖底一呆就是四、五天,烤着山洞中存储的狗熊肉,喝着烧开的雪水,时不时的到温泉里泡一泡,生活可谓有滋有味,崖底的环境用世外桃源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如此安逸舒适的环境,又有慕容燕陪伴左右,华安很想多享受几日,但万狼谷不是久留之地,山谷中的情况也不知怎样了,大棘城的战况就更难以得知了。
美美的享受几日后,华安开始在崖底寻找攀上山崖的道路,可遗憾的是,华安连续找了几日,都不曾发现一条可以离开崖底的道路,难道要在这崖底待上一辈子,华安一时也是无奈。
在崖底无所事事的华安,除了与慕容燕吃喝嬉戏之外,一有空便拿出韩潜送给他的‘祖生兵法’仔细的研读。
刚开始的时候,华安也没觉得这兵书有什么特别,所写的都是一些大道理,感觉不到有什么实用的地方。
看多看了几日之后,华安才发现其中的奥秘,所谓的兵法取胜之道,就那么几种,但真的实施起来却要多多观察,灵活运用。
比如,敌军被围在杂草丛生的山谷,则用火攻效果最好,弓箭石块次之,而若敌军被困在泥水纵横的沼泽地带,火攻的效果就很差了,这时应该采用围而不攻,将敌军困死在潮湿的沼泽地带。
精兵千里奔袭对敌军进行突然打击,往往会取得比较好的效果,但同时风险也很高,很可能会被敌军大队人马包围,而是否实行急袭之策,首先要知己知彼,判断敌军的强弱,自身的实力,还有敌军统帅遇袭后可能的反应,然后再做出相应的对策。
在兵力方面,若自身的兵力大于敌军,则要采取攻势,而兵力明显弱于敌军的情况下,则要积极防守。
还有,对于不同性格的敌军统帅,要采取不同的破敌之策,对待性格暴躁的敌军统帅,可以激怒他,从而采取诱敌深入的策略。
若敌军统帅是个很谨慎持重的人,诱敌深入的策略效果就大打折扣了,而对待这种谨慎的敌将,可以采用疑兵之计,兵力强大时示弱,兵力弱小时示强,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让敌将惊疑不定,草木皆兵。
看了几日后,华安总结了一下,最有效的破敌之策,主要就这么几条。
第一,借助大自然的力量,火攻和水攻运用好的话,可以取得极大的胜利,这两种策略可谓屡试不爽,尤其是火攻,运用的最为频繁,往往可以创造战争奇迹。
第二,釜底抽薪,断敌粮道,在战争中粮草关乎士兵的性命,士兵吃不饱肚子自然无法打仗,断敌粮道可以彻底的击垮敌军士兵的作战意志,纵使敌军有百万之众,只要粮草一断,必将土崩瓦解。
第三,出奇制胜,稳扎稳打固然安全,但也难以取得大的胜利,尤其当己方实力弱于敌军时,若采用稳扎稳打的办法,多半失败,而奇袭可以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取得意想不到的战果,但奇袭有一定的风险,若是被敌军统帅事先识破,那么奇袭的效果就大打折扣了,甚至会被敌军将计就计彻底击败,所以,奇袭成功的前提,是知己知彼,可以采用障眼法吸引敌军统帅的注意力,而后突然杀出,击破敌人。
此三条策略最为常用,运用好的话,往往可以取得巨大的战果,其它,还有训练精兵、利用地形优势打击敌人、装备精良的武器等取胜之策。
当然,取胜的因素还有许多,老百姓的支持、士兵的作战意志都十分的重要。
兵书中有如此多的破敌策略,华安一时看得入迷了,不仅白天看,晚上升起篝火的时候也在看,甚至慕容燕前去温泉泡澡的时候,华安都失去了前去一睹**的心思。
此时,在华安的眼中,手中的兵书比慕容燕那颤嘟嘟的小屁股还要有吸引力。
傍晚时分,天色还没有暗淡下来,王三带着铁牛、雷暴、赵武和近千讨虏营的士兵,来到了华安坠崖的位置。
看着深不见底的悬崖,众人都是很着急,雷暴、铁牛更是一个劲的埋怨王三,斥责王三没有照顾好华安,急得王三差一点就要纵身一跃,跳下悬崖了,好在赵武拦住了他。
悬崖下面黑洞洞的,看不出来有多深,王三等几人商议一番,决定将全营现有的几根绳子全都连接在一起,一头系在悬崖边的大树上,另一头扔下悬崖。
做好这一切之后,身体最为轻盈的王三顺着绳子缓缓向下坠去。
“王三,小心一点,一点要找到大哥啊!”雷暴大声道。
“放心,找不到大哥,我就不上去了。”王三赌气回了一句,华安英雄救美,意外坠崖,根本不怪王三,但王三却遭到了雷暴、铁牛的大力斥责,虽然他们急躁的心情可以理解,但王三心里还是很不舒服。
“王三,说你几句,别往心里去,千万别想不开啊!”铁牛见王三心中有气,连忙大大咧咧的喊了一句。
王三眉头一蹙,斥道:“闭上你的乌鸦嘴,谁想不开了。”说完一步一步的缓缓的向下**。
“嘿嘿!”见王三并没有想不开,铁牛轻轻的笑了一声。
雷暴、赵武则探出脑袋,紧张的看着正一点一点的向山崖下**的王三。
######
此时,山崖上面还是傍晚,而山崖的底部则黑透了,华安在洞口点燃了一堆篝火,他一边烤着香喷喷的狗熊肉,一边仔细的研读‘祖生兵法’看到起兴处甚至莫名其妙的大呼过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