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发,出发。”营主大喝一声,策马带领士兵向小丹杨道进发。
姚襄策马立在岔路口,指着身后的几名亲兵,下令道:“你们几个守在这里,等候主将的主力人马,并告诉主将,前锋人马已经从小路进发,若遇到埋伏,一定会燃起狼烟,让主将千万不可冒险进入,本将会设法突围,若一切正常则小路没有埋伏,主将可率主力进入小路,直逼建康城。
“是,小将军。”几名亲兵抱拳应道。
姚襄向周围看了一眼,策马进入小丹杨道,与前锋人马一同进发。
#####
吴郡南端的建德城方向,华安所率领的万余骑兵,已经渡过浙水,正在向建德城行进。
在建德城的城门外,一座临时的军营矗立在那里,这是城池的官员,按照华安的要求布置的,大营比较简陋,但驻扎人马是不成问题的。
华安策马进入临时大营,让部下骑兵立即给战马解掉马鞍和马镫,让疲惫不堪的战马放松一下。
在这些日子的高强度行军中,北伐军的战马日渐消瘦,一些只有三岁的战马,由于体力相对较弱,倒在路途上的就有不少,为了不拖累大军的行进速度,凡是战马死去的骑兵,全部留在附近的城池,等待后面的步兵,与步兵一起返回。
第三百三十一章 日渐消瘦的战马
在进入建德城临时大营的时候,又有一匹战马倒地不起,马背上的骑兵蹲在战马的尸体旁久久不愿离开,眼睛里泛着红丝。
“大哥,我军又失去了一匹战马,算上这匹,我军自番禺城以来,已经跑死五十匹战马了,这里距离京城还有近五百里,如此快的行军速度,只怕还要跑死五十匹啊!”王三说着皱起了眉头。
“怎么,就这么几天,竟然跑死了五十匹战马。”华安心里微微有些惊诧,战马是骑兵的宝贝疙瘩,跑死这么多的战马,华安心里比谁都心疼。
王三撇了撇嘴,大声道:“大哥,番禺城据此至少有一千五百里,我军只用了十天的时间便抵达了这里,平均一天行进一百五十里,这么快的行军速度,战马不跑死才怪呢?”
从王三说话的语气,华安便能听出他心中的抱怨,万余骑兵中,像王三一样抱怨的士兵,肯定也不是少数,如此接近战马生理极限的行军速度,是对战马的摧残,普天之下,也只有华安能狠心这么做,当然华安在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内心也是很纠结的,作为将军,有哪个不爱惜战马的呢?
华安抬头看向马厩的方向,深吸了一口气,轻声道:“不是哥哥狠心,跑死这么多战马,哥哥比谁都心疼,但是京城危急,我军晚到一日危险便多一分,为了京城、为了大晋朝廷的安全,我军必须做出一些牺牲,别说再跑死五十匹,只要能早一步赶到京城,就算再跑死五百匹也值得。”
“大哥,京城已经不远了,只有近五百里,我军稍微走慢一些,每日行百里,五日之内也可抵达京城,不必在乎这一两日的工夫,我只想让战马少死几匹,看着战马死在路上,我这心里实在难受。”王三说着叹了口气。
华安闻言,心里一软,点头道:“是啊!京城已经不远了,日行百里也只需五日,但愿京城方向不会出岔子。”
“大哥,大哥。”雷暴大大咧咧的走了过来。
“什么事,慌慌张张的?”华安问道。
雷暴喘了口气,说道:“建德城像个空城,都没几个当兵的,城门口和附近的城墙上就十个人,这和来时的情况可不一眼啊!”
“哦,才十个人,这么少,城内的士兵都调走了吗?去,找个士兵仔细问问怎么回事。”华安向身后的一名亲兵,命令道。
亲兵闻令前去调查,很快,亲兵返回将情况告诉了华安,原来建德城的主力人马都被调往乌江渡口了,如今,城内的兵力仅有一百八十人,按照三班当值,每一班则只有六十名士兵,四座城门都需要守卫,城内也需要士兵巡逻,于是分到每座城门的士兵只有十名,其中,四名站在城门楼上,六名站在城门后方,剩下的二十人则负责城内巡逻任务,兵力可谓极为紧张。
看到建德城兵力如此匮乏,华安心中不安起来,按照大晋军制,每座县城的守备兵力本就不足,战力也不是很强,平时弹压百姓闹事,对付盗贼土匪还能发挥点作用,若要面对赵国的虎狼之师,这些散兵弱旅能起到多大的作用,真的很值得怀疑。
而朝廷连如此弱旅之师都动用了,可见京城方向有多么的危急,这更让华安觉得,要以最快的速度返回京城,以解燃眉之急。
华安看向雷暴、王三,叹了口气,道:“你们也看到了,如今朝廷连县城的残兵弱旅都调动了大半,可见京城方向一定十分危急,我军不能有任何的耽搁,必须以最快的速度返回京城。”
王三皱了皱眉,大声道:“也罢,既然大哥决定了,那就以最快的速度行军,大不了跑死五百匹战马。”
“跑死五百匹战马,王三,你疯啦!”雷暴一双眼睛瞪的老大,他没听出王三说的是气话,当然也是无奈的气话。
王三回瞪了雷暴一眼,大步走向营帐方向。
“大哥,王三今天是怎么了,这么大的脾气。”见王三气走了,雷暴一头雾水,王三性格温和,他几乎没见过王三发火。
“放心,他没事的。”华安拍了拍雷暴的肩膀,迈步走向马厩方向,雷暴挠了挠头,跟在后面。
进入马厩之后,华安摸着一匹已经显得有些消瘦的战马,内心很不是滋味,这是一匹只有三岁的小马,出生在北伐军牧场,是北伐军战士细心**出来的,在它的身上,倾注了北伐军战士太多的心血。
“将军,我的马可能快要死了,它一天比一天瘦,最近都吃不下马料了。”一名战士摸着自己的战马,伤心的说道。
华安转过身去,看向这名战士的马匹,的确是非常的消瘦,而且十分没有精神,若是继续强行军,只怕真的会跑死。
“大哥,全军的战马都在变瘦,照这么下去,跑死的战马会越来越多,就算京城再紧张,我军也不必如此不要命的行军,否则,就算大军抵达京城,战力也会大减。”铁牛劝说华安稍减行军速度。
“将军,就让战马歇息一天吧!它们实在是太累了。”小兵跟着劝道。
华安抬头看向天空,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他现在是极为的两难,京城方向的紧张状态和战马的实际情况,都让他很是忧虑,华安自然是既想快速增援京城,又想让战马少受罪,但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这种情况显然是不可能同时发生的。
华安看向小兵,突然问道:“你刚才说什么,你的战马已经不吃马料了。”
“回将军,从昨天开始,就已经很少吃了,今日已经很难下口了。”小兵如实回道。
华安闻言,点了点头,看向雷暴,道:“如此看来,战马累死之前,都会有征兆,而不肯进食便是最大的征兆,命令所有士兵,凡是发现战马不肯进食的,一律留在后方修养,待马匹恢复正常后,再向京城进发。”
第三百三十二章 偷袭建康城
“是,大哥。”雷暴慨然领命。
小兵摸着自己的战马,激动的说道:“谢将军,我的马不会死了。”
华安拍了拍小兵的肩膀,转身离开马厩。
######
京城方向,姚襄所率领的三千前锋兵马,顺利的通过小丹杨道,逼近建康城附近,一路上,并没有遭到任何阻截和埋伏,可谓相当的顺利。
在建康城外五里处,姚襄的人马埋伏在树林里,等待后面的主力部队,同时派遣几路斥候,扮成樵夫,前往建康城侦查。
近半个时辰后,天色已经发暗,前往建康城侦查的斥候也已经全部返回。
“怎么样,建康城的防御情况如何。”见斥候回来了,姚襄连忙问道。
一名斥候,颔首回道:“禀小将军,建康城守军正在布置城防,城墙上的滚木礌石,堆得满满的,城中数万百姓也在帮忙布置,这分明是针对我军的。”
姚襄闻言,蹙了蹙眉头,轻声道:“晋军的动作倒是挺快的,我军昨夜刚刚渡过芜湖渡口,这还不到一天,他们就开始布置城防了,看来,本将倒是有些轻敌了,建康城的兵力如何,城池外围是否有屯兵。”
另一名斥候,连忙回道:“禀小将军,建康城的晋军皆是常年拱卫京师的乌衣营将士,兵力大约五、六千人,城池周围方圆十里并无晋军士兵屯驻。”
姚襄咧嘴一笑,道:“好,太好了,建康城只有数千守军,这些从不打仗的贵族兵,岂能是我羌人勇士的对手,今夜便可攻破建康城,尔等就等着领功吧!哈哈!”说到高兴处,姚襄大笑了起来
“太好了,今夜我们就可以到晋国的皇宫里过夜了。”
“睡觉的时候,搂个小宫女,多自在啊!”
“听说江南盛产美人,而最漂亮的美人都在皇宫里。”
几名将士小声的嘀咕了起来。
姚襄听了,微微一笑,心里极为得意。
“小将军,主将的兵马抵达了。”一名部将提醒姚襄。
姚襄回头一看,果然是自己父亲的主力兵马到达了,于是,立即快步跑向姚戈仲的坐骑前。
“父亲,建康城就在前面,城内的守军只有乌衣营数千人马,今晚我军便可攻破城池。”
姚戈仲抬头向建康城方向看了一眼,仔细的问了一些细节后,决定暂时隐藏部队,待夜半三更,建康城防守空虚的时候,再突然发起进攻,同时,让士兵在树林里,赶造一些简单的攻城器械。
#####
建康城的城墙上,一些士兵仍在忙碌,由于天色暗叹,城墙上陆续点燃了许多火把,将整个城墙照的亮如白昼。
负责防守京城任务的大臣蔡谟,仍端坐在城墙上指挥调度,不将城池的防守安排好,他很难放下心来。
“蔡大人,天色已经不早了,您回去歇会儿吧!这里就交给卑职好了。”一名五品官员劝道。
蔡谟摇了摇头,道:“本官不累,京城是大晋的国都,皇太后将防守京城的任务交给本官,就相当于将整个大晋的安危交到本官的手里,本官现在是如履薄冰,生怕出现任何岔子。”
“大人,不必担心,赵国一支偏师,昨夜才刚刚渡过芜湖渡口,这才一天时间,他们走不了多远,至少今夜,京城可保无虞。”五品官员,似乎一点也不担心。
蔡谟闻言,正色道:“如今赵国大军压境,凡事都要小心谨慎,切不可大意。”
“是,大人教训的是。”
蔡谟沉思了片刻,蹙眉忧虑道:“本官派遣多名斥候前往芜湖方向打探,这都半天了,一个返回复命的都没有,这让本官的心里很是担忧啊!”
“大人,芜湖距京城足有一百余里,斥候探查一个来回,肯定要花不少时间,也许他们就在回来的路上。”五品官员劝道。
“嗯,但愿如此吧!”蔡谟点了点头,站起身来,沿着城墙行了几百步,途中不断的指点,要求守城士兵按照实战的需求,布置各种城防物资,约莫两刻之后,蔡谟才缓步离开城墙,返回自己的府邸。
蔡谟走后,乌衣营将士又忙碌了大半个时辰,而后,累了大半天的将士们直接在城墙上找个位置,合甲而睡。
#####
北伐军大营方向,王六也在忙碌,自从得知姚戈仲的两万人马渡过江水,他就憋着一股劲,要亲自率军与之作战,在得到京城送来的各种军事装备后,这种**就更强了。
但北伐军大营的南面有一座大型粮仓,里面至少囤积了百万旦军粮,屯田之地的高处也有多块牧场,那里牛羊成群,需要人照顾,这些都是后顾之忧,有了这些问题,王六无法抽出所有兵马与赵军作战。
为了保障这些家底的安全,王六派出几百士兵,将牧场的围栏全部用树枝伪装起来,牛羊也都赶进围栏,这样一来,从远处很难发现这里是个牧场。
而军粮是战略资源,这百万旦军粮,更是整个北伐军的命根子,无论如何也不能让赵军抢了去。
为此,王六命士兵加固粮仓周围的围墙,将围墙加高到两丈,并在围墙上设立箭楼,派八百士兵驻守,其中弓箭手三百名。
安排好牧场和粮仓,王六麾下还有九千人马,这九千人马驻扎在北伐军大营中,随时准备奉命出征。
天色已经很晚了,但亢奋的王六和一些将士仍旧没有睡觉,他们在磨兵器,大营之内不时的传出‘蹭蹭’的打磨声。
######
夜半时分,乌衣营的将士,大部分都已进入梦乡,建康城陷入了一片死寂,城墙上只有少数的士兵在来回的巡逻,每隔数步的火把依旧在燃烧,将城墙照的透亮。
城外不远处,姚戈仲和其麾下的两万人马已经进入了最后的准备阶段,即将对建康城发起进攻。
“父亲,此时夜深人静,正是攻城的好时机,进攻吧!孩儿愿意打头阵。”姚襄抱拳请命道。
姚戈仲点了点头,大声道:“好,襄儿,你立即率领一军人马进攻建康城的东门,赵军主,你率一军进攻西门,魏军主,你率一军进攻北门,剩余人马随本将进攻南门,立即出发。”
“是,将军。”众将一起领命。
“出发,大军出发。”各位军主大声呼喊,率领麾下人马向建康城进发。
姚戈仲的两万人马兵分四路,急速向建康城悄悄逼去。
正在建康城城墙上巡逻的乌衣营士兵,早就累了一天了,此时是又困又累,精神状况相当的不好,巡逻的时候,基本上不往城外看,而且,城外黑漆漆的,也看不到什么,待姚戈仲的人马逼近到距离城墙只有二百步的时候,都还未被发现。
一名躺在城墙上睡觉的乌衣营士兵,被小便憋醒了,他站起身来,眯着眼走向女墙边上,正准备对着女墙就地解决一下,突然发现城外有一大片黑乎乎的影子在靠近,这名士兵大吃了一惊,揉了揉眼睛,仔细一看,不禁吓出了一身冷汗,城外的黑影是一支军队正在靠近,在这个时候,向京城靠近的队伍,除了已经渡过芜湖渡口的赵军,还能有谁。
“不好了,不好了,敌军攻城,敌军攻城了。”这名士兵大声呼喊。
城墙上巡逻的士兵闻言,向外一看,顿时也是大惊失色,怔了片刻,连忙击打手中的铜锣,向城内的守军预警。
正在城墙上合甲睡觉的乌衣营士兵,听到预警的声音,连忙挣扎着爬起身来,并各自寻找自己的兵器,准备守城,城墙上一时显得有些乱糟糟的。
看着城墙上晋军士兵慌乱的样子,姚襄心里一阵鄙视,他大笑两声,下令道:“勇士们,攻城,给我杀……”
“杀……”三千余羌族勇士,大喊着向建康城方向杀去。
一架架简易的云梯首先架在了护城河之上,士兵顺着梯子渡过护城河,将剩余的云梯架在了建康城的城墙之上,无数的羌族勇士,顺着云梯,向城墙上攀爬。
后面的羌族弓箭手,隔着护城河,向建康城的城头上射击,在这些弓箭手的前面,有一些盾牌手,举着盾牌负责掩护。
羌族士兵作战勇猛,打起仗来不要命,一名士兵被守城的晋军杀死,后面的士兵继续向上冲,完全不顾及伤亡。
自姚襄率领三千人马进攻东门后,在极短的时间内,西门、北门和南门都同时受到了赵军的攻击,守城的乌衣营将士压力巨大。
自听到城墙上的预警后,在城内大营中歇息的将士,便在各自军官的命令下,立即穿戴铠甲,集合好队伍,向各门城墙进发,以增援城墙上的人马。
此时,已经在府邸宽衣睡觉的蔡谟,突然听到城中乱糟糟的,在这个节骨眼上,他不敢有丝毫的大意,连忙命下人出门查看,在得知是赵军攻打城池后,蔡谟连忙穿上衣服向城墙赶去,并让管家带领家丁前往城墙助守。
第三百三十三章 王六率兵援京
蔡谟带领几名随从刚刚走出府邸,迎面便遇到了一名乌衣营营主,于是,连忙问道:“赵军人马多少,城池守得住吗?”
“大人,赵国大军四面攻打,兵力足有两万,乌衣营将士暂时可以抵挡一阵,但能抵挡多久,末将也说不准啊!”
蔡谟闻言大急,呵斥道:“乌衣营将士身为大晋的皇家御林军,不论如何,一定要守住京城,京城是大晋的核心,绝对不能沦陷。”
“是,大人,末将一定竭尽全力守卫京城。”营主大声表明决心,带着一对人马,转身向南门方向奔去。
蔡谟深吸了一口气,看向身后的随从,轻声道:“赵国大军昨日还在芜湖渡口,这才一日功夫就兵临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