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无法得知北伐军的具体位置。
听完华安的解释,褚蒜子点了点头,轻声道:“多亏将军率军及时赶到,若非如此,后果不堪设想,只是北伐军主力未至,而石虎的主力大军却屯集乌江渡口,我大晋仍面临巨大的威胁,这让哀家寝食难安。”
见褚蒜子一副忧虑的模样,华安连忙奏道:“太后不必忧心,我军主力一月之内一定可以抵达京城,至于石虎的主力大军,只要还未渡江,末将就有办法收拾他,只要末将还有一口气,就决不让石虎这恶贼踏入江南一步。”
华安说得极为气壮,让身为皇太后的褚蒜子大大的松了口气,言语间那股男子汉特有的豪迈之气,更是让年轻的褚蒜子的心底有了一丝萌动之感。
褚蒜子脉脉的看向华安,轻声道:“华将军,眼下我军四处吃紧,兵力匮乏,京城就全靠将军守护了。”说完静静的看向华安。
在褚蒜子的言语中,华安听不出一丝命令的口气,有的只是感动和请求,甚至还有一丝依赖。
华安内心一阵激动,连忙抱拳道:“太后,末将一定竭尽全力守护大晋,守护太后和皇上。”
“嗯。”褚蒜子嘴角露出了一丝笑意,看上去特别的开心,这也是他的丈夫司马岳死后,她第一露出笑容了,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笑意,是内心情感不自觉的流露。
见皇太后褚蒜子笑得像个小女孩,华安也仿佛回到了童年时代,童年的时光是多么的快乐啊!可惜已经彻底回不去了。
“太后,此处不宜久留,末将护送太后和皇上离开。”华安说着伸手示意褚蒜子离开。
“有劳将军了。”褚蒜子应了一声,抱着皇帝司马聃,缓步离开小院子,华安跟随在后面护卫。
半个时辰之后,在北伐军的清理之下,京城皇宫内外的赵军和一些趁势而起的不法之徒被全部歼灭,城内的大火也被扑灭,皇宫内外顿时秩序井然,京城彻底的恢复了平静。
皇太后褚蒜子抱着小皇帝司马聃回到了太极殿,京城的官员也前往大殿,商议接下来的行动方案。
由于北伐军骑兵主力已经抵达京城,此时,京城中的官员都大大的松了口气,在大殿之上,众臣无不夸赞华安勇猛善战,更有许多人觉得华安的北伐军有如神助,若非如此,为何行军速度能有如此之快。
在大殿之上,经过一番商议,群臣一致认为,蔡谟年老且伤的不轻,防守京城要另换他人,而勇猛善战的华安自然是最佳的人选,于是,防守京城的任务便自然而然的落在了华安的肩上。
此时,京城内外,除了战损和逃亡,乌衣六营的士兵只剩下三千人,皇宫近卫则只有三百人,如此少的军队,平时维持城内治安,防御小规模的盗贼是绰绰有余的,但无论如何也无法对抗如赵军一般强悍的正规军。
为了增强京城的防御,华安让自己的亲兵营负责防守宫城,另外调了雷暴麾下的一个军,帮助乌衣营守卫京城城墙,雷暴军团剩下的七千骑兵和王六军团的全部七千人马则暂时驻扎在北伐军大营方向,以拱卫京师。
入夜时分,华安全身披挂,亲自在皇宫内巡逻,此时,距离赵军攻入皇宫不过几个时辰,皇宫建筑颇多,会不会有一两个漏网之鱼,躲在皇宫的某个角落呢?华安心里充满了这样的担忧,因此,不敢大意,顶着想家的煎熬,亲自在皇宫内巡逻。
此时已经入冬,天气变得越来越寒冷,尤其是入了夜之后,天气更是寒上加寒,一阵寒风吹过,即使像华安这样强壮的男人也免不了要连打寒噤。
人在寒冷的时候,是最想家的,因为家是温暖的,在家中有人捂好了有温暖的被窝,有思念的亲人,而华安的府邸,就在京城之内,距离皇宫不过数里,华安若是回家,几乎是抬腿便到。
“华将军。”就在华安心中无比想家的时候,身后传来了一声清脆的声音,这个声音很陌生,华安以前从没有听过。
华安轻轻转身,见身后走来的是一名年轻的小宫女,她的手里似乎还捧着一件貂裘大衣。
“姑娘这是?”华安指着貂裘大衣,蹙眉疑惑道。
见华安称呼自己姑娘,小宫女莞尔一笑,轻声道:“将军,夜间寒气大,太后娘娘怕将军着凉了,特让奴婢送来裘衣,就让奴婢给将军披上吧!”小宫女说着,伸手将貂裘大衣披在华安的肩上。
华安伸手整了整裘衣,顿时感觉身上确实温暖了许多,心里就更温暖了。
“多谢姑娘,回去告诉太后娘娘,末将华安谢恩了。”华安说着向小宫女抱拳作了一揖。
小姑娘莞尔一笑,转身快速离去。
在华安所处位置的五十步开外,皇太后褚蒜子正站在暗处,悄悄的看向华安,见华安披上了貂裘大衣,嘴角轻轻一笑,转身向寝宫走去。
华安穿着貂裘大衣在宫里巡逻,顿时感觉很是暖和,再也没有寒冷的感觉了。
“大哥,大哥。”身后传来了王三的声音。
华安回头看向王三,问道:“怎么样,一切都安排妥当了吗?”
王三回道:“大哥,都安排妥当了,京城秩序井然,雷暴和王六的兵马也已经返回大营屯驻了。”
“嗯,如此就好,告诉将士们一定要提高警惕,同时派出斥候,打探姚戈仲军团的动静,大军随时准备出击,彻底歼灭姚戈仲军团,以震慑石虎。”华安正色说道。
第三百五十二章 密林谋划
“是,大哥。”王三大声应道。
华安点了点头,看向王三,问道:“王三啊!如果你是姚戈仲,此时,你会作何选择。”
王三蹙了蹙眉,轻声道:“大哥,若我是姚戈仲,在大军溃败之后,一定不会再次攻打京城,而是想办法与江北的主力汇合,集中力量再向京城进发。”
“与主力大军汇合,难道姚戈仲要渡江北上?”华安蹙眉想了片刻,突然心头一惊,脱口道:“乌江渡口,姚戈仲很有可能会奇袭乌江渡口。”
“大哥,不会吧!乌江渡口有扬州军团的三万人马驻守,姚戈仲此时的人马最多万余,他应该没有击败乌江渡口守军的实力。”王三正色道。
华安摇了摇头,道:“未必,姚戈仲兵马虽然被我军击溃,但其主力尚存,虽然不能正面与扬州军团的三万主力叫板,但姚戈仲若是采取偷袭的策略,对乌江渡口发起突袭,就算不能击败乌江渡口的守军,但至少也会重创之,而一旦乌江渡口的守军遭到重创,实力势必大减,这时,渡口北岸的石虎主力大军便会乘虚而入,攻下乌江渡口南岸,而一旦乌江渡口被石虎掌握,赵国的主力大军便会源源不断的踏入江南的土地,届时,就凭我北伐军的万余骑兵,是肯定阻挡不住的,江水是我大晋的天然屏障,失去了江水,京城将无险可守。”
听了华安的分析,王三紧了眉头,忙道:“大哥,若是如此,我军当如何应变,立即增援乌江渡口吗!”
华安低头思索了一会儿,摇头道:“也不必如此着急,今晚姚戈仲的兵马先是攻打京城,而后又突遭我军打击,此时应该是人困马乏,姚戈仲若要急袭乌江渡口,还要仔细的侦查一番,况且,京城至乌江渡口足有几十里,姚戈仲暂时还没有能力奇袭乌江渡口。”
“是啊!大哥,我军将士也很疲乏了,让将士们好好的休息一夜,明日上午增援乌江渡口,可好?”王三建议道。
“好,你立即派人前往大营方向传令,告诉雷暴和王六,明日上午,二人立即率主力兵马向乌江渡口方向进军,只留下王六麾下的两千人马负责照顾粮仓和大营就好。”华安命令道。
“是,大哥,我这就去。”王三说着转身离开。
######
在建康城以西十五里处,赵国大将姚戈仲瘫坐在地上,身旁全是东倒西歪的士兵,自从被北伐军的骑兵击溃后,他们便一路溃逃,一直逃了十五里,见晋军骑兵没有追来才放心的停下脚步。
此时,所有的赵军将士都极度的疲劳,有不少士兵还受了伤,在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树林之中,一些士兵掏出身上的干肉,坐在地面上啃食,由于天气寒冷,一些士兵更是寻找干树枝,在树林里点燃了篝火。
“将军,喝口水吧!”一名部将将水壶递给姚戈仲。
姚戈仲摆了摆手,问道:“襄儿呢?派出去的斥候,打探到襄儿的下落了吗?”
“回将军,还没有,不过,小将军勇猛聪慧,相信一定不会有事的。”部将安慰姚戈仲。
姚戈仲叹了口气,蹙眉道:“晋军万余骑兵突然杀至,我军淬不及防啊!”
“是啊!将军,晋军的兵马是从哪儿来的呢?为何这次细作又没有汇报,难不成又是种地的屯田人马?”部将也很是不解。
“呸,晋军能有这么多屯田的人马?你也看出来了,这支骑兵训练有素,根本就是晋军的主力部队。”姚戈仲心里很是恼火。
这也难怪,他的部队接连两次遭到晋军的突然袭击,而事先都没有得到任何情报,这种事情放在谁的身上都会很恼火。
“派出多路斥候,前往京城方向打探,本将要知道,这支骑兵是晋军的哪支部队,为何突然出现在建康城方向。”姚戈仲下令道。
“是,将军,末将这就去办。”部将抱拳转身而去。
######
就在姚戈仲军团的数里之外,姚襄正带着麾下的五千残兵向西迤逦而行,一路行军让士兵们极度的疲劳。
“小将军,歇会吧!将士们都走不动了。”一名部将建议道。
姚襄喘了口粗气,向后一看,见将士们果然都走不动了,而晋军兵马并没有追来,于是,下令道:“将士们,原地休息。”
见主将下令歇息,早已疲惫不堪的将士,大大的松了口气,瞬间都瘫坐在地上了。
部将走到姚襄面前,喘了口气,道:“小将军,幸好您听出了是敌军的骑兵,否则,我军就全完了。”
姚襄嘴角一笑,道:“雕虫小技,只可惜发现的太晚了,我军还是损失了一千人马,可惜啊!”
“小将军,我们现在怎么办?”部将问道。
“先让将士们好好的歇息,而后寻找主将的人马,合兵之后,再商议下一步的打算。”姚襄轻声说道。
“哦。”部将应了一声,站起身来,抬头看向远处,突然发现数里之外的密林里,似乎有火光,而且是一大片火光。
“小将军,火光,南边密林里有人,一定有人。”部将连忙汇报所看到的情况。
姚襄闻言,起身向南面看去,果然发现了南门树林深处的隐隐火光。
“小将军,那里会不会是主将的人马。”部将说道。
姚襄凝目看向火光处,正色道:“多半是了,但本将也不能十分肯定,派几名士兵过去看看。”
“是,你们几个,过去看看。”部将大声命令身旁的几名士兵,让其前往南面数里处侦查。
几名士兵闻令,托着疲惫的身体,策马悄悄的向南面行去,在半路上恰好遭遇了姚戈仲派出的斥候,得知前方正是姚戈仲的主力大军,于是,立刻返回,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姚襄。
姚襄见不远处便是自己父亲的兵马,于是立即命令士兵起身,前去与姚戈仲的兵马汇合。
很快,姚襄带领的五千兵马抵达了姚戈仲所在的位置,士兵们再次席地休息。
“父亲,父亲。”姚襄见了姚戈仲,连忙跑过来打招呼。
“襄儿,襄儿,你没事就好。”姚戈仲看着自己的儿子,问道:“如何,损失了多少人马。”
“回父亲,损失了一千人马,孩儿带回来五千。”姚襄如实回道。
姚戈仲大大的松了口气,轻声道:“不错,不错,很不错了,为父撤退之时,见晋军骑兵向北杀去,心里着实担忧,觉得你能带回一千人马就不错了,真没想到才损失了一千。”
“将军,是小将军听出了晋军马蹄与我军马蹄不同,所以提前撤退,否则,能否撤回一千都很难说啊!”姚襄身旁的部将说道。
“好,好,我儿真是大才啊!”姚戈仲显得很是高兴。
姚襄看了看周围的疲惫将士,问道:“父亲这一战损失也不小啊!不知还有几千人马。”
“只有七千余人马,算上我儿带回来的五千人马,目前我军人马总共只有一万两千,损失惨重啊!”姚戈仲说着伤感了起来。
“将军,小将军,目前我军只有一万两千,而建康城的晋军人马却至少已经有两万了,我军急袭建康的计划,算是彻底的失败了,接下来该怎么办,还请将军尽快定夺。”一名部将抱拳道。
姚戈仲蹙了蹙眉头,看向姚襄,道:“我儿有何建议,不妨说说。”
姚襄摸了摸下巴,正色道:“父亲,各位将军,我军渡江之后本有两条策略,第一便是急袭建康城,而第二便是奇袭乌江渡口,这两条,无论哪一条成功,都将给晋军以致命的打击,而目前,由于晋军援兵的到来,我军兵力处于弱势,若要再次攻打建康城,则完全没有成功的可能,那我军为何不采取第二条策略,急袭乌江渡口呢?”说完,看向附近的各位将军。
“小将军,乌江渡口的晋军人马足有三万,兵力比建康城还多,我军急袭乌江渡口,能打赢吗?”一名部将表示忧虑。
姚襄嘴角微微一笑,信心十足,道:“只要准备充足,我军当有八成的胜算。”
“襄儿,你为何如此有信心,八成的胜算从何而来,不妨细细说来。”姚戈仲对姚襄的自信也表示怀疑。
姚襄指着建康城方向,解释道:“父亲,建康城兵力虽少,但城池易守难攻,且经过我军一连串的攻打,警惕性极高,而乌江渡口的守军就不一样了,虽然那里驻扎了三万晋军,但隔江的对面却是王上的主力人马,兵力远远大于晋军的三万人马,且渡江用的战船日渐完备,为了对抗王上的主力大军,晋军的三万人马,至少有两万以上要部署在面向江北的方向,大营的防守阵型也是正面向北,背面的力量将极其的薄弱,而我军突然袭击晋军薄弱的后背,自然能给晋军以极大的打击,就算不能击溃晋军,至少也可以重创之,只要守卫乌江渡口的晋军受到重创,王上的主力大军便可挥师南下,轻松的攻破江水防线,进而与我军汇合,以十万大军的实力,进攻建康城,大晋国亡国矣。”
第三百五十三章 姚戈仲的决心
听了姚襄的分析,姚戈仲和麾下的将领都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全都点头赞同姚襄的想法。
“小将军,何时突袭乌江渡口最为适宜。”一名部将问道。
“兵贵神速,自然是越快越好,不过,此时我军将士疲惫不堪,歇息一日,明日一早,大军悄悄向乌江渡口方向进军。”姚襄说道。
见姚襄分析的都合情合理,姚戈仲的神色颇为欣慰,下令道:“传令,派出十名斥候,前往乌江渡口打探,务必将乌江渡口晋军的部署探查清楚,不得有误。”
“是,将军。”一名部下转身前去传令。
姚戈仲看向姚襄,问道:“襄儿,我军兵马超过一万,若要奇袭乌江渡口,如何避免被晋军发现呢?若是晋军发现了我军的企图,奇袭的效果就大打折扣了。”
姚襄嘴角微微一笑,信心十足的说道:“父亲不必担心,这个孩儿早就想好了,采用声东击西之计,便可以骗过晋军的耳目,同时也给我军留一条退路。”
“哦,退路,声东击西?”姚戈仲追问道。
姚襄兴奋的原地踱了几步,开口回道:“父亲,我军奇袭建康城时,本有十足的把握,所以过江之后,全军人马都向建康城扑去,芜湖渡口一定又被晋军占据了,孩儿的意思是,主力大军先绕开乌江渡口,向芜湖渡口方向佯动,孩儿则亲率三千人马攻打芜湖渡口,为主力大军取得退路,父亲可亲率九千人马,掉头奇袭乌江渡口,一定可以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万一父亲攻打乌江渡口失败,也可以撤往芜湖渡口,孩儿会接应父亲渡江北上。”
“哦,果然是妙计,不过,襄儿倒是比以前谨慎了许多,竟连退路都想好了,哈哈!”姚戈仲满意的看向自己的儿子,对儿子的成熟很是欣慰。
姚襄轻轻的摇了摇头,自嘲道:“吃一堑长一智,孩儿对攻破建康城信心十足,可最终却因为晋军的两次援兵而失败,这一次奇袭乌江渡口,孩儿仍旧有极大的把握,但谁又能保证一定不出意外呢?预留退路是为了以防万一。”
“好,传令,明日一早,全军人马沿大路向芜湖渡口方向进军。”姚戈仲大声下令道。
“是,将军。”部将领命,转身各自前去歇息。
诸将走后,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