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进击的武大郎-第1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到方才那一股气泄了,武松便觉得头晕目眩、脚下发软,却是失血过多的症状。

    然而不断涌上来的义军士卒,却压根不给他包扎伤口的机会,那六人刚刚咽气,便又有四人哇哇大叫着冲了上来。

    虽然手酸脚软,便连举刀的力气都快没有了,武松却依旧畅快大笑着:“哈哈哈,来得好,今儿你武爷爷便要杀个痛快!”

    一边笑、他一边奋起余勇,将刀尖对准为首之人,却是打算拼尽最后一丝力气,拉上几个垫背的。

    “着!”

    便在此时,只听身后一声大喝,那为首的义军应声而倒,咽喉上却多了一支利箭!

    武松回头望去,却见秦明挥舞着狼牙棒扑将上来,而身后持弓引箭之人却是袁朗。

    眼见得秦明一棒一个,砸的那两个义军七窍流血,武松却是半分劫后余生的庆幸都没有,反而一把扯住了林冲,急道:“栾廷玉呢?!他怎么到这般时候还没带援兵过来?!”

    按照之前的安排,早在两个时辰之前,栾廷玉就该带红巾军的后备人马过来接替了,若非如此,武松也不至于如此狼狈。

    “直娘贼的!那霍金城也反了,如今正与栾统领在城内酣战!”

    林冲面色铁青,愤愤的攥折了一支羽箭,嘴里骂道:“这仗没得打了,从官军到百姓,愣是没一个靠得住的!”

    霍金城也反了?!

    武松闻言也不知该说什么好了,原本这趟南下平叛,说好了是民团打下手、官军做主力,然而现在官军做了主力倒是不假,可却不是平叛的主力军,而是造反的主力军!

    打从腊月初三进入江浙境内开始,官军内部便不断有人投贼,小到三五人、多到一整个营盘于是还没有与方腊义军接战,四万七千多官军就整整少了九千多人!

    而这还只是个开始,到了正面战场上,每每关键时刻,便有人倒戈一击,搞得官军大败亏输。

    再加上地方百姓颇有摩尼教信徒,时不时便有企图纵火、下毒,更让官军疑神疑鬼、各自为战。

    等到方腊大军围住这杭州城时,守城的主力便只剩下以红巾军为首的地方民团了。

    就这样,城中还不断有人通敌。

    这还真让林登万给说准了!

    武松拄着单刀,眺望城内,见西北角的军营火光冲天,不由的颓然叹了口气,道:“袁朗、秦头领,你们二人先在此坚守,我去寻那朱,商量一下突围的计划!”

    袁朗、秦明听到这话,却都是暗暗松了一口气,其实早在十日前余杭县大败时,红巾军内便有人提议战略性转移,武松却执意不肯,觉得凭借着杭州城坚粮足,未必不能守到朝廷援军到达,若真能如此,便是奇功一件。

    当时情况也还没有这般恶劣,因此提议者便也没有再坚持然而到了如今这步田地,却由不得武松在这里死撑。

    原本他们已经琢磨好要犯言直谏了,现在武松主动提出要突围,自然是最好不过。

    却说武松下了城墙,立刻使人赶了马车,直奔两浙制置使衙门。

    在路上简单的包扎了一下,又进了些干粮,等到了衙门口时,武松便又恢复了几分体力,麻利的跳下车,大踏步闯将进去其实要按照常理来说,以他区区一个县尉的身份,便是请人通禀,也不一定能进到里面。

    可谁让他有个哥哥,时宋徽宗面前的红人呢?

    在加上此时城中防务,已经全数落入红巾军之手,自然无人敢出面阻拦。

    到得里面,却见那公堂之上一片狼藉,太师椅翻了三把、桌案也倒了一张,也不知是账册还是什么的白纸飞了一地,两浙制置使陈建和朱怒目相向,若不是知府赵霖、廉访使赵约二人极力阻拦,怕是已经撕扯在一处了。

    武松却懒得管他们如何内讧,随便拱了拱手,大声道:“诸位大人,这杭州城怕是收不住了,该如何突围,还请早作决断!”

    “突围?!谁让你们突围了?!”

    话音未落,那陈建便已经恼了,斗鸡一般伸长了脖子叫道:“正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这正是你们为国死战的时候,你等如何敢妄言弃城而逃?!再敢……”

    “大人。”

    若换了平时,武松也许还会给他留几分面子,此时却实在无心敷衍,便直接打断了他的话,晒道:“俺们是民团,一应装备粮饷都是自筹,除了这次为朝廷卖命之外,从来没拿过朝廷一分钱!你若想寻人为国死战,且去找那些朝廷奉养的官兵便是!”

    陈建何曾被一个武夫这般顶撞过,一时竟气的手舞足蹈,满口的‘贼配军、不当人子’的咒骂着

    “二爷莫要理他!”

    那朱却是满面希冀的凑上来,搓着手道:“却不知此事突围,有几分把握可言?”

    “十成!”

    武松昂然道:“有俺哥哥提前备下的法器,虽然守不住这城池,却足够突出重围了!”

    朱闻言大喜,扯过武松便往外走,嘴里道:“既是如此,那还等个什么?!我等快快突围,也好接应朝廷援军,重整河山!”(未完待续。。)

第49章 韦贤妃的求助

    那日武凯收了巾帼英雄梁红玉做干女儿,虽然初时觉得有些别扭,但习惯了之后,便生出一种莫名的成就感。

    要知道可不是什么人,都能被民族英雄叫干爹的,尤其还是个稀有罕见的女英雄!

    只可惜这成就感,被另外一个人分薄了不少为了安抚高俅父子,武凯只得答应收高衙内做了记名弟子,这却是令他在京城名声更臭了几分。

    既然已经定下了父女的名分,倒也不用再单独寻什么府邸了,直接将这梁红玉一家老小接近了武府,单独分出个院落,又拨了两个丫鬟、一个仆妇过去伺候着。

    说是一家老小,其实作为主心骨的男人一死,这家也就散了大半,剩下的总共也不过是梁红玉母女,外加一个姨娘、一个庶出的弟弟罢了,安置起来并不费力。

    而且这些小事有扈三娘出面张罗便可,真正需要武凯尽心准备的,还是大年初一的祭天大典。

    因此武凯打从腊月二十开始,便常驻在大相国寺,向寺中僧人请教往年的典礼流程,将其与自己准备的噱头对照融合之后,又偷偷摸摸进行了一次彩排,等将一切都安排妥当时,却已经是腊月二十八了。

    原本武凯打算回家好好休息两日,为祭天大典养精蓄锐,谁知刚到家中,还来不及和扈三娘、顾大嫂鸳鸯戏水,便见李存忠急吼吼的闯将进来,急召他进宫见驾。

    武凯在路上详细打听了,才知道江南局势又有恶化,十余日前,方腊便已经攻克了余杭县,聚兵马十万,直扑杭州城而杭州城此时能战的兵马,总共也只有两万出头,还有一半是朝廷临时征发的民团。

    杭州可说是江浙的中心地带,也是南方少有的重镇,若是被贼人攻克,必是震惊朝野的大事,说不得贼人因此声势大振,就真的占据整个江南了!

    这下由不得宋徽宗不紧张,于是立刻的召集了朝中重臣,以及武凯这个提前预言了方腊起义的能人异士。

    前因后果,武凯已经基本掌握了,可他就不明白了,那江浙的五万兵马外带临时征召的一万多民团,也不是泥捏城的,怎么短短半个月,就在敌人面前灰飞烟灭了呢?

    “别提了。”

    李存忠愁眉不展的道:“朝廷只想着他们本乡本土的,也能占些地利人和,谁知这些南蛮子竟都是吃里扒外的主儿,不少人都偷偷信了那摩尼教!再加上这几万兵马从南到北、又从北到南,疲于奔命不说,还欠下了不少粮饷,自然怨声载道,这两下里一结合,却那还有什么军心可言?!”

    啧~

    说到底,还是朝廷不重视地方的厢军的锅。

    如果武凯没记错的话,貌似西军、边军、禁军之中,凡是在宋辽边境待命的,年前这两个月可都是发的双响人家江南厢军千里迢迢赶过来,又巴巴被赶回去,却连子儿都没捞着,能乐意才怪呢!

    不过这也让武凯稍稍安心了些,看来自己的横空出世,并没有大幅度改变史进程,这圣公方腊还是得靠童贯、韩世忠等人出马,才能彻底平定下来。

    至于武松的安全,他也并不怎么担心,一来武松暗自携带了一部分火器,关键时刻拿出来防身,绝对是神挡杀神佛挡杀佛;二来红巾军只是民团,按理说不会吸引方腊多少火力。

    而且就算武松头脑发热,也还有栾廷玉看着,不至于会身陷险地。

    只是武凯却没想到,栾廷玉此次南下,却也被‘建功立业’四字迷了心窍,一门心思的想要光宗耀祖,自然不似平时那般冷静镇定,所以红巾军才在杭州城内死守了几日,直到损兵折将、实力大减,才总算是幡然醒悟。

    闲话少说。

    却说武凯进得宫来,又到了那垂拱殿左近,不过这一次宋徽宗却没有召他入殿议事,而是安排他在附近稍事休息,等候会议技术之后再行召见。

    约莫在偏殿等了半个时辰,武凯没等到宋徽宗传召,却等来了个不速之客广平郡王赵构!

    只见这未来的宋高宗面色慌张,蹑手蹑脚、小心翼翼的钻进偏殿,便立刻反手关上了房门,小脸吓得煞白,胸脯喘的叫一个狼狈,妥妥的‘望之不似人君’,怪不得在靖康之耻以前,从来没有人在他身上押过宝呢。

    武凯也不急着搭茬,等他稍稍喘匀了,这才和颜悦色的问道:“不知小王爷前来,所为何事?”

    “禅师!”

    因为已经从母亲口中得知了‘康王’的真相,赵构这次的态度却是恭敬许多,郑重的双掌合十回了一礼,然后急道:“还请禅师想些主意,帮我母妃渡过眼前这一劫!”

    韦贤妃遇到麻烦了?

    因为上次被韦贤妃误认为贵人,所以她会让儿子向自己求助,倒也并不稀奇,只是武凯却哪知道她遇到了什么难处?

    可看赵构那样子,似乎笃定自己已经算出了前因后果武凯却那还好意思细问究竟?

    好在这赵构才十三四岁,智商也不算是很高,旁敲侧击几句,武凯总算是闹清楚了个大概。

    却原来韦贤妃那日在宋徽宗面前,替他分说之事,也不知怎么竟传入了林灵素、王仔昔的耳中,眼见得武凯凭此翻身,躲过了飞来横祸,便将韦贤妃也给记恨上了。

    今日响午八百里加急军情送到时,可巧那王仔昔就在宋徽宗身边,立刻借题发挥,说什么宋徽宗近日被一股浓郁的阴气妨害,天子神威暗淡不明,所以才让官兵被方腊迷了心窍,导致如此不利的战局!

    近些时日,韦贤妃几乎一人独宠,若宋徽宗信了这番鬼扯,即便不将韦贤妃打入冷宫,也绝不会再宠幸于她!

    因此韦贤妃得了线报之后,立刻便惊的六神无主,想来想去,只能把一腔希望寄托在了武凯身上原本是打算派人上门求助,可巧武凯就被招入了宫中,便直接让儿子亲自出面,也免得泄露机密。

    这韦贤妃也算是被武凯连累,再加上赵构这未来的潜力股,武凯自然不能坐视不理,脑中转了几转,顿时计上心来,忙问道:“小王爷,却不知贤妃娘娘平时可有恐高的症状?”(未完待续。。)

第50章 天为阳、地为阴

    武凯每次到福宁殿见驾的时候,进出的路线都不尽相同,刚开始还以为是自己记错了,后来才发现,这福宁殿里其实有五间一模一样的寝宫,宋徽宗每日里随机选择一个,以免有人伺机行刺。

    而且他平时也不会总留宿在福宁殿,而是常常去嫔妃哪里过夜只有临幸那些低品阶宫嫔时,才会在福宁殿中颠龙倒凤。

    这样一来,行踪便更无从琢磨了。

    闲话少提,却说武凯来到东侧第二间寝宫,便见赵佶正在台阶上候着,虽然没有迎下台阶的意思,却也算得上极大的礼遇了,于是武凯忙紧走几步,上前深施一礼道:“阿弥陀佛,劳陛下久候了。”

    “哪里,分明寡人让禅师久候了。”

    今日的宋徽宗明显有些颓唐,强自提起精神笑了笑,便向内一让道:“天冷风寒,还请禅师随寡人到里面说话。”

    说着,当先向内行去,武凯则是落后了半步,紧随着他进了寝宫。

    进门之后便见一妙龄宫女正跪坐在地上煮茶,等二人一高一矮相对而坐【皇帝专用的椅子要高上半头】,那宫女便取过一个不知是瓷器还是陶器的红色长柄勺子,分别给二人舀在身边的茶碗里。

    一时间寝宫内香气四溢,也不知里面除了茶叶、姜丝之外,还放了些什么名贵药材,嗅着便觉得提神醒脑。

    宋徽宗用汤勺吹凉了抿了几口,紧皱的眉头便稍稍舒展开一些,这才又开口道:“禅师,如今那江南局面,果如你当初预测一般,有祸及我大宋半壁江山之势!”

    武凯还以为他又打算向自己请教灭敌之策呢,谁知宋徽宗话锋一转,却道:“这倒也还罢了,枢密使童贯方才已经请命亲征,料来有他和西军出马,荡平那魔头方腊并非难事只是这几个月来灾祸连连,京畿左近的民心却有些不稳,甚至有心怀不轨之徒,说什么国之将亡、必有妖孽。”

    说到这里他微微一顿,目视武凯。

    武凯不慌不忙的站起身来,双掌合十道:“若是陛下觉得杀了贫僧,能平复民心,贫僧甘愿引颈就戮。”

    说是这么说,如果宋徽宗当真露出杀意,他肯定二话不说,直接上去绑了这昏君当人质!

    不过宋徽宗既然让他主持祭天大典,又怎么会舍得杀了他?

    当即便摇头笑道:“禅师说笑了,那天劫大火一事纯属意外,而且禅师也是应那童贯所请,并非出自本意,寡人怎会听信这些谗言,便害了禅师的性命?不过为了重聚民心,也为了此次南下大军的士气,还请禅师在祭天大典中施展些手段若能引动天地异象、或者降下什么祥瑞,便最好不过了”

    感情这赵佶寻武凯来,却是想假托天意、粉饰太平。

    不过他这话倒正中武凯下怀,忙装出有些为难的样子,迟疑道:“这祭天大典从建国之初,已经举行了一百六十余年,并未有任何天地异象显现,如今……难、实在是难啊。”

    其实宋徽宗也就是这么一说,如果武凯真做不到的话,他也不会太过强求,毕竟这么多年祭天大典下来,从未出现过什么神异之事。

    可此时见武凯只摇头说‘难’,却并没有说不能做到,宋徽宗顿时便来了精神,身子微微前倾,探询道:“却不知‘难’在何处?还请禅师指点!”

    “这个……”

    武凯略一迟疑,才苦笑道:“不瞒陛下,贫僧近些时日方祭炼了一件器物,倒也别无它用,不过就是能载人飞上天空罢了。”

    “载人飞……飞上天空?!”

    他说的‘谦虚’,宋徽宗却是大惊失色,勐地从椅子上跳将起来,急道:“禅师莫不是在开玩笑?!”

    便连那跪坐垂首的宫女,此时也讶然的抬头望来,全然不顾宫中的规矩。

    也难怪,从古人把得道成仙唤作‘飞升’,便可知其对翱翔天空的向往与看重,武凯却将飞上天空说的如此轻而易举,如何不让人惊诧莫名?

    “出家人不打诳语,贫僧既然敢在陛下面前说出来,自然不会有假。”武凯说着,却又叹了口气,道:“只是如今毕竟是末法时代,这器物虽然能飞上半空,却终究无力冲破枷锁,直奔那九霄云外的天宫强行为之,也只会落个身死道消的下场。”

    听他这般说,宋徽宗总算冷静了些,做回椅子上怅然感怀了片刻,便又振奋道:“便是如此,也算得上一件极佳的法器了,若能在祭天大典时展示一二,必能振奋京畿民心!”

    说着,便又满面希冀的望向武凯。

    “这个……”

    武凯却又苦笑道:“此物虽然已经造了出来,却还从未使用过,须知天为阳、地为阴,越是靠近天穹,那炎阳之气便也越重,为了避免出现纰漏,还需寻一个纯阴之体的女子,协助贫僧镇压那炎阳之气,才好试着升空。”

    纯阴之体的女子?

    宋徽宗喃喃自语了两遍,忽的眼前一亮,正待说话,却听武凯又补充道:“而且这女子的身份越是尊贵越好,否则也难以克制这天地之威只是这身份尊贵的女子,其生辰八字往往秘而不宣,所以贫僧时至今日依旧一无所获。”

    说着,又装模作样的叹了口气。

    啪~

    却听宋徽宗一拍茶几,险些将那茶碗打翻,他却顾不得去扶,只喜形于色道:“这还真是巧了,响午时王先生才刚刚推测出,那韦贤妃便是纯阴之体,正可让她协助禅师一试究竟!”

    废话,当然巧了!

    武凯编造这什么炎阳之气的说辞,就是为了给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7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