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替明-第19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身后的那些人就如同事先早已分工过,有四个人往守门卒那边而去,其他人则分成了三列摸向那透着灯火的屋子。

    刚才带路的那人还伏在那里并没有动,盯着那些黑衣人行动,神情很是有点紧张。因为他知道,同伴们成功与否,对于后续行动甚为关键。

    他虽然早已来到张家口。可这些同伴的能力,他们的名头。他早已是知晓的。看着他们彪悍却又训练有素地在行动,忍不住就握住拳头,仿佛他自己也在攻击队列中。

    城门口明着的那两名打瞌睡的士卒,不费吹灰之力就解决了。其实这一处,他不担心,毕竟看得见。但那屋子里可是有不少明军士卒。能不能悄无声息地解决,就最为关键了。

    看着同伴进去,过了好一会都没动静,他不由得有点急了。忽然,有几个穿着明军战袍的人拿着兵刃走了出来。当即吓了他一跳。

    不过他马上看到对方打了个手势,心中便松了口气。得手了!

    接着,他看到尸体被处理,假冒的明军士卒各就各位,城头上暗号打出,城门悄悄地打开。

    在先前这些人的掩护下,没过多久,一队队的人从城外进来,井然有序,顺着城门处两侧的马道开上城头,并迅速沿着城墙扩散向其他城门。

    人数越来越多,哪怕一个人的脚步再轻微,这汇聚起来的声音,特别还是在这深夜,依旧发出了不小的动静。

    终于,有在执行城内宵禁任务的明军兵丁听到了这动静,有点疑惑地看向城头。其中的老兵更是感觉到了不对,脸上的神情有点惊慌。因为他们能听出来,这是非常多人汇聚起来的声音。而且训练有素,脚步声多而不杂。

    但他们就算听出来了,也是有疑惑。这是什么人,那冒出来的?建虏、朝廷官军、流贼都不可能啊!

    在他们还疑惑不解的时候,街道上也开始出现一队队持枪队伍。看到这些,有无声地投降了,也有发出几声恐慌地叫声后便被解决了的。

    等到城中的人发觉不对的时候,已经有许多马蹄声响起在街道上。这些战马,直冲城中军营,就犹如自家院子一般熟悉。

    只要脑子稍微正常一点的兵丁,看到严阵以待,杀气腾腾的来犯者时,都是第一时间选择了投降。因为这种情况下的反抗,根本没有意义。

    当黎明来临的时候,张家口已经换了主人。用稍微夸张一点的说法的话,那就是悄无声息地换了主人。有一些睡得比较死的人,一觉睡醒就是这种感觉。

    胡广站在张家口的东门城头上,身边站着两个野战军的高级将领们,颇为有点自豪地看着眼前的一切。

    他一直按兵不动,就是等一个机会。等张家口这边的情报人员把这里的情况飞鸽传书,等着八大晋商都汇集在张家口时,里应外合动手端了这个建虏的后勤基地。

    这次的行动非常突然,谁也没想到,远在归化城的叫天军,竟然会千里之外地来偷一座明军的边城。

    胡广之所以要解决这些吃里扒外的晋商,主要是他们对建虏的帮助太大。要是不解决了他们,明军怕是没法扛得住占据了山海关,占据主动优势的建虏。

    没了八大晋商,建虏短期内只能忙着应付明军的反扑,远袭攻击叫天军的概率将大为降低。

    而叫天军趁着这次机会灭了八大晋商,还能把他们刚好收集起来,准备再次给建虏送去的物资等等,再一次笑纳囊中。这对于叫天军将在陕西展开的战事,将有非常大的帮助。

    总得来说,不管是对叫天军,还是建虏,或者是明军,打仗,其实就是打后勤!

    (未完待续。)

535 虽远必诛

    街道上,有嗓门大的叫天军将士被分派到任务,一边敲锣一边大喊:“叫天军替天行道,来张家口只为勾结建虏,出卖祖宗的八大晋商,即王登房、靳良玉、范永斗、王大宇、梁家宾、田生兰、翟堂、黄永发这八家,其他人等,不得令待屋内不出,叫天军秋毫不犯!”

    王登库之前已被叫天军干掉,其弟王登房上位,仍旧不思悔改,依靠其原有实力仍然位居八大家。因此这一次的名单中,王登房榜上有名。

    普通的老百姓听到有兵进城,早已吓坏了,房门更是堵得严实,躲在屋里惶恐不安。听到叫天军的安民喊声后,稍微安心点的同时,自然是非常配合,没谁会蹿出自家房门。

    而被点名的八大晋商家,原本以为不管是明军还是建虏,靠着自己的影响,基本都不会有事。可没想到,来得竟然是劫过他们货物,警告过他们的叫天军。

    这八大晋商家,哪怕是流贼来了,他们也不会怎么怕。因为他们的护院众多,且高墙林立,对付那些由灾民转变过来的流贼还是有几分把握的。

    可叫天军就不同了,不要说以前见识过叫天军的威风,光是他们从建虏那边得知叫天军灭过五六千建虏,还杀了四个奴酋的消息,就能吓死他们。

    如今叫天军点名他们,那高墙后面,顿时就乱成了一团。

    鸡飞狗跳的声音,男人女人的喧哗声、哭喊声等等,各种声音都有。就算没看到里面具体的情形,外面的人也能想象里面的那些人,大概是觉得世界末日到了。

    城头上,胡广用望远镜观察了一会。看着八大晋商家的护院都在忙乱地堵门防御,不由得有点不屑地笑了下。

    这一次,拉克申来了,他就站胡广的身边,摇头叹道:“就凭他们用桌凳把门堵死,就凭那几把弓箭。几根火绳枪,就想守住院子,真是白日做梦!”

    胡广身边另外一侧的胡宽眺望着分到攻击任务的叫天军将士,已经在八大晋商家的外面各就各位,便沉声对胡广说道:“首长,为防夜长梦多,该下令解决他们了!”

    胡广知道大哥的意思,他不是担心八大晋商会来援军,而是觉得打下八大晋商后。搬运物资会花好多时间。中间出了什么变故的话,虽然叫天军不怕敌人,但损失掉一些物资也不划算。

    因此,胡广便点点头,回答他哥道:“好,发信号吧!”

    再说范家大院内,狰狞着脸的范永斗,用力一刀砍在脚下的木箱上。“哗啦”一下,里面的一锭锭银元宝滚落出来。在阳光的照耀下,反射着刺眼的光芒。

    他还嫌不够,又用力一脚踹在木箱上。顿时,那些银元宝几乎铺满了他面前的一片地,吸引了前院所有的护院注意。

    “守好了,这些银两都是你们的。后头还有,等叫天军退去,再赏。”范永斗吼叫着,“要是守不住,不但这些银子被叫天军抢走。你们的命也不可能留下!”

    “守住,银有,人在!”

    “守不住,银没,人死!”

    看到那三十多个护院盯着地上的银子,眼睛都红了,范永斗微微满意。

    只要这些护院效死命,凭借着这城中之城的大宅子,坚持到天黑,就能通过地道逃出宅子,再转移到城墙附近的地道处,就能出城了。

    他如此想着,转身就走,去到另外一边的院子,继续刚才的利诱。

    等范永斗一离开,这些护院都扑向了那些银堆,抢着往怀里捞。有了这银子,他们自动忽略了一些东西,以为凭着高大两丈的院墙,守他个一段时间定然没有问题。

    有的时候,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那些人鸟,他们不是傻子,却会被蒙蔽眼睛,一如这些护院。

    抢完了银子,护院们纷纷躲回原处,或拿着弓箭,或端着火绳枪,或举着长枪,眼睛紧盯着院墙上方。只要有叫天军的人露头,就马上拥手中的家伙招呼过去。

    没过多久,他们忽然听到一声长绵不绝的号声。敏感的他们,就知道叫天军可能要进攻了,心情顿时紧张起来。

    忽然,他们惊讶地发现,有什么东西从院墙外被抛了进来。一个,两个,三个,都是磨盘大的东西,砸在地上,还冒着烟。

    还没等他们想明白,就见到地上一个坑出现,然后有什么东西四散飞溅。身上传来巨疼的同时,才听到有“轰”地巨大声响。

    城头上,胡广看着城中那几处目标的宅子里,腾空而起的硝烟,便知道事情差不多了。

    其实,这种高门大院的宅子,就算它能防盗贼流寇,可对于叫天军这种正规的军队来说,多得是手段来轻易攻破它。

    眼下的叫天军,因为掌控了硝石矿和硫磺矿,火药充足,因此为了节约时间,选择了用炸药包来开路。

    胡广都没那个闲心来观看战事的进展,转过头,对身边的大哥说道:“这八大晋商,就不用公审了。毕竟他们勾结建虏的事情,在这城中人看来,是很普通的事情。甚至他们中的很多人,可能都有参与其中。真要认真起来,可能我们叫天军都得屠城了!”

    胡宽也有点无奈地点点头,就算这一城中的人按照通虏者死来判,都是该死的话,叫天军也做不出屠城的事来。

    “把八大晋商家抄了,管事以上的人都砍了,公布我们杀他们的理由,告诫其他人不得再犯,否则虽远必诛。”胡广说到这里,沉吟了一下才道:“老弱妇孺放过,其他人理光头。嗯,这样就差不多了。”

    胡宽再次点点头,他知道张家口事情的重点,是搬运物资和诛首恶。至于其他人,有这次的事情在,他们要还是敢和建虏交易,估计要掂量掂量叫天军会不会突然出现的可能性有多大了。

    中午不到,该抓的人就都抓到了。就算是有地窖或者地道可以躲,可叫天军有情报的支持,还有侦查兵们根据抓获人所提供的线索,也都把老鼠们抓了出来。

    在范家大院的一处厢房里,程老鼠就把刚从地道里抓出来的范永斗先打了个猪头,然后才开始问话。(未完待续。)

536 招安么

    叫天军在张家口整整待了两天,才搬走了能搬走的物资。在这期间,往张家口来的,不管是行商还是走亲戚或者官吏往来,统统被叫天军的游骑扣押。等到叫天军出关之后,有关叫天军的消息才随之传开。

    明国京师,每天只开半天城门,盘查严厉,哪怕是世家子弟,也统统要盘问搜查。

    在建虏随时可能出现的情况下,就算有人不满也没办法。一些有能力的,都已南下,避往江南。

    崇祯皇帝在最开始的那段时间内,也是比较紧张。这等于是真正的天子守国门,旦夕之间,就可能被建虏兵临城下的。

    最为知兵的孙承宗早已派去抚宁统领勤王军,和山海关的建虏展开了对持。不过局势并不妙,处于劣势。

    而洪承畴则还留在京师,等待兵仗局做出轰天神炮后,马上送往前线,以其改变战局。

    因此,当盼望已久的人终于到达京师,马上被崇祯皇帝接见。边上有洪承畴、徐光启等人作陪,看着中间跪着的那人。

    “草民毛彩贵,叩见万岁,万岁,万万岁!”激动地声音,带着一丝颤音,响起在文华殿内。

    崇祯皇帝努力露出和蔼一点的脸色,伸手示意一下后道:“起来回话吧!”

    这个毛彩贵的一名堂兄是一名六品文官,有这背景在,加上当初携带奴酋首级的人进关,就有他。于是,他便被作为代表,前来觐见问话。

    一般情况下,没有功名的老百姓是不可能见到皇帝的,就算见了。那跪着回话也很正常。毛彩贵没想到崇祯皇帝竟然让自己起来回话,那心情更是激动,又再次磕头后才站了起来。

    他不敢抬头平视,只是低头看着大理石铺成的地面,静静地等待着皇帝问话。

    “在关外这么多天,你给朕说说。这叫天军到底是什么样的?”崇祯皇帝带着一丝好奇,声音稍微有点嘶哑地吩咐道。

    有太多的烦心事,太多发火的时候。从去年底开始,又没得安心休息,所以他的嗓子虽有御医时刻注意着,但也经常嘶哑。

    说实话,他对叫天军也有点印象。因为这名字太特别了,竟然取名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叫天军。当时自己还感慨过他们这些人受灾后那种绝望的处境。没想到如今却强大到能歼灭建虏,屠杀奴酋了。

    对于这支叫天军,崇祯皇帝在对自己的军队恨铁不成钢的同时,也是非常好奇的。

    边上站着的洪承畴和徐光启,他们对叫天军或多或少都有点瓜葛。因此,也凝神听着。只不过徐光启的身体不好,不时压抑地咳嗽一声。

    明国的形势比原本的历史上更为恶劣,而徐光启在修历书。和汤若望翻译西方书籍的同时,也操心国家大事。这让他原本就不佳的身体,更是不堪重负而病倒了。

    年初以来,他一直卧床休息。只是这一次,要研究叫天军的轰天神炮,而徐光启又是公认的这方面权威之一,便把他叫来了。

    只听毛彩贵低着头。从被叫天军救下开始,简要的叙述起自己的经历。有的地方说得不够明白时,崇祯皇帝会不由自主地打断而问个清楚。

    从毛彩贵的话中,崇祯皇帝能感觉到叫天军对于建虏,是一开始就非常仇视的。他们爱民。甚至远超过大明的军队;他们勇敢、训练有素,也远超大明的军队。

    等到听完毛彩贵的话之后,他沉吟了一下,略微带着一丝期望问道:“以你对叫天军的了解,朕要是招安他们,可有希望?”

    说到这里,他好像怕什么,马上又补充道:“只要他们忠于大明,忠于朕,就算封爵也无妨。”

    大明除了开国和靖难两个时期之外,对于外姓人封爵是很少的。更何况对方目前还是反贼,直接金口就开了要封爵,这条件不可谓不厚了。

    但要是从崇祯皇帝的角度来讲,如果能招安叫天军,让他们去打建虏,赢得机会就很大。只是付出了一个爵位而已,就能得到一支强军,能改变目前局势的强军,不管怎么看,都是很划算的。

    在文华殿内旁听的两人,不管是洪承畴还是徐光启,都是属于务实的人,自然知道崇祯皇帝的许诺只是听着吓人,实际上是很赚的,因此都没有出言反对。

    只不过,洪承畴对叫天军是算了解的,他心底不大认可叫天军会接受招安。而徐光启,则想着这个叫天军的首领,很可能是自己认得那个干侄儿,就比洪承畴多了份希望。

    而崇祯皇帝的这个问题,毛彩贵很难回答。因此,他有点犹豫,一时沉默了下来。

    “嗯?”崇祯皇帝有点不高兴了,略微有点重地哼了一声。

    毛彩贵听到天子的怒气,吓了一跳,连忙又跪下去,低头回答道:“草民实在不知,那叫天军的首长会怎么选择?”

    其实,在他的心中,隐隐地有一种直觉,叫天军怕是不会接受朝廷的招安。可这个答案,他不敢说出来。

    崇祯皇帝听了,很是失望,目光转向边上的两名臣子。

    洪承畴见状,稍微一想,便出列奏道:“陛下,臣以为,叫天军不一定会接受招安。”

    他说着,便给出自己的理由道:“那贼首曾言叫天军之意,乃是叫天天应、叫地地灵,由此可见一斑!”

    崇祯皇帝一听,微微有点吃惊。他没想到,叫天军的叫天两字,竟然是这样的意思,一股浓浓的倨傲不逊之意。这样的人,真得会接受招安么?

    之前时,因为叫天军的强大,让他开出了封爵的条件。也因此,他觉得自己已经够大方,让一个从灾民起来的反贼接受招安,可能性是很大的。

    崇祯皇帝思考着,眉头皱了起来,有点拿捏不定了。

    徐光启低首考虑再三,忽然一咬牙,也出列奏道:“陛下,臣以为,或者叫天军会接受招安!”

    一听这话,崇祯皇帝刚才因为思考而低下的头,马上抬了起来,有点惊喜地问道:“徐卿,何以见得?”(未完待续。)

537 厂卫

    徐光启虽然年事已高,且体弱多病,可以想见没有多少日子可以活了。可他还有家人,他就是再胆大,也不敢把自己的猜测,认为以前认识的那个胡广,就是叫天军的首领胡广这事在崇祯皇帝面前提出来。

    不过他心中却基本可以肯定,根据他对胡广的了解,觉得胡广不会是那种穷凶极恶的反贼。恰恰相反,从他的一言一行中,反而时时透露出为国为民的想法。要不然的话,他也不会警告建虏会绕道蒙古草原入侵京畿之地,也不会为了高产农作物而操心。

    因此,崇祯皇帝一问,他便想把斟酌出来的理由说出来。

    可就在这时,忽然殿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名宦官尖声喊着:“八百里加急……”

    文华殿内的几个人一听,都同时沉下了脸。因为他们知道,凡是八百里加急,肯定是了不得的坏事。

    徐光启只好闪在一边,看着崇祯皇帝接过太监转递过去的加急快报,匆匆地在看。

    洪承畴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6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