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十四章 再会
更新时间2012…1…11 9:30:34 字数:2409
谢琼眼角余光有意无意瞟向谢朝华,嘴里却是带着责怪的口气对管家道:“你也管事多年了,就这点子事情还处理不好?让一个小贩在府外喧闹,倒叫外人看着笑话。”
管家福伯唯唯诺诺地应着,犹豫道:“这人不好打发,也吓不走。老奴想着万一真闹起来,府里如今正有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好,何况人来客往的,若是被有心人看见传了出去,说是我们这里仗势欺人就更不好了。”
谢琼沉默不语,点头道:“你这么说倒也有理,既这么着,看来我还非得亲自见他一见了。”说着他长身而起,才抬脚走了几步,却突然顿住,转身回头对着谢朝华淡淡一笑,说:“朝华也跟我一起去瞧瞧去?”
这话问得突兀,想她一个千金闺阁小姐,如何能大模大样不避人前,只是谢朝华前世便知道这位堂叔生性对于繁文缛节,礼教大防都是极为不屑的,加上府中没有长者约束,这些年越发肆意狂放。谢朝华心中自然是想跟着一起去,便也不惺惺作态,当下爽快应道。
谢琼见谢朝华没有一丝忸怩推诿样子,好似十分满意,目光中流露出赞赏之色,又好似带着一丝感怀,喃喃道:“果然是……有其风范……”声音极轻又说得模糊,谢朝华只听得几个字却是更加疑云暗生,却又不好开口想问,只能装作不闻,心中却是反复思索,之前谢琼口里那句陡然冒出的那句“阿茂的女儿我又如何会嫌弃。”已经让谢朝华如坠雾中,“阿茂”这个称呼摆明了堂叔与母亲之间的关系绝非只是叔嫂而已,只是无论前世今生,谢朝华对于母亲的一切所知都甚少,她直觉感到堂叔谢琼定是知道母亲不少事情,想问却又不知从何问起,心中思绪万千,直到谢琼的声音在耳畔响起,她这才发现已经来到了前院,略定了定心神,将思绪收回暂搁一旁。
只听谢琼对福伯吩咐道:“将那人领到书房去。”说完便径自朝左边的屋子走去。
“是。”福伯应道,停步转身朝着不远处的一个小厮招了招手,待他走进低声吩咐了几句便又迈步跟了上来。
谢朝华有意放慢了脚步,让谢琼走在前头,等渐渐拉开三五步的距离时,才回头对一旁的福伯低声道:“能不能麻烦福伯件事,差个人去我住处,告诉翠儿将我前些日子嘱咐她从府里一起带来的东西拿来。”留在西府住下的当日,丫鬟翠儿便得了老太太吩咐跟着过来伺候了,西府虽不缺丫鬟婆子伺候,可小姐身边总也不能少了贴身的丫鬟。
“小姐这话说得,老奴这就差人去。”
谢朝华见福伯吩咐了下去,这才快步跟上了谢琼,随着他一起走入了左侧的书房。这个书房很小巧,也没什么装饰,除了桌椅之外,也就靠着墙的一排书架以及书桌边上的一个紫檀木雕花纹玩架,上面放着一些玉的、瓷的各类古玩。估计这也不是谢琼平时正经用的书房,不过是做歇息之用的。
谢琼此时已经坐定下来,谢朝华打量了一下屋里,特意走了几步站在了紫檀架子旁。这个位置,既能看清屋里的状况,又正好被架子挡住,让从门口进屋子里来的人看不真切站在后面的人,她刚刚站好,福伯便领着一个少年走了进来。
这少年大概有十五六岁的样子,高高的个子,样子稍显得瘦了一些,黄黄的脸色,清瘦的面颊,虽然黑瘦却是不显苦弱。身上穿着一件藏青色的锦衣,看这质地倒是上好的料子,只是在这严冬里穿着这一身却是显得单薄了些。他跟在福伯的身后,挺胸直背,昂首阔步地走着,完全没有一般小贩的拘谨小心的样子。在他迈进门的刹那,只微微抬头扫了一眼书房,那深藏在浓长黑眉的眼睛射出炯炯光芒,就像滑坡乌云的闪电让人惊心。
虽然他脸色看上去有些憔悴,好像有些三餐不继,可那一对顾盼时闪闪有神的双眸,那挺直的鼻子,那身上散发出的不骄不卑的气度,都显出这少年即便如今潦倒,他日也绝非等闲的人物。
谢朝华定定地看着出现在眼前这个熟悉,如今却是陌生的人,虽然她早就知道来着是谁,虽然她也早有心理准备,可前世的记忆却完全不受控制的闯入她的脑中,使得她一下子陷入了纷乱的思绪之中……
她仿佛又置身在了一片杀声动地的月色苍茫的夜晚,那颤人心弦的画面,那永生难忘的话语,以及那晃眼的闪烁刀锋和震耳的厮杀声,她好像看见一个身影从这些影像中跳脱了出来。谢朝华想捉住那个身影,只是眼前却是模糊朦胧一片。
一瞬间,她忽然记起了那个几乎已经被她遗忘的人,她的记忆忽然变得异常的清晰,眼前的少年与记忆中的身影渐渐重叠了起来。在那血泊之中,月光之下,她想起了正是他将她从尸骨堆中生生拽出,那个万人景仰、无人可与之匹敌的少年将军。
“就是你要执意见我?”谢琼轻蔑的话语响起,谢朝华这才陡然惊醒,她深吸口气,暗暗对自己道:一切都已过去了。
“不错。”少年镇定自若地答道,“在下何元吉,有事与大人相谈。”
谢琼端起面前的茶盏,抬手缓缓揭起杯盖,面前顿时升起袅袅热气,让他的神情看起来更加变化莫测,只见他微眯着眼,悠悠然地吹开面上的茶叶沫子,低头轻啜了一口,眼睛微颌,淡淡地瞟了眼面前的自称何元吉的少年,慢声慢调地说:“既然现在人也让你见了,有什么事就说吧。”
何元吉沉吟着,过了一会儿才抬起头,目光直视谢琼,语气坚定,铿锵有力地道:“大人身为朝廷官员,而谢家又是世家第一望族,没想到竟然会做出背信弃义,仗势欺人的勾当。”
谢朝华十分清楚,这位堂叔看似温和,实则却是个极其有手腕的狠辣之人,听何元吉这样口出妄言,虽然早已知道结果,却依旧不由得在心中替他捏了把冷汗。
***
今日尧身边因码字而相识的朋友一个个都有些灰心。
有的是看着满满的收藏,订阅却是寥寥,而有的则是写了十几万字的文,收藏也不少,却是没有读者留下只字片语,不知道读者对自己写得文是什么想法。
想起自己作为读者的时候,其实也是千年潜水级别的,如今开始写文,才懂得作者在天天不间断码字的时候,是希望得到回应的,哪怕是说几句抱怨的话,或者是意见,而不是无声的点击、收藏……
或许人都是贪婪的,没有收藏想要收藏,有了收藏想要留言,有了留言又想着要赞扬,想要订阅……
只是突然一下子有些感慨,让大家见笑了。
推荐一本好书,尧自己也很喜欢,笔者文风细腻,感情真实,故事娓娓道来中体会人生百味。重生带着半亩地
第十五章 意料之外
更新时间2012…1…12 9:30:38 字数:2132
“哦?你倒是说说看,我府上究竟如何背信弃义,又是如何仗势欺人呢?”谢琼放下手中的茶盏,理了理衣袖,慢条斯理地问道。
“在下是受棺木店老板之托,特意前来送寿木的,岂料行至府上,府中管事却强意将我遣离,说是府上不再需要,让我回去。可事前若不是府中去定棺木,我又如何会将棺木送来?如今却是又说不要了,这样的顶级木材又不是寻常人家会用的,不知要等上多久才能卖出,这样的木材保存又是需耗费精力与财力的,如此这般不守信用,让我这等做小本买卖的百姓如何糊口?这不是背信欺人之举吗?”何元吉这番话说得是义正言辞,慷慨激昂,却只见谢琼毫无一丝反应,只淡淡一笑,道:“我听你说话也该是读过些书的,只是说出来的话却怎么如此不明事理,黑白颠倒呢。”
何元吉到底年轻,被谢琼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就说得面红耳赤,只见他双手握拳,微微颤抖,咬着牙,一字字道:“还请大人指教。”
谢琼斜眼瞅了何元吉一眼,却不接他的话,朝着福伯说:“你是何时去的棺木店?”
“回老爷,老奴是腊月初七一大早去的。”福伯恭敬地回道。谢朝华在一旁心道,那便是琼婶子过世的第二天,只是不知谢琼问这话用意何在?
“嗯。”谢琼点了点头,“将你那日是怎么同棺木店老板说的讲出来,要一字不落。”
福伯连忙道:“是,老奴不敢隐瞒。那日老奴一到了店里,便同店老板说要一口一等一的寿木,只是店老板说这样的寿木店里是不常备着的,需要差人送来。老奴说了夫人三日后大殓,店家一口应承,说是用不了二日便能送到。之后却是一直迟迟没有送来……”
“后来幸好朝中有位大人家中正巧有一副顶级的杉木,又得知我这里尚缺一副棺木,便割爱相让与我,不然岂不是大殓之日无棺入殓了。”谢琼打断了福伯的话,看着面前笔直站立着的何元吉,语气淡然却隐隐带着森严,“这事情到底是谁不守信用,又是谁在无理取闹?”
何元吉听了谢琼的话,猛然抬起头,神情僵硬,像是挨了一记耳光,好一会儿才作揖道:“此事是在下误信店家所言,错怪府上了,还请大人海涵。”他语气尴尬,又好像带着丝悲凉。
“海涵?”谢琼淡淡一笑,突然板起脸,冷冷地说:“若是人人都像你这般,不问青红皂白便我家门口大闹,以后这府里还能有安生日子吗!”他随手将放在桌上的一支笔狠狠扔在地上,厉声道:“你不过一介草民,无凭无据便信口雌黄诬陷朝廷命官,岂是海涵二字就可以免罪的。天朝的王法何在?官威又何存?”
见谢琼突然发难,何元吉脸上却是毫无半丝惶恐害怕之色,只从容地躬身施了一礼,镇定自若地道:“此事原是小民的不是,但凭大人发落,绝无怨言。”
谢琼冷哼一声,大声道:“好,好一个绝无怨言……”此时,一旁的谢朝华却是突然猛地一阵咳嗽,谢琼轻轻瞥了她一眼,突然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温和起来,“不过念在你年纪轻轻,又是受人挑拨欺骗,并不是故意生事的,且敢作敢当,这次便不予追究了。下去吧。”说完随意挥了挥手,示意福伯带他出去。
那何元吉大概是没有料到,适才还疾言厉色的谢琼最终竟然这样随随便便放过了自己,倒是有些错愕,怔了好一会儿,直到福伯暗暗拍了拍他才反应过来,当下朝谢琼躬身作揖道:“多谢大人宽恕,今日之事多有冒犯,还请见谅。告辞。”他丝毫没有经历过适才那种惊吓场面之后该有的惶恐之色,语调依然沉稳如旧,不卑不亢,说完便从容地随着福伯离开了书房。
书房此时又只剩下谢琼与谢朝华二人了。
谢琼端起眼前的茶盏,却似发现茶有些凉了,又放了下来,捋了捋颚下飘逸美髯,悠悠然开口:“朝华适才咳嗽的可真是时候,是身子不适?”
“并不是。”谢朝华十分坦然地否认。
谢琼听了这话,眉一挑,语调微扬,问:“那是心生同情?”
“也不是。”谢朝华走至茶几旁,从暖笼中取出茶壶,又到了一碗茶端至谢琼面前放下,娓娓道来:“朝华之所以拦着堂叔,一来是想着明日便是要去朝祖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好,何苦为了这小事闹起来。二来么……”她沉吟着,“二来,这何元吉看着虽然年轻,又自称是送货的,可看这说话的气度与架势却断不像出自平常百姓之家,说不定……”
“的确,这何元吉却是不似出自一般小门小户的人家。”谢琼轻啜了一口茶,才又开口说道:“他是安西将军何震之子。”
这话谢琼说得轻描淡写,听在谢朝华耳里却犹如惊雷一般,他竟然知道!堂叔他竟然知道何元吉真正的身份!谢朝华知道何元吉的身份是因为前世与之相识多年,可堂叔却为何会知道?又为何刚才不当面道破何元吉的身份?他心里究竟有什么打算?谢朝华心中惊疑不定,脸上满满地显露出不解之色。
谢琼却好像没有看出她的不解,只是呵呵一笑,赞叹道:“只是想不到朝华小小年纪,竟然有此等眼力!实在是难得。”
谢朝华一愣,她没想到堂叔在说出了这么让人震惊的消息之后竟然就这样将话转到自己的身上来,忙道:“叔叔太过奖了,这但凡稍加注意便是可以看出来的。”她低着头,却是暗暗抬眼瞥向谢琼,可却无法从堂叔淡定自若的神色中看出半丝端倪来,她略加思索了一下,还是鼓起勇气,抬头看着谢琼,问道:“不知叔叔是如何知道这何元吉的身份的?”
谢琼看着一脸疑惑不解的谢朝华,淡淡一笑,将事情的原委缓缓道出。
***
尧的码字速度一直是在众写手中垫底的,除了因为喜欢反复斟酌之外,也不乏有拖沓的习性,看着几乎消耗殆尽的存稿,今天终于用上了传说中的小黑屋码字软件,虽然不能说提高速度,不过到底还是有些作用的。
第十六章 相求
更新时间2012…1…13 9:30:37 字数:2110
原来安西将军何震一直膝下无子,直到四十岁上才得了何元吉这么一个麟儿,视若珍宝是不用说了,对他自然也寄予深深的厚望,将门虎子,可以说是每个将军对自己儿子最真切的期盼。所以安西将军虽然十分疼惜这个儿子,却也绝不惯着宠着。
据说何元吉稚童时期便因其高超的骑术与箭法而名声大噪,可之后却突然销声匿迹,慢慢地,世人便将这昔日辉煌一时的神童渐渐淡忘,却没想到他竟又突然出现在世人面前,以年仅十三岁之龄,却只身率百名亲兵击破匈奴来犯的上千精锐先锋部队,一举搓其锐气,阻止了一场即将来到的大杀戮。
说到这里,谢琼缓缓摇头,仿佛生出许多感慨来,“当年何元吉退敌的事情其实知晓的人甚少,外人只知道是安西将军退敌有功,却不知其实是何元吉的功劳。后来不知却是如何传了开来,渐渐地还传到了皇上的耳中,于是便传何元吉入京面圣,我也就是那时候见过他一面,所以今日便认了出来,跟何况他也未曾隐其姓名,使我更加确认他就是何震之子了。”
谢朝华听谢琼这么一解释,终于释怀,只是心中却又生出新的疑问来,不由得问道:“叔叔既然认出了他,为何适才不点破呢?”
谢琼却只是未置可否的一笑,并未回答。
看着堂叔那高深莫测的笑容,谢朝华更加疑窦丛生,她当然知道何元吉今日为何会如此落魄潦倒,只是她却有些拿捏不准,如今自己这个年龄身份是否适合继续与堂叔就这个话题说下去呢?
她心中衡量再三,寻思着,找了个还算妥当的切入点开口道:“虽说安西将军前些日子在战场失利阵亡了,可皇上也未降罪于幸存的何家军,可见还是念着何家的功劳的。叔叔为何不乘此机会送个人情给何元吉,说不得将来何家军还能有东山再起之日。”
谢琼悠然地捋了捋胡须,啧啧道:“朝华能看到这层实在已是难得,只是……”他忽然停口,讳莫高深地看着谢朝华道:“你可知当年神童何元吉怎么会突然销声匿迹了呢?”谢朝华没想到堂叔如此严肃的样子,却竟然说了句这么完全不相干的问题来,她没有开口,只默默摇了摇头,表示不知。
谢琼可见也是没期望谢朝华会回答他这个问题,径自解谜道:“记得何震将军曾经说过,将帅需要有一身傲骨,却不能有一丝骄气。当年,他就是生怕七岁的何元吉在一片赞赏之词中会滋生出骄气来,于是当机立断带他离开京都,去边塞磨练。”
说到这里,他定睛看向谢朝华,道:“观今日,他从头至尾都并未开口说过半句求我放过他的话,这样被何震将军一手培养出来,有着一身傲骨的何元吉,岂是我今日给他这个人情,他日便会感恩戴德的?何况,就算知道今后何家军会再次崛起,我谢琼也不会眼巴巴去讨这个好去,我只犯不着故意去与他为敌罢了。”他语气之中满是恣意任性,带着种不将任何事情放在眼里的傲气在,那样的满不在乎,那样的自负。
谢朝华第一次发现,她上一世对这位堂叔的认知竟然是如此的片面,眼前的谢琼与前世在她心中的堂叔完全不似同一个人,她不由得又想起适才与谢琼在花园的一番话,他与母亲之间到底又是怎样的一个关系呢?而适才为何又拒绝自己的替琼婶子守孝的提议呢?
她打量着眼前的谢琼,此时他虽然淡定地坐着,浑身上下却好似由于刚才的那番话激发出他体内的狂放之气来。可眼下这会儿四下无人,明儿开始估计也不得空闲,若不开口询问怕是再没有机会了……
谢朝华正踌躇犹豫着,不想谢琼却是先开口说道:“这人也走了,新鲜事也没了,朝华若是有事便自去吧,我也不留你了。”
谢朝华此时低头思索,因而错过了谢琼目中流露出的温润暖意,她这会儿正想着,眼下到底诸事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