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八九年代-第1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不是负责维护秩序的武警阻拦得当。恐怕发布台当场就要崩塌了,实在是有些可怕。

    “张总裁,请问您今年多大了?”

    “二十!”

    张真一随口就虚报了一个数字!

    “张总,请问真的是您创立了佳乐福集团吗?”

    “如果有其他人创立的话,我可以让他当总裁!”

    “张先生,我是香港某某报纸的记者,我想问问您,香港李家为什么会出席这次贵公司的会议?”

    “你们香港的媒体都不知道的事情我怎么会知道,其实李家也是佳乐福集团的股份持有人!”

    “张先生。我是美国某某杂志的记者,请问您的父亲或者家人是中国的统治者吗?”

    “恩,对,我的父母都是工人,算是统治阶级吧!”

    “张先生,您有没有大学毕业?是在哪个学校毕业的。”

    “沪城科大!”

    “张先生,您有没有女朋友?”

    “……”

    发布会整整在一片混乱中持续了两个小时,张真一几乎上在出来的时候已经接近虚脱和崩溃了。

    那些记者显然对这个隐藏了近十年的**oss有很多问题要问。恨不得从出生到现在的每一件事情都要问清楚,几乎上形形色色的问题都有。甚至有人问他的三围和体重。

    张真一都怀疑那人是不是娱乐八卦杂志的记者。

    在这个信息化高速发达的年代,尽管还没有后来完善的网络来的迅速,但是在短短的几个小时之后,全世界各大媒体报社杂志都开始纷纷把这件事情放在头条位置。

    “你们快看快看,电视上的那个家伙,是不是前段时间刚刚退学的那个谁?张成是吧!”

    “你没听新闻上已经说了。那人是叫张成么?真二!”

    “哇!当初怎么没看出来呢,人家竟然是佳乐福集团的创始人啊!”

    “原来牛人都隐藏在民间哪,没想到我们竟然还跟他在同一个教室上过课,哎,你们还记不记得。当初老铁他们一起退学的事情。看来人家早就有先见之明啊。”

    “就是,要是带我走,我也不上学了!”

    “哎,同学一场,你们说到时候咱们去佳乐福集团工作照他会不会帮忙开个后门什么的。”

    “你就做梦吧,人家那是总裁,哪有时间管你那么点破事!”

    此时在沪城科大管理学院辅导员办公室中,几乎所有的老师都在谈论这件事情,金晶也不例外,但是她却一句话都没说。

    “哎呀,金老师,当初那几个学生要退学我还不知道原因,现在知道了嘛,那个叫张成的竟然是佳乐福的创始人啊!”

    “难得啊,看到没有,刚才回答记者提问时,他说是咱们沪城科大毕业的!”

    “这次咱们学校肯定要火一把了!也不知道那几个学生现在在干什么?”

    “那还用想,肯定是在佳乐福集团上班了,他们跟集团的老总是同学还是室友,能亏待他吗?”

    “那倒不一定,从记者问答上就看得出来,这个张成啊极有原则,而且能在十几岁的时候就创立佳乐福这样的企业,恐怕不会给他的同学例外帮助,看来那几个小子能被看重也不是一般人啊。”

    一时之间,几乎全国都在讨论这件事情,张成这个名字就像是一道闪电,在短短的一夜之间就飞跃了大江南北,跨过了重重大洋。

    此时在江南省省委大楼的办公会议室中,江南省省委书记张金龙和省长郭斌紧急召集了省委省政府各级领导,召开临时工作会议。会议的中心内容就是讨论如何和佳乐福集团进行合作。

    中央的文件已经发到了张金龙的案头,他知道这是江南省的一个机遇,他可是从来都没有想到竟然会发生这么大的事情。

    佳乐福集团竟然要将旗下所有企业的总部整体搬迁到皖南市,这样一来的话,恐怕皖南即将成为中国的第二个深市了。

    而且从新闻里的消息来看,佳乐福集团竟然想要投资建设环湖经济区。这个设想一旦成功的话,恐怕整个江南省的经济都会受益,而且是获益匪浅哪。

    “同志们,这是我们全省的一个机遇,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以前我们找投资,招不来金凤凰,但是现在,佳乐福集团这个大招牌已经落到了我们头上。

    相信大家都看过新闻了。佳乐福集团在五年内就会投资超过五百亿。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啊,我们绝对不能拖中央的后腿,更不能失去这个机遇。

    省委决定明天召开常委会议,讨论中央的决定,过家政务院已经在着手研究将皖南市周围的武湖地带从西江和汉江两省分割出来,成立一个全新的皖南市。

    新的皖南市的架构要相当于宁西市,这次中央已经下定决心借着佳乐福集团的这次投资,要在中部尤其是我们江南省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经济中心地带了。

    如果我们能够抓住机遇。将来我们省内就会出现一个崭新的经济增长极,那就是环湖经济走廊。”

    这是一个不眠夜!

    对于皖南市委市政府来说。这更是一个激动人心之夜。

    皖南市原本在升级之后是一个副厅局级的城市,在级别上要低于徽州市,但是在今夜的一号新闻结束后,几乎所有得知了消息的皖南人顿时都沸腾了。

    一些有家人在外地打工上班的人家,开始不辞辛苦地到数里之外去打电话给家里人,电话的内容无一不是吩咐在外之人马上赶回皖南。经历过深市和沪城开发的人们都知道。

    在不久后,皖南地区将会出现一座崭新的现代化城市,其实经过这么多年的建设和扩张,皖南市的现状已经得到了非常大的改善,无论是交通还是各方面。都符合了一个小型城市的要求。

    而且在之前,由于张家对张家岭一代的环湖地区的大力开发和建设,现在基本上已经能够满足现代化建设的条件。

    这些地方人们的观念由于得到了实实在在地好处变得开始开明起来,不再抵制佳乐福集团的开发和建设,甚至大部分地区的人们开始渴望佳乐福集团加快开发力度。

    林晓梅成为了这场风暴的中心,几乎是手中的话筒刚一放下立马就有人打过来,从新闻播出之后一直到两个小时后,她仍旧没有接完电话。

    不管是同事还是上级,纷纷打来电话询问她对于此事的看法并探察一些其中的内幕,但是他们不知道的是对于这件事情,她并不知道多少。

    自从担任皖南市的市委书记以来,林晓梅在市政建设的过程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因为她同时兼任了本市的市长,但是不管怎么样仍旧是副厅局级的单位。

    在皖南市升级后,她的级别注定了她不会继续留任市委书记和市长中的任何一职,但是没有人敢小瞧这个并不高大的女人。

    在皖南的发展过程中,她作为一把手和全程参与过的主要负责领导,她已经付出了太多,在这个过程中也展现出了非常优秀的领导才能,这是任何领导都不敢否认的。

    这次佳乐福集团的高调主动顿时就将她推上了风口浪尖上,这是张真一早就已经预料好的。

    林晓梅并不知道张真一已经向中央提出了一些分外的要求,其中就包括了皖南市主要领导的任命。

    按理说这是不符合组织规定的,但是由于皖南市属于特例,所以中央竟然同意了他的条件,而其中最大的受益者便是刘云清和林晓梅,但是现在并没有人知道这一对在皖南发展过程中的县委和县政府领导回会再次走到一起。(未完待续。。)

第一百一十四章 总理来了!

    “刘书记,林书记,要不您二位先回车里休息一会,这才七点半,起码还有一个小时他们才会到。”

    李江华看着身前的两位领导,不由地劝说道。

    李江华原本是要上任皖南市的市长一职,但是由于资历不够,所以仍旧担任着常务副市长的职务,由于皖南由原本的县升级为副厅级城市,常务副市长这样一个正处级的职位,放到李江华不过四十左右的年纪上,他已经算是年轻有为了。

    所有人都知道,这次皖南市肯定会再次发生一个非常巨大的变化,这个变化不仅仅对整个皖南地区来说,甚至是徽州市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甚至即将对整个江南省的格局都要产生非常重大的影响。

    这些影响不仅仅政治格局的触动,更会在经济文化等一切方面产生翻天覆地的作用。

    当年沪城新区的开发,带动了整个周边地区的高速发展,皖南市在环湖新区进行开发以后,即使不会产生那样巨大的影响,恐怕也会形成一个崭新的环湖经济走廊。

    这种影响不仅仅是地区那么简单。

    一个副部级城市的诞生,在组织人事上,首先就会有大批的领导岗位诞生,其次同样会有大批的资源进行重新划拨,但是这时候还没有人知道这些东西其实已经跟他们没有任何关系了。

    这次中央在跟佳乐福集团谈判的内容中,就包括了人事任命和中央资源支持的环节,尽管张真一无权干涉人事权,但是却有建议权。

    早在回到皖南的时候,中央便已经火速将他入党,并且已经吸收进了中央参谋人才的队伍中。

    也就是说这家伙现在也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领着国家津贴的人才了。只不过这里面的隐秘性非常强而已。

    根据他的建议,中央这次将会围绕皖南地区进行一**范围的设计,这其实是张真一根据后世的经济格局做出的建议,无非就是直接对小范围的地域进行拆分和吸收,不会影响大局。

    在前世,这是经过了无数专家进行论证的方案。自然不会有什么重大的偏颇,对于这个在这个时空毫无顾虑地被刻上了张真一名字的天才般的计划,中央的几位首长感到非常满意。

    他们其实已经猜到这小子会出难题,但是没有人猜到竟然会是这么大一个难题。

    正值四月末。

    皖南市通往徽州的高速公路口,车辆来来往往,告诉发展阶段的共和国,交通显得无比繁忙,来往路过的司机师傅都很诧异地看着高速口上堆满的小车。

    对于这个刚刚兴起的城市,其实很多路过的人都知道。其名气之大,丝毫不亚于佳乐福集团,缘由就是佳乐福集团的总部即将正式落户在这个被众山环绕的城市。

    他们看到这些车都是皖南市主要领导的车子,今天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日子,林晓梅并没有勒令他们回去,反而将市委和市政府两套班子的人马全部都叫了过来。

    这是一个属于皖南市人民的特殊日子。

    因为围绕佳乐福集团对皖南进行全面投资个建设的谈判小组今天即将抵达皖南县。

    此次谈判小组的组长正是由政务院的张副总理亲自挂帅,副组长是江南省省委书记张金龙同志,小组成员包括了国家政务院各部门的相关人员。但是在之前公布的名单中,几乎是出人意料之外地看到了两个人的名字。

    一时之间。几乎所有的人都意识到了这两个人即将出任新成立的皖南市的一二把手。

    这两个名字正是刘云清和林晓梅。

    几乎所有认识他们的人都在感叹这两个人的好运气,尤其是林晓梅,竟然火速般地被任命为徽州市委常委,等于将她的级别提高到了厅局级的位置。

    对于这样的安排中央其实也很无奈,但是没办法林晓梅同志是最为适合的人选,除此之外。他们找不出任何一个比她更了解皖南情况的领导。

    两人中,刘云清担任徽州市委书记已经满了一年多,他的资历尽管没有问题,但是年纪却非常惹眼,一个四十几岁甚至比林晓梅还年轻一岁的年轻干部即将出任副部级城市的一把手。这在共和国的历史上是极其罕见的。

    处于风口浪尖的刘云清丝毫没有被种种情况所影响,其实在刘云清心中,他已经知道了事情的经过。

    对那个几乎是自己看着长大的年轻人,刘云清有一种说不出的信任感,从第一次见到张真一开始,他便知道这个年轻人会做出不小的成绩,但是没有料到竟然会达到这种地步。

    在早先赶赴皖南地区之前,他已经接到了一位在政务院中工作的好友的电话,正是张真一在政务院当着国家首长的面提出了要他上任新建的皖南市委书记一职的要求。

    刘云清比任何人都清楚张真一的想法,但是他同样知道国家这次如此大手笔的原因,恐怕这个市委书记的位子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好坐啊。

    倒是林晓梅,人生际遇,尽在其中啊!

    有多少女人能在自己四十五岁的时候成为副部级的高官,即使是林晓梅自己都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达到如此高度。

    “来了来了!”

    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句,阳光有些刺眼,林晓梅抬起手腕看了看那支已经不知道戴了多少年的上海牌手表,上面的指针正好指向了八点的方向。

    每当她看到这块表的时候,总会想起当年自己成为一个政府工作人员时,自己的父亲对自己说过的那句话。

    “这一辈子不求做多高的官,但是你一定要记住爸爸的话: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一定要记得自己的身份,那就是你只不过是两个老农民的女儿。”

    是啊,自己这一生,多亏了父亲的这一句话。一直走到了现在,受过多少委屈,走过多少弯路,有过多少艰辛,但是自己都熬过来了。

    她有时候也会想,那个总喜欢喊自己林阿姨的年轻人是不是就是自己的幸运星。

    看着不远处正在通过出口收费站的一溜十几辆黑色的小车。林晓梅和刘云清正想带人上前迎接,不了一个似乎有些熟悉的中年男子已经下车跑了过来。

    刘云清一眼就认出那个人正是省委的张副主任,现在应该叫张主任了。

    “张主任,您这是?”

    这个中年男子赫然就是当初张真一道省委找两位领导的时候碰到的那个办公厅副主任,不过现在已经上任主任一职了。

    “原来是云清同志啊,还有林晓梅同志呢,你们赶紧上车带路,直接去佳乐福集团张总的家里,人不要太多。就你们两个就行了。”

    刘云清听到这么个奇怪的要求立马就明白了过来,看来这次中央是想给自己等人一个下马威啊。

    恐怕这是在告诉某些人,皖南张家是中央看好的意思了,看来张真一那小子这次出血不少啊。

    刘云清随即立刻做出了决定,让众人上车赶回县里,他则让林晓梅跟着上了自己的车往前南城区驶去,经过了一年多的高强度施工,张家早就已经搬到了那座新建的庄园中去了。

    当初这座庄园建成的时候还在当时还是皖南县的市民中掀起了一阵热潮。大部分人都没有见过这么漂亮的房子。

    即使是来张家做过一次客的刘云清也不得不赞叹张真一那小子的心思,也不知道他是哪里听来的有关这房子都是张真一设计的事情。

    车辆缓缓启动后。那边的收费站上的车辆也已经纷纷开动了,刘云清似乎已经从后视镜中看到了那个收费的年轻服务员跟张副总握手的样子。

    皖南从来没有这么大的领导来过!

    张副总理来皖南了!

    车队还没有回去的时候,不知道是谁已经在市区传播开了这条消息,顿时整个城区的居民都沸腾了。

    尽管他们已经在前几天知晓了那条令无数皖南人都极为兴奋的消息,随后的好消息更是一个接着一个。

    而且新闻上已经播放了,张副总理即将率领谈判小组赶赴皖南与佳乐福集团的董事局和高层进行为期五天的谈判。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将会参观皖南市的市政和张家岭环湖新区的建设情况。

    这对于从来没有见过国家领导人的皖南人民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惊喜,这不仅仅是一件极具政治意义的事情,而且也说明了新闻报道的是事实。中央真的批准了佳乐福集团建设环湖经济特区的要求。

    “张副总理来皖南了,你知道吗?”

    “真的假的?不是骗人的吧!”

    “快走快走,我们快去路上等!”

    “听说会直接去张家,我们赶紧去南站看看!”

    一时之间,几乎得知消息的市民都往高速下来的那一条主干道和张家庄园涌了过去。

    “刘书记,您看,前面已经被人堵起来了,要不要打电话给公安局的通知来维护秩序!”

    刘云清闻言皱了皱眉头!

    “不用了,这次张副总理来我们皖南是要亲眼看看我们皖南的建设情况,皖南的人民是欢迎张副总理,维护什么秩序!”

    那个说话的秘书闻言顿时有些窘迫,不过刘云清却没有责怪他,秘书也不过是按照常理思考,没有错误,但是这一次是特殊情况,这是中央的主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