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八九年代-第1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此时这些顶尖的科学元老却纷纷目瞪口呆地看着眼前的一堆崭新的设备发呆,如果细心的话就一定能够发现他们的眼中五一不是发着精光,一个个就像是看见**美女般兴奋,说错了,他们的年纪恐怕见到**美女都不会这样兴奋。

    “老王啊,我搞了一辈子的通信。这是我第一次感觉有十足的把握将那份设计书上的成果研究出来,那个张大富豪不简单哪,竟然能弄到这么先进的高精设备。”

    “别说你,我都是头一次看到这种精密的设备,这在以前几乎是不可能的。上次国家打算以外交的名义从日本购买一台这种同类型的设备都被拒绝了,那时候我还失望了好一阵子,没想到这才过了多久竟然就又成真了。”

    “这次从国外运回来的设备我们实验室里足足占了一大半,听说国内的一些研究所知道这个消息都羡慕的不得了,不过没办法,谁让他们的运气没我们这些退休的老不死好,竟然被张小子又拉出来了,不过那小子办事的本事还是有的,单就这玩意儿,估计一般人都搞不来。”

    “恩,这话说得不错,我看哪凭借现在的设备条件以及我们这么些年已经设计出来的成果,要达到张小子设计出来的那个东西的技术条件恐怕用不了多长时间,到时候咱们也扬眉吐气一把。”

    “哈哈哈哈哈哈!”

    张卫看着一群老家伙在哪里胡天海地的乱侃心里也是一阵激动,作为一个奇葩公子,他选择搞研究极为难得地得到了家里老爷子的支持,在如此年纪便已经成为国家重点研究室的主要研究人员,他的能力可想而知并不是泛泛之辈,否则张真一也不会特意接受他进入自己投资的实验室中。

    像这样的实验室张真一一共在国内投资建设了超过十个,而且早在数年前亚洲金融危机后便已经开始了早期的投入和研究工作,之后在韩国劫掠后他更是从韩国掠夺了大量的设备和相关的技术资料回来,并且通过日本和欧洲的商业渠道购买了大量新兴的技术。

    这些东西在当时尽管看起来并不是非常突出,但是张真一知道,正是这些看起来不经意的小突破和发明创造才构成了后来的那些惊世之作,例如三星科技,例如苹果公司的创造。

    不错,这些不为人知但是却实实在在存在了数年,每年花费张真一超过十亿美金的恐怖资金的实验室所研究的正是移动通信科技,此时全球的移动通信业务其实已经全面兴起了,无论是此时的诺基亚、三星还是摩托罗拉和爱立信都已经成为业内的巨鳄,即使现在有人说他在此时进入通信业务恐怕都不会有人相信能够超越这几家公司。

    但是张真一知道,随着后世3g时代的到来,国内会出现大量的通信科技品牌,像是联想、华为,小米等等的企业会如同雨后春笋一般,但是最为让人羡慕的却是苹果公司,当乔老爷宣布发布苹果手机进入通信业务时,可能没有人预料得到后来苹果会在全球市场独领风骚。

    不过张真一却极为清楚地知道这一点,后世的诺基亚正是由于一个决策失误这才导致全面崩溃,世界市场的龙头地位在很短内就被三星和苹果超越,但是张真一可能会犯这样的错吗?很显然,这是不可能的。

    在全世界所有的移动通信科技公司都在第一代的1g移动电话上进行竞争的时候,他们并不知道,在东方的中国国土上,一群最顶尖的专业人士已经被那个疯狂的中国人聚集起来着手第二代2g手机的研制和第三代3g手机技术的开发和技术积累。

    张真一完全贯彻了另外一个时空中中**事装备使用一代,研究一代,超越一代的研究模式,他压根就没有想过在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上跟国外的那些企业进行竞争,这对于一个刚刚进入行业的新企业来说,无疑是极为艰难的,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完全超越一代的技术有多大的吸引力。

    尽管在这个时候人们甚至还不能遇见更新一代的移动通信技术是什么样子,但是张真一却知道,这就是他的优势,他知道该走什么样的路子该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模式,而这些实验室的专家们正是按照他的建议和绘制的蓝图前进的。

    充足的资金和技术积累,高尖端的设备和优越的人才力量,在加上超越时代的设计理念和指导方向,这让这些实验室中参与研究和设计的专家们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完成了前期的技术积累工作,其实即使是世界上极为出名的公司也没有这样打的投资力度。

    张真一之所以出售掉手中的股份,其实也不是没有压力的原因,他的资金一直都很紧缺,别看钱很多,但是那都是在市场上,真正能够用来实打实地投入的实在是不多,如果不是佳乐福集团出售获得的资金支撑的话,恐怕微世集团旗下的大部分业务都无法继续,尤其是技术研究类的项目。

    在整个微世科技中,仅仅是各种实验室和实验经费每年都要花费数十亿的美元,这样庞大的开支别说是一个企业,即使是一个国家的力量都很难支撑下去,所以成功也并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张真一为此付出的东西是别人所远远预料不到的,人们更多的是看到他成功的时刻。

    在并不遥远的未来,人们中就会看到,在那个曾经贫瘠的山城,在那片曾经荒芜的土地上,即将崛起的将会是一座新的世界丰碑。(未完待续。。)

第五十五章 集结

    一九九九年,在另外一个时空中,这一年的四月即将结束时,并没有人陷入一股叫做网络泡沫的经济大崩溃中,但是在张真一的眼中,这一次却似乎注定在四月让人们铭记为什么花儿那样红。

    当凌晨过后,时针落在一天股市开盘的那个点时,人们几乎是用一种诡异的目光看着在交易大厅中电子墙上突然涌动的数字。

    “oh;**!见鬼,我看见了什么?”

    “oh,my god !”

    “谁能告诉我,今天难道是我的幸运日吗?上帝,我太爱今天了!”

    “快给我买进这些股票,快快!”

    “你这头猪,快把这些股票全都买回来!”

    “我的,这是我的股票,oh,我喜欢股票!”

    美国纳斯达克指数在开盘后便一路上扬,随即人们便得到从另外一个指数中心传来的消息,不仅仅纳斯达克在急剧上扬,似乎整个美国都上都受到了上帝的眷顾,数百只科技股和网络公司的股票都在急剧上涨,随即受到美国股市的影响,伦敦、日本、香港恒生、新加坡、法国、德国几乎整个世界市场都在瞬间被点燃。

    看着这些数字不时地跳跃,张真一心里冷笑不已,洛克菲勒和摩根家族这是在自找苦吃,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自己也要做一做这个渔翁。

    其实这时候并没有人预测网络科技股份会引起股市的大面积崩溃,即使是如同乔治索罗斯和比尔盖茨这样的投资和科技专家都认为这是科技股份应该得到的成功。

    就如同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蒸汽机改变了世界以及第二次工业革命电的出现一样,他们都认为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科技技术的出现必将会是整个世界进入一次新的革命,而这次革命的受益者便是这些敢于在科技和互联网领域闯荡的英雄们,但是他们没有想到,不管是第一次工业革命还是第二次工业革命。都有一段漫长的积累过程。

    不错,正如现在大部分陷入网络泡沫中的人所猜想的一样,互联网的出现必将会改变世界,这在另一个时空中已经得到了验证,但是他们都忽略了这个最大的事实,恐怕只有张真一才清楚。只有经历了这次泡沫之后,互联网改变世界的步伐才会得到跨越式的发展。

    根据后世的情况来看,二十世纪初期中国才刚刚进入互联网的开发时代,但是在经历过这次泡沫之后,中国在短短的几年之内便一跃成为一个拥有庞大的网络使用群体的市场。

    不得不说,尽管网络泡沫让许多的人痛不欲生,但是同样,没有燃烧便不会有凤凰涅槃的重生,兴许正是这次泡沫。这才让人们重新认识互联网,才开始第一次用理性的目光来对待它,事实证明这样做成功了。

    不管怎么样,张真一不会去理会这些人的想法,他需要一次让美国人长记性的教训。

    “老板,凌小姐到了!”

    远在伦敦股票交易中心不远的一处极为高档的复式住宅中,张真一正站在住宅楼房间的客厅中,令人惊讶的是。这间客厅似乎已经被改成了一间计算机中心,在客厅的中央。整整排列着几十台最新的计算机。

    此时,房间内的人并不多,仅仅只有张真一本人和两个年轻男子,这两人很明显是他的保镖,那位陈姓女士则站在他的背后一言不发,不过一双美眸却紧紧地盯着男人的后背。眼里闪烁着一丝溺爱的神色,看得张真一有些不自在。

    张真一微闭的双目在听到这句话后猛然睁开,一抹喜色从眼中闪过,陈丽蓉见状撇了撇嘴巴似乎有些不满,一只小手突然从背后绕过来在他手臂上狠狠地掐了一记。张真一痛的冷嘶一声,这才意识到自己身后还有一个大麻烦。

    陈丽蓉可不管他痛不痛,对这个已经完全把自己的心勾走的小男人,她既爱又恨,爱是一种天性,但是恨却是因为她知道这个男人恐怕永远都不会属于自己一个人,甚至自己连得到的机会都没有,这无关于感情的问题,从张真一的眼神中,她清楚这个男人并不是不知道自己对他的感情,也不是他没有感觉,而是在他心中,应该有着一个比自己更吸引他的人。

    在张真一身前的两个年轻保镖几乎是用一种强忍着的样子转过脸去,在这个年轻的老板面前他们几乎不会有任何拘束的感觉,张真一待他们极好,其实真正护卫张真一安全的这些人都是从军队中选拔出来的特种战士。

    他们的所有花费都由张真一提供,待遇极好,几乎每个人的年薪都在十万之上,要知道在这个时候十万人民币是多大的一笔财富,不仅仅如此,张真一给他们每个人都提供一套不错的住房,家人也安置的很妥当,几乎每个人都有获得了皖南市的户口,这对于和平年代的军人来讲,无疑是最好的归宿。

    不过,高报酬的背后是更高的风险和责任,他们接到的命令是不惜一切保护这位世界首富,即使是在军队的高层中,都没有人反对动用国家机器的力量保护个人,这都是因为张真一的个人影响已经超出了政治派系的层次。

    如果用武器来衡量的话,那么张真一就相当于战略武器,尽管比不上战略和武器的威慑力来的厉害,但是作为常规力量中最厉害的装备,张真一手中拥有的资源和财富,足以让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动用最精锐的力量来保护他,自然,中国政府也不例外。

    无论是在之前佳乐福集团对国内的市场稳定所起的作用,以及对国内商业的推动,还是现在对皖南经济特区的开发和对国内私人企业的大幅度支持和扶住,以及对国内的捐赠,更不论他个人对国家战略层次的建议,都使得他有足够的资本让国家下血本去保全他的个人安全。

    “陈姐,你可不可以先把手松开,待会燕子进来看到了又要笑话你了。”

    果然,听到这句话,张真一这才感觉到手臂上的疼痛感缓和下来,还来不及揉揉便看到凌燕匆匆忙忙地走了进来,一身黑色的衬衣外面套着一件修长的呢子外套,下身是一件很利落的七分裤,修长的身材被衬托得极为养眼,但是张真一却不敢过多的注视。

    凌燕一走进屋子便察觉到了那道落在自己身上的目光,随即便抬头看了过去,只见一个似曾相识的面孔出现在自己面前,心里一愣,立马就想起来自己在哪里见过她。

    “陈小姐,你好,没想到你也在这里,真是令我很惊讶呢。”

    很简单的一句话,但是听在张真一耳中却充满了火药味,随即心里就暗叫不好,果然,在这句话说出来后,房间中的气氛便变得有些怪异,那两个保镖可不傻,见情况有些不对劲还没等张真一招呼便主动走了出去。

    “我怎么就不能在这里了,这可是我的房产。”

    “你的?”

    凌燕有些不明白地抬眼看了一眼张真一,眼中质问的意思不言而喻。

    有些无奈地耸了耸肩膀,张真一眼角的余光捕捉到门口的人影,立马就招了招手,随即便看到一大群人人蜂拥而入,一时之间整个房间都变得拥挤起来。

    这间屋子的确如同陈丽蓉说的那般正是她自己的房子,这次张真一住在伦敦正是在这间屋子里,这套房子原本就是伦敦一个富商的产业,不过在前几年陈丽蓉买了下来一直作为自己落脚的地方,这次张真一住在这里之后,立刻就生出了在这里进行股票操作的想法。

    这次凌燕从国内直接带了十几个张真一金融公司中最精锐的操盘手和分析师过来,目的就是为了狠狠地宰美国佬一次,对于这个年轻的老板,这些人有着盲目的崇拜,这份毫不怀疑地信任来源于张真一诡异地预测能力。

    在上次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中,他们已经见识过了,这次被凌燕带过来其实并不知道来英国的目的是什么,但是,当他们看到房间中排列的整齐的一溜计算机时,体内的血液立刻开始膨胀起来,因为他们知道,这次老板再次出手了。

    尽管还不知道这次张真一的目标是什么,但是他们知道,如果没有非常诱人的目标的话,大老板是不会出手的。

    其实在这些人看来,他们以为张真一的目标将会是英国,不过令他们诧异和惊异的是英国好像没生出什么事情啊,难道老板是要挑战英国政府的权威来硬的么。

    正当抓不到头绪时,张真一的声音已经在客厅中响了起来。

    “这次让你们来英国,就是为了进行一项股市的操作,这次操作持续的时间可能非常长,所以这段世杰你们只能呆在这间屋子里不能外出,一切私人问题都要在这里面解决,你们都知道我不打没把握的仗。

    这次操作,如果成功了,你们每个人都会得到我的私人礼物,你们应该知道我不是一个吝啬鬼。”

    众人闻言一阵哄笑,不过张真一说的的确不假,在场的十几个人不管是十来个男子还是仅有的三名女操盘手,都知道张真一出手很不凡,之前的那一次行动,他们每个人最终获得的奖金都超过了一个亿还要多,这对于任何人来说都不是一个小数字,所以他们并不怀疑张真一的话,反而有些期待。(未完待续。。)

第五十六章 争论

    在世界各国股市上掀起的风暴并没有对中国产生多大的影响,无论是科技股份还是互联网络,对于此时的中国市场来讲,都是一个全新的东西,后来的那些大牛们都还在成长阶段,而且大部分其实都已经被张真一笼络到了自己的旗下,所以对于中国人来讲,更多关注的目光反而并不在这个上面。

    甚至有些人并不知道互联网是一个什么东西,其实这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此时在国内,能够接触到互联网并且能够熟悉运用的人可以说是很少的,即使有些地方已经铺开了网络,但是真正运用的人却非常少。

    张真一并没有想着力改变这种状况,一切都是因为他知道这种趋势已经不是单个人的力量可以阻止或者控制的,恐怕在这次网络泡沫破灭后不出几年互联网就会全面侵袭中国的,但是现在一切还为时尚早,这对于他的布局来说无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刻。

    这既是一次机遇也是一次挑战,不过对于此时的中央政府来讲,最重要的恰恰不是如何在国内发展互联网产业,而是一份来自张真一手书的关于中国市场经济布局和发展的报告书。

    在国家政务院的议事厅中,久违地坐满了超过二十位面孔各异的人,场面有些怪异,但是在场的众人却没有发出任何声音,而是一个个低头看着手中刚刚下发下来还散发着油墨味道的印刷手册。

    为什么说场面很怪异呢,因为在座的众人中,不仅仅有头发花白的老者,还有几个年轻得令人惊讶的年轻小伙,不过无论老少,这些人都有着相同的特征。那就是鼻梁上的眼睛都很厚实,这让人看着有些不解。

    很显然,这一群人都是学者,或者说应该是某些领域的专家们,既有年轻的学者,也就是后进之辈。更多的是早已经名满天下的业内名士,如果张真一在场的话,一定会认识其中的几人正是前世他接触过的极为非常知名的学者,不过现在这些人在这里面却并不是最为杰出和声名卓著的那几位。

    “吴老,您觉得这本书中说的这些东西能不能实现?”

    不多时,在东北角的一个中年男人似乎已经看完了手中的册子,看起来有些像是忍耐不住的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