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部分:华夏神器 之 李广的弓华夏的神器 之 李广的弓(5)
大漠,正午,骄阳似火。
李广慢慢苏醒过来,发现自己被梆在有两匹马架起的吊床上,队伍正在向北走。被人围攻不死也会残废,不如诈败,这次赌博的确很危险,如果匈奴当时就砍下自己的头颅,那么一切都是空谈了。而现在,虽然烈日烤得全身滚烫,却要好好把握生存的机会了。
李广体内真气贯穿全身,冲破那七处大穴的封锁,全神把握四周的每一点动静,耳边隐约有话语传来……
“什么?赢宇泪只打败了两处汉军,还有一处没拿下来?”傲克惊道。
“那路大军的将领很年轻,可能赢宇泪太轻敌了吧,现在要我们去支援。”星来雨轻声说,隐隐透着幸灾乐祸的语气。
“我们都去?谁压李广给大单于?”漠雄飞问道。
“可以交给希云,他这次立功不小,而且人也很能干。”傲克道,“我们是一定要去支援的,否则不好交待。留下希云吧,李广已经只剩一口气了,何况汉的刑律上‘为虏所生得,当斩’,即使活着他估计也不会走了。不会有问题。”
“何时出发?”星来雨恭敬地问道,虽然同是四大高手,但傲克毕竟是小单于,身份高贵。
“午后出发。”傲克道。
那个家伙叫希云?是那个黑衣目光寒冷透着恨意的人吗?的确是好箭法!面具下却不知是何等人物?而赢宇泪又输在谁的手中呢?是卫青吗?只有卫青吧……赢宇泪败了,我也败了, 我们真的老了吗?该是年轻人的时代了,李广眼前满是卫青那年少雄壮的身影。一直以为卫青是靠其姐姐在宫中才能领兵,看来是小看他了,回去他就该是大将军了,我又会有什么?“为虏所生得,当斩!”这句话像大山一般压在李广的心头。但是,无论如何我都要回去,要回去!
好大的的太阳啊,只有晚上才有机会,这次竟然输得如此彻底,实在不甘心。张言是否带着弟兄们平安回到雁门了?我真的老了吗?不知不觉间李广的思绪就飞到了从前……
多年前他在陇西任太守时,也是在这样的日头下急行军,身上有伤,队伍缺粮。那时他还年轻,正意气风发的剿灭羌人叛乱。
离城镇还有七天的路程,八百羌族战俘不知如何处理。正犹豫间,有人提议诛杀战俘。
羌族战俘的头领是个勇士,他对李广说道:“大人善待战俘。我定当助大人去说服其余各部归顺天朝。”
但是李广自诩神勇无敌区区羌人何足挂齿?我的士兵尚吃不饱,那么多人我哪里有粮食养活?杀!一声令下,八百人尽被屠戮。
那个羌族首领死前愤然道:“你自诩天朝,诱我归降。背信弃义,定不得善终!”那人临死前的目光烙印在李广的心头,多少年的风雨都无法抹去。
他叫什么名字?叫什么呀……对!是叫龙戈,龙戈……
睁开双眼已进入夜了,可是整个星空都化作了龙戈的眼睛。是的,那时我的确错了,也许我该回到陇西找他的后人,可是现在我必须要活下去!我一定要活着回去!
李广终于回到了现实中,活着回汉成为他唯一的目标。
子夜,月凉如水,无垠穹苍透着几分苍凉,大漠就是这样夜间和白天的根本就是两重天。
李广以柔劲挣断身上的网绳,轻巧的从吊床上下来,肋部的剑口还在剧痛,但这一切都不重要了,没有什么比生命更让人振奋的。他在匈奴的帐篷边取得弓和箭袋后来到了马群。飞身上马,一夹马腹向南逃去……要活下去,不仅为了自己,也为了已经死去的兄弟。
第一部分:华夏神器 之 李广的弓华夏的神器 之 李广的弓(6)
清晨的第一道晨曦照下时,李广听到身后传来了马蹄声,而且越来越近,足有二十余骑。
李广赶紧策马上了附近的一个小土坡,使得远来的二十七骑被一览无疑,为首的正是那个叫希云的汉子。李广凝神吸气,张弓搭箭,手中羽箭连珠而出,人于灿烂的朝阳下,他弓箭在手就像一个不朽的天神!
十一箭射出无有一支落空,但是希云落马却只是因为座骑被射。而希云身后的十多骑向旋风一样的冲来。李广见敌人已不在射程亦翻身上马,顺坡而下把距离再次拉开。
匈奴生于马背善于马战,而匈奴中最善于马战的就是大单于身边的风之骑,大漠中的人都说风之骑可以追上天上的星辰!而李广现在要作的就是在匈奴的风之骑下逃生。
风声在耳边呼啸而过,身后的马蹄声越来越响,大概只有百步了。李广突然调转马头,迎着风之骑冲去,手中扬起大弓,“嘭!”羽箭化作一道白芒从手中奔射而出……“噗!!”那一箭竟贯穿了两个匈奴人的胸膛!
一击成功李广拨马就走,继续逃忘。
一个早晨就这么打打走走,时至正午追兵算上希云亦仅有三骑了。
身后的马蹄声又接近了,虽然身边的同伴一个接一个的倒下,可是他们却好像不知什么是畏惧!也许他们也同样认为战士的归宿就该是战死沙场吧!
李广一摸箭袋,仅余两支箭了,不由一惊。而身后却风声大作,敌兵已至!李广想也不想,半转身躺倒在马鞍上一个犀牛望月式,箭如流星一般飞出,只听两声惊呼!两人落地,原来这一箭穿过了两匹战马的马腿,人虽无事但却无法追击了。
但最难缠的希云却还在身后。李广苦笑了一下,用力拍了马一掌加速前行,转眼两人冲出三里地。
身后破空之声传来,黑羽箭化作一道黑芒划空而至!李广深吸一口气冲天而起,在半空中一个转身,张弓搭箭,稳稳落下。希云见第一箭落空刚要取箭却已被李广箭上的杀气牢牢锁住。
希云全身紧绷,只等对手放箭后做出反击,而李广这一箭却迟迟不射。只因希云的劣势在于被人强得先手,而李广的问题则是此箭是他所拥有的最后一支羽箭——最后一箭!
两人就这样僵持着,都一动不动。大漠的风沙吹得两人的战袍猎猎作响,午后的骄阳让人烦躁不堪,而李广的箭在弦上却是一颤不颤。但是箭在弦上是不得不发的,远处另两个匈奴战士的叫声已经传来,在声音传来的同时,李广放箭了!
希云一直在等李广的箭,他知道李广迟迟不发一定有其道理,唯一的解释就是后继无力,李广已经没有箭了!所以他并不冒险比谁的箭快,李广占得先机只要等他放箭就可以了,天下没有不会落空的箭!果然,李广放箭了……那一箭极其迅速但我接得下!希云在心中呐喊!他侧身避过箭身,从容地从箭袋中取出黑羽箭,拉开银弓。
天!李广的箭!李广的箭在似火的骄阳中放出万道光华,“哧!哧……”作响扑面而来!就仿佛经历了七世的轮回从地狱里飞射而至!怎会如此?他应该没有箭了啊!
希云倒下了,箭中哽嗓。
挣扎着,他不想死,他看到了草丛中他躲过的那一箭。那是段只有白羽没有箭头的箭杆,这就是最后一箭的秘密!
李广冲到希云近前,揭开希云脸上的面具,不由一震,那是一张年轻倔强的羌族人的脸,那个眼神,那临死前的眼神,就是龙戈临死前的眼神!李广终于明白了为何希云眼里始终带着恨意,痛苦之下不由仰天悲啸!
此时另两个匈奴人亦冲到近前,但眼看着希云的尸体,不敢动手。
李广长叹一声,低声道:“埋了他们的尸骨,不要再追来!”翻身上马绝尘而去。
漫天的风沙中,李广纵马向南疾驰,沧桑的眼中有着挥不去的忧伤,还有十里就是雁门关了。无论要面对什么,他都要回大汉去。因为那里有他的兄弟,因为那里是他的家园……
第二部分:华夏神器 之 辛弃疾的剑华夏神器 之 辛弃疾的剑(1)-(图)
辛弃疾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一)
辛弃疾大叫一声从睡梦中惊起,清瘦的脸上布满了汗水,依稀间仿佛仍在梦魇中挣扎。用力喘息了几下,他打开床边的窗户,窗外月光如水,齐鲁大地一片苍茫。“眼前万里江山……”语不能继。
正月,耿京大哥拉着辛弃疾的手叮嘱:“老四!此次南行,非同小可,一定要面见圣上说清北方战事,如能使南北呼应,则大业可成!退一步说,即便战局不利,你我亦可把义军拉到南方去。”
辛弃疾道:“大哥放心,我和老三定会尽力促成此事。然金主亮早视我们为眼中钉,最近又大举调动人马,大哥千万保重。”
耿京浓眉一扬,哈哈大笑道:“老四多虑了,齐鲁义军二十多万人马,岂是他完颜亮说动就能动得了的?况有你二哥云天圣手在我身边,你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辛弃疾笑了,大哥耿京人称义盖山河,二哥张安国人称云天圣手,两人合在一起就是义盖云天,再加上二十多万义军,天下大可去得,抗金大业重现曙光了!
怎料想,南方的事完成的相当顺利,但正月未过北方义军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张安国竟冒天下之大不讳出卖结义大哥耿京,把二十万义军送给金人!
兄弟情谊何在?国家大义何在?二十万人……就这样没了。
为一己之私就能如此?前有义端后有张安国,为什么权势这两个字会让天下那么多人折腰?
两年前义端的变节是由辛弃疾做的了断,今天又有张安国!老五的头是辛弃疾亲手砍下的,直到今天义端临死前那恐惧、忏悔、不甘却又带着点解脱的眼神还铭刻在他的心头,没有什么比杀死自己兄弟更让人受折磨的了。可是今天张安国又做出了这等天地难容的事……
深深叹了口气,辛弃疾起身朝外走,屋外夜色清凉,弟兄们的营地一片宁静,迎风招展的大旗下,三哥贾瑞独自盘膝而坐。
辛弃疾缓步走到贾瑞的边上,也坐了下来。
“老四!还睡不着吗?”贾瑞问道。
“你不也是一样?”辛弃疾笑道。
贾瑞望着远方,低声道:“你要的人我帮你准备好了,四十九个虎云卫,加上我正好五十骑,到时候计天颜会给我们策应。”
辛弃疾道:“计神算这次倒是很积极。”
贾瑞道:“都是老朋友了,老计为人还是不错的。”
“那天你不用去。”辛弃疾道。
贾瑞粗豪的面容一脸坚持,低声道:“我怎么可以不去。”
“三哥,你我都去万一出事义军靠谁?” 辛弃疾道。
贾瑞笑了笑道:“有你才有义军,哥哥我只是你的帮手而已。要我看着你去死,那我和张安国那个狗娘养的有什么区别?”
辛弃疾深吸一口气,看着满天繁星默默不语。
贾瑞见辛弃疾不说话,也只能沉默,不知为什么,几兄弟中他最怕的就是老四辛弃疾。这个老四二十出头,文也行,武也行。一个读书人却从没看不起自己这些粗人,可以几天几夜的和这些大老粗混在一起,也可以挥笔泼墨写出惊世绝艳的文章。而他手中的宝剑似刀似剑,有剑之神奇飘逸,也有刀的刚猛神勇。如果没有这个人称笑傲天涯的辛四公子,北方义军根本就什么也不是。
久久,辛弃疾才笑道:“一日是兄弟,一生是手足,是我说错了。你我兄弟就共赴金营。”
“好!”贾瑞大声道。
就听辛弃疾轻声道:“三哥,知道么。江山变了太多年,很多人都记不得中华衣冠,就连岳鹏举都已死了二十多年了。”
贾瑞眼中泪光转动,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辛弃疾缓缓道:“但我们没变,张安国必须给我们一个交待。”
贾瑞眼中射出敬佩的光芒,他知道老四每有重大举措都会变得异常冷静,整个北方都知道辛四公子的是抗金的最后希望。
夜风中旌旗猎猎,隐约传来战马的嘶鸣声,辛弃疾仰望天空,纵声长啸,胸中抑郁难解之气一扫而空。
三天后,金人济州大营东南方十七里的老山谷,晴朗的天空中懒散的飘着几朵浮云,辛弃疾和他的五十勇士整装待发。
“弟兄们!张安国出卖大哥,出卖义军!出卖所有北方的百姓!他得了个济州州官的位子,他妈的!他现在怕了,怕得龟缩在五万人的济州大营里!操他娘!他出卖我们的时候怎么不怕?他以为这样我们就不去找他?哼!我贾老三第一个就不放过他,我们现在就把他从金兵大营那个乌龟壳里揪出来!”
等到贾瑞骂过瘾了,辛弃疾才缓缓走到队伍前面,他的目光从这几十条汉子的身上扫过,想这就要把他们投入炼狱一般的战场,不禁有了不如归去的念头。可是他忍住了,他知道如果现在让大家退出,那是对眼前五十条好汉的最大的侮辱,这些汉子可以流血可以死,但决不能被人污辱,这些是真正的齐鲁男儿!
“兄弟们,中华大地苦战事久已,今天我们却仍要做一件疯狂的事,用五十人去突袭五万人的金营!我们没有准备退路,也没有准备任何后援,我们为了什么?私仇?功名?绝不是!我只想告诉你们,我们此战为的是中华数千年来长存的浩然正气!我们要告诉金人,岳武穆之后中华后继有人!我们要告诉中原大地的百姓中华浩气长存!兄弟们,还记得我们的军歌吗?”
我们向战火的深处奔去,为了家中的妻子儿女。中华大地已经满目疮痍,我们已没什么再能失去。挥动我们的矛戈吧!用敌人的鲜血作我们的衣袍。吼出我们的怒火吧!为华夏大地保留一口正气……
在那曾经响彻齐鲁的歌声中,辛弃疾大喊道:“三年来义军所有战役都由我辛弃疾来筹划,未尝一败!今天也是如此!今天是我们书写历史的时刻!吾以长剑为同袍们引路,了却君王天下事就在今朝!”
望着眼前雪衣飘飘,儒雅风流,眉目间英气勃勃的领袖,五十骑发出震天的吼声,“了却君王天下事就在今朝!”豪气直透云霄!
辛弃疾于呐喊声中翻身上马,双目望向远方,人的一生中有些事情是必须要作的,不是吗?
第二部分:华夏神器 之 辛弃疾的剑华夏神器 之 辛弃疾的剑(2)
正午,骄阳似火!
在一天中人最困倦的时刻,辛弃疾等向济州大营发动了突袭!
马作的卢飞快……
白衣白马,辛弃疾一马当先,后面是他的五十铁骑,马蹄轰鸣,尘埃扬起如一条摆尾的黑龙卷向天际!离西南大门只有三里,号角响起。
弓如霹雳弦惊……
离营门只有两百步,辛弃疾挽强弓搭劲箭,怒射金营箭楼的喽罗,那几个守军随弓响而落,五十骑一起开弓放箭,如旋风般卷向大门。守门的金兵一面叫喊,一面放箭迎敌。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辛弃疾扬起手中长剑,银芒点点罩向辕门守军,门前小校应手而倒,五十骑随后而至,贾瑞一槊击毁辕门大旗,守门的百夫长转眼被乱刃分尸,金兵济州大营的西南大门被攻破了!
与此同时金营的八大门同时响起炮声,这就是计神算的策应!
辛弃疾杀气腾腾的脸上浮起一丝微笑,大吼道:“天朝大军已至,收复失地,还我河山!”五十骑同时大喊,金兵不知虚实阵脚大乱,纷纷后退。
砍不完的仇人头,流不尽的英雄血……
无数羽箭从营中射出,五十骑中开始有人倒下,辛弃疾人剑过处,如虎入羊群,雪白的战袍上血迹斑斑。
当辛弃疾等人杀到张安国所在的西南正营,此时五十骑只有十余骑了,但这些人无不是北武林数得着的高手,众人豪气冲天,都杀红了眼,所过之处金兵死伤无数。
忽然,眼前一片开阔地,金兵一下子四散无踪。烈日当空,辛弃疾却感到一阵肃杀的寒意,他低声道:“不妥。”
四面的箭塔上弓箭手已经站定,面前出现了五个人,正中一人身穿青袍,面有长髯,嘴角总有这一丝不经意的微笑,正是张安国。
“三弟、四弟别来无恙否?”张安国笑道。
“滚你娘了个蛋!”贾瑞冲口骂道。
辛弃疾淡淡的说道:“张安国,你我之间已经没什么好客套了。”
“我是你们的二哥!这种态度对我不太好吧。”张安国道。
辛弃疾摇头道:“已经不是了,从你出卖大哥开始就已经不是了。今天你对我们,对义军要有个交代。”
“交代?耿京这厮食古不化,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