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启明和徐宗英走过来的时候,吴邵刚已经收回了思绪。
“爹,娘,你们去歇息吧,天色已晚,注意身体,可不要过于操劳了。”
吴启明看了看徐宗英,有些不好意思开口。
徐宗英看了一眼吴启明,直接开口了。
“邵刚,娘和你爹这几天说起了你的很多事情,最担心的就是你的婚事,你已经十六岁了,按说该要成亲了,前些年家里穷,想不到这件事情,也没有谁会上门来提亲,现在情况不一样了,你要是还没有成亲,你爹和娘的脸面也没有地方放。”
吴邵刚微微点头,这是规矩,他倒是没有多少的看法,再说他如此理性之人,对于婚姻也有自身的见解,既然不能够花前月下,那就服从安排。
不过从时间上面来看,现如今是来不及了。
“爹,娘,家中的很多事情,都还没有完成,我看还是先将家里的事情做完,等到闲下来的时候,再说及此事,再说我身在京城,短时间之内也是无法回家的,我的年纪也不大,等几年的时间,也是来得及的。”
听见吴邵刚这么说,吴启明和徐宗英只能是点头。
要说经过这些日子,吴邵刚在家里的威信是不一般的。
天色完全黑下来了。
前院和中院,依旧还有人在做事情,不过后院已经安静下来。
吴邵刚坐在花园之中的石桌上面,没有感觉到寒冷。
吴绍尊走过来的时候,没有回头的吴邵刚开口了。
“绍尊,我说的话,你都记住了吗。”
“哥,我都记住了。”
“白天的时候人多,有些话我没有说,免得伤及你的自尊心,现在该好好说说了。”
吴邵刚扭头看着吴绍尊,一字一顿的开口了。
“你要记住,不管遇见什么事情,都要挺直腰杆,都要堂堂正正,就算是准备弯腰,也是为了今后能够更加的昂首阔步。”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你年纪虽小,但也经历了很多的事情,也知道这世间的险恶,遇到任何的事情,多想一想,思考成熟之后决定,可一旦做出决定,就要坚持到底。”
“这个家,很长一段时间都要依靠你,爹的年纪大了,很多的认识不可能转变过来,你不一样,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从骨子里面来说,你我都是穷人的孩子,都要早当家。”
“最后一点是最为重要的,西席先生教授你学识,必定会说到很多的为人处事的道理,有些道理是正确的,可有些就不一定了,不管西席先生如何的教授,有一点你务必记住,牢牢镌刻在心中,爱己才能及人,你首先要关爱的是自身和家人,接着才能够去关爱更多的人,这方面不要本末倒置。”
第四十章 路上
景定元年,公元1260年,二月二十二日。
吴邵刚离开江夏村,前往京城临安而去。
穿越虽然不足半年的时间,可吴邵刚已经基本适应了这个时代,特别在回家的这不足一个月的时间之内,他感受到了很多,不仅仅有来自于下层的困苦,也有来自于上层的奢靡,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没有那么善良天真,哪怕是来自于亲人之间,也会存在算计,想要很好的立足,重点还是展现自身的能力,用双手创造出来财富和权势,依靠自身才是真正的保障。
这一切都灌注到他的脑海之中,成为将来可供参考的经验。
整体来说,吴邵刚还是理性的,甚至可以说是冷酷的,他用不寻常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在特种兵的眼里,世界充斥的就是丛林法则,弱肉强食是很正常的事情,你若是没有本事和能力,难以在世上立足,那就只能够老老实实的呆在社会的最底层,遭受他人的欺凌和盘剥,一旦你有了超强的能力,甚至是改变世界的能力,那你就安全可以重新制定世间的规则。
不管这些认识是不是正确,总之这一切,已经镶嵌在吴邵刚的脑海之中,不可能磨灭。
真的到了离开的那一刻,吴邵刚恢复了理性,抛却了诸多的儿女情长,离开家乡到京城去,这是必然,既然现实摆在面前,那就狠下心来,做应该做的事情。
上马之后,吴邵刚没有回头,朝着前方急驰而去。
张炳辉等人跟随在身后,一步不离。
只有八天的时间,从江夏村到临安京城,近九百里地,预示着每天赶路要超过百里地。
长时间的锻炼,吴邵刚的能力逐渐的恢复,虽说因为身体的限制,不可能恢复到穿越之前的体质,但在这个时代来说,也是佼佼者了。
毕竟只有十六岁,身体的逐渐成长是自然规律,这个规律不可能突然被打破,故而吴邵刚也接受了现实,一步一步慢慢来。
气候已经逐渐暖和起来,虽说时不时还有呼啸而来的北风,但已经不是那么凌冽,况且一行人都是军士,行军路途之中,本就在不断运动的过程之中,自然也就感觉不到寒冷。
从庐州府一路到京城临安,属于典型的江南地形,体现出来的就是沟渠多、水流多、泥泞的道路多,这对于赶路的吴邵刚等人来说,是莫大的考验。
吴邵刚实际上也将此番的赶路当作了一次强化的训练。
从回到家乡的那一刻开始,吴邵刚的魔鬼训练办法,已经开始实施,张炳辉等人都是深切的感受到了,而这种所谓的魔鬼训练,吴邵刚自身也是坚持的。
每天上午负重跑步二十里地,不管是刮风下雨都不能够间断,每天夜里十里地的负重跑步训练,同样是不停歇的,每个人腿上和手上绑着沙袋,重量达到了二十斤。
骑马本是被看作很平常的事情,但吴邵刚的要求不一样,那就是必须在疾驰的马背上面,能够数量的张弓搭箭,且能够基本命中目标。
至于说长枪和宋手刀,那更是要求严格,长枪练习的就是刺杀的动作,看着很简单,没有多少花哨的动作,而且出抢的速度要求越来越快,宋手刀则是削砍的动作,不准有其他额外的动作,速度也是需要越来越快。
吴邵刚的要求,就是张炳辉等五人,刀枪弓箭弓弩,样样都要精通。
其实训练的过程之中,最吃苦的就是吴邵刚本人,刀枪以及骑马方面的训练,他还占据有一些优势,因为身体的协调能力和柔韧性方面,可以适当的调解,加之穿越带来的训练理念,以及对身体构造的了解,让他能够提高训练的技巧,更快的掌握诸多能力。
可是在射箭方面,就不好说了。
谁都清楚高超和精湛的射箭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练出来的,穿越的吴邵刚,以前从未触摸过弓箭和弓弩,要知道千年之后,这些东西在实战中几乎被淘汰,特种兵之中,也有极少人专门练习,但不普遍。
在射箭方面,吴邵刚所能够做的,就是将弓箭射出去,其余就谈不上能力了。
所以在训练射箭的时候,吴邵刚吃了太多的苦。
为了能够快速提升射箭的命中率,吴邵刚曾经采取了极限训练方式,那就是在左右手臂上面绑着石块,然后举起弓箭,对准某个目标射击。
举起弓箭的时候,要求平衡两分钟以上,接着才能够发射。
这样的训练,让吴邵刚险些虚脱过去。
极限训练的效果还是有的,至少吴邵刚射箭的命中率大大的提升,但和那些弓术精湛的人比较起来,还是有着太大的差距。
吴邵刚其实明白,什么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而且每个人之间个性存在差异,不可能有人样样精通。
外界对特种兵有一个很大的误解,就是认为特种兵是万能的,什么都是精通的,且电影电视方面也是如此反应的,但身为特种兵教官的吴邵刚是很清楚的,特种兵唯一共同拥有的特质,就是耐力、毅力和超强的体力,也就是说特种兵的基本素质是差不多的,达不到那种等次的基本素质,就不可能进入到特种兵的队伍之中。
一旦进入到队伍之中,除开平日里的强化训练,教官还需要根据每个特种兵的特长,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突出某一个方面的作战能力。
特种兵作战,也并非是完全的单独作战,团队协作是非常重要的,这样每个特种兵都能够发挥出来自身最强的某方面的能力,这样训练最终的目的,是让团队里面的每个人,在执行任务的时候,相互之间取长补短,保证圆满的完成作战任务。
这才是特种兵作战的真谛。
想要让每个特种兵都成为神仙,无所不通,无所不晓,顶着枪林弹雨,千军万马之中能够取上将首级,那是美丽的神话。
对张炳辉等人的训练,吴邵刚很是耐心,他要达到的目的,就是让张炳辉等人,至少熟悉刀枪弓箭弓弩,在战场上厮杀的时候,不管手中有什么武器,都能够施展,都能够置对方于死地。
至于说战术素养方面的训练,吴邵刚暂时没有实施,他看出来了,张炳辉等人的文化水平是明显不足的,这一点是巨大的短板,虽说拥有超强的战术素养,不一定是文化水平很高的人,但文化水平不足的人,成为名将的概率很低,古今中外的战略家、军事家,首先都是文化人,有着旁人不及的文化水平。
吴邵刚有着很强的危机感,不久的将来,他的对手很有可能是蒙古鞑子,也就是元军。
元军在历史上的名气是巨大的,不仅仅是横扫中原,甚至是横扫欧亚,元军的铁骑,号称天下无敌,战斗力异常的强悍,大元王朝的创始人成吉思汗,被无数人推崇。
与这样的军队为敌,若是没有超强的作战能力,那等于是送死。
当然穿越之前身为特种兵教官的吴邵刚,也不会完全迷信元军的战斗力。
蒙古人生活在草原上,受到自然环境的局限,人口的密度是很低的,就算是千年之后都是如此,而由蒙古人组成的军队,人数方面自然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这就让元军真正的蒙古铁骑,人数不可能太多。
元军绝大部分兵力的组成,还是汉军,其中包括了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被灭掉的金朝投降的金兵,一部分就是南宋投降的军士,这些军士组成的军队,被称之为新附军。
譬如说蒙古前大汗蒙哥,率领十五万大军出征,准备一举拿下四川,这十五万大军之中,精锐的蒙军只有不足两万人,其余几乎都是新附军。
偏安一隅的南宋朝廷,从兵力的数量方面来说,还是颇为可观的,殿前司、侍卫马兵司、侍卫步军司组成的三衙军,以及分布在四川、长江中下游的十支御前诸军,总兵力达到了近四十万人,装备方面也不是太差。
可惜这些军队,面对元军作战的时候,结局无不是一败涂地。
军士个人的作战能力方面来说,可能是存在一定的差距,但不至于每一次作战都是一败涂地,曾经这个问题,让吴邵刚百思不得其解。
穿越不到半年的时间,吴邵刚终于弄懂了这里面的根本原因。
南宋的皇帝和朝廷都是偏安一隅,喜好享乐,追求奢靡的生活,这样的风气,怎么可能不影响到军队,况且每一次作战,军队的统帅都是由皇上和朝廷派遣的,这些统帅,想到的不是如何的打败对手,满脑子都是平安是福,享乐为上。
如此的情况之下前去作战,要是不失败,那才是奇迹。
说白了,南宋的军队,最为缺乏的东西,就是军魂。
军魂代表了铁血,代表了勇气,代表了一往无前,所有这一切,归结起来的核心,就是将士不怕死,为了取得战斗的胜利,不管付出多大的代价,都要坚持下去。
文官不爱钱,武将不怕死,何愁天下不太平。
第四十一章 善意
临安府城最为出名的就是西湖了。
西湖这个闻名世界的景点,在南宋时期得到了最大的发展,因为南宋的京城在临安府,且南宋的富庶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士前往,西湖的美景让所有来到临安的人心旷神怡,也就在这个时候,西湖扬名中外。
西湖更是皇家每年都要游览的地方,故而这里的警戒与安全,就是由殿前司辖下诸军直接负责的。
殿前司总部驻地在清河坊,清河坊正是在西湖的边上。
虽然清河坊没有在京城之内,但是也是热闹非凡的,每年的游人络绎不绝。
让人大跌眼镜的是,殿前司都指挥使的官邸在临安府城内。
殿前司诸军属于皇上直接掌控的军队,主要负责京城的防御事宜,虽然其大军驻扎的总部在京城外的清河坊,但军士分布在京城的东南西北各处,譬如说殿前司麾下的催锋军,其驻地就在距离皇宫不远的太平坊,这里属于京城最为热闹与繁华的地方之一。
殿前司辖下诸军的都统制,其府邸一般也都是在京城之内,至于说都统制麾下的正将、副将、准备将甚至部将等等,府邸也有可能在京城之内,这就要看军官自身的条件如何,是不是能够在京城内购置房屋,是不是能够养活家人。
殿前司诸军的队将及其下面的使臣、效用和军兵等等,原则上都是驻扎在军营之内,没有命令不准随意的出入军营。
殿前司驻军与其他御前诸军的情形差不多,那就是军中的军官,都是可以携带家属随军的,这应该是南宋军队与其他军队不一样的地方,只不过殿前司诸军因为驻扎在京城的周遭,军官个人若是没有雄厚的财力,家眷不可能跟随,不要说军中的各级军官,就算是军中的都统制,也不一定能够承受如此巨大的开销。
殿前司诸军的管理,也不是特别的严格,部将以上的军官,可供自由支配的时间很多,只要保证上峰能够随时找到你,同时你负责巡逻的时候人员到位,其余时候就可以自行支配。
殿前司诸军属于三衙军之中最为骁勇的军队,也是南宋最为精锐的大军,其将士的待遇,高于其他所有军队,而且殿前司诸军之中,也有不少将门子弟。
殿前司所属诸军,最为精锐的就是踏白军和催锋军。
其中踏白军直接负责皇宫周遭的安全警卫,催锋军直接负责整个京城的安全警卫。
吴邵刚能够进入到殿前司所属的催锋军之中,且出任副将,这很不简单。
吴邵刚第一次来到京城,身为殿前司所辖催锋军副将,他必须到殿前司都指挥使的官邸报备,且领取属于自身的玉牌。
来到临安府城的吴邵刚,没有想着什么瞻仰京城,他打算直接进入京城,前往殿前司都指挥使官邸报备,接着到催锋军所在的太平坊上任。
临安府城不算是理想的京城,不管是从地理位置,还是城池的构造,与北宋的开封府城是没有办法比较的。
吴邵刚从京城西面的清波门进入京城之内,而当初分别回到家乡的二十五名军士,同样也是在清波门等候。
殿前司都指挥使的官邸,就在距离清波门三里地左右的仁美坊。
仁美坊的北面,分布着临安府衙、太常寺、秘书省、府学以及教场,仁美坊的南面,则是侍卫马军司和侍卫步军司的驻地所在。
吴邵刚一行尚未抵达清波门,就遇见了在官道等候的其余二十五名军士。
吴邵刚对众人点点头,继续朝着清波门而去。
让吴邵刚怎么都没有想到的是,李思琦居然在清波门等候。
急忙下马的吴邵刚,对着李思琦抱拳行礼。
“李先生,幸会幸会,是不是在这里有什么事情啊。”
“我可是专门在这里等候吴副将的。”
“这,李先生怎么知道我是今日到京城来报备。”
“不说这些了,今日时间还早,吴副将长途奔波,一路上风餐露宿,也不知道多长时间没有好好吃饭了,今日我请客,到丰乐楼去吃酒。”
李思琪含糊过去,没有说明怎么知晓吴邵刚这个时候抵达京城。
丰乐楼在涌金门之外,距离清波门不是很远。
吴邵刚当然不会推辞,其实他到京城来之后,也要专门抽时间去拜会吕文德,还要专门感谢李思琦的,人家对他有着实实在在的恩德。
一行人骑马,很快来到了丰乐楼。
远远看见丰乐楼的时候,吴邵刚就叹为观止了。
丰乐楼主楼高五层,金碧辉煌,彰显出来富贵的气息,主楼旁边还有一排装饰华贵的厢房,看上去小巧玲珑,从涌金门骑马出来的人,源源不断朝着丰乐楼而去。
丰乐楼外面的彩楼,五颜六色,搭配协调,看上去华彩异常,若是没有专门构思设计,达不到如此效果。
丰乐楼外面的伙计,穿着干净的衣服,面带笑容迎候每一位客人。
仅仅从这些方面,就可以感受到京城的繁华与奢侈。
要知道去年,临安一带都遭受到大规模的灾荒,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