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后通过一个滑动件达到啮合或分开的目的。这就是现在拉链的雏形,当时称为“滑动系牢物”,又名“可移动的扣子”。
遗憾的是,这种“可移动的扣子”很不好用。滑动件常常咬住带边,安在服装、靴子等制品上,穿着走动经常会自动爆开,产品虽冠以“扣必妥”商标,使用者却日渐减少。风行一时的“可移动的扣子”后来被一个聪明的美国人加以修改,他将颗粒状元件的顶端加大,并使之有一定的弧度,这样元件就不容易自动爆开而令人笑话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及能工巧匠的独特设计,如今的拉链也变得多种多样,美观耐用。
第四部分:称谓职务筷子的由来
中国人使用筷子,大约在三千多年以前。其实,在使用筷子之前,我们的祖先同样也经历了一个用手抓饭吃的过程。但热粥汤羹又如何抓取得了呢?于是不得不随地折取一些草茎木棍来帮助。
筷子,可谓是中国的国粹。它既轻巧又灵活,在世界各国的餐具中独树一帜,被西方人誉为“东方的文明”。我国使用筷子的历史可追溯到商代。《史记·微子世家》中有“纣始有象箸”的记载,纣为商代末期君主,以此推算,我国至少有三千多年的用筷历史了。先秦时期称筷子为“挟”,秦汉时期叫“箸”。古人十分讲究忌讳,因“箸”与“住”字谐音,“住”有停止之意,乃不吉利之语,所以就反其意而称之为“筷”。这就是筷子名称的由来。
第四部分:称谓职务床的由来
床最早源于我国的商代。
原始社会,人们生活简陋,睡觉只是铺垫植物枝或兽皮等,掌握了编织技术后就铺垫席子。席子出现以后,床就随之出现。商代甲骨文中,已有像床形的字“淋”,说明商代已有床。但从实物来看,最早的床是在信阳长台关一座大型楚墓中发现的,上刻绘着精致的花纹,周围有栏杆,下有6个矮足,高仅19厘米。
春秋以来,床往往兼作其他家具。人们写字、读书、饮食都在床上放置案几。晋代著名画家顾恺之的《女史箴图》中所画的床,高度已和今天的床差不多。另外还出现一种四足的高床。但床仍未成为睡卧的专用家具。
唐代出现桌椅后,人们生活饮食等都是坐椅就桌,不再在床上活动。床由一种多功能的家具,退而成为专供睡卧的用品。
19世纪20年代出现了弹簧床。19世纪后期,金属床开始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