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居民以阿尔巴尼亚族为主。阿族在整个科索沃省的200万人口中占90%,阿族人认为科索沃是阿族的家园,不应被一个塞族政府统治。塞尔维亚历来珍视科索沃省,认为这里是塞族文明的摇篮,有最古老的塞族东正教教堂。
阿尔巴尼亚人是欧洲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公元4世纪为东罗马帝国一部分,生活在阿尔巴尼亚、塞尔维亚和马其顿西部。“大阿尔巴尼亚”一度包括南巴尔干的广大地区。本世纪初划定边界时,由于贫穷等原因,多数阿尔巴尼亚族人离开现今被称为阿尔巴尼亚的国家,移居生活水平较高的塞尔维亚。多年来,愈来愈多的阿族人离开阿尔巴尼亚,到比邻的塞尔维亚科索沃省谋生。与此同时,许多塞尔维亚人离开荒芜、贫困的科索沃山区,北上尼什、乌日采和贝尔格莱德等更发达的都市发展。由于信伊斯兰教的阿尔巴尼亚人出生率一直名列世界第一,更加速了科索沃的人口结构阿族化。
科索沃像历史上的许多地方一样,归属很难定论。阿尔巴尼亚人称自己是古“以利里亚人”之后。几十年来,科索沃塞、阿两族关系一直紧张。身为克罗地亚人的铁托对南斯拉夫联邦内部的头号强国塞尔维亚,始终采取遏止政策。为加强中央集权,铁托有意削弱塞尔维亚共和国在整个南联邦的强大势力,破例给塞尔维亚属下的科索沃省自治权,铁托1974年宪法规定了科索沃自治省省议会与共和国议会平起的地位。至今朗布依埃谈判所说的“实质性自治”就指1974年的铁托宪法。铁托去世后,南斯拉夫联盟随冷战结束解体,科索沃自治省的塞族人自称受占人口多数的阿族人歧视。1989年塞尔维亚共和国取消1974年宪法给科索沃自治省的大部分自治权。由于人口比例不平衡,造成科索沃自治省少数塞尔维亚人对多数阿族人的统治。塞尔维亚领导人以少对多不恰当的残酷统治,引发一连串流血事件,被西方抓住证据,攻击为“种族隔离和种族灭绝”。 1995年波黑战争结束,科索沃问题凸现出来,由于种族矛盾升级,阿族人开始对国家机制进行抵制,塞尔维亚政府则派出塞族警察弹压局势。作为对抗,阿族成立“科索沃共和国”,选举易卜拉欣…鲁戈瓦为总统,对南联盟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税收实行全民抵制,形成两个政权并存的奇怪局面。
长期以来,科索沃解放军只有少量落后的轻型武器,大多是中国向阿尔巴尼亚无私援助的剩余物资,只能小打小闹。但随局势进一步紧张,一些只有北约集团才有的先进武器流入科索沃,造成频繁流血冲突。直至“科索沃解放军”伏击巡逻警察,导致科索沃事件扩大。北约突然发现这属于“人权问题”, 遂以上帝的名义替天行道。于是让试验中的各种武器、连同每8年需重新装药的过期炸弹铺天盖地从天而降。
老奸巨滑的英国一直自诩政治开明海军发达,以罗马民主制度嫡传自居,热中输出政治制度,当今首相布莱尔以为自己是当年发表“铁幕演说”的丘吉尔。克林顿的美国则出于帝国主义本性,以经济利益为第一,以军事实力为后盾,武力推行美国式“民主制度”,实现全球一体化,把全球一体化理解为整个人类皈依美利坚生活方式的演变过程。
以我愚见,寄生在对立大国间的南斯拉夫绝不是北约对手。冷战结束、苏联解体,当年丘吉尔铁幕演说划定的界标,已经失去往日的意义。素以扩大生存空间、拓充领土、发现新大陆而著称,月球火星都敢登的盎格鲁…撒克逊人,一直以“回归欧洲”推行自己的生活方式,从英语、麦当劳到迪斯尼、泰坦尼克,手足并进。北约东扩决不会放过眼皮底下的南斯拉夫,更不会在巴尔干止步。
经济上,自1999年欧盟连诉中国鞋类、箱包、棉坯布倾销,从1998年冬开始对中国彩电征收44。6%的反倾销税,使原本年出口欧盟50万台的厦华彩电,出口锐降为“0”,转身向伊拉克发展。
我的朋友——伊拉克驻北京大使巴桑·库巴多次让我转告中国人民,说中国统一台湾,一定要借鉴伊拉克的“统一”经验,不要给国际敌对势力提供口实。99年美国2000名伞兵参加哈萨克斯坦联盟军事演习,美国大兵已经到了新疆外边。西方世界正以强大的经济力、军事力、文化力组成2000年后的罗马军团,训练有素、武器精良,磨刀霍霍“十字军东征”。库巴说仅靠南斯拉夫、俄罗斯们已经阻挡不住现代罗马军团滚滚东流,更何况俄罗斯自彼得大帝以来就死心塌地地“脱亚入欧”。
巴尔干:戏说南斯拉夫(5)
库巴说,吃饭习惯用手的阿拉伯人徒手上阵,徒手自然敌不过刀叉。中国人虽说用筷子,但木头也不是刀叉铁器的对手。他给我出过一个令北约在南斯拉夫立即住手的“馊招”:让叶利钦下令波罗的海舰队出彼得堡进攻德国;北海舰队离摩尔曼斯克袭击英国海上油田;符拉迪沃斯托克红旗太平洋舰队封锁日本;金正日越过三八线;人民解放军集结台湾海峡;卡斯特罗在迈阿密登陆;卡扎菲封锁直布罗陀;萨达姆放火烧中东油田……既然文明的北约已置联合国于不顾,那何况我们这样深颜色的野蛮人呢?
西西里——美国人用黑手党攻打墨索里尼
卡帕认为:男人不恋爱,就不会战斗
1943年7月,卡帕被《科利尔》杂志炒鱿鱼混进美国伞兵请求跳伞。第82空降师师长马修·李奇微(Ridgeway)告诉卡帕:“只要你愿意和我的部队一起跳伞并拍摄他们,我才不管你是匈牙利人还是中国人。”
作为人类最邪恶的活动——战争,特别是空前的世界大战,肯定暴露人类的一切丑行。为了开辟第二战场,从北非直接入侵西西里,盟军动用了一切手段。 据我在巴勒莫采访的当地的玛丽亚女士透露,当年美国政府把纽约布鲁克林的黑手党全集中起来,派他们回西西里去推翻墨索里尼。因为战争就是无法无天。
60多年前,罗伯特·卡帕在西西里跳伞后落在一棵大树上,于是他就躺在树上喝威士忌。他告诉摄影大师皮埃尔·加斯曼:“从机舱跳出的瞬间并不可怕,下降也不难。但紧接着你就发现 ,地面的子弹正在欢迎你,而你的裤子早就尿湿了。这才叫戏剧性呢!”
当时通往巴勒莫的道路两边挤满了成千上万的西西里人,他们狂热地挥舞自制的美国国旗。“那些星条旗上的星星明显不够,而星星下面的条纹却总是太多。”
每个男人都冲过来和卡帕握手,每个上年纪的女人都伸过头来亲他。年轻姑娘则往卡帕的吉普车里扔鲜花水果,有时把她们自己也扔了进来。卡帕当时的感觉是:每一个西西里人都有一个来自纽约布鲁克林的黑手党表弟。
卡帕还拍摄了巴勒莫驻军司令朱塞佩·莫里内罗将军向美国杰弗理·凯斯将军投降仪式。在此之前,朱塞佩·莫里内罗将军已经向从城市另一侧进城的另外一支美军投降了不止一次。
卡帕给投降仪式充当翻译,他代表凯斯少将向朱塞佩·莫里内罗将军保证,这次投降后朱塞佩·莫里内罗将军可以保留勤务兵和私人用品。于是朱塞佩·莫里内罗将军分别用法语、意大利语、西西里语各投降了一遍,并询问是否可以和他的妻子呆在一起。
翻译完毕,卡帕又收拾起拍照的老行当。这时他意外发现,投降仪式后朱塞佩·莫里内罗将军被独自押往监狱——两手空空,只有他自己一个人。而受降的凯斯少将,早已踏上新的征程。
在卡帕拍摄的照片上,头发梳得精光的美国兵怀里抱着西西里姑娘,正伸出二郎腿让弯腰驼背的西西里老头为他擦皮鞋。以后在萨勒诺、安齐奥、那不勒斯也是如此。“士兵们坐在码头上,让人帮他们擦皮鞋,左手举着一包军粮,右手挽着他们甜心的腰。”而他们的长官也不反对意大利姑娘对美军手里的军粮垂涎三尺,他认为“男人不恋爱,就不会战斗”。
60多年过去,我重新来到西西里首府巴勒莫,发现西西里仍然是意大利经济最不发达的地区,而且绝对属于欧盟里的“老少边穷”。许多当年战争造成的破坏至今没能恢复。人民依然热情灿烂,敞开胸怀以海鲜、水果、鲜花、美酒欢迎我们。
犹太:以色列的沙龙(1)
一、张越一见我就落荒而逃,大喊:“沙龙又来了!”
1998年10月10日,我强撑病体到辽宁大学做中东问题讲座,神侃单人独骑突破以色列防线50公里的故事,肆意卖弄我和以军总长巴拉克将军的友谊,兜售巴拉克迟早会当以色列总理的高论。正得意间,突然有个学生站起来打断我的谈兴,让我还是先谈谈刚上任的以色列外长沙龙。我这才知道我认识的另一位犹太老兄阿里尔·沙龙昨天荣任以色列外长,这个职
务在国际新闻中的曝光率决不逊于美国总统。而仅仅两个多月前,我还亲手把一本我写的《我钻进了金字塔》送给沙龙,那时他还屈居在基础设施部部长的位子上。
亲历过历次中东战争的沙龙一直被尊为“犹太之王”、“以色列的巴顿”,围绕他的战功总是毁誉参半。尽管他比伊扎克·拉宾小6岁,可扬名立万远远早于拉宾。即使在以色列,沙龙的敌人也远远多于朋友。叙利亚官方《十月日报》视其为“和平的敌人”;卡塔尔《祖国报》骂沙龙是“不共戴天的死敌和最可恨的犹太人”;阿联酋《宣言报》由此“怀疑以色列是否会从西岸撤军”;伊朗国家电台称沙龙“妨碍并损害和平进程”;沙特《乌卡兹报》认为沙龙上台“表明利库德不顺应和平潮流的顽固态度”。黎巴嫩总理哈里里认为沙龙上台是场灾难。惟一例外的是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尽管16年前巴解总部被沙龙铁骑从贝鲁特驱往突尼斯,可阿拉法特绅士风度地避弃前嫌,将其视为“以色列内部事务”,而准备同沙龙握手。
沙龙70高龄再次介入巴以和谈时我正在密云水库帮电视台策划节目,我想当时我是全中国为沙龙上台最欢欣鼓舞的一个。我抓住能碰到的每一个人大谈我眼中的沙龙,以至著名词曲作家甲丁、CCTV《半边天》主持人张越一见我就落荒而逃,大喊:“沙龙又来了!”
我眼中的沙龙总是美国西部拓荒农场主的形象,这大概与我和他海湾战争期间的初次邂逅有关。1991年2月8日子夜,伊拉克的一枚“飞毛腿”命中特拉维夫城中心的拉马特冈(Ramat Gun),房屋倒塌,管道爆烈,焦糊气味冲天。我夹在消防队员中拍摄爆炸现场,取景器中一位呼呼牛喘的大白胖子,在瓦砾堆中指手画脚爬上爬下,指挥小伙子们灭火,满头银发燃烧般在夜空中飞舞的,正是以色列住房部长沙龙。我印象中的部长们全都是配秘书坐奥迪,个个衣冠楚楚两眼望天。这是我平生第一次看到部长大人亲自灭火,惊奇之余备感亲切,仿佛一位农民大叔正率领村民扑灭农场后的山火。此后旁听过几次以色列议会的中东和谈辩论,亲眼见这位老兄拍桌大骂,满口脏话,总是觉得这位沙龙不像职业政客,更像在村民大会上讨论与邻村土地界标的村长。
二、农民沙龙
与新中国斗地主分田地的革命潮流不同,“地主”在欧洲文明史上是个令人称羡的个人成分。无恒产者无恒心,从文人托尔斯泰到武将古德里安,都不无得意地为自己的地主出身骄傲。俄国第比利斯大学农艺系的犹太学生萨缪尔的最大梦想就是当个地主,这也是他祖上多少代的愿望。俄国十月革命战时共产主义粉碎了萨缪尔的地主梦。托洛茨基领导红军镇压高尔察克、弗兰格尔和邓尼金的白军之后,开始转而镇压地主。一心做地主梦的犹太复国主义者更是首当其冲,萨缪尔怀揣匕首鸡鸣狗盗才逃脱高加索红军的围捕。
1922年,萨缪尔在巴勒斯坦弃舟登陆,他本能地拒绝了犹太集体农庄“基布兹”的盛情接纳,显然,生产资料公有、集体劳动、接需分配与他心目中的地主梦相去甚远。萨缪尔一眼选中特拉维夫西南收获归个人的单干移民点安了家,六年后的1928年生下了儿子阿里尔·沙因诺曼,就是现在的以色列总理阿里尔·沙龙。
老萨缪尔从不与村民往来,甚至拒绝土地共享的古老犹太传统,他在土地四周架起篱笆,用武力捍卫私有田产不受侵犯。由于拥有大面积的土地、先进的耕作技术、一流的私有农具,萨缪尔成了当地首富,使儿子沙龙有条件接受良好的教育。课余,沙龙终日劳作,被当做壮丁照料农场。老萨缪尔要把儿子造就成一流的农民,一墙之隔阻断了沙龙和村里年轻人的来往。墙外是一所农技学校,欢蹦乱跳的女学生令他神往,沙龙由此暗恋上一位容貌出众的女孩,每天西服革履地往来田间希望引起少女注意,结果反招来母亲的劝告:下地干活,别穿戴太好,否则糟蹋了衣服。
犹太:以色列的沙龙(2)
1941年,亲德国的伊拉克、叙利亚配合意大利进攻英属巴勒斯坦,恐慌中的犹太移民纷纷武装自卫。年轻的沙龙开始与犹太地下武装接触,并在内格夫沙漠秘密受训,由于先天身体素质极佳又受过良好教育而成为佼佼者。毕业后天遂人愿,沙龙争取到自家农场隔壁的农校帮助军训,可惜他只负责训练男生,无缘接近那位梦中美女。为引起重视,他故意整天在大庭广众之下卖弄学识地神侃,终于盼来那位女生。
沙龙径直走过去,以农民的直率自我介绍:“我叫阿里尔,是农校那边橘园的主人,我早就想认识你……”接着约姑娘当晚在自家橘园约会。土地是犹太移民赖以为生的根本,他深知自家优势。当天下午,沙龙找工具在他爹修的围墙上开了扇小门,又在水井旁的平台上铺好软茅草,再爬上去试了试感觉。这才穿戴整齐,心满意足地等太阳落山。
践约而来的美女从沙龙刚开凿的小门躬身而入,顺从地跟着沙龙走向铺了茅草的平台……日后,美女戈利成了沙龙夫人,生有一子戈尔。
大概是沙龙手里血债太多,连大卫王都等不得末日审判就要沙龙现世报应。1962年,沙龙夫人戈利死于车祸。五年后,戈利遗下的独子戈尔玩猎枪走火,在沙龙眼皮底下把自己打死。沙龙老泪纵横用戈尔酷爱的吉普车送灵,将爱子葬于军人墓地。他还以亡子“戈尔”的名字命名一项骑士杯,希望以此鼓励阿拉伯孩子与犹太孩子一起竞技马术。
沙龙现在的续弦夫人是亡妻戈利的小妹利利,现已陪伴沙龙走过半个世纪。她在1998年7月随沙龙访问北京中以示范农场时,像在自家地里一样,将随手摘下的小西红柿顺手塞进沙龙的大嘴里。沙龙则像拄拐棍般将她按在手下,支撑起200多磅的肥大身躯。
三、以色列国父给沙龙取名
农民沙龙的军事生涯是从保卫自家橘园围墙开始的,其后充当犹太定居点的巡夜人。1947年11月29日联合国投票通过巴以分治协议,沙龙立即在村里引爆一枚巨型雷管,庆祝犹太复国主义终于落了地。与此同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躲在德国的耶路撒冷大穆夫提回到中东,在开罗号召穆斯林发动圣战驱逐涌入圣地的犹太人。想不到中东的犹太人都是劫余物种,不像希特勒手里的欧洲犹太人那么逆来顺受。他们一面竭力渲染纳粹刚杀死600万犹太人博取世界同情,一面拿起武器和阿拉伯人对峙。纳粹大屠杀明显改变了道义平衡,由此建立一个犹太国迫在眉睫,没有比巴勒斯坦这块地方更合适了。沙龙邻近的犹太青年纷纷弃农从军,就近加入以色列中部军区的亚历山德罗尼旅,沙龙成了这帮乡党的排长。
1948年5月14日,首任以色列总理大卫·本-古里安宣布建国的当天,黎巴嫩、叙利亚、约旦、伊拉克、沙特、埃及等阿拉伯国家的正规军就和以色列国防军驳火,阿拉伯人坚持认为:巴勒斯坦不该为大屠杀负责,更不该为犹太复国付出代价。由此独立战争,即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沙龙凭借个人勇敢、熟悉地形和与阿拉伯人打交道的丰富经验,从一次次火线负伤中脱颖而出,擢升中部军区司令部情报军官。1951年底,沙龙因劳累过度诱发多种伤病赴美国休养,一人驾车纵穿佛罗里达、佐治亚、南北卡罗来纳、路易斯安那、田纳西、德克萨斯诸州,最终差点留在科罗拉多大学成为法律系大学生。
1952年11月,以色列北方军区两名士兵越过边界被约旦骑兵俘虏,独眼司令摩西·达扬为此急得抓耳挠腮。他命令参谋迅速制定营救计划,但由于各种计划都不尽完美,参谋部陷入永无休止的争论之中。
习惯亲临一线的沙龙对躲在后方办公室里的扯皮厌恶之极,他找来两个小弟兄,开着一辆“皮卡”悄悄驶向边境。途中,他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