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古代科学家传记-第1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丁文本5 卷,书名为《耶稣会士利玛窦神父的基督远征史,会务记录》。
此后世界各国又有多种文字的译本。有的译本书名为《利玛窦中国札记》。
1983 年中国中华书局根据美国1953 年的英译本出了中译本,这是迄今为
止关于利玛窦的最详细的中文文献。在这本书中,利玛窦记载了他在中国
的见闻,从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到民情风俗,都有客观实在的记录。他
证明了契丹和中国是一个国家,介绍了中国丰富的物产,说茶这种饮料“是
要品啜而不要大饮的,并且总是趁热喝。它的味道不很好,略带苦涩,但
经常饮用却被认为是有益健康的”。又介绍了中国的漆,说涂上漆后,木
头“光泽如镜,华彩夺目,并且摸上去非常光滑”。他是最早把中国茶叶
和喝茶法以及中国漆介绍到欧洲的人。他还把孔子《四书》介绍到欧洲。
自万历十九年(1591)开始,他花了4 年时间,把《四书》译成拉丁文寄
回意大利。他赞誉中国的天文学、数学和机械工艺的进步与发达。他还通
过自己实地测量并参考中国历史地理资料,绘制了第一幅标有经纬度的中
国地图,寄回欧洲。可见,利玛窦在中西科学文化交流中起了桥梁作用,
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文献

原始文献

'1'利玛窦:中国札记,中华书局,1983。

'2'利玛窦:坤舆万国全图,禹贡半月刊,5(1934),3—4(插页,
影印)。
'3'利玛窦:两仪玄览图,明刻本,辽宁省博物馆藏。
'4'利玛窦:交友论,见《天学初函》,崇祯年间刻本。
研究文献

'5'罗光:利玛窦传,台湾学生书局,1979。
'6'方豪:中西交通史·下册,岳麓书社,1987。
'7'艾儒略(J。Aleni)撰,向达校:大西西泰利先生行迹,北京上智
编译馆,1947。
'8'V。Cronin:Thewisemanfromthewest;1955. 
'9'J.Spence:ThememorypalaceofMatteoRicci;1984. 


邓玉函

王冰

邓玉函'JohannTerrenz(Schreck)' 字涵璞。瑞士传教士。1576 年
生于德国康斯坦茨(今属瑞士);1630 年5 月11 日卒于中国北京。天文
学、医学、力学、机械学。

邓玉函在青少年时代受到良好的教育,他聪颖过人,敏而好学。科学
家F。切西(Cesi)亲王等于1603 年在罗马创立著名的灵采研究院,次年
邓玉函加入该院。1611 年4 月伽利略(Galileo)成为灵采研究院成立以
后的第六名院士,5 月邓玉函随即成为该院第七名院士。他精于医学、博
物学、哲学、数学,并且通晓德、英、法、葡、拉丁、希腊、希伯来、迦
勒底等多种文字。1611 年11 月1 日加入耶稣会。邓玉函在来华之前已名
满日耳曼,是明末来华传教士中学识最渊博的。

为了向教廷和耶稣会报告传教士在中国的活动情况,并请求准许用中
文举行弥撒和翻译《圣经》等书,以得到教会更有力的支援,金尼阁
(N。Trigault)奉命于1613 年初由华返欧,1614 年底抵达罗马。金尼阁
在罗马期间完成了他著名的拉丁文著作,此外还游历了意、法、德、比等
国,募集捐款和赠给来华传教士和中国朝廷的大批精美礼品和图书。当时,
邓玉函以医学家和数学家的身分随行,协助金尼阁募书。

1618 年4 月16 日邓玉函随金尼阁在里斯本登舟,启程东渡。同行赴
中国传教的共有22 位传教士,但仅有8 人先后到达中国,其中有邓玉函、
汤若望(J。A。S。vonBell)、罗雅谷(G。Rho)等。来华途中,传教士们每
日下午有例行的学术活动,每周二、五下午邓玉函作数学讲演。邓玉函还
与汤若望等一起观察天象、风向、海流及磁针指向,确定航船的位置及由
船上所见的海岸和岛屿的位置,并将研究结果报告欧洲学术界。1619 年7
月22 日,金尼阁携7000 余部欧洲图书等物与邓玉函等人抵达澳门。

邓玉函因病在澳门住了一年多。在此期间他曾行医,并曾解剖日本某
神父的尸体,这是西方医学家在我国所作的最早的病理解剖。

1621 年,邓玉函先到嘉定学习汉语,后来到杭州传教。在杭州期间,
曾住李之藻家,撰译成《泰西人身说概》2 卷。1626 年冬由邓玉函口授、
王徵笔述,译成《远西奇器图说录最》3 卷,该书次年在北京刊行。

邓玉函之博学,不久即名声遐迩。当时,徐光启正奉诏修治历法,在
北京宣武门天主堂东首善书院,设历局治历,参加者还有李之藻、李天经
等。经徐光启奏请,1629 年9 月朝廷诏邓玉函及龙华民(N。Longobardi)
协助修历。邓玉函即参加《崇祯历书》的编纂工作,潜心治历。可惜未及
编成,第二年他就因病逝世了。


邓玉函与同时代的欧洲科学家交往颇多,伽利略、J。开普勒(Kepler)
等都是他的挚友。在欧洲时,他为来华作准备,非常希望知道当时欧洲的
科学新成就,特别是了解伽利略推算日月食的新方法,因该方法比第谷
(Tycho Brahe)的方法更精确,邓玉函打算比较这两种推算方法的准确性
究竟相差多少。在金尼阁返欧期间,邓玉函与他曾多次会晤开普勒。来华
之后,邓玉函仍常写信给他的朋友,提及希望能寄来开普勒、伽利略的著
作之事。但是邓玉函未能从伽利略处获得帮助;开普勒在1630 年1 月发来
的短简中则决定协助他。可是不久,邓玉函就与世长辞了。

邓玉函在华仅短短9 年的时间,然而他涉及的领域却是多方面的。邓
玉函对博物学素有研究,他在灵采研究院时,曾诠释考订了一本记述墨西
哥动植矿物的药物学名著。在来华航行途经卧亚、榜葛剌、满剌加、苏门
答剌及安南南圻沿岸、澳门与中国沿海时,每到一处,邓玉函必采集异种
动物、植物、矿石、鱼类、爬虫、昆虫等标本,绘制其图形,悉心研究。
详为叙述。他还研究各地的气候人物。来华之后,亦行之不辍。后草成书
两册(Plinius Indicus),其中包括他对中国本草的部分研究。

邓玉函撰译的《泰西人身说概》这部书,是在我国最早介绍西方生理
学、解剖学知识的书籍。该书上卷分述骨部、脆骨部、骨筋部、肉块筋部、
皮部、亚特诺斯部、膏油部、肉细筋部、络部、脉部、细筋部、外面皮部、
肉部、肉块部、血部;下卷采用问答体,分述总觉司、附录利西泰记法五
则、目司、耳司、鼻司、舌司、四体觉司、行动及语言。全书论述了人体
骨骼系统、肌肉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感觉系统等的构造、生理与
功能。该书译成后,初无刊本。10 多年之后,1634 年由毕拱辰为该书润定
并作序,得以付梓印行。

邓玉函对中国科学的另一重要贡献是,由他口授、王徵译绘成《远西
奇器图说录最》3 卷。该书是我国第一部介绍西方力学和机械工程知识的
著作。书的开始有凡例九则,说明研究机械工程所必须旁通的学问、译书
时所用的18 种参考书、必备的工具、图中说明所用的拉丁字母,以及所用
物件名称、动力、作用、效益和绘图名称。第一卷61 款,叙述力学基本知
识与原理,包括地心引力、重心、各种几何图形重心的求法、重心与稳定
性的关系、各种物体的比重、浮力等。第二卷92 款,叙述各种简单机械的
原理与计算,包活杠杆、滑轮、螺旋、斜面等一般知识。第三卷介绍各种
实用机械,共54 幅图说,包括起重11 图,引重4 图,转重2 图,取水9
图,转磨15 图,解木4 图,解石、转碓、书架、水日晷、代耕各1 图,水
铳4 图。研究表明,该书的内容部分取材于欧洲著名自然科学家和工程师

F。韦达(Viete,旧译末多)、S。斯蒂文(Stevin,旧译西门)、G。阿格里
科拉(Agricoia,旧译耕田)和A。拉梅里(Rame-lli,旧译剌墨里)的
著作;同时,也有不少内容取自伽利略的著作《力学》(Le Meccaniche,
1600)和《论水中物体的性质》
(Discu-rso。intorno alle cose che stanno



in su l’acqua,1612)。总之,《远西奇器图说》汇总和介绍了当时西
方力学和机械学的知识。

文献

原始文献

'1'(明)徐光启、李天经等主修:崇祯历书,1634。(其中邓玉函参
与撰著的有:大测2 卷、测天约说2 卷、黄赤道距度表1 卷、割圆八线表
1 卷。)
'2'邓玉函撰、(明)毕拱辰译润:泰西人身说概,约1635。
'3'邓玉函口授、(明)王徵译绘:远西奇器图说录最,1627。
'4'Epistoliumex regnoSinarumadmathematicoseuropaeosmissum,Sa 
-gan,1630。
'5'ThesaurusrerummedicarumnovaeHispaniae;Rome;1630.


研究文献

'6'L。A。Pfister:。。 
NoticesBiographiquesetbibliographiquessurlesJé-suites de l’。。 
Ancienne mission de Chine,1552—1773,Chang-Hai,1932。(中译本:
费赖之著、冯承钧译,入华耶稣会士列传,商务印书馆,1938)。

'7'方豪:中国天主教史人物传,中华书局,1989。
'8'方豪:中西交通史,岳麓书社,1987。

汤若望

王冰

汤若望(Johann Adam Schall yon Bell)。。 字道未。德国传教士。1592
年5 月1 日生于德国科隆;1666 年8 月15 日卒于中国北京。天文历算。

汤若望出生在科隆一个信奉天主教的贵族家庭,少年时在当地耶稣会
所设立的中学读书。1608 年7 月入罗马日耳曼学校,以优良成绩修满三年
哲学课程。1611 年10 月21 日加入耶稣会。两年之后汤若望见习修士期满,
入罗马学院,进行四年的神学研究,同时旁及数学等学科的学习与研究。
学习期间,1616 年汤若望请求毕业后派到中国或东印度。1617 年升为神
父。

汤若望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他与伽利略(Galileo)以及一起来华的
耶稣会士邓玉函(J Terrenz)和罗雅谷(G。Rho)同为著名的罗马灵采研
究院院士。

1618 年4 月16 日,金尼阁(N。Trigault)率赴中国传教的22 位传教
士在里斯本登舟启程,汤若望是其中之一人。途中,汤若望和邓玉函、罗
雅谷等观察天象、风向、海流及磁针指向,确定航船的位置及由船上所见
的海岸和岛屿的位置,并将研究结果报告欧洲学术界。

1619 年7 月15 日汤若望等抵达澳门。1622 年6 月22 日入中国内地,
次年1 月到北京。先在北京学习汉语,曾成功地预测三次月食,于是名声
大振。1627 年夏秋汤若望被派往陕西西安等地传教。后来的几年间,他十
分注意研究取道陆路从欧洲赴中国的问题,同时也研究天文学。

明末由于应用《大统历》、《回回历》推算岁久日差,推历测象久已
失验。徐光启奉诏督修历法。经徐光启上疏举荐,汤若望和罗雅谷于1630
年奉诏赴北京,供事历局。他们译书撰表,制造仪器,测算交食躔度,讲
教监局官生,参加《崇祯历书》的编纂工作,深得朝廷信任。他们采用西
法推测日月食常应验无误,故崇祯帝知西法更为精确,欲据以改《大统历》,
但未行而明朝亡。此外,汤若望于1636 年奉旨设厂铸炮,两年铸成可发射
40 磅重炮弹的大炮20 门。明末参与铸造大小火炮及传习火器的工作。他
还筹办了一所相当规模的科学图书馆。

与此同时,汤若望积极传播天主教。他在宫中做弥撒,至明末,宫中
已有妃嫔50 人、太监40 人、皇族140 余人受洗入教。为谋求天主教的合
法地位,1638 年奏请崇祯赐“钦褒天学”四字,制匾分送各地天主堂悬挂。
崇祯末年又赐“旌忠”、“崇义”金字匾额各一方。

1644 年李自成入北京,汤若望等仍留钦天监工作。

清兵入京后,顺治元年五月汤若望即上疏摄政王多尔衮,请求保护天


文仪器及已刻《崇祯历书》书版。接着,摄政王命汤若望修正历法;命用
新法正历,名为《时宪历》;又令汤若望等率钦天监官赴现象台测验日食。
结果唯新法吻合,而《大统历》、《回回历》皆不符。于是敕令监局学习
新法。又颁《顺治二年时宪书》,面题“依西洋新法”五字。同年十一月,
授汤若望钦天监监正。汤若望多次奏疏辞谢,圣旨不准辞。最后经耶稣会
总会及教皇裁决,认为可以容许汤若望接受钦天监监正职,因为接受该职
务非常有利于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于是汤若望始受该职,但当即声明他
仅只负责钦天监和历书编纂的科学工作,而有关涉及迷信的吉凶时日之确
定等则不能为之。

1646 年,汤若望改订《崇祯历书》,更名为《西洋新法历书》进呈。
顺治帝命监局官生学习之;且加汤若望太常寺少卿衔。顺治帝十分宠眷汤
若望,与之叙谈,乐闻其言,敬称汤若望“玛法”(满语,神父之意)而
不呼其名。1651 年顺治亲政之后,对汤若望更礼遇有加,诰封汤若望为通
议大夫。1653 年赐汤若望太常寺卿,赐号“通玄教师”,以奖其勤劳。1657
年加授通政使司通政使,晋一品封赠三代。1658 年又授光禄大夫封号,恩
赐祖先三代、一品封典。汤若望得到顺治帝的恩宠,官至显职,声誉日隆,
这些极大地便利了传教士在华的活动,他们获准可分批到内地公开传教,
国人入教信教者大增。

钦天监旧设回回科,汤若望用新法,久之,罢回回科不置。1657 年前
回回科秋官正吴明■首先上疏,诬汤若望推算错误。别疏又举汤若望舛谬
三事:遗漏紫■;颠倒觜参;颠倒罗计。顺治帝命内大臣及各部院大臣登
观象台测验,以奏事诈妄议吴明■罪,援救得免。1660 年新安卫官生杨光
先又以《辟邪论》等攻击汤若望。

1664 年4 月,年已70 多岁的汤若望猝患痿■,口舌结塞。同年,杨
光先又上疏参劾汤若望,叩阍进所著《摘谬论》、《选择议》,斥汤若望
新法十谬等等。汤若望被罢黜褫爵,与耶稣会士南怀仁(F。Verbiest)等
囚禁入狱。汤若望被控以邪说惑众、谮谋造反、历法荒谬等罪名,这年9
月汤若望等受审,11 月再次受审。汤若望因病不能自辩,由南怀仁为之代
辩。但是,议政王等无视是非,1665 年按早已定下的罪名议决汤若望等凌
迟处死或处斩。这年4 月,京师连日地震,宫中又发生火灾,汤若望案请
太皇太后(顺治母后)懿旨定夺,太皇太后谕令开释。最后康熙帝下旨,
念汤若望效力多年又复衰老,敕从宽免死。于是,清王朝建立后使用了20
年的新法《时宪历》被废弃不用,复用《大统历》、《回回历》旧术。

汤若望获释出狱后,与南怀仁一起幽居北京。第二年,1666 年8 月15
日,汤若望在北京病逝。经南怀仁的努力,1669 年汤若望冤案得到彻底平
反。

汤若望对中国科学有很大的贡献,他把西方天文学、光学、火器及矿
冶等方面的知识介绍到中国,是明末清初最有影响的来华传教士之一。


明末,徐光启领导了修历治历工作,汤若望是参与此项工作的重要成
员。他制造过许多天文仪器,如浑仪、天球仪、日晷、罗盘、望远镜等,
这些观象仪器极大地便利了当时的天文观测,对于后来历法之争中天象的
验证也起了重要作用。汤若望与邓玉函、罗雅谷译述撰订了许多天算历法
方面的著作,它们大多在1635 年前在北京刊行。汤若望在《崇祯历书》的
编纂工作中做出了很大贡献,他的一些著述收入在该书之中。该书分法原
(天文学理论)、法数(天文表)、法算(天文学计算中必需的数学知识)、
法器(天文仪器知识)、会通(中西度量单位换算表)等基本五目;日躔、
恒星、月离、日月交会、五纬星、五星交会等节次六目;其中有解、术、
图、考、表、论等。书中采用第谷(Tycho Brahe)体系和几何学计算方法,
同时亦述及伽利略在天文学上的新发现,这使得欧洲古典天文学知识得以
在中国传播。清初,汤若望将137 卷《崇祯历书》改编为103 卷《西洋新
法历书》,并据此制定了《时宪历》,其中的《新法历引》与《历法西传》,
实为《崇祯历书》之提要。《历法西传》还简述了西方天文学的发展,它
与《新法表异》同为汤若望入仕清廷后所作。

汤若望在参与治理历法之前曾著译《远镜说》(1626),这是我国出
版的最早论述望远镜的专著。该书介绍了利用伽利略望远镜观察天空与地
面的情形以及它的制法和用法等。该著作亦收入在《崇祯历书》中。

汤若望在明末时曾奉旨设厂监铸大炮,并讲演教练传习火器。他与焦
勖辑译的《火攻挈要》3 卷,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