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古代科学家传记-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佗治疗。华佗为之施针而瘥,但不能断根,因此曹操强使华佗留侍左右。
华佗不愿受此拘束,于是托辞妻子有病而请假归乡,并一再延期不返。曹
操多次书信催促并敕郡县官吏督行,华佗仍不从,最后曹操怒而派人前去
并交代;若华佗妻果真有病,则赐以小豆40 斛,并再宽假限日;若是欺骗,
便收华佗入监。结果华佗被捕,虽有荀■为之恳求,说明华佗是一个技术
高超的医家,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危,请求宽恕,但曹操却坚持杀死华佗。
华佗临终前,拿出一卷医书交给狱吏,告知是可以活人的书,狱吏恐怕受
到牵连而不敢接受,华佗亦不勉强,即取火烧毁了。华佗死后,曹操的爱
子仓舒病危时,他才懊悔不该杀了华佗。

秦汉时期,由于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农业和工业都有发展,科技也
有进步。当时以《黄帝内经》为标志的中医基础理论初步形成,指导着临
床实践,医学进步也很快。而到汉末,军阀割据,战事频繁,尤其是兵家
必争之地的徐豫一带战争不断,从而促进了外科的发展。华佗也正是在此
时期出现的著名外科医家。他的技术未见文献记载有师授,但从他通晓数
种经书,可以认为华佗较系统地继承了古代的汤药、针灸经验;另一方面
他行医于民间,能密切联系群众,将民间的医学经验集中和系统化,并在
实践中提高和改进。因而,华佗是一个在医学方面有造诣的民间医生。

华佗对医学的贡献最突出的是创用麻沸散和精于外科手术。据《后汉
书》记载,华佗遇到“疾发于内,针药不能及”的患者,“乃令先以酒服
麻沸散,既醉无所觉,因刳破腹背,抽割积聚。若在肠胃,则断截湔洗,
除去疾秽,既而缝合,傅以神膏,四五日创愈,一月之间皆平复”。这一
手术步骤是可信的。华佗曾为一“脾半腐”病人剖腹治疗就是一例证。手
术前病人用酒送服的麻沸散,是医学史上记载的最早用药物麻醉的配方,
成功的麻醉效果保证了华佗外科手术的施行。华佗对麻醉学的贡献已得到
国际医药界的承认。在20 世纪30 年代,美国的拉瓦尔(Lawall)在其所著
《药学四千年》中指出,“一些阿拉伯权威提及吸入性麻醉术,这可能是
从中国人那里演变出来的。因为,据说中国的希波克拉底氏——华佗,曾
运用这一技术,把一些含有乌头、曼陀罗及其他草药的混合物应用于此目
的”。可见华佗不仅是外科学的鼻祖,也是药物麻醉的先驱者。有研究者
认为,保留在《华佗神方》中的麻沸散,是由羊踯躅、茉莉花根、当归、
菖蒲四味药组成的。此外,华佗手术后在创口敷用的神膏,有消炎生肌的
作用,对手术后加速创口愈合有良好作用。

华佗对预防医学和医疗体育亦有贡献。他指出运动促进健康和预防疾
病的积极作用。他曾教导他的学生吴普说:人应该劳动,但不能过度;运
动可以帮助消化,流通血脉,预防疾病,就像门户的转轴不会朽烂一样的
道理。为此,他还根据古代的导引方法,引伸创造了一种新的运动方法,
名为“五禽之戏”,即摹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各种姿态
来锻炼身体。当身体稍有不适的时候,即可作一禽之戏,待有汗出时方息,
再扑以干粉使身体干燥。这样,身体就会感觉轻快并增进食欲。华佗经常
行此五禽之戏,故年近百岁还如壮年人之容颜;他的弟子吴普习五禽戏,
至90 余岁还耳目聪明,牙齿坚固。

华佗在临床诊断方面也很有成就。魏晋时期著名医家王叔和在他的《脉
经》中提到华佗诊断生死的要诀,即该书卷五的“扁鹊华佗察声色要诀第


四”,可能是摘自华佗《观形察色并三部脉经》中的资料,尽管也有扁鹊
的论点,但应该看到华佗和扁鹊的意见是一致的。该要诀主要依据病人面
目颜色和病状来定人的生死,并据当时的医疗技术来确定疾病是否可治,
特别是对危殆病人的面容、颜色和形止举动描写得很清楚,包括虚脱、发
绀、神智不清、呼吸困难、浮肿等,可见华佗观察之敏锐,诊断之准确。
《后汉书》、《三国志·魏书》中记载的许多病例也证明了华佗诊断经验
的丰富。如对盐渎严昕和军吏梅平的望诊,均望而知预后。于前者,华佗
说“君有急病见于面,莫多饮酒”,后来严昕行数里即头眩坠车,人扶上
车,归家即死;对后者说“五日卒”,亦如他言。除善观面目颜色诊断外,
华佗还善于脉诊。如他为督邮顿子献诊脉,言其病虽愈而体虚,若御内即
死,死时当吐舌数寸;为广陵太守陈登诊脉,则知其腹中有虫将成内疽;
为李将军妻诊脉则曰“伤娠而胎未去”,后均得以证实。以上均显示华佗
高超的诊断技艺。

华佗于临床治疗能深明药性,精于针灸。据史书记载,“其疗疾,合
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去辄愈。若
当灸,不过一两处,每处不过七八壮,病亦应除。若当针,亦不过一两处,
下针言‘当引某许,若至,语人’。病者言‘已到’,应便拔针,病亦行
差”。即说明华佗在治疗中处以汤药,用药不过数种,若施行以针灸,取
穴不过一两处,用灸也仅七八壮,都能应手而愈。如广陵太守陈登服药汤
一升即瘥;治曹操头风病则针之而症除。华佗所以能用极简便的汤药和几
处针灸治愈病人,一方面是他善于应用民间单秘验方;另一方面是他善于
辨证施治,应用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原则。华佗对产科病的处理亦颇熟谙。
如治甘陵相夫人腹内死胎,汤药下之,即产一死男婴;李将军妻产后病甚,
华佗诊为“伤娠而胎未去”,原来是双胎,虽因外伤已产下一胎,第二胎
亦死,因而为患。华佗为之针刺,又给服汤药,该妇即腹痛难忍,经助产,
果又产下一死男婴。可见华佗不仅诊断准确,汤药、针刺效果也极佳。此
外在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中说,从《本草经》药物所产地的郡县制为后
汉时的制度,怀疑该《本经》是张仲景、华佗所记,后经吴普、李当之补
益增损而成;及华佗弟子吴普、李当之均有本草著作,亦可为华佗深明药
性之佐证。在针灸方面,至今在临床沿用的循脊柱两侧夹脊施针的“华佗
夹脊穴”也是华佗发明的有效施针法。

华佗对病人心理也颇有研究,曾用之治疗痼疾。如一郡守病甚已久,
华佗诊断后认为使之大怒可愈。于是多受他的谢金而不积极治疗,后又留
书骂他并不辞而别。郡守果然大怒,派人去抓华佗又不获,愤极而吐血数
升,病即得愈。这也是我国古代应用心理学治疗的成就。华佗对伤寒学说
亦有贡献,从保留在唐代《千金要方》、《外台秘要》中华佗关于伤寒学
说的论述,如伤寒的按日传变与治疗、热毒的可下与否、汗吐下法的应用、
伤寒发热与虚热的鉴别与用方等,是继《内经》后论述外感热病理论的又
一里程碑。因而,张仲景的《伤寒论》有可能是在吸收《内经》和华佗有
关伤寒学说的基础上写成的。

华佗的著作有《观形察色并三部脉经》1 卷,《枕中灸刺经》1 卷,《华
佗方》 10 卷,《华佗内事》 5 卷,均已散失。旧题华佗撰之《中藏经》,
一般认为是六朝人所撰,其中可能包括部分当时尚残存的华佗著作。此外
目前尚传世之《华佗神医秘传》、《华佗先生内照图》、《内照法》,则


都是后世托名之作。

华佗的弟子有广陵吴普、彭城樊阿、长安李当之等。吴普、李当之均
精本草,分别著有《吴普本草》、《李当之本草经》。樊阿善针,一般医
生认为胸背不能随便施针,且针刺不能过四五分深,但樊阿能扎入一二寸,
非但未造成意外事故,且收到更佳疗效。

文献
原始文献


'1'(刘宋)范晔等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卷八十二,方术列传·华
佗,中华书局,1965,第2736—2740 页。

'2'(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魏书·卷二十九,方技传·华
佗,中华书局,1973。

研究文献

'3'(唐)魏徵等:隋书·经籍志,中华书局,1973。

'4'(汉)王叔和:脉经·卷五,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

'5'(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卷九,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本,1982,第
173—174 页。

'6'周诗贵等:三国时代的伟大医家华佗,中华医史杂志, 1953, 4,
第195—198 页。
'7'龚纯:我国伟大的外科学家华佗,中华医史杂志,1955,1,第 24—28 页。
'8'李经纬:论华佗之外科手术与麻醉术,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85,1,第5—8 页。
'9'彭静山:有关华佗著作初探,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85,1,第1—3 页。
'10'尚启东:华佗医学研究概述,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85,1,第4—5 页。
'11'马堪温:华佗是中国医学史上的光荣,中医杂志,1986,1,第
54—57 页。
王叔和

鄢良

王叔和名熙。山阳高平(今山东微山与邹县之间)人。约公元180

年生;公元260 年卒。中医学。

王叔和所在的山阳王氏宗族是后汉三国时期的豪门大族。这个宗族中
不仅几代都有权势显赫的达官显贵,而且也有名震朝野的文人学士。由于
有较好的生活和学习条件,王叔和自幼即受到很好的文化教育,到青年时
期,已博览群书,通晓经史百家,对医药和养生尤有兴趣。公元193 年,
由于战事频起,政局动荡,为避乱求安,王氏全族投奔荆州刺史刘表,王
叔和也于此时移居荆州。当时荆州所管辖的8 个郡中有南阳和长沙,分别
是东汉杰出医学家张仲景(约公元2—3 世纪)的诞生和坐堂行医的地方;王
叔和居荆州期间(公元194—208 年)正值张仲景医学生涯的鼎盛时期。在这


里,王叔和耳闻目睹了张仲景的高明医技,并深深为之吸引,使他抱定了
毕生钻研医道的志向。他潜心研读历代医学典籍,虚心向各地名医求教,
使王叔和的医学理论和诊断水平迅速提高。公元208 年,曹操大军南下征
伐荆州刘表,刘表病逝,其子刘琮归附曹操,王叔和因医术出众而被曹操
选为随军医生和魏王府侍医。其后,曹丕称帝,王叔和任魏国皇室的御医。
由于他高超的医艺和卓著的疗效,又被提升为太医令。曹魏代汉以后,张
仲景已去世,他所著的医书《伤寒杂病论》因战乱而散失。了解张仲景学
术思想并深知该书价值的王叔和遂不遗余力,四处收集已散失的《伤寒杂
病论》,并加以整理编次和推广传播。王叔和以太医令的地位和当代名医
的声望整理传播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大大地扩大了该书的影响,使
之在医界受到高度重视,其价值因而也逐渐为医界所认识。宋代林亿称:
“仲景《伤寒论》得显用于世,而不堕于地者,叔和之功也。”客观地评
论了王叔和对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传世所起的巨大作用。王叔和还编著
了《脉经》10 卷和《论病》10 卷,总结了他毕生的医学研究成果。

王叔和在医学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其中以对脉学的贡献尤为突出。
切脉作为一种重要的诊断方法早在春秋时期扁鹊(秦越人,公元前5 世纪)
即开始使用,《黄帝内经》中已具备了基本的脉学理论,并对部分脉象作
了描述,其后,两汉时期的医家又从各个不同方面充实和发展了脉学。脉
学知识到东汉末期从总体上来说已十分丰富,但却比较散乱,相当一部分
脉学理论分散在基础理论或临床医学著作中。虽然在两汉时期也有一些脉
学或诊断学专著,但这些著作往往仅记一家之说而收罗不广。这些散在于
各种医学典籍中的脉学理论不仅缺乏系统的总结归纳,而且各种医籍中的
或各家各派的脉学理论也存在着不统一、不规范等问题;同时切脉方法到
东汉时已出现了以独取寸口脉代替遍诊法的趋势,但寸口脉诊法的可行性
还未从理论上得到阐明,因而难以全面推广。针对脉学发展中存在的上述
问题,王叔和首先对《内经》以来的脉学文献进行了一次规模空前的搜集
和整理,并撰成《脉经》 10 卷。《脉经》汇集了《素问》、《针经》(即
《灵枢》)、《难经》、《四时经》、《扁鹊脉法赞》、《扁鹊阴阳脉法》、
《扁鹊华佗察声色要诀》、《扁鹊诊诸反逆死脉要诀》、《伤寒杂病论》
等当时能见到的医书中的脉学文献,将它们分门别类,使之条理化和系统
化。王叔和在该书《序》中称:“今撰集歧伯以来,逮于华佗,经论要诀,
合为十卷。。其王、阮、傅、戴、吴、葛、吕、张所传异同,咸悉载备。”
他对各个时代的脉学理论及各个流派的脉学观点兼收并取,广征博引,使
得《脉经》成为集东汉以前脉学理论之大成的脉学全书,使中国古代的脉
学成就第一次得到全面的、系统的总结和整理。

王叔和并不限于汇集整理前人的脉学文献,而是在总结前人脉学成就
的基础上,结合他自己长期的临床研究心得对脉学理论作了创造性的发
挥。他将脉象厘定为24 种,并完善了切脉独取寸口的理论,使脉学获得了
突破性的进展。

在《脉经》以前,脉象的名称不十分规范,对脉象以及相似脉象的辨
别也缺乏统一而系统的描述。切脉是以脉的指下感觉为根据,如果对各种
脉象没有规范而明晰的描述,则在实际的脉诊中也就很难对受诊者的脉象
作出准确判断。诚如王叔和所云:“脉理精微,其体难辨;弦紧浮芤,展
转相类,在心易了,指下难明;谓沉为伏,则方治永乖;以缓为迟,则危


殆立至。”误断脉象会导致疾病误诊、误治。因此,王叔和特别强调脉象
的辨识。《脉经》开宗明义地将《脉形指下秘诀》作为全书的第一篇。在
该篇中,他将脉象,即脉搏的指下感觉归纳为24 种,即浮脉、芤脉、洪脉、
滑脉、数脉、促脉、弦脉、紧脉、沉脉、伏脉、革脉、实脉、微脉、涩脉、
细脉、软脉、弱脉、虚脉、散脉、缓脉、迟脉、结脉、代脉、动脉。这24
种脉象的名称是根据该脉象的主要特征来定的。对于每一种脉象,王叔和
都作了具体而清楚的描述。他还指出了相似脉,即“浮与芤相类,弦与紧
相类,滑与数相类,革与实相类,沉与伏相类,微与涩相类,软与弱相类,
缓与迟相类”。这些相类似的脉象依据王叔和的描述都不难辨别。例如,
浮脉的脉象是“举之有余,按之不足”,即轻按即可触觉到明显的脉跳,
若重按则反而觉得脉跳无力。芤脉与浮脉有相似之处,其脉象是“浮大而
软,按之中央空,两边实”,即芤脉也是浮于指下,这一点与浮脉同;浮
脉除浮以外没有其他异常,而芤脉则不仅浮,而且脉体粗大,搏动无力,
并且脉体中央部分空软,两边则较硬实。根据以上描述,芤脉与浮脉便很
容易鉴别。在以上24 脉以外,王叔和还描述了“屋漏”、“雀啄”、“釜
中汤沸”等“怪脉”或“败脉”。在24 种具体脉象的基础上,王叔和又以
阴阳和虚实为辨脉的大纲。

在切脉方法方面,王叔和完善了切脉独取寸口的方法及其理论。切脉
方法在《内经》中使用的是“三部九候”的遍诊法,即以头、手、足为三
部,又各分天地人为九候。“三部九候”实际上即是以全身九个可触及的
脉搏跳动部位为脉诊点。其后,《难经》提出“独取寸口”的切脉法,也
将寸口脉分为“三部九候”。《难经·十八难》云:“三部者,寸关尺也;
九候者,浮中沉也。”但《难经》未将寸口脉的“三部九候”与脏腑联系
起来,因而从理论上还无法最终取代遍诊法。东汉后期的张仲景仍强调诊
脉要兼取人迎、气口、趺阳三部脉互参。《脉法赞》初步确立了寸口分部
与五脏的对应关系,即“肝心出左,脾肺出右,肾与命门,俱出尺部”。
王叔和在《难经》和《脉法赞》中对寸口脉法理论作了进一步的发挥和完
善。他主张切脉专取两手寸口部的脉象,只有在两手无脉的危急情况时,
才切诊人迎、趺阳和太溪。从理论上陈述了切脉可以独取寸口的理由:寸
口是五脏六腑经脉营卫之气运行起止交会的部位,可反映五脏六腑的情
况,所以切脉可独取寸口。同时他还阐述了寸口脉分部与五脏六腑的对应
关系。由于王叔和从理论上最终解决了切脉独取寸口的可行性问题,使得
寸口脉法得以取代遍诊法而被普遍采用。

在厘定24 种脉象和确定诊脉方法的基础上,王叔和对各部各种脉象的
诊断学意义,即各种脉象所反映的病理或生理情况,以及各脏腑的正常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