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都市藏真-第9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后,蒙@古各级将领踩着遍地的鲜血,嗷嗷狂叫着,冲入已经吓得没魂的金国后妃美女所乘的车辆中。

    习惯成自然,把剩下的女人作为攻城战胜的奖赏,数人抓持一个,剥光脱净这些面无血色的美女,在光天化日之下开始了骇人的************暴行一直持续到转天早晨,有幸捱过残虐****留下条性命的金朝皇室妇女和绣女们,才被押送上路送往和林。

    “在道艰楚万状,尤甚于(宋朝)徽(宗)、钦(宗)之时。”

    从公元1128年到公元1133年,时光流逝了105年,仅仅一个世纪多一点,在同样的地点,竟然又上演了同样悲惨的一幕。

    只不过,一百年前的悲剧主角是北宋皇族,而现在的悲剧主角,正是当年胜利者女真皇族的后代。

    女真皇族前后左右,持刀林立的扁脸兵将,是来自更北面大草原的蒙@古人。

    历史惊人地相似!

    历史真是一出离奇的大戏!

    曾几何时,“茹毛饮血、殆非人类”的女真人,经过百余年的汉化、文明化,终于成为有秩序的、崇尚儒家理念的、文明世界的一份子。

    如今,当与他们的先辈类似的,更加野蛮的蒙@古人纵马而来时,文明化的野蛮人,只能向比他们更野蛮的蒙@古人俯首称奴。

    来之不易的文明,在铁火的碰撞下,登时化成了碎片!

    在金国覆亡后七八百年来,诸多议论金亡的诗文中,“青城”这个地名频繁出现,令人关注。

    青城在北宋汴京(今河@南开@封)南,金初天会四年(1126),金兵攻破汴京,许宋议和,将宋徽宗、钦宗及后妃、皇族解至青城,押往金国。

    事隔107年,金国南@京(汴京)留守崔立以城降敌,蒙@古军也以青城俘虏金国后妃、皇族北去,解往和林。

    历史是多么无情,又如此耐人寻味。

    金元之际有人咏汴京青城诗云:“百里风霜空绿树,百年兴废又青城。”

    元初郝经《青城行》诗云:“天兴初年靖康末,国破家亡酷相似。君取他人既如此,今朝亦是寻常事。”

    明清之际,贰臣钱谦益论及金亡时说:“呜呼!金源之君臣崛起海上,灭辽破宋,如毒火之燎原。及其衰也,则亦化为弱主谀臣,低眉拱手坐而待其覆亡。宋之亡也以青城,金之亡也亦以青城,君以此始,亦必以此终,可不鉴哉!”

    所以说,天道循环,报应不爽,你加之别人的痛苦,别人也会加祝在你们的身上。

    在那个年代,就是一个比野蛮的年代,更加野蛮,战胜野蛮,野蛮战胜文明,直到文明更加文明,不给野蛮留下一丝余地,这个时候,野蛮就是野人,就让他们一直野蛮下去好了。

    黄山突然开口道:“怪不得到现在,周围几个大国,都不待见蒙@古人。”

    看到了成吉思汗陵的陪葬品,就可以知道,他们当年到底有多么野蛮,现在报应到了他们的头上,就让他们一直野蛮下去好了。

    此时韩孔雀也想到了,蒙@古人的下场,从进入明代之时,蒙@古人就没有好过多少。

    女真后裔需要他们,但是到了白俄时代,他们一批批的被屠杀,直到现在虽然建国了,但还是穷困潦倒,这就应该是他们最好的归宿。

    “此时我倒是了解了,为什么国家强盛了,也没有想着要把外蒙弄回来,让他们回来干什么啊?就这么围着他们,让他们一直穷困下去,让他们一直过着野蛮人的生活好了。”金妖也感叹的道。

    金国抢了北宋,而他们又被蒙@古人抢了,现在只留下了这里的一堆堆遗物。

    “当年确实是野蛮战胜文明,你们看看,这些都是金国的文化艺术瑰宝,可最后,还不是落入了成吉思汗的手中,进入了他的陵墓?”韩孔雀看着遗留下来的书画,有点感慨。

    金代艺术的发展,也在各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比如在这里,只是一堆废纸堆里面,韩孔雀就发掘出来了五百多幅画卷。

    只是稍微查看,韩孔雀就知道,这是金章宗时代,设书画院收集的民间和南宋收藏的名画。

    其中带着王庭筠与秘书郎张汝方印鉴的书画,就超过550卷的,当然,带有金章宗钤印的书画更多。

    1127年金兵攻破北宋京城汴梁,就掠夺宋廷藏画、俘掳画工北去。

    金代宫廷讲求书画名迹的收藏,以所获北宋和内府藏画为基础,复从民间征集加以充实。

    金朝绘画在汉文化影响下,比辽朝绘画更为隆盛,特别是金世宗至金章宗时期,绘画活动益趋活跃。

    金章宗善诗文书法,又爱好绘画,他在政府秘书监下设书画局,将藏画加以鉴定,又效宋徽宗书体在名作上题签钤印。

    《飞骏图》、《枯木》、《神龟图》、《昭陵六骏图卷》、《文姬归汉图》,一幅幅名画出土,让韩孔雀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这些名画每一幅都是珍品,每一幅都是流传千古的名画,但见过的人却寥寥无几,就算韩孔雀,也只是读历史才能知道这些画卷确实存在,他没想到,居然在这里全都见到了。

    此时,韩孔雀也不得不感叹,金国的几个皇帝,也做了点好事,比如抢了北宋皇室的收藏,当然,蒙@古人也算做了好事,他们抢了金国的皇室收藏。

    不管对与错,不管野蛮还是文明,这些书画能够保存下来,当年的抢劫犯,也是有一定的功劳的。

    当年的金朝在少府监下设图画署,“掌图画镂金匠”,当时有名的画有虞仲文《飞骏图》、王庭筠《枯木》、张圭《神龟图》、赵霖所绘《昭陵六骏图卷》等,其中以张瑀《文姬归汉图》为最佳。

    其他作品出自很多名人,比如宋徽宗,他虽然做皇帝不咋地,但是他的瘦金体就是一绝。(未完待续。)

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新学肇兴

    一幅幅画,一张张字帖被整理出来,这些作品出自完颜亮、完颜允恭、王庭筠、王邦基、徐荣之、杜锜、武元直、李山、王竞、党怀英、赵沨、米芾、吴激、任询等人。

    这些人之中,也许有一些在历史上不出名,普通人都不知道,但只要是喜欢古代书画的,就应该知道这些一时俊杰。

    金帝完颜亮能画竹,完颜允恭画獐鹿人物,王庭筠善山水墨竹,王邦基善画人物,徐荣之善画花鸟,杜锜画鞍马。

    武元直、李山与王庭筠等山水竹石画作,比起同时南宋院画家的作品,似乎更显出“文人”的品味。

    金代书法家学自北宋书法,金章宗学宋徽宗的瘦金体,很有成就。

    王竞擅长草隶,尤工大字,两都宫殿榜题都是竞所书。

    党怀英擅长篆籀,为学者所宗。

    赵沨擅长正、行、草书,亦工小篆,正书体兼颜、苏,书画雄秀,当在石曼卿上;行草书备诸家体,时人以沨配党怀英小篆,号“党、赵”。

    吴激得其岳父米芾笔意,王庭筠在当时学米诸人中,造诣最深,其书法为元初巙子山诸人所不及。

    任询具有多方面的才艺,书法为当时第一,《中州集》称他:“画高于书,书高于诗,诗高于文。”。

    可以说,这里的书画,绝对是集宋、辽、金三国书画之大成者。

    整理完了这些字画,接下就是一些宋版书,里面有《全真教祖碑》《道德清静经》、《般若心经》及《孝经》,能够在这里发现道德经,韩孔雀还是很意外的。

    不过,《般若心经》是佛教的经书,而《孝经》又是儒家崇尚的宝典,这儒释道三教,却全都出现在了这里,不得不说,金国的文化就是包容万象。

    其实宗教是统治人类思想的工具,而金朝宗教大都主张顺从和忍耐,这主要和北方汉族与异族统治者有关。

    无论是金代的佛教还是道教,都主张以本教义为主的佛、道、儒的三者合一,如在佛教的理论发展中有很高造诣的万松行秀和李纯甫。

    全真教创始人王喆,凡立会也必以三教名之,完颜璹的《全真教祖碑》:“足见其冲虚明妙,寂静圆融,不独居一教也。”

    王喆从三教合一的主张出发,劝人们诵《道德清静经》、《般若心经》及《孝经》等道、佛、儒三家经典。

    佛教早在女真族时期即有流传,金朝灭辽朝及北宋后,又受中原佛教的影响,对佛教的信仰更加发展。

    佛教如华严、禅、净、密教、戒律各宗都有相当的发展。

    其中禅宗尤为盛行,这可说完全受了北宋佛教的影响,对金代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习俗都有重要影响。

    女真族占领中原后,也出现了很大一批著作,比如《示众广语》、《游方勘辨》、《颂古唱赞》《颂古百则》《从容录》等经书。

    其后,韩孔雀有发现了很多医书、道经、农书和历法。

    这些都算是十分少见的文化魁宝,都是不可多得之物。

    通过这些宋版书,很容易就让人了解金国的宗教、文化、医学、农业科技和历法方面的成就。

    在宗教上,当时佛道两门都十分兴盛,当时的道询,继承净如在灵岩寺弘法,著有《示众广语》、《游方勘辨》、《颂古唱赞》诸篇。

    汴梁则有佛日大弘法化,传法弟子圆性于大定间应请主持燕京潭柘山寺,大力复兴禅学,著有语录三编行世。

    万松行秀尤为金代著名禅师,传曹洞青源一系之禅,嗣法磁州大明寺雪岩满禅师,虽治禅学,而平时恒以《华严》为业。

    他曾在从容庵评唱天童的《颂古百则》,撰《从容录》,为禅学名著。

    他兼有融贯三教的思想,常劝当时重臣耶律楚材以儒治国,以佛治心,极得楚材的称颂,说他“得曹洞的血脉,具云门的善巧,备临济的机锋”,一时传为佳评。

    道教到金朝出现全真教、大道教和太一教等三大新兴道派。

    全真教创始人是王喆,于1167年创建全真教,后由他的七位弟子轮流接任。

    全真教除了继承了中国传统道教思想以外,更将符录、丹药等思想以外的内容重新整理,为今时今日的道教奠下了根基。

    大道教创始人是金初刘德仁,于1142年开始传道,他主张“守气养神”,提倡自食其力,少思寡欲,不谈飞升炼化,长生不老,并且把儒家思想纳入自己的体系,此外,大道教有出家制度,这一点可不止是佛教要出家,道教也是有这种传统的。

    太一教始祖萧抱珍,于1138年创建。以符箓道法为主,也有守柔弱的内炼之法,尊奉太一,太一教模仿天师道的秘传原则,每代掌教人必须改姓“萧”,其立教宗旨是“度群生于苦厄”,尊重人伦。

    女真人信仰萨满教,它是一种包括自然崇拜、图腾、万物有灵、祖先崇拜、巫术等信仰在内的原始宗教。

    萨满是沟通人与神之间的中介,在重大典礼、事件和节日的祭祀时都有巫师参加,或由他们司仪。消灾治病、为人求生子女、诅咒他人遭灾致祸等,几乎都成为萨满的活动内容。

    除了统治人思想的宗教,金国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发展也不弱,特别是在医学方面,产生许多学派,不同创新的理论与争鸣,对元朝医学与后世的医学有较大的影响。

    北方农业技术在比较落后的基础上有迅速的发展;数学方面在金元之际发展出天元术;天文历算方面修正大明历使其精确;此外,建筑方面也有很大的发展,兴建卢沟桥、金中都、山@西大@同华严寺等建筑。

    而这里面,又以医术发展的最快,也许是因为从靖康之变后到蒙@古时期,由于频繁的战争和暴政,加上频繁的自然灾害,导致人民生活贫苦,疾病流行,所以使得医学十分活跃,被称为称为新学肇兴。

    人民的苦难,国家的动荡,催发了医学的活跃,这可能也是一种悲哀。

    不过,医学有发展,总比没有发展的好,在金朝时期,医学发展出刘完素的火热说、张从正的攻邪说与李东垣的脾胃说。

    由于实践的丰富,不少医家深入研究古代的医学经典,结合各自的临床经验,自成一说,来解释前人的理论,逐渐形成了不同的流派。

    刘完素开创了河间学派、张元素开创了易水学派,张元素的弟子李东垣又自创了脾胃学说,这三家与元朝朱震亨的养阴说,合称金元四大家,对中医理论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当然,除了医学,金国还在农业、历法和音乐上有所作为,金朝吸收北宋的农业技术,使得东北金上京一带的农业产量得以提升。

    现今考古学家还在今东北地区挖掘许多金代使用的犁铧、瓠种等铁制农具,当时养殖蚕桑与园艺的技术也十分发达,例如利用“牛粪覆棚”将西瓜种植于较寒冷的东北地区。

    当时金朝与西夏等地区,有名的农书有《务本新书》、《士农必用》等农书,这些在韩孔雀进入这座陵墓之前,都已经失传,而现在,算是让它们重见天日了。

    历史没有偶然,只有必然,比如金国,他们强盛了一两百年,也不是没有原因的,比如韩孔雀现在手中拿的《测圆海镜》、《益古演段》,这是数学著作。

    在古代,只有全面发展的民族,才能够强盛,如果再配合上武力,那么就足以统治这个世界。

    金国虽然是有女真人建立的,虽然很野蛮,但他们的数学成就也不低,当时数学最重要的进展是天元术的发展。

    天元术即是古代中国建立高次方程的方法,其中“天元”相当于未知数。

    1248年金元时期的数学家李冶在其著作《测圆海镜》、《益古演段》中,系统地介绍了用天元术建立二次方程。

    数学发展了,历法肯定会跟着发展,而历法研究的透彻了,农业自然也就跟上来了。

    当时的金廷学习北宋建立司天监以观测天文,因为当时的数学也十分发达,使得金朝士人热中编写历书。

    金廷于1137年颁布杨级编写的《大明历》(与祖冲之的《大明历》不同)。

    而后赵知微于1180年修编成较精确的《重修大明历》,其精确度超过宋朝优越的历法《纪元历》。

    同时间耶律履也编出《乙未历》、《重修大明历》。

    整理完了历法,后面的一些书籍是关于音乐的,比如《西厢记诸宫调》和《刘知远》,这属于戏曲。

    在戏曲方面,北宋流行的诸宫调到金朝成为主要的说唱品种。

    当时只有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和《刘知远》流传至今,其中《西厢记诸宫调》的出现,有着元曲初步形成的意义。

    所以,元曲肯定是在宋金两个倒霉国家的戏曲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要不然,单纯依靠骑在马背上的蒙@古人,他们也能够发展出极其辉煌的元曲?(未完待续。)

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薄葬简丧

    金朝初年,女真族的乐器只有鼓、笛两种,歌咏只有“鹧鸪”一曲,“高下长短,鹧鸪二声而已”。

    进入宋境后,金军掠取宋朝教坊的乐工、乐器、乐书,汉族的音乐融入女真族的音乐之中。

    金世宗设宴招待南宋与西夏使者,乐人学宋朝,但服装不同。

    金朝舞蹈源自先人靺鞨的靺鞨乐,立国后基本上直接吸受自北宋舞蹈,同时也发扬女真族的乐舞文化。

    遇到什么收拾什么,在收获了无数珍宝之后,韩孔雀他们终于来到了中心位置的石椁之处。

    “抢劫了几十年,最后所有东西不还是落入了我们手中?”黄山嘿嘿笑着道。

    “人家怎么也潇洒了几百年。”金妖道。

    “最后还不是黄土一堆?”木灵道。

    “行了,我们开馆验尸,以后就把这座棺椁展出,到时候也不用说是谁,这些东西反正都是各国的宝物,也没有人能够证明是蒙古人的,这样也让这个老家伙赎赎罪,给我们做做贡献,也娱乐娱乐大众。”韩孔雀道。

    “都小心一点,周围的东西都代表着当时的丧葬制度,不要弄乱了。”开始清理中心位置的棺椁,自然要注意,所以韩孔雀特意交代了一下。

    在棺椁外围,有八室神主,设立“室”,即“影堂”,蒙@古俗尚白色,“祏室”由八个白色的帐包组成,所以又称“八白室”,内置画像,作为大汗陵寝的象征。

    这些帐篷之中还藏有“银棺”,这些都是象征之物,是用来祭祀的,一般都是放在墓室外面,让后代子孙怀念祭祀,没想到在主墓室之中,居然也有。

    清理了外围的东西,就只剩下中心的石椁了。

    石椁十分简单,就是一座用石头垒起来的石头屋子,没有粘合,只是用非常精巧的手工组装起来的。

    韩孔雀灵识敏锐,他能够发现任何缝隙,所以拆除这座石椁没有任何难度。

    一层层把石椁拆除,这个过程当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