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青帝重生-第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句跟金三来学习,好像还是对金三的天大褒奖一样,让金三实在是摸不着头脑。

这袁教授不是糊涂了吧?

难道他不知道来这里是干什么的?

第一百二十三章三阳壮骨酒

金三有点迟疑的道:“袁教授一看就知道,您是一位真正的农民科学家,当然对种植方面更有经验,我在您面前不就是关公面前耍大刀吗?

这菜好并不是我种出来的,都是家里种的,如果您老想要交流经验,我爹可是求之不得啊?

不过我看我们这里的菜也没多好,而是地好,水好,肥料好,这种地我可是不在行。”

金三自然知道有些事情可认,有些事情不能认的,改谦虚的,必须谦虚。

陶大有感觉有点不对劲,不过他也不知道金三的情况,也不知道这农科院的专家教授来这里干什么,所以他只能跟着。

看二人携手前往金家老宅走去,把自己到是丢在了一边,心里面自然嘀咕了起来,不是听说进金三的实验室的吗?

这怎么去了金家老宅?

进了院子,看着前院子里那些绿油油的蔬菜,袁教授用那一双布满老茧的手,抚摸着这一棵,捏一下那一棵,看在眼里,仿佛是对待自己的孩子一般,嘴里面一连夸了几个“好”字。

前院子里的有一畦韭菜正在收割,长势极旺,看起来都要有一尺来高了,片片菜叶油光发亮,看起来青绿一片,青翠欲滴,极为诱人。

大蒜苗割了一茬又一茬,依然旺盛如昔,几棵没有收割过的大蒜下面都鼓了个小包,一看就知道下面的大蒜结的就不小,连地皮都给蹭裂了。

不过就算已经到了快要收获的季节了,可是蒜叶子依然不见一点泛黄的意思。

靠边的两沟大葱,完全不像现在应该有的模样,大葱叶子青黑粗壮,根根直立,两沟大葱叶子倒的也没几个。

更让人惊讶的是,现在就有大拇指粗的葱白,都拔出了几寸高了,而且看沟垄,好像是已经培土过一次。

袁教授摸摸这,看看那,起先李林的姑父告诉他的时候,他还不敢相信,一个二十多岁的农村娃,能培育出这么好的青菜。

但是东西现在就摆在他眼前,也不容他不信。

韭菜他亲自鉴定过,而且还吃过,以他这么多年的经验来断定,没有经过多年的淘汰种植和配种繁殖,还没有听说,那个机构能培育出,如此优越的高品质蔬菜。

不要小看一个韭菜,这种常年生的绿色蔬菜,可不是那么容易伺候的,韭菜病虫害在农村里是很难防治的,所以要经常用药,可这里的韭菜绝对没有用药的痕迹。

韭菜具有健胃、提神、止汗固涩、补肾助阳、固精等功效。

在中医里,韭菜有一个很响亮的名字叫“壮阳草”,还有人把韭菜称为“洗肠草”,不但如此,韭菜还有很多名字。

韭菜还叫草钟乳、起阳草、长生草,又称扁菜,在农村里吃的很多。

但近些年,因为韭菜里的药物残留太过严重,有些体质差点的,吃了就要过敏甚至呕吐,所以现在村里人,一般不会从市场上买韭菜吃,要吃也是吃自家种的。

现在金三种的这韭菜,长的这么好,又没有病虫害的痕迹,要做到这一点,还真是不容易。

金三陪着袁教授,在自家的那几分菜地里考察到中午。

自从进了金三家的这块地,袁教授就几乎把整块地的菜,每棵拔着看一遍。

边看还边拔菜根的泥土,满地的菜都是一样的青旺,满地的土也都是一个样,在金三看来自然是如此。

其间袁教授也问了金三几个小问题,金三自然如实的回答。

甚至有的时候,袁教授还要捏起一点土,在嘴里品尝一下。

这土,不还是土味吗?

不深入研究,自然不明其中诀窍,但这些土里,就算金老爹撒上一些催长营养液,也会被蔬菜第一时间吸收,可不会残留在地里。

这地何时下的种,中间施过什么肥,中间有没有浇过水,浇的什么水,上的什么肥等问题,袁教授全都问了一遍,不过他明显是跑偏了,不过金三自然是不会提醒他的。

当然了,金三这没什么可隐瞒的,水是水库里的水,肥料是自家的猪粪,当然营养液人家没问,金三自然也不会说。

至于松地,好像金三从来没做过,如果说有,那也是金老爹做的。

不深入研究,绝对不知道其中的诀窍,别看此地的土壤,只是比其他地方的看起来松散了些,透气姓好些,甚至肥沃些。

但是,依照袁教授多年的实践经验来看,此地不单单是种子的问题,最重要的还是土壤的问题。

优质的土壤,袁教授不是没见过,但是,几乎能改变植物基因的土壤,袁教授还真的没见过。

那么现在袁教授几乎可以断定,致使这种作物出现的,就是这种土壤了。

虽然袁教授,还没有拿土壤回实验室去化验,但不得不说,这真是一个有本事的人。

要是没有金三参杂在营养液中的植物催生激素,刺激蔬菜各方面的基因优化,以适应外界环境,这里的蔬菜还真没法生长的这么好。

不过,这袁教授虽然有本事,却没有得到上面的明确指示,所以他研究偏了方向。

他以为是金三家里的土地特殊,却从来没有想到,这一切是金三弄出来的。

中午,金源自然是准备了丰盛的午餐,来招待袁教授,用金老爹的话说,那是给袁教授吃啥好的,都值得。

所以,也不知道金老爹藏在那里的一小坛子酒,被他拿了出来。

人比人要死人,货比货得扔货,金老爹储存酒的东西,外面是用很多的蛇皮袋裹了起来的,蛇皮袋上还有湿土的痕迹,一看就知道是刚刚从地下挖出来的。

几个蛇皮袋子足足的裹了有十层,随着蛇皮袋子层层的拨开,丝丝的酒香开始弥漫了开来,香醇而浓厚,深深的吸上一口气,让人全身都几乎陶醉在其中。

随着蛇皮袋子的拨开,露出了一个泥土色的坛子,金老爹拔掉坛子上的盖子,酒香弥漫到满屋,只闻酒香,已让人陶醉了几分。

金老爹把盖子放到桌子上,然后把手伸到坛子里,一个紫红色的葫芦从坛子里小心的拿了出来。

葫芦成少见的紫红色,也不知道是真的葫芦,还是其他东西做成的,看起来古朴大方,美奂美轮,甚至还带着少许的光泽,看葫芦的模样也仅仅能盛上一斤多酒。

看着紫红色的葫芦,几人口水流了满地。

好酒的金老爹,更狠狠的咽了咽口水,眼神有点了迷离,深情的抚摸着酒葫芦,又有点喃喃的自语道:“这葫芦酒我存了五十年了,五十年的酒啊,我孙子就要娶媳妇了,今天终于又可以拿出来喝了。”

“五十多年了,终于又闻到了这种酒香了啊,不容易啊。”闻到了这种酒香,袁教授仿佛又回到了五十年前。

“那个时候我还是农科院的一个小研究员,记得为了改善一个小山村的盐碱地,农科院派遣一批研究员,去实地调研,结果没有人愿意去。

当时,我年轻,不怕辛苦就进了山,最后结合本地的水土情况,找出了根本的原因,才使的这个村子的粮食产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记得,在回去的饯行宴会上,喝的就是这种烈酒,只是酒的味道,好像没有这么醇。”

“爹,有这么好的酒,怎么不早点拿出来尝尝啊?”

闻到了这种酒香,金三感觉自己的热血沸腾,这酒中好浓郁的药力。

这应该是原来金家的三阳壮骨酒,专为金家男儿练功泡制的,泡制了五十年的酒,药力已经完全泡开了。

“这酒,一般人他喝不起,今天要不是咱们的农科院的袁教授来,你也喝不上,我当年封存这葫芦酒的时候就说过,除了咱们农科院的科学家,谁也不给喝,所以,能喝上这酒,我们都是托了袁教授的福啊。”金老爹很感慨的说道。

这句话显然也把袁教授给弄糊涂了:“能够再次喝道这么好的酒,应该感谢你才对,怎么?”

金老爹拔开葫芦塞子,满屋飘香,迷醉非常,酒未进肚子,几人已是满腹酒香。

金老爹每人给小心的倒上一小杯,然后再把盖子给塞上。

酒成琥珀色,粘稠如蜜,酒味更浓香,几人都小心的抿上一小口,入口醇绵,让人回味悠长,就再没一丝的腊味,有的只是满嘴的醇香。

醇香的酒水一路下滑,一直到胃里,接着一股暖洋洋的热流,从胃里四散而出,顿时侵入全身各个地方,让喝了酒的人,感觉就像浑身泡在温水里,浑身从里到外,全都舒爽无比。

第一百二十四章小人之心

金老爹迷醉了一会,小心的放下杯子说道:“这酒是我五十多年前封存的,那个时候我们村上的粮食产量就是上不去,到后来我爹,请来了咱们省的农业专家,给我们来整治这个问题。

最后是因为我们这里的山中,水的盐分太高的问题,导致了农田的酸碱不合适成的,经过科学家们不分昼夜的劳作,终于到来年的时候,我们的粮食产量提升了近一倍。

当时我爹让拿出来村里最好的酒,来为这些科学家们饯行,于是,我就拿出了我自己酿制的壮骨酒,最后我的酒没有获胜,是阎三爷的药酒,取得了饯行酒的资格。

不过最后阎三的酒不够,才喝了我的就,那年月酿酒是很不容易的,最后剩了十几斤的酒,我就留下来了,这么些年过去了,到现在,也只剩下这一葫芦,其他的全部都拿出去喝了。

这一葫芦酒,我当时就决定,如果这辈还能碰到一个农业专家,我就把它拿出来喝了,要不然就带进棺材里,我不图别的,就是为了从今往后,天下再也没有一个饿死的人。

太惨了,当年我们村里,几乎每天都有饿死的人,要是粮食不增产,我们村里还能剩下几个人还真难说。”

这段历史,村里人都听说过,金三也知道,但他不知道有人给他们解决了土地的问题,那种年月,金家寨这个土匪窝,是受到打压最严重的时代,虽然背靠大山,不过一个师的部队常驻这里,把周围三镇包围的严严实实。

那时候,他们得不到任何人的帮助,饿死的,病死的,还有心气不顺气死的,反正那几年,金家老一辈差不多死绝了。

那一个师,在下面古河镇驻守了三十多年,最近才整体撤走,就算没有了多少人,现在那地方还是东省第二大空军基地,只是那山体下的飞机洞,到现在都还没有废弃。

原来村里的老土匪,没有吃的了,还可以出去抢,就算抢不到也可以用手里的金银买点,可那种动乱的年代,没有人敢卖给他们粮食。

所以金家老一辈的人,几乎全部死在了那动乱年代,没想到今天从金老爹的嘴里,还能听到这么一段秘辛。

所有人都看着袁教授,他敢说给一个山村解决了盐碱地,这金老爹就说有个研究员给他们解决了地里的盐分问题,这样太巧合了。

袁教授道:“当年我钻山沟走了两天,才去到那个村子,那地方不像是这里啊!”

“嘿嘿,袁教授不知道吧?我们这里原来是土匪窝,由于民风太过彪悍,所以政斧才一狠心从外面直接给我们开了条路,原来我们这里地处深山,可不就是山沟里?”金源道。

“金老哥,难道你认识我?”袁教授不可思议的道。

金源也有点不可思议,他道:“怎么可能认识你,都五十年过去了,那时我们都还年轻,现在却是一脸褶子了。”

“那当年还可能不是我,我记得原来那山村,山村里的水沟旁有个石屋子,是从一整块石头上掏出来的,你们这里风景优美,还有那么大的一个水库,要是我来过,肯定会记得这地方的。”袁教授好像陷入了回忆。

他没看到,村里所有人看他的眼神,特别是有年纪的,看他就像是在看上帝。

因为他们村里在水库下面,被掩埋的一块巨石,就是一个石屋子。

由于修了一道大坝,所以那石屋子被当做地基,埋在了地下,所以才会看不到了。

而周围地形变化最大的,除了出村的那条公路,另一个就是金家水库了,袁教授一说这石屋子,正好证明了,他当时帮助的那个山村就是桃花峪村。

世事就是那么离奇,兜兜转转,又让五十年前的人重新坐在了一起。

“老袁,我们可等到你了,你就是我们金家的大恩人,来今天我们好好喝喝。”

“不行,年纪大了,再说现在也不是原来那时候了,那时候酒是好东西,为了多喝点,就是不要命都行,但现在命是好东西,为了多活点,什么好东西都可以舍弃。”

“说的好,真不愧是有文化的人。”金老爹哈哈大笑。

袁教授道:“金老哥,我还有工作,你们这里的土地,这些年变化的还真是巨大的,原来由于你们山中有盐矿,所以每年雨水都会带出大量盐分,这才造就了你们这里的土地盐碱化严重,可现在,不光没有盐碱化了,还能促进植物变异。”

“什么?”金源不知道这袁教授在说什么玩意。

“哈哈,老哥,这是好事,等我研究出成果,就首先在你们这里推广,植物变异是我们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你们这里还真是得天独厚,这样的好事居然落在你们这里。”

“袁教授,你慢点说,你研究的是什么?”

“简单的点说,就是你家里的菜,那片菜地里的菜我全部看了一边,那些菜跟普通意义上的蔬菜,已经没有了关系,老哥你也是一个老农民了,你应该知道,韭菜有不找虫的吗?

这就是你们这里的蔬菜的优势,我就是研究的这个,只要能弄明白,你们这里的菜,为什么长得这么好,那可真是功德一件。”

这次金源终于听懂了,袁教授来这里,是研究他的那些菜的,所以他送了口气道:“这个有什么好研究的,我看袁教授你还是跟我们研究一下桔子树的问题吧!

你给看看,我们这里的土地,适不适合种植桔子树,如果不适合,怎么才能把我们这里的土地改变一下,让这里的地适宜种植柑桔。”

袁教授对金源这种跳脱的思维,还真有点跟不上,但他也不能打击人家的积极姓,他可没法本末倒置,在北方种柑橘。

这怎么可能?

他现在可是一心扑在金家的蔬菜上,就算是找不到金家蔬菜变异的原因,就是采集一些金家的蔬菜,培养一些种子,也是一种很好的收获。

通过变异后的蔬菜,来培养一个优秀种群,这样就算不知道这里的蔬菜怎么变异的,那也无伤大雅。

而做这一切,当然需要金家的帮助,所以袁教授道:“金老哥,北方种柑橘是不行的,就算你种下了,结出来的桔子也是苦的,这个可是个大课题,我一个人是没法短时间内出成果的。”

袁教授深入浅出,给金老爹说了一大堆,概括起来,有气候原因,也有种植传统的原因。

因为气候原因的影响,柑橘从淮河以南(亚热带)引入淮河以北地区(温带),因温度不足,一般不但不甜,反而苦涩难吃。

像北方的苹果从北方引入南方,则因阴雨太多和土壤粘重,导致病虫害加重,品质下降。

但这也不是绝对的,现在越来越多人将桔子引入北方,不过多做为景观树。

也有人研究这方面的课题,不过最终都没有出结果,所以,最后是引入北方的柑桔,只能做景观树,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几千年,可不是谁想改变就能改变的。

“景观树不能接桔子?”

“接,有些产量还不低,不过不好吃。”

“就没有一棵是例外的?”

“除非是变异体,要不然是没有例外的。”

“变异体是什么?”

“就是因为不可测知的因素,让桔子树变好了,适应了北方的气候土壤等条件,这样这棵桔子树就有可能结出能吃的桔子。”

“不可测知的因素?不能人为改造吗?”

“也不能说不行,这正是我们的研究课题,不过要做到这点很难,需要很长的时间,就算研究出来了,也没有太大的价值。

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在北方种桔子?南方有的是桔子树,所以还是好好研究蔬菜的病虫害防治,提高我国的蔬菜品质,才是正题,这个放在南方,北方都能用,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现在,金源总算是咂摸出点意思来了,袁教授来就跟他谈蔬菜,他还以为他是来研究他的蔬菜的,现在金源才有点明白。

袁教授应该主要研究的是所谓的植物变异,而这一方面,可不是蔬菜能够完全体现的,最好的研究对象,应该是金三实验室里的那棵西瓜,甚至是那西红柿或是桔子树。

当然,如果金三愿意,他那颗神树才是最好的研究对象,但就算金源想想也就算了,那种宝贝,金三肯定是谁也不给研究的。

但其他的应该给人家教授研究一下,现在金三领着袁教授,在他无聊之中种植出来的菜地里转悠,这是不是金三这小子把袁教授带沟里了?

“袁教授这次怎么想起来我们这小山村来了?”金源突兀的改变了话题。

袁教授有点不好意思的道:“上面的一些领导让我来你们这里看看,说是有一些植物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