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又见穿越寡妇的八卦生活-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的爆竹,是用火烧竹节,竹子就裂开来发出响声,其实集市上也有纸卷的鞭炮,里面裹的是火药,已经非常接近后世鞭炮的雏形,是眼下最流行的东西,只是杨曼怕不安全,所以给吴顼买的还是旧式的爆竹。
  两个人正说着,那边春桃颠颠的跑过来,道:“夫人,前院的小厮来报,老爷他们回来了。”
  “哎哟,坏了,这粥还没熬到火候呢。”小雁惊叫起来。
  杨曼倒是不急,笑了笑,道:“春桃,你再去问问,看老爷的车到哪儿了。”
  过了一会儿,春桃又来回报:“已经快到侧门了。”
  小雁顿时吁了一口气,不着急了,抿着唇笑道:“还是夫人稳得住。”
  侧门不进车,所以到了侧门,吴坦之等人就得下车,改乘暖轿,就算是给四个人抬着跑,又能有多快,再加上吴府家业大,等各人入各院,至少也得三刻钟之后,足够她们两个人熬出一锅粥了。

  有钱人的显摆

  其实杨曼最先开始煮粥的时候,她并不知道腊八粥也就是七宝五味粥的做法,她只是以后世的八宝粥为模型,在粥里面放了红枣、桂圆、花生、薏米仁之类的东西,还加了点桂花糖进去,因为找不全材料,只做了个不伦不类的八宝粥,没想到在吴府里居然挺受欢迎。
  看别人吃得开心,杨曼自己也挺开心,每年都变着花样往里面加料,今年因为有了玉米,她又得瑟着,把玉米给加了进去,准备给这些从来没吃过玉米的人尝尝鲜。
  尝鲜的效果是明显的,第二天一早,婆婆高氏就把她叫了过去,拉着她的手笑咪咪的道:“曼娘我儿,你的手艺真是越发的出色的,昨儿送过来的粥,分发到院里,各家媳妇吃着都叫好。”
  杨曼低眉敛眉,很谦虚的道:“婆婆您过奖了。”心里却是美到了极点。
  “刚刚德旺养娘还在问呢,说那粥里的有种新鲜果仁,就是那黄灿灿的,比黄豆还小一点的,是她从来没见过的,咬着带点甜,带点香,怪好吃的,不知是个什么来头?”
  德旺养娘,就是站在高氏身后那个中年妇女,原来是高氏身边的使女,后来嫁给了吴府正院的大管事德旺,说起来,她还当过吴宣的奶娘。
  其实高氏对那玉米粒挺好奇的,只是她当人家婆婆的,当然不能就那么直白白对杨曼说,你婆婆不认得那玉米粒,你告诉我那是什么东西吧。真要这么问了,她身为婆婆的面子要往哪里搁,所以就要扯上德旺养娘,表示那是德旺养娘见识少,不是她高氏见识少。
  那边,德旺养娘也配合的露出一副好奇的表情,对杨曼笑道:“大少夫人就是心灵手巧,总能弄出些像我这样粗浅妇人不认得的东西出来,可把我羡慕死了,我家香儿要是也有大少夫人这般心思,我这当娘的,可就省了心了。”
  杨曼瞥了德旺养娘一眼,转而向高氏笑道:“那是玉米,不知婆婆可记得,前年有个从南洋来的商队,带回来好些又大又圆还很润泽的珍珠。”
  她这一说,高氏倒是想了起来,道:“是有这么一回事,我记得西园的那位朝芙娘子还买了一粒南珠回来,有鸽子蛋大小,通体浑圆,还是金色的,你祖母寿辰那日,她当作寿礼呈上来,看得你几个妹妹眼睛都直了。”
  “那么大的金色珍珠,极是罕见,自然看得人目不转睛。”杨曼想起当日的情景,也不由得会心一笑,继续道,“那个商队进城那日,媳妇正好在茶楼里盘帐,瞧见他们的车队经过,极是热闹,看到车上有几匹布色彩极艳,当时小雁正准备出嫁,媳妇就去买了几匹给她当嫁妆,这玉米种子就是商队附赠的,说是从海外带回来的。媳妇看着稀奇,就种在院子里,没成想第二年居然结了几个玉米棒子。本来那时媳妇就想着让婆婆还有各位婶娘姐妹尝尝鲜,只是数量不够,媳妇思来想去,全部留作了种子,在梅山那边留了三分地,全部种上了,今年可收成了不少,这不,就给大家尝鲜来了。”
  杨曼并不知道,历史上玉米真正传入中国的时间要更晚一些,并不是之前没有玉米,而是很少有人知道,原来这黄澄澄的东西是可以吃的。与玉米有同样经历的食物,还有西红柿、辣椒等,这些在后世餐桌上的常见食物,都曾经有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被人当成了花卉盆景的历史。
  “原来是海外来的,怪道这么新鲜,还是咱们大少夫人有见识,若是旁人得了这种子,怕也只是浪费了。”德旺养娘的脸笑得跟朵花似的,不停口的夸奖。“夫人,回头让大少夫人给您再送些来,元宵节的时候,您好拿出来招待客人,是不是?”
  高氏乐得合不拢嘴,道:“这话倒是在理,你张家宋家还有季家那几位婶娘嫂子,最喜欢新鲜玩意儿,咱家有了这别人没见过没吃过的玉米,不给她们尝尝,看她们回头不给你脸色看。”
  杨曼抿着唇一边偷笑一边应下了,高氏的心态她理解,说白了,就是两个字:显摆。这大概是富贵人家的那些女人的通病,这些女人整天在家里无所事事,经常三五个相处得比较好的凑到一起玩玩叶子戏什么的,要不然就是展示一下家里新得的玩意儿,越新奇越罕见越精致就越有面子。
  在这里,各家媳妇的手艺是显摆的重点对象,在宋代,一个女人可以不识字,但绝对不能没有一技在手,不识字的女人,还可以用女子无才便是德来夸奖一下,但是如果连一门手艺也没有,这样的女人,在同等门户下,是没有人愿意娶的。
  飞针走线,那是基本,描龙绣凤,那是应当,就算是出身豪门的大家闺秀,也要懂得做做点心或者煮个粥,像后世言情小说里面,说什么出身富贵的女人十指不沾阳春水,不要说做饭,连点个灶火都不懂,那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只不过如果家里出了这样的女儿,父母兄弟走在路上是连头也抬不起来的。
  为什么抬不起头来?
  因为女人在出嫁的头一天,就当着所有宗族长辈的面,做一道拿手菜孝敬公婆,以后这个女人在夫家能不能抬得起头做人,就要看她这道菜做得好不好,做得不好,不但自己尴尬,连娘家人也跟着没面子,如果连做都做不出来,婆家当场悔婚都有可能。
  唉,不管在古代还是现代,其实做女人都挺不容易,不容易啊。
  杨曼当然是个能让高氏拿得出手、显摆得起来的媳妇,要不然她也不会提前就把吴顼应得的家产交给杨曼管理,实在是太喜欢这个大儿媳妇了。
  能得到高氏的喜欢,杨曼也很得意,越得意她就越愿意讨高氏的喜欢,都说自古婆媳不相容,胡扯,看看她和高氏的关系,就知道那些说婆媳不相容的人都是嫉妒始然,见不得别人相处得好。
  当然,杨曼要讨高氏的欢心,倒并不全是为了处好婆媳关系,而是她在外面开米店,开茶楼,都要征得高氏的首肯才能进行,为了自己的八卦事业能顺利进行,杨曼可是花了大心思的,要不然高氏能这么喜欢她。
  说到八卦,杨曼就有点心痒痒,为了准备腊八,她已经有些日子没有到茶楼去了,再过二十天,就又到小年夜了,按惯例,茶楼要歇业十五天,从腊月二十六就开始歇起,也就是说,在年前,杨曼最多也只能去听两次八卦。
  不知道那个铁十八和甘大两个人怎么样了?

  甘大和铁十八的恩怨情仇

  铁十八是谁?茶楼隔壁的隔壁的隔壁的镖局里的镖头。
  甘大是谁?是经常出没在运河边上的一个游侠儿。
  这两个人之间的恩怨情仇,牵扯起来,就是一出北宋版的射雕英雄传,只是少了点国仇家恨的背景,简单来说,就是铁十八的老爹和甘大的老爹是义结金兰的兄弟,都是镖局的镖师,当年,两个人的爹好得跟一个人似的,可惜,有一次押镖,甘大的娘不幸被一个来劫镖的绿林大盗连人带镖一起劫了,那时,甘大还在他娘的肚子里,甘大的爹不幸因公殉职,铁十八的爹带伤逃掉了。
  于是时光飞逝,一转眼,时间过去了三十年。铁十八的爹,在生下第十八个儿子之后,怀恨而死,死前念念不忘要铁十八去找回甘大。为什么不让前头那十七个儿子去找呢?古代医疗卫生条件差,女人生孩子相当于过一回鬼门关,也不知道铁十八的爹上辈子做了什么孽,前头十七个儿子连带他们的娘,一个都没活下来,铁十八的爹憋了一口气,非要生下一个活生生的儿子,才肯撒手归西。
  杨曼听到这个八卦的时候,曾经一度怀疑铁十八的爹是纵欲过度死掉的。
  咳咳……不管铁十八的爹是怎么死掉的,反正铁十八这个人呢,天生一副木头木脑的脾气,愣是把他爹的遗言奉为人生的终极目标,总之,他是子承父业了,一边当镖师,一边喳喳呼呼的见人就问当年的那个绿林大盗的下落。
  也不知道这世上是不是真的因果报应,话说有一天,铁十八在路上逮了个偷儿,失手打了这偷儿一拳,然后看这偷儿年纪一大把,头发花白,瘦骨伶仃,怪可怜的,就放了他,谁知道那偷儿走了没几步就口吐鲜血死了。
  当时铁十八也没有在意,还好心把偷儿给埋了,几个月后,一个自山雕的游侠儿找到了他,口口声声要报杀父之仇,把铁十八给弄懵了,两个人打了一架之后,才搞清楚,原来那偷儿就是山雕的父亲,最最关键的是,铁十八这时才知道,那偷儿就是当年的那个绿林大盗。
  好哇,老子是仇人,那儿子也是仇人,铁十八恨得牙痒痒的,只要一得空,就满大街的找山雕打架,偏偏他的功夫又比山雕差了那么一点,每次都被鼻青脸肿的回去。
  这种情形已经持续了快三年了,开始没人知道山雕为什么不杀了铁十八,等到后来,山雕的姓名传了出来,大家才知道,原来这个游侠儿就是甘大。话说当年甘大的娘被绿林大盗抢走之后,绿林大盗爱她美貌,就娶了当妻子,八个月后甘大出生,他只当是自己的亲生儿子,爱如珍宝,谁料在甘大十八岁的时候,她娘就把他的身世告诉了他,然后自缢身死。
  甘大对绿林大盗是又恨又不忍,最后还是没有取他的性命,只废了绿林大盗的一手一脚,任他自生自灭去了。那日他听说绿林大盗死去,心中不忍,赶回来想埋葬他,这时才知道有个铁十八已经找了他好几年。因为他自小是被绿林大盗养大的,行事总有点偏邪气,不但不跟铁十八相认,还故意自称绿林大盗的儿子,整天逗着铁十八玩儿,每次看到铁十八气得跳脚,他都乐得哈哈大笑。
  这件事的内情,在整个无锡城里,知道的人不少,但偏偏没人告诉铁十八,清楚内情的人都知道甘大不会伤害铁十八,乐得隔三岔五的跑到街上去看戏,不清楚内情的人,大多惧怕甘大在游侠儿中的势力,也不敢偏帮铁十八。
  所以,直到现在,铁十八还傻呼呼的,每次找甘大打架,都要追问甘大的下落。
  以上,就是杨曼打听来的这个八卦的具体内情,按说这些游侠儿的事情不是她一个妇道人家应该打听和关心的,可是问题是这个八卦里面有一个小小的细节,引起了她强烈的兴趣,十分想知道下文,所以才时时挂在心上,老想往茶楼跑。
  这个细节就发生在不久前,那天杨曼去茶楼盘帐,赶巧了,她刚刚翻开帐页,就听到茶楼外面一大片的叫好声,她躲在门帘后面悄悄往外看,可不就是甘大和铁十八又打起来了。
  八卦听得久了,这还是杨曼第一次亲眼看到这两个八卦中的主角。甘大的年纪大一些,应该有三十了,长相相当不错,就是嘴角老带着一抹邪气,感觉上有些轻浮,而铁十八这个人,真没辜负他的姓,整个人看上去就像块铁疙瘩,愣头愣脑的,尤其是打昏了头的时候,只要甘大一闪身,他就反应不过来,一脸迷茫的表情左右看看,那模样就像活生生在脸上刻着“人哪儿去了”这几个字。
  这是哪儿冒出来的活宝哟,杨曼在帘子后面笑得差点没站稳,她现在知道为什么甘大不跟铁十八相认反而次次都要逗弄他了。
  正在杨曼笑得站不稳脚的时候,铁十八好像知道自己又被戏耍了,发出一声怒吼,大声道:“山雕,你不告诉我甘大哥甘大姐在哪里,我就跟你拼命。”却原来他连甘大的娘生下的孩子是男是女都不知道,因此干脆就甘大哥甘大姐一起叫。
  甘大撇撇嘴角,一脸不屑道:“谁是你甘大哥甘大姐,他认你了吗?”
  铁十八理直气壮道:“当然认了,我爹临终说了,我甘大哥甘大姐还在甘家姨母的肚子里的时候,我们两家就商量好了,以后要做亲家。”
  甘大哈哈大笑:“你知道什么是亲家吗?”
  铁十八嗓门儿更高了,道:“我又不笨,当然知道,甘大哥甘大姐就是我媳妇儿……”
  他这嗓音还没落下,围观的人里就笑倒了一大片。铁十八这时才发觉自己说错了,摸着后脑勺急忙又道:“不是不是,是甘大哥是我媳妇儿……也不对,是甘大姐是我媳妇儿……甘大哥……甘大哥……咦?那 甘大哥是我的谁呢?”
  却原来,铁十八他爹死的时候,交代事情没交代清楚,他只说了两家是八拜之交,有金兰之谊,生出孩子要结亲家,可是忘了没说,如果出生的都是男孩子或者女孩子,就继续结拜,铁十八的脑子里天生就一根筋,也不管甘大他娘生出的到底是儿子还是女儿,自动就认做了媳妇儿。等到现在脱口一说,他就犯迷糊了,如果甘家生出来的是儿子,也要做他的媳妇儿吗?
  眼看周围笑倒了一大片,甘大的脸上挂不住了,用力踢了铁十八一脚,骂道:“白痴,榆木疙瘩,浑人……”
  然后甘大就气呼呼的走了,铁十八还要纠缠,可是哪里追得上,一眨眼就失去了甘大的踪影,这块铁疙瘩摸着脑袋,继续一脸疑惑,嘀嘀咕咕的说着甘大哥甘大姐媳妇儿什么的。
  杨曼当时笑得肚子都疼了,真没过铁十八这样的活宝,只是可惜后来她就一直忙着腊八的事情,再没顾得上去打听后来铁十八遇上甘大,有没有再向甘大讨要媳妇儿。
  因此,这件八卦一直挂在杨曼的心上,每次想起,都像老鼠爪子挠在心上一样,痒痒的,而且越来越痒。
  可惜,越接近年关,吴府里就越忙,大事小事数不清,本来,杨曼只要管好文魁院里的事情就行了,可是婆婆高氏是管着整个吴府的,忙得团团转,不仅要忙过年的事情,还要给苏州那边来的姑娘和那位引起纠纷的小公子安排住处,基本上吃穿住行全部要打点好,她实在忙不过来,就叫杨曼去帮忙,没办法,谁让她只有杨曼这一个儿媳妇,吴宣还没有娶妻呢。
  结果,一直到腊月二十五,杨曼都没能抽出时间去打听八卦,就连茶楼和米店两处产业的年终帐目,她都没能亲自去盘算清楚,只能交代给掌柜的,先把一年的帐结了,等过了大年,她再慢慢看。

  苏州来的八妹妹

  苏州的那位姑娘和小公子是腊月十八到的,从苏州到无锡,就算走得慢些,也不过几天工夫,估计是过了腊八之后,她们就上路了。
  这天是腊月二十六,茶楼和米店都已经歇业了,杨曼也没时间去管她的八卦大计,正被吴顼磨着,娘儿俩个满院子的贴桃符。
  按说这桃符最好是在大年三十的那天晚上贴,可是吴顼偶尔看到小雁买回来的桃符,顿时来了兴趣,自己找了一大堆的桃木,拿着小刀刻了一个晚上,非要把整个文魁院里大大小小的门上,全部挂上他刻的桃符不可。
  杨曼宠这小子,反正桃符早贴三四天也没什么关系,干脆就把院门一关,娘儿俩个再加上小雁三个人,到处贴吴顼的“鬼画符”。
  正贴得不亦乐乎呢,春桃匆匆来报:“夫人,八姑娘带着十公子往这边来了。”
  八姑娘就是从苏州过来的那位小姑子,她是吴隐之最小的女儿,今年才十四岁,在吴家三房的姑娘们里排行第八,所以被称做八姑娘,十公子就是吴密,郑婉兰所生的儿子,今年八岁,比吴顼还小两岁,准确的说是小十八个月,往年过大年,都是曹氏带着女儿和吴密过来给长辈拜年,今年情况特殊,所以只来了两个小的,其他几个姑娘都已经出嫁了,所以她们都跟着夫家走亲戚,吴家这边只呈了礼物过来,人就不过来了,便是要来,也只能是年后了。
  “咦?她们不在正院陪婆婆聊天,怎么想到往我这里来?”杨曼惊诧了一下。
  文魁院很少有人来,尤其是她的那些还没有出嫁的小姑子,因为她年轻守寡,那些没有出嫁的姑娘们怕不吉利,所以很少过来,就是想找她玩,也是派人过来请她去别的院子。
  “娘,不许他们进来,不许不许。”
  吴顼一听吴密要来,他不乐意了,因为吴密比他还小两岁,可是辈分却生生长了一辈,小家伙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