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原配嫡女 作者:弥生凉(晋江榜推vip2015-04-04正文完结)-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一个将死的帝王,那时自己的儿子谁当下一个皇帝也没那么重要。
  这么一看,皇帝未必没有现在就开始慢慢扶持四皇子的意思。反正淑妃的娘家也没什么权势。
  便是四皇子娶了薛九,有了薛家作靠山。在朝廷上文官被胡相爷把持,武官大多偏向大皇子来说,也不算有什么底气。
  等到自己快挂的时候,四皇子不过三十而立,大皇子跟太子恐怕已经争得头破血流两败俱伤。
  到那时,皇帝才甘心将手里的权利交给下一个人。
  要是薛九嫁给四皇子,给淑妃当了儿媳妇,温宥娘顿时有些不敢想了。
  好在薛九这辈子也不用嫁给四皇子,温宥娘也放下心来,要有个重生的对手,这日子可就过不下去了。
  “那便是妹妹跟慧娘之间的恩怨了。只是妹妹如今不会再走错路,怕也跟慧娘撞不在一起的。何不放下早年的恩怨,好好好这辈子?”温宥娘颇有点我没被抄家灭族,心境很平和的想法。
  “便是妹妹跟慧娘上辈子有仇,这辈子要报一报。又何必让温府陪着她一道呢?要陪也不该温府不是?”温宥娘又满不地道的将仇恨值拉到了仇府身上。
  凭心而论,要四皇子上辈子真要除掉薛家,要找出能接受南面军权的,大约也只有仇府了。毕竟仇氏的嫡亲的哥哥也是文武双全的人,且如今也在军中。
  “姐姐还是心软了一些,连杀母之仇都能放下。妹妹自愧不如。”薛九似笑非笑道。
  温宥娘眉头一动,“妹妹这说的是什么话?姐姐怎的听不懂?”
  薛九道:“姐姐回来这么多年,难道就没查过当年之事?既还这般维护温家。当初害死姐姐母亲的时候,有谁出来说过一句呢?”
  温宥娘笑了。便是当初这具身体的母亲之死是温府中人下的手,其实也不用查便知道有哪些。
  最想她母亲死的,怕是莫过于太夫人了。当初太夫人一手把持中馈,能在她母亲生产时动手脚的,恐怕也只有她。
  内眷害死媳妇这般大的事情,没有理由温老爷子不知道,不过鉴于温老爷子那一颗向往权势的心,当时恐怕满心想的是张氏死后再续娶文官的女儿做儿媳,自然不会出声,更不会拦着。
  而温家大爷估计就是时时刻刻巴望着她母亲早死,好让他迎娶仇氏了。
  再来看二房的宁氏与温二爷,大房的事情与他们二房何干?
  温宥娘觉得,她要是真重生回来的,估计手里的小黑本上的名字温家怕要占一大半。
  可惜她不是重生,跟张氏也没什么母女之情,也没个靠谱的舅家,报仇这种事连想都别想了。
  “逝者已矣,查出真相了,又怎样?母亲能活过来?她活不过来,我们姐弟总是要过日子的。”温宥娘唏嘘。
  薛九偏头看了看温宥娘,也知道要说服温宥娘舍弃温家太难。就是她处在她那个境地,也做不来舍弃温家的事情。
  毕竟张家的确是难以靠得住,要两家断亲起来,未必争得过温府不说,就是她们姐弟回到张府,日子怕也未必好过。
  只是她又如何甘心,温宥娘上辈子死得早,又哪知道她过得有多艰难。可那些痛苦都拜温长慧所赐呢。
  就在上辈子,她无数次想过,要是温长慧不是出身温府、仇府那该有多好。
  如今能重来一回,就是她不想嫁给那个负心薄情的玩意儿,她也不愿意温长慧再有机会攀龙附凤。
  不然她重生一回为的是什么?上一辈子抄家灭族难道就当作不存在过?
  温宥娘不想跟薛九争论上辈子的事情,毕竟她也没什么切身体会,未必能完全理解薛九的想法,只能捡着现在的事情来说:“妹妹也知道上辈子印子钱的事情最后是张府背了黑锅。可这么大一件事情,黑锅又哪那么容易背的?”
  “张家背了黑锅,那是因为当初仇氏拿的是我母亲的压箱银去放印子钱。”
  “张府的银子、温府的名声。这与她仇府何干?”
  “就算是查到最后,仇府也会安然无恙。这又能间隙得了多少?”
  ……
  温宥娘坐在马车上往回赶,因薛九约的是京郊的庄子,在天黑城门落下之前她必须回到温府。
  今日她能说的已经说完了,若薛九还执意妄为,那么她也没办法,只有见招拆招了。
  她跟薛九可不同,她在温府虽然没什么话语权,但在张府的掌佗人面前,是能说上话的。
  而薛九要怎么跟她的父兄解释上辈子的事情?便是说佛主托梦,薛伯爷恐怕也不会如薛九的意,在与其他家族还没有冲突时就对对方下手。
  特别是在得知薛九不用跟梦中一样嫁给某位皇子之时,薛伯爷会选择的只会是中立,继续效忠当今。
  就是最后真到必须站队的时候,只要对方不是薛九梦中的那人,大概是选谁都行的。不管怎么样,在当今在任之时,只要当今还没糊涂,薛家就不会反。
  这也是薛九愿意跟她虚与委蛇的原因。
  薛九不过是内阁女子,且刚回京,手里能用的人太少,在家中父兄并不信任且支持她复仇的前提之下,她只能来寻找其他的合作者。
  对薛九而言,‘重生’了十年的她就是最好的合作对象了。
  久居京中,与大多闺秀交好,且行事作风手段不差,处处压制住了自己上辈子的敌人。
  薛九想要她当她手里那把刀,那也得她愿意了。
  两人之间总是要拿出足够诚意的筹码的,薛九要保薛家,她也不得不保温家。
  在这一点上,她们两人要不能达成一致,那就永远不能真正的联手。
  再想到张氏的死,温宥娘暗中叹气。恐怕也只有对不起死者了。


  ☆、第053章 翩翩少年郎(一更)

马车没跑多久,坐在前面的冬梅就打开了前面的竹帘,将头伸进来道:“姑娘,下雨了。”
    温宥娘捞开旁边的帘子一看,路道两边的远处的林子果真开始雾雾蒙蒙的了,回头道:“进来坐着吧。别淋湿了。马夫可有带斗笠跟蓑衣?”
    冬梅弯腰走了进来,回道:“带了的。都在外面挂着呢。这会儿正好用着。”
    温宥娘点头,就听夏荷问:“姑娘,咱们天黑之前能赶回府么?”
    “能。”温宥娘肯定道。
    四五月的雨,也算得上是春雨了,只比三月的要大一些,但也不至于到需要马车减速的地步。若按着来的时辰算,应当是能在天黑前回到温府。
    因马车里还烧着炭火,又多了一人,冬梅将布帘拉开了一些,让马车里不是那么闷。
    夏荷在旁边跟温宥娘说起戚家世子的事情,“姑娘,薛家娘子想见戚家世子,自己约人去庄子上就行,何必叫上姑娘呢。这要是被外人看到,还不知怎么编排呢。”
    冬梅其实心里挺不喜欢夏荷什么都要插嘴的性子,但在姑娘面前不敢放肆,只能委婉的道:“姑娘做事,还用你来说?整天就知道瞎担心!”
    夏荷完全不服,“什么是瞎担心?姑娘这些年过得这般小心翼翼的,名声可是珍惜得紧。温府又是读书人家,可比不得那些勋贵家的娘子,能够鲜衣怒马。”
    温宥娘在一边笑道:“哟,还知道鲜衣怒马了?最近又开始读书啦?”
    夏荷脸一红,扯着衣襟下摆垂下了头,顿时没了之前的气势,呐呐道:“没呢。”
    冬梅在旁边拆台道:“就刚刚跟薛家娘子身边的丫鬟学的。这会儿就卖弄上了。”
    温宥娘一听就想起了薛九身边的那几个丫鬟,是有一个看上去挺能说的,就道:“夏荷你要是能把那个姐姐的那张嘴给学会了,以后就给你许个读书人,你看行不行?”
    夏荷可不上当,回嘴道:“姑娘便取笑我罢,哪个读书人会娶个奴婢出身的。”
    温宥娘只笑着不再闹她。如今科举已成风气,这天下不管是种田的还是行商的,都往科举上看着呢。
    要是家里穷一些的,或是想要找个靠山的,未必不会娶个婢女当妻室,无非是要找大户人家的罢。
    不过此时她连自己的人生都不能保证,也不好给夏荷说这些,免得他日她做不到,反而让人空欢喜一场。
    温宥娘正这般想着,突然感觉到身下一抖,前面马夫打在马身上的鞭子啪啪作响,比之前急切了许多。
    随后便是一番颠簸,冬梅跟夏荷紧紧将温宥娘护住,抽空大叫道:“黄二家的,你这是做甚?”
    马夫没闹话,一直到片刻后才将马车慢慢停下来,低声道:“姑娘,之前那路怕是滑坡了。”
    “滑坡?”温宥娘皱眉。
    这个季节没有大雨,前几日也算是清空朗朗,要说滑坡似乎也不大可能。
    冬梅听温宥娘那句话,下意识的捞开布帘,往外看去,随后松了一口气,朝竹帘的方向道:“又不是什么大雨,哪来的滑坡?”
    马夫立即回:“回姑娘,之前那段路边上的山有绝壁,时常掉石头下来。并非有雨之时才会滑坡。”
    温宥娘见冬梅脸色无异也就放心了下来,马夫所说也并非没有道理。有些山崖绝壁,因常年风吹雨打,又无植被固形,在没有被大雨冲刷之下也会偶尔掉些石头。
    说来,也是这处庄子太过于偏远了一些,一般京郊里大户人家的庄子,道路边大多是田土。
    “之前道上的碎石可多?”温宥娘问道。
    要是碎石偏多,怕是大规模的风化掉落了,也不知她们身后的薛九如何。
    这话才问出口,身后也传来了驰马声。
    等马蹄声渐进,后面的马车慢了下来,最后与温宥娘所在的马车并列,有丫鬟问道:“我们娘子问,之前绝壁滑坡,温家娘子可有碍?”
    冬梅看了温宥娘一眼,将布帘捞开了一条缝道:“无碍。多谢薛家娘子关心。”
    那丫鬟应了一声后没再出声,随后另外一个丫鬟下了马车,在竹帘前道:“我们娘子想请温家娘子过车一叙,不知温家娘子可有空?”
    之前她们两人分别之时,谈话不算得愉快,这会儿薛九就想通了?
    温宥娘犹豫了一番,到底还是同意了。
    薛九见温宥娘进马车,因马车狭窄,也不好起身相迎,就往一边让了让,做足了好客的姿态。
    温宥娘一点没客气,径直坐了下来,才笑着问:“妹妹这是?”
    薛九微皱着眉头,“之前道上有些碎石,我便让跟着的人将之清理。咱们便在此候一候也无妨。只是……”
    温宥娘挑眉,“薛家妹妹何须这般欲言又止?”
    薛九是拿温宥娘没办法了,只好道:“之前咱们姐弟虽说得不投机,可姐姐哪能说走就走?这京郊也并非那么太平,姐姐一个姑娘家家的,胆子哪来那般大。”
    这是在关心她了,就是嘴里不怎么饶人,约莫是还在为之前谈不拢生气。
    温宥娘笑着道:“那不是姐姐知道妹妹一定会跟着来?哪会舍得姐姐一个人回京呢?”
    自从颜如霜当了京中大捕头,几番整治下来,整个京中连着京郊连作奸犯科的少,更别说土匪之流了。不然温宥娘也没胆子大到出京城也不带些家丁。
    薛九明显不知道京中的这些情景,只皱着眉头继续道:“咱们姐妹有幸相识,也算是缘分了。即便是有些许口舌之争,下一回可不许说走就走了。姐姐的安危却是比那些吵闹重要得多。”
    温宥娘见薛九示好,也忙道:“那是自然。这回就算是姐姐不懂事,倒是害得妹妹担忧了。姐姐在这给妹妹赔罪了?”
    薛九哪会让温宥娘真赔礼,忙道:“哪用姐姐你赔罪,也是之前妹妹太过分了些。”
    随后声音一低,颇为叹息道:“妹妹也只是为姐姐不值罢了。”
    温宥娘拍了拍薛九的手,也领她这句话的情。
    人之命运,素来难以掌控。她倒霉穿到了温家,就只能接受温家给的一切。
    便是温家上下全是狼心狗肺之徒,对她们姐弟只有利用没有亲情,她也只能认了。
    何况温家至少还有人是真心想要她们姐弟好?
    薛九带的家丁没多久便赶了上来,温宥娘已下了马车,正打算走到另一边,忽听薛府的家丁道:“躲在那的是何人?”
    温宥娘朝着薛府家丁呵斥的方向看去,只看见路边有一稻草堆,也不知谁家农户这般大方,将上好的柴薪往田地里丢。
    便是在后世里见过的稻草人,也没这般粗糙的。
    但要说那里面装了人,怕是薛家家丁过于谨慎了。
    温宥娘正想开口说一句,嘴张在半路又重新闭上了,并决定坚决不再开口。
    只因那稻草堆里,还真爬出了一个人来。
    从草堆里爬出来的青年头上沾上不少稻草梗,怀里抱着一个月白色的布包,见到一群拿着武器的家丁也没怎么害怕。长得也算是五官端正,看起来像个正派人。
    冬梅在旁边打着伞道:“姑娘,先上马车了。”
    温宥娘一脚踩在马凳上,就听见那青年一口江南软糯的口音,“小生姓余,乃江南举子,前来京都省试。”
    在温宥娘弯腰进入马车时,又听见他道:“今日只因小生钱袋被偷,只能徒步回书院,途中下雨,恐湿了书本,才躲进草堆避雨,并非有不轨之心。”
    温宥娘坐在马车上,捞开布帘又看了看站在不远处的余姓举子,对冬梅道:“给那位公子一把伞,便让薛家娘子的家丁放他走罢。”
    “姑娘知晓他是谁?”冬梅惊讶道。
    温宥娘点头,“若是我没猜错,应是弘文书院山长的故交之子。”
    从江南而来,姓余,举子身份,颇为迂,为人方正。此条道上的书院仅弘文书院一家。
    除了温余卿嘴里那个迂腐方正过头的余大哥,温宥娘还想不出别的人来。
    冬梅见温宥娘这般说,也不多问,只拿了一把油纸伞又出了马车。
    再进来之时,冬梅头上还有些许雨珠,抬头对着温宥娘道:“姑娘,奴婢已经按您说的让薛家娘子放了那个读书人离开。”
    温宥娘笑着挤眼道:“冬梅觉得那男子如何?可是合心意?我听说因守孝被退了婚事,至今还没有成亲呢。”
    冬梅半点没脸红的意思,她是下定了心不成亲的,只把头往火盆上方靠着烤被打湿的头发,随口道:“姑娘又胡说八道。您怎知道那位举子还没成亲?”
    温宥娘一听这话就知道冬梅的心思了,要是在现代,冬梅觉得不成亲就不成亲,其实也没什么不好。
    只是在古代,女子哪有不成亲的道理。
    就算古代为了陪着主子,一辈子不成亲,自梳的丫鬟也不少,但温宥娘还是不想冬梅到最后连个养老送终的人都没有。
    没得让自己贴心的人,一辈子当她的奴婢。
    *****************
    温宥娘回到温府时,京中各大城门恰好落下。
    春兰见她们一行回来,便急急上前道:“姑娘,镇国公世子派了帖子来。”
    本来心情不错的温宥娘眼皮一跳,顿时觉得人生不太那么美好了。
    “世子住的是番管吧?”温宥娘接过帖子问。
    春兰识字,但并不敢私自看温宥娘的请帖,只道:“奴婢不知。但老夫人与老爷都有过问,让姑娘回府后立即去见他们。”
    温宥娘摆手让春兰退下,又换了身衣裳,才打开请帖。
    “谢氏明珠?”
    请帖上的字纤细好看,颇有风骨,就是落款太吓人了一些。
    温宥娘觉得这一张帖子来得有些奇怪,按道理南宁太子应该是没带女眷随行的,不然在接风宴上,对方不至于不会出席。
    那么帖子上的谢氏明珠又会是谁?要真是十多年前的谢氏明珠,她母亲早已经离世,莫不是这笔账还要算到她头上?
    何况当年那件事,温宥娘并不觉得张家一个落魄勋贵的娘子有能力去谋害处处被保护着的谢氏明珠。
    谢氏也算是当时的世家第一族,谢氏明珠乃是嫡出,不论到哪都是几十人跟着,要害她哪有那么容易?
    即便是与谢氏族人勾结,她母亲有什么理由去害她?因为谢氏要入宫侍奉先帝?
    这个理由恐怕真研究起来,也得让所有世家笑掉大牙了。
    以张府的家世,让张氏入宫侍奉先帝并不奇怪,但谢氏乃是世家第一族,嫡出的姑娘除非是嫁太子或者当皇后,不然谢氏明珠就不可能进宫。
    温宥娘将请帖翻来覆去地看了几遍,最后跟冬梅道:“咱们去祖母那。”
    温家老爷子跟温家老夫人虽然感情冷淡,年老之后甚至只年末那一晚才睡在一间屋子里,但此时要寻她问话,应当在一起才对。
    温宥娘带着春兰跟冬梅,身后跟着两个婆子,一路到了老夫人的院子里。
    守门的是田婆子,见到温宥娘来了,忙道:“大姑娘来了?老夫人正让丫鬟去热了饭菜呢,就怕大姑娘没吃东西就回来,饿着了。”
    温宥娘对着田婆子笑了笑,让冬梅打赏了半钱银子,这才进了院。
    等进了屋子,先对着两个长辈行礼,等温老爷子开了口,温宥娘才自己找了凳子坐在下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