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诧异地看她一眼,高大山有些好笑,对于女儿小大人似的行径已经见怪不怪。揉了揉五丫的头,轻言细语地说道:“怪你什么?怪你给爹乱出主意?呵,傻丫头,爹本来就有那个打算,你不说,爹也会那样做,别把什么责任都往自己头上揽,知不知道?只是爹没想到,你翁翁真的会见死不救!唉!”
“哦!您的意思是翁翁他们有钱,却不拿出来救二伯?”
“嗯!你以为你翁翁他们没钱吗?那只是财不露白罢了。比起村长,你翁翁可算是个富户了。”
晴天一声霹雳,这…这与自己的认知也差得太远了!本来以为高家只是刚够温饱,没想到一跃竟成了富户。是平时老俩口掩饰地太好,还是本尊的记忆有所偏差?五丫急忙将自己的疑问提出来。
高大山听了则耐心地向她一一道来:“其实我也是听你二叔翁说的。他说你翁翁刚回村的时候,身上差不多有四百两银子,但他只在村中买下了十亩孬地,其它的都被藏了起来。每次你二叔翁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你翁翁都讳莫如深,问得急了,他才说这笔钱是为你大伯今后做官准备的,所以他才不会动用。只可惜,你大伯不争气,没能用上,不过有了你大堂哥,那笔钱就又能派上用场了。
还有你太婆,当年家境殷实,听说嫁过来时,光压箱银子就有二百两,更别说她还有刺绣的好手艺!再加上我每年分文不留、全部上缴的工钱和你二伯给的养老银子,他们两老手中的银钱只多不少,区区三百两又怎么拿不出来呢?
这也是我感到最想不通的地方。明明手中有钱,却在分家的时候只拿出二十两存银;明明手中有钱,也知道你二伯、四叔家的境况,却还狮子大开口,要那么多的赡养费;明明手中有钱,竟连你二伯这个亲生儿子也不肯相救,难道你二伯的命还比不上那些钱重要吗?”
听了爹的一番话,五丫恍然大悟,难怪二伯会让二伯娘回来求救,而爹对爷爷的态度也变得越来越冷漠。她就说嘛,以爹对爷爷的孝顺,如果爷爷当真没钱,他肯定不会与爷爷对着干,也不会对爷爷产生失望、愤怒等负面情绪。原来,不是爹忤逆不孝,而是爷爷的所作所为,逼着爹成为一个“不孝子!”同时,她还有些纳闷,爹为什么不将他所知的这些当面说出来呢?
问过爹后,爹回答她:“做儿女的,怎么可以惦记着爹娘的身家呢?更别说是当面对质了,那可是要被人诟病的。再说,我就算说出来,你翁翁他们不但不会承认,恐怕还会指责我污蔑他们。到那时,爹就是有十张嘴也说不清啊!你二叔翁也说过,怨天尤人,不是大丈夫所为,男人做事,要仰不愧天,俯不诈地,才是真男儿!”
听了爹的话,五丫忽然对他口中的那个二叔祖产生了一股想要了解的欲望,便向高大山问道:“爹,那个二叔翁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呀?他又怎么会去世的呢?”
高大山听后,带着一种回忆的神情,慢慢说道:“你二叔翁是一个非常正直善良的人,虽然没读过多少书,但却懂得很多道理。除了你大伯和我,你二伯、四叔、大姑、小姑几乎都是他手把手带大的。
还记得当初我刚回到高家,是他牵着我的手,笑着说‘恭喜回家’,也是他带我熟悉家里的一切,更是他在我生病的时候,不眠不休的照顾我,直到病好为止。而且,他还时常教导我们几兄妹,要孝顺爹娘、兄友弟恭;要怀着感恩的心,不要计较一时的得失;要做正直坦荡的人,不要做刁滑奸诈的人;穷,要穷得有骨气,富,也要富得不忘本!
只可惜你二叔翁的命太苦了。媳妇儿在生孩子时,因难产而一尸两命。自己又在做工的时候掉下来,摔断了腿,长年累月必须靠药保着。本来他应该安享晚年的,但是三年前,小青河发大水,吴开茂家的四虎子因贪玩掉到河里去了,你二叔翁当时正好路过,他不顾伤腿一下子就跳进河中去救四虎子,最后,四虎子救了上来,他却不见了踪影。”
“啊?那后来呢?找到二叔翁了吗?”
“嗯!我们沿河找了两天一夜,才在很远的下游找到了他的尸首。当时他已经被河水泡得面目全非,整个身子都僵硬了,却一直还保持着一种托举的姿势。等到将他的尸首运回来,全村老少都哭着给他鞠了躬,磕了头,最后将他风光大葬。直今为止,我们年年都会去祭拜一下他。”
“二叔翁真是一个好人!如果他老人家还活着,那就更好了!”这简直就是舍己救人的最佳典范嘛!
“是呀!如果你二叔翁还活着,爹和你二伯他们都宁愿过继到他名下给他当儿子,也好过咱们在你翁翁手下讨生活。”
见爹有伤心的趋势,五丫连忙把话题叉开:“那等到过年的时候,爹定要带我去祭拜一下二叔翁,我想去给他老人家磕个头,谢谢他给我教了一个好爹爹,嘻嘻!”
“鬼灵精!好,爹答应你,到时大家一起去,也好求你二叔翁保佑咱们,早日还清债务,早日过上好日子。”
“嗯!好!”五丫边回答边在心里默默地感谢那位永远无法再见的慈祥长者。因为正是有了他的教导,爹他们才会在那样的生活环境中依然保持纯洁质朴,勤劳善良的好品质!
(今日上班,只有一更)
第十八章:旧宅与往事
更新时间2013…10…23 17:13:06 字数:3091
父女俩边说着话边走,不知不觉间,已经走了大约两刻多钟的路程。五丫回望来路,发现他们几乎横穿了大半个村子,越走越偏僻,直走到村子的最北边,她爹才停下了脚步。
五丫在高大山怀里放眼望去,这里古木参天,杂草丛生,荒芜人烟。远远看着,依稀只能看到在明亮的月光下,斑驳的树影中有一个轮廓像房子形状的模糊建筑,它就孤零零地伫立在那,寂静无声。
下了地,高大山让五丫原地等着。因为房子周围的野草长得太深太密,要想到达房门口,就必须先清出一条能让人通过的路。也许是早就料到了这种情况,高大山抽出绑在后腰的镰刀,开始割掉这些比人还高的野草。
五丫看看四周,发现这里正是大青山脚下,偶尔还能听到从大青山里传来的一两声狼嚎。心里“咯噔”一下,这是神马情况?怎么有些不妙的感觉呢?难道,他们今后就要生活在这时常有野兽出没,却无左邻右舍的地方吗?尼玛,这会不会太坑爹了?她不禁微微地瑟缩了一下,害怕的叫起爹来。
正在开路的高大山听见,急忙向她跑来,见小女儿吓得脸色有些发白,他不由得有些懊恼,自己也太粗心大意了,怎么能放女儿一个人待在这儿呢?要是有蛇或其他的野兽出现,自己要救也来不及呀!好在,路已经被他开出了大半,他忙紧紧握住五丫的手,边牵着她前行,边继续去砍那些丛生的野草。
慢慢地,他们离房子越来越近,房子的全貌也在他们眼中变得越发清晰。此时,高大山不知从哪儿找来一根火把点燃了,顿时将周围照得亮堂堂的,更让人一览无余。
房子依山而建,四周围了一圈篱笆,除了长满野草,还有郁郁葱葱的参天大树。走到门口,只见大门上长满绿油油的青苔、蛛网似的爬山虎,在它们中间,依稀挂着一把锈迹斑斑的铜锁。父女俩对视一眼,齐齐捂住口鼻,小心翼翼地去推那扇已经被风雨腐蚀掉的破门板。
“砰”地一声,门应声而倒,顿时,一股潮湿的霉味扑面而来,正要抬脚进门,却猛得从里面窜出一团黑影,把高大山都吓了一跳,更遑论五丫了。不过,定睛一看,五丫及时收住了差点呼出口的惊叫,拍拍自己被吓得心惊胆颤的小心肝,原来是一只嘴里还叼着臭老鼠的大野猫。
吁了一口气,父女俩走了进去。
院坝很大很空旷,地上积存了十几年来风吹、日晒、雨淋的落叶和淤泥,而且长满苔藓,踩上去滑不溜丢、泥泞满身。院子里有一棵茂盛的桂花树和一棵高大的柿子树。让五丫感到有些欣喜的是,在桂花树下有一口直径约两米的大水井。这样的话,如果他们住在这里,就不用担心吃水还要到村中央那口公共水井去挑水了。
房屋是标准的土木结构,外表看是并排五间。左边两间因年久失修,已经倒塌了;右边三间看着,也给人摇摇欲坠的感觉。房顶上盖的是瓦,不过长满了野草,好像还有鸟在上面做了窝。房间的木窗户在一阵风吹来时,发出“嘎吱,嘎吱”的响声,窗户上糊着的纸都已经烂成了碎沫。隔着窗口向里张望,只见屋子里已经成了蜘蛛的巢穴,密密麻麻的,根本没法进去,让人怀疑这是不是到了《西游记》里的盘丝洞?但可以看出房间是带了套间的,这说明房间远远不止表面上看到的五间。
房屋四周围得不是竹篱笆,而是另一种植物围成的。五丫记得前世在网上看到过,这好像是一种叫荆棘的山野丛生多刺灌木。她想,这肯定是爹的义父为了防止山上的野兽,保证人身安全所做得防范措施吧!毕竟荆棘带刺又有少量毒性,是最佳防小动物的措施了。再加上荆棘丛的茂盛,说不定还能防宵小呢!
因天色已晚,五丫他们就没有绕到房屋的后面去看,但听她爹说,从房屋的右侧绕到房子背后,眼前便会豁然开朗,给人一种别有洞天的感觉。原来,后面是种菜的菜园子,在围着菜园子的篱笆上开了道门,门后有条小径,小径两旁种满翠绿的竹子,沿着小径能直通大青山。最妙的是,在小径的尽头,山壁被人为地掏空,做了饲养牲口和储存粮食的地方。不过,因十几年来没有住过人,那些山洞就疏于打扫和清理,现在肯定是野草疯长、青苔密布。
知道了房子的格局和现状,五丫有些欲哭无泪。这样一个破败、阴森的荒宅,难道就是他们今后的新家吗?这…这要怎么住人呀?而且,如果他们这一大家子想要住进来,首先就要考虑房屋的修缮问题,那将会是一个繁杂、耗时、费钱的大工程。这对于只有十八两存银却外带三百两欠债的三家人来说,显然是不够的。
不过,心里虽然无语但也有些兴奋。这房屋占地面积很大,约有个五百平米,而且靠近大青山,周围没有其他的人家,今后二伯、四叔想盖房子,也有得是地方。更好的是,这里与爷爷家一个在北、一个在南,相距甚远,不刻意碰面的话,就会真正变成老死不相往来。
心里盘算了一番,正想问问爹怎么打算的,却见他静静地站在桂花树下,全身充斥着一股挥之不去的伤感情绪。
五丫黯然了一下,慢慢靠近她爹,轻声问道:“爹,您怎么了?是在为二伯的事伤神?还是为咱们该住哪儿想辙?”
“嗯?啊!我只是想起了我的义父,你们的姚翁翁。”
“想起他老人家什么了?”
“想到义父他老人家,孑然一身流落到咱们青石村,最后却抱病而亡。我不但没能在他活着的时候好好孝顺他,死后,也没有帮他好好地照看这个家,我真是太不孝、太没用了!
你知道吗?在被送到这里的十年,我与义父相依为命,日子过得虽苦却很快乐。因为义父除了会木工手艺,还有一手好箭法,说是百步穿杨也不为过。咱们背靠大青山,义父就时常带着我一起进山,也不深入,就在外围,时而猎只野鸡、射只野兔,改善改善生活,更别说他还毫不藏私地将一身本事对我倾囊相授了。
可是,虽说义父他老人家对我这样好,但我心里最惦念的还是自己的亲生爹娘。七岁时,我已懂得了许多事情,知道了自己的亲生爹娘就生活在这个村子里。于是,有好几次我都背着义父偷偷地跑到高家附近,想悄悄地看一眼爹娘。可不知是近乡情怯还是什么,我总是望而却步。后来渐渐长大,村里人告诉了我当初被送走的原因,我还信以为真,所以在你姚翁翁过逝,我为他披麻戴孝送了灵后,就迫不急待地回了高家。没想到,那所谓的事实却是你翁翁的一个借口,将我抛弃的一个借口!!”
五丫听后唏嘘不已,爹的命怎么这么苦呢?生来不受亲人待见,原想凭自己的努力和孝心能获得爹娘的疼爱和重视,重拾天伦亲情,却没想到事与愿违,到头来,把自己搞得是遍体鳞伤、身心俱疲。
看着眼前充满悲伤、迷惘的七尺汉子,为他的遭遇感到不平的同时也有些不解:为什么爷爷他们那样不喜欢他?为什么他们会那么憎恨他?没人能回答,也许这将永远成为一个不解之谜了!
为了转移爹的注意力,让他从那种伤心的情绪中走出来,五丫劝慰道:“爹,别难过了,做事但求无愧于心,尽力而为就不会留有遗憾。现在,家里大大小小的事可都还等着您做主呢!二伯也还在镇上等着您去救他,快打起精神,好好干,我就不相信,咱们今后的日子过得会比别人差!”
高大山一听,精神一振:哎呀!自己怎么又自怨自艾起来了?闺女说得对,不想那么多了,现在最重要的是怎样打算和安排今后的生活。要把二哥救出来,还要修葺房子,林林总总,好多事等着自己去办,哪有功夫还在这里东想西想的?
感动地看看一言惊醒“梦中人”的小女儿,高大山一把抱住她,大声地说道:“走,回你娘她们那儿去,商量商量咱们明天要做的事!”
“那咱们以后就在这儿住吗?”
“嗯,今后这里就是咱们的新家了。等爹好好把它修葺、拾掇一番,你到时再看,绝对不会是你今天看到的样子。呵呵,别忘了,爹的手艺可不是吹的。”
“可是修缮屋子要花不少的银子吧?咱们家有钱吗?二伯又该怎么办呢?”
“哈哈,小丫头,这些事还轮不到你来操心,你只要安心地等着住新房子就可以了。其他的事自有爹做主。啊?”
五丫“嗯”了一声,狠狠地点点头,迫不急待地趴到高大山背上,向来时的路走去。
(下班了,补上欠更,点击率破万,谢谢各位大大的支持,宝宝会继续努力的,你们的支持就是我码字的动力!群啵一个!)
第十九章:堂哥高杨
更新时间2013…10…24 1:42:14 字数:3260
等高大山将五丫背回去,她早已睡得是昏天黑地。张氏本想让她喝碗野菜糊再睡,却怎么叫也叫不醒,最后也只好随她去了。
将熟睡的五丫安置在大丫她们身边,高大山才边喝着野菜糊,边对张氏几人说道:“那边已经破得不成个样子了,要想搬进去住,不花大力气整饬一番恐怕是不行的。”
“那二哥的事呢,三哥你是怎么打算的?”
“是呀,当家的,你老说你心里有数,却又不跟我们细说,害得我这心里头总是七上八下的!”
“唉,你们怎么非要打破砂锅问到底呢?好了,告诉你们吧!明天我先去镇上,看能不能找朋友借到银子?能借到,就可以立马去救二哥;万一借不到,我就按照所立字据中写的,去给那个东家做工还钱,把二哥赎出来。反正不管怎样,我一定会把二哥带回来的。”
万氏一听,当场便哭着给高大山跪了下来:“三弟的大恩大德,我无以为报,请受我一拜!”
“哎呀!二嫂快起来,你这不是折我的寿吗?我和二哥是亲兄弟,我不帮他谁帮他?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有什么好谢的?”
赵氏眼明手快,忙将万氏扶了起来,张氏挺着肚子艰难得挪到万氏身边,将布巾子一递,说道:“二嫂,我早就说过,咱们是一家人,有难就应同当。你这样,不是把咱们当外人吗?”
赵氏也是连连相劝:“是呀,二嫂,当初要不是你们帮着出钱出力,我差点就一尸两命,那我是不是也得给你下跪磕头?”
万氏被她说得一愣,继而百感交集:当家的虽然摊上了一对自私自利的爹娘,但却拥有了两个重情重义的好兄弟,让她也多了两个真心实意的好妯娌。于是,她不再多说什么,只在心里下定决心,今后不管另外两家遇到什么事,她这一家子都将不离不弃。
见万氏已被劝住,高大山又才开口:“你们明天先搬过去,将那三间还没塌的房间打扫、清洗、整理出来,能住人就行。等我和二哥回来,再商量今后该办的事情,你们看呢?”
张氏听后毫无异议,高大牛、赵氏满口答应,万氏激动地连连点头。
“好,既然都同意,明天一早,大家就分头行事。现在都去睡吧!”
一夜好眠。
第二天,五丫是被饿醒的。一醒来,就听到耳边传来潺潺的流水声,清脆的鸟叫声,此起彼伏的狗吠声以及弟弟们的打闹声。
脑袋本还有些迷迷糊糊的,但这些声音却迅速地让她清醒过来。她坐起身,发现自己是睡在板车上,高杨堂哥正坐在自己旁边,爹不见踪影,娘和二伯娘生火做饭,四婶与大姐她们去了不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