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古代地主婆养成攻略 作者:裁云剪水(起点vip2013.4.22完结,穿越,种田)-第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青有些难为情地道:“萧大人所言差矣,小青没有照顾好娘子,这么多年来一直觉得愧对娘子。哪里是什么功臣?只是现在太夫人既然还健在,小青理应替娘子好好尽孝于前的。”
  转头对张强道:“强子,那我们就随着萧大人进京吧!”
  张强本来也是打算听从姨娘的话,既然姨娘愿意去,也许身体就好了也说不定。
  既然决定了,两人就开始做启程的准备。
  先是去跟东家请辞,东家听说张强娘俩要随着萧大人去京城,也替他感到高兴,笑着说如果发达了,不要忘了家乡故人。
  至于随行的丫鬟婆子,萧大人随行带了两个过来。
  萧大人又瞧了瞧增云,增云赶紧主动说道:“青姨祖母,增云从府上选两个丫鬟和两个小厮过来随行照顾吧!”
  张强和小青都想拒绝,萧大人则理所应当地说道:“好,就这么办了,增云是个懂事的孩子。”
  增云听了很无奈,是你逼迫的好不好啊!
  虽然自己也是有心的,可你能不能总是这么强势地先有所指示啊!
  增云在心里悲叹一番之后,就回府歇息去了。
  洗漱完毕之后,换了身衣裳,用了晚膳就睡了。
  第二天一早,还没有睡醒,客栈就有萧家家丁来请增云去一趟,说是案件审明了。
  增云匆忙收拾完毕,草草扒了几口饭,除了佩兰、玉竹,还带着昨晚选好的两个二等丫鬟和两名小厮来到客栈。
  到客栈的时候,只见众人正在大堂里辩论着什么。
  萧导见增云进来了,招手示意她过去。
  增云入座,看见海建峰正领着一个衙役模样的人在向萧大人禀报案情。
  原来,那日萧大人令家丁将绑起来的小二送至官府,海建峰一听是萧大人送来的给小青下毒的人,急忙叫来县尉和捕头,让他们重视这件案子,尽快破案,争取在萧大人给妹妹移葬完毕回京之前把这个案子破了。
  县尉一听此案涉及工部尚书这么大的官儿,也想好好表现一把,急忙将案犯带下去审理去了。
  其实这件事也好审,因为这个小二给吓懵了,县尉一问,就把自己知道的都说了。
  说是一个年纪在五十左右的妇人前天来到茶肆喝茶,打听张强以及他姨娘的事情,说是自己是他们亲戚,因为有了误会,张强的姨娘生气生病了,自己很是内疚,想来道歉,结果张强拦着自己,不让自己见张强的姨娘。
  其实自己有个方子可以很快就治愈张强的姨娘的病,只是这娘俩也不让自己见也不让自己赎罪,所以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张强的姨娘病重而无法医治。
  这个小二才十一二岁,还是很单纯的,听了这个妇人的话也没有怀疑,完全相信了她所说的话。
  第二天,这个妇人又来找他,让他看看能不能找个机会溜进张强的姨娘房间,将一包药放入她喝水的杯子里。
  还嘱咐小二,千万别人张强母子二人知道了,否则他们因为误会自己,怕是不喝药,这样就会耽误医治的。
  还说,这包药只有一包了,千万别失败了,否则这个病就没得治了。
 小二单纯得可笑,竟然信了,他知道张强每天上午都在后院审理头一天的账目,不可能出现在客房里,所以趁着这个时候溜进了小青房间。

    而那天小青正要喝水,看见小二,还以为店里来的新伙计,也没有防备。

    结果喝了被小二放了药的水就中毒了,小二还没有发现小青中毒的时候,就被发现了。

    当众人怀疑责问他的时候,他才发现小青脸色不对,才警醒过来,开始感觉自己太轻信太幼稚了,犯了这么个不应该犯的错误。

    县尉向海大人汇报了小二的供词,几个人开始研究这个妇人是谁。

    从小二的供词中得不到关于这个妇人的身份的信息,只能从张强和小青身上下手探寻了。

    在萧大人他们起身移葬的第二天,捕头来到客栈,向张强了解了他们娘俩的情况,是否有仇家等。

    根据张强所述,可疑之人有两个,一个是张家主母,一个就是冯家张氏。

    最后带着小二来到这两家相认,认出那妇人正是冯家张氏,当即将张氏捉拿归案。

    此时冯辉昌还不知道冯母张氏已经被缉拿归案了呢。

    在审讯张氏的时候,张氏虽然已经被吓得浑身发抖,还尿了裤子,但咬死了,不认识小二,自己没有做什么事情,还让冯父来作证,说自己那两天没有离开家门。

    冯父作为人证被带到县衙,张氏一见到冯父就大哭着求冯父救救自己,让他作证那两天自己没有出门。

    冯父沉默不语,捕头无奈,就向冯家其他人了解情况,而冯辉明家的儿子增堂不知道这些事儿,他记得祖母前两天曾经坐车马车很晚才回家。

    事情就这么明了了,冯父最后看遮掩不住,只能承认张氏那两天确实出过门。

    张氏就改口说是自己去娘家了,最后捕头又找来张家主母调查情况。

    张家很多人都证实,那几天,张家主母一直在张家,没有出门,而冯家张氏曾经回过娘家。

    但是在了解了张氏离开张家的时间之后,和冯增堂所说的时间对不上。

    最后在小二的帮助下又找到了张氏雇的马车的车夫,确认那天确实是张氏坐了他的马车来到凤来镇上。

    张氏的谎言不攻而破了,客栈的伙计也证实,那天伙计看见张氏来找张强,两人话不投机,就分手了。

    所有人都证实张氏在说谎,张氏无奈之下承认了自己指使小二下毒的经过。

    冯母张氏在寻找到张强和小青之后,在张强的阻拦下,没有见到小青。

    她来到客栈旁边的茶肆,和茶肆的小二闲聊打听,得知小青就居住在客栈二楼的一间客房里。

    她见这个小二很是单纯,当时就编了个谎话欺骗他,说自己是张强娘俩的亲戚,因为误会而闹僵,但是自己现在有意道歉和好,可张强母子不肯。

    第二天,又来到镇上,找到小二,说张强的姨娘因为此时病了,自己有治病的药,只有一包,除了这包就再也没有了云云。

    这么拙劣的谎言,单纯的小二竟然相信了,还帮助张氏下了毒。


☆、第一百零六章旧案

  既然查明此事是张氏所为,那么作案目的就成了首要需要了解的了。
  海建峰和县尉接着就作案目的继续审问张氏。
  在作案目的上,张氏起初不肯讲。
  只说是小青曾是冯家丫鬟,那时两人结下的仇。
  现在见小青母子被张家撵出来、没了依靠就来报仇了。
  至于是什么仇却又讲不清楚了。
  最后,县尉就接着去客栈去了解小青与张氏有什么仇怨,致使张氏对她下毒。
  听说张氏承认指使小二给小青下毒,张强趁机状告冯母张氏在三十多年前,下毒使萧玉寰大出血而亡。
  冯父一听,腿就软了,如果只是毒害小青,因为未果,而且小青只是一介草民,还有活的希望。
  可是如果将萧玉寰扯了出来,确定了罪状,张氏恐怕会落得个斩立决的下场,因为萧大人的缘故,这张氏更加会被重判。
  冯父此时连死的心都有了,暗骂张氏愚蠢,这么轻狂,竟然敢在这个时候对小青下手。
  如果悄悄眯着,大家还没有证据,现在毒害小青,首先就让人想知道为何要毒杀小青,然后就会扯到萧玉寰身上去。
  而张氏也知道萧玉寰已经被害这么多年自己没有被怀疑了,现在怎么会有证据证明自己杀害萧玉寰的凶手?
  所以,张氏抵死不认自己毒杀萧玉寰,只说萧玉寰是产后大出血死亡。
  海建峰让冯父和张氏分别说明萧玉寰当时生产情况,两人所说不符。
  冯父老老实实地说萧玉寰是生产完之后一个时辰之后才大出血死亡的。而张氏则说萧玉寰是生产完后立刻大出血而死亡的。
  捕头去客栈客房找小青调查情况,小青也证实了当时萧玉寰大出血的疑点:一个是生产完一个时辰之后才发生的大出血,一个是大出血之前,冯父曾经端给萧玉寰一碗汤水。
  海建峰又请来圣医堂的郎中。询问产妇在生产完毕一个时辰安然无事的情况下,是否可能会大出血。
  郎中的回答是否定的,笑话。都一个时辰了,相当于前世的两个小时,怎么会大出血?只能是服用了促进血液循环的药,才造成大出血。
  何况又是在喝了汤水之后?只能说明这个汤水有问题,但当时小青只是一个丫鬟,没有人身自由,无法出门上告。后来又被卖做小妾,更加被看管起来,虽然自己有所怀疑,却没有机会告状。
  所以此事一直没有被别人发现,现在被张强母子提出来。大家都认为萧玉寰死亡不正常,冯家有问题,凶手恐怕就在冯家。
  海建峰又审问冯父,问他那碗汤水是谁做的?都经了谁的手?
  冯父见事情没法遮掩了,说是自己母亲亲手给儿媳做的,经了张氏和自己的手。
  海建峰问为何冯家生孩子,张氏在场?
  冯父支支吾吾道:“两家向来交好,张氏经常来冯家做客,正好碰上了。”
  而在小青的交代中。萧玉寰的公婆对萧玉寰都很好,生了孙子更不会虐待儿媳,所以公婆下毒手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而自从萧玉寰怀孕之后,张氏就经常来冯家,有几次不是无意间撞到萧玉寰,就是绊了萧玉寰的。
  只是都有小青在身边照应。反应快,都护住了,没出意外,可是那天萧玉寰生产,小青一直在产房忙着照顾,没有发现张氏来。
  只是等萧玉寰生产完毕,收拾妥当的时候,才看见张氏端着那碗汤水到了门口,被冯父端了进屋,给萧玉寰服下了。
  很快,萧玉寰就大出血而死。
  最后,小青还证实,自己曾经看见冯父与张氏在萧玉寰怀孕期间,就偷偷摸摸的在一起,当被人发现的时候,两人神情都不太正常。
  案子审到这里,其实大家都有了概念,恐怕是在萧玉寰怀孕期间,冯父就与张氏有了首尾。
  然后,张氏就想让萧玉寰流产,结果每次都被小青在旁护住而破坏掉了,没有成功。
  最后,萧玉寰顺利生产,生下一子,张氏就趁当时冯家混乱,没有防备而趁机给那碗汤水里下了药,使本来顺产无事的萧玉寰大出血而死。
  听小青的证言,冯父顿时无力,看着张氏那泪眼婆娑的样子,对海建峰道:“是我,是我害了小寰。是我与张氏有了私情。”
  众人听冯父此话都有些呆愣,本来都知道此事必是张氏所为,这冯父一承认,张氏岂不是就逃避了罪责?
  海建峰大喝一声:“大胆!竟然用谎言来欺骗本官,来人呐!大刑伺候!”
  海建峰让张氏在旁观看,给冯父上了刑,结果冯父一口咬定,就是自己为了能和张氏在一起,而张氏又不愿意做小,于是趁机给萧玉寰下了出血的药,让她大出血而死,这样自己才能与张氏名正言顺地在一起。
  上了六种刑罚,冯父最后全身血迹斑斑,伤痕累累。
  晕过去好几次,张氏就在一旁看着,哭得也晕过去几次,每晕过去一次,都被人用凉水泼醒。
  后来,张氏的精神崩溃了,本来对冯父的感情很是深厚,现在看着他受刑,心里痛苦不堪。
  想起每每两人谈论起老年之后,白发之时,两人将会如何恩爱,现在冯父受刑之重,恐怕连性命都没有了,所以张氏边看着冯父受刑,边想起两人曾经的过往,精神已崩溃,就大喊着承认了自己的罪行。
  张氏招供之后,签字画押,冯父自然不再用刑。
  原来,在萧玉寰生产之日,张氏早已经准备好活血药物。她得到消息就急忙来到冯家。
  但是萧玉寰生产很是顺利,而且还生出了一个男孩儿,她心里更是妒火熊熊,所以不顾一切。找了个机会下了药在那碗汤水里。
  在萧玉寰大出血死后,冯父也感觉出了此事蹊跷,但询问都没有询问张氏。
  而冯家父母在感觉出问题之后。萧玉寰已经香消玉殒,张氏已经嫁给冯父。
  在亲情与正义之间两难的二老终日郁闷不乐,结果没有一年功夫,相继辞世。
  而小青虽然心里怀疑,却没有表现出来,所以张氏没有将她灭口,只是将她送与娘家大哥为妾。看管了起来。
  直到冯辉昌从京城回来,神色和话语都透露出对当初事件的怀疑,张氏才慌了神,想着将小青灭口。
  她想着茶肆这个小二单纯幼稚,得手之后。知道自己害了人,就会害怕,哪里还会说是他自己去给下的毒。
  在与小二交谈的过程中,更是没有透露出自己的身份,只要自己不承认,冯父又偏颇着自己,就不会被发现。
  可是,她的打算都是在不被发现的情况之下的,都是小二得手的假设前提下的。没有想到如果下毒没有成功怎么办?
  她以为自己不承认就没事了,可是没想到冯父为了自己会说是他下的毒,更没有想到海大人会给冯父上大刑,还让自己在旁观看。
  如果冯父死了,自己还有什么盼头?
  最后无奈之下,只能对所有罪行供认不讳。
  最后冯父与张氏抱头痛哭。两人都悔不当初。
  也许,在当初张氏没有散布流言,冯家父母也不会趁此机会让冯父与萧玉寰成亲;也许,在当初两人向二老言明心意,冯家父母也不会强求让萧玉寰嫁给他们的儿子;也许……
  可是哪里能有这许多的也许呢?
  将二人收监,海建峰和县尉整理案情上报等候批示。
  现在,萧大人一行人也回来了,听了海建峰与县尉的禀报,都沉默不语,萧大人最后呜呜哭出声来,可怜的妹妹真的是被那毒妇杀死的!而那庸夫竟然还想着包庇毒妇,想着蘀她顶罪!
  想起可怜的妹妹,萧大人真是悲痛万分!在场之人都很伤心,低头抹泪不已。
  但是想到如果此时给冯家二老定罪,那冯辉昌一生也就毁了,罪人之后是不能做官的,连坐在这个时代是常见的。
  所以,萧大人提出让冯辉昌与冯家脱离关系,这样,冯辉昌就不会受影响了。
  海建峰急忙回了县衙,下了监牢,将利害对冯家二老进行了仔细分析。
  冯家二老听了海建峰的话,沉吟半晌,没有言语。
  当初,他们听了萧玉寰编造的所谓预言,相信冯辉昌将来是个有福之人,所以张氏将冯辉昌好好地养大。
  为了让他相信张氏是亲身母亲,还搬了家,让小青送去做妾,与所以冯家亲戚和原来邻居从来不来往。
  所有这些都是想等着将来冯辉昌大福大贵之后,不会忘了他们二人。
  结果,现在他们已经确定了罪行,死刑是不可避免的了,可此时却要二人与冯辉昌脱离关系,不再是父子母子关系,他们二人感觉真是天地之间的差别。
  张氏哈哈大笑着说道:“这个小兔崽子,我辛辛苦苦将他养大,本想着借个光享个福,结果现在我要死了,他却要去享福?真是岂有此理,我偏不同意,我不同意啊!”
  冯父看着张氏此时的嘴脸,心里头一次涌起了厌恶,这么多年,自己怎么就没有感觉她这么狠毒这么自私呢!
  此时到底是自己与儿子的血缘战胜了他对张氏的感情,最后向海建峰点点头,道:“我同意!”
  张氏听见冯父说出此话,气得大骂:“你个没良心的,我为了能与你在一起,才会去害了人,而且害了两个人。如若知道你是个没良心的,我也不会这么用心!我这是何苦呢!哈哈哈哈…。”
  张氏此时竟然有了疯癫之意。
  


☆、第一百零七章温馨往事求粉

  在冯辉昌一周之后回到家的时候,萧大人已经带着小青、张强娘俩以及自己的三个儿子回了京城。
  冯辉昌进了家门,冯辉明以及王氏正在地里,没有在家。
  家里只有小张氏、小翠和增柔三人。
  冯辉昌不见冯家二老,就问小张氏,小张氏哭丧着脸道:“爹和娘被抓到县衙去了,说是…说是…”
  小张氏说着话,想起姑母所杀之人乃是相公的亲生母亲,便不知该如何说了,只是眨巴着眼睛、嘴巴张了张说不话来。
  冯辉昌一听就明白了,那件事情出头了。
  二话不说,冯辉昌急忙赶往凤来镇,因为兴湖县县衙就在凤来镇上。
  了解了案件的始末,冯辉昌是欲哭无泪。自己也是心里有数的,不过没有证据,可这个张氏真是愚蠢,偏偏给众人送来了证据。
  罢了,一切都有命数。
  冯辉昌买了酒菜,给监牢的守卫的些银钱,下到大牢看望了冯父。
  冯父看着这个大儿子,老泪流满了脸颊,颤抖着双手握住儿子的手道:“儿啊,为父对不住你啊!现在能为你做的就是将你们三个分了家,田产都给你们三个分了。以后你就当做没有我这个父亲吧!”
  冯辉昌呜呜地哭着,他已经没有亲生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