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阿紫,你只惦记别人,却从来不肯善待自己。你这样让我怎么放心得下?”蒙恬不放心的睨着她,半晌,他轻声道,“阿紫,你和王上这一年的关系大家都看在眼底,心里都为你着急。虽然王上脾气变得有些古怪,但是他心里依然只有你一个人,你何必这样苦着自己呢?”
提起秦王,孟姜女心里一动,道:“蒙恬,你也觉得王上变了不少,是吗?我一直以为是自己一个人的错觉。”
“呵呵,”蒙恬笑道:“阿紫,自从当年你离宫出走以后,王上去往南山修道回来以后,就变得有些异常,这是众人都知道的事情。”
提起南山,孟姜女才想起自己一直未成行的南山之旅,看来真的走一遭了。
见她沉默不语,蒙恬柔声道:“阿紫在想什么?”
“蒙恬,当年王上去南山闭关修道,都有谁跟着去了?”孟姜女抬起头来看向他,这件事一直闷在她心里,从来没有找人问过。
蒙恬摇了摇头,蹙眉道:“当初闭关的事情,群臣们都反对。但是王上当时一心求道,谁人的话也听不进去。我至今仍然记得当初我和蒙毅进宫来阻拦他时,王上说过的一段话,他道,‘朕一直以为,真正的男子就应该轻女色而重天下,所以这么多年来,朕心里只有大秦的江山社稷,虽然有后宫佳丽无数,却从来没有为哪一个女子而乱了心魄。但是当朕突然失去了神女阿紫,这才明白,原来思念一个人是如此的痛苦。没有了她,仿佛一切都已经变得无关紧要。朕当初许诺过她,一定要让她恢复仙术,虽然她已经离开朕,但是朕相信她总有一天会回来的。朕要练成仙术,这才能一直等下去,直到她回来……”看见双目泛红的孟姜女,蒙恬突然打住了话题。
卷三 第七卷 第一九六章 南山探疑(1)
第七卷 第一九六章 南山探疑(1)
孟姜女心头一阵酸楚,当初他下令将自己逼出齐国,这才有了后来的一切。论起来他所做的一切的确很让人生气,但是,他对自己的好,自己却是切切实实的感受到了,难道这还不足以抵消他的过错吗?
蒙恬睨着她伤感的样子一阵心疼:“阿紫……”
孟姜女摇了摇头,压住心底的伤感。她突然想起鬼谷子的话,于是道:“蒙恬,你这一去只怕三年五载不能回来。自己在外面一切当心,王上现在脾气暴戾,他无论发出什么圣旨,你都务必回来求证再执行,切记!”
“嗯?”蒙恬一愣,一双目光炯炯的盯着孟姜女:“阿紫此言是何意思?”
孟姜女抬眼望了望外面,然后冲怜儿颔首示意。机灵的怜儿径直走出去把风。
孟姜女这才看向蒙恬道:“蒙恬,你知道吗?念儿完全是为了救风儿才被人杀死的,可是风儿仍然没有逃过毒手,最终还是被人下了毒,这一切说明什么?”
蒙恬蹙眉道:“阿紫,你的意思。是说,这是一个蓄谋已久的阴谋吗?”
“是的!”孟姜女点了点头。
蒙恬震惊不已:“谁有这麽大胆子,。竟然敢蓄谋杀害当朝公子?”
“这一点我也不知道,”孟姜女摇。了摇头,“现在只盼着蒙毅和范梁能早一些将那个幕后主凶揪出来,一切就会真相大白。但是此人做事滴水不漏,想要将他们查出来谈何容易?”
她抬眼看向蒙恬:“蒙恬,我之所以告诉你这些,就是。想要你明白,朝廷里现在有一股隐蔽的势力正对大秦的江山虎视眈眈,所以你一定要好好保重自己……”
“阿紫,”蒙恬打断她的话,“你太多虑了。虽然王上现在。脾气有些古怪,但是他行事一向果断,想当年才刚即位的王上,就设计平定了嫪毐雍城叛乱,然后免去吕不韦相国职位,幽禁赵太后,这样的胆量和睿智,当今天下有谁敢与之相比。而且他现在更是变得有些乖戾,谁敢蓄谋造反,难道不怕王上灭他九族吗?”
孟姜女蹙眉道:“这正是让人想不通的地方,究竟。是何人如此大胆?明明知道是以卵击石,却还敢与之抗争?”
蒙恬沉思了半。晌,摇头道:“朝中所有的大臣我都了解,虽然大臣众多,但是手握实权的只有几个,除了我和蒙毅,剩下的就是王贲将军和李斯丞相。朝中现在一共有三股兵力。一是各地的兵力,那是需要王上的玉玺和兵符才能调动的,剩下的就是王将军手下的虎贲军和我的蒙将军。蒙毅和李斯在朝中虽然官居高位,但是他们若没有王上的玉玺,就不能调动兵士,剩下的就只有我和王贲将军了,难道会是王贲……”他没有说完,自己已经先摇了摇头,“不可能是他,王贲将军可是几代忠良,一直对大秦忠心耿耿,又怎么会有蓄谋造反之心?”
“算了,蒙恬,这一切你就不要担心了,朝中还有蒙毅和范梁他们呢,你只要记住我的话就是了。”
蒙恬看向她,殷殷嘱咐道:“嗯,阿紫也一定要好好保重自己。”
对上他关切的目光,孟姜女心中一暖,脑子里突然想起扶苏来:“对了,扶苏时候回来?他现在已经离开咸阳城两年了吧?”
“哦,那天岭南屠雎将军快马来报,说是我军虽然军力强大,却遭到了南越和西瓯的顽强抵抗。越人因为对地形颇为熟悉,而且我军并不习惯在密林中作战,因而伤亡严重。那么复杂的形式,我真担心年幼的大公子。”
提起扶苏,蒙恬充满担心和心疼,对秦王的举动也甚是不解:“阿紫,你说王上一直对大公子疼爱有加,这一次也不知是怎么了,偏偏这一次对他竟是如此严厉苛刻,想那岭南本是南蛮之地,气候更是潮湿,大公子虽然并不骄纵,但是一直在皇宫里长大,何曾受过这种苦,却被王上派去那儿,而且一去就是两年,真担心大公子能不能经受得住?”
孟姜女深深地看向他道:“蒙恬,这一点我也不能理解。而且,扶苏一直还不知道念儿已经不在了,等他回来那一天,真怕他不能接受这个事实。”
“是啊!以大公子的性格,恐怕又是一场混乱。”蒙恬点了点头,无奈的道:“算了,阿紫,别的你都不要担心,你只要照顾好自己,我就放心了。”
————————————…
八月的天气暑热难耐!
孟姜女坐在窗前,陷入了沉思。
所有的一切事情都是在自己离开皇宫以后才发生的。不!确切的说,应该是在秦王脾气改变以后才发生的这一切。如果想要查明这所有的一切,也许只能从根源上面追究了。因为王上是从南山修道之后开始变化,也许去弄清楚当年的事情是一条很好的线索。
但是上一次去让念儿丧了性命,这一次自己要怎么去?
随着一阵脚步声进来,一个低沉的声音响起来:“阿紫,想什么呢?“”
“王上,”孟姜女不用回头,也知道是秦王来了,她站起身来,“王上怎么今日有空来此?”
“我想阿紫了,所以过来看看你。”秦王拥着她向榻边走去,在榻边坐下来。
他注视着孟姜女忧郁的神色,不禁蹙紧了浓眉,“阿紫,你又在想风儿了吗?总这样下去,你的身体怎么吃得消?过去的事情都已经过去了,咱们且不要再去想他。”他伏在孟姜女的耳边,温热的气息里是浓浓的暧昧,“阿紫,等你身体好了,咱们再要孩子,好不好?”
孟姜女心中一荡,抬起眼来对上秦王热切的目光,只见秦王那双幽深的瞳眸越来越近,像是一泓足以溺死人的湖水,她犹在怔忪,他的手指轻轻地抚上她的唇瓣,嘴里柔柔的喃道:“阿紫,阿紫……”
还没等她反应过来,他温热的唇已经贴了上来,宛如一阵清风拂面,她浑身的毛孔都舒展开来,在叫嚣着吸纳他穿透过来的男子气息……但是,她身子一僵,这种气息里没有她熟悉的那种香气……
“不……”她喃着,本能的别过脸去。
觉出她的拒绝,秦王有些难堪的僵在那里。
孟姜女回过脸来,愧疚的道:“王上,对不起……”
秦王无奈的摇了摇头,却没有说话,只是将她 紧紧地拥在怀里。
虽然他改变了许多,虽然他让她感到异常陌生,但是他依然是那样的温柔和体贴,从来也不强难与她!这让她稍稍感到心安!
她柔顺的偎在他怀里,两个人就这样默默地依偎在一起。
“唉……”秦王的下巴在她柔顺的头发上不停的摩挲,嗅着她幽幽的体香,他嘴里逸出一声叹息,“阿紫,你为什么就不肯接受我?究竟为什么?”
孟姜女摇了摇头,她不知道该说什么,难道告诉他自己觉得他陌生?还是告诉他自己很排斥拥有过别的女人的他?
“阿紫,难道是因为秀妃吗?”秦王抚着她的双肩,将她搂得更紧了一些,“可是她现在已经死了,她现在正在天上陪着咱们的风儿和毓尔呢。让咱们重新开始好吗?”
提到风儿,孟姜女心中一悸,她突然有了主意。至于王上后面说什么,她根本就没有听进去。
“王上,”她抬起头来,“再过两天就是秀妃的五七了,我想为她做一番道场,一是为她超度,二是请她在天上帮我照顾风儿。还请王上答应阿紫这个要求。”
秦王闻言点了点头:“怪不得秀妃在世的时候,一直说阿紫是她命中的贵人,果然如此!好,我答应你,明日我就传旨,宣道士进宫做道场!”
“不!”孟姜女连忙道,“王上,做道场的话,是会引来鬼神的,这几年皇宫里的事情接二连三,如果招来些个不干不净的东西,那这后宫只怕是永无宁日了。”孟姜女睨着他有些动摇的神色,又道,“更何况杀害风儿和毓尔的凶手一直没有揪出来,如果办道场的话,不知那厮又要做出什么举动来,人多嘈杂,只怕是防不胜防!”
那个凶手一直是秦王的一块心病,闻言,他沉吟了一会儿道:“阿紫言之有理,那以阿紫只见如何是好?”
“当然是去到咸阳城里最大的道观里做道场做好!”孟姜女故意沉吟道,“却不知道咸阳城里最大的道观是哪儿?”
“当然是南山道观!”秦王脱口而出。说完以后,一丝懊悔在他眼底一闪而过。
“南山道观?”孟姜女心中暗喜,却是不动声色的道,“好!就在南山道观给她做道场好了。王上以为如何?”
秦王了张嘴,道:“好吧!等我宣赵高去安排一切。”
“赵高?好吧!”孟姜女看着他复杂的面色,点了点头。
太阳初升,灿烂的阳光铺洒下来,一切都明媚如画。
在去往南山的路上,马蹄声响起,尘土飞扬,只见旌旗招展,一列御林军在蒙毅和王贲的率领下,护着龙撵向山上逶迤而去。
到了道观外面,队伍停了下来。
秦王跳下龙撵,然后回身将孟姜女抱下车来。
无心道长早就恭候在山门外,看见秦王,他连忙领着道观里的一干道士跪下来:“恭迎王上和娘娘!”
“免礼罢!”秦王一拂宽袖,无心道长站起身来。
秦王深深地看着他,道:“无心道长,一切都安排好了吗?”
无心道长身形极轻微的一颤,道:“回禀王上,所有的一切都已安排妥当,只等娘娘来到,就好开场!”
“哦,”秦王舒了一口气,满意的点了点头,“那就好,前面带路!”
无心道长前面带路,秦王迈着稳健的步伐跟了上去,不知道为什么,一路上对她细致入微的秦王这一刻好像是忘记她一般,急匆匆的随着无心道长进山门去了。
本是寻常的两句话,孟姜女却感觉透着无尽的玄机一般,她怔怔的望着二人的背影有些失神,脚下不禁一滑,几乎跌倒。
旁边伸过来一只手臂,将她稳稳扶着,孟姜女抬起头来,竟是身材魁梧的王贲将军
王贲扶起她来即可撒手,目不斜视的道:“娘娘,小心看路!”
孟姜女虽然来了七八年,但是对于这个和秦王年纪不相上下的王贲还真没怎么接触过,只知道他是一个不苟言笑的大将军,为人十分严厉。现在见他面色冷峻的说话,她不禁愣了一愣,道:“唔……谢谢……”
谁知本是板着脸的王贲闻言,脸上竟然浮上一抹红色。他干咳了两声,掩饰着不自然的神情。转身追随王上进了山门。睨着他的背影,孟姜女忍不住扬起了嘴角,也随着跟了上去。
“阿紫,”蒙毅从后面追了上来,到她身边近乎耳语道,“阿紫放心,一切都已安排妥当。”
孟姜女微微点了点头,转身疾步走进了道观。
因为赵高提前打了招呼,所以道观里早在两天前就已经封闭了山门。
大殿正中的神龛上分别供奉着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的三清至尊神像,灿烂的阳光斜射进来,照在神像上面,散发着淡淡的光芒,香案上烟雾缭绕。在这里没有尘世的喧嚣,一切都显得那么静谧,
孟姜女走进来的时候,秦王正负手站在神像面前。听见她的脚步声,他回过脸来,笑道:“阿紫,咱们先且给天尊们上一炷香再去道场吧。”
“好!”孟姜女点了点了头。
秦王手执三炷香,在神案前跪了下来。但见他神色凝重的看向天尊。半晌,他极为虔诚的拜了下去。
睨着跪拜下去的秦王,孟姜女想起当初在家庙里他面对列祖列宗的话语。心底某一个僵硬的角落在慢慢软化,鼻子竟然感觉有一丝酸意。她连忙收摄心魄,心里暗忖:“但不知他现在会祷告什么?”
秦王又恭恭敬敬的磕了三个头,这才站起身来。
孟姜女点燃三炷香,跪在蒲团上面,恭恭敬敬的向天尊跪拜下去,嘴里默默祷告:“祈求神灵保佑风儿在蓬莱岛健康平安,祈求自己这一次的南山之行能寻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礼毕,秦王和王贲蒙毅他们在偏殿里喝茶,而孟姜女在无心道长的带领下向道场走去。孟姜女见他并不往后院去,不禁纳闷的道:“道长,道场为何不设在第三重院子里?”
无心道长脸色一变,他有些紧张的看向孟姜女,喃喃道:“神女娘娘是怎么知道第三重院子的?”
“嗯?道长难道忘记了当年那个卢生方士寻求仙药的事情?”孟姜女纳闷的看向他,王上在这座道观里失忆,难道无心道长也失忆了不成?
“哦,瞧贫道这记性!”无心道长稳了稳心神,道:“回禀神女娘娘,一般的道场都是在前面道场里做,后面那是王上专用道场,一般的人是不能进去的。”,
孟姜女早就知道那座庭院有特别的地方,但是难道只是王上御用这么简单吗?她摇了摇头,这种说话并不能说服她!她摇了摇头,还带要说什么,只听无心道长道:“回禀娘娘,咱们已经来到道场。娘娘请进!”
只见大殿最里面安放着女娲娘娘的塑像,塑像前面的香案上,安放着各色贡祭品。香案前面摆放着一个大蒲团。大殿的两边分别盘腿坐着十个道士,正安静的看着她。。
无心道长将孟姜女引到蒲团前,等孟姜女跪下上完香,那些道长开始诵起经来。,而他们手下也没有闲着,那些磬儿、钹儿、铙儿,夹杂着道士们的诵经声音一齐响起来。
刚开始孟姜女还能忍受,谁知时间一长,这声音却把她闹得头昏脑胀,好不难受!
但是,今日可不比往常,今日还有大事要办,她必须忍耐!
秦王和蒙毅他们在偏殿里,正在叙谈。忽然,范梁急匆匆的走进偏殿。
秦王一愣,道:“范爱卿,昨日朕听说你正查那个案子,忙得很,怎么现在竟然跑到这里来了?”
“回禀王上,”范梁躬身道,“微臣查案子,却查到皇宫里面,但是皇宫本属禁地……”
秦王宽袖一拂,打断他的话道:“范爱卿,朕不是早就传下圣旨,让范爱卿尽管放开手去搜查,无论是谁,都不要有所顾忌!哪怕是天皇老子,朕也一定要将他揪出来!”
“赵高。你去……”秦王回眸吩咐赵高,但是在看见他苍白的脸色和满头大汗时,他打住话头,纳闷的道,“赵高,你怎么了?是不是中暑了?”
“不……呃……嗯……也许是……”赵高支支吾吾的不知所云。但是脸上的神色却是有几分惶恐。
秦王若有所思的看了他一眼,然后道:“赵府令,你去将朕的笔墨取来,朕要给范爱卿版一道圣旨。好让他安心查案!”
范梁和蒙毅相视了一眼,道:“微臣今日来此,并不是说皇宫里的事情,早上,微臣在街上,听见老百姓们议论纷纷,说是在离此八里地的另一座道观里出现了一件怪事。所以微臣就去往那座道观了。”
卷三 第七卷 第一九七章 南山探疑(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