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将门女的秀色田园+番外 作者:青青杨柳岸(潇湘vip2015-04-22完结)-第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屠夫依然目视前方,“既然是你们公子交待的,你可要尽心办。”
    年轻的骑士一脸狐疑地看着张屠夫,“你没骗我?”他跑出十里地,只遇到这一行人似乎是要举府回乡的。
    张屠夫:……
    年轻的骑士不自觉地嘀咕起来,“奇怪,正午出城的车马本就少,如今入目所及处只有你们这队人有马、有车、有随从,怎么可能不是?难道我要去城门口等人不成?”
    马车里,静静地听外边动静的青舒抿唇而笑。没想到,看似凶神恶煞、又沉默寡言的张屠夫,居然爱耍老实人。
    年轻的骑士一脸纠结地让坐骑停下,看着青舒所坐的马车越过他,看着满载物品的马车、牛车越过他,再看着挑担子、背背篓的人越过他。突然,他啊地一声,指着独臂的蔡铁牛,“你们就是古府的,可恶,居然敢骗我。前边赶车的,你给我停下。”说着,催马去追最前头赶车的张屠夫,嘴里还嚷嚷着,“可恶,只注意着脸上带疤的,倒是忽略了独臂的。”显然,在他出发前有人告诉了他这两样特征,让他好认人。
    张屠夫仍然保持着他的天字一号表情,就是没有表情,理都不理在耳边叫嚣的年轻人。
    年轻骑士又喊了句可恶,一脸懊恼地催马越过他们,赶着去给前方等待的人送信儿。
    张屠夫见他气急败坏地飞驰而去,咧嘴一笑,嘀咕了一句“傻小子”。
    小娟贴近青舒的耳朵,声音压的低低的,“小姐,张大真坏。”张屠夫没有正经的名字,大家有叫他张大的,也有叫他张屠夫的。
    青舒不置可否的笑笑,“数完了,一共多少?”
    小娟盖上匣子,扳着指头嘀嘀咕咕的,最后抬头回道:“九十八吊钱,和,和八十六个铜板。”
    青舒曲起手指敲她的头一记,“不对,重数。”
    小娟一脸懊恼地抓抓头上的双丫髻,“小姐,是奴婢串错了,还是串好的数差了?”
    青舒也不为难她,“串好的数差了,重来。”她心里明白,小娟是听外边的动静,分了心,才数错的。
    又数了两遍,这两遍的数相同,小娟这才敢报数,“一百吊钱,七吊钱,八十六个铜板。”经过青舒有意培训,只会数从一到十的小娟,现在能从一数到一百了,但一百以上她还是不会。因此,她习惯于数到一百,再另开头从一数起来。一百零七吊钱,自然就被她分开说成了这样。
    一队人前行十里地,终于和一早城门开启时便出城的人汇合。
    古青阳早早地站在路边等了,张屠夫刚靠边停好马车,古青阳便叫着姐姐跑上来。
    青舒一边踩着马凳下来,一边笑道:“慢点,别摔了。”
    青舒脚一落地,青阳便扑上来抱住她的手臂,“姐姐,你好慢。”
    青舒揉他的头,“遇到讨厌的人,耽误了出发的时间。害小阳担心,姐姐道歉。”
    苏妈妈上前来,“小姐,您可下到了。再不到,少爷都要掉头回去接您了。”
    听了这话,青舒笑眯了眼,“夫人还好吧?”
    苏妈妈笑呵呵的,“夫人不时看看沿路风景,面有喜色,很是精神。”
    青舒笑笑,“那就好。”
    坐在马背上的周伯彦,停在不远处,看着青舒姐弟脸上的笑容,收回视线,淡淡地下令,“出发。”
    长长的、载满货物的二十几辆马车,随着他一声令下,车夫的吆喝声起,马车前行,继续赶路。
    听闻动静,青舒望了过去,面带疑色,“那是?”
    青阳却挥着小手喊,“彦哥哥,我们会赶上去的。”
    马背上的周伯彦回头,挥了一下手,马上转过身去。
    青舒的脸上一僵,“小阳,你刚才说什么?什么叫我们会赶上去?”
    青阳一脸喜色地答:“姐姐,好巧,彦哥哥可以陪我们走一半的路哦。”
    这个答案,轰得青舒一脸呆滞。
    蔡铁牛等人跟着青舒后出发,顶着正午的太阳行了二十来里路,又饿又渴,需要休整。这些事,倒不用青舒操心,许三娘、许五娘、小鱼及另两个妇人一起,正给张屠夫他们发烙饼。马车上有出发前装满水的水袋,谁渴谁可以取下来喝水。
    吴榔头和李大郎站在五六步开外,行了礼,吴榔头说:“小姐,小的有东西交给小姐。”
    青舒拉着青阳的手,“嗯。”
    吴榔头将捧在手里的一个小匣子往前一递,小娟上前接了。
    李大郎跟着递出一把钥匙,小娟也接了。
    吴榔头说道:“大庄子的事情很顺利,佃户都见过了新管家,没人闹事。匣子里是大庄子上近两个月卖菜、卖新麦子得的银钱,还有账本。”
    这下盘缠更充足了,青舒很是开心,“做的好。管家过两日才能赶上来,管家到前,你多费些心,担起责任来。”
    吴榔头应声,和李大郎退下了。
    大家休息过了,稍作调整,再次出发。
    古叶氏带着苏妈妈和丁家妹乘坐一辆车,车夫是李大郎,不变。
    青阳拉了青舒过去坐一辆,带上小娟和小鱼。车夫是张屠夫,他旁边坐了古元宝。
    许三娘带着小丫、许五娘带着麦子,转去坐了青舒出城时乘坐的马车。因为空间够,还让坐板车的老人、妇人及孩子六个人也坐了进去。挤是挤点,但总比晒太阳强。车夫是蔡铁牛,他旁边坐了吴小山。
    这么一来,板车上有了空位,吴榔头便将徒步行走的壮丁们分成几组,让他们轮番坐到板车上,歇歇脚。
    夕阳西下,他们到达了离京后的第一个县城。县城不大,但也很是富庶繁华。青阳说,他的彦哥哥答应帮他在这个县城找一家既便宜、又干净的客栈。因此,进了县城,他便探出小脸左右张望,寻找他的彦哥哥派出来的人。
    青舒吃味起来,把他探出去的小脑袋揪回车帘后,“彦哥哥、彦哥哥的,你和他很熟吗?客栈咱们自己会找,干嘛麻烦人家?”
    青阳一脸迷茫,“姐姐,不可以麻烦彦哥哥吗?可是,可是彦哥哥说,小阳有事的时候,一定要找彦哥哥帮忙的。”
    青舒愣了,“他……什么时候跟你这么说的?”这个周伯彦,怎么回事?没听说周府和她爹有过什么交情啊!
    青阳咧嘴一笑,“陪小阳等姐姐的时候。彦哥哥说,小阳一定要听姐姐的话,要等姐姐,千万不能回去找姐姐,让姐姐分心。还说,姐姐最疼小阳,姐姐一定会来找小阳,不会丢下小阳。”
    有那样清冷的眼,又常常给人疏离感的周伯彦会说这样的话?太奇怪了,简直无法想像。青舒如此想的时候,也没忽略这段安慰之语中透出的信息,她轻轻握住弟弟的手,“小阳,那时候,你很怕姐姐丢下你,不来找你吗?”原来,她的弟弟非常缺乏安全感。
    青阳的小脸一红,小小声反驳,“才,才没有。”
    一旁的小鱼笑了,“小姐,您不知道,一早出了城门,少爷就想掉头回去找您,奴婢劝了几句才放弃。到了庄子上,少爷又不停地催吴管事快点办事,说谁不听话就打,不能耽误他到约定地点等小姐的大事。”
    青阳不乐意,拿眼睛瞪小鱼,“不许说,不许说。”
    青舒噗哧一声笑了。
    小鱼倒是听话,不说了。
    这时候吴管事吴榔头跟在车外禀报起来,“小姐、少爷,彦公子派人来传话,说有一家不错的小客栈,干净、安全,整个包下来价格公道,正够咱们一行人住下。若是同意,这就带路。”
    青阳一脸期待地看向青舒。
    青舒曾问古强,周伯彦对古府而言是怎样的存在。古强回答说,彦公子对古府而言无半点恶意。其他的,不肯多说一句。如今看着弟弟脸上的期待,既是无恶意,那便罢,“你看着安排吧!”这就是同意的意思。
    青阳欢喜,吴榔头自然要请彦公子派来的人带路。
    一行人,包下了彦公子推荐的小客栈住下。在客栈厨房准备他们一行人的吃食时,青阳坐不住,指挥小鱼包了红枣、瓜子和点心,颠儿颠儿地感谢周伯彦去了。
    青舒这才知道,他们下榻的小客栈正前方,是这个县城中最有档次的客栈,彦公子带着他的商队正住在这里。青舒忍不住磨牙。看看,这就是富人与穷人的区别。人家住的县城里最有档次、最贵的客栈,还要吃最好、最贵的东西。而她古青舒,只能带着她的人,住进县城最普通的客栈,吃着最普通的饭菜。人比人,果然气死人。
    用过饭食,直到熄灯躺下,青舒还在无限怨念中。
    天光微亮,吴榔头带着男人们起床洗漱,客栈厨房的烟囱里冒出青烟。他们要赶早赶路,正午太阳最烈的时候要停下休息,午后继续赶路,天黑前找到下一个落脚地。
    古时候的晚间没什么娱乐活动,人们自然是早早上床睡觉的,早起变得理所当然。因此,在现代一到周末便时不时懒床的青舒,也习惯了早起,不过,还是比下人起的晚。
    吃过简单早饭,一行人整理了行装,再次出发。巧的是,彦公子的商队也要出发,吴榔头便让出了前边的位置给彦公子的商队,他们一行人跟在了商队后头。
    坐马车远行,其实是件很无聊的事情。但你要想,对徒步行走的人而言,能够坐马车的该是多么的幸福。
    无聊之极的青舒,开始带着女人、孩子嗑瓜子。男人们大多是不嗑的,有一两个是嗑的,但他们又担心嗑了会口渴,影响行程,便也作罢。于是,走路的埋头走路,坐马车的女人们,再加坐在车夫旁边无聊的紧的元宝和吴小山也加入了女人的行列,一路悠哉地嗑着瓜子。
    太阳越升越高,就快到午时了,前头的彦公子让人传话,大家下了官道,可以到达左边的树林里歇脚。
    ------题外话------
    感谢以下亲:
    【咫尺天涯不负海涵】 投了1票(4热度)
    【咫尺天涯不负海涵】 投了1票(4热度)
    【lawrencelo】1票
    【okkitty】1票
    【咫尺天涯不负海涵】1票
    【helenelhy】1票
    【mashunan】3票
    【996561972】2钻石
    【15108328386】2票
    【xiaofei52168】1票
    【564851910】1票
    【hansuying】1票
    【下雨清秋】1票
    【受伤的无语】2钻石
    【luciferkj】1票
    【耿直】1票
    【资中紫薰依】1票
    【资中紫薰依】
    【jhbchj】1票
    【qquser6192547】1票

  ☆、No。62路雨

树林里,周伯彦的商队在左边,青舒的队伍在右边。周伯彦的商队在啃干粮,喂马饮马;青舒的队伍有架起锅灶的,有拣干树枝的,有去溪边打水的,有淘米的,有喂马饮牛的……忙的不亦乐乎。
    噼里啪啦的,火生了起来,大铁锅里倒了大半锅水。许三娘将淘洗过的三碗白米、一碗红小豆下到锅中,盖上盖子,蹲在一旁不时往锅下添柴。小丫站在许三娘身侧,拿着一把扇子不停给许三娘扇风,引得许三娘眉开笑眼的。
    青舒和许五娘凑到一起,守着一碗红枣,正在去核儿。
    元宝和吴小山抱回捡拾的干树枝放下,继续捡去了。
    小鱼小娟和另两个妇人也没闲着,她们准备着四十多口人的碗筷和早晨从落脚的客栈买的一百个杂粮面馍馍。
    徒步赶路的壮丁们坐在树荫下休息纳凉。
    不多时,锅中水翻滚开来,许三娘揭开锅盖,拿大勺子搅了搅,盖好,继续添柴,片刻后,将淘洗好的两碗黄米(即小米)也下到锅中,还有许五娘递过来的去核儿的一碗红枣,再继续添火。
    林间很快弥漫起粥的香味儿,惹得饥肠辘辘的男人们的肚子叫的更欢。
    商队那边的人也不时探头往他们这边看,心里都在想:又不是行军打仗,出门竟然还带着锅碗,还要煮东西吃,不解。不过,不就煮的米粥么,闻着怎么这么香!
    这时候,许三娘已经撤了火,揭了锅盖凉有片刻,便用白瓷碗盛出四碗稠稀刚刚好的粥,让丁家妹、小鱼和小娟端走。之后她拿着大勺子吆喝,“苏妈妈,吴管事,让大家拿了各自的碗过来盛粥。”
    很快的,男人们一人手里端了个粗瓷大碗过来,排队打粥。打好的端回去,蹲在树荫下,一手粥一手杂粮面馍馍地吃起来。
    女人们是最后盛的,她们首先要保证男人们每人得一碗,有剩的她们分着吃,不剩就只啃杂粮面馍馍。最后许三娘给平分了锅里剩的,还好,女人孩子各自盛到了半碗。
    要问许三娘为什么给三个主子盛四碗出来,因为少爷说了,要端一碗给他的彦哥哥吃。
    周伯彦看着自己的随从从古元宝手中接过的颜色古怪的粥,不耻下问,“用什么煮的?”
    青阳挺了挺小胸脯,“白米、黄米、豆子和红枣,姐姐说,粥要变着花样煮,吃了对身体好。”
    周伯彦淡淡地一笑,“快点回去吃,吃完好赶路。”
    青阳答应一声,迅速将抓在手心里的一样东西塞进周伯彦手里,掉头跑的时候声音清脆地说是好吃的肉干儿。
    周伯彦低头看手中之物,成人手指长的条状物,颜色深红偏黑,很硬。他不紧不慢地放到嘴边咬一口,挑眉,不太好咬。
    只见跑走的青阳又跑了回来,手里捏着一根所谓的肉干,“哥哥,要这样吃,顺着肉茬儿一点一点咬下来。”他比划着,又觉得自己说不清楚,便吃给他的彦哥哥看。
    周伯彦失笑,学着他的样子咬下细细的肉丝。
    青阳安心了,又掉头跑走了。
    周伯彦倒是耐心,不紧不慢地将一根肉干细嚼慢咽地吃净,不理会站在身侧吞口水的某人,拿起手边的帕子擦掉手上沾的少许油,这才端起碗,拿起粥碗中放好的勺子,好奇地搅了搅。
    旁过凑过来一张年轻稚气的脸,“公子,让小的替您尝尝,坏肚子也是小的,不会让公子遭罪。”他就是昨日骑马跑出去十里迎人的年轻骑士,名叫顾石头。
    周伯彦对凑过来的顾石头视而不见,动作优雅地很快将一碗热粥吃了个干净,最后碗往外一递,“洗干净了,还回去。”
    顾石头接了碗,嘀嘀咕咕地走开。“小气,一口都不给石头剩。古少爷都给下人煮粥吃,公子就知道让人啃干粮,小气……”
    古家这边,用过午饭,大家齐动手,很快将锅碗洗刷干净,装上马车,又将地上的灰烬处理妥当,歇了一刻钟来消食,这才出发。
    四日后的午后,未时与申时之间,风起,带着凉意,天边有乌云飘来,遮住了半个日头。
    吴榔头看了看天色,赶紧叫停,交待女眷呆在车里别动,又吆喝着壮丁们,让他们将身上的背篓和担子往平日里轮流歇脚的板车上摞起来,又从马车上解下出发前准备好的三块儿大油布,忙而不乱地将满载物品的两辆马车与一辆牛车遮严实,四个角系妥当,确保这些家当不淋雨。
    张大、李大郎和蔡铁牛这三个车夫也没闲着,将各自负责的马车的防雨帘放下来。原本左右车壁上的小窗子挂的都是轻纱帘,车厢门的帘子也是轻薄透亮的,如今这几处放下防雨帘,车内立时暗了下来。
    确定稳妥了,吴榔头吆喝一声,“车马跑起来,大家跑起来,前方不过一二里地有村庄,大家要赶在落雨前进村找农家避雨。”
    呼呼啦啦的,一队人马跑了起来。村庄抬眼可见,乌云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吞没着天空的亮色,乡间的路颠簸的厉害,但也是没办法的事情,颠一会儿总比大家淋雨强。
    田间扛着农具奔跑的人也不在少数,吴榔头追上两个汉子,边跑边问,“兄弟,不知你们庄子里谁家院落大、有空余房间?”
    一个二十出头的方脸汉子闻言放慢奔跑的速度,“问这个做什么?”
    吴榔头一指身后,“赶路逢雨,我们一行人想找个地方避雨,看这天色,怕是还要住上一晚。”
    方脸汉子看向身边的另一人,喊了一声山子哥。
    被称为山子哥的,面色黝黑,方正的脸,给人一种磊落直爽的感觉。他回头瞅了一眼二十来个汉子护着几辆车奔跑的样子,“跟我来。”
    终于,在雨点落下前,吴榔头在名为山子的汉子的帮忙下,避雨进一家农家院中。外头的雨点很大,雨下的又急,栓在院中来不及卸车的牛马不安地动着。李大郎盯着牛马,一脸的心疼,最后,居然忍不住迈出门,冲进雨中要卸车。
    吴榔头阻止不及,刚要叫几个人出去帮忙,就见张大等人都要跟出去,他赶紧叫住众人,最后只让张大和另两个身强体壮的出去帮忙。
    站在堂屋门口望雨的山子见了,向外大声吆喝,“东边的茅草棚是空的,里头有木头桩子,牲口牵进去栓上。”又向屋里吆喝,“小草娘,快去煮几碗姜汤。”
    这里是山子的家,院子很大,院墙却很破。正房四间,东西厢房各两间,都是土坯房,很破旧。他爹娘没了,他们兄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