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夫妻本是同林鸟 作者:李好(晋江金牌推荐vip2015-02-09完结)-第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年过年,因为李梨花家里是知府大人家,所以从大年初一,就络绎不绝的来了许多拜年的人,赵水生和李梨花就在府里见了这些人,根本不需要他们出去给人拜年。
    不过办酒席是不能少的,知府大人家的酒席,没有人不想去,但是肯定不是所有人都能上门的。
    能到知府大人家里吃酒的,贵精不贵多。要得了知府大人家的帖子的才能去。
    因为考虑到知府夫人还怀着身孕呢,所以女眷们就没有过来,免得还要麻烦知府夫人,所以只有知府大人与男人们在外院开了几桌,吃了酒,听了戏。
    李梨花也就是在田家开酒席请客的那天,去坐了会儿,然后就回府了,她家离田府也近,也就几
    步路的功夫。
    正月的龙舟赛,李梨花倒是出现了,不过大家都是坐在自家的彩棚里,看着龙舟赛,李梨花是特殊情况,人多了,吵着了也不好,毕竟怀着孩子,大家也都体谅着,没有过来跟去年一样弄得太过热闹。
    从清河回去的路上,还遇到了迎亲的人家。
    据说今年的这一天是很吉庆的,城里的老百姓,有好几家都是这一天办喜事儿的。
    虽然大部分的人都去看龙舟赛了,可是这也不妨碍什么。
    有的甚至是看完了龙舟赛,立马就去喝喜酒去了。
    李梨花让抬轿子的人,遇到了这样迎亲的队伍,就让道。毕竟人生的一个大喜事儿,她还是乐意给对方让道的。
    林州能很快的从恐慌中变成现在这样,也是让人欣慰的。
    老百姓的要求也很低,安居乐业,大概就已经很知足了。
    刚从请河岸边回来,黄太太就过来拜访了,李梨花也没有耽误,请黄太太过来。
    黄太太给李梨花行了礼,笑着说道:“老身的一个小姑子,在正月十五后,要过来省亲,不知道夫人有没有空?”其实黄太太也知道赵夫人是身怀六甲,不方便见人。
    但是她那个小姑子过来了,不和知府夫人见一面,也有些说不过去。
    李梨花说道:“是寿山伯夫人吧。”
    黄太太笑道:“正是。”她一点而也不奇怪为什么赵夫人知道的这么清楚,每个人有每个人打听消息的渠道,知府夫人能得到消息,说明人家消息灵通。
    她提前过来打招呼,也是知道自己那个小姑子有些心高气傲,如果到时候赵夫人没有露面,说不定自家那个小姑子就会心有芥蒂,这对黄家也不是什么好事儿。
    小姑子是寿山伯夫人,正二品,虽然没有什么实权,可是能不得罪人就不得罪人。
    黄太太也不是炫耀的意思,总之,赵大人在这里做官,他们都放心,连海盗来了,都没有出什么事儿,反而被人称赞是有情有义。
    赵大人的官途只能是越来越坦荡,说不得什么时候,就要成为一品大员呢。
    李梨花点点头,说道:“好,到时候我自然回去。”让寿山伯夫人来拜访自己,显然是不现实的。黄太太过来,也算是给自己提了个醒,这个情她领了。
    “那我到时候给夫人下个帖子。”黄太太道。
    黄太太的这个小姑子,嫁到京城寿山伯家已经十来年了。
    这次过来省亲,也是听说了林州这边有些不安生,然后看看娘家人。
    黄太太一听到寿山伯夫人已经到了林州城的消息,就大开中门,带着儿媳妇和孙女们在二门上迎着。
    这么些年没有见着自己的娘家人,寿山伯夫人有些激动,看着大嫂都已经变老了,这心里不是滋味。
    “大嫂,我回来了!”
    黄太太拍拍小姑子的手背,说道:“轻罗,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轻罗是寿山伯夫人的闺名,可见当初这位寿山伯夫人出嫁前,与黄太太这个嫂子的关系很不错。
    一番相认,寿山伯夫人对几个侄女儿都特别好,送的见面礼也是很贵重,而黄家的几个姑娘见到传说中的姑母,也是很激动。
    吃过接风宴,黄太太把寿山伯夫人安排好了,然后把黄大奶奶叫了过去。
    黄太太问道:“不是说,只你姑母带着表姑娘过来吗?怎么还多了两个少年?”
    黄大奶奶说道:“儿媳妇打听了一下,说那两位少年是姑父的世交之子,只是想见识见识林州这边的风景。”
    黄太太摇头,说道:“你那姑母,如果不是对她有好处的事儿,她是不会做的,更何况,是带着两个少年一起过来。这绝对不简单。”
    而且这次还把她那个继子也带过来了。寿山伯夫人是续弦,没有生下儿子,只有一个女儿,平时也说和继子的关系不错,不过继母和继子的关系能不错到哪里去呢?黄太太是不信会亲如母子的。
    黄太太怀疑那两个少年是不是京城哪一个大户人家的公子,说不定比寿山伯府更有权势。
    黄太太眉头一皱,对黄大奶奶说道:“让人拘紧了姑娘们,别被人挑起了什么心思,到时候丢了我们黄家人的脸就不好了!”
    黄大奶奶神色一凝,忙正色说道:“儿媳明白!”
    家里的几个姑娘对于嫁到京城寿山伯府的这个姑母很是推崇,说不得见到这两位少年,就起了不该起的心思,到时候丢脸的可就是他们黄家了。
    寿山伯夫人歇息了一会儿,又去见了自己的大嫂黄太太。
    黄太太也不含糊,直接问道:“不知道你带来的那两个少年,是谁家的?我也好安排住处才是。”
    寿山伯夫人忙道:“嫂子,都怪我,事先没有和你说一下,其实这两个人,是我们在半路上遇到的,和我们家世子是好友,遇到了,听说我们要来林州,所以也起了兴致,就跟这一起过来了。
    我也不瞒嫂子,这两个人的身份,我不能说,嫂子就当和我们家世子一样对待吧。”
    黄太太听了说道:“也好,我就是怕怠慢了人家,到时候你在京城里也不好交代。”
    “我知道嫂子是为我好,没事儿的。”寿山伯夫人说道:“嫂子,我想过几天,请这林州城的官眷们吃酒,就麻烦嫂子了。”
    “这有什么麻烦不麻烦的?那我就按照寻常的请了。”黄太太说道。
    “好,就是这林州的知府不是说换人了吗?不知道能不能请上门来?”寿山伯夫人问道。
    “这个,我去试试吧。”
    黄太太从寿山伯夫人那边回来,总觉得小姑子说话遮遮拦拦的,一点儿也不干脆利索。和以前在闺中一点儿都不像了,难道真的是嫁到了寿山伯府,就已经变得让人认识不了吗?
    黄太太把今天和小姑子的话跟丈夫黄老爷说了,黄老爷听了道:“你在仔细仔细打听,看看她到底过来是什么意思,如果是拿我们黄家作筏子,那这门亲不认也罢。”
    “老爷何出此言?”黄太太震惊了,老爷的脾气很不好啊。
    “那新来的两个少年,肯定是皇室中人,也不知道寿山伯怎么和皇室的人搅合到一起了,皇上登基也没有几年,这是迫不及待的想要站队,还是怎么的?咱们黄家可不能沾惹上这种麻烦。”
    要是皇子,那更是麻烦了,还专门带到他们黄家来,这被人听到了,岂不是说他们黄家有野心?
    黄家之所以能屹立不倒,除了本身的财力,那可是不站队才是主因。
    “老爷,如果小姑真的如此,那我这边是不用讲什么情面的。”其实黄太太觉得,如果真的是皇室中人,恐怕小姑子更害怕的是这边黄家的姑娘和她女儿抢吧。

  ☆、第131章 热情

男人们想的太远,而女人们主要是盯着这内院的一亩三分地;无非是儿女之事。
    小姑子倒是真的多虑了;她之前就已经跟儿媳妇叮嘱了,让黄家的姑娘不要做出丢脸的事儿。
    只是,要给赵夫人送请帖,万一小姑子真的要弄什么事儿;岂不是把赵夫人给得罪了?
    黄太太想了想;还是给赵夫人下了帖子,已经说过的;总不好到时候又反对,那样也太反复了。
    再说在自己眼皮子底下,真要弄什么事儿,也得看看她到底有这个本事没有。
    李梨花见到这位传说中的寿山伯夫人,大概三十来岁的样子,面容,看起来;倒不如传说中的那样;大概是说的越好;倒是现实中见了;却和形象中的不一样吧。
    李梨花给寿山伯夫人见了礼,寿山伯夫人热情的说道:“免礼,免礼,我早就听我嫂子说起赵夫人,如今见了,感觉不像是第一次见面,倒像是在以前都见过一样。”
    李梨花笑了笑,她还真没有和这位寿山伯夫人见过面,以前在京城的时候,这些贵勋家里,除非是关系特别好的,或者是有姻亲关系,能上门拜访,其他的,清贵之家很少和贵勋们来往密切的。
    寿山伯夫人很是热情的跟李梨花聊天,包括京城的人或者事,进而延伸到孩子身上。
    寿山伯夫人只有一个女儿,今年也才十来岁的样子。寿山伯夫人让丫鬟们把她女儿叫了过来,给李梨花见了礼。
    李梨花早已经打听清楚,这位寿山伯夫人是带着自己的女儿回娘家的,所以见面礼早就准备好了。
    “赵夫人怎么没有把您女儿也一起带过来了?小姑娘们在一起,也能多个伴儿。”
    李梨花笑道:“我现在身子不方便,家里总得有个人看着。”
    “哎呀,没想到赵夫人的女儿这么大就开始管家了,以后谁家娶了她,那可是有福气了。”
    李梨花眉头微微一皱,不过什么也没有表现出来,说道:“您夸奖了,夫人的女儿比我家女儿有福气多了。”
    生出来就是寿山伯的女儿,肯定比别人家大部分都有福气。
    寿山伯夫人听了也跟着笑了起来。她女儿自然是个有福气的,以后还会有更大的福气。
    黄太太看着这个小姑子,暗地里眉头不知道皱成什么样了。
    李梨花从黄府回来,这脸上就没有松懈下来。
    田太太也紧赶着过来了,坐下来,还没有喝一口茶,就说道:“我看今天那寿山伯夫人有些不对劲儿。”
    哪里能见着人家的面,第一次,就一直夸人家的女儿的,还没有见过对方的女儿,就说以后谁娶了人家的女儿,是有福气的,夸对方的女儿聪明伶俐,温柔可亲,这都算正常,可是说娶了人家的女儿,怎么着,也觉得有些放肆了吧,该不是这寿山伯夫人知道什么内幕,所以才透露出来的?
    可是楚楚是自己看中的儿媳妇,这半道上被人劫了,那算怎么回事儿?
    他们读书人都是有气节的人,要是因为权势而低头,根本就是软骨头。更何况,田太太觉得这位寿山伯夫人会打楚楚的主意,说不得她自己没有生儿子,于是想把楚楚嫁给她那个继子。
    只是,黄家她有那么多的侄女儿,随便找哪一个,也比楚楚强,那还是跟她有血缘关系的人呢。怎么着也轮不到楚楚一个外人吧。
    那就是这寿山伯夫人在京城里,知道了什么大家不知道的消息,所以才提前过来,又是夸又是赞的。
    李梨花说道:“凭她再怎么不对劲儿,也算计不到我女儿头上去。”
    她的女儿,一个外人,想算计?那就等着瞧好了。
    只是,“现在我们也不能自乱阵脚,一切还没有什么呢,咱们要是急慌慌的,说不定一点儿事也没有,最后反而是自寻烦恼了。”
    田太太点点头,有些话她想说,但是如果自己说,倒是显得急迫了。
    “咱们口头山已经把婚事说了,只是还没有交换信物,不如我们先把信物交换了,你看如何?”李梨花说道。
    田太太自然是肯的,这交换了信物,婚事就是板上钉钉的。那儿媳妇就跑不了了。
    于是两个女人都回家跟丈夫商量,看拿什么信物为好。
    李梨花是想着寿山伯夫人的态度,总觉得对方没有按好心,既然已经和田家说好了,不如大家都吃个定心丸,别人出什么幺蛾子也不怕。
    田家又不是寒门独户,在京城里的人脉也够用,相信也没有人不掂量掂量分量。
    赵水生听了说道:“不如直接把婚事给写下来,这样大家都安稳。”
    “你不是舍不得楚楚吗?”李梨花问道。
    “只是写了婚事,楚楚还是在我们家,只是以前不是怕两个孩子不自在吗?如今既然这样了,孩子们也大了一岁了,写了婚书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了。”
    赵水生那天晚上私底下见了皇帝,说话之余,那位皇帝还问了自己的儿女的情况。
    虽然只是问了一问,可是事情就不怕一万,只怕万一,万一这位皇帝起了什么心思,来个赐婚什么的,那自己的女儿岂不是以后要过的不自在?
    自己是在宫里生活过的,自然知道跟着皇室中人过日子,是多么的危险和不自在。
    就是夫妻之间,也有那么多的不得已。
    想要夫妻恩爱到白头,那简直是奢望,他不希望自己的女儿以后也活的跟她娘前一辈子一样,直接两口子成了生死仇敌,也没有机会像他们这样,还能多活一辈子,化解恩怨。
    他女儿就该过着富足,自由自在的生活,田家正好满足了这个条件,且大家都有这个意思,所以定下来也没有什么不好的。
    要说他是违背了皇帝的意思?笑话,皇帝只是闲聊中问自己的儿女,可是什么都没有说过。
    要说有赐婚的打算?他根本就没有听到风声好不好。
    再说,他们和田家定亲,那是早早就有的意思,可不是因为听到了什么风声,才匆忙定下来的。
    于是两家都和丈夫商量,商量的结果,就是楚楚和田蒙的婚书都已经写好了,双方各执一份,等孩子们到了岁数,就请婚期,然后成亲。
    作为当事人的楚楚和田蒙,自然知道了这个事儿。于是再见面的时候,两个人都有些不自在,因为害羞。不过双方心里都有些窃喜,毕竟对方都是自己熟悉的人,成为夫妻,好像也不是那么让人难受的事儿,反而觉得从心里愉快起来。
    只不过双方家长对他们说了现在他们年纪还小,所以这婚事就没有对外公开,等再过两年,开始走礼了,大家自然就明白了。
    连瑾哥儿和荀哥儿都不知道呢。
    没想到那寿山伯夫人知道李梨花怀着身孕不方便,竟然是自己送上帖子上门拜访了。
    黄大奶奶见这个姑母这么殷勤的,总觉得不对劲儿,可是又打听不出来什么。
    姑母要来赵家拜访,她还得陪着。
    黄大奶奶有些歉意的看了赵夫人,毕竟人家赵夫人现在挺着个大肚子,哪里有精力见客?可是你这个伯夫人来拜访,人家又不好把你拒之门外,要是懂道理的人,早就不会做出这种事儿,可是这位姑母,却一点儿也没有觉得不自在,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放佛自家这位姑母是迫不及待的想要做成什么事儿一样。
    到底是什么事儿呢?黄大奶奶百思不得其解。在看到自家的姑母见到人家的姑娘后,拉着人家姑娘的手,并且强行的要把自己带着的祖母绿翡翠手镯塞给楚楚的时候,黄大奶奶忍不住出声了,“姑母,那东西您不是说是原来你们太夫人送给您的吗,您还是选别的东西给楚楚吧。”
    李梨花也说道:“太贵重了,小孩子也压不住这个颜色,夫人这样,我们哪里受的住?”
    既然黄大奶奶也直接说了出来,寿山伯夫人就不好把那手镯给了楚楚,另外选了一个东西,当成是楚楚的见面礼。
    黄大奶奶回去后,再也忍不住跟自己的婆婆黄太太告状了,“母亲,您不知道,姑母是握着人家赵夫人女儿的手,硬是要把那个祖母绿的手镯给赵夫人的女儿,我记得母亲跟我说过,那祖母绿的手镯是寿山伯夫人才能戴的,姑母这样,把这么贵重的东西给了人家小姑娘,是想干嘛?”
    黄太太也说道:“她难道是想把赵夫人家的女儿许配给寿山伯世子?只是,她能做得了主吗?这事儿,怎么透着那么股不寻常,我得跟老爷好好说说,让老爷去找他那妹子问问,到底过来,是来看我们的,还是来害我们的。”
    既然是来看他们的,怎么还想着利用他们做这些事儿,到时候把对方得罪了,她拍拍屁股走人了,可是他们黄家还得在林州过日子呢。
    要是真的来害他们的,那趁早给我走人,她还不希望这个寿山伯夫人这个空架子夫人呢。

  ☆、第132章 缘由

见到小姑子高兴,是以前的情分;现在要是她首先不顾情分,那也别怪她不客气了!
    于是黄老爷听了也很不爽;他本来不打算理会这个妹子的;毕竟男人和女人;有什么话可说的;可是这事儿已经触及到黄家的利益了;他再不管管;真的让这个妹子在林州做出什么丢人的事儿来?
    “怎么是丢人的事儿呢?我做什么了?”寿山伯夫人不承认自己做了什么事儿了。她对人是热情了一些,可是对方是知府夫人,热情一点儿;也没有坏处不是?
    “你别不承认;你是我黄家出来的;真要做出什么损害黄家利益的事儿,再不说实话;以后每年黄家再有不会给你送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