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爹这几天还一直在念叨着,说王大叔也该来了!”萧云索性拿了双筷子,一根一根地吃着,味道的确不错,半干的小鱼,有嚼头。
姑嫂两人忙了一天,才把炕上的那些小鱼全部都装进泥罐里,又放到锅里蒸出来,包装好,整整齐齐地放在了东间炕上。
看着一炕的带着小红帽的泥罐,林雪漫捶了捶酸痛的腰,松了口气,总算是搞定了!
萧云也只呼太累,一忙完,就匆匆跑回家去了,说明天还要去海边帮大哥二哥清理渔网,她揽下的那些活还没有干完呢!
“明天我跟你一起去海边帮他们清理渔网。”林雪漫在她背后喊道,这小姑子,真是急性子,话没有说完,就跑了!
“好,到时候我来叫你。”萧云已经跑到老屋院子里了,回头应道。
林雪漫匆匆吃了一点饭,又烧了点水,洗漱了一番,才上床歇息。
躺在床上,看着窗外的月色一点一点地洒了进来,她不禁又想起萧成宇,他现在在干什么呢?
是不是顶着寒风,在海边执勤?
那个千礁岛是不是有很多礁石?
虽然他走了才三两天,但是她觉得他好像是走了好久的样子,她轻轻地抚摸着他睡过的地方,这个人其实还是蛮不错的。
又想起那天晚上他问她的话,脸又红了起来,若是他回来,他再提出那样的要求,那自己怕是不能推辞了吧?
她往上拽了拽被子,蒙住发烫的脸,心想,若是有个手机就好了,就能给他打个电话或者是发个短信问问,天呐,自己在想什么呢?这里可是古代,想什么手机……。
老屋虽然也熄了灯,但是萧景之俩口子却失眠了!
“成宇去了好几天,也不知怎么样了!”杨氏翻了个身,轻轻叹道。这个孩子长这么大,几乎都没怎么离开过自己,以前虽然也常常出去,但这次去的地方,有些远,当娘的,不放心。
“那个千礁岛我去过,当地民风淳朴,只要不碰上那些穷凶恶极的海盗,不会有什么事的。”萧景之轻轻地答道,“再说,过几天,他就回来了,不要担心了!”
“这几天,我在海边清理渔网,发现那个赵子良一直在海边转悠,难道他现在是衙门里的人?”杨氏扭头看着他。
“他是卢知县的小舅子嘛!成宇他们不在,就帮着过来看看,上次出了劫船的事情,朝廷都派人下来查了,能不谨慎一些吗?”
“对了,他爹,前几天雪漫的爹找上门来了,把雪漫接到衙门大半天,最后还是成宇去把她接回来的,你说,雪漫的爹是不是瞧不上咱们啊?”
“这事我问过成宇,他说雪漫这个爹压根就不同意这门亲事,一心想让雪漫改嫁来着。”萧景之沉声道,“看来,这亲家不是个好相处的,哪有好好的就让女儿改嫁的道理?”
“就是啊!你说他会不会逼着雪漫跟他回京城啊?”杨氏开始担心起来。若是那样,自家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不会,我打听过了,雪漫那个爹这次是奉命前来调查上次忠义侯在千礁岛附近被海盗袭击一事,你想,他若是要逼着雪漫跟他回京的话,还能放雪漫回来?”
“原来还是个大官啊!”杨氏心里一惊,怪不得架子那么大,请他来家里坐,他都不来。
“大官怎么了?他若是好好跟咱们做亲家,咱们就依理待之,若是他想盛气凌人地想带女儿走,咱们就跟他上衙门打官司。”
俗话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哪有收回去的道理?
看来,这个亲家也不是个通情达理的,当官怎么了?当官也要讲理不是?
“唉!”杨氏闻言,又叹了口气,“若是雪漫执意不肯跟着他爹走,这事也不算个事,毕竟咱也不去攀附人家,咱过咱的日子,他当他的官,只是毕竟是亲家,他若是来了龙潭镇,咱总不能不表态吧?”
她想了想,又道:“咱们聘的是林雪川,娶过来的是林雪漫,你说他爹若是以此为借口,执意不承认这桩亲事怎么办?”
“怎么办?咱是按婚约去娶亲,林家自己私下里把新娘换了,就等于他们家愿意把林雪漫嫁过来,跟咱们又什么关系?咱家没去找他们家理论是咱们不愿多事,他们还有理了?”萧景之沉声道,“这事,你还是不要操心了,再说吧!你这个人,总是操不完的心。”
“我怎么能不操心?眼下,三个儿子是都娶了媳妇了,虽然有时吵吵闹闹的,但咱们也算了了几桩心事了,好歹也算是成人了!可是你这两个女儿都到了出嫁的年龄了,可是你看,一个比一个愁人,你说,我能不操心嘛!”
“女儿好说,等碰到合适了,说嫁就嫁了,不愁!”
“要是像你说的那么轻巧就好了,你们男人总是心宽,好像女人天生都愿意操这心一样。”
“好了好了,快睡吧!慢慢来,哪家过日子不是这样,别想了!”萧景之安慰道。
杨氏轻叹了一声,又想起了什么,问道,“你把大妹买的那枝毛笔转交给许夫子的时候,许夫子是个什么态度?”
“其实,我没有把毛笔给许夫子。”萧景之不紧不慢地说道,“你想,许夫子何等的聪明,你送笔给他,他是接还是不接?这事不能这么办!大妹总归是个孩子,不管什么事怎么能随着她的性子去做?”
“那看来许夫子并不是因为大妹才离开龙潭镇的,那我就放心了。”
“别瞎想了,人家是去参加考试,跟咱们家有什么关系,成天想什么呀你们。”萧景之有些哭笑不得。
正文第六十章 王大海的心思
后晌,林雪漫和萧云来到海边的时候,沙滩上早已经站满了人,大家都站在自家的渔网面前说说笑笑地清理着,很是热闹。
不知是谁说了一句什么笑话,逗得人们哈哈大笑,肆无忌惮的笑声持续了好久,甚至都笑出了泪。
林雪漫听着这些笑声,望着这群依然穿得破破烂烂的村里人,心里竟然有了一些感动,打渔的生活本来就很苦,听说在船上不能随意地说笑,怕惹恼了龙王爷,上了岸,有了些许的空闲,说笑一番,也算是苦中作乐,挺好!
萧成山和萧成海的渔船泊在龙王庙的后面,渔网早已经铺展开来,他们清理得很快,杨氏跟着两人后面,手里还拿着一个木梭,织补着被暗礁划破的网线,手法熟稔,动作流畅。
母子三个不怎么说话,干起活来,配合得很是默契。
沈氏和于氏早已经推着鱼去镇上卖去了,她们还得好一会儿才能回来,做渔夫的女人就是这么辛苦!
这几日,天冷,杨氏不忍心看着老大老二顶着冷风在海边清理渔网,便领着大妹她们来帮忙,毕竟是一家人!
若是家里没有什么事情,林雪漫也会来。
但她不会每天来,每天来的话,老大老二两家怕是会以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若是以后不来了,反而会不高兴,这样偶尔来几次,他们便会觉得她其实是有心帮他们做点理所能及的事情,只是家里的事抽不开身罢了!
这一点,林雪漫心里很清楚,自己现在也不是刚嫁过来的那个小心翼翼的新媳妇了,不管与谁相处,都要拿捏好分寸,凡事欲速则不达。不远不近,不冷不热的人际关系刚刚好。
萧成山和萧成海兄弟两个知道她在家里晒点小鱼卖,便商量着有时间去给她撒上几网,毕竟老三不在家,这样也算是兄弟之间的一点情意吧!
沈氏和于氏知道了,虽然有些不悦,但也就没有说什么,毕竟人家还帮着她们家清理渔网,这点小忙,帮帮就帮帮吧!反正就是顺手的事情。那些小鱼又不值钱!
“三嫂,我三哥抓回来那只小乌龟挺好看的,你喂它什么吃?”萧云拿了一块布子把头包了起来。手脚麻利地清理着挂在网上的海草杂物,她自幼生活在海边,这些活对她来说,跟吃饭睡觉一样的平常。
“我还没有喂过它呢!不过乌龟扛饿,等一会儿回去给它喂个小鱼。不知道它吃不吃!”林雪漫笑了笑,学着她的样子,从冰冷的渔网上取下那些缠在上面的杂物。
“肯定是三哥见你在家里闷,才抓个乌龟给你玩,看我三哥对你多好,以前。他也给我抓过,这次好偏心,娶了媳妇。就忘了妹妹了!”萧云笑笑,她知道这两人关系已经不像以前了,毕竟在同一个屋檐下,低头不见抬头见的,新娘子又这么温柔。不好才怪呢!
“抓个乌龟就是对我好啊!那我把它送你吧!”林雪漫不以为然地说道,顺手从网上拽下一条红色的小虾。放在手里端详了一番,扔到旁边的碗里,接着又把挂在网上的杂物拽下来,扔在沙滩上。
沙滩上,一下子变得凌乱起来。
“那可不行,那是三哥给你抓的,俺可不能没脸没皮地要过来,哈哈!”萧云咯咯地笑了起来。
这时,扛着鱼叉的王大海从她们身边经过,见姑嫂俩人说说笑笑的,嘴角动了动,不声不响地朝前走去。
片刻,又绕回来从她们身边走了一趟,不时地瞥两人一眼。
“这人是不是拉屎找不着地方了,怎么转来转去的。”萧云白了王大海一眼。
“哎呦大妹,你怎么什么话都说。”林雪漫顿时笑弯了腰,这,这是夫子的女儿吗?
人家不就是转了两圈嘛!
正说着,王大海竟然又从两人身边慢慢地路过,冲她们嘿嘿地笑。
林雪漫见他一个劲地盯着萧云看,心想,他不会是看上自家这个小姑子了吧?
“看什么看,没见过清理渔网的?”萧云大声朝他喊道,“再看,信不信我一脚把你踹海里喂鱼去。”
王大海闻言,脸一红,匆匆地走了。
不远处的渔网丛里,传来几声揶揄地笑。
“大海,你小子是不是看上萧家大妹,若是看上了,就找人上门提亲,你他娘的转来转去的,有个毛用?”人群里有男人唯恐天下不乱地大声喊道。
“就是啊!你说你一个大男人,扭扭捏捏地跟娘们一样,怎么这么没出息?”立刻有人应道。
马上有几个年轻人从铺天盖地的渔网里走出来,一把拽住王大海,起哄道:“快说,快说,你是不是看上人家了,放心,哥们给你壮胆,明天找人上门提亲啊!若是娶不回来这媳妇,看我们不把扔海里去。”
“哪有哪有,你们不要胡说。”王大海一脸尴尬,飞快地朝前跑去。
接着,沙滩上又是一阵笑。
杨氏听了,不由地望了一眼豆腐家的这个大儿子,轻笑了笑,这孩子虽然有些莽撞,但是人还是不错的,能吃苦,也会过日子,若是做成了这门亲,也不错。
萧云听了人们的嘻笑声,脸红了起来,低声道:“三嫂,我有些不舒服,先回家去了,你,你跟娘一起走吧!”
说完,逃一般地走了!
萧成山和萧成海闻言,笑了笑,这个妹妹确实该嫁了,若是找一个村的,也不错!相互还能有个照应!
忙了好一会儿,两家的渔网才算清理好了,兄弟俩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了家,他们天不亮就出海,这时要回家睡一觉!
只剩下杨氏还在那里拿着一个木梭来来回回地检查着渔网,看有没有划破的地方。
林雪漫没有别的事可干,也拿着一个木梭好奇地跟在婆婆后面,学着她的样子,织补着渔网上的破洞。
木梭上穿着一根网线,若是看见网上的漏洞就按照网眼的大小补好,要不然,那漏洞会越来越大,网上的鱼也会从漏洞里逃走的。
这时,天色不早了,沙滩上人也大都清理完了渔网,开始三三两两地散开了,只剩下了那些密密麻麻地湿漉漉的渔网晾晒在沙滩上,一阵海风吹过,如层层波浪在轻轻地翻滚。
龙潭村的渔网一直以来都是这样晾晒在沙滩上,等第二天来的时候,渔网已经干透了,然后再拽到船上出海。
只是上次出了偷渔网的事情,渔民们开始睡得不安稳了,他们甚至商量,轮流到海边来看着渔网,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因为海边虽然有海事巡卫值夜,但人家的职责里面,并没有义务给他们看渔网,若是碰到徐有贵和萧成宇值夜,还能时不时地过来看看,毕竟是一个村的,若是别人值夜,那就不好说了,谁愿意时不时地溜达过来给你看渔网?
放在石屋里最安全,但人卢知县不让放,他们也没有办法,唉!
过了一会儿,有几个妇人已经从镇上卖鱼回来了,她们挎着篮子来到海边,神神秘秘地跳下了海堤下面的礁石上,飞快地采着上面的海头发,听自家公公说,这种海头发做汤很好喝。
一个矮胖的身影远远地看着她们,嘴角浮起一丝笑,迅速地朝沙滩上跑去,她知道今儿里长也在这里。
今天她没有去镇上卖鱼,她家男人去了,她留下来跟儿子一起在这里清理渔网。
“里长,里长,我有事跟你说。”豆腐家的上气不接下气地跑到赵顺面前,见赵子良也在,便有些迟疑。
赵顺正陪着赵子良参观那泊在岸上的一排排的渔船,已尽地主之谊,毕竟人家是祭海的大东家,一扭头,看见豆腐家的朝他们急急地跑来,便漫不经心地迎上前去,迅速地打量了一眼她身上皱皱巴巴的衣衫,有些不屑,““我说豆腐家的,你让狗撵了?还是让狼追了?着急忙活的这是干什么?”
“有人在采海头发。”豆腐家的急声道。
“什么?”赵顺顿时来了精神,厉声道,“在哪里?还有没有规矩了?”
当着外人的面,得拿出点威风来嘛!何况这人是卢知县的小舅子!
“就在那边的海堤上,好几个呢!。”她自以为立了功,一脸的得意。
“真是些不省心的!”赵顺看了看赵子良,笑道,“让赵公子见笑了,村里人不懂规矩!”
“呵呵,无妨无妨,里长,今年冬天虽然没有下雪,但毕竟不是个荒年,这风调雨顺的,怕是不用海头发充饥吧?难道你们龙潭村有人过不下去了?”赵子良不动声色地看着赵顺,心里轻笑着,他倒要看看这村里人的脾性如何……。
“那就失陪了,我这就到那边去看看。”赵顺立刻领悟了他的意思,跟在豆腐家的后面,急急地朝海堤奔去,毕竟现在是赵子良在这里负责海上的这些事务。
快走到海堤的时候,豆腐家的不肯往前走了,而是飞快地跑到了人群里,一脸讪讪地笑。
她不傻,若是有人知道是自己报得信,会骂死她的。
正文第六十一章 海头发风波(一)
“你们在干什么?”赵顺快步走到海堤边,冲那几个正在采得起劲的妇人们大喊一声。
把那几个妇人吓了一跳,她们正在窃喜晚上的饭桌上又多了一道美味的蛋花汤,貌似孩子们也很喜欢喝!
“谁让你们采海头发了?”赵顺大声问道,他看见赵子良在不远处朝这边看过来,语气不禁严厉起来。
“里长,你大呼小叫地做什么?村里人谁不吃海头发啊!”其中一个妇人不屑地应道,她的声音细细的,是青鱼娘子。
“谁吃了?谁吃了?你给我指出来!”赵顺气冲冲下了海堤,指着她们道,“你们还有脸说别人?眼下我就看见你们在采海头发,还嘴硬。”
“里长,这几年大家都在吃海头发,这海上不是一直相安无事的嘛!明着吃也是吃,暗着吃也是吃,较什么真啊!”徐娘子也翻着白眼道,一脸的不在乎。
哼!装什么正经!
四下里,立刻围过来一些人,大家看到里长愤怒的样子,表情讪讪地,当什么事啊!不就是扯了点海头发嘛!
一直以来这事其实就隔着一层窗户纸罢了!
这层窗户纸就是多年来的传言,而维护这些传言的,只有里长赵顺。
大家私下里其实并没有把这事看得有多严重,但是弄到里长面前就不好说了,这个里长正事不怎么管,对这样的事情很上心!
“哼!犯了规矩,还在这里嘴硬不认理,你们几个乖乖地到龙王庙里去罚跪认错,不要等着别人动手,这事,谁也救不了你们。”赵顺冷冷地看着这几个妇人。心里一阵愤怒,大白天的竟敢在这里采海头发,这些娘们,真是越来越放肆了!
“里长,你问问咱村里的人,哪个没有偷吃,光罚我们几个人,我们不服气,人家做的蛋汤都喝出名气来了,凭什么受罚的只有我们?凭什么?”一个身穿蓝色短袄的妇人。一脸不屑地看着他,继而又用眼角斜了斜不远处在织补渔网的萧家婆媳。
要不是自家公公去了马老汉家里喝了那个什么紫菜蛋花汤,连声叫好。自己能冒着被人发现的风险来采这些破海菜?
当时公公喝了蛋花汤,也没吱声,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