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娇娘医经 作者:希行(起点首页热点封面推荐vip2014-12-21完结,日久生情)-第2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人,这件事说到底都是方仲和冒功瞒报。”一个将官说道,“战后大伤,军心要安抚。被他欺瞒过去了,直到今日你我才知情的。”

    “就这样?”姜文元说道,扶着几案神情沉沉。

    “那还能怎么样?难道还能是我们逼他冒功领赏加官进爵的吗?”周凤祥说道。

    姜文元看他一眼,没有说话。

    “大人,事不宜迟啊。”

    “大人不能再拖了。”

    将官们纷纷说道。

    “这样,到底是坐实了他们所告非虚。”姜文元说道。

    “现在难道还没坐实吗?”有人急道。

    只要不扣上西北的官印那就不算完全坐实。

    姜文元扶着几案神情变幻。

    “大人。那些人诉求也只是说方仲和当时的事,其实说到底也不过是将官弃逃被丢下不服委屈,那就让他们不委屈就好了。”有人催促道。

    厅中的人也纷纷的符合。

    看来只能这样了,再拖下去还不知道闹出什么事呢,赶快了结吧。也不过是被皇帝训斥个不察疏忽之罪罢了。

    “把方仲和带来。”姜文元说道,“请天使大人,亲自查问,听他供认不讳。”

    他在亲自以及供认不讳上加重的语气。

    “可要好好的看住,别让他跑了,到时候胡言乱语。”一个将官又慢慢补充一句。

    站在厅中的亲随眼神闪烁躬身应声是。

    当看到官厅前聚集的那些人后,调头跑的方仲和并没有出得了城,在城门被守城卫拦下,不管他拿出什么说什么这些人都不让他走,而是关了起来。

    这不是意外,这是有人安排好的,要不然城门这里的人为什么会拦住他?明明官厅那边什么消息都还没有传来呢!这不是那几个闹事作证的兵丁能做到的事,而是官厅里的人!

    城门处简陋的厢房里方仲和被绑着坐在地上咬牙切齿。

    是谁?是谁?

    事情怎么变成这样?

    门外传来马蹄疾驰以及说话声,紧接着有人站到了门边。

    “方仲和,天使要召你去问话。”门外的人说道。

    这话没有让方仲和害怕反而兴奋起来。

    要治老子的罪,你们也休想逃!

    门被拉开了,走进来两个人。

    方仲和脸上的兴奋顿时僵住了,看着眼前的二人,以及他们手里的破布。

    “你们要干什么?我要见天使…。”

    门旋即关上了,隔绝了视线,听得几声呜咽便没了声音。

    你别后悔,你别后悔。

    当最后一口气息吐出,方仲和视线模糊的时候,耳边响起这么一句话。

    “不,我们不管你的事如不如实上报,方大人,你的功劳我们不计较,你得到这些该还是不该,我们也不会有看法,我们只要我们弟兄的事如实上报,上报那些死战守城的弟兄们,给他们追封。”

    “姓方的,你别后悔,你别后悔。”

    其实想想这样做本来很简单的…。至少比丢命要简单吧…。。

    方仲和头一歪,不动了。

    鲜红的大印在奏章上重重的扣上,周凤祥轻轻的吐口气,卸下了一副重担,再看四周的人都如同他一般。

    书吏将奏章小心的捧过来。

    “让大人辛苦了。”姜文元说道,一面带着几分惭愧,“这些证人证言都在这里,只是可恶那方仲和畏罪自尽了。”

    天使哼了声,看在袖子里的钱的份上,有些事大家心知肚明就罢了,由小内侍将这些奏章以及证言文书都起来,用来时的黄布包了,二人翻身上马。

    看着视线里绝尘而去的人,姜文元重重的吐口气。

    “你我都去准备上个不察的请罪奏章吧。”他说道。

    将官们都应声是,不察之罪也就足以了,不过是被罚一些俸禄以及被皇帝训斥几句。

    这件事总算过去了,姜文元心里带着几分厌恶,甩袖子转身迈进官厅里去了。

    *********************************

    推荐云霓新书《掌家娘子》,书号3207576

    母亲被休,她被后母陷害,这次她决定不走悲情隐忍路线,斗了这么久,就算是宅斗也该变变样子,咱不受气行不行?心理医生在古代,各种心理学应用,爽点多多,保证好看。136

第一百三十七章 来了

    九月的京城,一场雨添了几分凉意。

    大路上奔来一队人马,看到前边路边的幌子,其中一个便勒马。

    “看,那个就是太平居,他家的豆腐可是独一无二的。”他喊道,“我们去那边打尖。”

    大家带着几分好奇纷纷点头,一行人正要过去,路旁有人忙喊住他们。

    “可别去,可别去,现在去不得。”那路人摆手说道。

    一行人有些惊讶不解。

    “为什么去不得?”他们问道。

    “你们外地来的不知道吧,如今太平居惹上官司了。”路人说道。

    那人听了笑了。

    “哦,惹上官司嘛,怕什么。”他说道。

    这话让同伴们很惊讶。

    “惹上官司还不怕?”他们问道。

    “你们不知道,这太平居啊可是有金刚坐镇的。”那人说道,“以前又不是没惹上官司,最后都没问题。”

    同伴们哦点头。

    “这次可不一定。”路人摇头说道,“这次金刚遇上的可是天子。”

    天子?

    一行人神情惊愕,对视一眼又听那路人讲了一番,便立刻勒住要转的马头,沿着大路毫不迟疑的飞奔远去了。

    虽然大路上来来往往的人不再似以前那般都冲太平居而来,但太平居里也不是冷清无人。

    大厅里坐着几桌人,有平头百姓,有商人,还有几个读书人都在吃喝说笑的热闹,虽然身份不同,但说笑的内容却都是围绕如今这个太平居的大东家,以及茂源山兄弟与朝廷的交锋。

    因为程娘子道祖李真人弟子的传言,百姓们自然站在她这一边。

    “也不想想,那可是李真人的亲传弟子呢,怎么可能说假话?”

    “就是。不过朝廷也真的是,连神仙弟子都能坑,咱们这些百姓更没活路了。”

    听到这边几个百姓的低声说笑,另一桌的几个商人摇头。

    “…。怎么不能坑?神仙弟子手里拿着多少秘技。那可都是钱呐。。”

    “…所以说就算名头再大又如何,没有根基…”

    “…也不算没有根基吧,人家也是官宦人家子女呢。。”

    “…。官宦人家多了去了,她那出身算得了什么,一旦出了事,什么都帮不上,连个助阵的都没有,反而都是被牵连…”

    听到这商人们的谈话,那几个读书人点点头。

    “这的确是一方面,无根无基的人。名望反而是能悬起的刀,最终落下来只会伤了自己。”一个士子说道。

    “不过这件事到底如何?”另一人说道。

    “这件事到底如何,也就是一张嘴的事。”一人端着茶碗笑道。

    “不过看如今…”先前那士子一面说一面微微抬下巴示意在座的大厅的他人,“街头巷尾,可都是对朝廷大骂的。不知道这多张嘴可管用。”

    “何止百姓,多有官员也纷纷为那程娘子说话,那娘子在御史台的牢狱里只怕住的也舒心的很,所为什么,不过是为了神仙娘子的恩惠,世人都是如此,得人恩惠。便说人好处,没什么道理可论。”

    大厅里的喧哗说笑透过窗户飘到二楼,周六郎更觉得烦躁。

    “干脆关门好了,还开什么门,召来这些人胡言乱语。”他没好气的说道,将手中的酒碗扔在几案上。

    “当时关门说家中有事歇业三日。难道能言而无信,岂不是坐实是跟官府要挟。”秦十三郎说道。

    周六郎嗤声。

    “你以为开门就不坐实了?”他说道。

    “那当然。”秦十三郎说道,给他斟茶,“只要你自己不坐实,就永远只是别人说。”

    周六郎闷闷的端起茶碗。视线再次看向窗外的大路上,忽的他猛地站起来,因为动作太突然,手里的茶碗都忘了放下,茶水洒了一身。

    “来了!”他喊道。

    秦十三郎也忙跟着看去,但见大路上两骑飞驰而过,虽然动作很快,但依旧能一眼分辨出,那是朝廷的急脚递。

    “比预想的还要快,看来这事已经有人接手了。”他慢慢说道。

    周六郎闻言一怔转头看他。

    什么事?有人接手?接什么手?难道他们如今惦记的不是同一件事吗?

    急脚递很快穿过了城门,畅通无阻街上行人纷纷退避,让喧哗更甚。

    位于闹市旁的巷子里的张家自然也听到了。

    “快去问问,快去问问出什么事了。”老门房催促着小厮说道。

    “老伯这几天也不知道怎么了,这么爱热闹。”小厮嘀咕道,但还是往街上去了。

    不多时回转。

    “过去了一个急脚递。”

    小厮话音才落就见老门房立刻站起来。

    “谢天谢地,总算来了!”他说道,不待小厮回过神人就飞快的向后院去了。

    后院里老太爷门前廊下有一个丫头正在低头拭泪。

    “半芹啊,这事真不是谁都能帮上忙的。”

    张老太爷站在院子里,正在修剪一株山茶,一面说道。

    “你家娘子这次行事真是有点糊涂了。”他说道,“就是天大的冤屈用这种方式闹出来,在皇帝眼里就是大错。”

    丫头闻言哭的更厉害。

    “老爷也不喜欢怪力乱神,名望欺民欺君的事,这件事,别指望他能去说话。”张老太爷又说道,“不过你也别太担心,陛下是个仁慈,最多事后斥责几声,也不会真把你家娘子怎么样。”

    “可是如果我家娘子非要怎么样。”丫头哭道,“她可是真的会…。”

    话说到此戛然而止。

    握着剪子弯身对着盆景的张老太爷的手也微微停顿一下。

    真的会引雷火劈人吧。

    虽然早有猜测,但今日却是真切听到了。

    这个小娘子啊…

    张老太爷摇摇头站起身来。

    “半芹,你别担心。”他只说道。

    你家娘子能欺天能欺人,虽然守矩,但却非是仁慈之辈,当初纵然是有心送你这小丫头一个前程,但也没耽误换了自己更需要的好处,说出来虽然无情。但也无可厚非。

    她这种人从来不是殒身而不恤的,所有人想到的后果她自然也想得到,她怎么会自己往万劫不复的火坑的里跳了呢?

    一定还有后手安排。

    不过这话给这小丫头说也说不清。

    “半芹,半芹。急脚递来了,急脚递来了。”老门房的声音大声的在院子里响起。

    那就等着看吧,很快就见分晓了。

    张老太爷笑了笑又转过身继续修建盆景。

    急脚递从街上奔驰而过的时候,皇宫里的日常朝会正在进行。

    “军政朝事岂可谋于众人,如今满城乱纷纷,都在说茂源山事,各种荒诞。”一个御史说道。

    御座上的皇帝神情淡然。

    自从卢正上书之后,又有满城尽谈茂源山事件,再加上皇帝准了要西北核查,整个御史台的御史都忙碌起来。借着这次机会各自翻找事件在朝堂上大开弹劾。

    今日还不算多,回头看看几案上摞着的各色各种弹章堆的高高的了。

    但皇帝有些不耐烦。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他说道,“既然事情出了难道能不让民众说吗?”

    “这都是因为卢正小儿,抗旨矫诏,大坏国事…”御史很高兴皇帝说话。这让他更有借口继续说下去。

    “西北之事尚未定论,谁欺上瞒下大坏国事还不一定呢。”有人反驳道。

    “西北军政大事竟然要被一个神棍作弄,陈绍你身为参政却知而不谏,反而为打压异党,不思报天子恩,以国事为重,纵容要挟陛下查虚妄之言。惑天下民众,无疑李林甫之辈。”那御史顿时更为愤怒,又迈上前一步将矛头对准了陈绍。

    立于朝堂侧的陈绍神情木然,御史受命于天子,风闻奏事,真伪本无限制。所以像他这种地位的,对于弹劾不能反驳,只能等弹劾完了再应对。

    就因为这么一件事,搅得民间朝堂都不得安生,耽误多少正事。

    皇帝的眼神暗了几分。

    高凌波看到了微微笑了笑。对另外一个朝臣使了个眼色,那朝廷领会立刻站出来。

    “陛下,太常寺报京西有民众要在太一宫修神医祠,将程娘子塑身与真人身边为弟子侍奉…”他说道。

    此言一出满堂哗然,皇帝更是哈了一声,虽然没说什么,但这一声哈足以表明他的愤怒。

    “报。”

    殿门外传来一个声报。

    “中书送来西北急脚递。”

    西北!

    大殿里的喧哗顿时停了,这么快就到了?还以为怎么也会拖上个十天八天的。

    “呈上来。”皇帝说道。

    在满殿人的注视下,皇帝接过内侍捧来的带着火漆和西北经略司大印的信折拆开了,目光只那么一扫,他的神情就微微一沉。

    成了!

    陈绍心里吐口气。

    而满大殿内人的心里也都透亮了。

    看来看不到引雷火劈人的稀罕事了…一多半朝官心内暗自遗憾。

    真是一群废物!高凌波恨恨想到,但面上并没有多少气愤,亏的是已经让这娘子在皇帝心里变得厌恶至极,就算西北的事她所求有据有理,也翻不了大浪。

    皇帝很快看完,他只是看了一个信折,然后撇了眼一旁的另外几张文书,看到其上密密麻麻的红手印,并没有拿起来。

    “李子文。”他说道。

    御史中丞立刻应声站出来。

    “御史台可以定论了。”皇帝说道,一面将面前的信折点了点,示意内侍,“传阅一下吧。”

    大皇子手里拿着信折,又看了看一旁高凌波手里拿着的文书,似乎有些看不明白。

    “…就是说当时这个方仲和下令守城一个时辰,结果没到时间他先撤了,所以留下的这茂源山兄弟们守城便十分艰难…。”高凌波低声与他解释道。

    一旁陈绍冷笑一声。

    “高大人,什么叫没到时间就先撤了?”他说道,“那叫畏战而逃。”

    “什么畏战而逃,如果真的畏战。他一开始就下令撤退了。”高凌波亦是冷笑说道,“本来就敌我悬殊,没必要死战。”

    “没必要死战?敌我悬殊就该弃城而逃?高大人,你这么说。西北诸将可是要寒心的啊。”陈绍冷笑说道。

    站在殿中的御史中丞重重的咳嗽一声,大家停下话,看到外边内侍引着程娘子从侧殿进去了。

    高凌波和陈绍各自对视一眼转开不说话了。

    看着跪在地上施礼的小女子,皇帝面色并不好看,眼中闪过一丝羞恼,但很快掩饰了。

    “民女谢陛下明察。”程娇娘叩头说道。

    御史台已经将事情说了。

    “你几个义兄的功赏待中书审定。”皇帝淡淡说道。

    程娇娘再次拜谢。

    室内一阵沉默,并没有按习惯那样说一些宽慰的话,看来皇帝是连个样子也不愿意做,心里对这件事是厌恶到极点了。

    高凌波心里冷笑一声,真是损不了人也利不了己。就算得了那么一个虚名又有什么意义,真是自己作死!

    “退下吧。”皇帝果然没有再多说话,开口说道。

    程娇娘叩谢起身。

    “程氏。”皇帝又唤住她。

    程娇娘再次跪下。

    “你这么做到底是为了什么?”皇帝问道。

    “民女说过,无功的还能争功,有功的为什么不能争。”程娇娘说道。“民女不以争为不耻。”

    皇帝看她一眼,摆摆手。

    内侍忙冲她提醒一下,程娇娘施礼退了出去,听得那边杂乱的脚步声,显然是大臣们进去了。

    “…中书和御史台商定着办吧,但是,别以为死了一个方仲和这事就算了。姜文元呢,周凤祥呢,让他们上请罪折子,罚他们俸禄…”皇帝沉脸说道。

    下边的人齐声才要应声是,就听一个声音抢先一步响起。

    “陛下,西北监察使周凤祥上请罪疏。”陈绍说道。一面低头捧上一个奏章。

    高凌波愣了下,旋即嗤声一笑。

    比别人快一些又能怎么样?不过是更坐实了自己失职之罪罢了。

    这个时候,陛下正因为临关寨的事羞恼的时候,还玩弄这些小聪明岂不是自找麻烦。

    果然皇帝的面色沉了沉,连话都懒得说只给内侍抬抬手。内侍忙下来伸手接过捧上来。

    皇帝伸手展开,只看了几行字,面色顿时又变了。

    比起适才看西北来的奏章时的脸色变化要大的多,站在最近的官员都能看到皇帝拿着奏章的手都在微微的发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