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梅兰妮知道这时容不得啰琐,只是把一个篮子交给他们,“你们千万要当心,这是干粮和水,别饿着了。”
方叫李义安把船朝小姑山那边撑去。
小姑山和泽山隔水相望,因为泽山闹水盗,小姑山这里的人搬走了不少。又是冬天,更加没人烟。
李义安把船停靠在小河里,梅兰妮上了岸,她嘱咐李义安守着船,自己去了岛边的山坡上,往远处张望。
尽管穿的厚厚的,在冷风里还是冻的跳脚。到了近申时,梅兰妮见了一只船摇过来。
渐渐地,她看见那船上坐着满满的,定眼找熟悉的人影。
终于,申老农朝她挥了挥手,他们跟来了。
那条船停稳当了,众人相继上了岸。梅兰妮让王阿毛把她那条船上装面饼的篮子那了来,交给老农,让他分给大家吃。
李义安已经拾来了柴。众人在避风处升起了几堆火,分成了几堆人烤火取暖。
李根发和王阿毛走到梅兰妮身边,当起了警卫。那班村民大都是第一次见到梅兰妮,都在偷偷打量着她。
梅兰妮现在的情况,就象是在一部电影里得到了一个角色,不论喜欢与否,都要尽力演好。
照他们事先商量好的,这个时候梅兰妮应该和村民们说上几句。梅兰妮心理建设了一番,上前道,“各位乡亲,我在这里先说几句,”四周立刻静了下来,连呼吸声都能听到,梅兰妮镇静自己,譬如在课堂上回答老师的问题。
她干咳了一声,“今天,这事无论成功与否,请乡亲们在外面不要多说一句话。也千万不要和外村的亲戚们讲起,否则,会给我们村里招祸。”
“那是。”“那是。”几声希落的回应。
梅兰妮不知说什么好了。气氛有些尴尬。
申老农见状,开口道,“今天,大家来,是从盗匪手中把粮食夺回来,可是,那帮盗匪,你们也是碰过面的。现在我们的少东家,正领着几个人,在那边岛上和强盗打,如果打赢了,大家上那岛去搬粮食。如果,打输了,大家悄没声息的回家。你们并没什么损失,不过一天的工夫。但是这件事,不要和外村人说起。官兵不愿意剿匪。可是,如果我们自己剿了匪,他们就会说我们是匪,他们会来剿我们。从我们手里再把粮食抢走。我们奶奶跟你们说这些话的意思,你们明白了没有?”
人群中有人回道,“他申大伯,这道理我们都清楚。华家奶奶领着我们干,这也是戳天的事。自然口风要紧。”
人们七嘴八舌的表示明白这次活动的意义。梅兰妮心定了很多。
人群中有一人问,“他申大叔,我们只有两条船,这许多人,能装多少粮食回去?”
梅兰妮对申老农低声说了几句。申老农大声说,“那岛上有船,只是,先讲好,那些船是我们少爷夺来的,撑回去后,就该交给我们少爷。”
众人见运输问题解决了,倒一时没想到战利品问题。见申老农说得有理,忙不叠声的答应了。
最担心的问题有了答案,大家放松了。烤着火,吃饼子,喝水,谈着乡里传闻。
冬天的天黑的早。梅兰妮对那岛上的孩子们担着心。便走到一个好的地点,看那对面的岛,黑天里,那里就是一个小山的模糊影子,根发和阿毛跟在她的身边。
时间过的很慢,梅兰妮觉的自己的手脚都要僵了。黑夜里,只有太湖的水拍岸的声音。
突然,李根发兴奋地,“看,火光。”
接着,好几个地方出现火光,还有爆炸的声音,隔的远,听上去并不分明。梅兰妮知道,这是打起来了,心提的高高的,紧张的注视对面的情况。
李忠实父子也站在梅兰妮的身后,有一个家里人在对面,到底不能和其他人那般淡定。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他们的身旁站满了人。
好象是过了很久,也好象是只有一会儿。对面出现了一个移动的火光,阿毛说,“是队长!”
只见那火把先划了一个圆圈,又划了一个竖。重复着这个动作。
梅兰妮他们赶快把阿毛手里的火把点燃了。阿毛对那里,先划了一个竖,再划了一个圆。
对面的那个火把划了一个横。就移开了。
阿毛激动地,“队长收到了我的信号!”
梅兰妮对众人说,“拿上火把,上船,到对面去,跟着那里的火堆走。”
众人忙把火把点亮,熄了遘火,分上了两只船,这其中难免有些磕磕碰碰,但谁也顾不上说什么。
两只船一前一后的朝泽山摇去。众人都没有说话,只听得摇橹的声音。
泽山岛的边上,火堆燃起,这在黑夜里起了导航的作用。
从小姑山到泽山,也就是五里水路,半刻辰光就到了。那里已经燃起好几堆火,把河口照的很亮。
小船从河口进去,到了小码头。那里停了一些船只。
秦炼,边峰等人都迎在了那里。
“老大,老二,你们没事吧?”梅兰妮上了岸,就拉着这两人左右看了起来,他们的脸花了,看着另几个和他们一样,梅兰妮知道,这是自己涂抹成的。即使在火光里,也能看出他们的衣服都是灰土。
“娘,我们没事。”哥俩说。
“队长,队副。”阿毛和根发上前。
边峰说,“今天很幸运,岛上只有十个人,另外的水盗去了湖州那边活动,还没有回来。我们要赶紧离开。不要被发现。”
另几个围了上来,大家相互用拳头在对方的肩上打一拳。这时看的很清楚。华家的人都是一色的装束,很是显眼。
李忠实父子围住了李家老四李义生,问寒嘘暖。李义生高声答应着,声音里掩不住的震惊。他经过了有生以来第一个战火的洗礼。不但是他,连小乙和于阿根也是象在梦中似的。秦炼在电影,电视上看过不少战争的场面。可是,在现实中,这等炸药制品的威力,还是让他震了一把。比起那几个,他还撑的住。
他说,“申大伯,粮仓在这里,先组织装粮上船。要快,天亮前一定要离开。”
申老农到底是多年的管事,组织能力不可小看。他分配这人做什么,那人做什么。
众人有序不紊的忙碌起来。
103 浮财及其他
更新时间2014…1…23 2:57:32 字数:3272
梅兰妮从没有经过战争年代,所以她对于战争的复杂性还没有足够的认识。
他们事先讨论过,浮财问题,匪盗有不是只抢粮,他们当然也要抢钱财。对于这些浮财怎么办,边峰的意思是一把火全烧了,因为,这种浮财最容易暴露来处。
可是,在这个物质生活不富裕的时代,把衣被等物付之一炬,实在也是巨大的浪费。
边峰说,“不但这些衣服被褥不能要,连珠宝玉石之类的也不能要,那些东西就是记认,如果拿出去,失主见了就认出来的。要成大事,决不能贪小利。”
秦炼支持,“二弟说得对,我们只拿金银和兵器。再有那些铜铁,看来他们原也是打算用来打兵器的,我们把它们打成农具。”
梅兰妮虽然是母亲,但是这也和企业中的董事长差不多,三分之二的人反对,她也只能少数服从多数。
那几间炸过的屋子,梅兰妮没有兴趣进去查看。
她问,“那武保元怎样了?”
边峰说,“他是最不值得操心的,无论他是活是死,都会被漏网的盗匪认为他就是卧底。设了圈套,围剿了他们。”
梅兰妮又问,“盗匪有逃脱的?”
“一共就十个匪,其他人在二当家的带领下,去了湖州,我给他们喂了几棵手榴弹,也就差不多了。主要是盗首被诛了。”边峰汇报道。
“你们本事不小,上岛半天时间,就把匪盗情况摸的底清。”梅兰妮表扬道。
他们带着梅兰妮朝一所房子走去,旁边房子的火在吞着屋子的残留。寒风里带着臭焦气。
“杀匪首不是我干的。”边峰澄清道。
“也不是我。”秦炼也说。
梅兰妮看着他们笑了,“谁啊?这么彪悍。我们得奖赏他了。”
那哥俩对看了一眼,“奖赏不需要,不过…”
梅兰妮立住了脚,狐疑地,“难道还有什么隐情不成?”
“不是隐情是麻烦。”这次秦炼飞快的接口。
“麻烦?”
“是四个女人。”边峰道。
梅兰妮低头看着两个儿子,“是匪属?”
“不是,是抢来的民女。”
“抢来的民女,有什么好烦的?哪来送哪去。”
“是抢来做慰安妇的。”边峰说。
梅兰妮明白了,这年头贞洁牌坊盛行,她们将来的处境很难。
“她们吵着要寻死。”
梅兰妮指指那处房,满眼问号的看着他们。
秦炼点点头,“就在那间房子里。”
“你们就留她们几个在那里?”
“那怎么办,总得给人单独留出上吊抹脖的时间啊。”边峰两手一摊,头一歪。
“老二,你不是真的让她们寻死吧?”
“真要寻死是谁也拦不住的,今天死不了,她明天也得死。不如留些时间和空间给她们,让她们自己做决定。”
梅兰妮随着他俩朝前走,到了房门口,她站住了,她还真怕把门推开,里面有几具尸体。
秦炼把门推开,“我娘来了。”
梅兰妮进门,松了口气,四个人全活的,三个人相拥坐在床上,一个人站立在桌前,身上沾了血迹。
四人都是梳闺女的头,其中还有一个是小脚。梅兰妮打量她们,她们也打量着梅兰妮。谁也没说话。
还是梅兰妮说,“我们就要离开这里了,你们是跟我们走?还是另有去处?”
那站着的姑娘说,“我们能有什么好去处?除了死,这世上是再也容不得我们的。”
那三个听了这话,呜呜哭了起来。
梅兰妮说,“害你们的人这会子都倒在那里了,如果,你们不解恨可以再去砍他们几刀。至于死活的问题,我看就不要再提了,又不是你们的错。再说,这里发生的事情,你们不说谁会知道。”
小脚姑娘哭道,“就是没人知道,但给强盗带回来过,名节也没有了,如何能活?”
梅兰妮见她的小脚,知道她出身不是一般的农民家庭。
梅兰妮道,“这也没什么,就说在船上你们跳水了,被我家救了,养些时日,找到你们家里,把你们送回去就是了。”
那三个听得梅兰妮这样说,大约觉着能够实行,便渐渐止住了哭声。
那立着的姑娘说,“让强盗玷污了,人家不知道,自己还不知道吗?不如死了干净。”
那三个听了这话,又掉泪了。
梅兰妮第一次碰上这样的问题,她都不知怎样劝说好,笨拙的,“强盗做的坏事,为什么要你们去死,佛曾经说过,尼姑如果被强暴了,不算破戒。因为她的心是圣洁的。连佛主都能原谅,你又何必和自己过不去呢?”
秦炼开口道,“姐姐们,我娘说的对,那荷花就长在污泥中,可是,世上的人都赞它出污泥而不染。我看你们比那荷花还强呢,这位姐姐手刃了仇人,是个女英雄,十分了得。我们兄弟佩服得很。”
那女子看着秦炼和边峰,问梅兰妮:“这是夫人的儿子?”
梅兰妮点头。
“能养出如此英勇的儿子,十分难得。夫人请受水妮一拜。”水妮跪下磕头。
梅兰妮扶起她来,“我们村里的粮食被这里的强盗抢了,我带领村民们来夺回粮食。碰上你们也是有缘。你们几个等会跟我回庄子,有什么事,我们从长计议。”
水妮说,“我这条命都是夫人救下了,从今往后,我只跟夫人便是。反正,我家也没人了。”
梅兰妮又问另三个的姓名,情况。
那小脚姑娘叫席羽绢,是胥口席三爷的女儿。她旁边一个姑娘叫绫子,是她的丫头。另一个姑娘叫张惠囡,是西山一户农家的女儿。
胥口席家,梅兰妮想了想,问席姑娘,“你家是不是做丝绸生意的?”
“是的。夫人认得我家人?”
梅兰妮摇摇头,她哪里会认得什么人。她只是胡乱猜想。因为前世胥口有个很有名的席家。祖上就是做丝绸生意的。
梅兰妮说,“辰光不多了,你们也收拾收拾,不要落下什么东西,天亮我们就要走了。能穿的衣服都穿上,外面很冷。”
梅兰妮和两个儿子又去看了其他地方。那些炸过的房间,她到底是不敢看。
华家人的包里又是沉甸甸的,小乙他们几个,把这包裹搬上了船。又把收缴到的兵器也搬上了船。秦炼还带着他们到处搜寻金属器件。最后还绑上了一头猪,和几只鸡。
天微亮的时候,一袋袋粮食都装上了船。整整装了十一条船。装了粮食的船载重了,一个人根本就摇不动,一般都要两人一组。村民们正好两人一组。剩下梅兰妮乘的船没有人撑了。
李义生说,他来撑。
边峰带着保安队一夜都在做善后工作,在离开的时候,他们把房子点燃,冬天干燥,火势几分钟就上腾。
在火光中,梅兰妮等人上了船,坐好,等着李义生撑船。
一艘艘的船都出了港,梅兰妮坐的这只船只在原地打转。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李义生是撑不来船的人。
梅兰妮这艘船上的人并不少,华家三个加上三个保安队员,再加四个姑娘。和猪,鸡铜铁等战利品。分量不轻。没有撑船经验的根本撑不起来。
水妮见状就说她来撑。
等船篙,船橹到了她手里,那就象是她的胳膊她的腿一样,让船怎样走就怎样走。这渔家女儿的本事,让人不得不佩服。
船回到下湾村。村里一扫愁眉苦脸,沸腾起来了。
梅兰妮,申老农和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组织分粮,拿回来的粮食比抢走的粮食多,因为盗匪们还抢了其他地方的粮食。所以,村里按人头分粮。看着喜气洋洋的村民,让梅兰妮体验了一把打土豪分粮食的喜悦。
秦炼和边峰把拿回来的铜钱也数出来,平均分给了大家。众人自然是感激非凡。
撑回来的十条船,华家留下了六条,给了村里四条。鸡华家留下,猪交给了村里杀了给村民们分肉。村里人商量着,要养几天,等到年下再杀,华家人并没有异议。村里人对华家的分配觉得很是合理。
梅兰妮私下和申老农讲起了浮财问题。申老农心里很贴切,最终,奶奶还是把他当作了自己人。
老农说,“奶奶你做的很对,那些东西不能拿,拿了就是惹祸。”
梅兰妮给了他一捧碎银,“所以,我把铜钱都分给村里人,没给自己家留下,就是不想让人家眼红我们。这银两的事,外人并不知道,你心里有数就成。”梅兰妮知道,中国人最忌是分配不公。
老农要推,梅兰妮说,“这是你自各挣的,如果没有你,我们哪里能顺利取回粮食,这里太平了,抽空去湖州接回儿子,一家人好团圆。”
老农方收下了。
申妈妈见了这几个女孩,立刻就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她告诉梅兰妮要请郎中来,给女孩们治一治。否则会留下后遗症,日后可能不孕。这让梅兰妮对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有了新的认识。她全权委托申大嫂去办,她找了野郎中来,开了内服外用的药,自去督促她们不提。
这里的事搞定了,梅兰妮要回苏州了。梅朵也要回苏州了。老农急忙问她,“朵姐儿,我担心那茶秧过不了冬。”
梅朵笃定地,“我很快就回来的。申老伯,你尽管放心,只是那冬小麦和油菜还要你多生些心。”
救回来的四个女子,水妮最早恢复,她和边峰等人相处得宜。张惠囡是农家女,和华家人熟了后,也跟着梅朵去干活。只有席姑娘主仆两人宅在房间里,再也不肯出来。绫子要伺候小姐,还有进出的时候,那小姐是从不出房门的,华家庄子的人大都没见过她。但是老农却惦记着席家的梨枝,在梅朵面前提了几次。
104 周水妮和席羽绢
更新时间2014…1…24 3:34:14 字数:3136
这次梅兰妮要回苏州,盘算了,把席姑娘带回去。张惠囡的家在西山,就让她暂时留在庄子上,等适当时候,送她回家。水妮说过,她要跟着梅兰妮的。所以这次回去,梅兰妮没有叫船,水妮撑船送他们回苏州。
这天早上,梅兰妮他们正在装船,村里的人来送了几篓鱼虾,说是村里人的心意。
梅兰妮高高兴兴地收下了。今年,皇帝还是下了旨,减了税。下湾村的人夺回了粮食,比丰年还富足。所以,华家的威望空前高涨。
这一船,满满的人和东西,在水妮的撑驶下朝苏州去了。
水妮姓周,是个健康的十七岁的姑娘。她母亲去世的早,她和父亲在太湖上打渔为生。九月中,他们遇上了水盗,不想那盗匪看上了周水妮,抢了他们的船,把他们父女两带上了泽山。
一夜,他们两人偷了船,跑了,但是,还是被盗匪追上,抓了回去。盗头为了以示惩罚,把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