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穿物语 作者:vinilla(起点vip2014-06-19完结)-第8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叶惟世道,“那你说说看,你的衫子和钱袋是谁人替你做的?”
    那人道,“自然是我娘做的,所以我才舍不得它。”
    叶惟世冷笑道,“很好,众人都听他说了,现在我来说,这钱袋是我这件衫子多出的碎料做的。”
    那人高声道,“你这个小哥好没有道理,句句学着人。”
    “我学你做啥?我说这是我家之物是有证据的。方才众位邻里也听了,他的衫子和钱袋是他娘做的,我着衫子和钱袋是我家婶娘做的。我婶娘的缝工,在苏州她若称第二,就没人可称第一了。只要看看着钱袋的缝子,比比我这件衫子的缝,众人一看就明了。”叶惟世接过乔妈手中的钱袋,众人细看,那面料上的拼缝果然不是寻常人可以缝出来的。再看叶惟世身上的衫子,也和那钱袋上的拼缝是一样的。缝纫机的拼缝不一样也难。“你过来,比比你衫子上的缝。”
    众人看了钱袋的做工,没有疑问的舆论又倒向了另一边。
    那人见状不妙,趁乱滑脚了。小甲让施阿牛和姚澜悄悄地跟着他。
    叶惟世还在为众人普及骗子伎俩,“早些天,在太平桥那里,有一人在桥上看人卖菜,那卖菜人的铜钱,他在一旁一五一十替人数的爽清。到了收市也是说自己的钱袋落在了人家船上,去讨要,还说人家昧了他的钱。你们想,卖菜的人,哪里有时间数铜板,自然是不知道自己钱袋里的钱数了。那骗子就如此得手,反而那被讹的人还要背上坏名声。”
    人群中,有人感叹,“世风日下,如今骗子越来越多。”
    “今这位大嫂还好有小哥这样人帮着辩白了,否则也要吃亏了。”
    “读过书的人就和我们不一样。”
    。……
    回到家里,乔妈说起这事,气的直掉眼泪。
    梅兰妮早在自家的小码头上观望,知道事情的原委。
    劝说安慰了她一番。梅兰妮拿着钱袋出了一会子神。吃过早饭后,就到李木匠那里去了。
    施阿牛和姚澜回来了,带来了那人的信息。那人叫懒猫,现在住在孝子庙里。小甲说,那人肯定是有些手段的,保安队走后,住在孝子庙里的人都被他赶走了。
    第二日,李木匠就送来了一个木头盒子,这盒子是立体长方型的,整个是封闭的,在一端有一个抽板。另一端的中间有一个比铜板直径略宽的扁口。
    梅兰妮拿了这盒子,象乔妈示范,“这样立着,铜板从上面这个口子塞进去,回家后,把底下这个板抽开来,钱就倒了出来,等会子让少爷们帮忙在上面写上字,下次就不怕人说钱包落在船上了。”
    乔妈摆弄这这个小钱箱,“奶奶,你真是玲珑心,什么活计都想的出来。”
    第二天,乔妈又去卖菜,经常一起卖菜,几个船娘也都相识了。听说昨日她被人讹了,都来问究竟。乔妈说了原委。这些卖菜的和那些旁观的立场又是不同,清一色的帮着乔妈说话,乔妈听了自然心里很受用。
    等到天大亮了,大家的菜也卖的差不多时,有眼尖的发现了乔妈的小钱箱。
    乔妈得意的举起她的钱箱,“这是我家奶奶想出来的,你们看这里写上了我家的姓,这面是我们的宅名。”众人看那面是个‘华‘字,而这面是‘不易居‘。
    当然,这众人识字的并不多,再加上这些字写的是篆体,更加不识,但是这个钱箱的好处,众人是能领会的。
    “这样就不怕人家再‘落‘钱袋在我们船上了。乔妈,你这小钱箱谁人做的?”
    “就是通阛坊里的李木匠做的。”
    “李木匠啊,没有听说过,他家住在哪里?”
    乔妈也说不清楚,她也没去过。但是,有卖菜的船娘说,“不碍啥,上去问一下,就晓得了。”
    几天后,卖菜的船娘们,人手一个小钱箱。别的地方传来某人船上落了钱袋,被人讹去整袋钱等等。
    这里的船娘,就举起自己的小钱箱,介绍它的好处,又替李木匠做了广告。
    这种小钱箱没有什么难度,其他匠人们看了,也能做出来,很快,就在苏州卖菜的船娘中流行起来。
    寺庙里的和尚去买菜时,看见了这样的小钱箱,有机灵的,触发了灵感,在寺庙里按照小钱箱的样子放大了,做了功德箱,放在门口,等人往里面投钱。其他的寺庙也跟风,一时功德箱又在庙里流行了。
    梅兰妮不知道她的设计在苏州引起了流行,她这时正在庄子里,和老农说着话。老农汇报着庄子上的各项情况。带着梅兰妮四处看看,梅兰妮见他把庄子打理的井井有条,很是赞扬了一番。
    又去了作坊察看,秦炼把钢铁坊里的人都带走了,只留了徐春来,平日帮着修修农具,保养保养纺织机器。
    纺织作坊里,却是热火朝天。女工们都在紧张的工作。
    见到梅兰妮,一干妇女都热情问候了。赵阿婆介绍纺织组,眼下,每天平均出产六匹纱布,三匹平布,三匹帆布。
    顾李氏得意的告诉梅兰妮,她们缝纫组,每天能缝十五条帐子。
    梅兰妮粗算了一下,这每天织出来的肯定没有缝纫的快。
    她找到梅香。梅香现在有自己的办公室了。
    梅香说,“现在,就是织纱的速度慢了。所以,缝纫组难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了。经常要做其他的活。我伯伯说,有些北方的商人去无箴买纱帐,指定要有华氏章印的。一样的价钱,人都知道要好的。所以,陈老板现在进纱布少了,进帐子多了。现在我们的织机太少了。另外,我们家的棉花,自己一年织不了,师傅是想卖掉呢?还是留着?”
    梅兰妮道,“庄子上的仓房都很大,就暂时都留着,别卖了。”边峰他们还要用棉花做军火,到时候去哪里买这多棉花?
    “大师兄走前,做好了机器的部件,只是来不及拼起来,徐春来说他不会拼,要等大师兄回来。大师兄他们什么时候能回来?”
    这梅兰妮也说不准,但是,拼机器,她也许能做指导。
    她又到机器房去看了,果然,做好的部件都在。
    梅香找来了图纸。徐春来很有兴趣的跟在一旁。帮着梅兰妮量着各个部件的尺寸大小。又根据图纸,在每种部件上做上了记号。
    梅兰妮说,‘现在我们可以组装了,但是光靠我们两个是不行的,让老农在派两个大力气的人做助手,我说,你动手。“徐春来满脸的兴奋,“我来组装?我行不行?”
    老农果然叫了李大牛和张显过来当小工。那两人见到梅兰妮,开始时,还有些讪讪的。
    这几天,梅兰妮就戴了手套,穿了工装,留在了机器房干活。
    工余时,和老农,申妈妈话家常。梅兰妮送了一个小钱箱给申妈妈,讲了乔妈被讹的事。
    申妈妈接过小钱箱,“怪不得,上次我去胥口那里卖菜,见有些船上放着小钱箱,我还道苏州人喜欢跟风,想不到,原来是这个缘故。有些人想钱想疯了,又不愿意自己使力,便想出这等方法,真是罪孽。”
    梅兰妮又说及庄子上的花草。
    申妈妈回道,“这还都是朵姐儿定下的,她还特特的画了图给我们,哪处种什么花草,老农他开始还不愿意,说庄户人哪有时间伺弄那个,现在种了,看整个庄子就不一样了,那条大道旁,谁不爱多走两回。那两旁的树还没有长起来,再过些年,那条路就能成荫了。”
    老农说,“现在正好,晒谷,晒草不用另外找地方。”
    梅兰妮‘扑吃‘地笑出声来。申妈妈横了老农一眼。
    梅兰妮说,“等有空了,再去买些樟蚕丝来,趁农闲织些网出来,明年四月,我们再殖一些珍珠。”
    这话老农听着顺耳,立刻就盘算起来,“茶园里,黄豆收下来了,还种不种?”
    梅兰妮翻看着梅朵的白皮书,“种,再种一季蚕豆和豌豆,棉花地里和果园也别忘了撒播草头,冬天可以当蔬菜,也可以喂牲畜,明年还可以翻了做绿肥。”
    老农道,“那是当然。蓖麻要收下来了。那东西怎么办?”
    梅兰妮说,“把蓖麻籽打出来,晒干收好。”
    老农说,“那蓖麻杆可以剥出麻来,可以编织个麻袋麻包什么的。”
    梅兰妮当然没有什么意见。
    讲了农活后,梅兰妮对申妈妈说,要她多买些羊肠,猪肠回来,多做些肠衣。
    申妈妈道,“这个好,去年奶奶你送的香肠很好吃,庄子上这许多猪,不如自己留下些做香肠,到时候,一斤香肠卖六斤猪肉的钱,都有人要买。”
    梅兰妮听了砰然心动。她原打算多做香肠给边峰他们带到南方去的。现在,申妈妈这样一说,倒是让她觉的可以做为一样产品了。
    梅兰妮要留下些银两,让申妈妈买肠子,申妈妈哪里肯要,“我们这卖菜的钱都富富有余,那羊肠,猪肠值几个钱?”
    又过了几天,第一部机器装好了,一试还成了,徐春来自己独立安装第二部。
    庄子上的秋收开始了。
    142 再次商讨帐子价钱
    更新时间2014…3…4 3:00:35  字数:3083
    梅兰妮回到苏州的时候已经是十月中旬了。
    才一到家,三胞胎就告诉她海保家里被抄家了。
    齐逸说,“坊间都传遍了,说是苏州织造从李煦开始,几乎都是以抄家结束。”
    “还有谁也被抄家了?”梅兰妮问道。
    “年羹尧的连襟胡凤翚也是抄家贬职后在自己公寓里和太太一起自杀身亡了。”
    “着样看来,绣容的翅膀还是没有改变她家的命运。”
    “如果,她家不是这样目无法纪的贪,可能还能过去。这个位子,是目前的肥缺之一,新老板总要留给自己的体己人,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老老板去世后,不想怎样在新老板面前好好表现表现,反而变本加厉的贪赃枉法。真让人看不懂。”楚濂说道。
    “海保他们怎么处理?”梅兰妮问。
    “押解入京,听候皇帝的发落。”齐逸道。
    “那绣容不知会不会受牵连。”梅兰妮说。
    没人能回答,这在史书上好象没有记载。
    这时,叶惟世和屈仪奉来了,“见过婶娘,婶娘辛苦了。”
    梅兰妮对他们的礼数始终没有习惯,“自家人不用多礼。听说你们近来文章很得老师的夸奖。”
    两人都腼腆地笑了。
    梅兰妮想,到底还是孩子。
    “我走后,懒猫没有再来找麻烦吗?”梅兰妮问道。
    关于懒猫,在坐的人都参与了,叶惟世说,“一直派人去监视他,但是,到目前为止,他还没做什么针对我们的事。”
    梅兰妮说,“还是当心点好,在你们考秀才前,可不要出什么事。再有几个月,你们就要参加院试了,要多请一个人担保,你们看请谁好?”
    齐逸道,“院试要求八个人做担保,但是多一个秀才,少一个人也不要紧。算来,我们已经请了五个秀才担保了,加上金伯,再加冯岱,也差不多了。”
    梅兰妮说,“院试是不是有名额限制?”
    “应该说,院试的一等,二等是有名额限制的。一般的省是五十名。”
    “这么少啊。”梅兰妮担心了。
    “江南省名额多,现在有一百名。”
    “那也不算多,江南的读书人比别处多。这么少的名额,怪不得有些人横考竖考都考不进。”梅兰妮已经为自己心理准备了。
    这可真正的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了。这么小的比例要中还是很不容易的。过去她还以为秀才是随便考考的。现在完全颠覆了她的想法。这个考试根本就是很难嘛。
    小甲让人来报,陈步云来了。
    “他瞄的很准嘛,知道我在家。”梅兰妮说。
    “哪里,他上个月底已经来过一次了。”楚源说。他和叶惟世屈仪奉陪着梅兰妮到花厅去见陈步云。
    不是梅兰妮耍大牌,而是,他们要多培养叶,屈两人接人待物的能力。叶,屈两人认为家里现在顶着主子名份的人,年龄是他俩最大,理应效力。有外男的情况下,都由他们作陪。家里许多庶务,也有人一一解说给他们听,所以,他们对稼轩经济之事,倒也不是很陌生了。
    主客坐下后,上了茶,陈步云就说明了来意,“今后,我只从你那里进帐子,你看,帐子的价钱能不能降些下来,你降了,我也好降些,这样,薄利多销嘛。”
    关于和陈步云之间的帐子合作关系,梅兰妮已经对叶屈二人分析过了,这就是建立在双方利益上的一种合作。
    梅兰妮用眼睛看了看叶,屈二人,他们很快也领会了梅兰妮的意思,明明是他的作坊竞争不过我们的作坊,说话还说的如此漂亮。
    梅兰妮微笑道,“依陈老板的意思,降多少合适?”
    陈步云说,“我算了算,如果每顶帐子卖五百文,那肯定要卖的快了。你四百文卖与我如何?”
    看见了吧,他要降价竞争,首先要保证他自己的利益。
    梅兰妮说,“做帐子生意,原本就是个薄利生意。我那成本,你也知道,这花今年是二十文一斤,一匹帐布至少要用两斤花,那就是四十文了。织成帐布要三天多才能织成一匹,一个工人的工价按时下算就是三十文一天。还有染色,一匹就是六十文。光这纱的成本就是二百文,做成帐子,这里面的工本我就不用说了。一百五十文是垫底的。我卖与你是每顶四百五十文,我已经是很薄利了。如果再要减价,我也只好关闭作纺了。”
    叶,屈二人听了梅兰妮的话,也跟着点头,这他们也懂了,漫天要价,坐地还钱。
    陈步云听说,盘算了一下,“要么这样,我们一人让一步,你卖给我四百二十可好?”
    梅兰妮说,“那帐子日后的包装都由你来做?”
    陈步云踌躇了。梅兰妮作坊出产的帐子都是用相同的帐纱布做成的纱袋包装,而且那个纱袋的缝制也很精细,纱袋的一头用绳子抽紧。客人们很喜欢这样的包装,梅兰妮的说法是方便顾客。等日后,帐子需要缝补了,这纱袋上的面料就能派上用处了。而陈步云自家作坊里的产品是用纸张包装的,那张纸的成本也要十文钱,还很容易破损。
    梅兰妮说,“陈大哥,你减到五百文是不现实的,现在,也有作坊在卖棉纱帐子,他们卖的是五百六十文,如果,你卖五百五十文,别人也会优先买你的,毕竟我们的帐子质量做工都要比他们的好。就是五百五十文,你也有足够的利润赚,何苦来挤着我呢?再说了,这运来运去的费用都是我出的,你可是坐在那里脚翘黄天堡。”
    陈步云苦笑道,“梅娘子,我都不知说你什么好。好吧,就这样,你还按四百五十卖与我,但是我先讲好了,你不能卖给别人了。”
    “这又没道理了,”梅兰妮说,“你一年能卖多少?你又不做广告,谁知道你在卖纱帐?”
    “这广告如何做,你倒说说看?”
    “你派人到各个商会,码头去发些宣传单子,上写着你店里的地址,说卖的纱帐子价廉物美,风儿挡不住,蚊儿进不来,等语言。让人看了知道你店里卖纱蚊帐,那要买的人自会过来买了。”
    陈步云笑了,“梅娘子你真想的出来。不过听上去也蛮有些意思的。”
    梅兰妮和楚源都知道,后世做广告那还要铺天盖地。这个年代讲究什么‘酒香不怕巷子深‘。其实,那些忙人哪有时间找什么巷子,都是在路边买了吃。
    梅兰妮说,“我还有好的想法呢,你也从我这里进几匹纱布,放在店里量尺子卖与人家做窗纱,不比丝纱实惠?”
    陈步云眼睛一亮,果然好主意。
    帐子的生意告一段落。陈步云说起缂丝的事情,“前些天,汪家派人来说,也想要一套象黄聘的美人,他出十六万一套。”
    “黄聘的美人?我都没见过。”
    “你忘了,就是我们第一套十二幅的美人图,卖给了黄聘。那个盐商。”
    梅兰妮想起来了,那是套雍正美人图。十六万两,这对梅兰妮的诱惑力也是很大的。她眼睛看向楚源,楚源微微的点了点头。
    她对陈步云说,“不是前年卖了一套月曼清游图给那姓汪的。”
    陈步云道,“你不知道,如今,扬州的盐商中的领军人是汪家。这些盐商平日里那钱没处花销,就是争奇斗艳。这黄家这套美人比着汪家,汪家想也弄一套,不瞒你说,黄家也想弄一套汪家的月曼清游呢。”
    “那黄家愿意出多少钱?”
    “黄家说出和汪家一样的价钱。”
    “你和他们分别说,出十八万,三年后,各得所需。”
    “要三年?”
    “当然是两套同时分别给他们,不然的话,他们还会和你善罢甘休?”
    “那是,那是。”陈步云笑了。
    “今天你回去时,正好把那花鸟缂丝带回去。”梅兰妮说。
    “我现在都不敢把这些缂卖与盐商,他们哪懂的欣赏,没的明珠暗投。”
    “价高者得之吧,毕竟我们是做生意的。”
    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6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