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果也听从他们的意见,用过去的考题来考他们,每次也按实际考试一般,出七道文题和三道诗题。时间控制在四个时辰里,到时候,不交卷就算fail了。
开始时,孩子们还有些手慌脚乱的,几次试下来就大有长劲。
三两天这样来一次,反正历届考试的题目和范文都在那里。梅兰妮也知道,这是题海战术了。
那李果自己这生没考出举人,但是他想如果能教出举人学生来,也是对自己一生读书的肯定。所以十分努力。那李芸也帮着批文,讲解,忙碌着。
其实这样的学习量很大,很伤脑子,梅兰妮除了加强他们的营养外。还和李果商量,是不是移到自家的庄子上居住,那里风景秀丽,远离尘嚣,是个绝佳的读书地方。
李果考虑了,觉着行,带着李芸和华家几个学生,上那庄子上去了。
分坐了两条船,梅兰妮亲自送他们过去。
中国的农民天生对读书人就有一种从骨子里发出的尊敬。
老农一听,这师生几人将在庄子上过些日子,就不知道如何是好了,那个,李老师是真正的老师,不象家里学堂这个就是个猢狲王,说说书,讲讲古还行,做学问那就别提了。现在这一行人可都算是有功名的了,梅兰妮把他们交到他手上,可见对他的信任。
梅兰妮的叮嘱,他和申妈妈及梅香都专心的听了。梅兰妮吩咐每日的营养,每顿的两荤两蔬和一汤。不要油腻的食物,要保持清淡,鱼虾等物最好蒸着吃,而不要油炸。巴拉巴拉,说了一大堆,也不管老农夫妇能否接受。
但是梅香几年来深得她的真传,所以,后来她成了照顾那几个读书郎生活的顾问。申妈妈为了谨慎从事,样样都和她商议了才办。梅兰妮临走前,又关照了这个,关照那个,到后来总觉的有一样事忘了关照。
回到苏州后,老乐回来了。讲了那几个人已交给了秦炼等人。这梅兰妮就放下心事了,那些人到了边峰手里,还怕问不出后台?
老乐听说家里五个少爷都通过了院试,其中还有一个是案首,那个高兴啊。这,梅兰妮也能理解,这叫作水涨船高嘛。
让梅兰妮高兴的是,这次老乐带了秦炼三人的一厚打信回来。那几个人真是百忙之中还能想起她这个假娘,也真让她感动了一把。
现在主屋除了她和羽绢,都没了别的人。晚上,梅兰妮在自己的卧房里仔细读着那些信。
家书抵万金,这,梅兰妮倒是真有体会了。虽然他们的信里大都是讲的家族事业,但偶尔一两句保重,珍重之类的话,也让梅兰妮高兴起来。
心情好了,梅兰妮手脚也麻利了,活干的飞快。这日她边干活,嘴里边哼着小调。自己都没有注意唱了些什么。
一旁的羽绢听到了,很惊异,“梅娘子,你在唱哪一出啊?”
梅兰妮想了想,“我哼的是啊。”
“这出讲的是什么?我怎么没有听到过?”
梅兰妮大致介绍了一下评弹内容。
那羽绢惊讶地,“这个评弹是新的,我还从没有听到过。”
梅兰妮使劲想出现的时代,可是她哪里想的出来。
羽绢拿出了笔和纸,磨了墨,对梅兰妮说,“你把那词念出来,让我记下。”
江南闺秀几乎人人会唱评弹,这年头娱乐活动少,而评弹一只琵琶一张嘴,就能娱乐半天。江南闺秀中,有文化的大有人在,她们又不能考科举,只能学着做诗词,在闺阁之间互相唱和,再有就是在闺阁中写弹词,朋友之间相互交流。她们的弹词当然不会有风月场合那些艺人们的弹词的风尘味,她们的弹词是委婉的,清新的,文雅的。这和后世的弹词风格很接近。而她们的弹词有些时候从闺中流了出来,让那些听惯了带肉的弹词的听众耳目一新,又促进了弹词的改进。可以说,评弹发展和江南闺秀是分不开的。羽绢姑娘的这种反应是很正常的。梅兰妮为此还定制了两把琵琶。
可羽绢并没有把唱评弹当正事,平时除了帮梅兰妮算帐记账,还替她做小工,她缂丝时帮她绕丝,有时还帮她在纬丝上画稿。梅兰妮见她对女红很有天份,就教她缂丝。缂丝并不难,一学就会,可是要缂好,就难了,除了技艺,还要有手感。所以,开始上机时,梅兰妮经常要替她返工,但是,她极其用心,渐渐的能上手了。虽然关键部位还要梅兰妮来,但一般的她能帮上忙了,在梅兰妮忙别的事时,她就帮着缂丝,这样一来,梅兰妮的缂丝速度快了起来。
这天,梅兰妮让老乐去找陆本临,要在山塘街或上塘街那一带买房子。这个时代的山塘街就相当也后世的上海南京路,寸土寸金,是清朝的商业中心。
在秦炼等人的信里也说了,要在山塘街上建立贸易站,交流南北货物。所以当务之急就是找一个合适的地点。那山塘河及上塘与那内外城河相通,交通十分便利,所以外地商人都喜欢在那里做生意,使得那里的商肆如林,繁华非常。
过了几天,陆本临来了,梅兰妮在花厅里会他。
陆本临说,“这处商肆我原本不敢推荐给你,但你家现成的有了五个秀才,故而才说与你听。此处的商肆地点是极好的,就在阊门外,山塘桥西,通贵桥东。”
梅兰妮算上老苏州了,只是这山塘桥她知道是阊门外,山塘河上第一座桥,这通贵桥就是第二座桥,这么好的地段?有没有这个福气啊?
陆本临见到梅兰妮的困惑,“梅娘子,你不记得了,那是山塘河上的第二座桥,有通贵狸的那座桥。”
关于山塘河上七只狸的故事,梅兰妮小时听外祖父说起过,说是刘伯温怕苏州人反,用了七只青石狸锁住了山塘河的龙气。那七只狸分别立在山塘河的七座桥上。苏州人去虎丘出了阊门就数狸,数到第七个狸,那虎丘就到了,所以苏州人称那为“七狸山塘”,后来传豁边了,就成了“七里山塘”,其实从苏州到虎丘不到七里。
梅兰妮一听,就知道,那处果然不寻常,如果把那个区域比做黄金地带,那这处就是钻石地了。如此好的一块地方,怎会落如她的手中?这里面肯定有隐情。
果真不错,陆本临看着她的表情说,“那处在山塘河北,并不在山塘街上,现在是一户苏姓人家开了客栈,生意自是极好,只是苏老爹去世后两个儿子心不和,要分家,所以生意差了些。但是,近来有一地痞看中了他家的房宅地,想要买下,但又不肯出多钱,又日日找人来他们那里阻他的生意,所以,那苏家两兄弟就商议着把那房子卖了,两人分了钱好到别处找生路去。”
梅兰妮问道,“那他们要价是多少?”
陆本临不慌不忙的讲了个数。
149 看房子
更新时间2014…3…11 3:00:37 字数:3242
“什么,一万两!”梅兰妮叫道。几间房子一万两太贵了吧。
陆本临道,“他那所宅院加起来有多半亩地,从山塘桥到海涌桥,这山塘河南就他家和王姓的一户人家,他家占的地还多些。那可是个闹中取静的好地方。”
梅兰妮心里盘算着,半亩多地那起码有三百五十平方朝上,但是这要价一万两,乖乖隆的冬,也太高了。每平米要二百五十两了。换算成人民币都要八千多元一平米了。
于是她说,“地方听着不错,只是这价要的黑心了些,那个地痞愿出多少?”
陆本临道,“我也不瞒你,那地痞的价是一千两。”
梅兰妮说,“地痞出一千,他要十倍卖与我,然后那地痞再日日找我的麻烦,那房子我能住安宁吗?如果他真想卖,价钱降到一个合理的数,我再考虑。这么高的价,我都能买到一间没有麻烦的房子了。他是存心卖吗?”
陆本临道,“梅娘子你认为什么价合适?”
梅兰妮道,“先生你是做这生意久了,自然知道什么价位是合适的价,象他这样的麻烦宅地,不说减价,就已经万幸了。”
陆本临笑着,点头,说和房主们商量了再来回话。
梅兰妮这边赶紧去了庄子,见了三胞胎就把秦炼等人的信与他们,把要在苏州建贸易行的事说了,又讲了陆本临推荐的这家的情况。画了大概的地图给他们看。
她说,“地段是个好地段,价钱要的贵了些,真买下了后续问题肯定不少。”
楚濂问,“那地方是属于哪个县?”
梅兰妮说,“属于吴县呐。”
楚濂说,‘那我们家买下了,只怕那地痞不敢来捣乱了。“梅兰妮笑了,“你们这几个小秀才能镇的住谁?苏州的秀才多如牛毛。要让地痞服贴,就要靠拳头硬。”
楚濂道,“我的意思是万一惹上了官非,我们能占些便宜吧?”
楚源说,“这房子我们肯定要买的,但是价位要好好考虑一下,做生意嘛,骗子无赖地痞流氓都不会少遇到。躲是没用的,你躲的了今天,躲不了明天。楚濂去把叶,屈两位表哥请来一起商议。”
梅兰妮他们几个立刻明白了楚源的意思。等叶,屈二人到时,齐逸把情况向他们做了简捷的说明。他们听到后,倒是认真的考虑了一番。
叶惟世说,“卖那宅地时,契约要合法。如果文契都完全,那就是上了县衙我们也能够说的清楚,就算那地痞能买通县衙里的小吏,我们还能告上府衙。再说,我等现在如果进了县衙,都不用跪堂的。只这一点就能压住了那地痞。婶娘,你不用担心,如果要上县衙,只管有我呐。”
屈仪奉也附和着。梅兰妮见他们这个态度,心中喜欢,虽然她并不愿意上衙门去解决问题。
梅兰妮还说了第二个问题,“你大哥来信说,要在北京买房子,等你们去春闱时正好入住。好过到别处租房。”
三胞胎是北京人,前世北京三环之内的房子是个什么价,他们自然知道,要在北京买房子当然没有话说了。
只是秋闱还没有过,就想着春闱,是不是太早了点。
梅兰妮对他们信心满满,“那是早晚的事,在京里有自家的房子,就是当了官,要回京叙职也有个落脚之地。”
这想的也太远了,但是在京城里买房是不会错的。
几个人就这话题讨论了一番。
梅兰妮又讲,“过两个月,我让老乐去趟江宁,在钓鱼巷那里租个小院,整修一下,那个地方离着贡院近,到时候省点力气。”钓鱼巷在什么方向,她是没有一点概念,这是她听黄氏说的。
三胞胎都道“妥当”。叶,屈二人深深体会了,科举之路其实就是钱铺出来的。这一处处的,要花多少钱!还不说他们先前的那些担保费了。
齐逸道,“要租一个梢大点的院子,李果老师和李芸说不定也要跟去呢。”
梅兰妮想了想,“那是自然了,别说他们了,连我都要跟去呐。”
几个人又说了一些话。梅兰妮又去看了李芸,李芸见了梅兰妮,拉着就说个不停,虽然她天天帮着李果管学生,到底厌气,又没有合适的女孩能够对的上话。所以看见梅兰妮就觉的特别亲切起来。
梅兰妮说,“你如果厌气了,就和我回苏州去,家里又没有男的,羽绢和我在写弹词,不如你也参加进来?”
李芸听了很是心动,但又不放心李果。李果看出她的心事,便说,“梅娘子邀你尽管去,到她家去住几天,你又没什么闺友,正好和她们一起,也有道伴。我这里你尽管放下心,他们这里有吃有住的,风景又好,无事听听桑麻事,心里愉快着,就象住在桃花源里,再说了,你想过来时,和梅娘子开口,还不是一句话的事。”
李芸听了决定带篆儿一起和梅兰妮回去。
梅兰妮要回苏州,自然又是有许多话要嘱咐。齐逸看着唠唠叨叨的梅兰妮,笑道,“娘,我们不是小孩子。我们有分寸的。”
叶,屈二人也附和着。梅兰妮笑着对他们道,“这事我常常忘了,可见外表是能迷惑人的。”
三胞胎心里知道梅兰妮所指,但笑不语。
三个女人一台戏,三个年轻的女人,这台戏就更加热闹了。
李芸听了羽绢和梅兰妮唱的觉得很好。其实梅兰妮的记性没有那么好,她记了个大概,羽绢姑娘就在这个框架里,加上些自己写的东西。李芸的文化素养要高于羽绢,把她认为不合理的地方改了,又在词藻上下了功夫。别说,还真弄出来了很像样的弹词。写了第一回,第二回。晚上在烛光下,梅兰妮凭着记忆和她们讲剧情,李芸和席羽绢靠着才华写弹词,颇不寂寞。
眼见的到了立夏,这天,梅兰妮把咸蛋放进彩色丝线编织蛋囊里,分给家里的人。天香得到了两个,早上高高兴兴地上学去了。
篆儿拿到了咸蛋笑着挂上了颈上。李芸就不愿意挂。
这天,陆本临来了。
梅兰妮仍旧在花厅接待他。
他说,“其实那户人家原本并不十分想买房子,但是,现在惹上了地痞,不卖呢,生意做不下去,卖呢,到底还算是租产。”
梅兰妮说,“听说吴县的县令很会断官非,何不告上县府去?”
“怎么告,人家又没偷有没抢,只不过在他家门口放恶狗,在就是把些死耗子扔进他家院子,扰的客人不敢上门。”
“那现在他们想卖了?”
“五千两,你怎么看?”陆本临说。
“我得看看再说。”梅兰妮答道。“不看过,我没法决定。”
“那是,只是你去时要装扮一下。”
“装扮什么?”
陆本临想了想,“他家高妈辞工走了,不如你装扮成高妈。”
梅兰妮想,那户人家的情况已经这么恶劣了,进出都有人监视了。
梅兰妮向乔妈借了一件宽大的外衣。她自己的衣服都比较带有现代化的味道,真么看都不象高妈穿的。
出了阊门,船来到山塘河,过了一个桥,在第二个桥的前面靠上了北岸的水桥头,那屋里的人认得陆本临,开了门让他们进去。
陆本临给他们相互做了介绍。那是两兄弟,年龄应该也有三十来岁了。原本开的是客栈,这会子,客栈里面没什么人,大门紧闭着。整个房子里带着点颓废的味道。
因为是女客。两兄弟的妻子们也没什么顾及,跑出来看梅兰妮。梅兰妮正在打量着房子,这些房子有年头了。
那两个妇人的眼光有点肆无忌惮。梅兰妮不知道,自己在苏州已经小有名气了。五个秀才的姆妈(大多数人是弄不清侄子和儿子的)。在他们的想象中,那总要是个中年妇女了。可是现在一看,是个比她们还年轻貌美的妇人,心里就有点那个,再看她是个大脚,那点不平衡马上就趋于平衡了。
那兄弟俩正在介绍房子。梅兰妮说,“这房子有些年头了。”
那苏大马上就说,“前年我们才修理过。”
“漏雨吗?”
“不漏,不漏,”但是顺着梅兰妮的眼光看过去,那墙角上雨水的印子很分明。他们的声音也降低了。
这时,那两妇人吃吃的笑了,苏大有点恼了,“快滚,谁让你们来显眼的。”
那两妇人吃了一惊,飞快的移动着小脚去了。
梅兰妮觉得很诡异,不是说,古代人都很有礼貌的吗?怎么这家人这么没有规矩和粗糙?
梅兰妮不是看房屋的新旧,她主要是来看房基地的大小。他们带她看了看四周,梅兰妮目测了一下,大约是四百平米的样子。院子的东南角上还有一口井。这让梅兰妮很满意。
一边是山塘河,另一边靠临上塘河,和繁华的阊胥街只隔了一户庭院,很是闹中取静的地方。那两个人有点紧张的看着梅兰妮。梅兰妮知道,他们怕自己压价。虽然偏贵了点,但是到底是人家的祖产不是。
梅兰妮对陆本临说,“我要红契。”
陆本临知道梅兰妮看中了。但是他还是得提醒一下,“那个外面那些个人是不是还在?”他问苏氏兄弟。
他们当然很不愿意回答这个问题,过了许久,苏二才说,“就是这么些人么。华家娘子,能不能把银子分成两份给我们?”
梅兰妮看了看陆本临,他低声说,“这恐怕是要分家了。”
梅兰妮对他们点了点头,“到时候你们两人一起来按手印。”
几个人当场讲好在第二天陆本临家里碰头。
150 大火
更新时间2014…3…12 3:02:53 字数:3175
填写契约,画押,这一套流程,梅兰妮已经熟练了。
再过了几天,陆本临送来了红契,和钥匙。原来那户人家已经搬走了。
又过了几日,早上乔妈卖菜回来,带来了新闻,那阊门外走水,生生将那渡僧桥到山塘桥那条繁华的街烧掉了。
梅兰妮一听,心想,自家新买的房子就在那条街的西面,不知殃及到了没有。
吃过了早饭,她便让李义生划船去那里察看。
才到那里,梅兰妮傻眼了,几天前还是很繁华的一条街,变的惨不忍睹。都成了断壁残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