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早餐后,梅兰妮洗碗清理灶头,让孩子们坐在矮桌边帮着捡菜,她快手快脚的把鸭杀了,烫水浇后,把鸭毛拔干净,内脏取出,洗净,放进锅里加水煮,汤滚后,撇去血沫。拍了一块姜,打了个葱结放了进去。用一根柴细细煨。厨房里飘着鸭汤的香味,几乎所有的人都深深吸了口气,梅兰妮微笑了。
然后,梅兰妮坐到了矮桌旁,对大伙说,“现在,咱们开个会。”看了一圈,低声继续,“咱们成立了个穿越之家,现在要找一个家庭姓氏,确定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大家都沉思着。
“姓龙怎样?龙的传人。”楚濂说。
“复姓中华,怎样?”楚源问。
“没有这个姓,单取华怎样?”齐逸说。“而且本地华姓人不少。”
“对啊,华罗庚就是金坛人。”楚源说。
“姓华吧,不张扬,”秦炼说,谷雨点点头。
“好,华裔芳就是无锡人,”楚濂说。
“华裔芳是什么人?”梅兰妮问。
“是晚清的一个数学家。”楚濂道。
“准确的讲,他应该是金匮人。”齐逸讲。“雍正二年,把无锡一分为二,一半叫无锡县,另一半叫金匮县。我们姓华,就讲曾祖是金匮华姓流落在外的一支。”齐逸转向双胞胎,“记得吗?春假的时侯,我们去十渡游玩时,在白云寺后面看到一个古墓,我因为见那幕碑上的字好,便拓了下来,回家后,细读了,方知死者姓华,名喻,字言翌,祖籍是江苏金匮,生于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死于雍正九年,十一月,1731年。生前是太医院的医生。”
梅兰妮说,“原来是御医啊。”
齐逸说,“不是御医,太医院的太医,就是御医,是有品位的,最起码也是六品,一般御医的人数就是六,七个。而太医院的医生,其实是御医的助手,人数也在三十以上。”
梅兰妮恍然,“哦,你是说这位华某人作为我们的名义家长!他是个医生,在太医院供职,官位就小些吧,”看着齐逸,“不幸去世,我们返回故里。这样能解释你们的官话。”
齐逸说,“太医院的医生是无品的。御医才有品。父亲名叫华喻,字言喻。”
梅兰妮说。“恰好你们都是单名,在你们名字前加个华姓。”
“好,好!”大家一致通过。
同时还通过了定居苏州的提议。
华姓穿越之家就这样成立了。
一起讨论编了各人的生辰八字。
梅兰妮任母亲职位,这年二十四岁。生于康熙五十年,七月七日,子时。
秦炼任长子一职,七岁;生于雍正六年,十月十日。午时。
楚氏兄弟加齐逸拼成了三胞胎,顺序为:楚源,楚濂,齐逸,按照齐逸生辰,今年四岁,分别任三子,四子,五子之职。生于雍正九年五月,楚源,楚濂的生日是初八,亥时和丑时。齐逸的生日是初九,寅时。
齐逸把每个人的生辰八字都编好了。
梅朵问,“那我呢?”
齐逸说,“你的岁数和我们太接近了,不能成为我们的姐妹,你还是当梅家的女儿,我们的表姐,你就生于雍正九年二月十四,卯时。”
梅兰妮笑了,“这个日子好,是林黛玉的生日。”
成立了新家,大家伙就开始清点家庭财产。梅兰妮向袁婆借了戥子,细称了梅朵的那包银子。算下来竟有二十八两。梅兰妮打算卖掉一幅缂丝,穷家富路嘛。
秦炼止住了她,“这二十多两银子,省些用,尽够了。包船到苏州,不过八,九两银,好婆的房租不过三十文一天,另加吃食,一百文一天,相当富裕了。粗算来,到了苏州还有十几两的银子剩余。如果,这会而卖缂丝,会有几十两银的进帐,这在人家眼里是笔大收入。我们现在孤儿寡母的,自保能力差,止不住有人会对我们有什么打算。”
大家听了深以为然。
016 楚氏兄弟的故事
更新时间2013…10…26 1:21:32 字数:3188
清完了梅兰妮带的财物,秦炼把那个颇重的蒲包拿了来,把里边的东西一件件拿了出来。
先是一个牛皮包,里面是一套刀具。然后是一套围棋,棋盘却是布做的。让梅兰妮最感兴趣的是一个四耳陶罐,有盖,底部用猪肝涂抹过,四耳用麻绳穿了,可一放在遘火上煮东西。另外,还有,小瓜瓢,三个竹子做的小杯,两件石头工具。
梅兰妮心一动,对秦炼说,‘这些炊饮具别丢了,我们路上还有用的,石头工具不好使,一会儿你与我一起去铁匠铺,打几件工具,路上能使,还能防身。‘秦炼见梅兰妮对那陶罐爱不释手,便道,‘这是楚源和楚濂制的。‘‘哦?‘梅兰妮惊讶地,‘想不到你们还有这样的本事。‘楚源说,‘这算不上什么,我们仨过去经常做高仿瓷让齐大哥销,那乱真的让故宫的专家们也难分真伪呢。‘梅兰妮想起齐逸所说有关损阴德的话,一时很无语。
为了打破沉闷的气氛,楚濂说,‘大哥会武功的。‘‘真的,假的?‘
秦炼谦虚道,‘会些太极拳,以前跟师傅练过几年。‘楚源说,‘大哥可厉害了,一次,两个花子抢咱,大哥三拳两掌的,打的他们动不了。‘梅兰妮仨,眼里都是惊喜。
再有两个金项圈,秦炼说,‘上面刻这名字,所以不敢拿去换钱。‘梅兰妮细看,一个上刻着‘蒋大宝‘,另一个是‘蒋小宝‘。
丹阳县张埝村,蒋家发生的事,和里玉麒麟卢俊义家里发生的事相似。十年前蒋大倌人,来到张埝,买了地,置了房;安家落户。由于蒋大倌人会些拳脚,渐渐的成了地方上的领头人物了。后来娶了诸氏为妻,婚后第二年,就生了双生子,蒋大倌人自然十分高兴。又过两年,应了老话‘乐极生悲‘,诸氏在生女儿时,难产死了。连女儿也未保全。日日夜夜小儿啼哭,大倌人自是十分烦恼。后经媒人说合,续娶了周氏。自此家中倒也安宁。一年前,大倌人出去经商,几个月后,有人传信说,蒋大倌人被人打死,周氏倒也不悲伤,和管家蒋方勾搭上了。视这两个儿子为眼中钉。缺衣少食,三天两头暴打。直想除掉了好独占家产。
一个雨夜,双胞胎醒来便在柴房里关着,遍体鳞伤的。等两人弄清自身的状况后,听着周边人说着鸟语,这二人都不敢说话,可他们的不说话被视为倔强,更遭毒打。幸好,几天后,两人琢磨出了一些简单词汇,是,不是,好,不好,要,不要。方能勉强应付了局面。
楚源和楚濂是齐逸的发小。他们的父亲是清华的化学教授,他们的母亲和齐逸的父母是同事。
楚源和楚濂的父母和齐逸的父母是好友,一起同窗,楚母更是和齐父母作了同事,在一个单位工作。作为知识分子的父母,对儿女的教育抓得很紧,在考大学选专业的时候,都是再三考虑的,为楚源选了化学材料专业,为楚濂选了电讯专业,楚源硕士毕业后,到了飞行材料研究所工作,工作之余,也做些个猫眼石,红宝石,等些个宝石放到齐大哥的古玩室去卖,也赚了不少。而楚濂爱好绘画,从小跟母亲学画,十几岁时,仿的董齐昌,及宋人小品,可以乱真。毕业后,去美国拿了个学位回来,回北京一家电讯公司工作,业余时间也画些‘古画‘给齐大哥去销,在美国的那些年,又学会了油画,也许是从小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对于现代油画他并不热衷,而是偏爱古典油画,对于陈逸飞的作品,他是赞不绝口。由于家庭缘故,这两人的国文水平都较一般人高。这次他们和齐逸下江南,原打算领略一下苏杭的天堂风光,这不,真的就住上了天堂!
看着家中的房屋和佣人,两人明白,这是穿到了地主家。可是,他们听不懂人们说什么,只知道地主婆对他们非常敌意,为了搞清状况,俩人悄悄的监视了周氏,发现了她和蒋方的奸情,两人私下合计,估计是蒋大出门办事,未归,这两人勾搭成奸。分析下来,这周氏定是后母,为了今后的日子,必是想把兄弟俩除去。事实上,她已经达到了目的。两人分析自己,也不过四,五岁的样子,没人帮助,无法自立,家里的老佣人渐渐的被周氏驱逐了。两人知道,在这样的环境中,要保住两人的生命,并非易事。于是萌发了逃跑的念头。要逃跑,必须有钱,两人悄悄在屋里受刮值钱的东西。家中的陈设看来,这就一暴发户人家。既没什么古董,也没什么字画。能值钱的就是他们颈上的金项圈和手上的银镯。
后来搜到了蒋大的书房,说是书房,里面没有什么书,大约是蒋大办公的地方。发现了一个暗格。两人好一阵兴奋,打开后一看,只见里面是一个牛皮包,很沉重,另外是一付云子,这云子却相当名贵,可棋盘是厚布做的。两人悄悄的把东西带到自己的私秘处。打开牛皮包,里面是一个布卷,展开布卷,插着一套形状各异的刀,即使是外行,也看出这刀不凡。更何况,刀柄是用紫檀木所制。
一个月后,由于周氏的虐待变本加厉,实在受不了,两人带着云子和宝刀及搜刮到的几十枚铜钱便从家里出逃了出去。
两人走小路,离了张埝,到处写些暗号,希望能和齐逸取得联系,虽然知道这样做,希望非常渺茫,但有希望,总好过没希望。
一日。秦炼看到他们的涂鸭,便主动和他们搭话,几句话一说,都知道了是同乡。
和秦炼在一起,他们的日子好过了许多,秦炼讲的皖南方言,和江苏某些地方很象。很多事情,由秦炼出面要方便得多。
楚氏兄弟原打算在外避一阵子,等蒋大回来后,他们在带着秦炼一起回到蒋家,揭露周氏的奸情,消灭隐患,然后继续过小地主的生活。
秦炼认为非常不妥。首先,两人的语言就很不对头,原本土地主的儿子,没有任何人教的情况下,突然说起了京片子。任谁都会产生怀疑的。
于是,仨商量着远离丹阳县,到了常州,盘缠(手镯,和铜板)用完了,仨人还没有找到谋生的方法。加上楚氏兄弟又病了。正在走投无路,天上掉下梅兰妮一行。
梅兰妮让楚氏兄弟喝了药,向袁婆借了一架小纺车回来,把昨天买来的纱线,绷了六股在纺车上,然后各抽出一个头,教梅朵把这六根线并成一股。
然后和秦炼去铁匠铺,打了一把小斧头,一把小砍刀。一把小铁铲。说好了八百文的价,两天后取货。
回到家里,梅兰妮拿出了一些圆型的贝壳园片给秦炼作样子,让他和齐逸做一些出来。
梅兰妮则到房间,让双胞胎上床睡觉,她在另外的床上替孩子们裁剪衣服。白色的布做小褂,内裤,蓝色的做外衣,裤。蓝花布替梅朵做外衣,所有孩子的外衣,都做帽子衫,而裤子仿造后世睡裤的裁法,后片起翘打摺,没有橡筋,梅兰妮有办法。当梅朵拿着并好的纱线团进来了,梅兰妮拿刚做好的小内裤,沿着腰头锁了一圈边,然后用竹针和粗纱沿着锁边挑些针数出来,象织毛裤边般两平针两上针的织一寸左右,收针,在中间均匀的织出些孔用来穿绳子。这样的裤子即使绑腰的绳子断了,裤子也不会落下来。
梅朵赞道,‘嬢嬢你办法很多嘛。‘
‘如果有缝纫机,那怕是手摇的,我一天都能把这些做好,现在真是老牛拖破车。‘梅兰妮叹道。
‘你现在也不算慢,也做了几条小短裤。‘‘只能粗针脚,你们将就先穿着,‘梅兰妮看看天色,‘吃午饭的时候了。‘午饭很简单,梅兰妮把鸭肉和鸭汤分成七份,留了一碗装着鸭头鸭脚的汤,那是给她自己的,梅兰妮彻底理解了,为什么父母都会变成‘食头族‘,(鸡头,鸭头,鱼头,都包圆了)。
把余下的六碗汤中的五份分给孩子们,再把炒的蔬菜分成六份。放上一竹箩的馒头,梅兰妮决定以后家里就采用分食制。等孩子们都在吃的时候,梅兰妮端着一碗鸭肉汤给袁婆送了去,袁婆客气了几句,才收下了,并夸梅兰妮的孩子文静,不闹人。教养好。梅兰妮听了,自然是乐的。
下午,梅兰妮继续做衣服,天气渐渐凉了,早晚的凉意都很明显了,梅兰妮决定,这事处理完后,立刻带孩子们去苏州,安居下来。
梅朵在一旁做帮手,三胞胎被强迫睡了午觉。秦炼则不知去向。三胞胎醒了,也跟着出去。梅兰妮继续飞针走线。
直到日头斜了,梅兰妮看时辰,是做晚饭的时候了。
当梅兰妮刷锅淘米的时候,秦炼提了条鱼回来,梅兰妮看那鱼约有两斤左右,感到很惊讶,怎么这样的小人能捕到这么大的鱼,楚氏兄弟告诉梅兰妮,他们在流浪的日子,秦炼练出了捕鱼钓虾的本领。梅兰妮点点头,生活就是最好的老师,它能教会你许多求生的本领。
晚饭后,清理了厨房,又让孩子们和自己洗澡,忙完后,也已起更了。
随后,睡觉,一夜无话。
017 闲话生计
更新时间2013…10…27 0:48:39 字数:3136
这个时代,无论城里还是乡下,都有养鸡,而开客栈的必定要养一,两只公鸡,为了报时。鸡叫头遍时,梅兰妮起床了,这是她来的这个时代后养成的好习惯。略为梳洗了,就去了厨房。
这个年代的客栈,并不包三餐,旅客可以使用厨房,但得自己准备食材,柴草,厨房的炉头共有八个,为了不和别人挤,所以,梅兰妮一早就煮起一锅粥。然后洗衣服,晾衣服,忙完这些,天已开始亮了。粥煮好后,梅兰妮洗净了一个瓦钵将它盛出。再将那锅洗净,炉台收拾了。出门去买菜,回来时还叫了一担柴。
伺候儿女们吃了早餐,梅兰妮洗了碗筷,杀了老母鸡,炖了鸡汤,又收拾了蔬菜,整理干净厨房,便坐在院里的树荫下做针线。
袁婆对梅兰妮的举动很欣赏。加上苏州,无锡两地方言有些相象,两人的话就多了些。
袁婆二十一岁嫁到常州已经三十多年了。明清时候的江南女儿,并不象人们认为的早嫁,多在二十岁左右才出嫁。弹词(孟丽君)的作者陈端生就是二十四岁结婚的。明末著名女诗人徐灿嫁给海宁陈之遴时,也是二十岁。梅兰妮算了自己的嫁龄在十六岁,立刻汗颜了,其实贺双卿因为父亲去世,被伯父以三石谷为聘礼草草嫁掉,时年也是十八岁。死时才只有二十岁。
袁婆二十五岁时死了男人。袁婆没有儿子,只得一个三岁的女儿。小家小业的,并无恒产。袁婆靠做女工,养活母女二人,后来女儿长大成人,并为女儿招了个女婿,来立门户。所幸女婿也是个好的,一家三口努力工作,也创下小小的基业,买了房屋,在乡下买了几亩地。天有不测风云。前几年,女儿女婿患病,双双病亡。梅兰妮很能理解,这年头没有抗生素,加上好医生少,庸医多,小小的感冒都能送命。留下了四岁的外孙给了好婆。好婆这是第二次抚孤。把房屋略改造了,开了‘好婆客栈‘,外孙今年十岁了,正在塾里读书。
袁婆见梅兰妮也是寡妇,不免有些同病相怜,安慰道,“你比我要强多了。你身边有四个儿子,都聪明伶俐的。只要熬几年,你那大儿就能帮你支撑门户了。昨儿,听他为你辩解,可知是个孝顺的,懂得护娘亲。”
梅兰妮关心的是其他的事,便推心置腹地请教,“好婆,我虽然,带了些银两,可到了苏州,安了家就不剩多少了。你老也看到了,我这儿女一大堆的。所以我也要做些女红添补家用。只是,女红的价钱---”
袁婆道,“如果,帮人做衣裤,荷包之类,一个月辛苦些,能赚到五两银子,支撑你这样的家,节省些用,也是尽够了。如果帮人绣花,那价就高了,如果绣技好的,一月十两银子也是挡不住的。”
梅兰妮问,“若是绣画呢?”
“绣画?”袁婆看了梅兰妮一眼,“绣画,如果象韩希孟那样的作品,就是天价了,一幅都要几百两银子。可是这种神技,老身自今尚未见过。前朝顾绣的技法由顾玉兰传出,我的师傅就是顾绣的传人。前几年我见到了一件真正的顾绣绣画,方知,我师傅所学的不过是皮毛,不及十分之一。“梅兰妮又问,“说是苏州的缂丝名满天下。好婆可知一,二?”
“说到缂丝,那都是织造局管的,民间很少,有也是凤毛麟角。当今官场上来往,送缂丝是时兴。只是,这缂丝面料却不好寻,多是那制造局的工户,在业余时间织成,悄悄的卖出,一匹价起码八十两。“
“那若是缂的画呢?”
“若是画,那就又不同了,即使是工户,也不一定能缂出,到底还是要一个好画工。前不久,常州这里,曾卖出一幅观音像,这么小,”袁婆比划了一下,“都要百二十两银子呢。”
梅兰妮心里对缂丝和绣品的价位有所了解。估计了自己的能力。更有了信心。心下安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