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良陈美锦 作者:沉香灰烬(起点首页封推vip2015-04-13完结)-第1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了好久陈三爷都没说话,锦朝抬头看他,却发现他正目不转睛地看着自己。
    顾锦朝就问:“怎么了?您觉得太久了……”
    陈彦允摇摇头:“没事,这随你的意。”他先进了净房洗漱。
    锦朝就先看了会儿《易经》。不过一会儿,陈三爷就沐浴出来了,空中一股胰子的干净香味。
    锦朝合上书吹了灯,才关了槅扇走过去,他已经躺在床上盖好薄衾了。
    锦朝也随即躺上去。刚闭上眼睛,却被一双胳膊揽进温热的怀里。
    她身子又是一僵,但闻到陈三爷身上的味道后,却很快就放松下来。
    陈彦允把下巴放在她头顶,觉得她陷在自己怀里,只有小小的一团。半个月实在太长了……他慢慢抚摸着锦朝的长发,低声说:“今日下午在接引殿里,你睡着了……我似乎做了点事。”
    大红罗帐里低沉的男声……实在是太过**了。
    顾锦朝觉得耳朵发热,嗯了一声问:“您做了什么?”
    陈三爷笑了笑:“有辱佛门清净,所以只开了头就没做下去了……现在倒是想继续了。”
    搂着她的腰的手更紧了一些。顾锦朝也明白他说什么了。身体更是发软,想到前两次的经历,她忍不住想退出去。却半分力气都使不上来。
    但是理智告诉她,她应该对他再好点……
    他翻身覆上来的时候,顾锦朝咬了咬唇,主动搂上他的脖颈。
    陈三爷从上往下凝视着她,目光很幽深。锦朝一不做二不休,主动凑上去吻了一下他的嘴唇。
    很快就被他按住后脑,再亲了回来。
    等两个人喘息着分开的时候,他在她耳边低沉地说:“锦朝,来……”拉着她的手往下。锦朝摸到他腰侧。有种积蓄力量,十分紧绷的感觉。他的中衣已经半开了。还能看到精壮的胸膛……
    指尖触到那里,她却觉得浑身都烫。
    随即。很快就被卷入其中……
    第二天醒来的时候已经到了辰时了。
    顾锦朝还觉得有些头昏沉,昨夜没有休息好。陈三爷却一早起来就去了内阁。
    她不由得要叮嘱采芙:“早说过了,三爷起来你就要叫我。”哪有丈夫起床,她还赖着的道理。陈三爷也没个人伺候着,一切亲力亲为,难为他和自己同住了。
    采芙只叫醒过她一次。
    采芙有些委屈地回答道:“三老爷说过了,不准叫醒您。上次我叫了您起来,三老爷回来还特地找我去训话了……”
    顾锦朝有些无奈,只能先算了。反正也没耽搁她辰正去给陈老夫人请安。陈三爷很维护她,这些方面实在是无微不至,她要是推辞,还怕坏了他一番好心。
    一会儿丫头端了热水、早膳次第进来。
    吃了一碗绿豆粥并两个豆沙包,锦朝就去了檀山院。陈老夫人正在监督陈玄新练字。
    陈玄新见到她,总是客气而有礼。恭敬地喊了她‘母亲’,又伏在书案上练字。
    陈老夫人跟她说:“……虽说比不上玄青聪明,总算还肯用功。比他六叔强。”
   
  ☆、第二百三十五章:欺负

到了下午,二夫人的马车就到了宛平。
    锦朝去影壁迎了她,领她去拜见了陈老夫人。
    二夫人带了自己的贴身丫头、婆子。不仅奉了顾怜亲事的请帖,还携了茶叶和糕点送给陈老夫人。
    陈老夫人在花厅见二夫人。接了请帖之后仔细看了,递给旁边的郑嬷嬷收起来,问起顾怜的亲事:“……你们家四小姐的亲事,是和姚阁老的三公子结亲?”
    二夫人也是见惯了大场面的,并没有因为陈老夫人的身份而局促,笑着点点头:“姚三公子和我们怜姐儿是旧识,怜姐儿还没及笄前就定下这门亲事了……本来是锦朝的祖母亲自过来的,只是她最近身子不好。才由了我过来,幸好是朝姐儿到影壁去接我,陈家宅院又大又雅致,要是没个人领着,恐怕是要迷路的。”
    顾锦朝正坐在陈老夫人旁边,替她剥着松子仁吃,描金的小碟上松子仁已经堆起小尖了。
    陈老夫人很爱吃核桃、松子一类的干果。
    陈老夫人就拉起锦朝的手笑:“她?她没人领着也是要迷路的。上次在羡鱼阁那边看戏,她带着自己的丫头差点在桃花坞走丢了……还是老三去找她回来的。”看锦朝的目光却没有半分责怪,只是取笑她而已。
    锦朝就解释说:“我已经走出来了,三爷是在回来的路上碰到我的……”
    她那次只是想去桃花坞看远山而已,多看了一会儿,怎么就被说成走丢了。
    陈老夫人笑着指顾锦朝:“她在娘家,是不是也这么爱狡辩?”
    二夫人笑得有些尴尬。
    在顾家,哪有顾锦朝这样说话的份,冯氏的规矩严。容不得媳妇孙女还嘴,就是开玩笑的话她也不喜欢听。能在冯氏面前撒娇承欢的,也就是顾怜了。顾锦朝可没这个胆子。
    陈老夫人又说:“你小半个时辰还没回来,老三心里急。都让陈义去鹤延楼找护卫过来了,打算把桃花坞都找一遍。倒是把我吓到了……”
    她记得陈三爷那天找到她的时候,并没有说什么。就是回来的时候,陈老夫人也没有多问……
    他还把鹤延楼的人找过来了吗?难怪她当时看到周围护卫森严。
    二夫人听着顾锦朝和陈老夫人说话,这个空档里她又打量了顾锦朝。
    她穿着一件紫罗兰掺金丝璎珞纹褙子,浅蓝腰带,挂了一块鲜绿欲滴的翡翠,雪白的挑线裙子。耳边戴的紫色碧玺石有指甲大。颜色通透无暇,价值不菲。头上还戴了一对比翼金簪,嵌的是少见的绿宝石,粒粒大小均匀……顾锦朝一向不爱浓艳打扮,但这身上的东西,件件都比赤金贵重千百倍……
    二夫人想到自己刚进陈家时,看到顾锦朝前后被簇拥着,丫头、婆子数十人,气派非凡。
    她嫁给陈三爷以后,果然就是陈家的宝了。老夫少妻的。人家自然要捧在手里护着,看陈老夫人,对着顾锦朝连句重话都不会说。天底下还有不收拾媳妇的婆婆?
    二夫人刚嫁到顾家的时候。冯氏给她立规矩都用了一年。
    要是当初是顾怜嫁过来了……享的也是这样的清福啊!
    但偏偏造化弄人,最后嫁过来的事顾锦朝,不是顾怜。顾怜要嫁的是姚文秀,这姚文秀身份比陈三爷差十万八千里也就罢了,还和顾澜弄出了那样的人。顾澜肚子里还有了孽畜……
    二夫人想到这里,简直恨得指甲都要掐进肉里。
    锦朝又和陈老夫人说了自己回去住的事:“……已经和三爷说过了,我的三妹也要及笄了,想回去替她准备一番。等怜姐儿的亲事过了我就回来。”
    陈老夫人应了:“你回去看看你父亲也好。”招手让郑嬷嬷过来,说了一堆的东西让锦朝一起带回去。真定产的鸭梨。陕西送过来的核桃和香榧,听说冯氏喜欢带骨鲍螺。还吩咐了三盒的带骨鲍螺。
    一会儿秦氏、王氏、葛氏也过来见了二夫人。
    今天也凑巧,四房的八少爷、十二少爷从别院里回来。说是别院里授课的先生老母病逝了,要回家奔丧,恐怕三年之内都不会来宛平了。
    两人一回来就过来给陈老夫人请安。
    陈玄安是王氏所出,与王氏长得相似,却并不和王氏很亲近。仅是喊了王氏一声母亲,王氏多看了他两眼,却什么都没说。庶子陈玄平和陈容是同一个姨娘生的,眉眼相似,年纪还很小。
    顾锦朝又不由的看向王氏。
    她对四房的关系很好奇,因为她隐隐记得,陈四爷前世是和陈玄青闹崩了的。
    陈四爷这个人……真的很奇怪。顾锦朝记得陈老夫人死了之后,陈家就分家了。那时候陈玄青还没有坐上户部侍郎的位置,因为分家的事,陈玄青和陈四爷反目成仇,陈四爷却在张阁老的支持下做了太常寺少卿,张居廉死后,叶限亲自查其党羽,杀了很多人。陈彦文就是被清查的一个……
    怪只怪她那时候落魄,也不知道更多的事。不然现在也能完整解释这些事了。
    等到了晚膳的时候,陈老夫人就让在花厅摆了,花厅旁边就是荷池,比宴息处里凉快。吃过了晚膳天还没黑下来,锦朝就带着二夫人沿着荷池的回廊散步,说几句话。
    前头却传来孩子说话的声音,听起来好像有好几个人,叫叫嚷嚷的。
    二夫人就说:“这样的荷池,要是没有仆妇看着,孩子可千万不能玩。”
    荷池阴气重,怕池子里的水鬼勾勒孩子去。一般没有陪着,都不要孩子靠近的。
    顾锦朝先让丫头摆了小杌子,请二夫人在这里等着。“……我先过去看看,也免得出什么意外了。”顾锦朝和二夫人说了,带着青蒲绕过回廊,才看到前面一个凉亭。站着几个正玩耍的孩子。
    身边有好几个婆子跟着。
    她松了口气。
    又传来一个孩子清亮的声音:“你说你会背《三字经》。倒是背给我们听听啊。”
    看背影,说话的这个人应该是陈玄安,四房的嫡长子。
    又有另一个人说:“刘先生一世英名。在翰林院任教时也是个大儒,怎么就教了你出来?”
    这个声音锦朝很熟悉。应该是陈玄新,陈三爷的庶子。
    有一个很弱的声音支支吾吾响起:“我……我是会背的,现在不记得了。”
    几个少年都笑起来,陈玄新拿着一只香囊晃了晃:“你要是背出来了,这东西就还给你。背不出来……”他懒洋洋地拖长了声音,“我就扔到荷池里去,教你再也找不着!”
    顾锦朝可没见过陈玄新这一面,在长辈面前。陈玄新一向有礼懂事。
    怎么还威胁起人来了?也不知道和他说话的究竟是谁。
    顾锦朝皱了皱眉,放轻了脚步走过去。
    她才看清楚,被三个少年围着的正是陈玄越,日后的甘肃总兵。
    他还穿着那件袖子都短了的褂子,样子很无措,紧张得很:“……我……我是会的,我只是忘了。”
    陈玄安挑眉问他:“这话是你嬷嬷教的。不管别人怎么问,你尽管说忘了?”
    陈玄越仰起头紧张看他,吸了吸鼻子不说话。
    嬷嬷就是这么教他的,不会背不要紧。先生讲的时候听不听也无所谓。等母亲要查的功课的时候,只管说自己是会的,只是一时忘了。母亲也从来不多问。还让下人抓糖和瓜子赏他。
    他被逼得靠在柱子上,荷池里又冷,身体都开始发抖了。
    陈玄新笑嘻嘻的:“那九哥你可别怪我了,这香囊可就要去喂鱼啦!”
    陈玄安拉住陈玄新的手,笑得很温和:“九弟,别听十一弟瞎说。只要你跟我们说,这香囊是不是你房里丫头的,我们就不让你背三字经了。也别为难了你是不是!”
    陈玄新又开口道:“听说大哥就把身边伺候的两个丫头收了房。别看咱们九哥人傻,没人可以娶……以后也能要丫鬟当姨娘嘛!跟二伯母说一声就是了。想收多少有多少。”
    顾锦朝嘴角一抽,陈三爷说陈玄新像陈六爷的性子。她本来还不相信……这才多大点,就知道什么通房姨娘的了。以后长大了还得了。
    看着陈玄越可怜的样子。她也觉得可怜。一个痴傻的庶子,岂不是人人可欺的?
    便两步走上前去,笑着道:“你们几个在这儿玩呢。”
    几人回头看见她,都傻了。忙行礼喊‘三伯母’或是‘母亲’,婆子也有些惊慌,给她屈身请安。
    锦朝微微笑着:“刚才听见你们说三字经,香囊的,怎么回事?”
    几个孩子面面相觑,这样的事给她说了,岂不是隔天就传到陈老夫人或者是三伯父耳朵里。
    那他们可就遭殃了!
    还是陈玄安站出来,说:“三伯母,我们来荷池散步遇到九弟,看到他拿的香囊精致,想借过来看看。《三字经》什么的,只是想考考九弟的学问而已!”
    他们这么解释,顾锦朝就笑了笑:“……要是看过了,就把香囊还给九少爷吧。荷池冷,小心着凉了,你们还是去花厅玩吧……”还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过比较好,毕竟隔了一层关系。
    陈玄安只能把香囊还给陈玄越,几个人才告退离开。
    锦朝这才看到伺候陈玄越的婆子匆匆过来,满脸堆笑:“九少爷,怎么跑到这儿来了!让奴婢好找!”
    面对伺候他的婆子,陈玄越却退了一步,样子有些惊恐。
    婆子这才看到顾锦朝,忙向她行礼。“扰了三夫人清净,奴婢带他离开……”说完扯了陈玄越就走,一步都没停。
    陈玄越回头看了顾锦朝一眼,好像想说什么,却很快被婆子拉走了。
  

  ☆、第二百三十六章:糖水

锦朝回到木樨堂的时候,还在想陈玄越的事。
    一会儿孙妈妈过来给她请安,她刚从保定回来,给她带了桂圆、核桃一类的干果,还有两包云片糕分给丫头们吃。锦朝笑着问她喜宴办得怎么样。
    孙妈妈回答道:“……儿媳是邻乡的人,孩子的三婶保的媒。长得利索干净,是个能干活能生养的……”听起来对自己的儿媳很满意,又说起儿子的事,“原本是老夫人恩赐,才在田庄里做事。现在成亲了就回了村里,租了人家的地种,等攒够了钱再买几亩地,也算是能过下去了。”
    锦朝笑着说:“你以后就是四房的掌事婆子了。你看原先的王妈妈,家里置办了一百亩的田,两个两进的宅子。儿子媳妇都是穿金戴银的,不说宅院……以你现在的月例,也能给他们置办田地了。”
    孙妈妈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笑:“王妈妈管了十多年了,手头自然闲余多。奴婢手里虽然有些银钱……别的不说,您给奴婢的十五两银子,也能在咱们那儿置办五亩地了。不过奴婢觉得儿孙自有儿孙福,奴婢就是再赚得多,他们靠着奴婢吃,早晚有吃空的一天……”
    她抬头一看,发现三夫人仔细听着,好像还觉得挺有意思的。一时间心里觉得自己失言,三夫人才多大点,从小就是不愁吃穿的大小姐,哪里明白她们这种小人物的心思。
    她就又说:“奴婢见识浅,就原来跟着姑姑学过女红识了字,才能进陈家当婆子的……说的话不合适的地方,您可别见怪。”
    顾锦朝却觉得孙妈妈这个认识很正确,溺爱孩子却害了他们的,她两辈子不知道看了多少。孙氏一个仆妇。看事情虽然有狭隘的地方,但却很正确,很恪守本分。
    她点点头:“我觉得你说得很好。没什么不合适的。”
    孙妈妈一时愕然。
    采芙这时候却挑竹帘进来了:“夫人,川贝梨子水熬好了。”
    锦朝就让采芙用瓷罐把梨子水装起来。她给陈三爷送过去。
    她早上隐约听到陈三爷咳嗽了两声,就吩咐熬了梨子水。内阁的事多,他最近忙得很,休息得又少……要是感风寒就麻烦了。
    采芙一会儿就端了青瓷缠枝纹的瓷罐过来。备了碗,锦朝带着往书房去。
    书房外站着好几个人,有她脸熟的江严、陈义,还有几个戴纶巾穿皂鞋做书生打扮的人,都拱手向她请安。避到了一边的次间里去。江严过来跟她说:“三爷在里头和七少爷说话……”
    陈玄青过来了?顾锦朝有点不想进去了。
    她虽说是陈玄青的继母。但是陈玄青已经成年了,就避开了住在前院。他不喜欢和顾锦朝请安,顾锦朝正好也不想看到他,最多就是在陈老夫人那里见到了,他喊她一声‘母亲’。
    这时候陈三爷的另一个小厮却出来向她行礼:“三老爷请您进去。”
    顾锦朝才踏入书房。
    陈三爷手背在身后,半靠着书案和陈玄青说话。
    陈玄青站得笔直,俊秀的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赵学士说,整理得还算妥帖。就是汉高祖那卷不够流畅,让我下来再想想。您觉得什么样的说法合适?”
    陈彦允沉吟片刻,抬起头问他:“赵学士是张大人的学生。也算是和我关系近了。你知不知道他为什么说你汉高祖那卷不够好?”
    陈玄青想了想,试探性地说:“汉高祖刘邦,西楚霸王项羽。我有褒有贬……太史公说‘秦政不改。反酷刑法,岂不缪乎。故汉兴,承敝易变,使人不倦,得天统矣。’刘邦的功绩,还是顺应天道的缘故。若非时运不济,项羽岂不是也可登高……”
    陈彦允微笑着看他。
    陈玄青看出陈彦允不太满意,很快就停下来了,有些疑惑地说:“当时跟着爷爷学《史记》。您曾说过我的论述很好……我看自己写的,也没有觉得不妥的地方。”
    陈彦允却看到顾锦朝进来了。直起身招手让她过去。
    陈玄青回过头,就看到顾锦朝提着一个食盒。站在门口正看着他们。
    他回过头去,表情略有些不自然。
    父亲训他话的样子……他不想让顾锦朝也看到。
    锦朝轻声道:“妾身给您送点东西过来,您继续和七少爷说话吧,妾身先退下了。”
    说着把食盒放在一旁金丝楠木的四房八仙过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