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老财的自我催眠猛地一被女儿的一席话给戳清醒了,他重重地叹了一口气,胸口又闷又痛。
宋乔接到方宁的暗示,也忙接道:“爹,咱们回家算了。你忘了前日我给你说的事了,万一闹出点什么来,可就害了柳柳了。”
宋老财看看儿子再看看女儿,什么话也没说,只好颓唐地说了句:“后天就走吧。”自始至终,方宁对于这程宋氏的事只字不提。疏不间亲,相对于他们兄妹来说,自己就是个外人。同样的话,宋乔宋柳能说,但她不能说。做人儿媳妇就是这么无奈。好在这苦闷的日子终于要结束了。
程宋氏见哥哥要走,少不得又热情挽留一番。不过,宋老财这次是执意要走。程宋氏见挽留不得,最后又道:“也罢。金凤跟我说了,明年清明前,王家要回南平老家祭祖。到时我顺着车队一起去,咱们又能见面了。”
123第一百二十一章回家择、择婿
第一百二十一章回家、择婿
方宁一听到明年还要见面,因即将离开程家而起的好心情顿时被破坏小半。不过;她转念一想;还有一年呢,再说了;那时候她是在自已家里不会像如今这样被动拘谨。
一行人刚收拾好行李;不想这时却有一个丫头进来禀报说;王家八奶奶来拜访方宁。方宁听到王八奶奶;忍不住笑了起来。不过;她怕丫头看见了传出去不好,赶紧强行忍了下去;吩咐一声:“让她到大厅等着;我一会就去。”这个王八奶奶应该是王清举的夫人王吴氏。因为程金凤的丈夫跟跟王清举是同宗,他们来参加婚礼倒也不足为奇。只是不知道她来拜访所为何事?
方宁想着,人已踱到了客厅。程宋氏正在言笑宴宴的招待着王吴氏。
王吴氏一看到方宁,忙站了起来,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笑意道:“我听说你们也来了玉城,一直想来拜访,却又怕你们太忙不敢搅扰,一直拖到今日。”
方宁忙笑着说自己不知道他们也来了,否则一定早先一步去拜访,两人客套着入了座。王吴氏暗暗打量着方宁,见她容貌端丽,说话风趣爽利,行为举止落落大方,再拿她跟家里那位姨娘一比,便知她们不是一路人,她又辗转从别人口中得知,她们两人似乎一直不睦,心里不禁暗笑圆宁太蠢,竟然跟这么一位姐妹交恶。不过,这倒也正好趁了她的意。若是她们姐妹情深,自己倒有了掣肘和顾虑。毕竟宋家要比杜家势大。王吴氏心思千回百转,方宁也在猜度着吴王氏的性格和来意。这个女人不但生得不错,性格也够圆滑,看上去温婉可亲,说话滴水不露。圆宁在她手应该落不了好。
王吴氏跟方宁说话的同时也不落下程宋氏,气氛表面上看倒也不错。言谈间,王吴氏捎带了几句关于圆宁的事情:“圆姨娘时常向我提起你……我原本打算跟夫君提一提,让她也回家探探亲。可惜,自从去年冬天后,老太太的身子骨就一日不如一日,圆姨娘又十分孝顺,每日端汤侍药,尽心服侍老夫人不忍离开。”
方宁面色平静,轻轻一笑,状似认真聆听。她就知道,圆宁应该没少诋毁她。
王吴氏很有分寸的说了一些圆宁的事,接着话头一转又问方宁他们什么时候离开,方宁猜测她可能有意同行。不过宋家人都不喜欢王清举,而且王清举之前还曾对她有意,再见面就未免显得尴尬。她稍稍一想,嘴里就委婉拒绝道:“回程都是公公在安排,听公公之意,可能想多买些货物带回南平,可能要绕远路走较平坦的官道。具体事宜,待我问清公公再告诉你。”
王吴氏温和地笑道:“我们可能要抄近道,真是可惜,不然,咱们也好做个伴。”
王吴氏又跟程宋氏说了一些程金凤的事,便告辞离开了。
待客人一离开,方宁回房继续收拾行李。一家人收拾妥当,准备出发。走出程家时,小木头忍不住长长松了一口气,朗声说道:“终于要走了,闷死了,早知道就不来了。”
宋老财咳了一声提醒他说话注意,小木头不服气地撅着嘴道:“在屋里不让说实话,出来了还不让说。”
方宁无意间一回头,就见程宋氏一脸尴尬的站在他们身后不远处。
宋老财干笑一声掩饰道:“妹子,别送了,快回去吧。呵呵。”
路上,宋老财和颜悦色地对方宁说道:“你姑妈那人有时会犯糊涂,再加上你们之前有些不对付,这一次就委屈你了。不过,以后时间长了,她应该会看到你的好的。咱们终归是亲戚,你心里别对她有成见。”
方宁很客气地答道:“没事,姑妈是长辈,说我两句也是应该的。”反正她也没占到便宜。
她现在的心态真的是大为改进,若是半年前,程宋氏这么对她,她说不定会疾言厉色地反驳,让对方当场下不了台来。对于宋老财的装聋作哑,她也肯定会十分气愤。 如今她的心情很淡然,对于某些东西看得也很轻。有时候,你所谓的尊严和脸面除了你自己和最亲近的人外,别人是不怎么在乎的。不要对别人抱太高期望,这样失望也就少了。
他们在路上颠簸十余日,饱看一路景色才终于到了南平县。众人一看到熟悉的村道,不禁兴致大增,南山村一进入他们的视线,小木头第一个欢呼出声,宋柳的精神也好了许多,和方宁说笑打起,洒下一路的笑声。回家的感觉真好啊。
宋家的马车一到村口,就立即围上了一群孩子,其中就有狗蛋云儿和子锦。方宁心情激动,跳下马车抱着子锦好一阵逗弄。然后又给每个孩子发了一块糖。小木头也亟不可待的跳下车,拖着自己的玩具箱子和零嘴向伙伴们炫耀分发去了。
当天晚饭后,静宁和方氏就带着吃食过来看望方宁。母女俩三个多日不见,各自积攒了一肚子的路要说。方宁先问她走后家里可发生别的事,静宁早就等不及了,像火烧劈柴似的,噼里啪啦的将杜家老宅的事情全抖了出来:“四姐,你走后,家里的事一件连着一件。先是咱奶跟大伯娘二伯娘大闹了一场,接着又来咱家要,不过,她也没占到什么便宜。然后就是小叔说亲成亲……对了,你猜咱的新小婶是谁?”
方宁脸上一阵惊讶,才一个多月而已,新人就娶到家了?真够快的。
静宁笑道:“告诉你吧,新小婶就是咱奶的娘家堂侄女。咱奶可真是后继有人了。”方宁越发惊讶,忙问是怎么回事。
方氏和静宁你一句我一句把何氏的侄女何三妮的底给交了个干净。
“那何家要的彩礼多,何三妮长得也一般,挑来挑去,年纪就大了,她今年都十九了。他家一听说咱小叔要说亲,就凑了上来。不过,彩礼要的不多,毕竟是亲戚怎么着也得便宜些。人嘛,表面看上去不错,见了谁都笑眯眯的,一脸老实样儿。实际上也不是个善茬,不过,要比咱奶会为人。”
方宁又问:“她我奶处得咋样?”
静宁揶揄道:“此时不好说,装也装一段时日的,如今对咱奶是百依百顺,听说她连洗脚水都端,咱奶可高兴了,见了人就夸小婶孝顺。乡亲们都说,可见着咱奶夸儿媳妇了。他们还说这是咱们村里的两大稀奇事,还有一件就是你公公变大方了。”方氏生怕宋老财听见了,连忙用胳膊肘捣她。静宁调皮地笑笑。
方氏倒不像静宁那么雀跃,她面带隐忧地道:“我是被整怕了,就怕她将来撺掇你奶对付咱们。”
静宁一脸豪气:“怕什么,她不惹咱们就罢了,若是敢算计咱家,我定饶不了她!”母女俩说到晚间才散。
宋老财回来后,也开始对宋柳的亲事着了意。他自然不想让女儿早嫁,但亲事可以早定,不然,好的都被别人抢走了。他习惯了货比十家,这次挑女婿比当初挑儿媳妇还上心。
短短一个多月间,宋老财就搜集了许多南平县周围二百里内适婚男子的资料。人品、相貌、家世一样样的仔细比较甄选。有时还喊过宋乔参详。
于是父子俩之间的对话通常是这样:“荷生啊,这个人咋样?爱喝爱嫖不?”
宋乔挠头答:“不知道,没跟他喝过酒,——我这么洁身自好,哪能知道他嫖不嫖?”
“这个呢?”
“没听说过。”
……
宋老财从儿子嘴里套不出有用的信息,心里十分不满,瞪着眼叱骂道:“咄——你这个书呆子,一问三不知,你都知道些啥?你统共就这么一个妹子,还不早做准备早留心。要换了我,早把这些人的祖宗十八代都给摸透了。你自己找媳妇咋就这么上心呢?”
宋乔一脸委屈:“谁能想那么远嘛,我一直觉得柳柳还小着呢。再说了,我找媳妇也没这么比较过啊。”
小木头见大哥挨训,忍不住在一旁幸灾乐祸。
他挺挺胸脯,骄傲地回答:“爹,你咋不问我哩,咱们村里的男孩子,谁会不会凫水,会不会打飘,我都知道。要我说,柳柳得找一个能下河会爬树的……”
宋老财没跟小儿子闲扯:“你一边呆着去,我问你哥话呢。”
小木头愈发不服气,嘟哝了一句:“大哥哪里比得上我,方宁每次都夸我聪明,还喊我哥是呆子。”
宋老财和宋乔面面相觑,无语凝噎。
就在这时,宋乔脑中突然闪过一个适合的人选,他脱口而出道:“爹,还有一个最适合的你怎么没写上?卫家卫长卿啊。”
宋老财不以为然地哧了一声:“他,还成吧。就是性子不大好,怕跟柳柳合不来。咱家柳柳跟别家女孩子不一样,得哄着顺着。那小子……怕是得旁人哄着他。”
宋老财越说越起劲:“这个女婿要不花不嫖不赌,要能赚钱还得会过日子,细心周到体贴,还要……”宋老财一口气列出了十几项,宋乔听得头都大了。这种人上哪儿找去。
小木头歪着脑袋,认真听着,他能听懂大半,突然,他高声嚷了一句:“爹,你说的不是你自己吗?”
宋老财怔了一下,仔细一想,好像还真是那么一回事。对嘛,好男人就该是自己这样的,要不然孩子她娘咋会看中他呢。宋老财自恋而又自得的如是想。
宋乔见父亲给出了明确标准,他想了想,觉得自己这样的也不错,于是便含蓄地说道:“爹,你这样的不太好找,我觉着我这样的也不错。”接着他提出了强有力的证据,自己说好不算,别人夸才是真夸:“……方宁说我是世上最好的男人,她对我哪哪都满意。”宋乔的思绪不由自主的飘向别处,脸都快红了。她甚至羞涩地夸他床上功夫好,这让他的自尊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宋老财不屑地哼了一声:“她的眼光跟你娘差远了。”
宋乔急赤白脸地争辩:“一点都不差。”
宋老财看儿子娶了媳妇忘了娘,忍不住开始发飚:“白眼狼,没出息!”
骂完儿子,他又转到宋柳的亲事上,一本正经地说道:“像我这样的人,是难找点,不过应该也有。你娘当初虽然费了点劲,可到底也找到了不是。”
宋乔低声接道:“我娘根本没找,是你老自已送上门的。”
宋老财气得胡子直飘:“……”
第二天上午,宋老财打起精神,准备再出去继续寻摸。这时,来福进来说道:“少爷,有一个姓卫的来找你了。——上回在咱家迷路的那个。”宋老财两眼一亮,精神随之一振,这小子竟然找上门了。
宋乔忙道:“来福,你泡壶好茶送到我书房。”
宋老财眼珠滴溜溜地转着,扬手吩咐宋乔道:“上啥书房,带他去赏花。”他好在旁边仔细考察。
宋乔想起了方宁给她说的,池塘里的荷花开了一部分,岳丈还特意修了亭子和木屋。他正好带卫长卿去赏荷花。
宋乔痛快地答应道:“好的,爹,我带他去赏荷花。”
124第一百二十一章女考婿考核
宋乔去门口迎接卫长卿进院。卫长卿跟上次比,身量又拔高不少。整个人显得愈发俊秀挺拔;风姿隽爽。
两人寒暄着一起步入厅堂;不一会儿,来福端上茶来,两人边品茶边说话。宋乔又提及要去村南赏荷的事;卫长卿也正有此意。还说钱正清也来了;目前正在杜家。
卫长卿一面说话一边用眼角的余光在厅堂中游弋寻觅,宋柳已经到了要避男客的年龄了,自然不会出现在客厅。卫长卿隐隐有些失落;他稍一思索,便别有用心地提醒道:“宋兄;嫂夫人不一起回娘家吗?正清也带来了她姐姐的消息来。”卫长卿心中想的是,如果方宁能去;说不定宋柳也能跟上。
宋乔笑道:“我去叫她。”他刚要起身,小木头蹦蹦跳跳着进来了,一听说要去叫嫂子,他三步并作一步抢在了宋乔面前:“我去叫我去叫。”宋乔无奈一笑,只好将差事让给弟弟。
过了一会儿,方宁和宋柳并肩齐出。卫长卿的双眼蓦地一亮。宋柳简直是一天一个样儿,她身着浅绿色夹纱薄裙,走起路来,如风摆杨柳,仪态优美轻盈。弯月一般的双眉,一双醒目明亮的眸子里跳跃着聪慧和灵动,仿佛会说话一样。
卫长卿在看宋柳,宋乔的目光先是在妹妹身上打了个转儿,心中颇有“吾家有妹初长成”的自豪感。接着便锁定在方宁身上了。宋柳着绿,方宁穿的则是水红色夏裙,她挽着妇人髻,脸上带着明朗温暖的笑意,将少女的柔媚和少妇的风韵完美的揉和在一起。两人并排而行,各有各的风姿,谁也不抢谁的风头。宋乔眉眼间全是笑意,方宁似乎很适合红色,连房中的床褥也是红色,很衬她的肤色。咳咳,想到哪里去了。宋乔急忙收住如脱缰的野马一样的思绪,故意板肃着脸一本正经的继续跟卫长卿说话。
五个人一起谈笑着向村南走去。小木头自然也知道爹和大哥要为宋柳选夫婿的事,他觉得做为柳柳的二哥,他也有责任出力。
于是,在宋乔和卫长卿谈论诗词歌赋的风雅谈话中间,时不时插入一些别的问题。
小木头一本正经地问卫长卿:“你会爬树掏鸟蛋吗?”
卫长卿:“……不会。”
小木头微微摇摇头,再问:“会下河摸虾捉鱼吗?”
卫长卿简直想擦汗:“……我家附近没有河。”
小木头对卫长卿是掩饰不住的失望:“原来你啥都不会啊。”卫长卿心里直抓狂,实在是无言以对。
五个人说着话,就到了村南。这里明显要比村中凉快许多。浩荡的河风夹杂着水气和幽幽荷香吹过来,让人倍感舒畅清爽。荷花池畔的草亭子早已换成了木亭,里面摆着石桌和几个用树根做成的木墩,看上去甚有野趣。满塘的荷叶如绿云一样亭亭铺盖在水面上,在绿叶之中,摇曳着几朵粉色、白色的荷花。一叶窄窄的小舟,漂在塘中。几只白鹅悠然自得的在水中游动。更为荷塘添了一丝生动的趣味。
荷塘的北面,亭子的东边,还矗立着一间别致的小木屋。卫长卿心中好奇,问了一句便起身去参观,小木头抢先一步拉开了门,这木屋看上去新建不久,屋里还散发着淡淡的木香。地也是用木头铺成的,里面只有一桌一椅一榻而已。不过,那木窗很大,透到窗户能清晰完整的观赏到池中的荷花。木屋四周种满了乡下人家常种的花月月红、鸡冠花等等,屋根上还栽了几根竹子,屋身上爬满了五颜六色的牵牛花。整座木屋充满着诗情画意,让人一看,心便不由自主的沉静下来。加上四周人家少,十分安静,倒真是读书休憩的好地方。
卫长卿一边看一边频频点头:“真不错,造这屋的人一定品位高雅,将诗情与野趣糅合得如此自然巧妙,可见胸中有丘壑。”
宋乔用骄傲的口吻接道:“哪里哪里,这是我爹特意为我和方宁赏荷乘凉造的。”
卫长卿顿了一下,夸得更卖力了:“原来是令尊造的,难怪,他老人家见识一向不凡。”希望这些话能传到宋老财耳朵里。他对夸人方面一向是惜字如金,今日可是破了例了。
宋乔呵呵一笑,不得不提醒了一句:“这是我岳丈造的。”
卫长卿眼中闪过一丝尴尬,只好将那话勉强移到杜朝南身上。
方宁促狭地朝宋柳笑笑:“我爹今日也跟着沾光了,这是第一次有人这么夸他。”宋柳笑而不语。
方氏和静宁一见客人来了,连忙挎上篮子去后园摘些瓜果洗净了端上来。钱正清也上来作陪。众人边吃瓜果边说话。结果他们就分成了两拨,男人们坐在亭子里谈天说地,方宁则带着静宁和宋柳坐在木屋里说话,小木头是两头窜,东接一句西补一句。
众人正说得高兴,就见宋老财背着双手,挺胸凸肚,踱着方步慢悠悠地走过来了。众人忙笑着打招呼,宋老财很矜持地摆摆手:“你们玩你们的,我正好路过,顺便来瞧瞧。”
卫长卿一看到宋老财,立即端正坐姿,把脊背挺得笔直,说起话来也愈发显得老成持重。宋老财略一打量,心道,这孩子长相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