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医锦还厢 作者:梨花白(起点首页封推vip2015-03-07正文完结)-第1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夏清语摇头道:“陆云逍不知道事情真相。就算知道,叶夫人如此性格,只怕贵妃娘娘也难以说服她。您和陆云逍毕竟是她的儿女,总不能说不服,贵妃娘娘就对自己的母亲下命令吧?”
    话音落,就听萧关在龙案后喃喃道:“我的天,叶夫人素日里看上去很是端庄温柔,怎么……怎么性子竟然这样偏执刚烈吗?朕真的是一点儿也没看出来。”
    陆明珠叹气道:“母亲性情确实刚烈。但很少在什么事情上这样偏执。清语,还是因为你从前在府中闹得太不像了,伤了母亲的心,让她对你彻底死心,才说什么也不信逍儿的话。你说的没错,我不能用贵妃身份去压服母亲,既不能压服,恐怕就还是没用,难怪逍儿也没来找过我。”
    “那你们怎么不来找朕?贵妃不能去压,朕能啊。”忽听萧关吼了一嗓子。愤愤道:“有朕的赐婚圣旨,怎么就丢脸面了?朕看到时候谁敢说闲话?因为一个女人的固执,打乱了朕全盘计划。云逍那是朕留着做国家栋梁的人才啊。”
    陆贵妃看了皇上一眼,叹气道:“皇上,清官难断家务事,若是您特意为这事儿逼母亲答应,那也太跌身份了。罢了,等逍儿从战场上回来,我们再斟酌着这事儿该如何办吧。过些日子我让人宣母亲进宫,和她好好说一说。”
    萧关点头道:“还是爱妃说的明白,这家务事朕的确也不该插手。好吧。那就全托给你,你好好给叶夫人说道说道。俗语说的好,宁拆十座庙不拆一桩婚。夫人也是每日里吃斋念佛的,怎么连这个道理也不明白?”
    话说开了,这事儿的确不怨人家夏清语,萧关和陆明珠也无话可说,于是命小太监将人好生送出宫去,这里夫妻两个相视而坐,想到这一堆烂摊子,着实有些头疼。不过如今也顾不上了,只要陆云逍能平安从战场归来,怎么都好说。
    **************************
    匆匆一个月过去,北疆战事依然胶着,大概巴图明也在提防西夏,所以并未投入全部兵力,然而即便如此,每日来往的战报也显示出战事十分激烈。
    越是如此,寿宁公府上下以及皇帝贵妃就越担心。这一日叶夫人实在是受不了自己每日里无事就胡思乱想,于是递了牌子进宫,想着见到女儿和她打听打听,看看能不能让皇帝把陆云逍调回来。
    来到瑞坤宫,只见陆明珠正看着二皇子写大字,母女两个彼此见了礼,叶夫人看了眼皇子外孙的字,便笑着称赞道:“二皇子的字越发好了,这么点儿的孩子,便这样用功,着实难得。”
    陆明珠笑道:“他可调皮着呢,不如他哥哥稳重,这是玩了半天,好容易收心,您老快别夸奖,不然尾巴翘到天上去,又要疯玩了。”说完请母亲坐下,又命宫女上茶水点心,她这里也落了座,问道:“弟弟有没有信寄回来?”
    叶夫人叹气道:“哪里有?有的话,我也不用每日里胡思乱想了,好歹能放下点心来。”
    陆明珠沉默了下,方宽慰道:“母亲也不必多想,弟弟文武双全,必定没事儿的。我昨天晚上和皇上算了算,只怕这会儿刚到边疆没几天,大概还没遇到战事吧,或许再等几日,就该有信来了。”
    叶夫人道:“这终究不是个长久之计,你就没劝劝皇上?看看能不能把他给召回来?”
    陆明珠正色道:“母亲,这是军国大事,哪里容得这般儿戏做法?让三军将士怎么想?皇上虽然贵为天子,也不是能任性妄为的。说起来,若不是当日……”
    她说到这里,便止了话头,原本想趁此机会好好劝劝母亲,让她在陆云逍回来后不要再固执,然而看见她此时担忧满面,人又憔悴了许多,这话便不忍出口。暗道也罢了,这会儿不用劝娘亲,倒给她添了无尽烦恼,她有这些日子的牵肠挂肚,等弟弟回来,那时候再劝她,大概能够事半功倍。
    叶夫人只听说不能让皇帝召见陆云逍回来,心中不由得十分失望,也没有在意陆明珠后面的欲言又止。因正要说话,便听二皇子萧煌捂着嘴咳嗽了两声,于是她强打起精神问道:“二皇子怎么咳嗽了?可是身体着了凉?”
    陆明珠道:“没事儿,前日晚上下雨,他把被子蹬了,幸亏琴儿发现的及时,饶如此,还受了点凉,昨日已经请太医看过了,开了方子吃,热退了,只是这咳嗽却越发厉害,已经打发人去请太医,看看再给开两剂止咳嗽的方子,应该就好了。”
    叶夫人点点头,正色道:“小孩子是要格外注意的,不然有个头痛感冒的,比大人还遭罪,大人还能忍着,小孩子哭闹起来,更添烦恼,病不易好。”
    陆明珠笑道:“我知道的,母亲放心好了。”说完对萧煌道:“煌儿这会儿觉着怎么样?不行就不要写字了,回去歇一会儿,等下有太医来给你看病。”
    萧煌站起身对皇贵妃和叶夫人行了礼,转身走出去,这里母女两个又说了会儿闲话,眼看天色渐晌,叶夫人便起身告辞离去了。
    比起寿宁公府的低迷气氛,杏林馆依然是如以往般忙碌着。
    自从陆云逍走后,夏清鱼便把自己整个都埋进了工作中,也只有如此,她才能暂时忘记陆云逍,不然只要一想起对方现在在千军万马中拼杀,她就紧张担忧的喘不过气来。
    不是没想过前往北疆,近距离盯着他毫发无伤,一旦有伤病,自己也好给他及时医治。然而一来,这不是个说走就走的行程,杏林馆这摊子刚刚铺开,手术也做了几个,但京城人仍是半信半疑,所以需要她坐镇;二来,皇后娘娘的病情反复不定,但这位娘娘还就信服夏清语,所以每隔三五日必定要宣她进宫诊病。再者北疆战场规矩森严,不是你一个女大夫想去就能去的,必须要取得军医资格。何况陆明珠也说过,治疗刀枪外伤,那些经验丰富的军医更厉害,因此夏清语不得不按捺着担忧焦虑,一边去申请做军医,等着证件发下来,一边忙活着手头上这些事。
    眼看入秋了,京城天气却越发炎热起来,夏清语用过晌饭来到杏林馆,便看见外面聚了一群穿着粗衣烂衫的男男女女,一个个躲在杏林馆前的大树下喝着凉茶,看见她和白薇白蔻过来,都纷纷打招呼。
    巧的很,斜对面却也是一家医药铺子,看着杏林馆日益热闹兴隆,对方的心情可想而知。因此动不动就说杏林馆的坏话,只说靠着施舍凉茶给苦力下九流的医馆,能是什么好医馆?
    这话倒也有那肤浅的人相信,但杏林馆的治病率那是摆在台面上的,口碑一点点的就传了出去,更何况比起当日的千金堂,这点污蔑造谣实在算不得什么,并没有人放在心上,日子长了,大家反而觉得人家杏林馆真是胸襟宽广,完全不计较的,为什么能这样大度?因为人家技术放在那里,有底气啊,如此一来,倒让杏林馆更加出名了。
    此时那医馆里的人因为没事情做,屋里又热,所以也在外面树下乘凉,一面又羡又妒的嘲笑着杏林馆外面那两大缸凉茶和喝凉茶的苦力。
    恰在这时,就听见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响,伴随着大声的“快闪开,车上有重病人……”的呼喝声,路人纷纷闪避,那驾车的车夫显然也很有技巧,马车这样狂奔,竟没让他碰到一个行人。
   

☆、第二百八十五章:气管切开

那回春堂的伙计一听是重病人,眼睛就是一亮,再看那马车宽大华丽,显然是富贵人家的车驾,于是连忙站起身来,就见马车在对面路边停下,他忙几步跑过去,冲从车上抬人下来的几个仆人道:“重病人来我们回春堂准没错,起死回生药到病除……”
    不等说完,就听一个清朗焦急声音道:“快滚,我们要找杏林馆夏娘子。”
    那伙计余下的话就全都被卡在了喉咙里,愣愣看着这些人,那些苦力和路上百姓也都懵了,暗道这些人穿戴好像是官家小姐公子,杏林馆的名气已经这样大了吗?连达官贵人都知道了?那抬进去的分明是个小子,并不是女眷啊,何况女眷的话,也该请夏娘子登门诊治才是。
    众人全都好奇起来,更有那好事儿的,听着刚才那公子说话口音不像是京城人,便问那马车夫,却听车夫道:“那是我们家小姐的朋友,被抬进去的是我们公子,回京途中喉咙里不知道呛了什么东西,到如今人都昏迷了,我们是特意来找夏娘子救命的,她来京城不久,你们许还不知道,但是在江南,尤其是杭州,谁不知道神医娘子的大名啊?那才真正是起死回生药到病除呢。”
    围观百姓们没料到那和蔼可亲的夏娘子竟还有这样声名,一时哗然,更有好事者叫道:“喉咙里卡了东西,哪里还能活命?我们邻居家的老奶奶,不过是卡了粒豆子,死活弄不出来,三五天时间就人事不知,然后就送了命,他家人也遍请名医的。都没有用。”
    众人纷纷点头附和,在这个时代,气管异物是很常见的夺命病症。大家多多少少听说过,甚至有的就亲眼看见过。因此时不禁议论纷纷。
    不说外面百姓都围着看热闹。只说夏清语,原本正在后面清点药品和工具,因为内务府的能工巧匠实在厉害,所以如今又有了十几样新鲜东西,都是还没派上过用场的,只让冯金山等人都十分好奇。此时忽地听见前面吵嚷声,于是连忙出来,一看之下。不由得就是一愣,震惊道:“晏公子?二姑娘?你们……你们怎么到京城来了?”
    石秀芳一下扑过来,抓着夏清语胳膊就跪下了,含泪道:“这些日后再说,夏娘子快救救我弟弟,他就快没命了。”
    “怎么了?”夏清语抬眼,就见床上已经躺了一个人,于是连忙过去,只见冯金山面色凝重道:“是气管里卡了东西,估计病人肺腑已经有了炎症。最重要的是这东西压迫气管,病人呼吸困难,若是不能将这东西取出。怕是活不过明天早上了。”
    “气管异物?”
    夏清语一怔,旋即上前细细查看了一下病人体征,只见床上的少年公子口唇发绀,即使在昏迷当中,也是咳嗽不停,面孔也涨红着,呼吸有哮鸣音,气管触诊也有非常明显的异物感,冯金山说的没错。这位石公子的确是因为气管异物而面临着生死之劫。
    夏清语看着这石家公子,慢慢直起身。那边石秀芳早又扑了过来。对夏清语道:“先前呛到了,我们没有在意。谁知第二天喘气就有些困难了,我知道不好,只得加紧往京城赶,谁知情况一天比一天严重,夏姐姐,您……您看三郎他还有救吗?”
    夏清语转身看着石秀芳,心中只是一瞬间便做了决定,沉声道:“从我行医以来,并没有做过气管切开,只是知道理论知识。而且你弟弟此时缺氧的情况已经很严重了,但我并没有供氧设备。所以……所以真的是九死一生,你要好好想一想。”
    “气管切开?什么……什么意思?”石秀芳打了个寒颤,到底是自己亲弟弟,听见这词儿挺可怕的,就有些乱了方寸。忽听旁边晏子笙叫道:“二姑娘,你管什么是气管切开呢?你看看三郎这模样,若是不手术,一丝活命希望都没有。但若是手术了,夏娘子不是说过吗?九死一生,那就是还有一线生机啊。”
    石秀芳恍然大悟,连连点头道:“没错,晏公子说得对,姐姐哪一次做大手术,不是说九死一生?最后还是活过来的多。如今三郎这样子,也只能看天意了,就请姐姐为他做那个……什么切开术吧。”
    “好。”
    石三郎的病情耽误不得,千钧一发之际,夏清语也没办法再去犹豫供氧感染等问题,只能尽最大的努力赌一把。好在石秀芳和晏子笙都是自己熟识的,他们了解自己的医术,不会盲目的信任,这让她的压力还要小一些。
    气管切开关系重大,但做起来却是快速无比,麻醉后不过一刻钟的工夫,石秀芳便听屏风后传来冯金山的声音:“天啊,竟然还有这样神奇的手术?东家,这……这东西就是罪魁祸首吧?”
    “是。”
    夏清语淡淡答应着,将已经准备好的气管套管熟练的插入到切开气管中。旁边孔方赞叹道:“这小巧物件儿原来就是为了这个准备的,东家真是把心思用到了极致,便是鬼神,也未必能想到这样方法。”
    夏清语叹了口气,在现代,气管异物通过支气管镜和喉镜就可以取出。但是在古代,不可能有这两种工具存在。所以自从在杭州杏林馆,她亲眼看着一位气管异物患者送来不久就死亡后,便开始考虑能否将气管切开应用到气管异物的治疗上。这其实是非常艰难的,必须要有熟练的手法和敏锐观察力,能够以最快速度确定位置取出异物。她研究了许久,发现这并不是不可行,但是要实现,也是困难重重。
    不过那之后再没遇到这样的病人,夏清语也就没有验证这个想法的机会,这对于她来说却是一件好事,毕竟这个手术只是自己利用经验幻想出来的,即使真的遇到这样病人施行气管切开术,也定然是九死一生,她并不愿意真的看到这样病人,然后用对方来做试验品。
    只是为了有备无患,她仍是让内务府的能工巧匠做出了两套套管备用,原以为这东西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派上用场,究竟会不会发生作用也不清楚,却没想到,这东西做好不到两个月,竟然就出现了气管异物的病人,而且来的时候就已经十分危险,偏偏这个人还是自己熟人的弟弟。
    手术虽然很快做完,但整个过程完全可以说是赶鸭子上架。异物取出来了,但是由于异物引起的肺部炎症和水肿都要进行系统的治疗,夏清语也不知道以杏林馆现有的药品,能否让这石三郎真正的转危为安,只能祈祷对方生命力够强,能在药物辅助下靠抵抗力度过这一劫了。
    虽然夏清语一再和石秀芳表明后果难料,然而看到那粒被取出的已经发胀的豆子,已经让石秀芳和晏子笙喜出望外了。石秀芳更是郑重施礼,对夏清语正色道:“夏姐姐对我弟弟,已经是仁至义尽。从未听说有人能够取出这种嗓子里卡住的东西,姐姐能够取出来,已经是比那些名医高了不止一筹,这之后三郎的性命究竟能否保得住,就要看天意了,自然和姐姐没有半点关系。”
    “千万别这么说,我也只是侥幸。人外有人,天下名医何其多?万万不敢说这种话的。”夏清语连忙谦虚,她可不想出这种风头,有数的,人怕出名猪怕壮啊。
    只是她虽这么想,事实却未必会让她如愿。那些门口围观的百姓们自然也听见了石秀芳那一番话,站在最前头的几个人目瞪口呆,连伸出来的舌头都忘了收回去,好半晌才回过神,立刻就跑出去激动地宣扬八卦了。
    开了药方,把注意事项交代给白薇,忽听身后孔方高兴叫道:“东家,我们这里还有一套管子呢,只是这管子怎么这样细小?比给石家公子用的那一套差多了。”
    夏清语回过身看着孔方手里捧着的那一套消毒后的套管,微笑道:“孔老大夫有所不知,这气管异物最多发于儿童,所以当日我让内务府做这套管子的时候,就问他们能不能再做一套小儿的套管,他们说能做,所以我又让他们做了这个,只希望永远没有用上的一天吧,不然小孩儿娇贵,还不知道要遭多少罪。”
    孔方竖起大拇指,赞叹道:“原来如此,小老儿就说奇怪呢。果然还是东家想得周到。”说完又叹气道:“我行医数十年,也曾遇到过好些这样的病患,果然是小孩子居多,却也只能眼睁睁看他们等死。唉!若是早一天认识东家,或许还可以救得许多无辜性命。”
    冯金山在一旁笑道:“孔老大夫别不知足了,您现在好歹也还是遇到了东家不是?若是这一辈子都遇不到,那又如何?”
    孔方哈哈笑道:“没错没错,这已经是天大的幸运了,若是这一辈子都遇不上东家,那我也只能糊里糊涂的过一辈子,还自以为得意,真真就如那坐井观天的青蛙一般。”
   

☆、第二百八十六章:寿辰

说到这里,只见孙长生也过来凑趣笑道:“孔老,要这么说,您还真得感谢一个人,不是他,您哪里有这样幸运?”
    “谢谁?”孔方疑惑,却见孙长生笑道:“当然是谢唐逢春唐大夫了,不是他把您从山东千里迢迢的请到杭州,您哪里能遇上东家,对不对?”
    “唔,你说的没错,不是他,我还真遇不上东家。”孔方再度笑起来,却听夏清语道:“好了好了,别在这里说风凉话了,听说那唐大夫如今也在太医院,若是让他听见这番话,给你们几双小鞋穿你们就吃不了兜着走了。”说完又来到石三郎床前,对石秀芳道:“在这里先歇一歇,一个时辰后我打算让他进后面的病房,那里清净,用药护理都方便。我们这儿如今条件还是不行,不然手术压根儿就不该在这厦子间做的。”
    石秀芳点头道:“自然一切听凭姐姐安排。”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