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媚骨 作者:15端木景晨(起点vip13.08.02正文完结)-第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自然不会提的。”二嫂道。

    她也觉得松了口气。

    等众人散去,老太太留阿惠说话,问她,“你觉得曲二太太的话,可靠不可靠?她真的不会对赵家如何?”

    “老太太,她是个看重利益的人,而且做事狠辣,迟早会报复赵家和二哥的。只是暂时,她在曲家根基不稳,所以不会贸然行事,你放心吧。”阿惠道。

    可这话,等于告诉老太太,周氏像个定时**,埋在赵家的宅基地里。

    谁也不知道它到底什么时候爆炸,整日提心吊胆的。

    老太太愁眉不展。

    阿惠回到房间,把当初陈四爷送给她的那本《古兰经》拿了也来,重新又看了一遍。

    过了两天,阿惠去找陈四爷,还这本《古兰经》,顺便带了点清真点心。

    陈四爷很高兴,问阿惠这些清真点心在哪边买的?

    茂城只有一家清真点心点,在老城西边一条偏僻的街上,一般人都找不到。阿惠肯定是问了宁雍的。

    “是宁叔叔告诉我在哪里买的……”阿惠在陈四爷的面前,特别的老实。

   
 
 第93章 叔祖

    陈四爷问阿惠,看《古兰经》看得如何了。

    阿惠道,“惭愧,四叔,我没什么感悟。我不是穆斯林,每次看经都不曾大、小净,可能是真主嫌弃我心不诚吧,一直茅塞未开。”

    陈四爷听了,微微一笑,没有怪罪。

    对不信仰真主的人而言,像穆斯林一样,每天都做五次礼拜,是不可能的。

    陈四爷认识阿惠已经快一年了,阿惠在陈四爷面前从来不撒慌,这一点陈四爷也喜欢,做得到、做不到无所谓,真诚更加重要。

    阿惠并不是每日都来,只是偶然来做客,和陈四爷说说话儿,在赌场里转转。

    一年的虔诚,在如今这个浮躁的社会,是难能可贵的。

    陈四爷就说:“你如今还想拜在我门下吗?”

    阿惠起身道,“是的,求四叔成全。”

    陈四爷笑了笑,冲阿惠招手,让她坐回去。

    阿惠就又坐了回去。

    “……按说,我们家的规矩,是不收女弟子的。”陈四爷把烟锅里填满,吸了一口,缓慢吐出烟圈,才叹气道,“只是我也越来越老了,看了这些年,没一个成器的,只有你能入得了我老头子的眼!”

    这话的意思,是怕“过了这村没这店”,虽然阿惠有很多地方不让陈四爷如意,到底是他这此年唯一看中的人选。

    他们家的规矩?

    谁家?

    阿惠不知道为何,突然想起了后世因为支持抗日而晚节辉煌的帮派大亨杜老板。

    看宁雍对陈四爷的恭敬态度,陈四爷很有可能是帮派中人,东沪那个最大帮派――靖帮。

    猜测归猜测,阿惠尚未证实。 
 
直到陈四爷这番话。

    “四叔,是不是要开香堂,过帖子?”阿惠试探着问。

    陈四爷抬头看她,只见她一双眼睛明亮璀璨,有种看透世事的精明与果敢。让他想起了那次宴会一身龙凤纹旗袍的女子。

    这样的女子,何输碌碌须眉?

    “不错,要过香堂的,你可愿意?过了香堂,以后你就是靖帮中人,要守帮规。”陈四爷道。

    果然是靖帮。

    宁雍对陈四爷这样敬重。他应该还不是帮派中人吧?

    阿惠再次起身,慎重点头,“我愿意的,求四叔成全。”

    陈四爷这才点头。

    靖帮是东沪的帮派,阿惠不知道陈四爷为何会在茂城,她没有问。

    到了四月初八,是个黄道吉日。

    陈四爷在他的寓所里设了香堂。阿惠用大红笺纸,写了自己身份来历的拜师红贴,又准备了一包银元作为拜师贺敬,恭恭敬敬给祖四爷和陈四爷磕头,正式入了靖帮。

    阿惠这才知道,她师父叫陈淮小,靖帮江苏扬州一支的,并非东沪那一支。

    不过靖帮全国都是一样的帮规。

    “我是兴字辈,以后你就是礼字辈……”陈四爷笑着对阿惠道。

    阿惠吓住了。

    她对帮派了解不多,却也知道一点辈分排行,主要是后世在美国华侨里,有不少是曾经靖帮的。他们讲究辈分。高一个辈分就是师叔、师伯,对长辈是异常的恭敬。

    这是靖帮几百年不变的规矩。

    阿惠略有耳闻。

    靖帮最先的二十四字辈分是:“清静道德,文成佛法。仁伦智能,本来自信,元明兴礼。大通悟学”。

    立帮后徒子徒孙越来越多,怕原来的24字不够用,又续订了24个字:万象皈依,戒律传宝,化渡心回,临持广泰,普门开放,光照乾坤。

    经过几代的发展,“兴”字辈的老人能追溯到前朝道光年间,距离现在将近百年。

    阿惠没想到自己起步一下子就这么高,她有些愣住了。

    仿佛一个小孩子,无意间捡到了一块巨大的金块,有些搬不动,也有些不敢搬。

    “师傅,您怎么是兴字辈?”阿惠问,“我以为现在大、通字辈的前辈都不多了。”

    陈淮小表情微肃,道:“你是‘礼’字辈,什么‘大、通’的老前辈?‘通’字辈见了你,都要喊叔爷的。你莫要胡乱说话。你为老不尊,下面的人就不好做事了。”

    阿惠汗颜,她两辈加起来,也算活了七十多岁,“为老不尊”这种话,她还真当得起。

    靖帮等级非常严格,任何人不得僭越。

    在民国建立之前,靖帮是“大”字辈当家。现如今,靖帮位高权重的,都是“通”字辈。

    而后世享誉盛名的杜老板,他是“悟”字辈。

 这样算起来,阿惠比杜老板高了三个辈份。

    比现在的靖帮长老们都高了一两个辈分。

    这是她始料未及的。

    “我知道了师傅。”阿惠从善如流。

    陈淮小缓了脸色,依旧一派清风温和,对阿惠说起她如此高辈份的由来。

    “……我师傅自幼习童子功,身体强健。他老人家到了八十岁,依旧精神健硕。我十四岁那年在老家扬州遇到了师傅,拜在他的名下。我们扬州靖帮和东沪靖帮乃是同枝同根。以后不管走到哪里,你都要谨记帮规。”陈淮小道。

    阿惠道是。

    她心里很想问,师傅为什么不在扬州,跑到茂城来?

    他这样的辈分,在扬州或者东沪,靖帮人人敬如上宾。现在靖帮的龙头,都要叫师傅一声叔爷,怎么师傅不去东沪,反而在茂城的赌场里做事?

    陈淮小仿佛能看透阿惠的心思,语气温和跟阿惠解释,“我们回回信奉真主,戒财色、杀戮,我师傅也是回回,他老人家在茂城安享晚年,我曾经在他身边服侍,后来我去了东沪十几年,可也是尘归尘,土归土,不如回来……”

    就是说,他经历过东沪帮派的腥风血雨,最后还是喜欢茂城的宁静。

    “茂城虽然是小地方。却是难得的安静。师傅,我会好好孝顺您的。”阿惠道。

    陈淮小笑,拿出烟袋装了烟,缓缓抽了一口。

    “辈分你是有了。要想服人,还要自己有本事。吃咱们这碗饭,一身蛮力没用。脑子要好。你有个好脑子,好好用它,别空闲了。”陈淮小道。

    阿惠点头,恭敬称是。

    陈淮小又对阿惠说,“你赌术颇有天赋,好好练习,也许将来是一技之长,技多不压身。”

    “是,我记住了师傅。”阿惠道。

    “你是扬州靖帮的,跟东沪靖帮客气相处就好。不需要为了他们而赴汤蹈火。”陈淮小又叮嘱。

    阿惠一一劳记。

    陈淮小把帮规、道上的切口,分别告诉了阿惠,让阿惠铭记这些。

    “明日,我就会把你入了我门下的事传出去,以后不管走到哪里,旁人都要叫你一声师叔或者叔祖,别丢了颜面。”陈淮小最后道。

    阿惠重重点头。

    她所想的,终归如愿了吧?

    有了这个尊贵的“叔祖”身份。茂城码头她已经可以开辟一席之地了。

    阿惠等了这么久,只是想通过陈四爷入个行,不成想,陈四爷把她还入了行,还给了她至高无尚的尊荣。

    不在道上混,不知道陈淮小不足为奇。可是靖帮的,谁不知道陈淮小。那简直是大逆不道!

    他是叔祖,当今“兴”字辈唯一一人!

    逢年过节,东沪、山东、扬州等地的大佬都要亲自到茂城。给陈淮小送礼,陈淮小是穆斯林,他是回族的,应该说不过汉族的节日,只是,陈淮小在汉族里生活时间长,他又不是个迂腐守旧的人。

    除了每天的“大小净”,每日的早晚礼拜,不吃回族禁忌的食物,尽量吃清真食品。其他的,他也能入流。

    比如过年,他也是不介意旁人拜访送礼。

    只要送的是清真点心。

    陈淮小知道众人的心思,倘若能入在他门下,就是靖帮最大辈分的人了。谁敢得罪他?

    而且他从前在道上混,也是出了名的狠戾。

    他收徒的消息一放出去,立马掀起了浩然大波。
 
 他收的是什么徒弟,是何种身份,却一概保密,只是告诉众人,他已经有了亲传子弟。

    宁雍一直没有拜帖入靖帮,就是等着有一天打动了陈淮小,做靖帮“礼”字辈的长辈。听到陈淮小收徒,竟然是在宁雍眼皮底下,宁雍不知道,他有些懵了。

    旁人可能打听不出来,陈淮小却不瞒着宁雍,把阿惠的事告诉了他,“她是我门下弟子,暂时不用说出去,免得她羽翼未丰,受人诟病,我喜欢那孩子,第一次见面就觉得有缘……”

    宁雍惊愕得半晌都说不出话。

    阿惠,女人,居然就这样不声不响地把宁雍觊觎多年的“礼”字辈靖帮身份就占去了。

    他苦笑:“我跟四哥到底无缘……”

    他很坦诚。

    陈淮小却笑道:“你不需要这个身份。咱们是朋友,我很珍惜这份友情,倘若收了你为徒,我会遗憾没了你的友谊。你知道,靖帮规矩严格,师徒如父子,我不愿如此待你。你的能力,又不缺这个辈分。”

    宁雍心头微震。

    原来如此……

    陈淮小是不会说场面话的,这些都是他心里的想法,今日才坦言相告,让宁雍茅塞顿开。

    藏匿在心头的乌云被几句话点拨而散去。

    他哈哈笑起来,对陈淮小道:“四哥,多谢你坦诚相告。”

    “是你坦诚在先。”陈淮小也笑。

    宁雍知道这话的意思:因为宁雍坦诚说了他有点嫉妒阿惠的好运,陈淮小才把心底的话告诉了他。

 
 
第九十四章 公司给我吧

陈淮小收徒之事,一时间成了各地帮派最热门的话题。 

徒弟是谁,却没人知道。 

不过,没人会想到是女人。 

放佛是雾里看花,把阿蕙的身份笼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好在陈淮小虽然在帮中辈分是最高的,却早已不掌权。他顶多算个帮派的名流清贵。 

大家好奇他徒弟是谁,却也不忌惮,毕竟陈淮小的徒弟,并不牵扯大家的实际利益。 

大家尊重前辈,各地帮派都送了贺仪。 

阿蕙从陈淮小那里搬回来很多好东西,惹得赵嘉林眼红:“……这是汉代的卯刚?这把九龙刀,是不是乾隆年间的?这套易经,是古本吗?” 

阿蕙让巧儿全部收起来,对赵嘉林道:“都是些古董,我自有用处,你别觊觎了。” 

赵嘉林很不高兴:“你真小气啊赵嘉蕙!老实说,你这些东西从哪里弄来的?” 

“你猜,猜对了有赏。”阿蕙说。 

赵嘉林气得半死。 

到了四月中旬,茂城的气温越来越高,有了仲夏的炎热。只是枝头依旧盛绽着绮靡恻艳的蔷薇,丽芬芳锦织着暮春的喧哗。 

阿蕙问大爷:“过了年这几个月,公司里的生意如何?” 

大爷眉头微蹙,有了几分不悦:“你问这些做什么?” 

“现在不问,难道等年底再问?”阿蕙笑着道,“大哥,如今才上了春季,家里的生意要早作打算。老人们赚不到钱,再多的忠诚也要用完了的。” 

大爷脸色不好看。 

陆通的事,让大爷在公司老人面前涨了不少威严,那些老人对大爷的态度的确是改变了不少。 

从前的敷衍,变成了恭敬和顺从。 

只是,这仍不能改变赵氏船舶公司的局面! 

这一行业。如果不能托运些珍贵的东西,根本无法赚钱。 

可是走一号码头卸货,只能正正经经做生意。 

“大哥,你想过公司以后怎么办吗?”阿蕙坐在大爷身边,轻声问着他,“公司里的老人们怎么说?” 

大爷沉默良久。 

他想起了阿蕙从前办的两件事。替陈市长去越南运货那件事。赚了很多的钱,让大爷把公司的帐做得漂亮体面;陆通那件事,又让大爷在老人们面前说话有了底气。 

他沉思须臾,跟阿蕙道:“总不能关了公司。现在年景不好,重新换行业。一没资本,二没能人,三没靠山。可是公司已经不赚钱了。” 

“我知道。”阿蕙声音放轻。“大哥,咱们家自己开处码头,怎么样?” 

大爷微愣,继而摇头道:“不行。咱们家不走私、不运烟土,从一号码头卸货最划算。码头乱的很,你一个女孩子根本不知道。那些在码头流窜的帮派,靠的就是抢货和收保护费讨生活。咱们家自己开码头,根本没这个必要。” 

“咱们走私呢?”阿蕙又问。 

大爷豁然瞪向她。 

阿蕙却没有半分调侃之意。目光里带着询问,看向大爷。 

“……世上岂有不透风的墙?要是事情败露,名声还要不要?”大爷声音严厉道。“不行,爸爸那么辛苦,才置办了这些家业。毁了民族良心商户的名头。就等于毁了爸爸的心血。” 

“船舶公司倒闭了,爸爸的心血就能保住?”阿蕙反问。 

大爷语塞。 

“大哥,我的话你且放在心上,问问公司里的老人,咱们家重新开个码头,行得通还是行不通?”阿蕙最后对大爷道。 

大爷没有回答阿蕙。 

可是,他思前想后,把阿蕙的话仔细想了一回,还是找陆启平商议了。陆启平曾经就是赵家的总掌柜,他经历的事比赵嘉越多。 

赵家的船舶公司,要么就是生意凋零,入不敷出而倒闭;要么就索性像阿蕙说的那样,放开手脚公然违背南方政府制定的各种法令。 

陆启平听了赵嘉越的话,犹豫了一瞬,才问:“是四**的意思吗?” 

赵嘉越有些惊讶。 

陆启平忙笑着解释:“我在赵家这些年,都看得眼里,大老爷是个忠厚仁慈的。这样的主要,四**从前不就说过吗?我猜测,应该是四**提议的。” 

陆启平没好意思说赵嘉越没有远见、没有承担风险的魄力,只得寻个“忠厚”的词来安慰赵嘉越。 

“是小四的主意。”赵嘉越承认。 

陆启平道:“大老爷,不如让我见见四**,这件事您先别跟任何人说起。倘若咱们家另外开码头,最好把公司的老人分成两股。我听听四**的意见,咱们再合计。” 

赵嘉越说好。 

当天晚上,赵嘉越给家里打了电话,让阿蕙去城里吃饭。 

三个人避开了赵家众人,在饭店的包厢里说起了这桩事。 

“……码头虽然是水利局的管辖,可早就被稽查队占了大头。要开码头,先要打通稽查队的关系,再去水利局那边拿张申请。”陆启平对阿蕙道。 

阿蕙不免含笑:陆启平只怕早有了这种打算,连具体的关系网都摸透了。 

这应该不是陆启平自己的意思。 

父亲倘若再多活两年,估计赵家就有了自己的码头了。 

这应该是阿蕙父亲授意陆启平打听的。 

“陆伯伯也觉得这件事可行?”阿蕙问。 

陆启平看了眼赵嘉越,才对阿蕙说:“要想重整赵氏,这是唯一法子。四**,我说句不应该的话,如今这世道,赚钱别管黑心不黑心!你不赚,旁人也会赚。等到遇到了灾荒年景,赵家捐钱赈灾,谁又会管这些钱的来历?能不顾声誉赚钱,又不吝啬花钱,才能保住赵家的名声和公司。” 

阿蕙不由想对陆启平拍手称赞。 

果然是总掌柜,这份见识,阿蕙望尘莫及。 

阿蕙之所以愿意接受父亲的赌场和烟馆,就是这样的打算。 

她并不是不知道赌场和烟馆对社会的威胁。可是整个大的环境不能改变,赌场和烟馆就不能被消灭。既然这样,干嘛不做?旁人赚钱是赚钱,阿蕙赚钱也是赚钱。 

等到了抗战的时候,阿蕙能保住自己可以把钱用在购买物资支持国力强盛,但是她能保住别人也把钱捐出来? 

商人重礼,他们是没有民族远见的。 

当年抗战的时候,东沪有钱人成千上万,又有几个杜老板,一掷千金支持抗战? 

很多人只会在抗战打响之前,把家产全部运走。 

现在,敛财看似没有良心,却是为了将来做资本的准备。 

没有钱,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