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若麟的目光忽地闪过了一丝锐芒。
此刻想起之时,他记得清清楚楚。当时那个提议并领路的人,正是方熙载,那时候,他被举荐到赵琚面前还没多久,但已经锋芒毕露,一跃成为赵琚跟前的得用之人。
他为自己这个突然入脑的联想稍感激动。甚至有些责备自己,为何从前一直竟没想到这一点?
在战场上,短兵相接之时,拼尽一颈热血地攻击敌人,才是保护自己震慑对方的最有效手段。他信奉这一点。而现在,这一点依旧适用。
倘若不主动出击,等着他的,就是对方下一次不知道何时何地会发生的攻击。而下一次,他不敢保证自己是否还有先前那样的运气。
他猛地站了起来,急召邹从龙入内。
邹从龙已经从原先的百户升为五品的经历武官。在他的四大得力助手中,杨誉擅贴身搏击、刑讯逼供,黄裳箭术绝伦,常大荣稳重周到,而邹从龙不仅武艺超群,心思也极缜密,最得他看重。这样的事情,派他去最适合。
他对邹从龙密语了一番。
“遵命,大人!”
他还是这样应了一句。如同当年他们并肩在战场上搏杀之时那样。然后转身,身影迅速消失在了将尽的暮色之中。
徐若麟微微吁出口气,正要离开,外头又传来了一阵脚步声,随即是于院使的呵呵笑声,“徐大人,老朽回去经过时,见你这里还没关门,想来大人还在,便路过再替你诊看一番。瞧瞧你身子如何了。”
太医院与都督衙署不远。这些天,因他公务缠身,于院使甚至不时亲自到他这里来替他拔毒治疗。
徐若麟忙令人掌灯,迎了于院使入内。老头子坐下,精心替他搭脉,又查看目白舌苔,沉吟不语。
老实说,徐若麟有些担心。
自中毒以来,从前对伤情大大咧咧的他一反常态,一直积极配合治疗。如今好容易快熬出头了,他自觉体力也恢复得完全如昔,运气跑跳完全没有问题。怕却怕他老人家此时张嘴说还要一个月。
“老院使,如何?”
徐若麟见他神情凝重,愈发惴惴,小心翼翼地问道。
于院使盯他一眼,捋了下胡子,一双老眼里忽然透出了丝孩子般调皮的光芒。
“老朽多嘴一句,劝你回去了,还是悠着点,免得吓到了尊夫人……”
徐若麟心微微一跳,迟疑了下,“老院使,你这是……”
“徐大人,恭喜恭喜啊,不用等到月满,你瞧着已是痊愈完好了……”
老头子不再卖关子了,终于笑道。
徐若麟一时怔住。等反应过来,终于明白他是说自己今日便可提早解禁了,极力忍住了才没一跃而起。呵呵笑了起来,连声道谢。
于院使哈哈大笑。徐若麟亲自送他出去后,压下心中随了这意外小插曲而生出的强烈燥热与雀跃,也随即出宫了,翻身上马便往魏国公府疾驰而去。
固然,为谋霸业,他为人臣,立于朝廷,与人谋政,这些等等之事,都是他的当务之急。但是作为一个正常的男人和渴望妻子已久的丈夫,该享的福分,他也是绝不会亏待了自己的。
第七十五回
初念最近这些天的日子;凭她自己的良心说,只要她能过自己心理那一关;不去自我折磨的话;过得应该还算凑合。自打皇后的那日寿辰后;在外;有关她作为“司初仪”这可疑身份的各种骇人听闻的传闻虽可能早先入为主地深入人心了,但至少,渐渐不再有人提了。而在魏国公府里,她也开始极力引导自己去忽略背后来自上下各色人等的那些目光——心态要彻底改变,对于她来说;或许将会是一个长久的艰难过程。自怜自艾,想到恨处时;恨不得再扑上咬徐若麟一口,这些情绪仍是难免,但她已经开始学着去控制了。
事实上,事到如今了,除了让自己往前走,她还能有什么别的办法?
这一天和前些日过得也没什么两样。五更天还摸黑,徐若麟便离去早朝后,她睡至天明。起身后先去廖氏那里问安,然后随她一道往国太那里去——嫁给徐若麟将近一个月了,对于自己以长子媳妇的身份向婆婆请安这件事,到了此刻,无论是廖氏还是她,其实早有了固定模式,甚至可以说心照不宣。萧荣那日在九华楼为她补全过往的那一番话,旁人信了没有不知道,但初念知道廖氏的疑心应该并未就此打消。做婆婆的不会,或者说不敢刁难她,但也绝不会给她什么好脸色。而做媳妇的她,在婆婆和婆婆身边那个阴沉着脸的沈婆子犹如照灯般的洞洞目光之下,也就只能一直装痴作呆。所以每天早晚的问安,虽短暂,于她来说,却是最难熬的两个时间段。
这天又到了晚饭的饭点,初念照例再次随廖氏去国太那里伺候。洗手后,服侍着摆上碗筷,默默站在一侧。等国太用完饭,和往常一样,正等着要告退时,廖氏到了司国太的身边,笑道:“老太太,我那个外甥女儿,可怜她自家没了倚靠,承蒙老太太不嫌,容我留她在家养了这么些年。如今忽忽已是十六,也到了出嫁的年纪。刚前些天,咱们本家里有个后辈侄儿,名叫徐龄的,他家老娘上门来求亲。我瞧着年纪人品都正合,便想着替她做主,做了这亲事。老太太觉着如何?”
司国太闻言,便细细问了些有关徐龄的事,廖氏早有准备,便道:“他家两兄弟,他为小。家里虽穷了些,只父母都好,没那么多拉拉杂杂的事。”
司国太便点头道:“穷倒不怕,只要人志气,嫁去也好。那孩子是你家的人,我也说不上多少话。你既应了这门亲,先打发人去跟吴家的族人说一声,等出嫁时,好生替她备份嫁妆——也算全了你这些年对她的照拂。”
廖氏忙应下。初念以为可以走了,不想廖氏忽然叫屋里头的丫头婆子都出去了。只剩她婆媳三人后,一改先前面上的笑意,露出悲戚之色,对着司国太又道:“老太太,一眨眼,小二儿便走了有三两年了。旁人还有谁记得?自是该吃的吃该喝的喝,该做的不该做的都做了,过得不知道有多好……”冷冰冰看了眼初念,“真正心疼他的,也就只我这个亲娘和老太太您这个亲祖母了。我每回一想起从前的事,便挖心挖肝似地疼……”话说着,眼圈微微泛红了。
国太也是面露伤感,叹了口气,“这也是命。咱们做母亲做祖母的,也就只能行善积德,再多念几声佛,替他去孽消灾,往生极乐了……”
廖氏拭了下眼角,勉强笑道:“我想的,又何尝不是这个理儿?只是心中始终还是放不下我这儿子。老太太你也晓得,便是寻常小门小户里,若有小二儿这样的情状,也不乏过继个养子来,好维持住祭祀香火的,何况是咱们这样的人家?从前家里事多,一件跟一件地来,我也没心思。如今可算消停下来,我便想着这事了。”
司国太看了眼一直低头立与一侧的初念,踌躇了下,道:“这也不是不行……只是这孩子,怕一时难寻到适合的。外姓自然不妥。本家里却又一时难有适合的。我记得从前,那个叫什么来着的……那家人仿似愿意送来那孩子。只如今过去这么久了。毕竟是亲生的骨肉,怕未必不会改了主意……”
廖氏忙道:“老太太放心,只要您点头了,那便成。不瞒老太太,这孩子也已经有着落了。便是我方才提的那徐龄的
侄儿。他家的嫂子,去年里没了,丢下两个男孩儿,大的四五岁,小的那个,才两虚岁不到,愿意让出来过继到咱们小二儿的名下。我先前也去看了,也是小门小户的,那孩子却生得极其俊秀,一见就是有福的。我便没拒掉。想着先回来禀告老太太,你若点头了,我再去办。”
初念听到这里的时候,心里已经明白了过来。廖氏说的这孩子,必定便是从前的那个虫哥儿。
时人过继;都是从宗族同姓里过继到自家作子嗣的。她又不欲让人知道这孩子是徐邦瑞的,想来这才费了一番周折,假托那家人之名将虫哥儿抱进来,从此正大光明地养在二房名下,替徐邦达延续香火。至于那家的那个孩子,估计收了廖氏的好处,到时送养到别地去便是了。
司国太仿佛来了兴趣。
毕竟,徐邦达是她一向上心的嫡孙。那般早逝而去,她也难过。如今廖氏既有这样的念头,人也有了,她自然没反对的理由。再问了几句后,想起一事,“老大媳妇,那孩子还小,这样过继过来,小二儿房里没个主事的人,往后只靠丫头奶娘带养也不合宜。我年纪大了,怕照管不来,往后你便要多劳神了。”
“老太太想的,我也不是没想过,”廖氏瞥一眼初念,“好在这世上并非全是无情无义之人。譬如小二儿从前房里伺候的翠翘。”
司国太咦了一声,“翠翘?”
“是啊,”廖氏转向司国太,道,“老太太你也晓得,她自小服侍小二儿的。小二儿走了后,我见她忠厚,服侍小二儿时又尽心,便将她调到了自己院里。如今也十八岁了。本想放她回去嫁人。不想她晓得了这事后,却跪在了我跟前,求我让她往后再去服侍那孩子,宁可自己一辈子不嫁,”
司国太终于想了起来,叹道:“你这么一说,我模糊便记起来了。竟有这样矢志忠心的丫头,也算难得。只是她有那样的心意便是了,也算尽到对小二儿的一场主仆之义。终归还是要嫁人成家的,不能耽误了她。”
司国太话音刚落,门帘子被挑开,进来了个丫头,正是翠翘。眼睛微红地径直到了司国太跟前跪下,磕了头便道:“蒙老太太的赞,我不胜感激。我打小便伺候在二爷身边,二爷待我的情分,我到下辈子都还不清。二爷没了,我便时刻盼着有这一日。如今可算等到了,我只想着回去服侍那孩子。求老太太不要赶我走!”
司国太道:“你有这心便好了。岂可因此而耽误了你的嫁期?”
翠翘道:“我此刻便在老太太、太太还有大奶奶前头发个誓,我这一辈子绝不嫁人。”
司国太惊诧,见她神情坚决。踌躇了下,看向廖氏,道:“老大媳妇,你怎么说?”
廖氏摇头叹息一声,“这世道,多的是翻脸无情之辈,唯独少了这样忠贞念旧的。老太太,您也瞧见了,她是铁了心地要回小二儿那院了,咱们还能说什么呢?倘若这样让她为那孩子耽误一辈子,我也实在于心不忍。既然她自己方才起誓终身不嫁,心志坚决,我倒有个想法,何不将她提为贵妾,做半个主子?一来,让她留在濯锦院也有个名分,二来,也算是成全她这多年对小二儿的一番主仆之义。”
司国太到了此刻,心中早已经雪亮了。廖氏想来早就做好了这打算,和翠翘应也是预先通过话的。想了下,便对着翠翘和颜悦色地问道:“你方才那些话,可真的出于你自己真心?这可是一辈子的事,马虎不得。倘若你有半点不愿,只管跟我说。你放心,我定会护你周全的。”
翠翘眼中流下了泪,哽咽道:“老太太,方才我所说的,句句出自真心。只是没那个福分,不敢领受太太的好意而已。”
她既这样应答,司国太也晓得,此事是板上钉钉了。摇了摇头,“说句掏心窝的话,我是不乐意要你一辈子如此耗在我们家的。只你自己既然矢志不改,也就只能随你了。你起来吧。”
翠翘晓得是被应允了,感激地朝国太廖氏磕头,又朝一边已经看呆了的初念也磕了个头,这才起身,低头退了出去。
廖氏又和司国太议了些有关此事的话,仿佛终于卸下了一桩大心事,长长舒了口气,走了。初念怔了片刻,也朝国太告退。司国太看她一眼,无声地叹了口气,挥手让她去。
初念往嘉木院去的时候,思绪还被方才那突如其来的消息所震,心情有些纷乱。
廖氏迟早会把虫哥儿接进府里替徐邦达延续香火,初念知道这一点,所以这事儿虽来得突然,她倒也没什么。让她觉到意外的是翠翘——这个从前在濯锦院里与翠钗一道服侍徐邦达的丫头。从方才翠翘的神情目光来看,她能断定她应该不是被廖氏所迫,这些都是她自己愿意的。
初念知道翠翘对徐邦达情感深厚,这从先前葬礼时她的哀痛便可得见。没想到竟深到了这样的地步,甚至愿意用自己的下半辈子去陪葬——当然,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或许在她自己看来,她能在二少爷去后被抬为贵妾,照看能延续他香火的继承人,她甘之如饴也说不定。
初念长长叹了口气。
“奶奶,太太有话说。”
快到了往嘉木院去的分岔口时,沈婆子不知道从哪个角落无声无息地出来,吓了初念一跳。抬眼看去,见廖氏正立在前头的一处亭子里。压下紊乱的心跳,吩咐随行丫头等着,自己便过去了,朝廖氏见礼。
此时天已暗沉了下去。金红色的一点夕阳残光照在廖氏的一边侧脸上,配着她直勾勾盯了过来的一双眼睛,整张脸都被蒙上了一层怪异之色。
廖氏盯着立在自己跟前的初念,忽然道:“老大媳妇儿,方才的事,你也听到了。那孩子,乳名唤作虫哥儿,你听着,是不是有些耳熟?”
初念恭恭敬敬道:“名字糙,孩子才容易养周全。听着确实有些耳熟。因我从前在庵里时,女香客烧香有带孩子来,那些孩子大抵也被唤作诸如此类的乳名。”
廖氏一怔。勉强一笑,“你倒会说话儿。我家小二儿那院里的事,你想必也清楚。”她盯着初念,“这种事,不是我说话直,原本该是你那个姐姐的事儿。她不念与小二儿的旧情竟一走了之,不止叫我家被人背后耻笑,最最叫我心寒的,便是害得我家小二儿连个身后能替他撑门庭的人也没了。人说一日夫妻百日恩,小二儿当初在世时,也是把她当宝一样的。她便是不顾我们这些活着的人,看在没了的小二儿份上,也断不该做出这样叫人要在背后指点一辈子的辣手事啊!你倒是说说,你那个姐姐,她也是自小念着女训大的大家闺秀,怎么的生就了如此的冰凉心肠,连个伺候人的丫头都要比她记恩百倍?”
初念心知廖氏这是趁了机会在自己面前敲打、试探,甚至是发泄。她想看的,大约便是自己在她的咄咄逼人之下现出原形——一双手在袖中不自觉地捏紧了。暗呼口气,抬眼看着她,口中道:“太太说的这些,我原先回家时,略听到过一些。姐姐作何想,未跟我提过。只我见识虽浅薄,却也晓得婚姻之事,向来便是两姓之事。姐姐当初嫁来,应是家长之言,后来归宗,想来也并非她一个女子自己便能做主了的。太太气不过,如今在我跟前骂她几声,那也是她当受的。只太太若真想要知道个中缘由,不如去问老太太。她想来应知道得比我清楚。太太自己若是开不了口,媳妇明日去向老太太问安时,觑个空代太太问一声可好?”
廖氏一滞。
她先入为主地觉得眼前这个长子媳妇就是初念后,就算后来有萧荣出面那样辟谣,也无法彻底打消她的疑心。方才确实是想借了这事再试探下她的。没想到没说两句,反倒被这个媳妇给反将了回来——她便是心里再恨司家人,这事又怎么可能问到自己婆婆跟前去?
眼前这个颇有几分伶牙俐齿的长子新娶的媳妇,她到底是从前的那个人,还是真的是司初仪?
廖氏呆了片刻,终于勉强挤出丝笑,道:“我也不过是被翠翘所感,随口说说而已。老太太那里,就不必多事了。我叫你来,是有话要私下叮嘱你几句。这个家里,先前呢,早没了二房。等孩子过继来,便又有了个门面。往后翠翘被抬为二房的贵妾,替小二儿养那孩子。她身份自然低下,只瞧在她这一番忠心的份儿上,你是大房的媳妇,在下人面前,好歹也要记得替她做场面。你瞧着是个伶俐人,该当不用我这当婆婆的多说吧?”
初念应是。这才终于结束了这一番对话,目送廖氏与沈婆子离去。
“太太,怎么说?可被你问住露马脚了?”
近旁无人时,沈婆子问道。
廖氏眉头紧皱,只叹了口气,不语。
~~
初念终于回了嘉木院。被方才那一番折腾,连吃饭都没胃口了。只苏世独和果儿都同桌,摆了饭后,面上带笑地陪着随意吃了几口,便放下了碗筷。掌灯后,青莺那边的丫头凝墨照旧过来请人了,说姑娘屋里已经摆好了桌,请嫂子和苏姑娘等过去,大家一道消食耍乐。
入夜后,因无处可去,做针线看书费眼,睡又嫌早,闺阁里便盛行一些逗闷的游戏。先前这国公府里台脚不够。如今多了初念和苏世独,加上吴梦儿,再来几个各房中的大丫头,这些天每晚便会聚在一处,或弹棋、或叶子牌,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