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是有生以来第一次看到的杀人场面,长矛的一头透胸而过,那人摔下来,抽搐几下就没了声息。
夜里,阡陌做了噩梦,但是更坚定了逃跑的决心。
*****
阡陌不鲁莽,她积极地寻找稳妥的机会。
没过两天,一个很好地机会就来了。矿场的人太多,没地方住,官吏开始让奴隶们修葺屋舍。
其实对于阡陌来说,这屋舍就算修得再好,也不如城乡结合部拾荒者住的屋子像屋子。低矮的吊脚楼式样,竹篾夹着茅草充作墙壁,屋顶也是茅草做的,只能做到勉强不漏雨。
但是,修葺需要茅草。
而收割的地方,在矿区外面。
阡陌本来就是割草的,这一回,很自然得被分到了收茅草的队伍里。
她仔细的观察。割茅草的地方是一块坡地,不远处有一条河,还有一片山林。如果有心要逃,这个地方十分不错。她还观察到,看到河边的一只木桩上,拴着一只破旧的小船。
茅屋修葺完毕还需要些日子,阡陌等待着,她从小游泳是强项,只要那些士兵再稍稍松动些,让她靠近河岸……
“陌……”这时,阡陌的胳膊被扯了一下。她回头,阿姆看着她,指指脸。
阡陌明白过来。刚才她出汗,脸颊痒痒的,就忍不住用手去抓。看看手指上,黑黑的,是从脸上抹掉的灶灰。阡陌不好意思地笑笑,阿姆去抓了一把灶灰回来,悄悄给她补上。
阿姆就是跟阡陌一起来到矿场的妇人,她的女儿称呼她的发音像“阿姆”,阡陌也跟着叫她阿姆;她女儿的名字发音像“阿离”,阡陌就也跟着叫阿离。阡陌把自己的名字告诉她们,却教得有些费劲,最后取了个折衷的方法,让她们管她叫“陌”。
阡陌和这母女俩算是患难之交,她们对阡陌多有照顾。
来到矿山的那个夜里,阡陌跟着其他女人去水井边洗漱,当她把脸上的污垢洗干净,阿姆看到,拉着她叽叽咕咕比划了很久。阡陌看了半天,明白过来,她在告诉自己,脸不能洗干净,不安全。
她的皮肤白皙,本来就跟这些常年劳作的人很不一样,在这个地方,女人是极少数,一个毫无身份可言的女奴隶,长得引人注目并非好事。所以,女人们风声鹤唳,就连上了年纪的人,也会每日往脸上擦一把灰,唯恐被人惦记。
不仅如此,阡陌也吸取了来路上的教训。她把穿在外面的长袖开衫当作围裙,把腰下围住,让自己的打扮在大体上看来跟别人有那么一点像;她还把脚踝以下多余的裤脚裁开,做成布条裹住手,以防在老茧长出来之前被水泡疼死。
有时,阡陌觉得自己这样简直是悲惨得无以复加。但是仔细看看周围的人,她就会平衡许多。
阿姆她们被劫掠到这里,背井离乡,好些人已经衣衫褴褛。而阡陌有一身长衣长裤,还有一双鞋,简直是个富裕的人。因此,她十分低调地、谦卑地,从来不洗衣服,并且任由泥浆把鞋子糊出一层泥壳。
*****
铜山工尹刚刚上任一年,踌躇满志。上回楚王突然来到,住了两日便离开,他虽小心伺候,却觉得做得不够。
矿山的官署虽不错,可楚王在郢都养尊处优,这边却连个佐宴的乐人也没有,相较之下,是清苦得很。工尹不想错过讨好楚王的机会,有些着急。
幸好,他得族兄小臣符是楚王的近侍,工尹向他提起此事,想请他从国都中寻些女乐来。
不料,小臣符将他骂了一顿。
“你以为这是宫里?大王可不糊涂,铜山这般重地,官署竟有女乐,岂非找死?”
“不敢不敢!”工尹唬了一下,却觉得不甘:“可如此,便是无法了?”
“动动脑子。”小臣符笑笑,“大王虽脾气难测,却毕竟是个年轻人。我听闻,附近泽中近来鳄鱼凶猛,乡人都嚷着要治鳄。待得大王来到,你禀明一二……嗯?”
工尹眼睛一亮。
猎鳄?楚王血气方刚,爱好田猎,而鄂地盛产鳄鱼,可不正是个好主意!
想到此,他忙连声谢过,欣喜地去操办起来。
☆、第3章
清晨,阡陌在睡梦中被人吵醒。
她揉揉眼睛,望向外面,天已经半亮了。监工大声催促,奴隶们不敢怠慢,领了工具和干粮,匆匆上工。
领干粮的时候,阡陌来得迟了一点,轮到她的时候,剩下的都是碎碎的小块了。
阡陌尽可能地抓满手掌,全都填进肚子。逃跑要力气,她至少已经学会了不挑食。不仅如此,这几天来,每天都会攒一点点干粮,藏在裤袋里。
路上传来大喝的声音,望去,只见许多士兵走过来驱赶人群,人们连忙避向两旁。人群拥挤,待得那些士兵走过来,却见原来是拥着一辆马车。
阡陌走动不得,又第一次近距离看到马车,不禁定住眼睛。
每辆车都有车盖,垂下各异的精致饰物。就像她从前看过的壁画那样,车上两人,一人是驭者,另一人则是地位高贵的乘者。
而更让她关注的,是马车的模样。
独辀的马车,商代出现,两周一直沿用,是普遍使用的样式。
头有些发胀,忽然,身旁的人扯扯阡陌,她猛然回神,发现那些马车已经到了近前。她赶紧跟别人一样低下头,待得车轮的声音远了,才敢再抬头看。
“陌!”
身后一个声音响起,阡陌回头,却见是一个头发乱乱的年轻人,冲着她笑,把一块干粮递给她。
他叫芒,阡陌不知道他的具体名字,只跟着别人这样叫他。
芒二十几岁的模样,生得结实高大,通晓楚语和一些舒语、杨越语,还会写字,是割草队的头领,在奴隶中有些威信。
阡陌推测,他应该是个犯人。因为他的额上,有一块墨色的疤痕,虽然看不清楚形状,但是阡陌知道,那时黥刑的痕迹。给犯人黥面,以示惩戒和辨认,在古代很普遍的做法。
因为会讲楚语,芒跟阡陌能说得上话,又常常领着阡陌这一队去干活,阡陌便有意地跟他套近乎。芒很热心,是个和善乐观的青年,发现阡陌什么也不会说,便也大方地教她。这些日子,阡陌逐渐学会了更多的楚语,也是芒的功劳。
看到他手里的干粮,阡陌连忙摇头,把干粮推回去。芒每日都要跑上跑下,还要去井里,干的活其实比她重多了,他更需要粮食。
芒一愣,又把干粮递过来。
“不要。”阡陌用楚语道。
“吃。”芒笑笑,把干粮一把塞到阡陌手里,转身走了开去。
阡陌想追,无奈监工又在催促,人群变得再度拥挤,只望得芒乱蓬蓬的后脑勺消失在黑鸦鸦的人群里面。
*****
太阳火辣辣得炙烤大地,又是一日繁重的劳动。
阡陌今天的活,仍然是去山坡上割茅草,割草用的镰刀,是蚌壳做的。虽然原始,边缘却磨得十分锐利。
护手的布条已经磨得看不出质地,阡陌慢慢割着,心里仍想着刚才的马车。
虽然早已经知道,但如今看到了更加活生生的证据,心情又不一样。不知是不是心绪起伏的原因,她觉得有些热,停手歇一歇,望向四周。山坡下,那道河水弯弯,绕过一片浅滩。茅草一直长到了河边,连着一大片芦苇。
幸运的话,也许可以藏进去不被发现。
心里一个声音道。
你根本不属于这里。
阡陌的心扑扑跳着,朝旁边看去,阿姆和别的妇女们干活很认真,旁边已经躺倒了一大堆茅草。她再抬头望望天空,十点多的样子。按往日的规矩,太阳走到头顶,监工就会让她们回到矿区,去为奴隶们做饭和别的杂事……
不远处有人送水来,一片影子挡在了阡陌的面前,抬头,见是芒。
他手里拿着一个盛满水的陶碗,冲她笑笑,递过来。
大家都趁着喝水歇息,阡陌也把蚌镰放下,向芒道一声谢,接过水碗。她坐在草地上,小口小口地喝着,水是山岩里接出来的,很清甜。待得喝完,阡陌却发现芒一直盯着她看。
阡陌愣了愣,下意识地去摸脸,忽然想起她的脸本来就是脏的,忙停了手。
芒笑了笑,忽然问,“陌,你从何而来?”
“舒。”阡陌说。
芒却摇头:“不,你不会说舒语,却会楚语。”
这当然是个显而易见的问题,阡陌哂然,不知道该如何解释。
“你还会写字。”芒用树枝在地上写划,看着她,“你是贵族?”
阡陌一讶,随即苦笑。她想说,你见过我这样惨的贵族吗?可话说多些,她的词汇量就不够了,只能摇头,道,“不是。”
说罢,她反问,“你也会写字,你是贵族么?”
芒笑笑,注视着她,还想说什么,忽然,一阵嘈杂声传来。望去,却见一个女人倒在地上,浑身抽搐。旁边的人连忙去扶她,又是拍脸又是掐人中,可女人停止不住,未几,不省人事。
芒连忙跑过去,查看之后,叫人把她送回去。旁边的人议论纷纷,阡陌站在一旁,看那女人抱着身体在发抖,好像冷得很。
她看着众人把女人抬回去,心里想着的却是另一件事。
矿场里的居住条件不好,劳动又繁重,前两天下了一场雨之后,不少人生了病。阡陌起初以为这只是普通的感冒,可看着看着,觉得不太对。他们的病来得很急,忽冷忽热,又是头痛,又是盗汗。而且这病似乎有传染性,一个棚子有病人,没多久,周围就会出现相似的病人。
“是瘴病。”芒低声道。
瘴病,阡陌是知道的。楚国地气潮湿,史书上提到说的瘴毒,曾经让南下伐楚的秦*队损失惨重。在现代,许多人认为这个瘴病,其实就是疟疾。它会通过蚊虫传染,在医学不发达的时代,因为疟疾而造成的大规模死亡不胜枚举。
病倒的这个女人,就住在她的草棚附近。若真是疟疾,难保不久之后就会传染到自己。这里没有医院,没有药品,万一自己也染了病……
阡陌不敢往下想,但是,她记起来另一件事。
小时候,她跟着奶奶去做田野考察,住在一个村子里。当时,考察组里的一个人就得了疟疾。阡陌记得,那个地方太偏僻,一时没法送去医院,奶奶和考察小组的人按着老方子,到山上采药熬药,那人服下之后,睡了一夜,就好了。
那个药方,阡陌大约记得,其中有一味药十分关键,奶奶曾经把那的名字告诉阡陌,还带她识别过。
叫什么来着……
日子太久,阡陌使劲回忆着,怎么也想不起来。
*****
大夫伍举来到铜山的时候,恰逢有人向工尹禀报工地里再度爆发疫病的事。
工尹听了,暼暼伍举,有些尴尬。
他已经按照楚王的吩咐,让工隶们造屋居住,不料天不作美,屋子还没造好,天又下起了雨,疫病重新席卷而来。好巧不巧,伍举是楚王的近臣,这事又被他知晓了去。
“如从前之法,将染疫者移走。”工尹尽量把话说得有力一些,“立刻去请大巫来,舞傩驱恶。”
从人应下。
工尹看向伍举,讪然道:“矿场中瘴气横行,疫病频发,实防不胜防。”
伍举微笑,道:“工尹辛苦。”
工尹忙道:“不敢。”说着,眼珠转了转,“大王几日前来铜山,说不久会再来,不知……”
“我来是为旁事。”伍举道,“大王还在沂地,我正督造先王庙中作器,边带匠人来挑些铜料。”
工尹心中一松,堆起笑容:“各等铜料,矿中都有,大夫可随意挑选。”
*****
阡陌没想到,阿姆也病倒了。
她躺在草铺上,一会发热,一会发冷。阿离在旁边守着,急得手足无措。
偏偏就在这时,军士来了,把阿姆带走。阿离起初不肯,又哭又叫,但不久之后,一个穿着夸张衣饰的巫师来到,她立刻转忧为喜。
阡陌看着众人将病人集中在一块空地上,中间生起火堆,巫师身穿彩色的衣服,戴着面具,一面对着火堆舞蹈,一面念念有词。
一只公鸡被捉来,咯咯乱叫,巫师把鸡抓住,手起刀落,熟稔地将血洒在地上。
旁边围观的人,包括阿离,都跪拜在地,虔诚地祷告。
阡陌皱皱眉。
这个时代巫术盛行,医学尚未从巫术中脱离出来。疟疾会传染,把病人和健康人隔离开来是对的。但是看这个样子,他们大概只想一心求助神灵,对病人不会有益处。
阡陌看向阿姆,她仍然痛苦,脸上汗涔涔的,似乎热得不行。
心中暗暗着急,却找不到办法。没多久,监工来驱赶奴隶们上工,阡陌只得跟着别人去干活。
收割茅草的坡地上,少了好些人。劳作的奴隶们也议论纷纷,就算听不懂,阡陌也知道他们是在说疫病的事。
芒带着人在采药,那种叫做菣的小草,一把一把地收到筐里。阡陌也在采药,照着记忆里那药方的模样,一种一种地寻找。
身旁,阿离割了一把草药,交给芒。芒看了之后,摇头,对她说不是。正待扔掉,那把小草的模样却吸引了阡陌的目光。
记忆的片段弥合起来。
“……这叫黄花蒿,可别弄错了。”奶奶将一把草药放在阡陌的篮子里,笑眯眯地说。
*****
众人都把期望寄托在巫师的身上,可是不料,到了午后,巫师也忽然晕倒。旁人连忙将他扶起,发现他浑身发烫,不住抽搐。
恐慌如同风一样,顿时传遍了矿区。巫师也压不住疫鬼,这无异于天降灾祸。
阡陌收工回来的时候,发现人们议论纷纷,神色惊惧。
阿离远远望着阿姆,露出绝望的表情,大哭起来。
阡陌亦是大惊,没想到这疫情会发展成这样。她立刻去找芒,把自己采回来的草药拿给他看,费劲地解释,这能治病。
芒听了一会,倏而了然。
他挠挠头。说实话,矿区里发生疫病不是第一次,他们也试过用药,但是没有人治好过。在他看来,疫病是恶鬼扰人所致,如果巫师都除不了,服药又有什么用?
他想让阡陌放弃,但是她执拗得简直没法讲理。
*****
伍举从冶矿区出来,听到疫病严重的消息,立刻到空地去。
他看看巨大的火堆和那些横七竖八躺着的人,还有那巫师,皱皱眉。疫病他是见过的,每逢灾病,人们总喜欢求助于鬼神,但鬼神愿意帮忙的时候,实在是少得可怜。
工尹正呼呼喝喝,一会命人驱散人群,一会命令立刻将染疫者杀死,尸体就地焚烧。
忽然,伍举听到有人在大喊大叫。望去,却见是个年幼的女子,抱着地上的一个妇人哭叫着,不肯起来。旁边,一个女子抱着陶罐,跟人争执着什么。
伍举走过去,问:“何事?”
卫士禀报:“大夫,这两个工隶不肯离开。”
“哦?”伍举看向那二人。
那个抱着陶罐的女子也许认出了伍举身份高贵,立刻走上前来,激动地向他说了好一番话。她口音古怪,语气又急,伍举一时听不清,有些茫然。
芒连忙过来拉住阡陌,对伍举说:“大夫,这工妾说,她或许能治这疫病,求大夫让她试一试。”
“胡扯!”工尹怒道,“这疫病巫师都治不了,你算什么!”
听得他训斥,年幼女子急得哭了起来。
伍举看着那个抱着水罐的工妾,她的脸脏兮兮的,披着头发,眼睛很漂亮,神色有几分紧张,却不肯退下。
“这药是你做的?”伍举问。
女子看着他,连忙点头:“是。”
伍举沉吟片刻,对工尹说:“可让她一试。”
工尹讶然:“可……”
“我以为无妨。”伍举道,“工尹立刻将染疫者杀死焚尸,疫病也未必可止住,不若让此人一试,明日若无起色,再惩处便是。”
伍举是楚王亲信,工尹见得他这么说,也不好反驳,只能应下。
*****
阡陌没想到眼前这个衣冠楚楚的人会帮忙,惊讶地望着他,忽而想起要道谢,连忙笨拙地向他鞠躬。
伍举看看她,一笑,转身走开。
工尹对士兵交代几句,看了看阡陌,冷着脸拂袖而去。
“陌,你……”芒看着阡陌,想说些什么,看着她清澈的双眸,最终只叹了口气。
阿离走过来,感激地对她叽叽呱呱说了好一番话。阡陌安慰地握握她的手,心里却在打鼓。其实她不知道自己的判断对不对,也不知道要是失败了,会有什么后果。但是有那么一点希望,她觉得就有尝试的必要。
她平复了一下心情,没有再耽搁。
她问芒,有没有驱赶蚊虫的方法。芒想了想,去取了一些干艾叶。
阡陌请他去找更多的干艾叶来,又将割草时采下的药材拿出来,请周围人们去采更多回来。
众人看她以一己之力说服了工尹,也愿意帮忙,分头行动。
灶台很快点起,新鲜的草药被倒入水中熬煮,散发出奇特的味道。汤药很快